蛋鸡育成期的管理(精)
罗曼褐商品蛋鸡育成期管理重点

攫
养 殖 园
罗 曼 褐 蛋 鸡 是 德 国 罗 曼 公 司 培 育 的 四 ●张 系 配 套 优 良蛋 l 品种 , 有 适 应 性 强 、 料 少 、 鸡 具 耗 产 蛋多和成活率高 的优 良特点 。可在 全 国绝 大部 分 地 区饲 养 ,适 宜 集 约 化 养鸡 场 、 规模 养 鸡 场 、 业 户 和 农 专 户。 其育成期 饲养 的好坏 , 将直接影 响 产蛋 期 的生 产 性 能 。 1 正 确 处理 育雏 温 度 与 通 风 、 温度是育雏成败 的关键 。罗曼 褐壳蛋鸡 因羽毛生长速度晚于轻型 蛋 鸡 , 此 前期 温 度要 求 稍 高一 些 , 因 以后与轻型鸡温度要求 相同。笼养 时 ,周龄 内 3 0 , 龄 2 ℃, 1 2 3 ℃ 2周 8 3周 龄 2 ℃ , 周 龄 2 ℃ , 之 后 6 4 4 2 ℃ ; 网上 平 养 时 舍 内 温 度 1周龄 1 2 ̄ 1 4C, 周龄之后 保持 2 ℃。 1 对于使 用 多层育雏 笼的养鸡 场 ,在保 温过 程 中应注意保持 上 、下各层育雏笼 温度的均衡 ,应避免局部 温度过高 或过低 。 能在 良好 的通风情况下 ,保持 合适的育雏 温度 ,这是育雏成功 的 基本条件。育雏初期 能否正确 的保 温及通风 ,对 于 日后鸡群 的体 型发 育 ,健康及抗病 能力均有很大 的影 响 。 风 应 在 中 午进 行 , 风 前 可 适 通 通 当提高舍 内的温度 ,要保持人进舍 时不感 到刺眼刺鼻 。如须把育雏舍 紧紧关 闭,才能维持舍 内应有的育 雏 温度 ,这样 的育雏方式将会造成 舍内换气不 良而增加马立克病发生 的 可能 。 2 适 时 、 确 进 行 断 喙 、 正 罗 曼 褐 壳 蛋 鸡 小 母 鸡 一 般 在 7 1d 断 喙 。多采 用 直 切 法 : 作 0 龄 操 者 一手 抓 鸡 , 手拿 断 喙器 , 拇 指 一 大 放在鸡头上部 , 食指放在 咽下 , 适当 施加压力 , 使鸡 的舌头后缩 , 断喙器 2 3 转 喙一 圈 , 留生 长点 , 口 ~s 不 切 距鼻孔 2毫米。 注 意 病 弱 鸡 不 断 喙 ,但 第 1— 6 龄要补断 。断喙前后 3 , 4 1d d 饮 水 中加入 一些 电解质和 维生 素 C 、 K; 喙 后 2 , 槽 要 加 满 , 后 加 断 d料 以 满料槽深度 的 1 / 可。断喙前试 3即 用断喙器 , 发现问题及 时修理 。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

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①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普通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时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②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③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非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 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室的准备:①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
如果采用煤炉或者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②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③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 21g 高锰酸钾+42mL 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应通风换气。
)(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
( 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 1 ~ 2 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摆布,相对湿度保持在 70%摆布。
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 严格挑选, 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 能很快站起。
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 决淘汰。
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48 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 水,应补充水分。
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
4、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水、开食①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 ~ 3 小时内让 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 30℃,加 5%的红糖或者白糖, 1-4 天的饮水中 添加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
浅谈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浅谈蛋鸡 育成期饲 养管理技术
李冬梅 ( 黑龙 江省 齐 齐哈 尔市梅 里斯 达斡 尔族 区达 呼店 镇 畜牧站 1 6 1 0 2 5 )
对 于 蛋 鸡 的 饲 养 ,通 常 人 们 只 对 雏 鸡 与 产 蛋 鸡 比 较 关 注 , 而 对 于 育 成 期 的蛋 鸡 却 不 够 重 视 。 饲 养 育 成 期 的 蛋 鸡 , 对 日后 产 蛋 鸡 生 产 机 能 水 平 的发 挥 ,有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而 它 又 是 直 接 影 响成 年 蛋 鸡 体 型 的 大 小 及 是 否 高 产 的 决 定 性 因 素 。 所 以 ,加 强 对 蛋 鸡 育 成 期 的饲 养 管 理 技 术 是 十分 必 要 的 .饲 养人 员 需 提 高 重 视 度 。
4 . 2 更 替 饲料
必 须 每 日对 饮 水 器 进 行 清 洗 。放 置 在 固 定 的位 置 上 。夏 季 时 需 不 停 更 替 饮 水 ,条 件 允 许 可 供 应 常 流 水 , 能让 蛋 鸡 群 有清凉水可饮。
3 . 2 饲料 限制
在 此 时 期 需 要 及 时对 日粮 的 配 方 进 行 调 整 。 一 旦 蛋 鸡 群 满 足 体 重 标 准 及 性 成 熟 ,需 停 止 限制 饲 料 ,供 应 全 价 饲 料 , 可在饲料里加进石粉或贝壳粉 1 ~ 2 % ,用 来 补 充 鸡 体 的钙 质 , 并 为 蛋 鸡 以 后 产 蛋 做 好 准 备 。 更 替 饲 料 应 逐 渐 进 行 , 以免 蛋 鸡 机 体性 能 出 现紊 乱 .引 发 疾 病 。
3 . 8 环 境 影 响
维 持 蛋 鸡 群 的 均 衡 度 ,需 筛 选 出 较 弱 体 质 、较 轻 体 重 、 残疾染病等一些不达标的蛋鸡。
蛋鸡产蛋期饲养注意什么?

蛋鸡产蛋期饲养注意什么?蛋鸡因它产蛋多,很受大家的欢迎,养殖它的农户还是有很多的,所以蛋鸡在产蛋期需要好好饲养,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来分享下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五要点吧。
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五要点:1、保证环境良好蛋鸡在进入鸡舍之前,必须对鸡舍进行严格、全面、彻底消毒,并要保证13~23℃的温度、60%~70%的相对湿度、每笼3~4只的饲养密度(平养时6~7只/平方米)、3~5瓦/平方米的光照强度、16小时的光照时间(18周龄转群后第1周仍维持育成后期的光照时间。
从19周龄开始,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每周增加光照时间15~30分钟,直到每天的光照时间达到16小时恒定不变;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日粮数量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时增加光照时间)及通风良好。
另外,要定期对鸡舍和鸡舍周围环境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鸡舍及其周围环境干净、设备用具干净、日粮干净、饮水干净、蛋鸡本身干净和饲养人员干净。
2、适时转群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
在转群前做好鸡舍及设备检修、消毒工作。
转群前让鸡停食半日,但要供给充足的新鲜饮水。
转群宜在天气晴朗时进行,冬季可在暖和的中午进行,夏季在凉爽的早晨进行。
入笼时,要按鸡的大小、强弱分笼,并做到轻抓轻放。
同时,将病弱的鸡淘汰。
为避免过大的应激,在转群前、后应投放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
上笼后,立即让鸡喝上水,吃上料。
3、产蛋前期鸡进入17~18周龄时卵巢基本发育成熟,体重还在持续地增长,对钙的需求量在增大,所以应适时地更换产蛋前期的饲料,更换晚了可能会出现软皮蛋和瘫痪等现象。
光照也要适时延长:6~20周,8小时;21周,9小时;22周,10小时;23周,12小时;24周,14小时;25~26周,16小时;27~40周,16小时。
产蛋前期是个最重要的时期,需要消耗机体的大部分体力,需要增加体重500克左右。
生殖器官生长发育成熟,对环境的变化要求非常敏感(环境的温度,通风,密度,光照,饲养人员的变化等)。
罗曼蛋鸡全程饲养管理要点

罗曼蛋鸡全程饲养管理要点罗曼蛋鸡从雏鸡到淘汰,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预产期和产蛋期四个阶段。
育雏期一般是指0-6周龄,在这个时期是给温期,也就是借助供暖维持体温的生长初期;育成期是指7-18周龄,此时期主要是以通风换气为主的饲养管理;预产期是指19周龄-5%产蛋率这一阶段。
一、育雏期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抓好开饮开食,严防暴饮暴食和缺水缺料,日常管理要做到少喂勤添,换料要逐渐过渡。
饮水、饲料确保干净、卫生、新鲜,饮水器要勤洗。
2.前三天温度保证在34-35℃左右,切忌忽冷忽热,温差过大,以后平稳下降。
3.一定要搞好卫生消毒工作,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育雏前期,由于频繁的免疫接种,此时不宜进行带鸡消毒,可以在前十天选择抗生素进行饮水。
育雏阶段,饲养人员一定要搞好个人卫生和消毒。
4.注意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新鲜,这样可大大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机会。
5.管理要点:育雏温度要高,应以雏鸡表现为主,不要过度依赖温度计上的指示数。
饲料营养浓度要高,要按手册要求去配日粮,严格控制原料质量。
如果体重始终达不到标准,则育雏期(用育雏料的时间)后延是有必要的。
从第四周开始每周要称重,称重时要随机抽样15%左右,90%以上在标准体重上下10%范围内是理想的均匀度。
在光照控制方面,应尽可能在合理情况下给予较长时间光照。
因为在实践中,育雏前期体重达到标准很困难(过轻),所以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来增加采食量,这样有利于体重达标。
二、育成期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该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关系到产蛋期生产性能高低的关键。
这一阶段除做好日常工作管理外,尤其注意提高均匀度。
鸡群均匀度对产蛋影响很大,据试验:均匀度每增减3%,鸡群平均年产蛋量相应增减4枚。
平时注意调整鸡群,使其在8周龄和18周龄关键时期达到标准体重,均匀度在80%以上,控制好体形的发育。
2.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3.消毒工作常抓不懈,注意舍内外的卫生消毒工作。
4.把握好换料时机,具体要根据体重、胫长的发育,决定换料时间,且要逐渐过渡。
罗曼蛋鸡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下)

2早 期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 ) . 1 种
使 鸡舍 保 持适 宜 的通 风 , 以便 降低 舍 内氨 气 和 水 分 .并 能 提 供 充 足 的氧 气 . 使 鸡舍 既保 暖 又 无贼 风 。 要 6 光 照 在 育 雏 的 第 1 . 须 . 天 必 给 予连 续 明亮 的光 照 . 大 大有 助 于 这 雏 鸡 的采 食 和饮 水 到 了育雏 后 期 和 、 整 个育 成 期 . 不 影 响鸡 只采食 和 饮 在
-
物 , 畜 吃 后 1 时左 右 出现 流 涎 呕 吐 , 牧 小
一
沤 制 3 天 ) 每 顿 少许 掺 些其 他 料 内, 0 心跳 加 剧 , 胀 腹 痛 , 者 出现 死 亡 。 并拌 匀喂猪 、 、 , 腹 重 牛 羊 以免 一 下吃 多会 引起 中毒 的 原 因 据 有 关 资 中毒 一
4 0
南京六合 区玉带镇农 民组建鲜鹅购销联合体 :
ra q @h i n . t n ’ _ ’ u n w un gn o ec ’
一
编 : 文 养 殖 世 界 辑阮庆
鲜 高梁 、 米苗 . 拔 直接 喂 猪 、 王 现
4玉米 苗含 竺 曼 即.止 搴 禁用 一 … 玉 ‘一 一 ’ 一 - : 有 法 氰 -.4-。合 … 一 鲜高 一种 孝 禁机 羊 4 rt化 粱、 米苗喂家畜 粱、 z  ̄ , z
期 的死 亡 率 都要 大 . 不 廊超 过 1 但 %, 般 在05 .%左 右 :第2 的死 亡率 则 周 要小 一 些 :从 第3 开 始每 周 的死 亡 周 率应 保 持很 低 的水 平 , 到育 成 期结 水 的情 况 下 .应 尽 量 降低 光 照强 度 , 直 这 样 可防 止鸡 相 互 啄 斗 和受 到惊 吓 。 束 。这 是 因为 随着 雏 鸡 日龄 的 增 大 ,
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

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省蛋鸡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蛋鸡养殖中因生产管理因素导致的问题逐步突现。
因此,针对我省目前蛋鸡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现对蛋鸡产蛋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技术阐述如下,供各蛋鸡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 产蛋鸡饲养管理产蛋期[中图分类号] s83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53-01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越来越快,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民朋友快速致富的一种选择。
特别是禽类养殖,它相对来说成本较低,资金周转快,但大多是小规模养殖,而且大多都是缺乏专业知识,无科学养殖技术的支持,下面我们来看看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一、产蛋鸡的生理特征及产蛋规律1.生理特征刚开产的母鸡虽然性已成熟,但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全,18周龄体重仍在继续增长,到40周龄后,体重增加多为脂肪积蓄;腹部脂肪将卵巢包围,从而抑制了产蛋机能。
因此在产蛋鸡的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其生理上的不足。
2.产蛋规律产蛋鸡富于神经质,对于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产蛋期间饲料配方突然变化、饲喂设备改换、环境温度、通风、光照、密度的改变,饲养人员和日常管理程序等的变换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对蛋鸡产生不良影响。
不同周龄的产蛋鸡对营养物质利用率不同,母鸡刚达性成熟时(17~18周龄)成熟的卵巢释放雌性激素,使母鸡贮钙能力显著增加,开产至产蛋高峰时期,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采食量持续增加,到产蛋后期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脂肪沉积能力增强。
产蛋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体重、蛋重和产蛋量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依据这些变化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开产期、产蛋高峰期、产蛋后期。
二、开产期的饲养管理1.做好转群和适时更换饲料在转群的前3~5天,将产蛋鸡舍准备好并消毒完毕,并在转群前做好后备母鸡的免疫和修啄工作。
转群最好能在16周龄进行,但注意此时体重必须达到标准。
当鸡群在17~18周龄,体重达到标准,马上更换产蛋料能增加体内钙的贮备和让小母鸡在产前体内贮备充足营养和体力。
蛋鸡一天下几个蛋,附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一天下几个蛋,附蛋鸡的饲养管理回答蛋鸡通常一天下一个蛋,蛋鸡的产蛋期要有较高的营养物质,饲料的搭配要合理,摄入的蛋白质、钙、磷等物质含量要增加。
蛋鸡的饲养管理:1、蛋雏鸡:雏鸡的生长环境要适宜,消毒要及时。
2、育成期:要将不达标的鸡单独饲养,适时将残鸡淘汰。
3、预产期:不要使鸡舍的温度有较大的波动。
4、产蛋期:要适当延长产蛋高峰期的时间。
一、蛋鸡一天下几个蛋蛋鸡一天通常下一个蛋,蛋鸡产蛋期有比较高的营养物质需求量,要搭配合理的饲料,将蛋白质、钙、磷等物质的摄入量增加,鸡蛋一般需要23-25小时左右形成。
二、蛋鸡的饲养管理1、蛋雏鸡蛋雏鸡在进雏之前要给雏鸡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环境要无菌温暖,空舍要及时进行消毒。
在雏鸡进雏当天,要保证雏鸡的成活率,将雏鸡的应激反应减少。
在雏鸡的0-7周龄,要使鸡的体重和胫骨长度达标,使雏鸡有较高的成活率和整齐度。
2、育成期育成期使鸡的8-15周龄,要使鸡的体重达标,并有合适的整齐度。
鸡中不达标的个体,要挑出来单独进行饲养,及时将残鸡进行淘汰。
要做好鸡的转群工作,控制好鸡的体重,使鸡舍的光照合适,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性成熟。
3、预产期预产期是16周龄-5%产蛋的鸡,这个时期要保证鸡的开产整齐和开产体重达标。
要尽量使开产时和育成期的鸡舍温度保持相同。
在母鸡开产时要温度不能比24℃高,高于24℃时会抑制增长,高于28℃时会严重影响增长,使鸡舍中的温度波动尽量缩小,要避免穿堂风。
要适当调整饲喂鸡的次数,鸡群60%的饲料饲喂时间要在每天的最后6小时,注意每天中午要保持2-3小时的空槽。
4、产蛋期产蛋期是鸡的19-72周龄,这个期间要使鸡能够有较高较稳的产量。
要在鸡体重达标后的时候,增加鸡舍的光照,使鸡舍有充足的通风和新鲜的空气。
产蛋期后期的饲养管理要控制好蛋鸡的体重,使鸡群的死亡率、淘汰率和蛋破损率降低,使产蛋高峰期的维持时间尽可能的延长,能够获取更好的经济回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平养
平养 网上平养(蛋种鸡) 全阶梯式 笼养 半阶梯式 全重叠式 两层、三层或三层以上 无论是平养还是笼养,公母鸡最好是分开饲养。
五、育成鸡的饲养密度
6~12周 13~20周 地面平养 10~11只/m2 6~8只/m2 笼养 24只/m2 14~16只/m2 网上平养:6~20周:大于14只/m2 。
八、育成期的饲喂及体重控制
育成鸡培育的标准要求: 1、体重和体型要求 体重:是充分发挥鸡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的 先决条件。 育成期的体重和体况与产蛋阶段的生产性能有较 大的相关性。 育成期体重可直接影响开产日龄、产蛋量、蛋重、 蛋料比及产蛋高峰持续期。
育成鸡培育的标准要求
育成鸡培育的标准要求
鸡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时: 鸡群开产过早,影响鸡的身体发育,全期蛋重 下降、产蛋率降低。 注意: 在育成鸡培育过程中,必须克服只重视育成期 的成活率而忽视对体况、体重的要求。
育成鸡体重标准
育成鸡培育的标准要求
鸡体各部对开饲时的倍率曲线图
倍 50 A
D B
A:34倍 B:13倍 C:3.0倍 D:14倍 胫长:3.5倍
C
0
2
4
6
周 8 10 C:眼球 D:可食内脏(心、肝、肌胃)
A:初生体重 B:头
鸡体各部对开饲时的倍率曲线图
倍 50 B C
A
D
E
A:34倍 B:42倍 C:36倍 D:33倍 E:26倍
三、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雏鸡进入育成期时,采食量与日俱增,骨胳和肌肉的 生长都处于旺盛的阶段。 1、育成阶段前期 鸡的骨胳、肌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器官生长速 度非常快。 2、育成阶段中期 肌肉的生长仍很快,但骨胳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下来。 消化系统的肠道仍生长比较快; 生殖系统的各器官开始生长,但强度很小; 免疫器官的法氏囊和胸腺生长基本停止。
蛋鸡育成期的管理
专业:畜牧兽医 主讲:李连飞
一、育成期的划分
育成期概念:一般是指7~20周龄的鸡。
二、育成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合理地控制好体成熟和性成熟。 意义:关系到上笼后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 育成期主要任务: 在提高育成率的前提下,将鸡育成合格的青年 鸡,并在生理上为产蛋做好准备。 否则将来在产蛋阶段会出现开产过早或过迟、 蛋太小或太大、脱肛、产蛋高峰期上不去、产 蛋高峰期短等问题。
育雏鸡的生理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善; 2、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 3、消化机能尚未健全; 4、抗病力差; 5、雏鸡的敏感性强; 6、群居性强,胆小。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3、育成阶段的后期 大部分器官的生长基本结束; 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开始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脂肪沉积能力明显增强; 自身对钙的沉积能力有所提高; 10周龄后,小母鸡卵巢上的滤泡开始积累营养 物质,滤泡逐渐长大,性器官发育更加迅速;
鸡的挑选、免疫及转群
3、种鸡挑选时的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品系的不同标准进行选择,确保本品 系的遗传特性的发挥。 (2)鉴别错误的鸡只一律淘汰。 (3)各品系挑出来的不合格鸡的数量,根据计划和 实际情况进行淘汰,若数量太大,可以将其做好标记 后单独饲养,加强饲养管理并给予一些营养或其他方 面的特殊护理,使其在育成期内能达到种用的标准, 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4)公母鸡要按照比例选留,一般平养1:10~15, 笼养人工输精时1:20~40。
0
2
4
6
周 8 10
A:初生体重 B:前翅骨 C:腿骨(胫骨、胫骨) D:脚(掌骨、指 骨) E、胴骨(脊柱、肋骨、髋骨)
鸡体各部对开饲时的倍率曲线图
倍 50 B
C A
A:34倍 B:120倍 C:60倍
0
2
4
6
周 8 10 C:腿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初生体重 B:前翅肉
四、育成鸡的饲养方式
大量试验表明: 当鸡群体重较标准体重低110g时,开产日龄较正常鸡 群推迟5d; 低体重鸡群较标准体重鸡群22周龄平均蛋重低3.35%; 低体重鸡群72周平均存活率比标准体重鸡群低8.59%; 低体重鸡群比标准体重鸡群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短 77d; 低体重鸡群较标准体重鸡群72周入舍鸡产蛋量低 1.24kg/只,蛋料比高0.24。
六、育成前的准备
1、鸡舍和用具 按照现有雏鸡的数量准备足够的育成舍,配备好用具。 供暖、供水、通风、照明等要在进鸡前3天检修、清 洗、消毒好。 2、鸡舍预温 冬季在进鸡前2天要给育成舍预温,以免转群时给鸡 群造成大的应激。 3、饲料 进鸡前准备好饲料,保证转群后鸡群及时吃到饲料。 4、记录 准备好记录用的各种表格,制作好光照表。
鸡的挑选、免疫及转群
4、鸡的免疫及转群 免疫:重点是在育雏期,但育成期也不能放松, 特别是种鸡的免疫。 要定时检测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的效价,出现 异常及时加免。 转群:要有计划,尤其是品系多时,要一个一 个品系的转,以免混乱。
鸡的免疫及转群
转群时应注意的问题: (1)转群前2天,在饲料中加一些维生素或抗应激的药物, 以增强抗应激能力; (2)转群前,根据鸡群的数量和品系在鸡舍的位置做好 设计,并用标牌加以标识; (3)转群时要有顺序,不能一轰而上; (4)在专群的同时,最好有几个饲养人员对鸡群进行挑 选,不合格的鸡及时淘汰,保证上笼鸡的质量; (5)抓鸡要轻,不要摔、拽鸡,以免造成损伤; (6)尽量不要让地上有太多的跑鸡,发现跑鸡要及时抓 回笼内; (7)转群结束后,要及时清点鸡群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七、鸡的挑选、免疫及转群
1、商品鸡的挑选 (1)如不同品种饲养在一个舍内时,要把其分开转 群和饲养; (2)淘汰不合格的鸡只。 2、种鸡的挑选 育成期一般有两次挑鸡,第一次在6~8周进行,第二 次在18~20周进行。 要求:体重适中,羽毛紧凑,体质结实,活泼好动, 食欲旺盛。 育雏转育成时,最好是原圈的鸡群放在一起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