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羔羊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合集下载

羔羊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羔羊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羔羊常见病防治技术(一)初生羔羊假死初生羔羊假死亦称新生羔羊窒息,其主要特征就是刚出生得羔羊发生呼吸障碍,或无呼吸而仅有心跳,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病因] 分娩时产出期拖延或胎儿排出受阻,胎盘水肿,胎囊破裂过晚,倒生时脐带受到压迫,脐带缠绕,子宫痉挛性收缩等,均可引起胎盘血液循环减弱或停止,使胎儿过早地呼吸,吸入羊水而发生窒息。

此外,母羊发生贫血及大出血,使胎儿缺氧与二氧.化碳量增高,也可导致本病得发生。

对接产工作组织不当,严寒得夜间分娩时,因无人照料,使羔羊受冻太久;难产时脐带受到压迫,或胎儿在产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有时就是因为倒生,助产不及时,使脐带受到压迫,造成循环障碍;母羊有病,血内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聚多,刺激胎儿过早地发生呼吸反射,以至将羊水吸人呼吸道。

[症状] 羔羊横卧不动,闭眼,舌外垂,口色发紫;呼吸微弱甚至完全停止;口腔与鼻腔积有黏液或羊水;听诊肺部有湿性哕音、体温下降。

严重时全身松软,反射消失,只心脏有微弱跳动。

[预防] 进行接产,对初生羔羊精心护理。

分娩过程中,如遇到胎儿在产道内停留较久,应及时进行助产,拉出胎儿。

如果母羊有病,在分娩时应迅速助产,避免延误产程而发生窒息。

[治疗] 如果羔羊尚未完全窒息,还有微弱呼吸时,应即刻提起后腿,将羔羊吊起来,轻拍胸腹部,刺激呼吸反射,促进排出口腔、鼻腔与气管内得黏液与羊水,并用干净布擦干羊体,然后将羔羊泡在温水中,使头部外露。

稍停留之后,取出羔羊,用干布片迅速摩擦身体,然后用毡片或棉布包住全身,使口张开,用软布包舌,每隔数秒钟,把舌头向外拉动1次,促其恢复呼吸。

待羔羊复活以后,放在温暖处进行人工哺乳。

若已不见呼吸,须除去鼻孔与口腔内得黏液及羊水后,施行人工呼吸。

同时,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或樟脑水o。

5毫升。

也可以将羔羊放人37℃左右得温水中,让头部外露,用少量温水反复洒向心脏区,再用干布摩擦全身。

(二)胎粪停滞胎粪就是胎儿胃肠道分泌得黏液、脱落得上皮细胞、胆汁及吞咽得羊水经消化作用后,残余得废物积聚在肠道内形成。

中西药结合治疗新生羔羊四种常见病

中西药结合治疗新生羔羊四种常见病

肉 和 关 节 有 疼 痛 感, 不 愿 站 立, 常 卧 地 不 愿 走 动 或 扎 堆 在 一 起; 呼 吸 急促,且呈腹式呼吸,鼻黏膜充血、 肿胀,鼻塞,并伴随有阵发性咳嗽, 流鼻涕,不断地打喷嚏,且常在墙壁、 饲 槽 上 擦 鼻; 眼 结 膜 充 血, 并 有 黏 性 分 泌 物 流 出; 尿 液 发 黄, 肠 音 不 齐或减弱,粪便干硬。
新生羔羊痢疾,应在做好对新 生羔羊防寒保暖,保持栏舍内清洁干 燥, 精 心 护 理 羔 羊, 确 保 羔 羊 在 出 生后能尽可能在 1 h 内使羔羊吃到初 乳,并防范羔羊采食不洁的草料和饮 用 不 洁 饮 水 的 前 提 下, 可 在 选 用 碳 酸 氢 钠、 磺 胺 胍、 次 硝 酸 铋、 鞣 酸 蛋白各 6 g,加入温开水 100 ml,混 合均匀后,给每只病羔内服 5 ml 治 疗 的 同 时, 并 对 发 病 羔 羊 配 以 中 药 疗法,可选用杨树花 500 g,加入适 量的清水,煎成浓汁至 500 ml 左右, 每次给病羔内服 10 ~ 15 ml,内服 2 ~ 3 次 /d,连续内服 2 ~ 3 d 即可; 或 选 用 酸 奶 50 ml、 红 糖 25 g, 调 匀,加温至 40℃左右,候温后,每 次给每只病羔内服 30 ml,内服 3 次 /d, 连 续 内 服 2 ~ 3 d 即 可; 也 可 选用大黄、酒黄芩、焦枝子、枳实、 厚朴、青皮、甘草各 6 g、朴硝 15 g ( 另 包 ), 除 朴 硝 外, 将 其 他 几 味 中 药加水 400 ml 煎至 150 ml 后,再加 入 朴 硝 混 合 煎 汤, 待 温 后, 每 次 给 每只病羔内服 20 ~ 30 ml,病羔内 服 以 上 中 药汤剂 8 h 左右后,再改 用 乌 梅、 炒 黄 连、 黄 芩、 郁 金、 炙 草、猪苓、河子、泽泻各 6 g,焦山 楂、 神 曲 各 12 g, 干 饼 1 个, 研 为 细末后加水煎汤,再加入红糖 50 g, 煎至 150 ml,待温后,每次给每只 病羔内服 30 ml,内服 1 ~ 2 次 /d,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hypothermia)是新生羔羊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出现。

这种情况会给羔羊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威胁到它们的生命。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对新生羔羊的体温过低症进行分析、诊断和处理,以保障它们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一、分析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1. 外界环境温度过低:在气温过低的环境下,新生羔羊容易失去体温而导致体温过低。

2. 母羊护理不善:母羊护理能力弱,或者生产后未能及时舔舐干净羔羊身体,导致羔羊失去体温。

3. 营养不良:母羊在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善,导致羔羊发育不良,抵抗力差,易出现体温过低症。

二、诊断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1. 羔羊体温低于正常范围(正常体温为38.5℃-39.5℃);2. 羔羊出现呆滞、无精神、委靡不振的表现;3. 羔羊吃奶的能力减弱,甚至丧失食欲;4. 羔羊四肢和口唇出现发紫、冰冷的症状。

若发现羔羊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以确定是否患有体温过低症。

三、处理方法当发现新生羔羊患有体温过低症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处理方法包括:1. 调整环境温度:将新生羔羊转移到温暖、干燥的地方,并使用热灯或电热毯等设备提供额外的热源,以帮助羔羊恢复体温。

2. 补充营养:饲养者应为羔羊提供高营养价值的奶粉或特制的营养液,补充其体内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以增强其免疫力和康复能力。

3. 促进排尿排便:对于体温过低的羔羊,可能会出现排尿排便不畅的情况,饲养者应该通过轻拍或按摩等方式促进其排尿排便,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帮助其康复。

4. 观察和监测:在处理过程中,饲养者应持续观察羔羊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其体温、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及时调整处理措施。

除了以上的处理方法,我们在预防新生羊体温过低症的发生也应该引起重视,包括:1. 加强对母羊的保健管理,提高母羊的护理和喂养水平,保证母羊在孕期的营养需求和护理需求,提高母羊的护理能力。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是指新生羔羊因受到寒冷环境或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以下并出现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疾病。

新生羔羊在出生后,由于生长环境和条件的改变,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产生体温过低的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将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了解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对于羊群养殖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析1.1 原因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受损而引发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气候寒冷、新生羔羊过早离开羊羔羊母、出生后湿身未及时擦干、奶水不足、生产后受到惊吓等。

1.2 发病机制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新生羔羊自身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关。

当新生羔羊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时,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其体温会迅速下降,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严重时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危及新生羔羊的生命。

二、诊断2.1 临床症状新生羔羊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以下时,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体温下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呼吸暂停等。

体表表现为皮肤发绀、四肢冰凉、体温测量低于正常值等。

2.2 诊断方法诊断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的观察和体温的监测。

一旦发现新生羔羊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使用体温计测量其体温,并观察其呼吸情况和体表表现,以确定是否患有体温过低症。

三、处理方法3.1 保暖一旦诊断出新生羔羊患有体温过低症,应立即将其转移到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并用干净的毛巾将其全身擦干,以防止体温继续下降。

可以采用暖灯、电热毯等设备对新生羔羊进行保暖,帮助其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3.2 补充营养新生羔羊体温过低时,由于生理功能紊乱,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

在保暖的环境中,要及时为新生羔羊补充营养,可以通过喂食羊奶粉或其他适宜的饲料来满足其能量和营养的需求,促进体温的恢复。

新生羔羊自然出血症的诊治

新生羔羊自然出血症的诊治

新生羔羊自然出血症的诊治张竞存熊启峨孟开元( 甘肃省武威地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733000) 新生羔羊自然出血症系新生羔羊维生素K缺乏,肝内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而引起的疾患。

该病在甘肃天祝牧区细毛、半细毛新生羔羊中常见。

出血多发生在颅内、胃、肠道和脐带残端, 其它脏器少见。

笔者共遇141例, 现报道于下。

(一) 临床症状与诊断1.颅内出血: 多于生后24小时左右出现症状。

病初患羔表现不安, 站立不稳,行走摇摆,吮乳无力或拒不吮乳。

随出血量增加,出现兴奋的神经症状,患羔不停点头,摇头,无目的地行走,严重者肌肉痉挛,角弓反张。

可视粘膜发绀或苍白,呼吸困难,心音缓慢,体温正常。

4 ~ 5日后逐渐转为抑制状态,患羔衰弱昏睡,不吮乳,肌肉不全麻痹,皮肤反射消失。

可视粘膜苍白,呼吸慢而不规则,体温偏低,四肢厥冷,最后昏迷死亡。

2.胃肠道出血:多于生后2天左右发病,患羔便血或排柏油样黑粪。

病初精神状态及吮乳等均正常,随病程发展,患羔精神不振,吮乳无力,贫血,进行性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3.脐带出血:出生后脐带断端渗血不止,脐孔和脐带断端浸润、肿胀、残端数日不能干枯脱落。

沿脐孔结扎,脐孔部则形成状似脐疝的圆形肿涨。

鉴别诊断:(1)出血发生在7日龄后则多非本病。

(2)在感染性败血症出血时,发病较晚,且有体温反应。

(3)胎粪性黑粪: 胎粪色黑绿,粘稠而均匀,一般24小时内排完。

潜血试验可资鉴别:取黑粪少许涂玻片,在酒精灯上缓慢通过数次,冷却后滴1%联苯胺冰醋酸溶液和3%过氧化氢液各1---2 滴,将玻片轻晃数次,放白纸上观查,5分钟内呈现绿色或蓝色者为阳性(血性粪), 无反应者为阴性(胎粪)。

(4)吮入血液性黑粪:母羊患有乳房炎或乳头破裂出血,羔羊吮乳时咽下母血。

取粪中血性物或黑粪,加水搅匀,取上清液5ml置试管内, 加1%氢氧化钠1ml,经1---2分钟混合液为棕黄色者,表示血液来自母羊(成年羊血液内含有成年血红蛋白,遇碱变性);若为红色,说明具抗碱性(新生羔羊血液内含胎儿血红蛋白具抗碱性),表明血液来自新生羔羊自身。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新生羔羊体温过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和环境中,容易发生。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会导致羔羊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及时发现和处理体温过低症对于羔羊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养殖者提供帮助。

一、病因分析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候环境因素,比如低温、湿冷的气候环境会使羔羊体温下降;二是营养不良,妈妈怀孕期间获得的营养不足也会导致新生羔羊体温过低;三是出生时受到外伤或者感染导致体温下降;四是妈妈失去照顾羔羊的能力,无法及时为羔羊提供温暖和营养。

二、临床症状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一是羊羔呈现出浑身颤抖,特别是四肢,以保持体温;二是羔羊表现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活动力下降;三是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四是体温下降至36摄氏度以下,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三、诊断方法对于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的诊断,首先需要利用体温计测量羔羊的体温,观察其是否低于正常体温范围,通常正常体温范围为38-39.5摄氏度。

需要观察羔羊的行为和食欲,如果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也可以作为诊断体温过低的依据。

需要进行躯体检查,观察是否有外伤和感染的情况,排除其他病因。

四、处理方法针对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的处理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供温暖的环境,可以选择在室内设置加热设备,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二是及时为羔羊提供热奶,可以用温热的奶瓶或者管子喂食,补充热量和营养。

三是进行按摩和搓热,可以利用热毛巾或者手掌对羔羊进行按摩,加速血液循环,提高体温。

四是及时就医,如果羔羊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养殖者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羔羊的观察,一旦发现羊羔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羔羊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

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1. 引言1.1 引言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于出生后的头几天。

这种情况可能会对羔羊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及时诊断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引起羔羊体温过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环境温度过低、缺乏母乳等。

通常情况下,羔羊的正常体温应该在38-39摄氏度之间。

如果体温低于这个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处理方法、预防措施以及情况观察等内容,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有益的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广大养羊人士能够更加关注羔羊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体温过低的情况,保证羔羊的健康成长。

祝愿所有的羔羊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为养羊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症状表现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1. 体温低于正常值:新生羔羊体温过低症的明显特征就是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正常的羔羊体温应该在38-39摄氏度之间,如果体温低于这个范围,就要考虑是否患有体温过低症。

2. 呼吸困难:体温过低的羔羊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呼吸频率变慢,呼吸深度减弱,甚至出现气促的情况。

3. 懒散无力:体温过低的羔羊在运动时会显得懒散无力,动作缓慢,不愿意站起来或行走。

4. 失去食欲:患有体温过低症的羔羊往往会失去食欲,不愿意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5. 颤抖和颤抖:体温过低的羔羊往往会出现身体颤抖的情况,这是因为身体为了增加体温而自发性地产生的一种反应。

体温过低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是可以治愈的。

养殖户应定期检查羔羊的体温,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2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温测量:对新生羔羊进行体温测量是最直观和常见的诊断方法。

正常的羔羊体温范围在38℃~39℃之间,如果体温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存在体温过低的情况。

常见羊病分析和治疗大全.doc

常见羊病分析和治疗大全.doc

常见羊病分析和治疗大全概述:一、羔羊痢疾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主要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是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

预防方法:在该病易发地区,每年对羔羊用“羊快疫、肠毒血、猝狙、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联苗预防接种,剂量和用法按说明书使用,免疫期一般为9个月。

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别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灭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羔羊可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

治疗方法:内服土霉素0.2~0.3克或土霉素、蛋白酶各0.2~0.3克,水调灌服,每天2次,连服2~3天;也可将敌菌净与磺胺按1∶5的比例混合后灌服病羔,每公斤体重用药30毫克。

二、羔羊肺炎由肺炎球菌和羊霉形体引起。

此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并多见于瘦弱母羊产下的羔羊。

由温带转入寒带饲养的羊所产羔羊发病率高。

预防方法:在发病严重地区,给母羊和2月龄以上的幼龄羊注射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2~3毫升。

治疗方法:⑴胸腔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20万单位,在倒数第6~8肋间,背部向下4~5厘米处进针深1~2厘米,每天2次,连用3~4天。

⑵肌肉注射磺胺嘧啶,每天2次,每次2~3毫升,连用3~4天。

⑶枝原净、泰乐霉素口服或注射,每公斤体重用药45毫克,每天1次,连用6天。

三、羔羊腹泻多种病原微生物都能引起羔羊腹泻,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杆菌、轮状病毒、牛腹泻病毒等。

该病一般发生于7日龄内羔羊,以2~4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

防治方法: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⑴口服土霉素、链霉素各0.125~0.25克,也可再加乳酶生1片,每天2次。

⑵肌肉注射痢菌净,每次1~2毫升,2次即可。

⑶口服杨树花煎剂、增效泻痢宁、维迪康,对病毒引起的腹泻疗效较高。

四、眼病该病多发生在温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染很快,多呈地方性流行。

发病率可达90%~100%,但病死率很低。

病羊流泪,羞明,疼痛,结膜充血,浮肿,角膜混浊,严重的角膜呈云雾状,最后视力可能完全丧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羔羊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感冒
母羊分娩时,断脐带后擦干羔羊身上的粘液,用干净的麻袋片等物包好,把羔羊
放在保温的暖舍内,卧床上要铺以较多的柔软干草,以免羔羊受凉。在气温寒冷
的情况下,10日内的羔羊应暂不到舍外活动,以防感冒。

羔羊患有感冒时,要加强护理,喂给易消化的新鲜青嫩草料,饮清洁的微温水,
防止再受寒。治疗可肌肉注射百乃定或氨基比林等,剂量为每只每次1~2毫升,
预防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或碘胺类药物。

肺炎
羔羊出生后10日内,肺炎发病率较高,除由于营养不良、维生索缺乏、断奶过
早导致低抗力降低等原因外,也常由于气候多变引起。

预防羔羊肺炎的办法是: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喂足母乳,保持产舍清洁、温暖,
勤换垫草,保持舍内空气良好,防止寒风侵袭。

治疗羔羊肺炎可用10~20万单位青霉素或20万单位链霉素,肌肉注射,日注2
次。

痢疾
羔羊痢疾多见于出生后7天以内的羔羊。病羔不吃奶拉稀,粪便先是灰白色或淡
黄色,后变成红色和褐色,并有恶臭味常在2~3天内死亡。

治疗羔羊痢疾可用下列几种方法:
1、氯霉素肌肉注射,每次12.5万单位,每日2次。
2、磺胺脒18(克)、鞣酸蛋白0.2g、碳酸氢钠0.2g,一次内服,日服3次。
3、对于冬痢,可用党参、炮干姜、炙甘草、白术各等量(羔羊20~80g)煎水
降温后内服,每日2~3次,连续服2~3日。

4、杨树花500g,加水适量,煎汁浓缩至500毫升。每日10~15毫升,1次服完,
连服2~3次即愈。

口腔炎
3~15日龄的羔羊,时常出现口腔流涎,不肯吸吮母奶的现象,这时若检查口腔
粘膜,会发现有充血斑点、小水泡状或溃疡面,说明羔羊已经得了口腔炎,如果
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羔羊消瘦、消化不良,甚至活活饿死。

预防口腔炎,产羔母羊的乳房要保持清洁,尽量做到每天用温水洗刷,发现母羊
患乳房炎要及时治疗,对患口腔炎的羔羊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口腔,每
日1~2次,连续2~3天,另外可使用中药治疗。方法是:将硼砂、冰片、青黛、
枯矾各10g,皂角、黄连各5g,研成细末。羔羊患口腔炎时,刚醮水的棉球粘附
药末轻轻抹在口腔粘膜上,每日2次,连续2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