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和菌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茵栀黄颗粒同步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茵栀黄颗粒同步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杨风敏【摘要】目的探讨间断性蓝光照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及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间断性蓝光照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两组均治疗5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游离胆红素(IBiL)含量、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BiL及IBiL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TBiL及I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间断性蓝光照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及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BiL及IBiL水平,促使黄疸消退,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8(029)024【总页数】2页(P3962-3963)【关键词】茵栀黄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间断性蓝光照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者】杨风敏【作者单位】中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河南中牟 451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医学中又被称为新生儿黄疸,具有较高发病率,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可引发胆红素脑病等,遗留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可发生死亡[1]。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肝酶诱导剂、增强免疫力、抗感染及间断性蓝光照射等措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茵栀黄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治疗中也较常用,前者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等功效,可降低谷丙转氨酶、退黄疸;后者可抑制致病菌,并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及吸收,还可补充婴幼儿成长发育所需维生素等[2]。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联合治疗方案。
方法:收集我院40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两组患儿入院后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研究组加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对比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及新生儿的胃肠激素水平。
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治疗前胃肠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治疗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基础治疗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方案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疗效肯定,可以提升免疫功能,调节胃肠激素。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141-02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nd selection of combined therapyShen Xiaojia.Department of Pediatrics,No.2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Chengdu,Sichuan 610017,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ed treatment of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Methods Neonates with acute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given the same basic treatment after admission.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cillus subtilis bivalent viable granules.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levels of neonates with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re was differencein the level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at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which can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and regulate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Key words】Neonates;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Treatment新生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儿科急危重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近几年早产儿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DOI:10.16662/ki.1674-0742.2020.36.095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黄晓明泉州市光前医院儿科,福建泉州362321[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3例。
对照组患儿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
6d 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水平日均下降值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6,P=0.009);研究组药物起效时间与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2,P=0.001;t=6.428,P=0.011);研究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74.26±11.39)μmol/L vs (96.48±13.7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9,P=0.001),且研究组总胆红素水平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4.84±4.12)μmol/L vs (27.53±3.1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4,P=0.025);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儿都没有出现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进行辅助治疗疗效好、起效快、治疗时间短,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安全性;疗效[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0)12(c)-0095-03Study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juvant Treatment of Neonatal Pathological Jaundice with Bacillus Subtilis Dual Live BacteriaHUANG Xiao-mi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Quanzhou Guangqian Hospital,Quanzhou,Fujian Province,36232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acillus subtilis dual live bacteria adjuvant therapy for neonatal pathological jaundice,and to provide clinical reference.Methods A total of 106neonatal pathological jaundic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to March 2020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o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study group,with 53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Yinzhihuang Oral Liquid,and the patients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ouble live bacillus subtil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fter 6days,the clinical efficacy,drug onset time,treatment time,total bilirubin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daily decline in total bilirubin level,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the study group (96.23%)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4.9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316,P=0.009);the drug onset time and treatment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8.462,P=0.001;t=6.428,P=0.011);the total bilirubin level of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4.26±11.39)μmol/L vs (96.48±13.73)μmol/L,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8.849,P=0.001),and the average daily decrease of total bilirubin level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4.84±4.12)μmol/L vs (27.53±3.15)μmol/L,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5.394,P=0.025);during the treatment,all patients had no drug-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neonatal pathological jaundice with Bacillus subtilis dual live bacteria has good effect,fast onset,short treatment time,and high safety.[Key words]Pathological jaundice;Newborn;Double live Bacillus subtilis;Safety;Efficacy [作者简介]黄晓明(1975-),男,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内科、新生儿及儿童保健工作。
妈咪爱、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妈咪爱、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2-07-02T11:16:08.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施元美张泓[导读] 说明妈咪爱和茵栀黄颗粒联用能加速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胆红素分解、排泄,阻止胆红素重吸收,值得临床应用。
施元美张泓(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泰兴 225400)【摘要】目的观察妈咪爱、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
方法将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及茵栀黄颗粒口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结果治疗组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妈咪爱、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妈咪爱茵栀黄颗粒母乳性黄疸【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221-02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1]。
我院于2010年2月一2011年3月采用妈咪爱、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10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出生体重2500—3999g者86例,>4000 g者14例;就诊日龄均在生后15d以后。
入选患儿均符合以下标准:患儿均以黄疸就诊,除黄疸外无其他症状和体征。
均为母乳喂养。
入院查体:精神状态良好。
生长发育正常,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肝脾无肿大。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网织红计数均正常,肝功能正常,TORCH检查均阴性,HbsAg(-),肝胆B超正常,血Coombs试验阴性。
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258.2±45.7μmol/L。
茵栀黄口服液口服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论文

茵栀黄口服液口服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6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对照组8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结果:治疗组显效75例(93.7%),有效3例(3.7%),无效2例(2.4%),总有效率97.4%。
而对照组显效20例(25%),有效30例(50%),无效20例(25%),总有效率75%。
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退黄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观察【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09-02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科常见病,新生儿黄疸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持续时间延长,轻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致残、致死。
为寻找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减少换血治疗及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减少治疗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本科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蓝光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山东寿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60例,采用仅考虑各组例数均衡的动态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单纯光疗组80例,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80例,3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质量、母乳喂养比例、出现黄疸日龄、入院日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第3版《实用新生儿学》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1)胎龄≥37周;(2)血生化检查提示间接胆红素血症,且胆红素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2001年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标准[2]。
不同治疗方案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不同治疗方案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闫春梅;陆伏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足月儿210例,按收治的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予双面蓝光照射治疗(每日8~14h)+妈眯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次1g,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10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mL,每日2次日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30和50h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皮疹、腹泻、呕吐、发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疗+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7)011【总页数】3页(P1358-1360)【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疗;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茵栀黄;疗效【作者】闫春梅;陆伏娟【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吴忠市人民医院,吴忠751100;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吴忠市人民医院,吴忠7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7新生儿黄疸(neonatat jaundice)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有80%足月儿在新生儿期可肉眼观察到黄疸[1],以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为主;未结合胆红素对神经系统有明显损伤,一旦发生胆红素脑病,会遗留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2001年我国制定了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方案,蓝光照射治疗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效果肯定,且采用换血治疗的比例也较高[2]。
为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必须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有效干预治疗。
枯草杆菌肠球菌联合小儿推拿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枯草杆菌肠球菌联合小儿推拿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刘小莉;文花;刘玲【摘要】目的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联合小儿推拿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采取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联合小儿推拿法,1次/d,每次约15~20 min.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干预,两组新生儿出院后继续治疗观察,于生后15,30 d测胆红素.并比较新生儿早期干预前后的胆红素指数、睡眠时间、排便次数及满意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胆红素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联合小儿推拿手法在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中,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睡眠,疗效确切,而且操作方便.【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7(041)001【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枯草杆菌肠球菌;新生儿黄疸;中医推拿【作者】刘小莉;文花;刘玲【作者单位】句容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苏句容212400;句容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苏句容212400;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7△通信作者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 d出现,4~6 d达到高峰,7~10 d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1]。
新生儿黄疸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大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但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多种因素的影响,生理性黄疸有的不易退清或转变为病理性黄疸,临床统计[2] ,早产儿发生严重病理性黄疸为25.3%,足月儿10.5%,因此必须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有效干预的重视度。
笔者对产后5 d内胆红素水平较高而未到光疗标准的新生儿,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妈咪爱)联合小儿推拿法早期干预,使患儿黄疸尽早退清,减少了新生儿出院后生理性黄疸加重或持续不退。
整肠生、茵栀黄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

整肠生、茵栀黄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
罗亚辉
【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2006(18)3
【摘要】目的评价整肠生和茵栀黄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
方法82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整肠生和茵栀黄,连用5—7d。
2组每日测胆红素1次。
结果干预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
(48.5±26.15)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6.32±24.37)μmol/L,P 〈0.05。
结论整肠生和茵栀黄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助于胆红素代谢排出,减少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缩短黄疸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224-224)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整肠生;茵栀黄;干预
【作者】罗亚辉
【作者单位】汉川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分析探讨单纯蓝光、蓝光联合茵栀黄、蓝光联合茵栀黄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J], 张少华
2.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
察 [J], 胡允
3.整肠生、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60例疗效观察 [J], 苏营
4.整肠生、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40例疗效观察 [J], 苏营
5.整肠生、茵栀黄合用治疗母乳性黄疸 [J], 余建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两 组 治 疗 效 果 比 较
出体 外 ,从而减少 了胆红 素 的肠肝 循环 。同时重 建肠 道天 然 生物屏障 的保护 作用 ,抑制 有害 菌生 长 ,减 少促使 肠道 功能紊乱 的毒 素产 生 ,改 善粪 便 的成分 ,减少粪 便在 远端 结 肠 、直 肠 的 滞 留 时 间 ,枯 草 杆 菌 、肠 球 菌 二 联 活 菌 多 维 颗粒 剂还含有 B族 维生素 ,可 以及 时补 充 光疗所 致 的核黄 素破 坏 。 茵栀黄 口服液 ,主要从 黄芩 、栀 子 、茵陈 中提炼 出来 。 黄芩 能利尿 、抗过 敏及 改善 毛 细血 管通透 性 ;栀 子能 减少 血中胆红素 ,增加 胆 囊收 缩 ,促进 胆 汁排泄 ;茵 陈除 能显 著增 加胆汁分 泌和 利胆外 ,还 能拈抗 溶血 、改善 丙氨 酸转 移酶 及退黄等 。三者 协 同作用 清热 解毒 ,利湿 退黄 ,前 后 分 消 ,相 得益彰 ,达到 明显 的退 黄作用 。 枯 草 杆 菌 、肠 球 菌 二 联 活 菌 多 维 颗 粒 剂 、茵 栀 黄 联 合 应用 可促 进新生 儿肠 道菌 群及 早建 立 ,减 少肠 肝循 环 ,加 快胆红素分解 和排泄 ,减轻黄疸 程度 ,缩 短黄疸 持续时 间 , 改善肝脏 对 胆 红素 的 代谢 。且方 法 简 便 易行 ,无 副作 用 , 疗效确切 ,家长易于接受 。
肠 道 吸 收 。新 生 儿 出 生 头 几 天 喂 养 不 足 或 并 发 窒 息 感 染 酸
中毒 、低血糖 、缺氧 等可 导致 摄人 不 足 ,肠 蠕动 减慢 ,排 便延迟 ,又使胆红素肠 肝循 环增 加 ,加重 胆红素 的重 吸收 , 易形成胆红素脑病 ,因此促 进胆红素排泄 , 减少 回吸收是减 少新生儿黄疸 的有 效措施之一 。 枯草杆菌 、肠 球菌 二联活 菌 多维颗 粒剂 是肠 道微 生
态 制 剂 ,含 有 的粪 链 球 菌 和 枯 草 杆 菌 是 人 体 肠 道 所 需 的厌 氧菌 ,口服枯草杆 菌 、肠 球菌 二联 活菌 多维颗 粒剂 ,短 时 间内建立正 常 的肠 道 菌群 ,恢 复微 生态 平衡 ,当结 合胆红 素经胆道系统排 泄 到肠 内 ,肠 道 内细 菌性 葡萄 糖醛 酸苷酶 解 除其葡萄糖 醛酸 基 ,并 还原 成尿 胆原 ,人 部分 随粪 便排
12 1 观察组常规 治疗 ①蓝 光照射 :单 面光疗法 ,间 .. 歇照射 ,每天 1 h 2 ,照射天数视病情而 定。② 酶诱 导剂苯 巴 比妥 5 g ( g d ,分 2 m/ k” ) —3次 II 。③ 确诊溶血患儿应 2服 予静脉用人丙种球蛋 白 0 5—1O / ( g・ )静脉注射 ,连 . .g k d 用1 d —2 ,其他 根据胆红素水平予 白蛋 白 l k ,每天 1次 , g g / 连用 2~ 3次 。④病 因治疗 。加用茵栀黄 口服液 3 / ,每 ml次 天 3次 ,同时 口服 枯草 杆菌 、肠 球 菌二联 活菌 多维 颗粒 剂 散剂 0 5 / ,每 日 2次 。 .g次 12 2 对照组采用常 规治疗 :① 蓝 光照射 :单面 光疗法 , .. 问歇照射每天 1h 2 ,问歇 1h 2 ,照射 天数视病情而定 。② 酶 诱导剂苯 巴比妥 5 g ( g・ ) m / k d ,分 2~3次 1服 。③ 确诊 : 3 溶血患儿静脉用人丙种 球蛋 白 0 5 10 ,静脉 注射 ,连 .一 .g
口服 枯 草 杆 菌 、肠 球 菌 二联 活 菌 多维 颗 粒 剂 和 茵栀 黄 治 疗 新 生 60 0 52 0 昆明市官渡区妇幼保健院 ,云南 昆 明
【 摘
要】 目的 : 究 口服枯草杆菌 、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 和茵栀黄联 合使用 治疗新 生儿黄疸 的作用 机制及疗 效。方 法:收 研
【 关键词 】 新生儿黄疸 ;枯草杆菌 、肠球 菌二联 活菌多维 颗粒 剂 ;茵栀黄 ;微生态 【 中图分类号 】1 2 .7 1 2 1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57 I0 0 3 07 一 1 0 7 8 1 2 1 )1 — 1 5 O 3 讨 论
集我院儿科新生儿黄疸病例共 10例 ,其中 6 例作 为治疗 组 ,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枯草杆菌 、肠球菌二联活 菌多维颗粒 剂和茵栀黄 口服 ,进 1 0
行l 床观察 ;5 } 缶 0例作 为对 照组 ,仅给予常规治疗。结 果:观察组治愈率 7 . % ,有 效率 2 . % ,无效 率 0 0 % ,总有效 率 10 0 % 。对 67 33 .0 0.0 照组 治愈率 5 .0 ,有效率 3 % ,无效率 1 % ,总有效率 8 % 。两组 总有效 率有显著差异 ( 0 O ) 60% 2 2 8 P< . 1 。结论 :此方 法能有效缩短新生儿 黄疸 的治疗 时间 ,明显减低 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且简便易行 ,值得临床推广 。
参考文献 [ ]杨秀 惠,魏婧婧 ,徐胜 军.新生 儿黄疽 治疗概 述 [ ] 1 J .实用 中医药 杂 志 . 20 04,1 2:6 4—6 . 5 [ ]曹云 ,邵 肖梅.大剂 量静 脉滴 注丙 种球 蛋 白防治 新生 儿溶 血病 [ ] 2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 , 0 6 8— 4 . 9 7 3 : 3 60 [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 棠实用 儿科学 [ 7版.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 3 M] 版 社 ,2 0 : 18 0 2 23—12 5 8 . [ ]成 红 ,胡 伏 莲.微 生 态 调 节 剂 的 临 床应 用 [ ] 中 国新 药 杂 志 , 4 J
新 生儿 黄疸 为 多种 病 理原 因引 起 的未 结 合 胆 红素 增 高 ,进一 步由于胆红 素产 生过 多肝 脏对胆 红 素结 合或摄 取 减少 ,致肠 一肝循 环增 加所 致。新 生儿黄 疸是 新生 儿期 最 常见 的症 状 ,早发 现 、早 诊断 ,采 用 简便 易行 经济 的治 疗 方法将易被 家长 接受 ,有 利 于患儿 疾病 恢 复。我 院采用 口 服枯 草杆 菌 、肠球菌二 联活菌 多维 颗粒 剂 ( 京韩 美药 品 北 有 限公 司 )和 茵 栀 黄 ( 京 双 鹤 高科 天 然 药物 有 限公 司 北 产 )治疗新生儿 黄疸 6 0例并 与 常规 治疗 的 5 0例进 行疗 效 对 比 ,现分析报告 如下 。
~
新 生儿黄疸是 指 新 生儿 时期 ,由于胆 红 素代谢 异常 引起血 中胆红素水 平升 高 而出 现于皮 肤 、粘 膜及 巩膜 黄疸 为特征 的病症 ,本 病有 生理 性 和病理 性之 分 。在新 生儿 出 生时 , 肠道 内无细 菌 , 结合胆 红素不能被还原为尿胆原 随粪 便排 出 ,新 生J 4 肠 腔 内 的 B葡 萄糖 醛 酸苷 酶 活性 较 高 , D, 可很快使 结合 胆红素 分解 成脂 溶性 的未 结合 胆红 素迅速 从
临 床 研 究
C i i a r s a c l c l ee rh n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 e jun lo tn me i n n tn p am c hn s o ra f e o dc e a d eh o h r a y h i ・l 5 ・ 7
用 1~ d 2 。④ 其 他 :根 据 胆 红 素 水 平 予 白 蛋 白 l,每 天 1 g 次 ,连用 2~3 。⑤病 因治疗 。未加茵栀黄及枯 草杆菌 、肠 d 球 菌二联 活菌多维颗粒剂 。
2 结 果
观察 组治 愈率 7 . % ( 6 6 ) 67 4 / 0 ,有效 率 2 . % ( 4 33 1/ 6) 0 ,无 效率 0 o % (/ 0 ,总有 效率 100 % 。对 照组 .o 03 ) 0.0 治愈率 5 . 0 ( 8 5 ) 60 % 2/ 0 ,有 效 率 3 % ( 6 5 ) 2 1/ 0 ,无 效 率 1% ( / 0 ,总有 效 率 8 %。两组 总 有 效率 有 显著 差 异 2 65 ) 8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选择 2 0 0 8年 1 一 0 0年 1月官 渡区妇幼保 健 中 ,L 月 21 C J 科经皮黄疸仪测定 筛查 ,指数 >8的新生儿黄 疸病 例共 10 1 例 。观察组 6 0例 ,男 3 ,女 2 6例 4例 ,发 病年 龄生后 1 4h 2 ,其 中生 后 1—4 d发 病 4 4d 8例 ,生 后 2 4h内发 病 2 例 ,4~ 4 2 d发病 l 0例。随 机选 5 0例作 为 对照 组 ,发 病年 龄 、男女 比例与治疗组 相似 ,两组诊断标准 、方法 一致。 12 方 法 .
19 9 9: 8 .
( 收稿 日期 :2 1. 4 2 ) 0 0 0 .3
注 :两组总有效率 比较 ,10 8 % ,P<0 O 。 0 %. 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