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与综述 作业

文献阅读与综述 作业
文献阅读与综述 作业

《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研究》

——文献阅读与综述

一、引言部分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呈现凸显趋势;高校近几年在大力扩招的背景下,在于社会不断的互动中,由于自身的特点也成为突发事件高发的场所。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也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与分类,以及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概念、特征与原则。同时本文选择危机管理中最具代表性的4R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外部突发事件“台风事件”、内部突发事件“火灾事件”以及其他类中的“小白自杀事件”三个案例,对其“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危机管理四个阶段的具体问题。同时,在明确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本文具体构建了分别属于四个阶段的,组织机制、领导机制、预警机制、培训机制、决策机制、沟通机制、协调机制、评估机制、心理干预机制、形象重塑机制,从而形成完整的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机制。

第一,就理论层面而言,开展突发事件管理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应用研究需要借鉴当前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各领域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整合,扩展研究的新视角,提出研究的新问题,使突发事件管理在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为高校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和系统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第二,就高校而言,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社会,现阶段我国已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频发生时期,高校必须建立开放的,有机合理的突发事件管理体制,并将其融入到常规管理中。这不仅要求高校内部建立科学的体系,而且需要建立高校内部自上而下的等级协调机制和高校同外部组织的平等协调机制的基础,为实

现高校管理结构的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绩效的改善提供保障。从而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三,就师生而言,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往往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在校园中的做到以学生、老师为本,以学生老师的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为本。危机管理遵循着这一教育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来探索如何运用突发事件管理方法解决高校突发事件是现实的需要,通过研究建立起有效的突发事件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高校管理者的危机管理能力,减少突发事件进一步向恶性危机转化的可能性和危机带来的损失,为高校师生营造安全稳定,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四,就国家而言,2004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因子,高校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稳定与和谐。构建良好的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保障老师与学生的切身安全,保障其切身利益,对避免突发事件的恶化以及蔓延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对建设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无疑是提供了一层切实的安全屏障,这也是高校发展顺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表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在国外学界,由学校公共关系危机到高校“危机管理”研究其中经过了一定阶段。1952年卡特里普(Scutlip,S.M.)、艾伦?森特(AISen Te)、格伦?布鲁姆(Glen M.Broom)等美国著名学者,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美国高校存在的,如学生数量和政府支持下降、公众批评和财政危机、高校管理费用提高、需求增长、媒体报道少而肤浅等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发表在《公共关系教程》这个杂志上。美国著名教育学者菲利普?库姆斯(PhihpH.Coombs)于1968年和1985年分别发表了《世界教育危机一系统分析》和《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文中,详细论述了在全世界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些紧迫问题,诸如国与国之间及各国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平等、学习需求的急剧增长、日益严重的财政困难、青年失业率的不断上升等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近期,由美国勒纳 (Lerner)等编著的《School crisis response combat guide》(《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成为国外对高校突发事件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权威著作。其主要内容为车祸幸存者、自杀暴力、滥用药物、骚扰、怀孕试婚等

内容,这些内容被其称之为“急性精神创伤”(Acute Traumatic Stress),他对这些内容展开对策研究及教育培训。另外《Campus crisis management: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lanning,Prevention,response,and recovery》(校园危机管理:一个包括计划、预防、控制、反应和恢复的全面综合指南)是由2007年部分学者编著,其主要内容是讨论了在面临比如规避风险、大学生自救、他救、心理危机咨询技巧以及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等问题时,高校老师以及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反应以及事后处理。

学者史密斯?茱蒂亚(Smith Judie)主要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主体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主体不仅包括家长,老师,学校管理者,还包括法律顾问,心理医生,网络管理者,新闻媒体等。只有他们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应对突发事件。同时,为了更好推动学校对突发事件的研究,高校还通过建立网站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沟通与交流,如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美国南方基督福临大学(Southem Adventist university) ,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等都有有关危机处理的网站。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引进数据模型等方式,高校危机管理更加侧重学科交流,并且也逐渐从传统的定性研究开始走向定量研究。这种更加贴切实际的研究,也说明高校危机管理开始更加注重实践性的观察,并且将理论开始反馈到实践中来,这也为高校危机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意见。并且在亚洲、欧洲、美洲的著名高校如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美国南方基督福临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等,它们都制订了详细的高校危机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例如,南方基督福临大学就设有专门的危机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危机管理计划与行动策略,并且与州政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应对高校突发事件。

2、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学者对高校危机管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高校大学生危机管理等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方面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如吕绍华撰写的《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马德华撰写《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处置方法探析》、李清华撰写的《高校突发事件成因研究》等。这些文章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如《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成因及处置方法探析》一文提出影响高校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校各类突发事件的逐年增加。因此有效地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是高校一项重要任务,这要求高校要加大重视,同时做好危机应对的组织架构,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做好与校外的配合,从而更好的建设和谐校园,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如郑凤娇撰写的《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机制构建探讨》,陈静、林珊湉撰写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教育模式的构建》,魏捷撰写的《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能力建设策略》,刘德海、屈丰安、常成德撰写的《非传统安全视角下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研究》等。这些成果在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非传统安全视角下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研究》一文结合我国近年来17起校园突发事件案例,系统分析了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校园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从非传统安全的视角审视我国校园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表明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基于“学校党政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的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最后,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包括:以“两课”教学为核心平台,强化高校非传统安全教育;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建立独立的社会仲裁、学术评议和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引导和发挥学生“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第三,高校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如陈静、李宝珠撰写的《浅析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黄锡榜撰写的《高校突发事件下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研究》,宋娟、任智霞撰写的《高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等,经典如《高校突发事件下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研究》认为,当下我们处于进步的信息时代之中,相比较之前稳定安逸的农业、工业时代,我们面对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同时面对更加多变的风险与危机,这样使得高校的突发事件更加多发。从而导致了高校会面对来自外部的如自然、社会、人为因素导致的危机,以及高校内部以大学生为主体,可能出现的安全,卫生,同学之间的冲突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当这些问题产生的时候,大学生由于心态不够成熟,很难成熟地加以应对,非常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并且表现地非常明显,甚至影响很大。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很好的度过心理难关,更好的应对危机。

三、评价

1、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论文主题的帮助

国外突发事件管理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应用已经较成熟,许多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可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应用研究。

2、前人的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缺乏理论支持,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成因分析等单一方面,对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方面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并没有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而是过于概括化的进行阐述;

(2)缺乏微观探究,研究发现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都大多是从宏观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没充分运用管理学和教育学的案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缺乏完整的理论分析和系统支持。

本文将就以上文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微观案例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以求对当前的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补充。

3、本人研究的可行性

第一,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属于较为前沿的部分,而将危机管理应用到高校突发事件上来的研究更是稀少。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学校危机管理发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在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专门的学校危机管理机构。目前,国内既没有专门机构,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第二,本文与其他有关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研究论文相比较而言,建立在“4R”理论的基础之上,有完整的理论支持,从而使得文章显得更加紧凑,也更有理论上的严谨性与说服性。

第三,结合具体的案例说明当下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相比较纯理论的说教而言,案例研究具有更加生动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从而为本文更好地研究当下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提供更好的素材。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实例

文献综述的写法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好处 要求同学们学写文献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有利于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4.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综述,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撰写。 三、文献综述的结构 文献综述要求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

文献综述范例:《中学生生涯阅读个案指导及对策研究》课题

《中学生生涯阅读个案指导及对策研究》课题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引述了《中学生生涯阅读个案指导及对策研究》课题组推荐的29篇论文,从生涯阅读、阅读研究、阅读心理、案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生涯阅读阅读研究案例方法 1.引言 课题前期研究主要放在理论学习、科研能力训练上,基于这个原因,课题组《中学生生涯阅读个案指导及对策研究》推荐了29篇文章给课题组成员。要求每个成员利用暑假认真仔细阅读、学习,并要求写一篇文献综述,下面将对这些文章做一个简要的整理、分析。2.生涯阅读 生涯阅读是青少年生涯规划的起点和基础。《青少年生涯教育探微》一文指出:人的生涯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生命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设计与创造的奋斗过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会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与个性直接产生积极而有效的深刻影响,促进生命成长。阅读能培育正确的阅读品质,包括主动性、自觉性、探索性、持久性及批判性等;还能实现理想的阅读功能,包括信息获取与处理、知识拓展与延伸、智力开发与活用、道德规范与内省、美感陶冶与充实、语言文字的训练等;更能通过艰苦的阅读实践,让读书转化为学生人格品质和生活习性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其生涯设计、生涯发展和生涯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性条件。 《中学生生涯阅读指导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评价》一文探讨了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学生“生涯阅读”的设计与指导。文章在分析了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四个现状,以“生涯阅读”为目标,进行了实验的整体假设,并据此提出了实验的原则和评价机制。文中在最后的建议中特别提出把中学生的《生涯阅读指导》作为校本课程积极予以扶持,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进入地方性课程。课程化是在学校有效推广的基本方式和必要途径,“生涯阅读”应当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一文,提到中学生因为读书没有计划,不仅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而且使读书缺乏系统性,读书效率不高,结果只是吸收了些杂乱无章的东西。鉴于中学生的求知欲旺盛,如果有科学的,完整的计划读一批有质量的书,肯定会使他们受益匪浅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的课题研究非常必要。 3.阅读研究

文献综述报告格式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 一、定义: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二、格式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三、写法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文献综述的特点

1 综述的定义和特点 综述是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综述的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2 综述的内容要求 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语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学性为生命,但语不达义、晦涩坳口,结果必然阻碍了科技知识的交流。所以,在实际写作中,应不断地加强汉语修辞、表达方面的训练。 文献要新:由于现在的综述多为"现状综述",所以在引用文献中,70%的应为3年内的文献。参考文献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综述文末,并将序号置入该论据(引文内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献必须确实,以便读者查阅参考。 校者把关:综述写成之后,要请有关专家审阅,从专业和文字方面进一步修改提高。这一步是必须的,因为作者往往有顾此失彼之误,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视了彼一方。有些结论往往是荒谬的,没有恰到好处地反应某一课题研究的"真面目"。这些问题经过校阅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3 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 英语学科是初中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有的学生不能适应英语学科中思维逻和语法句式的教学要求,导致了对英语学习中不顺利。也有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跟不上教师的进度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近几年关于初中英语课程中阅读教学的核心素质培养的的文献,来针对初中英语课程中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语法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其中,阅读能力是检验学生词汇量、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1]付野认为:初中英语教学对整个英语基础教育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沟通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桥梁。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它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容,一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不管在积累词汇还是在熟悉语法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良好英语学习素养对整个英语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八年级的英语阅读课文大量增加。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的现状,我们要积极的采用措施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提高阅读教育效果,为整个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是阻碍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原因,影响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1]付野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了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教师方面,表现在对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师缺少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学模式固化、教学评价主体一元化和教学反思不足这七个方面;学生方面,学生缺乏对英语教材的阅读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对阅

当代大学生阅读方式浅析【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 当代大学生阅读方式浅析 在国内关于现代阅读的研究中,主要将焦点集中在现代阅读的现状与趋势、存在的问题等,特别是在网络媒体等传播工具下的针对浅阅读现象的研究,至今为止,各种学术刊物上针对阅读行为和阅读现象的研究文章非常之多,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各个方面。而对于大众阅读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涉及当代大学生阅读的相关文献较少。就国内已有的对当代大学生阅读问题的研究文献中,更多问题指向的是关于大学生浅阅读与网络阅读的分析,至于针对现代大学生群体的阅读特点,发现从中催在的问题,并有效地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较少。 目前针对现代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阅读的现状、趋势、理念模式,以及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现代阅读,其中,以博客、网络为基础的浅阅读现象的研究最为深入。各位学者对这个问题或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主要形成以下观点和认识: 1、就现代阅读的现状与趋势的认识和探讨 徐雁在他的《现代社会的阅读与阅读行为》一文中,以阅读时知识汲取的基本前提为基础展开讨论,认为阅读依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要分享知识呼唤主动阅读,优化知识结构的素质性、岗位性读书是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是主动性的阅读行为,要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来营造具有个性化的知识大楼。 袁萍在《现代阅读趋势探析》一文中,从现代阅读的流行新趋势出发,分析了现代阅读中的错误阅读行为的危害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他认为现代阅读流行有四大趋势:浅阅读为主流、深阅读向浅阅读发展、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变化、学习性阅读向休闲性阅读转变,但是垫带阅读存在着三点危害,针对这三点危害作者分别提出了三点措施加以解决。 刘晓佳、祁莉在《现代阅读现状及改善措施探究》一文中,也是从现代阅读的现状出发,总结出现代阅读的三个特点,根据特点从不同层面分析出其影响因素最后又从学校、政府、社会等层面.提出解决错误阅读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刘其云等人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国民阅读倾向探析》一文中同前面的作者一样,

文献综述指导

文献综述指导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高级文献综述是确立原创性研究问题的基础,也是对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索的基础。 格式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文献综述 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甚至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 1.1良好的阅读习惯包含的内容 概括起来,良好的阅读习惯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正确的阅读姿势。阅读时要求学生双脚自然平放与肩同宽,收腹挺胸,两肘平放在桌子上,双手拿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2)专心致志的阅读神态。阅读活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 (3)恰当的声音。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朗读时声音要响亮,一个是默读时不发出声音。 (4)动起来。既要做到口动脑动,还要做到手动笔动。 (5)阅读前仔细审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仔细审题,能够洞察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中心。 (6)阅读中生疑、质疑。生疑质疑有助于学生发挥阅读主体的积极性、探索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2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其特点是:在人们的行为中经常地、反复地出现;不假思索、自动地体现于行为中,即通常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为行为者的当然的自身需要。习惯一经养成,就会自然而然地沿袭下来,轻易不会改变。”(《初中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陈金英,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养成积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终身的。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孩子在阅读行为中,需要全面地调动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而一般来讲,学习能力的高低正取决于这些能力。阅读,锻炼了这些能力,因此喜欢阅读的孩子具备更好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取得,从根本上来说其实等同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第三,喜欢阅读的孩子知识更丰富,不但通过阅读获得了涵盖课堂学习内容的知识,也更容易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自如运用。 1.3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读书时注意力集中,并且读思结合的习惯。 宋代朱熹提倡“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眼到是看,口到是读,心到首先是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同时包括思考、理解。阅读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三心二意的阅读是不会有收获和提高的。在小学时期,学生的注意集中性并没有发展完善,集中的深度不足,时间也较短。所以在阅读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朗读是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年龄特点的。由于儿童内部语言尚未充分发展,大声朗读有助于注意力的稳定。同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了有声的口头语言,必然有思维的参与,就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要做到对文章从表层到深层的理解,只有通过“精思”才能实现,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首先要

关于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怎么写 1)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

【浅谈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有参考文献

《【浅谈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浅谈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有参 考文献》 摘要:在班级的一次“故事大王”活动上,孩子们还讲了“守株待兔”、“女娲补天”等寓言、神话故事, 1.摘录好词好句,积淀文化素养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班内,还为孩子们搭建了“故事大王”、“我是故事小能手”、“阅读小名星”等舞台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是我们教师最大的责任。在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教育中,教师该如何为他们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一.激发兴趣,吹响阅读的号角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低中段的孩子们生性好动、缺乏自制力,不妨用精美诱人的绘画读本、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低中段教学中,告诉孩子们:“书本是一个精彩神奇的世界,有许多美好的故事。谁能走进这个世界,谁就是咱们班的故事大王。”低中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求胜心切,为了争当“故事大王”,班内的孩子们经常人手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此时,阅读的号角分明“哒哒”地吹响了。二.投石问路,叩开阅读的大门 1.由课文到书籍在教学《称象》这篇课文时,当孩子惊诧于曹冲年少奇才的智慧时,告诉孩子们:“曹冲生活在三国时期,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像料事如神、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对朋友如手足有信义、对百姓极仁慈有爱心的刘备等。有人还专门写了《三国演义》,想认识这些英雄的小朋友不妨去阅读一下。”不久,班级中就出现了漫画《三国演义》、儿童读物《三国演义》,还出现了不少的三国迷呢!此后,许多孩子还阅读了《水浒传》等小说,至于《西游记》,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2.由寓言、神话到书籍 寓言和神话在孩子们的阅读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有一次,因为讲到一个词语“叶公好龙”孩子们不是很理解。我就给他们讲了“叶公好龙”的故事,并告诉他们我们学习的许多词语中,其实都隐藏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你们可以通过书本去了解这些故事。在班级的一次“故事大王”活动上,孩子们还讲了“守株待兔”、“女娲补天”等寓言、神话故事。此后,班内自发形成了课外阅读、交流寓言、神话故事活动小组。 3.由科学知识到书籍书籍除了带给孩子们娱乐以外,还带给孩子们知识。记得一次在和孩子们探讨“动物尾巴的用处”时,许多孩子拿出了自己带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动物篇)》,以及《蓝猫淘气三千问》等书籍,从中找到了很多关于动物尾巴的知识,有些科学知识是我也不曾想到的。看着孩子们相互借阅的样子我心里一阵欣慰。 4.由作者到书籍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对孩子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而在孩子们心里默默地喜欢着这些作家,会因为作家的影响而选择作品。其实,孩子们的课外读物有很多,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懂得如何引导。三.搭建平台,

文献综述与论文的区别与联系

文献综述与论文的区别与联系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是指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 论文 论文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通过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理论、观点与现实问题结合分析,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

区别 1、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②正文结构不同 文献综述正文主要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理论、观点。论文主要是现实问题及相关理论,并提出自己解决方案。③论文需要致谢,而文献 综述没必要。 联系 ①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②论文是在文献综述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基础上,结合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怎样写文献回顾(文献综述)

怎样写文献综述? ? 小综述”,目的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论,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缺点在哪 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综述与述评 ? 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 ? 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以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献。 ? 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 ? 文献综述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 综述的分类 ? 文摘性综述,是对原始文献进行客观地综合性摘述,以提供详尽的资料为目的,不掺杂撰写者本人的观点,由读者对综述的内容作出判断; ? 分析性综述,它通过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见解,既有回顾又有瞻望,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提炼新思路、新方法。 类似的文章及区别 ? 读书报告、文献复习和研究进展等文章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归纳出来的。 ?读书报告”、“文献复习”是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 ?研究进展只讲科学进程 综述的目的 ?一、供发表。为同行提供经归纳提炼的相关课题的大量医学信息。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相关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前景展望等,是他们选择研究方向,寻找科研课题的重要线索。 ?二、研究课题论证。通过广泛地查阅文献,从他人的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课题研 究进行选题论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综述应具备的特点 ?①新颖:尽可能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资料,普赖斯指数,即引用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数,应达70%左右,普赖斯指数越高,越能反映文献综述的新颖程度,也越易于发表或引导新课题研究。 ?②综合性强,焦点集中: 应能够紧紧围绕中心论题旁征博引,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即为了集中于焦点,广泛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应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原理、方法、成果或结论等发表自 己的意见。 ?④引证准确,评价客观:应尽可能阅读原刊发表的论文或其复印件,确实读懂原意,以免以讹传讹或断章取义;既要注意引证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文献,也要引证不同的文献;发表观点和见解做到论据充足, 分析客观,决不臆断、拔高。

文献综述指导意见

关于下发英语专业毕业生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系、室、办及全体毕业班学生和论文指导教师: 为了更好地完成2011级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的相关工作,针对部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撰写的规范及要求理解不一的问题,英语系经讨论起草了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指导意见(附件见下文)并报学院核准,现予以发布,供全体毕业班学生和论文指导老师参考。 特此通知 外国语学院 2014-07-04

附件: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指导意见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或学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基础部分,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二、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

文献综述的阅读与撰写研修班_专家推荐书目

参考书目 Bitchener, J. (2012). Writing an applied linguistics thesis or dissertation: A guide to presenting empirical research (应用语言学论文写作指导:实证研究报告的撰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eak, C. &Swales, J. (2009).Abstracts and the writing of abstract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Feak, C. &Swales, J. (2009).Telling a research story: 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Feak, C. &Swales, J. (2011).Creating contexts: Writing introductions across genr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Hartley, J. (2008). Academic writing and publishing: A practical handbook. Routledge: Talor and Francis Group. Heppner, P. & Heppner, M. (2009).Writing your thesis, dissertation & Research.Cengage Learning Asia Pte. (《毕业论文及研究论文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Lester, J. D. & Lester, Jr., J.D. (2006).Writing research paper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earson Education Inc. Luey, B. (2010). Handbook for academic authors (5th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tridge, B. &Starfield, S. (2007). Thesis and dissertation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A handbook for supervisor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Swales, J.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

文献综述要求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中文名 文献综述 外文名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文献综述基本解释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 文献综述相关格式 文献综述 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结果、动态和进展。 文献综述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文献综述引言部分

文献综述-探究式教学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思考的文献综述班级:14思政二班姓名:郭文静学号:1417020209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背景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探究式教学为切入点,总结各位一线教师及相关学者的研究,从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含义、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叙述,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交往活动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所以探究式学习便是当前素质教背景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正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更应该在探研式教学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偿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热情,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二、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探究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通过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探究与求索,有效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获得经验和体验,发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教学方式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明确探究的目的和要求,分析探究的重点和难点指明探究方向,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作为探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感受知识的认知过程,并灵活掌握和运用知知识寻求问题的结果,不断培养自身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光从含义上我们就能看出探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而刘静则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首先是灵活性,探究课要求教学的内容源于教材、宽于教材,只有学习的内容新颖有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才能够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确定不同的探究内容,让学生自由思考,从中探究知识、展示才能。其次是开放性,“探究课设疑的内容应该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善于启迪学生思维,避免学生只会完全从书上找答案,发生‘不求甚解’等现象。”(1)最后是现实性,探究课应该有意设地结合现实热点问题而展开,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意识。 三、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所存在问题的研究 虽然,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在形式上实现了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其真实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在对探究教学的精准把握、对探究活动的正确定位、对探究环节的细致处理、对探究行为的科学实施之上。否则就很难避免一些问题。 比如,殷建强就指出“如果只是一味贴上‘探究’的标签,追求‘形式化’ 1.刘静:《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思考与实践》[J],《艺术品鉴》,2016年第五期,第293页。(期刊写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