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防护覆盖率、成活率表

植物防护覆盖率、成活率表

植物防护覆盖率、成活率表

确保植物存活率的措施

确保植物存活率的措施 第一篇 1 栽前准备 1.1 时间安排 春季种树最好,气温回升,上层解冻,土壤松软,水分充足,有利树木发根。 1.2 土地平整 对土壤深翻40一5 0cm ,增加蓄水保肥能力,土地平整细作,沟系配套,灌排畅通。 1.3 树木质量 无论裸根苗还是带土球苗,要选择根系发达,枝条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苗木。 2 起挖运输 2.1 树木起挖及带土球处理 苗木移栽需带土球,土球按胸径1.3m处的8一10倍,用草绳包扎。 2.2 运输注意事项 尽最缩短起苗至种植的时间,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若苗木需长途运输, 要对苗木根部进行保湿护理,避免风吹日晒将根抽干使苗木失水,存在病虫 害的不合格苗木,坚决以清退,保证栽植合格的苗木。 2.3 假植 树木不能及时定位种植的,须进行假植,假植时将树木向背凤方向倾斜,

埋上湿润的土壤并用脚踩实,土厚30一40cm , 3.1 植前修剪 苗木栽植前要进行根干修剪,用剪子把烂根,残根剪掉,烂根剪到露白为止,好根也要稍剪一部分,一防病根处传播病害,二利愈合,刺激萌发新根,同时修剪枝,叶干,减少水分蒸腾, 枝干剪口处涂漆以防抽干,有条件的工地树木栽前根系可浸水,使苗木充分吸水,这也是保证成活的有效措施之一。 3.2 适时早栽 早春温度较低,苗木处于休眠状态,土壤比较湿润,加之土壤温度逐渐 回升,有利于旱生根,容易成活,这是提高树木成活率的关键时期,为提高树木成活率,各个施工单位紧抓春季植树的有利时机,抢抓时间,抢抓树木栽 植工程进度,争取在夏季来临前完成绝大部分树木栽植工作。 3.3 严把栽植技术关 栽植树木要按要求挖坑,穴深应相当于苗木根系长的1.5 一2倍;同时表心土要分开,尽最不打破原土层分布,苗木扶正入穴回土时,适当提树苗,使根系舒展与土充分接触, 再踏实干周的土苗木栽植深度一般比在原苗圃内埋土深度略深,树木栽植按原向种植可使植株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成活率,对裸根树苗需用蘸根浆(2%的磷酸二氢钾或90%黄泥浆)。 4 养护管理 4.1 支撑保护 栽植胸径12cm以土的树木,特别是在栽植季节有大风的地区,植后应扭支架固定,以防冠动根摇,影响根系恢复树干皮孔较大而蒸发量显著的树木,常绿阔叶树木,栽后宜用草绳缠绕树干达1一2 m 高度,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ENVI下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

ENVI下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容易与植被覆盖度混淆的概念是植被盖度,植被盖度是指植被冠层或叶面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植被区总面积的比例。两个概念主要区别就是分母不一样。植被覆盖度常用于植被变化、生态环境研究、水土保持、气候等方面。 植被覆盖度的测量可分为地面测量和遥感估算两种方法。地面测量常用于田间尺度,遥感估算常用于区域尺度。目前已经发展了很多利用遥感测量植被覆盖度的方法,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利用植被指数近似估算植被覆盖度,常用的植被指数为NDVI。 估算模型 目前已经发展了很多利用遥感测量植被覆盖度的方法,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利用植被指数近似估算植被覆盖度,常用的植被指数为NDVI。下面是李苗苗等在 像元二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的模型: VFC = (NDVI - NDVIsoil)/ ( NDVIveg - NDVIsoil) (1) 其中, NDVIsoil 为完全是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值,NDVIveg 则代表完全被植被所覆盖的像元的NDVI值,即纯植被像元的NDVI值。两个值的计算公式为: NDVIsoil=(VFCmax*NDVImin- VFCmin*NDVImax)/( VFCmax- VFCmin) (2) NDVIveg=((1-VFCmin)*NDVImax- (1-VFCmax)*NDVImin)/( VFCmax- VFCmin) (3) 利用这个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的关键是计算NDVIsoil和NDVIveg。这里有两种假设: 1)当区域内可以近似取VFCmax=100%,VFCmin=0%。 公式(1)可变为: VFC = (NDVI - NDVImin)/ ( NDVImax - NDVImin) (4) NDVImax 和NDVImin分别为区域内最大和最小的NDVI值。由于不可避免存在噪声,NDVImax 和NDVImin一般取一定置信度范围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置信度的取值主要根据图像实际情况来定。 2)当区域内不能近似取VFCmax=100%,VFCmin=0%

园林苗木养护措施及方案

苗木养护措施 一、养护措施 为了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苗木成活率,达到预期植物景观效果,我们拟采取如下综合的养护措施: 1、松土、锄草 入冬前浅翻地一次,深度约5-20㎝,来年开冻后全面平整。对孽生性强的各类杂草,一经发现立即根除,杜绝杂草与树木争夺水分、养分。该工程区域原为稻田,土质相对较松,但仍需对大树基部定期松土,并在其表面增施有机肥,局部改良土质,以促使大树尽快恢复长势。 2、修剪、整形 新种植苗木修剪、整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苗木恢复生长提高观赏性。大树、乔灌木修剪以保留自然树形为主,乔木修剪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及枯枝烂头,灌木修剪是促进其枝叶繁茂、分布匀称及花芽形成,绿篱、球形植物主要是整形修剪。修剪一般在秋季苗木进入休眠期进行,整形则主要在春季苗木萌芽前进行。对草坪进行定期修剪,要注意经常性挑草,草坪高度控制在5-6CM左右,超过高度用割草机轧平,草坪边缘每月一次切边保持线条清晰。 3、施肥、浇水 灌溉时间视天气变化进行控制,夏季六月份前(最高气温300),每天早晚喷雾4小时,从上午10时半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内停止喷水。如久干无雨,土壤干燥则浇水灌溉,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施肥是促进苗木生长健壮的有效手段,施肥须在植物根系损伤恢复并开始生长后进行(苗木种植后约6个月、草坪为3个月),一般施肥用尿素、复合肥等根肥。对灌木也可追施叶面肥。 该工程处于路边灰尘较多,在无雨少雨季节也应定期给植株喷水洗尘,以免烟尘杜塞气孔,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4、病虫害防治 防治重点是大树和色叶小灌木,因大树经过移植,根系、树枝等到受到严重伤害,自然恢复期较长,抗病虫害功能下降,因此必须密切注意对大树观察,一旦出现病虫害,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虫害蔓延。而色叶小灌木和杜鹃等在

确保苗木成活率养护管理措施

确保苗木成活率养护管理措施 (一)为了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苗木成活率,达到预期植物景观效果,我们拟采取如下综合的养护措施: 1、松土、锄草 入冬前浅翻地一次,深度约5-20CM,来年开冻后全面平整。对孽生性强的各类杂草,一经发现立即根除,杜绝杂草与树木争夺水分、养分。该工程段的土质较为板结,必须对大树基部定期松土,并在其表面增施有机肥,局部改良土质,以促使大树尽快恢复长势。 2、修剪、整形 新种植苗木修剪、整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苗木恢复生长提高观赏性。大树、乔灌木修剪以保留自然树形为主,乔木修剪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及枯枝烂头,灌木修剪是促进其枝叶繁茂、分布匀称及花芽形成,绿篱、球形植物主要是整形修剪。修剪一般在秋季苗木进入休眠期进行,整形则主要在春季苗木萌芽前进行。对草坪进行定期修剪(秋冬季一次),要注意经常性挑草,出现低洼积水,填土重铺,草高控制在5-6CM左右,超过高度用割草机轧平,草坪边缘每月一次切边保持线条清晰。 3、施肥、浇水 灌溉时间视天气变化进行控制,梅雨前(最高气温30度),每天早晚喷雾4小时,从上午10时半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内停止喷水。如久干无雨,土壤干燥则浇水灌溉,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施肥是促进苗木生长健壮的有效手段,施肥须在植物根系损伤恢复并开始

生长后进行(苗木种植后约6个月、草坪为3个月),一般施肥用尿素、复合肥等根肥。对灌木也可追施叶面肥。 · 该工程处路边灰尘较多,在无雨少雨季节也应定期给植株喷水洗尘,以免烟尘杜塞气孔,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4、病虫害防治 防治重点是大树和色叶小灌木,因大树经过移植,根系、树枝等到受到严重伤害,自然恢复期较长,抗病虫害功能下降,因此必须密切注意对大树观察,一旦出现病虫害蔓延,而色叶小灌木和杜鹃等在梅雨季最易发生病虫害,导致叶片斑变和脱落,所以在梅雨季前就开始定期喷药防治。 5、苗木补缺 对死亡苗木进行清除,并在原有位置补种新的植株;对人为破坏的缺空处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补种,使整体的绿化面貌饱满整齐。 6、地形整形 对土壤沉降、不平整部分进行整平、加土、及时撒入种植土进行地形修复。 7、除杂 ! 安排专职人员除去绿化地内的垃圾等杂物,设置专职看管、巡查人员并与甲方管理部门配合,协同保护苗木。

树木成活原理

树木成活原理 一株正常生长的树木,其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理代谢是平衡的。在树木栽植过程中,植物挖出以后,根系特别是吸收根遭到严重破坏,根幅与根量缩小,树木根系全部或部分脱离了原有生存的土壤环境,根系主动吸水的能力大大降低,而地上部分因气孔调节十分有限,还会蒸腾和蒸发失水。树木栽植以后,即使土壤能够供应充足的水分,但新的环境下,根系与土壤的密切关系遭到破坏,减少了根系对土壤的吸收。根系损伤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要发出较多的新根还需一定的时间。因此必须迅速建立根系与土壤的密切关系,以及根系与枝叶的新平衡,否则,树木发生水分亏损,最后导致死亡。因此,如何使移来的树木与新环境迅速建立正常关系,及时恢复树体以水分代谢为主的平衡,是栽植成活的关键。而这种新平衡关系建立的快慢,与树种的习性、树龄时期、栽植技术、物候状况以及与影响生根和蒸腾为主的外界因子都有密切关系。 可见,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是保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为主的代谢平衡。

树木栽植三原则 好的移栽技术+源动立大树生根液吊针液等药剂辅助=成活 可简化土球的包装手续,如运距较近。只要土球规范大小适度,搬运过程中不致散裂即可。如黄杨类须根多而密的灌木树种,土球较小时不包装也不易散。对直径在30cm 以下的小土球,可采用束草或塑料布简易包扎,栽植时拆除即可。如土球较大,使用蒲包包装时,只需稀疏捆扎蒲包,栽植时剪断草绳撤出蒲包物料,以使土壤接通,便于新根萌发、吸收水分和营养。如用草绳密缚,土球落穴后,需剪断绳缚,以利根系恢复生长。 就是要遵循树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园林树木栽植的原理。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和管护措施,促进根系的再生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恢复,协调树体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矛盾,表示出根旺树壮、枝繁叶茂、花果丰硕的范壮生机,圆满达到园林绿化设计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具体栽植应按以下三条原则进行。 一、适树适栽 物种丰富,国地域辽阔。可供同林绿化选用的树种繁多。近期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继续高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生念的火注日益加强,园林绿化的要求和规范也不断提高,南树北移和北树南引日渐普遍,国外的新优园林树木也越来越受列国人的青睐。因此,适树适栽的原则,园林树木的栽植应用中也愈显重要。

基于GIS的ndvi植被覆盖度的估算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植被,包括森林、灌丛、草地和农作物,既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具有截流降雨、减缓径流、防沙治沙、保持水土等功能,联结着土壤、大气和水分等自然过程,在陆地表面的能量交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文循环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指示器”[1]。植被根据生态系统中水、气等的状况,调控其内部与外部的物质、能量交换。植被覆盖与气候因子关系极为密切,研究植被覆盖变化 对气候的影响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影响着土壤湿度、地表温度和地表能量与水的循环(李苗苗,2004)。

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简称FC)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2]。它是植被对地面的垂直投影比例, 对于山坡进行植被覆盖度测量时,应该采用垂直于坡面的角度。植被覆盖度具有强烈的尺度效应,同一片植被,因被纳入统计的范围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植被覆盖度。如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很高,但平均到全国水平就大大降低了[3]。植被覆盖度在提示地表植被分布规律, 探讨植被分布影响因子, 分析评价区域生态环境, 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动态变化, 分析其发展趋势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4]而城市植被则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还原组织和最重要的元素,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5] ,如有效缓解城市

“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区域小气候[5~7] 等。 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带来了多样化的生态足迹,植被覆盖度,土壤污染率,地表侵蚀率,逐渐成为生态研究的热点,也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借助于高速发展的RS与GIS技术来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将是当前环境监测的必要步骤。 徐州是由矿区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长期开采矿产,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塌陷地广布,植被破坏率严重,土地侵蚀率增大,等。在此背景下,研究徐州市整体的土地覆盖情况,即是现实需要,也是未来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步骤。研究的最终结果也会给徐州市的城市规划提供信息支持与技术保障。 1.2 国内外植被覆盖度研究现状 由于植被覆盖度是许多学科的重要参数,为

苗木品种及规格汇总表

苗木品种及种植数量汇总表(仅作参考) 序 号品种规格 三地种植汇总 量(株)(含用 于补植的苗木) 各基地种植数量以及面积 株(面积㎡)种植密度(株距×行距)洋河泗阳双沟 1 香樟米径3cm 4301 / / 3584(16126㎡)3米×3米 2 广玉兰米径3cm 9575 2537(11417㎡)1709(7691㎡)3733(16800㎡)3米×3米 3 朴树米径3cm 7076 / / 5896(26530㎡)3米×3米 4 榉树米径3cm 3461 / 1294(5825㎡)1590(7157㎡)3米×3米 5 无患子米径3cm 9551 1527(6875㎡)1326(5970㎡)5106(22978㎡)3米×3米 6 高杆女贞米径3cm 7072 / 2989(13450㎡)2904(13071㎡)3米×3米 7 墨西哥落羽杉米径3cm 23662 2504(11272㎡)5560(25022㎡)11654(52444㎡)3米×3米 8 垂柳米径3cm 2961 / 2467(11103㎡)/ 3米×3米 9 银杏米径3cm 12387 6996(31478㎡)3326(14970㎡)/ 3米×3米 10 樱花地径3cm 4827 1146(5160㎡)2876(12946㎡)/ 3米×3米 11 红枫地径3cm 5002 1756(7903㎡)2412(10857㎡)/ 3米×3米 12 红叶李地径2cm 4581 / 2400(10801㎡)1417(6377㎡)3米×3米 13 桂花地径3cm 2362 / 1968(8858㎡)/ 3米×3米 14 垂丝海棠地径2cm 1672 446(2011㎡)947(4261㎡)/ 3米×3米 15 意杨米径3cm 6988 5823(26247㎡)/ / 3米×3米 16 紫叶碧桃地径2cm 2156 1796(8086㎡)/ / 3米×3米20 以上仅作参考。

保证树木存活的技术措施

保证树木存活的技术措施 一、绿化部分成活保证措施 1、确保苗木的移植环境 详见第一节内容。 2、苗木成活的移植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中涉及的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将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做好植树前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要了解设计意图,由设计和有关人员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应包括设计要求、配合情况,定点依据以及需说明的有关问题。 2)施工前落实工力、材料、机械。还应进行定点放线,重点地区、施工复杂处,定点放线后应有设计和有关人员验点。 3)根据施工图,用人工进行精细平整、耙平、造地形。人工平整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的移植行距、株距,用测量仪放出移植框线图,用白灰标出。 (2)做好苗木的起掘工作 现场需移植的苗木起掘的质量标准:苗木挖掘、包装应符合现行的《城市绿化和园林用植物材料—木本苗》行业标准的规定,保证树木的成活,提高移植后的绿化效果。 1)掘露根乔灌木的根系大小可根据掘苗现场的株行距,树木的杆径、高度而定。冬季施工乔木的根系应按树木的胸径的8-10倍,灌木根系按其高度/冠幅的1/3 左右。 2)常绿树的土球应按树木胸径的7-8倍左右确定。 3)掘带土球苗,应保证土球完好,土球要削平整,50cm 以上土球底要小,一般不要超过土球直径的1/3。土球包装物要严,草绳要打紧不能松脱,土球底要封严不能漏土。 (3)做好苗木栽植穴的刨坑工作 刨坑刨槽的质量标准:

1)刨坑刨槽位置要标准,坑径根据根系、土球大小土质情况而定,刨坑刨槽要直上直下成桶形,不得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不然会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 2)坑径一般比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20-30cm。 3)如土质含有害物质白灰、土质过粘过硬则加大坑径1-2号或进行换土。 刨坑的操作方法: 1)刨坑时要找准位置,以所定位置为中心按规定坑径划一圆圈作为刨坑的范围。 2)挖坑时应把表土与底土分别置放,如土质有好有坏应分开堆放。堆放位置以不影响栽植为宜。刨坑到规定深度后在坑底堆一土堆。 3)挖坑的坑壁要随挖随修使其成直上直下。不要成锅底形。 4)刨坑时如发现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应停止操作,并及时向项目部反映报告解决。 (4)加强回填土的质量检验工作及栽植穴的施基肥处理 栽植前的回填土质量应通过监理单位的验收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土壤进行全部更换。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施肥措施。 栽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栽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 2)栽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移植槽应标明边线。 3)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 4)栽树、挖栽植穴、槽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 挖穴后应施入基肥。换土应换肥沃的移植土。施肥所用的肥料必须是肥质高,经过充分腐熟的肥料,施肥量应根据肥效而定。换土应为沙质壤土。施肥时应将肥料与土搅拌均匀平铺坑底,然后上面再覆素土10cm,不使树根直接放在肥上以免伤树根。 (5)加强苗木栽植阶段的管理技术措施

植被覆盖度反演

题目:植被遥感监测具有很长的历史,植被遥感中植被覆盖反演是主要内容之一,线性分解模型是混合像元分解法的一种,根据混合像元分解及线性分解模型的原理,利用红碱淖2016年6月17日Landsat8 OLI数据,求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写出详细计算过程和步骤)。 一、操作思路: 端元代表影像中的纯净像元,求取植被覆盖度即求取端元的丰度,因此采用混合像元分解及线性分解模型进行混合像元分解,得到端元以及相应的丰度影像,即为植被覆盖度影像。 二、操作步骤: 1.影像预处理 由于操作时间的限制和硬件设备的不允许,将影像选取一定的区域进行裁剪,感兴趣区域为roi1文件,得到裁剪后影像2016new文件,导入影像,进行影像的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步骤,辐射定标采用Radiometric Calibration 工具,大气校正采用FLAASH工具,分别得到辐射定标结果2016_rad1和2016_ref 文件。 2.MNF变换 采用MNF变换工具,可将数据波段进行“降维”,提取出有用信息集中的波段,去除噪声信息集中的波段,利用Forward MNF Estimate Noise Statistic将数据进行MNF变换,得到MNF变换结果2016_MNF和噪声文件MNF_Noise和统计文件MNF_Statistic文件。 3.PPI变换 纯净像元指数法指像元被标记为纯净像元的次数,可以将混合像元进行分解,有效的提取出端元。 由于操作时间的限制和硬件设备的不允许,将MNF变换后影像与原影像选取一定的同样区域进行裁剪,感兴趣区域选择ROI2文件,得到裁剪结果为2016_MNF_sub和2016new_sub文件。 在MNF变换后发现有用信息集中在1、2、3波段,因此利用Pixel Purity Index 工具,将MNF变换后影像选择1、2、3波段进行端元提取,阈值设为3.00,操作的结果为2016_PPI文件。 4.N维可视化 利用N维可视化工具可以将端元更好的显示,有利于更加直观的确定端元,在N维可视化窗口中,选中1、2、3波段,在显示窗口中将较为集中的区域定为端元,进行类(class)的划定,一共确定三类,利用mean all工具将三类端元的波谱显示出来,并保存为波谱库2016_sli文件。 5.端元识别

苗木种植方案

苗木种植方案

一、常绿乔木栽植(云杉、雪松) 1、栽植时间选择 选择苗本适应最佳时间,确保成活率,栽植时尽量选择在阴而无雨、晴而少风的天气进行。 2、疏枝 采用疏枝修剪法,在保证树冠规格及树型优美的前提下,修去树冠内重叠枝、内枝、平行枝、徒长枝,降低水分蒸发,提高常绿乔木的观赏性及栽植成活率。 3、挖穴、土壤处理 树穴深度应比土球深20cm,宽40cm,并在树穴内填入约20cm厚的营养土(含有腐热的有机肥料最佳,可根据实地情况调整)保证养分充足。挖穴人工进行。 4、栽植技术方法 1).选择树冠丰满、完美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种植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到移栽一次成功,防止重复移栽造成对根须树形的损害。 2).栽植深度以土球上表面比地表略高为标准,并对树根喷洒生根剂,有利于根须的发展,采用“提根”法种植,保证土球根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这样可防止浇灌或雨水过多,造成根须腐根坏死,影

响成活率。 3).树木支稳后.拆除包装物,用疏松的营养土浇洒适量水份后回填并夯实,每层土夯实一层。 4).栽植后应立即浇水。要浇透根部,遍浇叶须和枝条。初时浇水不宜过急,树穴外缘用细上培成“酒酿潭”,浇水量要足,并培土封堰。 5).种植完毕后,进行二次修剪,将固定运输、吊装造成破坏的断枝、平行技、内膛枝、重叠技进行修剪,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5、支撑绑扎 1).因西藏地区风大,大规格树木采用高位、低位支撑结合方法提高稳定性。小规格采用三角支撑和十字支撑方法,防风用8#铁丝固定木桩上,木桩入地50cm以上,支撑要有效,防止树身过度晃动以免根须拉断,十字桩支撑防止土球移位。 2).在树杆上进行涂漆,统一绑扎高度,达到美观效果。 注:因本次种植时间为非常规种植季节,所用苗木土球规格应适当增大。 二、落叶乔木栽植(白蜡、金叶榆、国槐等) 1、栽植时间选择

苗木质量和承诺保证措施

苗木质量和承诺保证措施 我公司中标后,将对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机械及资金供给给予优先保证。抽调一批骨干组建成一个施工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项目领导班子,并调动一批由技术精干、业务水平高、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的生产骨干组成。按我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质量保证手册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要求使整个供应质量处在受控状态。 一、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公司本部设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和项目部,项目部设置质量安全环境部,工区设立质量管理组。各级质量管理机构中,配备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施工实践经验,熟悉采购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责任心强的质量管理人员,严格把好采购质量关。 我公司采购的所有绿化材料,必须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二、质量保证 本次招标文件中以采购清单为基准进行作业管理,明确供应苗木的质量目标,胸径、高度、冠幅均达到要求,落实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落实供应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严格工序质量控制程序和措施,对采购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的高标准。

三、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对本次采购设三级质量检查组,在每道工序作业期间,班组质量检查组、项目部质量检查组不断检查,对照采购清单规格,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四、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设立质量管理小组,按照质量体系文件中的要求,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结合采购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活动计划,实行自检、互检和专检三检制度,强化苗木供应的细部处理,利用我公司现有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做到每一环节都一丝不苟,精心安排,确保实现采购的质量目标,以保证满足该项目苗木的质量要求及合同要求。 2、建立质量预控及检测程序 质量预控是保证供应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项目部从采购清单到手开始,编制供应组织设计,每一道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人检查,专人评定,层层把关,严格执行。同时与甲方互相合作,实现采购质量一次成优的目标。 五、服务承诺: 在供苗过程中,我公司会按标书规定中苗木尺寸和质量要求提供合格的苗木产品。坚决杜决在苗木供应过程的质量问题。同时更好的解决在移植、运输过程中的逐多问题,保证苗木按时运输到位,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苗木种植

保障树木移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摘要:一个城市的绿化标示着物质文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因此,着重做好城市的绿化的改造至关重要。现如今为了加快绿化面积扩增的步伐,树木的移植已经成为新的改造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移植树木的技术手段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不仅仅能够达到迅速绿化城市的目的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在移植树木的过程制约移植树木的关键因素就是树木的成活率问题。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以下从树木移植的最佳时期和更适合移植的树木的品种和一些注意事项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树木移植;保证存活率;最佳移植期;适合移植的树木;技术措施 前言:树木是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仅仅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基本组成元素。恰当的分配植物是设计园林景观的重要步骤,也是城市的绿化的要求。在非恰当的季节移植树木势必会造成树木的死亡,而且有时移植后的养护不到位,树木移植的存活率极低。移植了不恰当的树木一定会造成树木的死亡。提高移植树木的成活率,保障树木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好的绿化效果是绿化建设任务的重点。 1. 最佳移植期和品种的恰当选择 1.1 最佳移植期的确定 树木的移植期对树木的存活率影响极大。由于树木的种类繁多,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大相径庭,以此其最佳移植期是保障成活率的重点。树木的最佳移植期一般为早春时期以及秋末或者初冬。早春时期,温度逐渐回升,树木的自身的生理条件开始活跃起来,时常有小雨也保证了树木根部对水分的要求[1]。秋末与初冬时树木的营养大多从树叶转移到主干本身,树叶开始大量掉落,体内贮备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个时期树体的地上部分开始进入休眠的状态,即使常绿的树木品种没有所谓的休眠期但是这个时候树木基本不再生长,是树木累计营养的最佳季节。相对于树体此时树根的生长最为旺盛,被切断的移植伤口也能够快速愈合,长出新的枝芽,因此比较适合移植。 1.2 树木的可移植期和不可移植期 树木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移植的,而是普遍存在可移植期和不可移植期。在仲夏的时期树木二次新枝的生长处于停滞的时期,此时树木的枝条逐渐变得成熟,树体从新的枝梢的生长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营养补充,此时恰好是雨季,而且温度也很适宜,因此移植时通过适当的修剪树木会更好的完成水分的代谢已达到应有的平衡,高温高湿的环境也有利用树木的生根和发芽。在树木的非适宜移植期就是土壤结冰到融化前的这段时间。主要是由于环境的温度低于树木生长的生理需求,植物的根系不能生长,严重的还会由于土壤的结冰而导致根系受冻,从而使地面上的部分持续蒸发而影响了水分的正常代谢。除此之外,仲夏到中秋时期也是不适宜移植的,主要是因为此时的树木代谢最为旺盛高效,植物的移栽过程会直接导致树木的水分代谢失去原有的平衡直接导致树木死亡。 1.3 移植树木的品种的选择 树木移植过程中对树木成活率与树木的品种,特性以及根系的生长状态息息相关。在以往的经验中,常规情况下落叶树要比一年四季常绿的树木更加容易移植成功,阔叶比针叶树木更易成活,并且多次移植的比初次移植的树木更易成活。在满足园林景观和城市绿化要求的前提之爱下选择易于移植的树木品种至关重要。可以选择树木形状以及花型相类似的品种代替不易移植成活的树木。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选择容器树苗用于移植成活率要高于其他方式,主要是因为容器苗的根系可以基本保持完整不被破坏,以便于保留原始的树冠,在短时间内达到景观设计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选择乡土树种,以便于更好的适应气候条件,有利于树木本身更好的生长。 2. 移植环节要点和养护措施 2.1 适当选择修剪

苗木种植后如何检查才能确认苗木是否成活

一、乔木种植后如何检查才能确认苗木是否成活 几乎所有的施工人员都知道苗木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但往往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在苗木枯萎死亡后才发现。在此,我们希望施工人员能重视施工后的检查,及早发现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苗木的种植成活率。 解决方法: 1.了解苗木的情况,是否山苗,泥球大小,运输时间,种植季节等。 2.了解土方情况,是否深土层,PH值,土壤密实度,是否积水等问题。 3.用手有意识地推动树杆,看泥球与土壤是否结合紧密。 4.检查是否种植过深或泥球表面覆土过多,以免造成根系窒息死亡。 5.检查大型乔木是否有支撑或支撑是否牢固。以免大风吹杆造成根部松动,与土壤分离,致使树木死亡。 6.检查树杆及枝条是否有破损或修剪方法不当,以免病菌从伤口倾入树体内,造成树木衰弱。 7.观察树体上部情况,叶片是否有卷曲枯萎或非正常脱落,如有应及时用掏洞法查看根系情况,是否有腐烂,腐烂到何种程度,再来考虑是否能救活。因为根的好坏是树木成活的关键。 关键点:1、有问题及时掏洞看根系情况。 二、种植山苗为什么容易死亡?

一般的施工人员都知道山苗种植成活率很低,但是随着大乔木的日渐减少,尤其是个别大乔木苗圃已难觅,所以不得不用山苗。 分析原因: 1.由于环境的因素决定了山苗大多是直根系,长期依靠一个主根或多个主根向下生长。如果移植,主根切断,树体自身的水养分流失,根压减小,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养分而导致死亡。 2.山上土层较薄,树木间的生存竞争使得树木的根系扎根很远,如果移植,能带的有效须根很少。 3.一般山上的生长环境较好,水份充足,湿度较高,排水又好,土壤多偏酸性,较适合苗木生长。如果移植,苗木不能及时适应种植地的环境。 4.山上的土壤多混有石块,所以苗木起挖,打泥球技术难度很大。 解决方法: 1.移植前半年最好先做好切根和树冠修剪工作。 2.起苗时注意保护泥球的完好不损伤,粗大根拔起而不是切断,保证树体的水养分的流失。 关键点: 1.粗大根不要切断。 三、非季节种植乔木可能吗? 施工单位都知道夏季种植乔木,由于温度高,苗木自身挥发量大,地上部分的蒸发与地下部分的供给不成正比,所以种植成活率低,

ENVI下植被覆盖度的估算

ENVI下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 2013-05-30 | 阅:1 转:17 | 分享 修改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容易与植被覆盖度混淆的概念是植被盖度,植被盖度是指植被冠层或叶面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植被区总面积的比例。两个概念主要区别就是分母不一样。植被覆盖度常用于植被变化、生态环境研究、水土保持、气候等方面。 植被覆盖度的测量可分为地面测量和遥感估算两种方法。地面测量常用于田间尺度,遥感估算常用于区域尺度。 估算模型 目前已经发展了很多利用遥感测量植被覆盖度的方法,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利用植被指数近似估算植被覆盖度,常用的植被指数为NDVI。下面是李苗苗等在像元二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 的模型: VFC = (NDVI - NDVIsoil)/ ( NDVIveg - NDVIsoil) (1) 其中, NDVIsoil 为完全是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值,NDVIveg 则代表完全被植被所覆盖的像元的NDVI值,即纯植被像元的NDVI值。两个值的计算公式为: NDVIsoil=(VFCmax*NDVImin- VFCmin*NDVImax)/( VFCmax- VFCmin) (2) NDVIveg=((1-VFCmin)*NDVImax- (1-VFCmax)*NDVImin)/( VFCmax- VFCmin) (3) 利用这个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的关键是计算NDVIsoil和NDVIveg。这里有两种假设: 1)当区域内可以近似取VFCmax=100%,VFCmin=0%。 公式(1)可变为: VFC = (NDVI - NDVImin)/ ( NDVImax - NDVImin) (4) NDVImax 和NDVImin分别为区域内最大和最小的NDVI值。由于不可避免存在噪声,NDVImax 和NDVImin一般取一定置信度范围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置信度的取值主要根据图 像实际情况来定。 2)当区域内不能近似取VFCmax=100%,VFCmin=0% 当有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取实测数据中的植被覆盖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VFCmax和VFCmin,这两个实测数据对应图像的NDVI作为NDVImax 和NDVImin。 当没有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取一定置信度范围内的NDVImax 和NDVImin。VFCmax和

植被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估算模型 一:研究区域数据获取 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植被覆盖率估算,因此实验区域的影像因尽量选择植被茂盛的季节。在数据源选取上,我在马里兰大学的网站下了Landsat 5 1T 级数据,包够了红,绿,蓝,近红外,热红外7个波段。下载的地区是覆盖了福建省中部地区2009年6月6日的影像。 下图(图1)为原始数据的假彩色合成 图一:原始数据假彩色合成 二:数据预处理 进行植被覆盖率估算,需要用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DVI的物理依据是地物反射率的差异变化,所以用反射率来计算是比较客观准确的。 TM原始数据就是DN值,不能用来直接计算NDVI,必须通过辐射定标计算成反射率,才能用来计算NDVI。因此,要对对实验数据先进行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下载的L1T级数据,头文件()有详细影像参数,控制点文件()中有控制点高程信息用于大气校正的地形参数,可以利用这两个文件做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1)辐射定标 实验使用数据为L1T级数据,经过系统辐射校正的数据。由于1级产品的DN值是由辐射亮度线性变换得到的,因此从1级产品计算辐射亮度只需利用相关参数(Gain和Bias)进行线性反变换即可,计算过程比较简单。各参数可在影像头文件中找到,Calibration Type 注意

选择为Radiance。 图2:辐射定标参数设置 (2)大气校正 大气校正是采用ENVI的FLAASH模块,FLAASH模块要求输入辐亮度图像,输出反射率图像。之前对进行了辐射定标,得到辐亮度图像,在这里要把BSQ 格式的图像转换为BIL 或者BIP 格式的图像。FLAASH校正输入图像后,程序会让你选择Scale Factor,即原始辐亮度单位与ENVI 默认辐亮度单位之间的比例。ENVI 默认的辐亮度单位是μW/cm2 ?sr?nm,而之前我们做辐射定标时单位是W/m2 ?sr?μm,二者之间转换的比例是10,因此在下图中选择Single scale factor,填写10.000。其中参数中心坐标,影像获取时间,都可以在头文件中获取,大气参数可以查看ENVI help来确定,还有研究区域的平均高程,可以通过GCP文件大致估算。FLAASH的参数设置如下图(图3)。 图3:FLAASH参数设置 三:研究区域裁剪 本来想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但是这景影像覆盖了福建省中部百分之90左右的距离,但并没有覆盖完整,所以无法用矢量边界裁剪,我就规则裁剪了一块区域做研究 图5:裁剪区域 四:分类 这里我选择了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 (1)训练区选择

苗木的质量和标准

苗木的质量和标准 苗木质量的好坏、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成活率。 1.选苗标准: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有较大和完整的根盘。枝条充实、丰满、无机械损伤。最好选乡土树种。选浅根性和萌芽性强并易于成活的树种。 2.选苗注意事项:最好选用苗圃培育的苗木。根据设计要求和不同用途进行选苗。特别注意苗木的来源。苗龄与规格:苗木的年龄对栽植成活率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并与成活后对新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有关。 苗木起运、贮藏的损伤 人工起苗所造成的伤根、根系过短或根系不完整,将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还有大多数苗木起苗后不能马上栽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这样的苗多采用田间假植方式,如果贮藏苗木的根系与土或沙不能充分接触,出现空隙或水分过大,会导致苗木根系失水或根系腐烂,影响栽植成活率。 移植季节 种树要在树木休眠期进行,才能有利于成活。所以确定某树种最适宜移栽时期的原则为:选择有利于根系迅速恢复的时期和选择尽量减少因移栽而对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的时期。要符合这个原则,一般以晚秋和早春为佳。 苗木特性 1.生态学特性即适地适树,主要是树木的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较高的生长水平,以充分发挥树种在相适应的立地生态条件下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2.栽植树木时不能违背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必须维持树木地上与地下部水分代谢的相对平衡。 养护管理 树木栽植后必须进行及时、合理、经常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苗木成活养护管理是关键。 养护管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 1.灌水与排水:水分供应是否充分、合理、及时是树木成活的关键。一般情况,栽后第一年应灌水五六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特别在高温干旱是更要注意浇水,最好能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为60%以上。在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止土壤积水,除注意绿地的排水外,可在树的基部适当培土,使树盘的土面适当高于地面,使树木不被淹。

保证树木成活率的措施

保证树木成活率的措施 一、泥球起挖的关键—保留主根 1、移植前1-2天,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适当浇水,以防挖掘后土壤过干而使土球松散;此外,为方便起挖、防止枝条折损,应对树木进行精修剪并扎蓬。 2、泥球大小以大树胸径的8倍或以大树地径周长为半径来确定泥球的直径,深根系树种泥球可适当缩小,但主根万不可断,因为根系向上运输养分需要主根的作用;若主根折断,虹吸作用会使大量养分从主根流失,苗木从顶梢向下死亡(很多人认为枫香成活率低,其实是因“萝卜根”使养分大量流失造成的)。泥球的厚度一般不小于泥球直径的2/3。起挖时遇到粗大根可用锋利的锯子切断,千万不可用锹硬性切断,否则会造成须根振断,使打好的泥球无效果。进行泥球包扎,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包扎,都以“紧”为准则。 二、装运要点—罩上遮荫网 运苗过程中常易引起苗木枝叶、根系吹干,枝干及根皮磨损。因此应特别注意保护,尤其是长途运苗时。车厢应垫上草袋等物,以防车板磨损苗木,树木泥球在前,梢在后,垫上蒲包,枝叶用绳捆紧,喷洒抑制蒸腾剂,罩上遮荫网,减少叶片晃动,减少树木的招风面,主干应用木架架稳,根部用湿的草包覆盖,运输途中有条件的应注意喷水。遮荫网主要能保护好叶片,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三、栽植修剪的重要性—宜使用伤口涂补剂;树冠修剪量以泥球大小为基准,要修根。

为提高树木成活率和保留完美的树形,减少自然伤害,无论出圃时是否进行过修剪,栽植时都必须修剪。树冠修剪量以泥球大小为准则,顶端枝条以15度修剪,以防灰尘积累和病菌繁殖。修剪枝条的同时将破损的树皮修平,以免病菌侵害,影响成活率。 修剪完后建议用伤口涂补剂涂刷伤口。可以用刷子式伤口涂补剂,该种涂补剂中含有消毒并能促进伤口愈合的物质,利于树木伤口尽快愈合。同时由于该种涂补剂属于侵润式,能彻底与空气隔绝,对提高苗木成活率也起到一定作用。 苗木经过长途或是短途运输,根系多少有些损伤,因此修剪树冠的同时也要修根,因为不管是根系折端、磨损或伤口不平,都可能造成根部腐烂,并向内部深入,使刚移植抵抗力不强的树木受到病虫的侵害,造成死亡。所以,对已劈裂、严重磨损的根系必须修平,再涂上断面愈合剂。也可以使用活力素促进伤口的愈合。活力素能在表面产生薄膜,对根菌繁殖有抑制作用。此外,在修根时发现腐烂根必须彻底清理,必须使得“整个断面无黑点无腐烂”。 四、起吊方式—油瓶结 采用挖机或是吊机,吊装方法:用10厘米以上宽的皮带打成“O”形油瓶结,托于泥球下部,同时在树干上打同样的油瓶结,以大部分重心在泥球上为准起吊,角度以75度左右为好。 五、栽植技术综合处理措施 在栽植前用生根粉处理,该药剂主要用于难生根、或者种植后发根慢的植物。药剂浓度应控制在100ppm。对常规苗木,种植前将植

苗木验收标准

绿化工程验收规范 一、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乔灌木的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并对未成活植物适时进行补栽。珍贵树种、孤植树和行道树成活率应达到98%。 2、花卉种植地应无杂草、无枯黄、无病虫害,各种花卉生长茂盛,种植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并对未成活植物及时进行补栽。 3、草坪无杂草、无枯黄、无虫害,覆盖率应达到95%以上。 4、绿地整洁,无杂物,表面平整。 5、植物材料的整形修剪应符合设计要求。 6、竣工验收后,填报竣工验收备案表,绿化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应符合规定。 二、专业术语和定义 1、苗木类型:按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分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常绿藤木、落叶藤木、竹类、地被等种类; 2、乔木:树体高大,具明显主干者为乔木。 3、灌木:树体矮小,通常无明显主干,多数呈丛生状或分枝较低。 4、藤蔓类:地上部分不能直立生长,常借助茎蔓、吸盘、吸附根、卷须、勾刺等攀附在其他支持物上生长。 5、大乔木:自然生长的成龄树株高在15 米以上的乔木。 6、中乔木:自然生长的成龄树株高在8 米至15 米的乔木。 7、小乔木:自然生长的成龄树株高在5 米至8 米的乔木。

8、胸径(干径):指苗木主干离地表面1.2 米处的直径,常用字母?表示。 9、米径:指乔木主干离地1 米处的直径。 10、地径(基径):指苗木主干离地表面0.2 米处的直径,常用字母D 表示。 11、冠幅:指苗木树冠垂直投影面的直径,字母P 表示。 12、苗木高度:指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的垂直高度,常用字母H 表示。 13、分枝点高:指从地表面到苗木树冠的最下分枝点的垂直高度。 14、净干高:指苗木从地面至分支点的垂直高度。 三、苗木验收质量要求 1、苗木外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方法和措施 1.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 (1)近似生境原理 树木移植后所处的环境在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生态条件方面与移植前的越相似或优于原生态条件,移植的成活率越高。 (2)树势平衡原理 树势平衡也就是在养分和水分等方面,树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应保持平衡。大树移植时,或多或少总会对根系造成伤害,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会相对减弱,这时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地上部分的消耗,就会使树木的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因此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一定要基本保持平衡。 2.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原因 (1)树种选择不合适 “适地适树”是绿地种植的首选条件,树种选择不适宜,导致树木生态适应幅度窄,难以适应新栽植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导致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 (2)光照条件不适应 长期生长在背阴面的树木移植到光照条件较强的地区,因光照条件不适应导致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 (3)土壤条件不适应 土壤过于黏重,后期浇水不能浇透,或者由于土壤排水不通畅,导致土壤积水,根系因严重缺氧而活力下降甚至腐烂。 将喜酸性土壤的树木栽植在碱性土壤中或将喜碱性土壤的树木栽植在酸性土壤中,也会出现树木生长势减弱,甚至死亡的现象。 (4)修剪不当 对树木修剪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修剪程度要适度,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如松树类树种在生长期间修剪过重会造成伤流而导致树木死亡。 (5)栽植技术不合适 种植穴规格不符合要求,导致栽植树木时出现悬根或窝根现象;树木栽植过浅或过深;树木起苗后不能及时栽植,栽植树木时填土不坚实等原因均能导致树木的移植成活率降低。

(6)后期管理跟不上 树木栽植“三分栽,七分管”,要想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栽后管理是关键。 3.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措施 (1)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1)树种、苗木的选择 应注意选生境条件差不多的树种。选择无病虫害和生长健壮的苗木。一般来说,苗圃苗比山地苗好活;移植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树矮的比树高的好活。 2)移植时间的选择 条件允许的话,树木的移植时间最好选在春季树木萌动前和秋季树木落叶后。工程紧急时,也可在生长旺季(夏季)移植树木,但应选择在连阴天或降雨前后移植。 3)种植穴挖掘及土壤处理 移栽前l周应根据图纸将新栽地的种植穴挖好,种植穴直径要比移栽树土球的直径大40~50cm,深度超出土球高度15cm左右。种植穴壁要垂直,避免挖成锅底状(锅底种植穴会造成栽植树根系不伸展,长成小老树)。掘穴时要将表土和中底部土分开放置,并将土中的杂质(石砾,砖头、瓦块等)清理干净。种植前土壤的处理主要指改良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持水性,增加土壤肥力和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虫处理。 4)移栽树的处理 ①大树在移植前可以根据树木的珍贵程度和实际条件对树木采用“多次移栽”、断根缩坨”、“根部环状剥皮”等方法促进须根萌发,提高移植成活率。 ②大树移植前要进行枝干修剪以减少叶面蒸腾,树干的主梢和粗大侧枝的侧梢应同步缩剪,修剪强度大约为其总长度的l/4~1/3。树木挖出后、栽种前要对剪口进行处理。剪口应用塑料薄膜、凡士林、石蜡或植物专用伤口涂补剂包封。 ③在树木移栽前3—4d,为防止因土壤过干挖掘时土球散开,应对拟移栽大树做灌水处理,灌水要遵循浇足浇透的原则。 ④掘树前应用红色铅油标记好树干的南北方向并严格按原方向栽植,以免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