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鉴定特征

矿物学鉴定特征
矿物学鉴定特征

写出下列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

写出下列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 1.橄榄石:以其特有的橄榄绿色,粒状、解理性差,具贝壳状断口为特征, 2.普通辉石: 3.普通角闪石:颜色,深绿色到黑绿色,柱状晶形,两组完全柱状解理。与普通辉石的区别主要是角闪石解理夹角为124°或56°、断面为菱形或近菱形。 4.黑云母:以其颜色,褐黑色,绿黑色,与其他云母相区别,以其薄片的弹性和蛭石相区别。 5.白云母:颜色,无色透明,含杂质而显淡灰、浅绿等色,极完全解理,薄片具弹性易与滑石等其他片状矿物相区别。 6.斜长石:与正长石区别主要为颜色,白色或灰白色,产状,如能见到钠长石双晶纹,则可完全确定是斜长石。区别钾长石和斜长石可用染色法。 7.正长石:通常以透明无色或肉红色,具有完好的两组正交或近于正交的解理,硬度加以识别。 8.石英:α石英以其晶形,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大为特征。如果呈致密块状时,以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具有油脂光泽可与黄玉、白色长石、绿柱石等区别,石英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除HF外,不溶于其他酸。 9.高岭石:致密土状块体易于以手捏碎成粉末,粘舌,加水具可塑性。灼烧后与硝酸钴作用呈Al反应(蓝色)。 10.蒙脱石:土状,加水膨胀并分散为其特征。 11.伊利石:白色,灰色,有时带黄、绿色调,解理完全,硬度、密度小。一般肉眼无法确切鉴定。 12.滑石:低硬度,滑感,片状具极完全解理为其特征。与叶蜡石相似,区别在于用硝酸钴法,滑石灼烧后与硝酸钴作用变为玫瑰色,而叶蜡石则成蓝色。滑石呈碱性(pH约为9),叶蜡石呈酸性(pH约为6)。 13.方解石:完好的晶形,{01 2}聚片双晶,{10 1}三组完全解理,硬度较小,相对密度较小。加HCl急剧起泡。灼热后的方解石碎块置于石蕊试纸上呈碱性反应。有钙的焰色反应(橘黄色)。 14.白云石:晶面常呈弯曲的马鞍形。与方解石的区别是遇冷盐酸不剧烈起泡,加热后方剧烈起泡,另外双晶纹的方向亦与方解石不同。 15.石墨:黑色,硬度低,相对密度小,有滑感。

常见造岩矿物的镜下鉴定

常见造岩矿物的薄片鉴定 造岩矿物按其色率可以分为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本章学习和鉴定的矿物主要有七大类。暗色矿物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和云母类;浅色矿物包括石英类、长石类、和碳酸盐类。学习重点是了解并掌握七大类矿物的一般特征和常见变种的鉴定特征。难点是相似矿物的区别。 一、橄榄石类 橄榄石化学通式:R2[SiO4],R=Mg,Fe,Ca,Mn等。 橄榄石分类:可分为三个系列。(1)镁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2)锰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 (3)钙铁橄榄石-钙镁橄榄石系列。 橄榄石(贵橄榄石)主要光学特征:多为粒状、无色、正高突起、解理不发育、裂开发育,最高干涉色二级末到三级初,平行消光、二轴晶、(±)2V角近90°。 二、辉石类 辉石化学通式:R2[Si2O6],R=Mg、Fe、Al、Ca、Na等。 辉石分类:按其结晶特点可以分为两类。(1)斜方辉石亚族(紫苏辉石、顽火辉石等)(2)单斜辉石亚族(普通辉石、透辉石、霓辉石等)。 共同光学特征:多为短柱状、横截面多为四边形和八边形,可见两组近正交完全解理,纵切面长方形,多见一组完全解理,正高突起,横截面多对称消光,2V角中等。 辉石主要变种的光学特征: 紫苏辉石:具有弱多色性,平行消光,最高干涉色一级顶部,负光性。 单斜辉石:一般无色,斜消光(C∧Ng大于30°),最高干涉色二级初,一般正光性。 紫苏辉石和单斜辉石的主要区别:颜色、消光类型、干涉色级序、光性符号。

橄榄石和普通辉石的主要区别:形态、颜色、解理、消光类型、干涉色级序、2V。 三、角闪石类 角闪石分类:按其结晶特点可以分为两类。 斜方闪石类:直闪石、铝直闪石等。 单斜闪石类:普通角闪石、透闪石等。 角闪石共同特征:绝大多数角闪石属单斜晶系,形态多为沿c轴呈长柱状,针状或纤维状。横断面呈菱形或六边形,具有两组完全的斜交解理(54.5°- 56°),一般为正中突起。 普通角闪石:薄片中常具有较深的绿色、褐色或棕色等,碱性种属常带有蓝色调。正吸收性,斜消光(C∧Ng小于30°),二轴晶,一般为负光性,2V角比较大。 透闪石:与普通角闪石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无色及消光角C∧Ng较小。 四、云母类 云母类型:黑云母、白云母、金云母。 共同特征:片状,一组极完全解理,平行消光,干涉色较高且鲜艳。 黑云母:棕褐色,红褐色,多色性明显,2V角特别小(假一轴晶)。 白云母:无色,闪突起明显,2V角30°- 50°左右。 金云母:浅褐-浅黄白色,弱多色性,闪突起比较明显,2V角0°-20°。注意产状。 五、长石类 长石类型:碱性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透长石)和斜长石。 共同特征:板状,无色,两组解理完全(夹角近90度),突起低(±),干涉色一级灰,二轴晶(+)。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 1.石英,quartz X&”,”&Y 硅的氧化,物矿物成分为SiO2。石英晶体常呈带尖顶的六方柱状,柱面上有横纹。通常呈晶族或粒状、块状集合体。纯净的石英无色透明,但大多因含微量色素离子或细分散色裹体而呈各种颜色,并使透明度降低。玻璃光泽,断口常呈油脂光泽。硬度7,比重2.65。无解理,贝壳断口。具强压电性及热电性。 石英因粒度、颜色、包裹体等的不同而有许多变种:显晶质的有无色透明的水晶、紫色的紫水晶(俗称紫晶)、烟黄,烟褐至近于黑色的茶晶、烟晶或墨晶;浅黄色、透明的黄水晶;玫瑰红色的蔷薇石英(俗称芙蓉石);乳白色的乳石英。因含赤铁矿或云母等鳞片状包裹体而呈斑点状闪光的砂金石。隐晶质变种有:纤维状微晶组成的石髓(玉髓);胶体成因的玛瑙;由石英交代纤维状的石棉而成的虎睛石等。隐晶质变种由粒状微晶组成,常含其他矿物的混入物,不透明,主要有燧石,灰至黑色(俗称火石)。碧玉,因含氧化铁杂质而呈暗红色或绿黄、青绿等色。 石英是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 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均有广泛分 布。大的石英晶体主要产于伟晶岩晶洞中; 块状的常产于热液矿脉中;粒状石英是花 岗岩、片麻岩和砂岩等许多岩石的主要矿 物成分。 2.长石、feldspar 长石是架状基形硅酸岩类矿物,包括三个基本类型:钾长石、钠长石和

钙长石。钾长石中最常见的是正长石;以不同比例的钠长石和钙长石混熔而成的一系列矿物都称斜长石。 [1]正长石,rthoclase 正长石的化学成分是KAlSi3O8,晶体属单斜晶系的 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单体为短柱状或厚板状晶体,集 合体为致密块状。肉红或浅黄、浅黄白色,玻璃光泽, 解理面珍珠光泽,半透明。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 中等)相交成90°,硬度6,比重2.56-2.58。900℃以 上生成的无色透明长石称透长石。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中,在钾长片麻岩和花岗混合岩以及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也有分布。 [2]斜长石,plagioclase 化学式为Na1-x Ca x[(A l1+x Si3-x)O8,(x=0,1),由钠长石(Ab)分子Na[AlSi3O8]和钙长石(An)分子Ca[Al2Si2O8]两种组分组成的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总称。按两种组分含量比例的不同分为6个矿物种:钠长石(An0~10 Ab100~ 90)、奥长石(又称更长石,An10~30 Ab90~70)、中长石(An30~50 Ab70~50)、拉长石(An50~70 Ab50~30)、培长石(An70~90 Ab30~10)和钙长石(An90~ 100 Ab10~0)。 按它们的SiO2含量由高到低还可划 分为酸性斜长石(钠长石、奥长石)、中 性斜长石(中长石)、基性斜长石(拉长石、 培长石和钙长石)。

《矿物学》复习题集锦

《矿物学》复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结构水:也称化合水,是指以OH-、H+或H3O+离子形式存在于矿物晶格一定配位位置上、并有确定的含量比的“水”。 2、聚形纹:由于不同单形的细窄晶面反复相聚、交替生长而在晶面上出现的一系列直线状平行条纹,也称生长条纹。 3 、结晶习性:是指矿物晶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常常趋向于形成某种特定的习见形态。 4、晶簇:是指在岩石的空洞或裂隙当中,丛生于同一基底,另一端朝向自由空间发育而具完好晶形的簇状单晶体群。 5 、结核:由隐晶质或胶凝物质围绕某一中心(如砂粒、生物碎片或气泡等),自内向外逐渐生长而成。 6 、假色:由物理光学效应所引起的颜色,是自然光照射在矿物表面或进入到矿物内部所产生的干涉、衍射、散射等而引起的颜色。如:锖色。 @ 7、他色:是指矿物因含外来带色的杂质、气液包裹体等所引起的颜色,它与矿物本身的成分、结构无关,不是矿物固有的颜色。 8 、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受应力作用后,沿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质。 9 、断口:矿物内部若不存在由晶体结构所控制的弱结合面网,则受力后将沿任意方向破裂成不平整的断面。 10 、标型特征:能反映矿物的形成和稳定条件的矿物学特征,称为矿物的标型特征。 11 、标型矿物:只在某种特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的矿物,标型矿物本身就是成因标志。 12 、共生:是指同一成因、同一成矿期(或成矿阶段)所形成的不同矿物共存于同一空间的现象。 13、伴生:不同成因或者不同成矿阶段的各种矿物共同出现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矿物的伴生。 14 、副象:矿物发生同质多像转变(相变)后,新的矿物仍保留原矿物的外形,称为副象。如β-石英变为α-石英后,仍保留六方双锥外形。 、 15 、假象:当交代作用强烈时,原矿物可全部为新形成的矿物所替代,但仍保持原矿物的晶形,这种晶形称为假象。如褐铁矿呈现黄铁矿的立方体假象。 16、硅氧骨干:在硅酸盐结构中,每个Si一般为4个O所包围,构成[SiO4]四面体,它是硅酸盐的基本构造单位。

结晶矿物学宝石答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05/06学年第二学期《结晶矿物学》试卷答案乙 使用班级:宝石0531、0532班闭卷课程编号:010*******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非晶质体: 答:内部质点不作有规律重复排列的固体。 2、对称面: 答:是一个假想的平面,通过它将晶体平分为互呈镜象反映的相等的两部分。 3、单形: 答: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和。 4、整数定律: 答:晶面在晶轴上的截距系数之比为简单的整数比。 5、双晶: 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种晶体按一定的对称规律形成的规则连生。 6、同类多象: 答:化学成分相同,在不同的物理化学条环境中,形成内部构造、晶体形态、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的现象。 共 7 页第 1 页

7、矿物的光泽: 答:是指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8、面角恒等定律: 答:晶体对应的相邻晶面的面角恒等。 9、配位体: 答:在晶体结构中,原子或离子周围所邻近的同种原子或异号离子的中心相连所构成的多面体为配位体。 10、对称型: 答:结晶多面中,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 二、填空题(19分,每4个空1分): 1、空间格子要素包括▁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同一晶面单位面积面积内质点的个数称为▁面网密度▁。 2、晶体的形成方式主要有▁由气体直接形成晶体▁、▁从液体中结晶析出晶体▁、▁由固体转化为晶体▁三种方式。 3、如果有一个P包含L n,则必然有▁n▁个▁P▁同时包含▁L n▁,当n=4时, →▁L44P▁。 则为可写为L4+P ‖ 4、自然界的晶体按其对称特点可归纳为▁32▁晶类,▁等轴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七大晶系,▁高级晶族▁▁▁▁、▁中级晶族▁▁▁▁、▁低级晶族▁▁▁▁三大晶族。 共 7 页第 2 页

宝石级绿泥石玉的矿物学特征

宝石级绿泥石玉的矿物学特征 摘要:采用偏光显微镜,测试了绿泥石玉偏光镜下的矿物学特征;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对绿泥石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通过使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的观察,对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绿泥石玉矿物学特征 绿泥石玉,是以绿泥石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玉石,产出较少,主要产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绿泥石玉常呈动感的深绿色,肉眼观察可见到闪烁变化的亮光。由于产地产量限制,属于少见的宝石品种。加之人们对其认识不够,对其宝石学研究也就达不到其他常见宝石的研究程度。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首先采用偏光显微镜,测试了绿泥石玉偏光镜下的矿物学特征,为大型仪器测试提供基础资料;其次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对绿泥石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通过使用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的观察,对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1 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特征 无色—浅绿色,多色性弱。具一组完全解理。可见晶体呈规则的定向排列,整体呈纤维状排列。 无色—浅绿色,多色性弱,两组纤维状晶体集合体成束状交叉和放射状排列。 大片纤维状晶体见“柏林蓝”异常干涉色。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a)。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b)。 两组交叉的绿泥石晶体集合体显示波状消光(c)。 2 大型仪器测试 2.1 电子探针分析 电子探针(epma)又称x射线显微分析仪,利用集束后的高能电子束轰击宝石样品表面,并在一个微米级的有限深度和侧向扩展的微区体积内激发,并产生特征x射线、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阴极荧光等。现代的电子探针多配有x射线能谱仪,根据不同x射线的分析方法(波谱仪或能谱仪),可定量或定性地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化学成分、表面形貌及结构特征,为一种有效、无损的宝石化学分析方法。 2.1.1 制样方法及实验仪器条件 制样方法:制为电子探针片 主要测试仪器及编号:电子探针仪jcxa—733 rp120089384 实验条件:加速电压:15kv;电流:19.6ma 测试环境:温度:22℃;湿度:55% 2.1.2 测试结果 绿泥石类矿物是一种含(oh)的mg,fe,al的层状硅酸盐。化学成分复杂,种属较多,各亚类矿物的准确鉴别,往往需要借助其它手段,如x射线粉晶衍射等。对于绿泥石族的分类方案很多,奥比

光性矿物学偏光镜下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常见的偏光镜下的矿物鉴定特征铁橄榄石 镁橄榄石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蓝消光类型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特点: 常见不规则裂纹,扭折带状结构单斜晶系正极高突起单偏光镜下单色色调正交镜下最~Ⅲ级橙红消光类型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单斜晶系 Ⅰ级橙 等轴粒状 高干涉色Ⅲ级绿形态多为短柱状特点: 有多色性紫苏辉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浅绿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低于Ⅰ级紫红消光类型斜消光正延性形态横切面{101}完全解理纵切面有平行C 轴的柱状解理特点: 有多色性(与铁含量成正比)柱状面常见平行消光有正交解理普通辉石单斜晶系正高突起单偏光镜下淡褐色、淡绿色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蓝~Ⅱ级绿消光类型斜消光正延性形态多为短柱状特点: 横断面接近正八边形有环带结构、简单双晶 霓石单斜晶系正高~正极高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深绿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蓝~Ⅳ级绿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柱状、针状特点: 有多色性、常见简单双晶普通角闪石单斜晶系正高~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绿色调正蓝闪石 xx 黑云母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橙红~Ⅱ级蓝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长柱状、杆状、针状特点: 常见简单双晶、聚片双晶、横截面为菱形、六边形

单斜晶系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蓝色、紫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黄~Ⅱ级蓝消光类型斜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柱状、粒状、纤维状特点: 多色性显著单斜晶系正低~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褐色、浅绿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顶部~Ⅱ级顶部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菱形板状、柱状特点: 垂直{001}切面呈正方形 单斜晶系正高~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褐色、绿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Ⅲ级以上消光类型接近平行消光延性可正可负形态多为假六方板状、短柱状特点: 多色性、吸收性都很明显 斜长石三斜晶系低正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平行消光正延性形态柱状、板状特点: 常见xx复合双晶、聚片双晶 透长石单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透明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垂直{010}为平行消光、其余为平行消光正延性形态短柱状、厚板状、纤维状特点: 双晶不发育、少见简单双晶、卡氏双晶正长石单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无色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Ⅰ级灰白消光类型垂直{010}为平行消光、其余为平行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自形、半自形、厚板状特点: 两组正交解理的解理纹清晰可见,发育简单双晶微斜长石三斜晶系负低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Ⅰ级灰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多为厚板状特点: 常见格子双晶 条纹长石三斜晶系正中突起单偏光镜下浅色调正交镜下最高干涉色Ⅱ级绿消光类型斜消光负延性形态不规则团块状、斑杂状、波浪状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6页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描述)【淮之子整理】2010-01-03 标签: 解理 晶系 晶体结构 物理性质 晶形 杂谈 分类:地学知识 二、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1.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CaF 2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晶体常呈立方体,其次为八面体,少数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晶粒状、块状、球粒状,偶尔见土状块体。 【物理性质】颜色多样,有无色、白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紫黑色及黑色,加热时,可退色;玻璃光泽。解理完全。硬度4。 2.石榴石(Garnet)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常呈完好晶形,菱形十二面体晶面上常有平行四边形长对角线的聚形纹。集合体常为致密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颜色多样;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6.5~7.5(小刀刻不动)。 3.石英(Quartz)SiO 2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 【形态】常见完好晶形,呈六方柱和菱面体等单形所成之聚形。柱面上常具横纹。有时还出现三方双锥和三方偏方面体。 【物理性质】颜色多种多样,常为无色、乳白色、灰色。因含各种杂质,颜色各异,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为7。 4.方解石(Calcite) Ca[CO ] 3 【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形态】方解石的集合体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由片状(板状)或纤维状的方解石,呈平行或近似平行的连生体,分别称为层解石和纤维方解石。还有致密块状(石灰岩),粒状(大理岩),土状(白垩),多孔状(石灰华),钟乳状(石钟乳)和鲕状、豆状、结核状、葡萄状、被膜状及晶簇状等。方解石的晶体形态与形成条件有关。随着形成时温度的降低,其晶形有从板状、钝角菱面体为主的晶形向复三方偏三角面体、六方柱为主及锐角菱面体晶形演化的趋势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

重要矿物简述 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大约有3000种,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改进,逐年不断有新矿物发现,近年平均每年发现约四五十种。1949年以来我国发现并得到确认的新矿物约40种。 矿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当前常用的是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分为5大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根据阴离子或络阴离子还可把大类再分为若干类,如含氧盐大类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钨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以及钼酸盐矿物、砷酸盐矿物、硼酸盐矿物等类。 在众多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以人名和地名来命名的,如高岭石是因江西省高岭而命名,全世界都叫这个名字;有一部分是根据化学成分、形态、物理性质命名的,如方解石是因沿解理极易碎成菱形方块而命名;赤铁矿、黄铁矿是根据其颜色和主要成分而命名;重晶石是根据其比重较大而命名,等等。在中文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源于我国传统名称,如石英、石膏、辰砂等,但大部分是由外文翻译成中国名称。具有金属光泽或可提炼金属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矿,如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具非金属光泽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石,如方解石、长石、萤石等。 下面简单介绍重要的有用矿物、造岩矿物(即组成岩石的重要矿物)以及我国某些特别丰富的矿物,共约40种。 一、自然元素矿物 这类矿物较少,其中包括人们所熟知的矿物,如金、铂、自然铜、硫黄、金刚石等。这里只介绍石墨和金刚石。 1.石墨C 通常为鳞片状、片状或块状集合体。铁黑色或钢灰色,条痕黑灰色,晶体良好者具强金属光泽,块状体光泽暗淡,不透明。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1—2,薄片具挠性。比重 2.09—2.23。具滑腻感,高度导电性,耐高温(熔点高)。化学性稳定,不溶于酸。 鉴定特征:钢灰色,染手染纸,滑腻感。 石墨多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还原作用中形成,见于变质岩中;一部分由煤炭变质而成;石墨也常见于陨石中。石墨可制坩埚、电极、铅笔、防锈涂料、熔铸模型以及在原子能工业中用作减速剂。我国主要的石墨产地有山东、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湖南等省(区)。 2.金刚石C 晶体类似球形的八面体或六八面体。无色透明,含杂质者黑色(黑金刚),强金刚光泽,硬度10。解理完全,性脆。比重 3.47—3.56。紫外线下发萤光。具高度的抗酸碱性和抗辐射性。 鉴定特征:最大硬度和强金刚光泽。 金刚石多产于一种叫金伯利岩的超基性岩中。含金刚石岩石风化后可形成砂矿。 透明金刚石琢磨后称钻石。不纯金刚石用于钻探研磨等方面。目前,金刚石还用于红外、微波、激光、三极管、高灵敏度温度计等各种尖端技术方面。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一、矿物形态 (一)矿物的单体形态 矿物单体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总是趋向于形成特定的晶体和形态特征,称为结晶习性(简称晶习)。如石英晶体呈柱状;云母呈片状;黄铁矿呈立方体;石榴子石呈四角三八面体等。 根据矿物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和程度,可将晶习大体分为三类: 1、一向延伸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其余两个方向发育差 (a≌b≤c)晶体细长,如针状、柱状(辉锑矿、电气石),柱状(角闪石),纤维状(蛇纹石石棉)等,。 2、二向伸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第三方向不发育或发育差(a≌b≥c ),呈片状(如云母、石墨),板状(如重晶石)等。 3、三向等长型(等轴状):晶体沿三个方向大体相等发育(a≌b≌c ),有等轴状、粒状,如石榴子石、黄铁矿、磁铁矿等。 (二)矿物集合体形态 在自然界,呈完好的单晶产出的矿物较少,多数是多个单晶成群产出,即成为集合体状态产出。这里所说的矿物集合是指同种矿物的多个单晶聚集在一起的整体。 集合体可根据矿物结晶程度大小分为两类: 1、晶质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1)显晶质集合形态:用肉眼或放大镜可辨认出矿物颗粒界线的集合体。显晶质集合体形态取决于矿物单体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如柱状、针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如纤维状集合体是针状单体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放射状排列而成;粒状集合体是三向等长的单体呈不规则聚合体;又如簇状集合体是由一组具有共同基底,且其中发育最好的晶体与基底近于垂直的单晶体群所组成。 (2)隐晶质集合体形态:隐晶质集合体是用放大镜也看不清单体界线的集合体。按其紧密程度可分为致密块状和疏松土状集合体。 2、非晶质矿物的形态 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颗粒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而主要是根据外表形态或形成方式来分类,常见的有下列: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详细]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 概述:岩石(rock)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者岩屑组成的集合体.按照岩石的成因,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力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按成因又可分为四大类: 表2-1 沉积岩分类简表 砾状结构>2米米、砂状结构2~0.05米米、粉砂状结构0.05~0.005米米、粒径>100米米粒径2~100米米粒径65%强烈过饱和游离石英>20% 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Fe 米g Cu → Fe 米g Cu Al → Fe Ca Al Na → Ca Na K Al + SiO2 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 矿物组合变化、橄榄石、辉石(无石英)辉石、富钙斜长石、角闪石(基本无石英) 钙钠中等的斜长石、角闪石(少石英、黑云母) 富钠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大量出现 . 变质岩(米eta米orphic rock)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 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及产状 岩石类型主要分布位置重量百分比地表分布面积产出状态陆地海洋

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 5% 75% 少量层状 岩浆岩地下深处 89% 25% 占大多数块状或脉状 变质岩构造运动剧烈地带或岩体周围 6% 几乎没有介于二者之间 第一节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 目的:1、学会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2、加深对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认识. 一、矿物的形态 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 (一)单体形态 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晶体的形态称为晶形(crystal for米).各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晶形,它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矿物的晶形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矿物单体晶形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向延长型呈柱状或针状,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 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或板状,如石膏和云母等; 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黄铁矿等. 矿物的晶体大小与生长环境有关,在适宜条件下某些晶体可生长成巨大的个体,例如,曾发现巨大的白云母晶体,其晶面可达7米2,但有些矿物的晶体极小,如高岭石的晶体仅为10~n×10μ米,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同一种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结晶顺序也有先后,先结晶的矿物晶形较完好,后结晶的则受先结晶的矿物限制,常形成扇形不甚规则的“他形”晶. (二)集合体形态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一、矿物学知识 1、矿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的原则与体系,按化合物类型及化学键性质将矿物分为 五大类,再根据阴历自己络离子的不同分类分为: (1)含氧盐类,包括:硅酸盐类(橄榄石、石榴石、十字石、辉石、角闪石、云母、 长石等)。碳酸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等),硫酸盐类(石膏、重晶石等),磷酸盐 类。 (2)氧化物和亲氧化物大类,氧化物(赤铁矿Fe2O3、石英、磁铁矿等),亲氧化物(褐铁矿)。 (3)卤化物类,氟化物(萤石),氯化物类(食盐)。 (4)硫化物类(方铅矿PbS、闪锌矿、黄铜矿CuFeS2、黄铁矿)。 (5)自然元素类(自然流、石墨吗)。 2、矿物的命名: (1)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命名,如自然金。 (2)依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命名,如方解石、橄榄石。 (3)依据矿物的形态特点命名,如石榴石,十字石。 (4)依据矿物的两项突出特征命名,如方铅矿、黄铜矿。 3、常见造岩矿物的特点: (1)橄榄石:结构式:(Mg,Fe)[SiO4],单晶体柱状,橄榄绿色,随含铁的量而不同。晶体呈短柱状,常成粒状集合体。富镁的色浅,常带黄色色调,富铁的则色深,条痕无色,玻璃光泽,断 口油脂光泽,硬度7,不完全解理,常见贝壳状端口。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 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 (2)普通辉石 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中等解理,是一种常见的造岩硅酸盐矿物,主要存在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由硅氧分子链组成主要构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或正交晶系。 (3)普通角闪石,普通角闪石的晶体呈长柱状,横断面为近似菱形的六边体,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针状或纤维状。颜色绿黑至黑色,有玻璃光泽。条痕白色略浅灰绿色,近乎不透明。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或56°。摩氏硬度5-6,比重3.1-3.4。 (4)斜长石:白色或灰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86度,相对密度2.61—2.76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 5)正长石,AlSi3O8],单晶呈短柱状或厚板状,有两种结晶习性:多呈粒状集合体。肉红色或浅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90度,相对密度2.57. 2.22~2.65之间。极不完全解理。条痕白色。 二、偏光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 1、原理: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

矿物学复习题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7 简述硅氧骨干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典型矿物,并写出相应矿物的晶体化学式。 8 何谓铝在硅酸盐中的双重作用?试从钠长石(Na[Al Si3O8])、高岭石(Al4[Si4O10] (OH)2)、 白云母(KAl2[AlSi3O10](OH)2)等晶体化学式分析铝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9 简述硅酸盐矿物硅氧骨干与形态物性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10 解释闪锌矿中Fe对其物理性质的影响 11 简述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特征,以及与其形态、物理性质的关系。 12 简述石墨成分和结构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其形态和物性的关系。 13 写出下列矿物的晶体化学式,并叙述属于哪一大类、类,以及鉴别特征: ⑴黄铜矿⑵黄铁 矿⑶石英⑷方解石⑸萤石 1.简述影响解理发育的主要因素。 答: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受应力作用后,沿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质。主要影响因素: (1)在原子晶格中,各方向的化学健力均等,解理面平行网面密度最大的面网。例如:金刚石的解理 沿{111}产生。 (2)离子晶格,由于静电作用,解理沿异号离子组成的电性中和面网产生,例如:石盐解理沿{100}产生;当相邻面网为同号离子的面网时,其 间易产生解理,例如:萤石的解理平行{111}产生。 (3)对多键型的分子晶格,平行于由分子键联结的面网,如石墨的解理沿{0001}产生。 2、矿物的晶体表面常有晶面条纹,以黄铁矿为例,说明其成因,并在图上表示出来。 答:黄铁矿的立方体及五角十二面体的晶面上常可出现三组互相垂直的晶面条纹,是由立方体和五角十 二面体两种单形的晶面交替生长所致。如图1所示: 3、矿物的晶体表面常有晶面条纹,以石英为例,说明其成因,并在图上表示出来。 图2 答:石英晶体的六方柱晶面上常见晶面条纹,为六方柱与菱面体的细窄晶面交替生长而成的聚形横纹。 如图2所示: 图1 4、简述简单硫化物类及复硫化物类的晶体化学特征和物理性质特征,并举例说明。 答:硫化物的阴离子主要是S,阳离子主要是铜型离子及靠近铜型离子 一侧的过渡型离子。根据硫离子特点,分为简单硫化物、复硫化物。硫化物的化学键表现着

常见造岩矿物肉眼鉴定特征2

常见造岩矿物手标本鉴定特征 1. 橄榄石[(Mg,Fe)2SiO4]:斜方晶系。晶形呈厚板状,晶形完好者少见,一般为他形粒状集合体。浅黄、黄绿色至黑绿色,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硬度6.5~7,比重3.3~3.5。 2. 普通辉石Ca(Mg,Fe,Al,Ti)[(Al,Si)2O6] :单斜晶系。晶形常呈短柱状,横断面近于正八边形(或假正方形),集合体常为粒状。暗绿--—绿黑色,少数为褐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比重 3.22~3.38。两组完全解理,夹角87°(93°) 鉴定特征:根据短柱状晶形,颜色和解理,可与普通角闪石等相似矿物相区别。 3. 普通角闪石Ca2Na (Mg,Fe2+)4(Al,Fe3+) [(Si,Al)4O11]2(OH)2:晶体常呈长柱状或针状,单体的横截面为近菱形的六边形。常呈粒状或放射状集合体。暗绿——绿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5~6,比重3.0~3.4。两组完全解理,交角为124°(56°) 鉴定特征:根椐晶形、横截面形状、颜色、解理及其夹角,可与普通辉石相区别。 4. 钾长石(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K[AlSi3O8]:厚板状,单晶为短柱状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常见卡氏双晶,集合体为块状。常为肉红色、浅黄红色及白色、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比重2.56~2.58。两组完全解理。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双晶(卡氏双晶)、颜色、硬度、解理,可与石英、方解石相区别。 5. 斜长石Na[AlSi3O8]—Ca[Al2Si2O8]:三斜晶系。晶体呈板状或柱状。在岩石中常呈板状或不规则粒状。具聚片双晶。白色至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 6.5,比重2.55~2.76。两组完全解理。 鉴定特征:用肉眼区别斜长石与钾长石(正长石)的可靠依据是斜长石具聚片双晶。在岩石中的斜长石,根据双晶,有无解理及透明度,可与石英区别。

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doc

1.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 ⑴矿物组成、结构与构造 该矿为构造破碎岩型铅锌多金属矿,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金、白铅矿、铅黄、密陀僧、铅丹、菱锌矿、铜兰、辉铜矿、兰辉铜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简单,主要是石英、白云石,少量绢云母和绿泥石。原矿主要矿物组成及矿物含量详见表1-1。 由于该矿经受过多次构造活动和多次成矿过程,矿物与矿物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矿石的结构类型也相应较多,主要是压碎结构(包括:破碎结构,碎斑结构,糜棱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环边(带)结构,交代残留结构,包含结构),其次包括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它形不等粒浸染状结构,压碎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是角砾状构造,其次为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 表1-1原矿矿物组成及目测百分含量/% ⑵矿物的嵌布特征及粒度分析 铅锌矿物均以小于0.03mm的粒径为主,含量超过70%。而且小于0.01mm 的粒径占据较大比例,且这些细小的颗粒多被其它矿物包裹或连晶,这部分矿物在碎磨过程中难以单体解理,将直接影响矿物的分离和富集。从矿物的赋存状态研究看,该矿矿石不仅结构多样,不同矿物相互包裹或穿插,或破碎后以角砾和胶结物形式存在,或被其氧化物交代,呈细粒状残留在氧化物中,这使得矿石的选矿分离难度很大。总之,其矿石属于细粒复杂嵌布的铅锌混合矿,只有细磨才能得到较高品位的合格产品。 方铅矿和闪锌矿的粒度测定结果见表1-2。 从表1-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方铅矿还是闪锌矿均以小于0.03mm的粒径为主,含量均大于70%。而且小于0.01毫米的粒径都占据着相当的比例。这些细小的颗粒从镜下观察都被其它矿物包裹或存连晶,这一现象对选矿不利。 表1-2 方铅矿、闪锌矿粒度测定结果

矿物学

晶体的几何常数特点: 等轴晶系:a = b = c,a = b = g = 90°; 四方晶系:a = b ≠ c,a = b = g = 90°; 三方和六方晶系:a = b ≠ c,a = b = 90°,g =120°; 三方晶系菱面体格子:a = b = c,a = b = g ≠ 90; 斜方晶系:a ≠ b ≠ c,a = b = g = 90°; 单斜晶系:a ≠ b ≠ c,a = g = 90°,b > 90°; 三斜晶系:a ≠ b ≠ c,a ≠ b ≠ g; 单形符号的构成 :在同一单形的各个晶面中,按一定的原则选择一个代表晶面,将它的晶面指数顺序连写而置于大括号 {h k l}内,用以代表整个单形。 选择代表晶面的原则是: 中、低级晶族的单形中:按“先上、次前、后右”的法则选择;高级晶族中:按“先前、次右、后上” 的法则选择。 各晶系晶体的定向 1.等轴晶系的定向 对称特点:皆有4L 3 ,且有互相垂直的3L 4 或3L 2 及3L i4 。 晶格常数特点: a = b = c ,a = b = g = 90° 晶体定向:以三个互相垂直的L 4 , L i4 或L 2 为 x, y, z 轴。 z 轴直立,y 轴左右水平,x 轴前后水平。 2.四方晶系的定向 对称特点:必有一个L 4 或L i4 。晶格常数特点: a = b≠ c,a = b = g =90° 晶体定向:以唯一的L 4 或L i4 为 z 轴, 相互垂直的L 2 ,或相互垂直的对称面法线,或适当的晶棱为 x, y 轴 z 轴直 立,y 轴左右水平,x 轴前后水平 3.三方和六方晶系定向 对称特点:三方晶系有一个L 3 ,六晶系有一个L 6 或L i6 。 晶格常数: a = b ≠ c, a = b = 90°, g =120° 晶体定向:选择唯一的高次轴作为直立结晶轴z轴,在垂直 z轴的平面内选择三个相同的、即互成60°交角的L 2 或P的法线,或适当的显著晶棱方向作为水平结晶轴,即x 轴、 y 轴和u 轴 4.斜方晶系的定向 对称特点:没有高次轴,L 2 或P的数目多于一个。 晶格常数:a ≠ b ≠ c ,a = b = g = 90° 晶体定向:以三个相互垂直的L 2 为 z, x, y 轴;或L 2 为z轴,相互垂直的对称面法线为 x, y 轴。 z 轴直立,y 轴左右水平,x 轴前后水平 5.单斜晶系的定向 对称特点:没有高次轴,L 2 或P的数目不超过一个。 晶格常数: a≠ b ≠ c ,a = b = 90°,g > 90° 晶体定向:L 2 或对称面法线为 y 轴,以垂直y轴的主要晶棱方向为z 及x轴 z 轴直立,y 轴左右水平,x 轴前后水平 6.三 斜晶系的定向 对称特点:无对称轴和对称面。 晶格常数: a ≠ b ≠ g ≠ 90°, a ≠ b ≠ c 晶体定向:以适当的晶棱为 x, y, z 轴大致上 z 轴直立, y 轴左右, x 轴前后 晶体习性:指矿物单体在三度空间的发育情况,主要考虑笼统的外貌特征。按矿物单体在三度空间发育的相对比例,可将晶体习性大致分为3类: 一向延伸: 针状(细长)和柱状(较粗),如红柱石、角闪石等; 二向延伸: 片状(较薄)和板状(较厚),如白云母、斜长石、重晶石等; 三向延伸: 粒状(三向等长),如石榴石、黄铁矿等。 1.显晶集合体 集合体中各单体排列无特殊规律时,仍按描述单体形态的术语描述,即可分为: 一向延伸的集合体:针状集合体,柱状集合体; 二向延伸集合体: 片状(或鳞片状)集合体,板状集合体; 三向延伸集合体:粒状集合体。 单体按某种特殊方式组成集合体时,可用专门术语来描述: 晶簇:丛生在同一基底上,一端朝向自由空间的同种单体集合体,如石英(水晶)晶簇; 放射状集合体:呈柱状、针状或板状、片状的矿物集合体,各单体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纤维状集合体:细长柱状、纤维状矿物密集平行排列构成的集合体;树枝状集合体:晶体有一个晶芽开始生长,在棱角处不断分枝,形成状如柏树枝状集合体。 2.隐晶集合体 钟乳状(葡萄状,肾状) 集合体:地下水渗出或滴落处析出的矿物逐渐聚集,形成圆锥、圆柱、圆丘等形的集合体,按具体形态可分别葡萄

常见矿物肉眼鉴定特征

、常见矿物肉眼鉴定特征 1.自然铜:多呈不规则的树枝状集合体。颜色和条痕均为铜红色。金属光泽。 。硬度+ ’ ( #。具延展性。导电性能良好形成锯齿状断口。相对密度$ ’ ( $ ’ * 于各种地质过程中的还原条件下。多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与赤铜矿、孔雀石共生为铜矿石的有用 2. 自然金:通常为分散颗粒状或不规则树枝状集合体。颜色和条痕为金黄色。 。具延展性。不易氧化。热和电的良导- !$ ’ #。纯金相对密度为!* ’ # 相对密度!( ’  体主要形成于热液矿床,也常出现于砂矿中。与石英、黄铁矿、毒砂、闪锌矿等伴 生为金矿石的重要有用矿物,主要用于装饰、货币和工业技术! 3. 辉铜矿:一般为致密细粒状块体或烟灰状。颜色铅灰,条痕暗灰色。相对密度 。硬度+ #。略具延展性。具有导电性。溶于硝酸,溶液呈绿色。矿物小块加( ’ ( ( ’ $ 234#后烧时,颜色呈鲜绿色,加2%5 烧时,颜色呈天蓝色(即铜的颜色反应主要形成于含铜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亦可形成于内生过程中。常与斑铜矿、黄铁矿、赤 铜矿等伴生为组成铜矿石的重要有用矿物 4. 方铅矿:晶体呈立方体、八面体,通常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颜色铅灰,条痕灰黑色。强金属光泽。完全的立方体解理。相对密度$ % & ’$ % (,硬度’ *。性脆形成于气液或火山矿床。与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共生为组成铅矿石的重要有用矿 物 5.闪锌矿:通常为粒状或致密块状的集合体。颜色由浅褐、棕褐至黑色。条痕 为白—褐色,树脂—金刚光泽。相对密度*%- ’ &。硬度* ’ &形成于气液或火山矿床。与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等共生为组成锌矿石的 重要有用矿物!

常见矿物物理性质及鉴定特征

常见矿物物理性质及鉴定特征 自然金:物理性质:颜色和条痕均为金黄色,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2 -3,比重15.6-18.3,纯金为19.3,具有延展性。鉴定特征:金黄色、强金属光泽、比重大、富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氧化、化学性质稳定,只溶于王水。 自然硫:物理性质:硫黄色,条痕白色至淡黄色,晶面呈金刚光泽,断口 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鉴定特征:黄色、油脂光泽、硬度小、性脆,有硫臭味,易溶于CS2,易燃、火焰呈蓝紫色。 石墨:物理性质:铁黑至钢灰色,条痕光亮黑色,金属光泽,隐晶集合体 呈土状者光泽暗淡,不透明。性软,有滑腻感,易污染手指。鉴定特征:铁黑色、条痕亮黑色,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小、染手。与辉钼矿相似,但辉钼矿具更强的金属光泽、比重稍大,在涂釉瓷板上辉钼矿的条痕色黑中带绿,而石墨的条痕不带绿色。 辉铜矿(Cu2S):物理性质:新鲜面铅灰色,风化表面黑色,常带锖色;条 痕暗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110}不完全,硬度2.5-3,比重5.5-5.8,略具延展性。鉴定特征:铅灰色,硬度小、弱延展性,小刀刻划可留下光亮沟痕。 方铅矿(PbS):物理性质:铅灰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有平行{100} 三组完全解理解理面互相垂直。鉴定特征:铅灰色,黑色条痕,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硬度小、比重大。有Pb的被膜反应,溶于HNO ,并 3白色沉淀。 有PbSO 4 闪锌矿(ZnS):物理性质:颜色变化大,从无色到浅黄、棕褐至黑色,随 成分中铁含量的增加而变深,亦有绿、红黄等色、系由微量元素引起;条痕由白色至褐色,松脂光泽至半金属光泽,透明至半透明,具平行{110}的六组完全解理,硬度3.5-4、比重3.9-4.2,不导电。鉴定特征:颜色变化大,可据晶形、多组解理、硬度小鉴别。 辰砂(HgS):物理性质:鲜红色,表面呈铅灰色之锖色;鲜红色条痕;金 刚光泽,半透明。鉴定特征:鲜红色的颜色和条痕,比重大。 黄铜矿(CuFeS2):物理性质:黄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 色;绿黑色条痕;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3-4,比重4.1-4.3,性脆。鉴定特征:黄铜矿与黄铁矿相似,可以其较深的黄铜黄色及较低的硬度区别;以其脆性与自然金区别。 斑铜矿(Cu5FeS4):物理性质:新鲜面呈暗铜红色,风化面常呈暗紫或蓝

造岩矿物的镜下特征

(一)造岩矿物的镜下特征 1、石英(Quartz) No=(α),(β);Ne=(α),(β);(+)No-Ne=(α),(β) [结晶特点] 架状结构,高温变体β-石英为六方晶系,低温变体α-石英为三方晶系,在常压下两者转变温度为573℃。 [光学性质] 颜色:无色、灰褐到黑、紫、绿、粉红色等;薄片中无色透明。颜色同含有某些杂质有关。 突起:折射率略高于树胶,低正突起。 解理:无。有时有裂纹。 干涉色:最高干涉色为Ⅰ级黄白色,一般为Ⅰ级灰白色。 消光性质:柱状轮廓者为平行消光;因应力作用常见不同类型的波状消光。 双晶:薄片中不见双晶或极少见双晶。 延性符号:柱状晶体为正延性。 光性异常:有时因应力作用成为二轴晶,(+)2V=8°-12°或可达20°,甚至40°。 在应力作用下,石英可因压溶出现砂钟构造、“应力双晶”、不同类型的变形纹等。最近有人研究了花岗质构造岩中石英的液态包体同构造变形的关系指出:石英中许多液态包体弥合着因晚期脆性裂隙,大多数小包体同变形带的界限联系在一起,并沿此带的界限集中。 [鉴定特征] 低正突起,无解理,表面光滑,无色透明,无风化产物,Ⅰ级灰白干涉色和一轴正晶是其鉴定特征。 [产状及其他] 石英是地壳中仅次于长石的分布很广的矿物。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常见组分。2、方解石(Calcite) No=-;Ne=-;(-)No-Ne=- [化学组成] 几乎是纯CaCO3,但可含有少量Mn、Fe、Mg及少量的Pb、Zn、Sr、Ba、Re、Co等。 [结晶特点] 不规则的等轴粒状,或具有菱形的晶体,或偏三角面体和菱面体的聚形、柱面与偏三角面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有时也呈鲕状、钟乳状、土状、球粒状、放射状集合体。在薄片中很少见到方解石的自形晶,多成粒状产出。 [光学性质] 颜色:无色或白色,但因杂质可有灰、黄、浅红色、绿蓝色:如为深玫瑰红色系含Mn(5%±) ,浅绿色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