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 第三章 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
矿物的鉴定.ppt

三、鉴定步骤
1.观察描述
1)形态: 包括矿物的外表形态、 晶面花纹、晶体横断面形状等。
2)物理性质:
① 光学性质 ② 力学性质 ③ 其他物理性质
3)简易化学试验
2.查鉴定表
3.查书检查
4.验证
矿物肉眼鉴定可利用矿物的成因产状 及其共生组合规律进行验证,得出正确 可靠结论。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Ο
激光显微光谱
Ο
原子荧光光谱
Ο
续上表
研究内容 测试方法 极谱分析 质谱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拉曼光谱
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 晶体形貌 物理性质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Ο
续上表
研究内容 测试方法 穆斯堡尔谱 可见光吸收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 核磁共振 隧道显微镜 双目立体显微镜 测角法 微分干涉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工具:小刀、无釉瓷板、放大镜等。
二、肉眼鉴定表
肉眼鉴定表是肉眼鉴定矿物 的工具书,系依据矿物的外表特征 (形态及颜色、条痕、光泽、解理、 硬度等物性)进行归类编制而成。
一般鉴定表:
1)首先按条痕、光泽将矿物归类。
2) 再依次按硬度、解理及形态 等特征进行细分,按照这个体系 将常见矿物汇于索引表中。
化学成分 晶体结构 晶体形貌 物理性质
Ο
Ο
Ο
Ο
Ο
ΟΟBiblioteka ΟΟΟΟ
Ο
Ο
Ο
Ο
续上表
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

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矿物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矿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形成机制以及分类鉴定等内容。
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是研究矿物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将着重介绍矿物的常见特征和一些常用的鉴定方法。
一、矿物学特征1. 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区分不同矿物的重要特征。
矿物由各种元素组成,其中某些元素具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和分布方式。
不同元素的含量和组成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
2. 晶体结构:矿物的晶体结构是指矿物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和规律。
晶体结构决定了矿物的内在性质和外观形态。
晶体结构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实验手段来研究。
3. 形态特征:矿物在自然界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如晶体形态、断口形态、颗粒形态等。
这些形态特征是矿物学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4. 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硬度、比重、断口、颜色、光泽等。
这些性质是用来描述和区分矿物的常用指标。
5. 光学性质:矿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双轴性等。
根据光学性质可以鉴定矿物的种类。
二、矿物鉴定方法1. 物理鉴定法:物理鉴定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矿物的物理性质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物理鉴定方法包括测定硬度、比重、断口、颜色、光泽等。
2. 光学鉴定法:光学鉴定法是利用偏光显微镜对矿物的光学性质进行观察和测定。
通过测量矿物的折射率、双轴性等光学性质,可以鉴定矿物的种类。
3. 化学鉴定法:化学鉴定法是通过对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来确定矿物的种类。
常用的化学鉴定方法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4. 结晶学鉴定法:结晶学鉴定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矿物的晶体结构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结晶学鉴定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
5. 热学鉴定法:热学鉴定法是通过观察和测量矿物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来进行鉴定。
常用的热学鉴定方法包括热膨胀、融点测定等。
三、总结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是研究矿物学的重要内容。
矿物学特征包括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态特征、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方面的特征。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岩石矿物鉴定是地质学、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使用物理、化学、光学等方法对岩石矿物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根据其特征从而确认其类型和组成的过程。
本文将综述常见的岩石矿物鉴定方法,包括宏观鉴定方法、显微鉴定方法、化学鉴定方法、光学鉴定方法等。
一、宏观鉴定方法宏观鉴定方法是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感辨别来鉴定岩石的外部特征、颜色、粘性、硬度、结构和断裂形态等特征,从而初步推断其类型和成因。
宏观鉴定的基本工具包括放大镜、锤子、拉索、刀子、手镐、万能钳等。
常用的宏观鉴定法包括:1、手观法:通过用手感受岩石的质地、硬度、形态、结构、颜色等特征,初步分辨出何种岩石类型。
2、锤观法:利用锤锤打石头的声音和打击石头后散发的碎屑,鉴别岩石的松散程度、结构和组成。
3、拉索法:利用木棍和绳子卡住岩石,拉动判断其天然裂缝和断裂面,进一步确认其构造和形成情况。
显微鉴定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岩石矿物的形态、成分、晶体结构、光学性质等特征进行岩石矿物鉴定。
常用的显微鉴定法包括:1、透镜显微镜法:在透过光线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角度,观察矿物晶体的形态、成分、光学性质等,进行矿物鉴定。
2、偏光显微镜法:通过偏振片的作用,将光线分为快慢两种方向,进而观察和分析晶体的双折射性、消光性、吸收性等,进行矿物的鉴定。
3、电子显微镜法:利用电子束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形态、成分、结构等特征,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观察方法,可精准鉴定复杂形态且微小的矿物。
化学鉴定法是通过应用化学试剂对不同矿物进行化学反应,进而可推断矿物成分组成和反应类型的鉴定方法。
常见的化学鉴定法包括:1、硬度试验:通过利用硬度较低的矿物来擦拭硬度较高的矿物,从而推断硬度的差异和矿物的成份。
2、盐酸试验:通过加入盐酸对矿物进行酸碱反应和溶解,从而初步推测其成分组成。
3、荧光试验:通过加入荧光试剂,观察矿物发出的荧光颜色和强度,可初步推断矿物的成份和种类。
矿物鉴定与分类

矿物鉴定与分类矿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化学物质,在地质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矿物的鉴定和分类是矿物学的基础,也是地球科学和资源勘探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从矿物的基本特征、鉴定和分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物的基本特征矿物是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化合物,通常为有固定化学组成的晶体结构。
在化学成分上,它具有固定的元素比例和原子构型,通常由一种或几种元素以及其他较少的元素组成。
而在晶体结构上,矿物通常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固定的晶胞大小和晶体对称性。
除此之外,矿物还具有一些相对稳定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硬度、断口、颜色、光泽、磁性、发光等。
这些特征通常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例如,钠长石(NaAlSi3O8)在外形、颜色、硬度等方面与钾长石(KAlSi3O8)相近,但在真实密度和比重等物理性质上有明显差异,可以用这些差异来鉴别它们。
二、矿物的鉴定矿物的鉴定是指找出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矿物,并用一定的方法予以确定和确认。
矿物的鉴定方法较多,常用的有化学分析、物理测量、光学观察等。
(一)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确定矿物成分的主要方法。
矿物中主成分的量通常占了总量的90%以上,因此,确定主成分的化学组成即可确定矿物的类型。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湿法化学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等。
(二)物理测量物理测量是指物理性质的测定,包括密度、硬度、断裂方式、颜色和光泽等。
这些性质对于矿物的鉴定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地球上最硬的矿物是金刚石,其硬度达到了10,而基性玄武岩中部分矿物的硬度只有3~4,因此可以根据硬度大小鉴别它们。
(三)光学观察光学观察是指通过显微镜等仪器观察矿物的外形、颜色、光线传播等特征。
不同矿物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它们的光学性质,并对光线的传播轨迹、颜色和折射率等产生影响。
比如,方解石是一种双折射矿物,可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到其光线的双折射现象,由此判断其类型。
矿物学课后习题

1 矿物与矿物学1-1 什么是矿物?矿物与岩石和矿石区别何在?1-2 什么是准矿物?它与矿物的本质区别何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1-3 什么是矿物种和变种?金刚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C,它们是否同属一种?1-4 简述矿物种的命名原则。
属于不同晶系的晶体,是否可能属于同一矿物种?铁闪锌矿(Zn, Fe)S应是矿物种还是亚种?矿物名称中词尾为××矿、××石、××玉、××华、××砂分别具有什么含义?1-5 简述本书采用的矿物分类依据及分类体系。
2 矿物的成因2-1 简述矿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2-2 岩浆作用与火山作用有什么异同? 火山熔岩中的矿物,其粒径远比深成岩中的矿物细小,原因何在?2-3 为什么在伟晶作用中会形成大量含稀有元素的矿物? 伟晶岩中晶体发育得很大的原因是什么?2-4 接触交代作用(矽卡岩化)与热变质作用有何异同?2-5 热液矿床在国民经济上有重要意义,为什么?2-6 风化作用中只破坏矿物而不形成矿物,这种看法对吗? 试举例证实或驳倒上述论点。
2-7 何谓共生、伴生?在一块手标本上有孔雀石和蓝铜矿,还有黄铜矿,它们之间的共生、伴生关系如何?2-8 何谓假像和副象?它们的存在分别说明什么?2-9 何谓矿物的标型特征?矿物的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标型特征?这些标型特征间有无内在联系?试以正文中提到的镁铝榴石为例说明之。
2-10 简述矿物包裹体的成因和物理状态分类。
3 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3-1 比较同一种矿物的理想晶体形态和实际晶体的异同。
3-2 何谓晶体习性?象石英、电气石、绿柱石等柱状习性的中级晶族晶体,为什么总是沿c 轴方向延伸?中级晶族晶体若呈板状或片状习性,它们通常应平行于晶体的什么方向延展?3-3 矿物单体和集合体经常呈哪些形态?如何集合体中的单体形态?3-4 为什么鲕状集合体不能称为粒状集合体?3-5 结核体和分泌体在成因上有何不同?3-6 为什么在方解石的隐晶集合体—石钟乳断面上经常能看到放射状的方解石晶体?3-7 何谓矿物的自色、它色和假色?简述矿物颜色产生的机制。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综述岩石矿物鉴定是地质学和矿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调查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岩石矿物的鉴定是通过观察和试验来确定其物质成分、外观特征和物理性质,进而确定其名称和分类。
岩石矿物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宏观鉴定和微观鉴定两种,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综述。
一、宏观鉴定宏观鉴定是指通过肉眼观察矿石外观特征和一些基本的物理性质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特征外观特征是最直观的判断矿石的因素之一,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等外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和鉴定。
金属矿石通常具有金属光泽,而非金属矿石则通常呈现出其他特殊的光泽。
2. 密度矿石的密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宏观鉴定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测密度方法来确定矿石的密度,然后与已知矿石的密度进行比较来鉴定矿石的种类。
3. 硬度硬度是矿石的另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可以通过划痕实验来确定矿石的硬度,通常使用莫氏硬度尺来进行测定。
4. 断口矿石的断口也是宏观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可以通过观察矿石的断裂面来确定其断口特征,进而判断其矿物类型。
1. 断口矿物学通过显微镜观察矿石的断口特征和结构,以及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来进行鉴定。
通过观察石英的断口可以判断其鉴定。
2. 薄片法薄片法是通过制备薄片来观察矿石的晶体形态和构造特征,进而进行鉴定。
通常将矿石切割成薄片,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3.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对矿石成分进行化学试验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成分含量的方法,可以使用化学方法来鉴定矿石的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
岩石矿物鉴定方法既有宏观鉴定,又有微观鉴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法,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准确的鉴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岩石矿物鉴定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地质学和矿物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和精准的技术支持。
结晶矿物学(北京大学)矿物的宏观鉴定特征

– (2) 完全解理 矿物受外力后,易于沿解理的面分裂,解理较平滑。 例如萤石、方解石等。
– (3) 中等解理 有时描述成解理清晰。矿物受力后,能沿解理分裂, 解理面显著,但多延续不远,在断面上常呈阶梯状。
晶体习性
菱锰矿
柱一 状向 /延 棒长 状 / 针 状
板两 状向 /延 片长 状
5
三向等长 粒状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显晶集合体形态
按单体的结晶习性及集 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粒 状、片状、板状、针状 、柱状、棒状、放射状 、纤维状、晶簇状等集 合体
粒状集合体
片 / 板 状 集 合 体
6
毛 发 状 集 合 体
棒状集合体
针状集合体
7
晶簇
8
隐晶质集合体
9
观看更多照片!
思考题
1. 同一种矿物的理想晶休形态和实际(天然)晶体有何 异同? 2. 为什么鲕状集合体不能称为粒状集合体? 3. 聚形纹与聚片双晶纹有何区别? 4. 如何判断集合体中的单体形态? 5. 钟乳石称为方解石的柱状集合体对吗?为什么?
10
矿物的发光性(luminescence)
发光性是指物体受外加能量激发,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荧光fluorescence:发光体一旦停止受激(10-8秒),发 光现象消失,否则,叫磷光phosphorescence
19
结晶学与矿物学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比重(specific gravity)
• 定义: 是指单矿物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无量纲。 • 影响比重的因素:
– (4) 不完全解理 矿物受力以后,虽然沿解理面分裂,但颇困难,所 以表现出的解理面不多,只能断续分布。
矿物主要鉴定特征及特点

矿物主要鉴定特征及特点研究了这么久矿物主要鉴定特征及特点,总算发现了一些门道。
咱们先说颜色这个鉴定特征吧。
你看啊,就像平时咱们看到的铜矿石,好多都是那种绿色的,这就是个很明显的颜色特征。
但这里面有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有些矿物因为杂质啊或者受到其他环境因素影响,颜色会变。
比如说紫水晶,它本质上是二氧化硅,可是有时候颜色有深有浅。
我就特别疑惑为啥有的紫水晶那么紫,有的就淡得像白色石头一样,后来才知道和铁离子之类的杂质含量有关系。
还有硬度,这个就很有趣了。
摩氏硬度表你们肯定听说过吧。
滑石很软,用指甲都能划动,我就想啊这矿物得多脆弱啊。
像石英就比较硬,玻璃划不动它。
我曾经试过拿家里的玻璃去划一些像石英的小石子,发现真的划不动。
这时候我就明白了这个鉴定特征多么关键。
不过在判断硬度的时候也得小心,因为有时候矿物的表面可能不平整,会影响测试结果呢。
接着说晶体形态。
这就好比是矿物的身材一样。
方解石的晶体形态特别规整,好多时候是那种六面体形状。
我第一次看到方解石晶体就觉得特别神奇,怎么会有这么规则的形状呢。
就像老天爷专门给它做了一个模板一样。
可是呢,实际中很多矿物的晶体形态不是那么完整,可能就只有一部分像它本该有的样子,这个时候就得仔细看了,还得结合其他特征去判断。
光泽这一点也很关键。
金属光泽的矿物那看起来就亮闪闪的,比如黄铁矿,人家叫它愚人金呢,我估计就是因为那光泽看着跟金子有点像。
而像石膏之类的就是那种玻璃光泽或者丝绢光泽。
我刚接触的时候老是搞混丝绢光泽和珍珠光泽,感觉都滑滑亮亮的。
后来仔细观察才发现区别,丝绢光泽就像丝绸那种感觉,是一缕一缕的非常平面的亮,珍珠光泽就有点圆润的那种光亮。
再说说透明度。
像冰洲石这种矿物,透明度特别好,感觉就像最纯净的玻璃一样。
可有的矿物就半透明或者几乎不透明。
这里面我一直没搞清楚的是,到底多透明才算透明矿物,这个界定感觉有点模糊。
就像平常咱们生活中的塑料,有点透明又有点迷迷糊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情况 矿物成分中的原子或离子,其外层电子发 生电子跃迁,选择性地吸收可见光,导致矿 物呈色。 另一情况 由于漫射、反射、衍射、干涉等物理光学 作用造成的呈色现象。
色素离子 对于第一种呈色情况,电子跃迁可发生 在某一离子的内部,如过度金属元素及Cu、 U和稀土元素离子晶体中,其d或f亚层分裂后 的能量差恰好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其间的电 子跃迁可使矿物呈色,这些离子称为色素离 子。(元素周期表)
1 2 3
晶 洞
花岗岩
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矿物单体的形态 及它的集合方式。
根据集合体中矿物单体的可辨识程度: 肉眼 单体的显晶集合体 显微镜 单体的隐晶集合体 显微镜 单体的胶肽集合体
按单体形态划分
一向延伸集合体: 针状, 柱状 二向延伸集合体: 片状, 板状 三向延伸集合体: 粒状
特殊的集合体形态:
珍珠光泽:透明矿物,极完全解理面上有 珍珠状光亮,如云母、石膏 油脂光泽;透明矿物, 解理不发育,不平 坦的断面上有油脂状,光亮,如石英、石 榴石、磷灰石
沥青光泽: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黑色矿物,解 理不发育,不平坦的断面上有沥青状光亮,如 锡石、磁铁矿 土状光泽:粉末或土状集合体矿物,表面暗 淡无光,如高岭石、烟灰状辉铜矿、褐铁矿 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浅色透明隐晶质或非晶 质致密状块体上,出现如同蜡烛表面光泽 如 蛇纹石、叶腊石 树脂光泽:金刚光泽的黄、褐、棕等透明矿物 表面出现类似树脂的特征 如浅色闪锌矿、 雄黄等
借此鉴别矿物,作为标型特征揭示矿物的 形成条件。
晶体习性 指的是晶体的一般外观形态, 主要考虑笼 统的外貌特征, 如柱状习性,板状习性等。 单体形态的类型: 一向延伸(柱状、针状、纤维状) 二向延伸(板状、片状) 三向等长(粒状)
矿物的晶体习性的影响因素
• 晶体结构的制约,如角闪石 • 矿物形成的外界环境 • 矿物形成的空间条件
放射状 纤维状 晶簇 分泌体 (杏仁体) 结核 鲕状, 豆状 钟乳状 (葡萄状, 肾状)
一向延伸:
柱 状
辉 锑 矿 [ 针 状 集 合 体 ]
束状集合体
毛发状
状纤 集蛇 合纹 体石 的 纤 维
二向延伸:
片状集合体
片 状 集 合 体
辉 钼 矿 ( 鳞 片 状 集 合 体 )
黑钨矿(板状集合体)
3.2.1 矿物的光学性质 3.2.2 矿物的力学性质 3.2.3 矿物的磁性 3.2.4 矿物的压电性和焦电性
3.2.1.1 矿物的颜色 定义:是一种生理感觉,当波长在大约 390~770nm范围内的电磁波辐射,刺激人们 的视神经时,就有颜色的感觉。
颜色是矿物对入射的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 光波选择性吸收后,透射和反射出来的各 种色光的混合色。
轻矿物 相对密度<2.5 石膏、石盐 中等矿物 相对密度2.5~4 石英、金刚石 重矿物 相对密度>4 方铅矿、金、黑钨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化学成分与结构
1)原子量、离子半径 类质同像 2)堆积紧密程度大 密度大 金刚石:立方面心格子 4次配位 D:3.47~3.56 石墨: 3次配位 D:2.09~2.23 3)温度、压力 T高,阳离子配位数减少,形成D小的矿物 P增大,形成D大的矿物 矿物密度对矿物鉴定、分离、应用重要意义
玛 瑙 晶 腺
火 山 岩 杏 仁 体
指由真溶液蒸发或胶体凝聚,在同一 基底上逐层向外堆积形成的矿物集合 体。内部常具有同心层状、放射状和 致密块状构造,也有显晶粒状构造。
根据外表形态常用物体类比给予不同 的名称:葡萄状集合体、肾状集合体。
葡 萄 状
锌钙铜矾-块状集合体
胶体矿物通常为隠晶质或非晶质体, 上述隠晶质集合体由胶体矿物组成 时又常称为胶态集合体。
晶体有一个晶芽开始长大,在棱角处不断 分支,形成树枝状的晶体;称为树枝状集 合体。树枝状集合体常形成于岩石裂隙中, 状若植物化石,故有“假化石”之称。如 软锰矿形成的“假化石”就是最常见的例 子。树枝状集合体中的个体有时发育较细 小,因而也常归入隐晶集合体。
自 然 铜 树 枝 状 集 合 体 -
定义:指矿物粉末的颜色。是自色,可以 消除假色、减弱他色,因而比矿物颜色更 稳定。应用于有色矿物&低硬度矿物(硬度 <条痕板)
注意:对于浅色矿物、类质同像混入物等; (例)
I = 透射系数 Q I0
I0-投入矿物的光线强度
I-透过1cm厚的矿物时 透射光的强度
透明 隔着约1cm厚的矿物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 依然能清晰地辨别出物体的轮廓和细节。 半透明 隔着1cm或不足1cm厚的矿物观察其后面的矿 物时,可以看到物体的存在,但其轮廓和细节则 无法分辨。 不透明 隔着极薄的矿物样品,也观察不到其后面的矿 物。
内因(化学成分与结构)
离子、共价键矿物 固定晶格离子的电子能> 可见光能量 透射可见光 反射光弱 非金属 光泽 金属键矿物 禁带≤可见光能量 吸收可见光 电子激发跃迁 回至基态发射为反射光 无透射可见光 金属光泽
外因
杂质、包体、裂隙、解理、表面平整度、集合体 集合方式
定义
矿物在外加能量如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可 见光的性质(有的发红外光 )。
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 金属键矿物 自由电子 禁带<可见光能量 吸收多 透过光少 不透明 离子键、共价键矿物 无自由电子 禁带> 可见光能量 吸收少 透过光多 透明
矿物中的杂质、包体、气泡、裂痕、放射 性、集合方式、杂质、包体、气泡、裂痕 多,透明度差; 放射性的透明度差;集合稠密,透明度差
定义 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发射能力。可用反射率 R表达。 R=I/I0 I——矿物平滑表面反射光的强度; I0——入射光的强度。
同心层状
放射状
自 然 铜 致 密 块 状 -
赤 铁 矿 鲕 状 集 合 体
-
褐 铁 矿 豆 状 集 合 体
-
指在球状或不规则的岩石空洞内自洞壁逐 渐沉积(充填)形成的矿物集合体。分泌 体中常有空腔,有时还生长有晶簇。
特点:具有同心层构造,各层成分和颜色 都具有差异,形成不同颜色的色环。 晶腺:平均直径大于1cm的分泌体称晶腺。 杏仁体:平均直径小于1cm的称杏仁体。
吸收程度深
黑色 灰色 白色
矿物 吸收
对各种色光均匀吸收 对各种色光选择吸收
吸收程度中 吸收程度差 透明矿物 不透明矿物
透过光波颜色 反射光波颜色
如:自然硫吸收紫、蓝、绿、橙、红光波,呈黄色。 黄铁矿反射黄光,呈黄色。
体色:物体内部所表现出来的颜色。当白 光透入矿物达一定深度,且在此过程中选 择吸收不同波长的色光而呈现出其互补色, 为矿物所固有的颜色,如橄榄石吸收紫光 而呈橄榄绿色
自 然 银 树 枝 状 集 合 体
—
由溶液直接结晶或胶体生成。胶体表面张 力形成球状体,胶体老化而成隐晶或显晶 质。球状体内部产生放射纤维状构造。隐 晶和胶体集合体也呈致密状、土状。 主要类型 结核体、分泌体、钟乳状集合体、块状、 肉冻状、被膜状集合体等。
矿物(围绕某一核心自内向外生长的球状、 卵状、瘤状或不规则的矿物集合体。在沉 积岩中成层分布,状如鱼卵的小结核成层 分布,状如鱼卵的小结核,称为鲕状集合 体。如豌豆大小的成为豆状集合体。结核 体的内部呈同心层状、放射状和致密块状。 一般直径在1cm以上者即为结核。
三向等长:
黄铜矿-水晶 (粒状集合体)
放射状集合体: 放射状集合体
定义
在一个共同基底上生长的单晶体群所组成的 集合体。
梳状构造
单体呈一向延伸的晶体组成的晶簇中,由于 受到“几何淘汰率”的制约,最终发育出的各单 体的衍生方向往往垂直于基底并接近于平行排列 构成所谓的梳状构造,而不垂直于基底的单体在 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排挤而被淘汰。
掂量法 手感估出等级 不准确 轻重矿 物有意义 实测法 比重瓶法、重液法、扭力天平法 计算公式: D=MZ/(NV) M——晶体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Z——单位晶胞内所含的相当于晶体化学式的 分子数; N——阿伏伽德罗常数;
硬度 :矿物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力(如 刻划、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鉴定 矿物的主要特征之一,用H表示。 分类:刻划硬度 压入硬度 研磨硬度
测试方法:刻划法、压入法、研磨法、弹 跳法
摩氏硬度计(HM):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
、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测定方法:将欲测矿物和硬度计中的某一矿物
相互刻划,若该矿物能划动萤石,而又能被磷灰 石划动,则该矿物硬度4-5之间。
实际中的简易硬度计:指甲2.5;铜针3;玻璃
晶簇中伸张方向与基 底近于垂直的晶体, 由于首先争得自由发 育的空间,往往发育 较大,较好。其他方 向晶体的生长受到前 一类晶体的阻碍,得 不到充分的发育。
含 赤 铁 矿 晶 绿 簇 帘 状 石 水 晶 簇
[ ]
方解石晶簇
辉 锑 矿 晶 簇
黄铁矿闪锌矿菱锰矿
水晶簇
黄 铁 矿 晶 簇
雄黄水硅钙石方解石晶簇
3.2.2.1 矿物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3.2.2.2 矿物的硬度 3.2.2.3 矿物的解理、裂理和断口 3.2.2.4 矿物的弹性、挠性、延展性和 脆性
密度:矿物单位体积的质量。g/cm3 相对密度:矿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与4℃时同 体积水的重量比。数值上与矿物的密度相 等。 D=P/(P-P1) P-P1:同体积水的重量; P:空气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