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真题(药剂)

合集下载

西药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2009年真题-(1)含答案

西药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2009年真题-(1)含答案

西药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2009年真题-(1)A1型题1. 以下哪一条不是影响药材浸出的因素A.温度B.浸出时间C.药材的粉碎度D.浸出溶剂的种类E.浸出容器的大小答案:E2. 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的半径B.混悬微粒的粒度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E.混悬微粒的直径答案:C[解答] 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剂中微粒沉降速度v与r2、与ρ1-ρ2成正比,与η成反比。

故本题答案应为C。

3. 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加入助溶剂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应用潜溶剂E.加入助悬剂答案:E[解答] 加助悬剂是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它可增加混悬液介质的粘度,并被吸附于混悬微粒的表面增加其亲水性,有利于减小微粒的沉降速度和聚结,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但不能增加混悬粒子的溶解度。

故本题答案应为E。

4.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硬脂酸钠D.羧甲基纤维素钠E.硅皂土答案:C[解答] 作为混悬剂助悬剂的主要条件是助悬剂必须是亲水性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粘度。

根据stockes公式,v与η成反比,η愈大,v愈小,可减小沉降速度,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助悬剂被微粒吸附,也增加微粒的亲水性,进而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硬脂酸钠不具有混悬剂的条件,不能做助悬剂。

5. 作为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是A.f值B.fo值C.d值D.z值E.nt值答案:B[解答] 热压灭菌是通过加热使微生物体的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

灭菌过程微生物杀灭速度符合一级过程,即lgnt=lgno—kt°。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物品中微生物数90%所需时间称为d,则选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为代表菌种,将1/z值定为10℃,参比温度定为121℃,此时的f值即为fo值,fo值是将各种灭菌温度下的灭菌时间换算成灭菌效果相等的121℃下的对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灭菌时间,所以,fo值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杀死待灭菌物品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由此可见fo才是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

09级药剂学考试大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09级药剂学考试大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09级药剂学考试大题及部分参考答案三、名词解释1.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结合水:以物理化学方式与物料结合的水分。

非结合水:以机械方式与物料结合的水分。

2.无菌操作法整个过程在不存在任何后的微生物的无菌环境中制备的方法。

3.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相对湿度称为临界酵素浓度。

4.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5.DV置换价,为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的比值。

四、处方分析及制备过程1.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片(复方新诺明片)【处方】磺胺甲基异噁唑(SMZ)400g三甲氧苄氨嘧啶(TMP)80g•淀粉40g,填充剂和崩解剂•10%淀粉浆24g 黏合剂•干淀粉23g(4%左右)外加崩解剂•硬脂酸镁3g(0.5%左右)润滑剂•制成1000片(每片含SMZ 0.4g)。

•【制备】将SMZ、TMP过80目筛,与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成软材,以14目筛制粒后,置70℃~80℃干燥后于12目筛整粒,加入干淀粉及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即得。

2.写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制备工艺红霉素肠溶片第一部分处分:红霉素1亿单位淀粉0.0575kg 填充剂淀粉浆(10%)0.01kg 粘合剂硬脂酸镁0.0361kg 润滑剂第二部分处分:HPMCMP 0.028kg 肠溶衣蓖麻油0.0168kg 增塑剂85%乙醇560ml 溶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5.6g问题:请写出制剂的制备工艺答案略(见07试卷)3.石灰搽剂处方:氢氧化钙溶液花生油(1)问:乳剂类型W/O(2)问:乳化剂氢氧化钙与花生油生成的新生皂(3)问:制备过程答案见实验指导4.复凝聚法制备液体石蜡微囊处方:液状石蜡主药(囊心物)明胶囊材阿拉伯胶囊材37%甲醛溶液固化剂5%醋酸溶液pH调节剂20%氢氧化钠溶液pH调节剂问:制备过程答案见实验指导五、计算题1.求片重范围(题型类似于08卷计算题第一题)2. 已知无水葡萄糖对氯化钠的等渗当量为0.18,求葡萄糖的等渗浓度。

中药药剂学(九)_真题-无答案

中药药剂学(九)_真题-无答案

中药药剂学(九)(总分38,考试时间90分钟)B型题A.增塑剂B.增稠剂C.避光剂D.着色剂E.芳香矫味剂1. 琼脂在空胶囊制备时的作用为2. 乙基香草醛在空胶囊制备时的作用为A.能全部通过1号筛,但混有能通过3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B.能全部通过2号筛,但混有能通过4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C.能全部通过6号筛,并含有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D.能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有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E.能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有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3. 极细粉是指4. 最粗粉是指A.鞣质检查B.均匀度检查C.沉降容积比D.融变时限E.粒度5. 注射剂质检需做6. 颗粒剂质检需做A.延缓水解的方法B.防止氧化的方法C.防止光照的方法D.改进工艺的方法E.制备稳定衍生物的方法7. 改变溶剂8. 片剂包衣** B.Fο C.PVP D.AUC E.GMP9.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团时的浓度的英文缩写为10. 血药浓度一时问下面积的英文缩写为A.崩解剂B.润滑剂C.润湿剂D.稀释剂E.黏合剂11. 酒精在片剂中作12. 糖粉在片剂中作A.水丸B.口服液C.胶囊剂D.蜜丸E.糖粉13. 沸腾干燥适宜干燥14. 微波干燥适宜干燥A.灭菌注射用水B.纯化水C.注射用水D.制药用水E.蒸馏水15. 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是16. 纯化水、注射用水与灭菌注射用水均为A.滤过灭菌B.流通蒸汽灭菌C.干热灭菌D.热压灭菌E.紫外线灭菌17. 维生素C注射液18. 表面灭菌**号筛 B.9号筛 C.7号筛 D.8号筛 E.6号筛19. 细粉是指全部通过20. 极细粉是指能全部通过X题型21. 下列关于混悬液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B.混悬液属于粗分散体系 C.混悬液可产生长效作用 D.药物的用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时,可制成混悬液 E.毒性药不宜制成混悬液22. 影响浸提的因素包括 A.浸提的时间与温度 B.药材的成分与粒度 C.溶剂的用量与pH D.溶剂性质 E.浸提的压力23. 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A.学习、掌握传统中医药学理论,继承、提高传统制药技术 B.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药新剂型、新制剂 C.加强中药剂型理论和中药制剂系统工程研究,加速现代化进程 D.健全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水平 E.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合理指导研究、生产、经营等工作24. 胶剂的原料有A.动物皮 B.动物骨 C.动物毛 D.动物角 E.动物甲25. 胶囊剂的质量要求是A.外观整洁、无异臭 B.内容物不检查水分 C.药物定性,含量测定符合规定 D.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合格 E.微生物检查合格26. 热原的基本性质包括A.水溶性 B.挥发性 C.耐热性 D.被吸附性 E.可滤过性27. 制水丸时用酒的目的为 A.降低泛制操作时药物的黏性 B.增强活血散瘀作用引药上行 C.良好的有机溶剂有助于一些成分溶出 D.制成的丸剂易于干燥 E.有助于成品的卫生达标28. 关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正确的是 A.用于静脉注射成静脉输液注射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 B.注射剂成品应无菌 C.溶液型注射剂不得有可见浑浊与不溶物 D.注射剂一般应具有与血液相等或相近的pH E.注射剂必须等渗29. 下列有关药物粉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粉碎方法分为干法粉碎、湿法粉碎、低温粉碎和超微粉碎 B.混合粉碎为干法粉碎,是将处方药物适当处理后,全部或部分混合在一起粉碎 C.加液研磨法为湿法粉碎,是将药料中加少量液体后进行研磨,直到药料被研细 D.低温粉碎适用于树脂、树胶类,含糖、黏液质较多以及中药干浸膏类药物的粉碎 E.超微粉碎系采用适当设备,将药物粉碎至粒径在数十个微米以下的粉碎技术30. 下列有关浸出药剂质量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体浸出药剂易产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 B.含挥发性及易吸潮药物的茶剂应密封贮存 C.含醇量20%以上的浸出药剂可防腐 D.浸出药剂在使用前应除去沉淀物 E.浸出药剂在制备时应精制,尽可能多地除去提取液中的杂质31. 颗粒剂的特点包括A.服用携带方便 B.吸收、奏效较快 C.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 D.服用剂量较小 E.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32. 中药药品卫生标准对局部给药制剂的要求是A.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B.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C.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D.眼部、直肠、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E.阴道、尿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梭菌33. 制备膜剂时,可以加入A.二氧化钛 B.食用色素 C.甘油 D.蔗糖 E.淀粉34. 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应用的一种固体剂型 B.因施用腔道的不同,栓剂可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 C.药物不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 D.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作用 E.直肠给药药物大部分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35. 胶囊剂的特点包括A.外观光洁,便于服用 B.与片剂、丸剂相比崩解慢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药物填充于胶囊中,稳定性增加 E.可制成不同释药方式的制剂36. 下列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的品种有A.用于烧伤、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 B.用于手术的局部给药制剂 C.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 D.眼科用制剂 E.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37. 粉体的特性对制剂的影响有A.影响混合的均一性 B.对分剂量、充填的准确性有影响 C.对片剂崩解有影响 D.对可压性有影响 E.对制剂有效性有影响38. 关于表面活性剂,下述正确的是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具有起昙现象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直接用于杀菌和防腐 C.有疏水和亲水基团 D.常用于增溶乳化润湿助悬 E.可作为起泡剂和消泡剂39. 下列关于安瓿注射剂灭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安瓿灭菌条件为170℃干热灭菌2h B.安瓿灭菌条件为200℃以上干热灭菌45min C.中药注射剂灌封后应立即灭菌 D.中药注射剂多采用热压灭菌 E.中药注射剂可采用固定的热压灭菌条件40. 淀粉在片剂中的作用包括A.稀释剂 B.吸收剂 C.崩解剂 D.润滑剂 E.黏合剂41. 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有 A.光线的影响 B.温度的影响 C.空气(氧)的影响 D.放置时间的影响 E.湿度和水分的影响42. 关于散剂,下述正确的是A.倍散的赋形剂应为无显著药理作用 B.散剂的混合方法有打底套色法、等量递增法、倍增套色法 C.为了保证散剂的均匀性及与未稀释原药区别,一般将稀释散剂染色 D.含剧毒药散剂的分剂量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E.一般配制眼用散剂的药物多经水飞或直接粉碎成极细粉,配制的用具应灭菌43. 下列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有A.润湿与潮解 B.溶解性能的变化 C.溶解度的改变 D.分散状态变化 E.液化和结块44. 气雾剂的特性包括A.制剂的稳定性高 B.药物呈细雾状达作用部位,奏效快 C.无局部用药的刺激性 D.气雾剂遇热,或受撞击会爆炸 E.给药剂量欠准确45. 下列有关皮肤条件影响透皮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不同的皮肤部位,透皮吸收量不同 B.皮肤湿度大,透皮吸收量增加 C.皮肤受损,透皮吸收量减小 D.皮肤温度高,透皮吸收量增加 E.清洁皮肤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46. 常见的中药片剂类型为A.提纯片 B.半浸膏片 C.全浸膏片 D.全粉末片 E.包衣片47. 丸剂的特点包括A.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病后调和气血 B.溶散、释放药物缓慢 C.操作不当易影响溶散、崩解 D.成品易达药品卫生标准 E.为重要的传统中药剂型48. 生物利用度的三个重要参数是A.td B.t1/2 C.Cmax D.tmax E.AUC。

2009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三)

2009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精选(三)

A、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所需的时间
B、D值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10%所需的时间
C、D值小说明微生物耐热性强
D、D值小说明微生物耐热性差
E、Z值系指某一种微生物的D值减少到原来的1/10时所需升高的温度温度值
参考答案:BC
2、污染热原的途径有
A从注射用水中带入 B从其他原辅料中带入 C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设备等带入D从制备环境中带入 E从输液器带入
参考答案:ABCDE
3、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
A、注入法
B、薄膜分散法
C、复凝聚法
D、逆相蒸发法
E、冷冻干燥法
参考答案:ABDE。

2009执业中药师真题pdf

2009执业中药师真题pdf

2009中药专业一完整回忆版/forum-viewthread-tid-3637-fromuid-2.html药圈,药学人员的圈子执业西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西药类执业药师真题2003-2010年/forum-viewthread-tid-188-fromuid-2.html1.咸味作用2羌活主治3.葛根升麻共有的功效4.夏枯草清肝火又能——5龙胆草功效6.射干功效7.具有清热解毒,熄风定惊的药物8.五加皮的功效9.具有驱风通络,凉血消肿的药物10.砂仁配木香11.萆薢的功效12.茵陈的功效13.莱菔子的功效14.6.6肝病患者忌服----贯众?雷丸?南瓜子?使君子?苦楝皮?15.虎杖的功效16.五灵脂的功效17.降气化痰,疏散风热的药物18.全蝎研末内服的用量19.石菖蒲的功效20.补气健脾炒用,燥湿利水生用的药物21.沙苑子的功效22.墨旱莲的功效23.蟾酥的功效24.腻膈碍胃的药物,伤津伐胃的药物25.使药、臣药的含义26.蒿本、防风、蔓荆子的功效27、垂盆草、蒲公英、鸦胆子、大青叶功效28、茜草科,消肿散结的药物29、大戟科,泻水逐饮得药物30、表证夹湿31、肝肾亏虚胎动不安的药物执业西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西药类执业药师真题2003-2010年/forum-viewthread-tid-188-fromuid-2.html32、木通、萹蓄的功效33、干姜、附子、吴茱萸、肉桂、小茴香的功效34、乌药、化橘红、川楝子的功效35、艾叶、槐花、白茅根的功效36、三棱、鸡血藤的功效37、杏仁、百部、苏子、葶苈子的功效38、磁石、朱砂、琥珀、代赭石、龙骨的功效39、人参、龙眼肉的功效40、仙茅、杜仲、益智仁、骨碎补的功效41、麦冬、枸杞、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的功效42、莲子、椿皮、赤石脂、桑螵蛸的功效43、药性理论的内容44、影响中药有毒无毒的因素45、痰火互结结胸证,黄连配————46、大黄功效47、枳实药理作用48、蒲黄的功效49、郁金性能特点50、枇杷叶的功效51、牡蛎的功效52、菟丝子的功效53、收涩药54、朱砂极细粉粉碎方法55、金银花糖浆中金银花提取方法56混悬液药剂体系57、含毒性药物散剂58、去除注射剂热源的方法59、栓剂叙述60、胶囊剂61、制备加崩解62、片剂常用的包衣材料63、气雾剂质检64、接近零级制药速度的制剂65、长期稳定性试验温度66、生物利用度评价指标67、麸炒枳壳片的颜色68、先炒后盐水炙69、煅淬法炮制执业西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西药类执业药师真题2003-2010年/forum-viewthread-tid-188-fromuid-2.html70、干胶法制备初乳用油水胶比例71、注射剂起昙现象、抗氧剂、改善澄明度、滴眼液渗透压调节剂72、注射剂止痛剂、酚性成分良好溶剂73、空气灭菌、输液剂灭菌、眼用凡士林灭菌74、苏冰滴丸冷却剂75、膜剂(PVA17-88)—增塑剂76、矫味,气味逸散77、软胶囊崩解时限78、阴道栓溶解时限,浓缩丸、中药浸膏剂崩解79、胶剂透明度硬度增加的辅料80、洋地黄主成分不稳定、穿心莲内酯不稳定、黄芩苷不稳定81、热稳定药液浓缩82、薄片厚度、斜片厚度、细丝厚度83、制剂需测相对密度84、溶解法制备药物85、软膏剂基质对栓剂基质86、水丸制剂87、颗粒剂干燥88、固体分散类型89、当归常用的炮制品药圈,药学人员的圈子执业西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西药类执业药师真题2003-2010年2009年中药专业二回忆贴/forum-viewthread-tid-3647-fromuid-2.html 中鉴:1: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证类本草。

【执业药师考试】西药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2009年真题-(2)

【执业药师考试】西药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2009年真题-(2)

用下凝结成细小颗粒的过程。泛制法则是指药物细粉 与赋形剂在润湿剂或粘合剂作用下,在适宜设备内, 通过交替撤粉与润湿,使模子逐渐增大的一种制丸方 法,因此泛制法需要先起模子。而搓丸法是将药物细 粉与适宜赋形剂混合制成可塑性的丸块、丸条后,再 切割分剂量制成丸制的方法,故该法不需起模子。因 此 47 题选 A。蜜丸是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粘合剂制 成的丸剂。根据药材细粉和蜂蜜的性质,既可用搓丸 法也可用泛制法制备蜜丸。故 48 题答案应为 C。滴 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 人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成的丸剂。因此 滴丸的制备只能用滴制法,而不能用搓丸法和泛制 法。故 49 题答案应为 D。 搓丸法是将药物细粉与适 宜赋形剂混合,通过制丸块、丸条、切割、滚圆等过 程制备丸剂的方法,一般不用润湿剂,该法多用于制 蜜丸。而泛制法在制丸过程中常用润湿剂,多用于制 备水丸、糊丸、浓缩丸及水蜜丸等。所以泛制法常用 水、酒、醋、蜜水、药汁等为润湿剂制丸。故 50 题 选 A。
西药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2009 年真题-(2) (总分:35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B1 型题{{/B}}(总题数:5,score:25 分)
• 【A】氟利昂 • 【B】可可豆脂 • 【C】月桂氮卓同 • 【D】司盘 85 • 【E】硬脂酸镁
【score:5 分】 (1).气雾剂中作抛射剂【score:1 分】
本题思路: 滴丸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5).用水、酒、醋、蜜水、药汁等为润湿剂制丸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丸剂是各种丸的总称,丸剂的制 备方法有泛制法、塑制法(即搓丸法)和滴制法。所以 泛制法和搓丸法都是丸的制备方法。故 46 题应答 C。起模子主要是指用泛制法制备丸剂的过程中,先 将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在一定的润湿剂或粘合剂的作

2009年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考试真题(3)

2009年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考试真题(3)

伴呼吸困难。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及尿素氮值正常,白细胞计数为12x109/L,中性粒细胞90%,血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应首选的抗菌药物是
A.苯唑西林
B.头孢唑啉
C.克林霉素
D.万古霉素
E.美罗培南
18.可产生酶促作用,加快胆红素排泄,使新生儿黄疸消退的药品是
A.维生素K
B.苯巴比妥
C.毛花苷丙
D.苯妥英钠
E.普萘洛尔
19.可致老年人出现脱水、低血钾不良反应的药品是
A.甲基多
B.螺内酯
C.硝苯地平
D.氢氯噻嗪
E.格列齐特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试卷第3页(共17页)
20.哺乳期妇女禁用的药品是
A.左氧氟沙星
B.硫糖铝
C.罗红霉素
D.胰岛素
E.复方氨基酸。

2009年初级西药师考试部分真题

2009年初级西药师考试部分真题

2009年下半年初级药师部分考题(真题,仅作2010年参考)专业知识应用1、药学服务-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2、沟通的意义-提高用药的有效性、依从性和安全性3、沟通的技巧-认真聆听4、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既为患者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5、药学服务的具体工作-处方调剂6、四查十对的内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7、白细胞计数病理性:细菌感染、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中毒8、中性粒细胞0.50~0.709、红细胞计数: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儿童(3.9~5.3)×1012/L10、血小板计数减少-各种急性白血病11、尿酸碱度增高-呼吸性碱中毒12、粪外观临床意义-黏液便见于小肠炎症、大肠炎症\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13、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14、脑卒中\偏头痛用药15、便秘-急性便秘硫酸镁16、咽炎-局部应用口含片抗炎、消毒防腐17、寻常痤疮-非处方药首选2.5%~5%过氧化苯酰凝胶涂敷患部18、血压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9、高血压的危险分层-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危险因素20、治疗目标:年轻人、糖尿病及肾病患者:<130/80mmHg;21、以高TC为主他汀类烟酸贝特类2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8mmol/L2小时血糖>7.8mmol/L糖尿病的控制指标:空腹血糖(FPG)<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3、对2型非肥胖糖尿病-二甲双胍24中毒的一般处理;洗胃:20%碳酸氢钠(敌百虫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硫磷忌用)经消化道吸收中毒①催吐②洗胃加速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吸收①导泻②洗肠③利尿④血液净化25、药品临床评价的分期I期临床试验II期临床试验III期临床试验IV期临床试验26、用药差错分类(1)处方差错:(2)抄写差错:(3)配方差错:(4)给药差错(5)监测差错27、保管方法:一般药品贮存于室温(10~30℃)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哪一条不是影响药材浸出的因素a.温度b.浸出时间c.药材的粉碎度d.浸出溶剂的种类e.浸出容器的大小2 .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的半径b.混悬微粒的粒度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e.混悬微粒的直径3.下述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a.加入助溶剂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应用潜溶剂e.加入助悬剂4.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硬脂酸钠d.羧甲基纤维素钠e.硅皂土5.作为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是a.f值b.fo值c.d值d.z值e.nt值6.对维生素c注射液错误的表述是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使成偏碱性,避免肌注时疼痛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e.采用100℃流通蒸汽15min灭菌7.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a.等量递加法b.多次过筛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e.搅拌8.片剂制备中,对制粒的目的错误叙述是a.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b.增大颗粒间的空隙使空气易逸出c.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d.避免粉末因比重不同分层e.避免细粉飞扬9.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a.装量差异b.崩解时限c.硬度d.水分e.外观10.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a.乙基纤维素b.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c.微粉硅胶d.甲基纤维素e.甘露醇11.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12.药物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人体内的过程13.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州顺序一般认为是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b.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c.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e.包衣片>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14.栓剂质量评定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a.融变时限b.重量差异c.体外溶出试验d.硬度测定e.体内吸收试验15.静脉注射某药,xo=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a.20lb.4mlc.30ld.4le. 15l16.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a.亚稳定型晶型属于热力学不稳定晶型,制剂中应避免使用b.乳剂的分层是不可逆现象c.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zeta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絮凝剂d.乳剂破裂后,加以振摇,能重新分散、恢复成原来状态的乳剂e.凡受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的催化反应称特殊酸碱催化反应17.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b.正常眼可耐受的ph值为5.o一9.oc.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μmd.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e.增加滴眼剂的粘度,使药物扩散速度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18.有关片剂包衣错误的叙述是a.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速度b.滚转包衣法适用于包薄膜衣c.包隔离层是为了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障碍,防止水分浸入片芯d.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肠溶衣,具有包衣容易、抗胃酸性强的特点e.乙基纤维素为水分散体薄膜衣材料19.对软膏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叙述是a.均匀细腻,无粗糙感b.软膏剂是半固体制剂,药物与基质必须是互溶性的c.软膏剂稠度应适宜,易于涂布d.应符合卫生学要求e.无不良刺激性20.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21——25]a.zeta电位降低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的作用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e.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现象的原因是21.分层22.转相23.酸败24.絮凝25.破裂[26——30]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b.单硬脂酸甘油酯c.大豆磷脂d.无毒聚氯乙烯e.乙基纤维素26.可用于制备脂质体27.可用于制备溶蚀性骨架片28.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29.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片30.可用于制备膜控缓释片[31——35]写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a.醋酸氢化可的松微晶 25gb.氯化钠 8gc.吐温80 3.5gd.羧甲基纤维素钠 5ge.硫柳汞 0.01g/制成l000ml31.防腐剂32.助悬剂33.渗透压调节剂34.主药35.润湿剂[36——40]a.氟利昂b.可可豆脂c.月桂氮卓同d.司盘85e.硬脂酸镁36.气雾剂中作抛射剂37.气雾剂中作稳定剂38.软膏剂中作透皮促进剂39.片剂中作润滑剂40.栓剂中作基质4l——45]a.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b.l—羟丙基纤维素c.乳糖d.乙醇e.聚乙二醇600041.片剂的润滑剂42.片剂的填充剂43.片剂的湿润剂44.片剂的崩解剂45.片剂的粘合剂[46——50]a.泛制法b.搓丸法c.a和b均用于d.a和b均不用于46.制备丸剂47.先起模子48.制备蜜丸49.滴丸50.用水、酒、醋、蜜水、药汁等为润湿剂制丸[51——55]a.有去除离子作用b.有去除热原作用c.以上两种作用均有d.以上两种作用均无51.电渗析制水52.离子交换法制水53.蒸馏法制水54.反渗透法制水55.0.45μm微孔滤膜过滤[56——60]a.软膏基质b.栓剂基质c.以上两者均可d.以上两者均不可56.聚乙二醇57.二甲基硅油58.甘油明胶59.丙烯酸树脂60.液体石蜡61.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分子量b.药物的低共熔点c.皮肤的水合作用d.药物晶型e.透皮吸收促进剂62.药物浸出萃取过程包括下列阶段a.粉碎b.溶解c.扩散d.浸润e.置换63.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具有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润湿作用 d。

乳化作用e.润滑作用64.有关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a.辐射灭菌法特别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物的灭菌b.滤过灭菌法主要用于含有热稳定性物质的培养基、试液或液体药物的灭菌c.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d.煮沸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e.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降低65.疏水胶体的性质是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b.具有双分子层c.具有聚沉现象d.可以形成凝胶e.具有tyndall现象66.不具有靶向性的制剂是a.静脉乳剂 b。

毫微粒注射液c.混悬型注射液d.脂质体注射液e.口服乳剂67.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适量活性炭,其作用为a。

吸附热原 b。

能增加主药稳定性c.脱色d.脱盐e.提高澄明度68.增加直肠栓剂发挥全身作用的条件是a.粪便的存在有利于药物吸收b.插入肛门2cm处有利于药物吸收c.油水分配系数大释放药物快有利于吸收d.油性基质的栓剂中加入hlb值大于11的表面活性剂能促使药物从基质向水性介质扩散有利于药物吸收e.一般水溶性大的药物有利于药物吸收69.以下哪几条具被动扩散特征a.不消耗能量b.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70.某药肝脏首过作用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a.肠溶片剂b.舌下片剂c.口服乳剂d.透皮给药系统e.气雾剂参考答案:题号:1答案:e题号:2答案:c解答: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剂中微粒沉降速度v与r2、与ρ1-ρ2成正比,与η成反比。

故本题答案应为c。

题号:3答案:e解答:加助悬剂是提高混悬剂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它可增加混悬液介质的粘度,并被吸附于混悬微粒的表面增加其亲水性,有利于减小微粒的沉降速度和聚结,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但不能增加混悬粒子的溶解度。

故本题答案应为e。

题号:4答案:c解答:作为混悬剂助悬剂的主要条件是助悬剂必须是亲水性的,水溶液具有一定的粘度。

根据stockes公式,v与η成反比,η愈大,v愈小,可减小沉降速度,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助悬剂被微粒吸附,也增加微粒的亲水性,进而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硬脂酸钠不具有混悬剂的条件,不能做助悬剂。

题号:5答案:b解答:热压灭菌是通过加热使微生物体的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

灭菌过程微生物杀灭速度符合一级过程,即lgnt=lgno—kt°。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物品中微生物数90%所需时间称为d,则选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为代表菌种,将1/z值定为10℃,参比温度定为121℃,此时的f 值即为fo值,fo值是将各种灭菌温度下的灭菌时间换算成灭菌效果相等的121℃下的对嗜热脂肪芽胞杆菌的灭菌时间,所以,fo值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杀死待灭菌物品中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由此可见fo才是热压灭菌法灭菌可靠性的控制标准。

题号:6答案:b解答:维生素c注射液属不稳定药物注射液,极易氧化,故在制备过程中需采取抗氧化措施,包括加抗氧剂(nahso3),调节ph值至6.0—6.2,加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2na),充惰性气体(c02)。

为减少灭菌时药物分解,常用100℃流通蒸汽15min灭菌等。

维生素c注射液用碳酸氢钠调节ph值偏碱性,极易氧化使其变黄。

故本题答案选b。

题号:7答案:d解答:调制散剂时,由于药物的比重不同,在混合过程中比重大的药物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下沉,使散剂混合不均。

所以在混合时应将比重大的药物加于比重小的药物上面,混合时可将其均匀混合。

故本题答案应选d。

题号:7答案:d解答:调制散剂时,由于药物的比重不同,在混合过程中比重大的药物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下沉,使散剂混合不均。

所以在混合时应将比重大的药物加于比重小的药物上面,混合时可将其均匀混合。

故本题答案应选d。

题号:9答案:c解答: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不论哪种胶囊,按药典规定需检查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等。

但硬度不是检查胶囊剂的质量指标。

故本题答案应选c题号:10答案:b解答:片剂制备需加入崩解剂,以加快崩解,使崩解时限符合要求。

常用崩解剂有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泡腾崩解剂等。

本题中只有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崩解剂。

故本题答案应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