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用润滑剂及限度
塑料与塑料、塑料与金属选用润滑脂的方法

由于摩擦的原因,塑料零件比金属零件退化速度快,选用不合适的润滑脂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为塑料件、橡胶件在摩擦润滑特性与金属颇有不同,因此其润滑需求侧重点亦与金属机件不同。
润滑脂在润滑金属-金属、金属-塑料或塑料-塑料摩擦副时,经常会接触塑胶件部分,由于润滑脂本身的塑胶相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塑胶件长期工作后的质量。
如果选用油脂,于塑胶相容性差,再加上如振动、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塑料件很有可能不能唱时间保持没有裂纹。
在ABS与PC结构的塑料件在使用普通润滑脂后会产生开裂的现象。
我们很难想象是润滑脂对ABS及PC料有腐蚀性而产生的现象。
润滑脂和塑料的相容性取决于基础油和塑料的类型,但基础油和塑料的各种很多,不同油品和不同橡胶的相容性各异,在选择橡胶润滑脂之前,必须考虑润滑脂兼容性问题。
为此比瑟奴推出了一种专用于塑料件的润滑脂。
Pseinu(比瑟奴) P.GREASE-229/VC塑料件专用润滑脂最新研发的采用非扩散油为基础油,并添加几种特殊稠化剂混合精制而成的。
特别针对塑料与塑料、及金属间的滑动摩擦而开发的。
应用于精密机器零件的摺动部、回转轴部件、以及往复直线运动机械元素,如:塑料滑块、齿轮齿条、棘轮、凸轮结构、插头、滑轨、丝杆、转轴等。
1.挥发性极低,高温下不扩散,不污染产品,具有信任度高;2.与橡胶和塑料接触兼容性良好,不会导致收缩与膨胀;3.独特的极压抗磨性能,能适应从怠速到执行高转速;4.良好的消音性不会分散不会被甩出,良好的抗微动腐蚀;5.弥补因精度造成的间隙错位碰撞而产生的震动和噪音。
可用于控制线缆、拔插件、隐形纱窗阻尼器机构、相机、光学设备以及仪器塑料与塑料、金属与塑料,如:塑料滑块、齿轮齿轮、棘轮、凸轮结构、滑轨、丝杆、转轴等。
兼容材质:EPDM、NBR、VMQ、ABS、PP、PC、POM、PU、PTFE、PVC等。
这种新型的润滑脂,既能用于电子接点之间的润滑,同时适用于塑料与金属部件间的润滑。
高分子助剂第07章 润滑剂

硬脂酸钙的用途极为广泛,如它能促进 制品产生高的内部剪切力,并且赋予其良 好物性;它具有反应性,在加工期间吸收 可能形成的少量HCl;它具有外润滑剂的功 能,关键取决于加工温度、适量的填料, 以及特殊树脂使用的配方。 在硬质 PVC 加工中,硬脂酸钙的作用是: ①改变熔体粘性;②增加析出金属。
硬脂酸钙可用于硬质和软质聚氯乙烯混 料的挤塑、压延和注塑加工,在聚丙烯生产 中,作为润滑剂和金属清除剂使用。 硬脂酸锌呈白色粉末状,是兼具内润滑 和外润滑性的润滑剂,可保持透明聚氯乙烯 制品的透明度和初始色泽;在橡胶中兼具硫 化活性剂、润滑剂、脱模剂和软化剂等功能。
在挤出加工中,硬脂酸、软脂酸、肉豆 蔻酸、花生酸等都具有中期到后期润滑效 果,当初期润滑性或后期润滑性不足时, 可分别与少量硬脂酸丁酯或酯蜡等并用以 改善加工性。 作为润滑剂使用的羟基脂肪酸有蓖麻油 酸、羟基硬脂酸等,它们的挥发性比硬脂 酸低,和PVC相容性好,具有内润滑作用, 但热稳定性较差。
直链脂肪酸如硬脂酸 [CH3(CH2)16COOH] 和月桂酸 [CH3(CH2)COOH]常作为润滑剂使 用,它们均为白色固体,无毒,主要由油 脂水解而得;除作润滑剂外,还兼具软化 剂和硫化活性剂等多种功能。 由于其对金属导线有腐蚀作用,一般不 用于电缆等塑料制品。
一般情况下,润滑剂的分子结构中都含 有长链的非极性基和极性基两部分,它们 在不同聚合物中表现不同的相容性,从而 显示不同的内外润滑作用。也有些润滑剂 如聚乙烯蜡是非极性的,它们与非极性树 脂的相容性好,主要起内润滑作用。 按照化学组成,常用的润滑剂可分为如 下几类:脂肪酸及其酯类、脂肪酰胺、金 属皂、烃类、醇类、复合润滑剂等。
4、脂肪酸金属皂 金属皂既作润滑剂使用,又可作辅助热 稳定剂使用,它们包括钙、锌、铅、隔、 钡等。 常用作润滑剂的脂肪酸金属皂主要是硬 脂酸盐,包括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 酸铅和硬脂酸钠等。 前三个品种均是由硬脂酸钠与相应的金 属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制得。
塑料制品的润滑性与摩擦特性研究

塑料制品的润滑性与摩擦特性研究在现代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以其独特的轻便、耐用、成本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塑料制品的摩擦与润滑问题不容忽视。
本篇文章目的是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并探讨塑料制品的润滑性与摩擦特性。
塑料材料的摩擦机理塑料材料的摩擦特性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物理状态决定的。
通常,塑料可以分为两大类: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可以软化、冷却后硬化,而热固性塑料则在加热时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不可逆的硬化过程。
这两类塑料的摩擦机理有所不同。
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的分子结构通常较为线性或支链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在摩擦过程中,热塑性塑料的表面分子会因受到外力而发生滑移,形成滑移层。
当外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滑移层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产生摩擦力。
随着摩擦的进行,塑料表面可能会发生熔融,甚至脱落,从而影响其润滑性能。
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分子结构较为复杂,通常具有网状结构。
在摩擦过程中,热固性塑料的表面不易发生滑移,因此其摩擦系数相对较大。
此外,热固性塑料在高温下也不易熔融,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其润滑性能较差。
润滑剂的选择与应用为了改善塑料制品的润滑性能,通常需要添加润滑剂。
润滑剂可以降低塑料制品表面的摩擦系数,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选择合适的润滑剂,需要考虑塑料材料的类型、使用环境、温度等因素。
润滑剂的类型润滑剂主要分为两大类:固体润滑剂和液体润滑剂。
固体润滑剂通常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较高的摩擦系数,适用于高温、高压的环境。
液体润滑剂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
润滑剂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润滑剂的添加方式有多种,如物理混合、化学反应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塑料制品的微观结构,如添加润滑性较好的填料,来提高其润滑性能。
本文对塑料制品的润滑性与摩擦特性进行了分析。
塑料材料的摩擦机理与其分子结构和物理状态有关。
热塑性塑料在摩擦过程中易发生滑移和熔融,而热固性塑料的表面不易发生滑移,摩擦系数较大。
OP蜡及E蜡应用介绍

O P蜡及E蜡应用介绍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科莱恩OP蜡及E蜡(低挥发、内外润滑、脱模效应、抗迁移、相容性好等)一、产品名称:Licowax OP、Licowax E二、化学特性:蒙旦酯蜡、部分皂化三、理化指标:外观:淡黄色片状(Flakes)或粉状(Powder)滴点/℃:95-110酸值/mgKOH/g:10-25皂化值/mgKOH/g:110-140比重(20℃)/g/cm3:粘度(120℃)/mm2/s:200-400四、应用领域:1、日用化学工业:用褐煤蜡的深加工产品精蜡作为特效化妆品,如口红、霜膏、发胶,应用量很大;2、精密铸造工业:作为中高温蜡模,可提高铸件的精密度和光洁度;3、橡胶、塑料、纺织工业:用作润滑剂,尤其是PVC工程塑料用作模压及反粘附的润滑剂;4、造纸工业:用作施胶剂;5、电气工业:电线、电缆等用作绝缘材料,用以防水、防腐、防粘、防老化等;6、印刷行业:高速印刷油墨、复写纸、打字蜡纸等用涂料、不易干裂、字迹不扩散和渗化;7、包装工业、热熔胶工业和蜡烛工业;8、应用于钻井、公路路面维护、水库堵漏、矿山除尘等;9、汽车、家具、地板、自行车、精密仪器等作为优质上光蜡且用量很大;10、鞋油工业:皮革、皮鞋油中作为光亮剂五、性能概述:蒙旦蜡具有低挥发性,以及在极性和非极性塑料中兼具内润滑和外润滑作用,额外的脱模作用和抗迁移性作为极有价值的加工助剂。
蒙旦蜡如Licowax OP、Licowax E是许多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优异的润滑剂。
这个因为它具有非常强的极性中心的非极性长碳链,其结构中在极性上与塑料相容部分起内润滑作用,在极性上与塑料不相容部分起外润滑和脱模的作用。
蒙旦蜡是已知的塑料润滑剂中唯一的能兼具内润滑和外润滑(脱模效应),同时又能保持高度透明性,对胶化几乎没有影响的优异润滑剂。
润滑剂在汽车塑料零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 高 客 户 满 意度 。 虽 然 润滑 剂 被 广泛 用在 汽 车 金 属 零 件 上 已 有多 年 的 历 史 ,但 将 润 滑剂 用于 塑 料
维普资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汽车工艺装备 ・
中国 汽 车 嗣造
Cm N A AUToM oTI Ⅶ M N IFA CT 哪 , NG
润滑 剂在汽 车塑料零件 中发 挥重要作 用
汽 车 制造 商为 了减 少汽 车 重 量 、提 高 性 能 并
增 加 设 计 的 灵 活 性 , 日益 青 睐 塑 料 零 件 。从 车 门
润 滑 油 是 最 常 见 的 汽 车 润 滑 剂 ,用 作 发 动 机 油 、 齿 轮 油 和 传 动 液 。 可 以 通 过 往 基 础 油 中 加 入 不 同 的 添 加 剂 来 调 节 润 滑 油 的 粘 稠 度 , 以 适合不 同 的用途 。
功 能塑 料
功 能 塑 料 以 润 滑 部 件 材 料 的 形 式 被 用 于 齿 轮 、 滑 块 等 汽 车 零 件 。 通 常 情 况 下 ,各 类 功 能
∞
过 程 中 ,适 当润 滑 可 以 降 低 噪 音 、振 动 和 移 动
塑料 的物理 特 性
图一 .使 用 /不 使 用 润 滑 脂 的 塑 料 零 件 的摩 擦 力
一
6 一
2 0 年第 Z/ 1 06 O 1 期
维普资讯
辍 羹t
几 种 应 用 需 要 大 量 润 滑 ,但 在 零 件 滑 动 和 连 接
润滑剂的概述及功能

润滑剂的概述及功能塑料配方中加润滑剂是为了在成型加工时改善树脂的流动性。
有些树脂如聚氯乙烯和ABS等在加工过程中必需添加润滑剂才行,特别对聚氯乙烯硬质制品而盲,润滑剂的作用几乎与热稳定剂相仿。
一种良好的润滑剂不只是改善了树脂的润滑性,而且通常由于加工流动性的提高还能改善色泽、增加光泽、防静电、促进熔融、避免降解、增加制品韧性、降低加工能耗、提高加工速率等。
所以在塑料加工业中,润滑体系往往是很重要的。
塑料用润滑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两大类。
内润滑剂用来减少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内聚力,起加速熔融、降低熔融粘度、延长加工寿命、改善流动性和提高透明性的作用;外润滑剂起防止熔融聚合物粘附于热加工设备表面的作用。
所以内、外润滑剂有不同的功能,难以相互代替。
如果润滑剂只要求其内润滑作用则它们的选择是很简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需要将它们的内外润滑作用调到一定程度为最好。
一种润滑剂的内外润滑功能是由它的化学组成、极性、在聚合物熔体中的可溶性所决定的。
例如硬脂酸单甘油酯能溶于聚氯乙烯熔体,有部分内润滑作用,它的内润滑功能来自分子中两个极性羟基的作用;而三硬脂酸甘油酯只有外润滑功能,因为它分子中没有羟基。
当然润滑功能还受润滑剂中所含杂质及其它添加剂的影响。
塑料用润滑剂的种类比较繁多,从褐煤蜡、石蜡、矿物油、动植物油类等天然物质到各种低分子量聚合物如低分子氟树脂、有机硅油、低密度聚乙烯等,使用较为普遍的是一些脂肪族化合物,例如硬脂酸、硬脂酸皂类、酸脂酸酯类。
以及酰胺类化合物。
美国1981年在塑料加工中耗用的润滑剂达万多吨,共中酰胺类占45%、硬脂酸及其衍生物占35%,再次是蜡类化合物等。
有些润滑剂,如油酸酰胺、硬脂酰胺、脂肪酸的金属盐硬(脂酸镉)等本身又是很好的抗粘贴剂。
只要加入0.5%就可使薄膜获很良好的爽滑性。
当然二氧化硅、陶土这类填充剂也是最常用的抗粘贴剂,用量为0.1-1.0%,它们又常被称为开口剂。
润滑剂种类

润滑剂种类————————————————————————————————作者:————————————————————————————————日期:润滑剂的作用润滑剂是能够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的一种添加剂。
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外润滑剂和内润滑剂两种。
外润滑剂能在加工时增加塑料表面的润滑性,减少塑料与金属表面的黏附力,使其受到机械的剪切力降至最少,从而达到在不损害塑料性能的情况下最容易加工成型的目的。
内润滑剂则可以减少聚合物的内摩擦,增加塑料的熔融速率和熔体变形性,降低熔体黏度及改善塑化性能。
实际上每一种润滑剂都有可以实现某一要求的作用,总是内外润滑的共同作用,只是在某一方面更突出一些。
同一种润滑剂在不同的聚合物中或不同的加工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润滑作用,如高温、高压下,内润滑剂会被挤压出来而成为外润滑剂。
一般润滑剂的分子结构中,都会有长链的非极性基和极性基两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聚合物中的相容性是不一样的,从而显示不同的内、外润滑的作用。
ﻫ通常润滑剂均兼具有内、外润滑剂的功能,不过,不同的润滑剂其内、外润滑性能不同,有的润滑剂内润滑性较差,而外润滑性能较好;有的润滑剂外润滑性较差,而作为内润滑剂性能较好。
通常认为,与聚合物相容性好、极性基团极性大的润滑剂多用作内润滑剂;反之,则用作外润滑剂,但也有内润滑及外润滑剂性能均佳的品种。
ﻫ理想的润滑剂应具备如下性能:ﻫ①必须具有优异的、效能持久的润滑性能。
②与聚合物具备良好的相容性,内部、外部润滑作用要平衡,不影响树脂的透明性,不起霜、不易结垢,不与其他助剂反应。
③黏度小,表面引力小,在界面处扩展性好,易形成界面层。
④热稳定性能优良,在加工成型过程中不分解、不挥发、不降低聚合物的各种优良性能,不影响制品第二次加工性能。
ﻫ⑤无毒,无污染,不腐蚀设备,价格便宜。
ﻫ润滑剂的分类润滑剂按化学结构可划分为脂肪酸酰胺类、烃类、脂肪酸类、酯类、醇类、金属皂类、复合润滑剂类。
按用途类型可划分为内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醇、脂肪酸酯等)、外润滑剂(如高级脂肪酸、脂肪酰胺、石蜡等)和复合型润滑剂(如金属皂类硬脂酸钙、脂肪酸皂、脂肪酰胺等)。
塑料润滑剂成分

塑料润滑剂成分
塑料润滑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润滑剂,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能够使塑料材料更加易于加工、防止粘结、降低磨损等。
塑料润滑剂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脂肪酸酰胺类:主要是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和乙酰硬脂酸酰胺等,具有优异的降摩、抗磨损、减少粘着等性能,是塑料润滑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2.磷酸酯类:主要是二辛基磷酸酯、辛醇磷酸酯和三甲基磷酸酯等,具有优异的极压、抗磨、抗氧化等性能,常用于高温、高速、重载等恶劣条件下的塑料加工过程中。
3.氧化石蜡类:主要是聚乙烯氧化蜡、聚丙烯氧化蜡等,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稳定性,常用于塑料加工过程中的润滑和防老化。
4.聚四氟乙烯类:主要是聚四氟乙烯微粉和聚四氟乙烯纤维等,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低摩擦等性能,常用于高温、高速、特殊材料加工过程中。
5.其他添加剂:如过氧化物、酚醛树脂、石墨等,常用于改善塑料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提高表面光泽度等。
总之,不同种类的塑料润滑剂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成分能够有效提高塑料制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8 塑料用润滑剂及限度 GreenPla PL, Ver.2009.2(Apr.) : Category B-3(Lubricants)
PL# Substance Name/PL Name/Chemical Formula/Official Gazette No./CAS No Limitation
of Use Substance Name PL Name Chemical Formula Official Gazette No. CAS No.
B30001 Epoxisized linseed oil fatty acid butyl ester Epoxisized linseed oil fatty acid butyl ester (Example:)CH3CH2(CHOCHCH2)2CHCH(CH2)7COO(CH2)3CH3 2-753 -
B30002 Petroleum wax(n-paraffin with max. C29) Petroleum wax(n-paraffin with max. C29) CH3(CH2)nCH3, n≦27 2-10 (mixture) - >90% of n-Paraffin with max.C29
B30002(2) Petroleum wax(n-paraffin with max. C48) CH3(CH2)nCH3, n≦48 B30002(3) Petroleum wax(n-paraffin with C50) CH3(CH2)nCH3, n≧50 <1wt% B30003 Glycerol triacetate Glycerol triacetate (CH2OCOCH3)2CH2OCOCH3 102-76-1 B30005 Ethylpropionate Ethylpropionate C5H10O2 2-774 105-37-3 <1wt%
B30007 Dimethyl sebacate Dimethyl sebacate C18H34O4 2-879 109-43-3 <1wt% B30008 Ethylene bis-stearyl amide Ethylene bis-stearyl amide C17H35CONHCH2CH2NHOCOC17H35 2-831 110-30-5 <1wt% 2 / 8
B30009 Ethyl stearate Ethyl stearate C20H40O2 2-798 111-61-5 <1wt% B30010 Methyl oleate Methyl oleate C20H38O2 2-798 111-62-6 <1wt%
B30011 Triethylene glycol Triethylene glycol C6H14O4 2-429 112-27-6 B30012 1-Dodecanol Lauryl alcohol C12H26O 2-217 112-53-8 <1wt% B30013 1-Tetradecanol Myristyl alcohol C14H30O 2-217 112-72-1 <1wt% B30014 Oleic acid Oleic acid C18H34O2 2-975 112-80-1
B30015 Erucyl amide (cis-13-Docosenoyl amide) Erucyl amide C21H41CONH2 2-824, 2-981 112-84-5
B30016 n-Stearyl alcohol n-Stearyl alcohol CH3(CH2)16CH2OH 2-217 112-92-5 <1wt% B30016(2) 1-Octadecanol n-Stearyl alcohol C18H38O 2-217 112-92-5 <1wt% B30017 Pentaerythrytol tetrastearate Unistar H476 C77H148O8 2-649 115-83-3 <1wt% B30019 Ethyl caproate Ethyl caproate C8H16O2 2-782 123-66-0 <1wt% B30020 n-Butyl stearate n-Butyl stearate C22H44O2 2-798 123-95-5 <1wt%
B30022 Stearyl amide Stearyl amide C17H35CONH2 2-824 124-26-5 <1wt% B30022(2) Stearyl amide Alflow S-10 C17H35CONH2 2-824 124-26-5 <1wt% B30022(3) Stearyl amide Amide AP-1 C17H35CONH2 2-824 124-26-5
B30023 Pentaerythrytol stearate Pentaerythrytol stearate C41H77O7 2-766 13081-97-5 <1wt% 3 / 8
B30024 Methyl acetyllinolate Methyl acetyllinolate C21H38O4 2-1339 140-03-4 <1wt% B30024(2) Methyl acetyllinolate Methyl acetyllinolate C21H38O4 2-1339 140-03-4 <1wt%
B30025 Fatty acid(C2~C18)glycerides Fatty acid(C2~C18)glycerides 2-669 142-18-7 <1wt%
B30027 Dodecanoic acid Lauric acid C12H24O2 2-608 143-07-7 <1wt% B30028 Calicium stearate Calicium stearate (C17H35COO)2Ca 2-611 1592-23-0 <1wt%
B30029 Polyesters of adipic acid/1,3-butylene glycol Polyesters of adipic acid/1,3-butylene glycol CH3CO[OC4H8OOC(CH2)4CO]nOC4H8OOCCH3 7-708,7-999 24937-93-7 B30030 Polypropylene glycol Polypropylene glycol C3H8O3 7-129 25332-69-4 <1wt% B30031 Montanic acid ester Montan wax C24-34 8-422 26787-65-5 <1wt% B30032 Stearyl stearate Rikemal SL-800 C36H72O2 2-2489 2778-96-3 <1wt% B30035 Oleyl amide Alflow E10 C17H33CONH2 2-824 301-02-0 <1wt%
B30037 1-Hexanedecanol Palmityl alcohol C16H34O 2-217 36653-82-4 <1wt% B30038 d-Sorbitol d-Sorbitol C6H14O6 8-50 50-70-4 <1wt% B30039 Myristic acid Myristic acid C14H28O2 2-608 544-63-8 <1wt% B30040 Magnesium stearate Magnesium stearate (C17H35COO)2Mg 2-611 5557-04-0 <1wt% 4 / 8
B30041 Glycerine Glycerine (C3H6O)n 2-242 56-81-5 B30043 n-Amyl acetate n-Amyl acetate C7H14O2 2-733 628-63-7 <1wt% B30044 Dimethyl polysiloxane Dimethyl silicon CH3[(CH3)2SiO]n(CH3)3 7-476 63148-62-9 <1wt%
B30045 Propyleneglycol fatty acid esters Propyleneglycol fatty acid esters 2-772 67784-83-2 <1wt%
B30046 Barium stearate Barium stearate (C17H35COO)2Ba 2-611 6865-35-6 <1wt% B30047 Aluminum stearate Aluminum stearate (C17H35COO)Al(OH)2 2-0625 7047-84-9 <1wt%
B30049 Triethyl acetylcitrate (Triethyl=2-acetoxy-1,2,3-ropanetricarboxylate) Triethyl acetylcitrate C14H22O8 2-1327 77-89-4 <1wt%
B30050 Tributyl acetylcitrate Tributyl=2-acetoxy-1,2,3-propanetricarboxylate Tributyl acetylcitrate C20H34O8 2-1327 77-90-7
B30051 Coconut oil Coconut oil 8001-31-8 <1wt% B30052 Hydrogenated castor oil Hydrogenated castor oil 8-297 8001-78-3 <1wt% B30053 Bee's wax Bee's wax 8012-89-3 <1wt% B30055 Epoxized soybeen oil Epoxized soybeen oil (Example:)[CH3(CH2)4CHOCHCH2CH=CH(CH2)7COO]3CH2CHCH2 2-1434 8103-07-8 B30060 Bran wax Bran w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