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人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

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要控制大气污染,必须制定污染气体的排放标准及其相应的法规和监测手段。但是对污染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各国的环境政策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在排放标准的制定上基于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原则是制定一个减少污染气体总排放量的总目标,以此为基准制定排放标准,在技术上则必须去寻找、采用和发展符合排放标准的方法,这是技术强制法,是高标准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典采用这个原则;另一种原则是选择现有的、合适的降低污染气体的技术,根据现有技术能达到的水平来制定排放标准,英国就是采取这个原则。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方案是,根据排放后的情况,制定污染气体排放减少量的总目标,允许选择实际上达到目标的技术措施,这个方案为丹麦等国所采用。就是采取这个原则。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方案是,根据排放后的情况,制定污染气体排放减少量的总目标,允许选择实际上达到目标的技术措施,这个方案为丹麦等国所采用。

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大体上有两种,即按最佳适用技术确定的方法和按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规律推算的方法。

最佳适用技术是指在现阶段效果最好,且经济合理的实际应用的污染物控制技术。按最佳适用技术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方法就是根据污染现状、最佳控制技术的效果和对控制得好的污染源进行损益分析来确定的标准。这类排放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浓度标准、林格曼黑度标准和单位产品容许排放量标准等。

按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规律推算排放标准的方法是以大气环境质量为依据,应用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模式推算出不同烟囱高度时的污染物容许排放量或排放浓度,或者以污染物排放量反推烟囱高度。

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国于1983年颁布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 3840-83),它是在总结了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可能性等制定出来的。该标准分为五个部分,包括总则、制定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制定其他有害气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无组织排放与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方法等。方法中还规定了允许的排放量,规定了SO2、颗粒状物质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计算方法。

从我国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标准体系看,可以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基础方法标准三大类。按照污染源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固定源排放标准和流动源排放标准两类。

(一)国家排放标准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我国陆续制定(修订)了不少有关大气污染控制的排放标准,主要

有以下几种。

①《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②《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91)

③《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

④《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⑤《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761-93)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可参考有关环保法规。

(二)地方排放标准

有的地区在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及功能等方面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为适应地区特点而

制定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如北京市废气排放标准,上海市工业废气排放试行标准,辽宁省、四川省、重庆市及广东省茂名市等也都作了各地区的地方排放标准。

(三)基础方法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进一步防止大气的污染,使制定和修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能遵循统一的技术原则和方法,例如1983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 3840-83)就属于基础方法标准。

三、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随着人们对污染气体危害的认识逐步加深,全球气候变化及臭氧层破坏问题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控制污染气体排放的各种技术逐渐推出,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分阶段地制定越来越严格的污染气体排放标准,促使工业部门去开发、寻找并采用新技术,以适应新的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使能源消耗与原材料消耗进一步降低。因此在环保与发展的问题上,不应简单地认为环保标准严格影响工业企业的发展,而应看到严格的环保标准,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对于发展中国家,环保标准的制定同时也要切实考虑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规定,从我国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我国制定了若干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该项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体系:

①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②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除规定了排气筒高度外,还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③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了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对排放速率标准进行了分级,对现有污染源分为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按污染源所在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别,执行相应级别的排放速率标准,即位于一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一级标准,位于二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二级标准,位于三类区的污染源执行三级标准。

该标准对现有污染源与新污染源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给出了排放限值。

(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1996)(1997年1月1日实施)

该项标准是根据我国大气二氧化硫及酸雨污染日趋加剧,火电厂是排放二氧化硫的重点行业的特点而制定的,标准对1997年1月1日起待审查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新、扩、改建火电厂实行二氧化硫的全电厂排放总量及各烟囱排放浓度的双重控制,同时,为推动四电场高效静电除尘器的应用和及早控制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该项标准首次规定了排放氮氧化物的标准限值。该项标准将火电厂按年限划分为三个时段:

Ⅰ时段-1992年8月1日之前建成投产或初步设计已通过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

Ⅱ时段-1992年8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期间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审查批准的新、改建火电厂;

Ⅲ时段-1997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报告书待审查批准的新、扩、改建火电厂。

表1-2为第Ⅲ时段火电厂锅炉烟囱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表1-3为第Ⅲ时段火电厂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表1-2 第Ⅲ时段火电厂锅炉烟囱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表1-3第Ⅲ时段火电厂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锅炉额定蒸发量低于1000t/h的暂不要求。

(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91)(1992年8月1日实施)

该项标准适用于单台功率在45.5MW(65t/h)及以下各种用途的燃煤锅炉,并划分为两个时段,1992年8月1日之前安装(包括已立项未安装)的锅炉,只对烟气浓度和林格曼黑度作了规定。而对于1992年8月1日起立项新安装或更换的锅炉,则增加了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限制。1992年8月1日以后安装的锅炉执行表1-4的规定。

表1-4 1992年8月1日后安装的锅炉最高允许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与烟气黑度

注: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与(GB 3095-1996)的一、二、三类区相一致。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 学号:M130110244 姓名:吴利红 班级:2013级3班专业:水生生物学 摘要:大气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各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危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健康生活。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和影响,是当今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特点及成因,产生的主要危害,并详细介绍了防止策略。 关键字:大气污染;现状;成因;危害;防止 前言 大气污染由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两类构成,但往往能够真正引起危害的是人为污染物,它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和燃料的燃烧。 我国是一个占世界总人口20%以上的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持续快速推进过程中,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排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流量迅猛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地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我国城市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 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 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 1.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

1-6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

1-6 我国环境保护标准 1-6-1 空气污染 1-6-1-1 标准大气的成分 标准大气的成分见表1-98。 标准大气的成分表1-98 成分 相对分子质量 体积百分比 重量百分比 分压 (×133.3224Pa) 氮N2 28.0134 78.084 75.520 593.44 氧O2 31.9988 20.948 23.142 159.20 氩Ar 39.948 0.934 1.288 7.10 二氧化碳CO2 44.00995 3.14×10-2 4.8×10-2 2.4×10-1 氖Ne 20.183 1.82×10-3 1.3×10-3 1.4×10-2 氦He 4.0026 5.24×10-4 6.9×10-5 4.0×10-3 氪Kr 83.80 1.14×10-4 3.3×10-4 8.7×10-4 氙Xe 131.30 8.7×10-6 3.9×10-5 6.6×10-5 氢H2 2.01594 5×10-5 3.5×10-6 4×10-4 甲烷CH4 16.04303 2×10-4 1×10-4 1.5×10-3 一氧化二氮N2O 44.0128 5×10-5 8×10-4 4×10-3 臭氧O3 47.9982 夏:0~7×10-6 0~1×10-5 0~5×10-5 冬:0~2×10-6 0~0.3×10-5 0~1.5×10-5 二氧化硫SO2 64.0628 0~1×10-4 0~2×10-4 0~8×10-4 二氧化氮NO2 46.0055 0~2×10-6 0~3×10-6 0~1.5×10-5 氨NH3 17.03061 0~微量 0~微量 0~微量 一氧化碳CO 28.01055 0~微量 0~微量 0~微量 碘I2 253.8088 0~1×10-6 0~9×10-6 0~8×10-6 注:本表摘自《法定计量单位与科技常数》。1-6-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1-6-1-3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见表1-99。 空气污染物三级标准浓度限值表1-99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mg/标准m3) 取值时间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总悬浮微粒 日平均① 0.12 0.30 0.50 年平均② 0.08 0.20 0.30 二氧化硫 年平均② 0.02 0.06 0.10 日平均 0.05 0.15 0.25 1小时平均 0.15 0.50 0.70 氮氧化物 年平均 0.05 0.05 0.10 日平均 0.10 0.10 0.15 1小时平均 0.15 0.15 0.30 一氧化碳 日平均 4.00 4.00 6.00 1小时平均 10.00 10.00 20.00 臭氧(O3) 一小时平均 0.16 0.20 0.20 注:本表摘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①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②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1-6-1-4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见表1-100。 中国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表1-100 序 号 物质名称 最高容许浓度 (mg/m3) 序 号 物质名称 最高容许浓度 (mg/m3) 一次 日平均 一次 日平均 1 一氧化碳 3.00 1.00 18 环氧氯丙烷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1、监测布点 相山开发区20年统计的主导风向为东东北(NNE )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结合规划区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拟在评价区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共布设1-2个现状监测点(根据规划范围确定)。各监测点名称、方位见表, 具体位置见图。 图1规划区大气监测布点图 2、监测因子 根据开发区现有企业和拟进入的企业类型,选择特征因子进行监测,具体包括:HCI (小时值、日均值)、硫酸雾(小时值、日均值)、氟化物(小时值、日均值)、苯(小时值、日均值)、HCN(30min平均、24小时平均)、甲醛(小时值)、TVOC(8小时平均)、Pb (日均值)、锡(日均值)、臭气浓度(小时值)进行监测。 同步记录监测点位坐标、总云量、低云量、气压、气温、风向及风速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大气监测应在最不利季节监测,鉴于北方地区供暖期内空气质量相对更差一些,因此,应在开始供暖后尽快安排监测。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18)要求,监测时次满足所用标 准的取值时间要求,小时监测取2:00,8:00,14:00,20:00 4 个时段,日均值监测20 小时以上。所有点位和所有因子连续监测7 天。 监测方法选择监测因子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或者参考标准所推荐的监测方法。 采样按HJ664 及相关评价标准规定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1、监测布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本次规划环评布设11点监测点位,具体见下表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臵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4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臵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臵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 (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接待服务工作标准化手册

接待工作标准化手册

编写说明 接待工作是xx有限公司(下简称“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展示企业的窗口。为更好地促进我公司接待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保障接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编写了《xx有限公司接待服务工作标准化手册》。 本手册从公司实际出发,对接待工作的业务标准、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工作内容,健全完善工作模板和范本,控制关键点,实现接待工作的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 本手册适用于总部各部门及各项目公司,既是公司组织接待活动的“工作指南",又是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基础知识读本。请广大员工特别是接待人员认真学习和使用好本手册。同时,各项目公司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手册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本部门接待管理标准,编写接待细则,全面提高我公司的接待工作水平,全力服务于公司接待工作。 本手册为首次编写,由于时间仓促,编制中难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希望在执行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完善意见,逐步完善接待工作。 目录: 第一章:接待基础管理 第二章:接待工作管理 第三章:座次安排

第四章:应急机制 第五章:资料? 第一章接待基础管理 一、使用范围 适用于xx有限公司总部及下属各项目公司。 二、职责分工 1.领导组 负责审定接待方案,处理接待中出现的问题,并解释解决和指导。 确定工作组成员,并对各小组成员工作内容进行规划与要求。 全方位监督、检查各项接待工作的落实情况。 2.工作组 负责接待活动具体工作,各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三、工作原则 1.热情周到原则:尊重来宾生活、工作习惯及政治、宗教信仰,回避民族、生活和工作忌讳 2。厉行节约的原则:规范接待程序,控制活动规模,注重成本核算,合理控制费用 3.保密原则:严格执行公司保密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公司商业、技术秘密;尊重和保护宾客隐私。 4。责任落实的原则:接待工作组组长直接对领导组负责,各工作小组成员直接对工作组组长负责.各项工作分工明确。 5.把握关键的原则:接待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点要配置AB角(即除该项工作责任人以外再确定一人作为工作接替者,并熟悉该项工作责任人的工作内容。A角遇特殊原因离开岗位时,B角要及时到位,保证工作不断不乱),强化闭环管理,做到事前有布置,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馈,对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有效控制,严密监控. 6.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接待资源体系,充分利用本单位内部的人力、车辆、设施、设备等,力求经济合理配置。 四、接待人员要求 1.熟悉接待方案及活动相关安排,掌握来宾相关信息,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点.

ISO9001:2015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ISO9001:2015标准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 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概要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 (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全国煤炭消耗量从1990年的9.8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费量的增长而急剧增加。到199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达到2370万吨。在各类二氧化硫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到70%,成为排放大户,各类污染源排放二氧化硫的百分比构成如下:民用灶具12%、工业窑炉11%、工业锅炉34%、电站锅炉35%、其他8%。 (2烟尘、粉尘排放现状 1995年全国燃煤排放的烟尘总量为1478万吨,其中火电厂和工业锅炉排放量占70%以上。在火电厂排放中,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 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1995年全国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639万吨.其中.钢铁生产排尘占总量的15%,水泥生产排尘占总量的70%。在水泥生产排尘中,地方水泥厂排尘占到80%,成为工业12尘的主要排放源。 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口1996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莹的28.2%、54.2%和68.3%。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3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添加时间:[2004-05-27]创建人:管理员 GB 3095-1996 (代替GB 3095-82)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1-18批准1996-10-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 -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 -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 GB/T 15262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264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4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3环境空气氰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定义 1.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icular,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2.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 less than 10 μm,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3.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检修作业标准化手册

检 修 标 准 化 作 业 汇 编 重庆海螺矿山分厂审批: 审定: 审核: 编制: 时间:

目录 目的 (1) 范围 (2) 检修计划 (3) 组织及人员分工 (3) 材料、备品、工器具的准备 (4) 安全措施落实 (4) 标准化流程施工 (5) 返工与延期 (6) 试运行验收 (7) 收工总结 (7) 附件:1、检修项目表单 (9) 2、工具材料表单 (10) 3、检修安全措施制定执行指南 (11) 4、检修工序工艺质检表单 (12) 5、现场清理验收表单 (13) 6、工作验收单 (14) 另附:矿山分厂主要检修项目标准化执行方案········15-N 编制目的:标准化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可有效降低因检修计划不周、准备工作不充分、盲目蛮干等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同时可促使相关人员责任心增强,实现设备检修全过程的安全、工艺、质量、文明施工、洁净生产等多方面控制,做到修前有安全预案,修中有控制手段,修后有确认总结。

此外还可以使检修作业人员遵守标准的检修作业程序,在生产操作人员与设备维修人员之间形成安全管理的共同责任,防止因沟通不良、协作不良而引发事故。 适用范围:本篇适用于重庆海螺矿山分厂标准化设备检修作业。 1、检修计划 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检修计划,设备检修计划与生产计划同时制定,同时下达,同时检查考核。任何检修项目都要编制检修计划。 设备检修计划由设备所属工段编制。专业组平衡,报分管厂领导批准后下达。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提出备品备件、材料、工器具计划及检修方案。计划要遵循检修“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检修方案要具体,详细写明作业流程及相应技术标准。 年度计划在每年11月份提出;季度计划在季前1个月提出;月计划在月前15天提出。 2、组织及人员分工 在检修前成立检修筹备领导小组,负责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准备,实施工作等。明确检修项目负责人,技术支承负责人、项目主修、辅修人员、配件材料负责人,安监负责人。 检修筹备领导小组: 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施工安全、质量、进度与协调。由分厂领导或公司领导担任。 项目施工负责人:负责检修施工组织,负责技术指导,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 染物排放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人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要控制大气污染,必须制定污染气体的排放标准及其相应的法规和监测手段。但是对污染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各国的环境政策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在排放标准的制定上基于两种不同的原则:一种原则是制定一个减少污染气体总排放量的总目标,以此为基准制定排放标准,在技术上则必须去寻找、采用和发展符合排放标准的方法,这是技术强制法,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现状(表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内江新欣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于2012年3月5日~日进行了环境监测,监测时间为连续监测天。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水、声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尚未建成,因此当时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因此,本次环境现状评价数据引用年月份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现状评价。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3.1.1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监测共布设个大气采样点。监测点位置见下表及附图。 表大气监测布点设置

)监测项目:、、、、、氨、氟化物、硫化氢、苯并芘、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 备注:苯并比监测资料利用《威钢钢铁有限公司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现状监测数据,其监测时间为年月日~月日,监测时间距今不到年,且从监测至今,区域内大气污染源情况没有变化,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目前正在筹建,尚未建成,因此当时苯并比监测数据满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引用要求。 )监测频次及时间: 监测时间:年月日~日 监测频次:连续监测天。、、、氨、氟化物、硫化氢、非甲烷总烃、苯、二甲苯一小时浓度值每天监测次,时间为:、:、:、:,每次采样不少于;、日平均每日至少有的采样时间。 )监测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各项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执行。 3.1.2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大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详见表。 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小时均值统计表

备注:*为未检出 非甲烷总烃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在此采用以色列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日均值统计表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精选文档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及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系以保障人体健康和一定的生态环境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及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行依据。 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首先要考虑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大气质量目标,为此需综合这一目标的污染物容许浓度。 目前各国判断空气质量时,一般多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63年提出的的空气质量四级水平。 一级:在处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观察不到直接或间接的反应(包括反射性或保护性反应) 二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人的感觉器官有刺激,对植物有损害或对环境产生其他有害作用。 三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或衰退,引起慢性病或生命缩短。 四级:在达到或高于所规定的浓度和接触时间内,对敏感的人发生急性中毒或死亡。 其次,要合理地协调与平衡实现标准所需的代价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此需进行损益分析,以求得为实施环境质量标准投入的费用最少,收益最大。此外,还应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国,要充分注意各地区的人群构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因此,除了制定国家标准外,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制定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大气质量状况以及对大气环境进行必要的管理,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发了有关的大气质量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1982年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82),1996年又作了修订(GB 3095-1996),它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人大气的污染物容许含量所作的限制规定。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实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环境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

论北京大气环境质量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曾一度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我通过查找近几年来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来分析今年的大气环境,分析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大气质量是城市或区域环境质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气污染是复杂的现象, 是自然和人为环境条件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特定时间、空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为此, 分析与总结北京近年来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关的大气环境变化情况, 探索大气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对北京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尤为明显。北京的地形地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西北地形高、东南地形低。而综合气象条件的分析表明:北京从气流上讲实际上是一个大盆地,形成了特殊的大气环流效应,很难依靠自然环境来净化,这就使得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我在网上查阅到了以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统计的北京自2006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数据,以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北京市在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中度污染阶段,但总体有所好转,向大气质量标准发展,曾于2008年最为接近大气质量标准;经调查得到2012年不完整数据,北京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22至0.04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30至0.06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82至0.126毫克/立方米。 北京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凝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大。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因素众多,污染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形成了复合型污染,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也使得大气环境比较脆弱。”前不久刚刚传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卫星图像显示北京汽车尾气污染居世界之最。 二是北京的地形影响。 北京东、西、北三面环山,仅南面是平原,所以只有在冷空气带来的北风吹拂下,污染物向南面扩散,空气质量才能转好。而如果是其它的风向,遇到了大山的阻拦,污染物依然留在城区里。 大气颗粒物与居民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采暖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都与健康指标指数总和有关。同时由于人13'密集,大量消耗能源,引起城市气候的变化,北京已经成为强热岛地区。据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研究,在高温闷热天气居民死亡率增加,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传染病、中暑超额死亡0.5倍。冬季逆温条件下易促发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系疾病的死亡。 北京大气环境的治理方法

维修标准化作业手册改

棒线工段标准化作业手册 钳工工种标准化作业及安全措施 一、作业名称:更换辊道(炉前、炉后、过渡辊道) 1.作业程序:作业前的安全确认---停电挂牌----关闭冷却水阀→拆除底座螺栓、油管 水管→吊运辊道→更换新备件---试车确认清理现场 2.危险因素辨识:碰伤、夹伤、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3.作业标准及安全防护措施:①填写派工单、操作台及就地操作箱拍急停、挂牌签 字、确认;②原料跨作业现场插红旗做警示;③专人指挥天车,佩戴红袖标;使用工具、吊具符合安全要求;④行车吊物下严禁穿行,及时避让;⑤做好互联互保监护工作。 4.安全提示:①两人同行、互联互保;②现场操作箱必须打就地;③劳保是否穿戴正 确;④作业时注意周围环境。 二、作业名称:更换减速机(炉前辊道、炉后辊道) 1.作业程序:作业前的安全确认---停电挂牌-----关闭电源→拆线→拆卸底座螺栓,联 轴器螺栓→吊运减速机→更换新备件---试车确认清理现场 2.危险因素辨识:碰伤、夹伤、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3.作业标准及安全防护措施 ①填写派工单;操作台及就地操作箱拍急停、挂牌签字、确认;②原料跨作业现场 插红旗做警示;③专人指挥天车,佩戴红袖标;使用工具、吊具符合安全要求;④行车吊物下严禁穿行,及时避让;⑤做好互联互保监护工作。 4.安全提示:①两人同行、互联互保;②现场操作箱必须打就地;③劳保是否穿戴正

确;④作业时注意周围环境。 三、作业名称:更换辊道水管、干油管 1、作业程序:作业前的安全确认---停电挂牌-----签字挂牌→关闭油泵→拆除损坏 水管、干油管→安装新备件--试车确认清理现场 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夹伤、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3、作业标准及安全防护措施 ①填写派工单、签字挂牌、确认设备是否停止;②及时避让天车、落实互联互 保 4.安全提示:①两人同行、互联互保;②现场操作箱必须打就地;③劳保是否穿戴正确;④作业时注意周围环境。 四、作业名称:更换上料台架托臂 1、作业程序:作业前的安全确认---停电挂牌----关闭液压阀门→拆卸损坏设备→ 吊出托臂→安装新托臂--试车确认清理现场 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碰伤、夹伤、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3、作业标准及安全防护措施 ①填写派工单;操作台及就地操作箱拍急停、挂牌签字、确认;②原料跨作业 现场插红旗做警示;③专人指挥天车,佩戴红袖标;使用工具、吊具符合安全要求;④行车吊物下严禁穿行,及时避让;⑤做好互联互保监护工作。 4.安全提示:①两人同行、互联互保;②现场操作箱必须打就地;③劳保是否穿戴正确;④作业时注意行车吊物。 五、作业名称:更换上料台架钢轨梁 1、作业程序:作业前的安全确认---停电挂牌---拆卸底座螺栓→吊出钢轨→更换新钢轨

高速公路维修保养标准化管理手册全册

河南高速维修保养标准化 管理手册 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三门峡分公司 高速公路维修保养标准化

管理手册 第一章总则 一、定义 维修保养是指为保持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而进行经常性、周期性、预防性养护和维修工作,使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保持完好状态,确保原有道路状况和使用品质不下降。 二、分类 按照工作内容分为:巡查、日常保养、小型维修。 (1)巡查内容: 日常巡查 定期巡查 特殊巡查 专项巡查 (2)日常保养内容: 路面保养 路基保养 桥梁与涵洞保养 交通安全设施保养 绿化保养 (3)小型维修内容:

路基小修 路面小修 桥、涵、隧小修 沿线设施小修 绿化补植 三、流程及分工: 流程分工 业主监理承包人巡查养护巡查实行三方共同巡查 通知单下发主体协助、配合落实、执行 实施监督过程监督主体、实施 过程检查检查、抽查主体、抽检主体、自检 验收主体、监督组织协助、配合 四、责权划分 ①公司养护总负责人为:公司总经理 ②公司养护具体负责人为:公司主管副总经理

③公司养护科总负责人为:养护科科长 对路段养护工作组织和开展以及养护科管理总负责,对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负责; 按照所分配段落的不同,主要负责所在段落的日常养护巡视和日常养护工作管理。对所辖路段养护工作开展负责,对路段总负责人负责,对监理和承包人不定期检查和抽查。 第二章巡查和通知单 巡查是通过乘车或步行的方式,了解设施状况完好程度,目的是尽早发现病害或损坏,及时进行保养或维修。 巡查是维修保养工作的基础,是编制月度、季度、年度养护计划的依据。 第一部分:日常巡查 一、责任主体及频率 路况的日巡查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理公司三方共同实施,每天至少一次。 二、巡查要求: 1. 路容路貌整洁、美观; 2. 路基边坡稳定,排水设施完善、畅通; 3. 路面平整无明显跳车,病害处治及时、有效; 4. 桥梁、隧道、涵洞及通道等构造物保持完好状态;

(完整word)2017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重点总结,推荐文档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总结 第一章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我国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类标准(分析方法标准、监测技术规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标准样品)、管理规范类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标准的特性:环境标准不同于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其独特的法律属性。环境标准属于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必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环境标准中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国家和地方两级。 2000年4月29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议上,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阐明了“超标即违法”的思想,此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都继续继承并强化了这一思想,超标将受到严厉的行政处罚(责令改正、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停业关闭、罚款及按日计罚),甚至刑事处罚。 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构成了环境标准体系。 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环境保护部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 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1.功能区分类:二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2. 标准分级:二级 一类区:适用环境空气污染物一级浓度限值 二类区:适用环境空气污染物二级浓度限值

工程服务维修工作手册

工程部工作手册目录

工程部机构图

工程人员培训制度 1、岗前培训 1.1新员工上岗第一天先由办公室组织学习《员工守则》和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并介绍公司概况; 1.2新员工到服务中心报到安置妥当后,由工程主管向新员工介绍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其他同事,并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1.3新员工上岗前先由服务中心工程主管进行有关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具体内容可按相关专业的国家规范进行; 1.4新员工经服务中心培训后由工程主管进行考试,并将考试或考核成绩单报公司办公室归档; 1.5新员工考试或考核不合格由服务中心继续组织培训,直至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 2、试用期间的培训 2.1新员工上岗后应由所在工程主管负责帮带并指导安全操作; 2.2新员工在试用期间由工程主管每月组织一次新员工深入学习公司相关管理文件及工程部服务维修工作手册中与本岗位有关部分; 2.3试用期满之前由工程主管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考试或考核,并做出评审意见报公司办公室。 3、在岗员工的培训 3.1在岗员工的培训由工程主管按服务中心经理审批的年、季度培训计划,每月对工程部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员工分别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3.2培训师资由工程相关工程师负责,也可委派有经验的工程人员进行单项技能培训; 3.3需要特殊培训的岗位人员,由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报办公室,由办公室对外联系专业技术人才来公司或派出培训; 3.4在岗员工经培训正式上岗后,每半年对在岗员工进行一次考试或考核,并做出考试或考核成绩纪录。

工程主管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项目内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运行及安全生产工作; 2、负责编制工程日、周、月、季、年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工作计划并实施等工作; 3、协助综合部做好——二次装修图纸报批、审核工作,并配合房管员监督装修方案的实施; 4、负责新项目的供电、给排水、消防、电梯、弱电系统及建筑装修项目的验收和资料核实工作; 5、配合服务中心做好用户入住时房屋设施、设备的接管、验收工作; 6、对外包维修、改造工程及设备的保养进行质量验收;负责保修期内与相关保修单位的协调、监督维修质量工作; 7、负责组织项目工程人员,提供有偿服务,并跟踪服务质量; 8、负责国家有关机构对设备设施强制检查、检验的申报和配合检查工作; 9、负责工程人员的管理、培训、考核等工作; 10、负责工程维修记录、技术资料、设备说明书、技术档案等整理和归档工作。 强弱电工岗位职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