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

一、积累和应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梨园剧种是现宋元南戏的活文物。南音溯.源晋唐,是我国中原的古乐遗响。提线木偶则举世闻名的优秀艺术形式。民间花灯、剪纸等,美不胜收。而泉州石雕技术之高,艺术之妙,在国内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泉州的土木建筑有其浓郁而独特的地方风格。

(1)请用正楷字把“古乐遗响”抄在四字格里。(2分)

(2)加点字“溯”、“辟”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shuò pìB.sùpìC.sùBì

(3)在文段两处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2分)

A.争妍斗艳还B.林林总总更C.琳琅满目也

(4)文段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答案】

(1)(2分)略

(2)(2分)B

(3)(2分)C

(4)(2分)示例一:在“则”后加一个“是”。示例二:在“举世闻名”前加一个“是”。

【解析】

(1)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书法。做到书写认真,字体美观大方。注意要求,运用正楷字。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争妍斗艳,是一个成语,作谓语、定语,意为指竞相比美。不符合语境。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正确。琳琅满目:意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故选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仔细阅读该句,联系上下文做出修改即可。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诗文默写。(12分)

①谁言寸草心,。(孟郊《游子吟》)

②,拄杖无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③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④子曰:,匹夫不可得志也。(《论语》)

⑤,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⑥野马也,尘埃也,。(庄子《北冥有鱼》)

⑦瀚海阑杆百丈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潼关怀古》)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2分)①报得三春晖②从今若许闲乘月③赏赐百千强④三军可夺帅也⑤醉里挑灯看剑⑥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⑦愁云惨淡万里凝⑧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⑨伤心秦汉经行处⑩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每空1分,错、漏、添字的,每字扣0.5分,扣完该空分为止。)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3.按课文内容填空。(2分)

比,能凸显特征或变化。说明文《苏州园林》以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小说《故乡》以的对比,突出故乡的变化。(每空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2分)苏州园林与古代宫殿现代住房(答“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也可。)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和二十年后的杨二嫂”也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8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

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图一曹文轩)(图二陈忠实)

(1)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分)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题词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2)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见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

的含义。(2分)

【赏对联寄深情】

【材料三】

(3)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4分)

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业赢得举世名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分)示例:捕捉刻画典型细节“红领巾”准确定格专注伏案写作场景

(2)(2分)只有读书才能引领我们抵达远处,想要幸福,就做一个读书人。

(3)(4分)内容:高度赞誉和肯定陈忠实的忠诚品德和作品高度。“原上鹿”暗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

形式:采用嵌名联的形式,且一再反复,强化表达效果。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图像人物的观察能力,注意观察细节。结合细节分析而这些和作品的特点。【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结合读书人的含义分析。读书人是幸福的,读书人有美好未来等角度阐述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泉州

府记》)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3分)

A.还于.旧都所恶有甚于.死者

B.忠之.属也子之.听夫志

C.元贞间为.古田尉不足为.外人道也

D.帅府嘉其.忠勇稍稍宾客其.父

6.解释加点词。(3分)

(1)北.定中原 __________ (2)小大之狱. _________(3)可以去.乎 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8.诸葛亮、鲁庄公、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答案】

5.(3分)D

6.(3分)(1)向北(2)案件(3)离开

7.(6分)(1)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故”“崩”“以大事”各0.5分)(2)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补主语,“敌”“力”各0.5分)

8.(3分)诸葛亮忠诚蜀汉,报先帝忠陛下;鲁庄公竭尽全力做好君主本分的事;柯焕誓死抗敌,为国为民。

【解析】

5.

试题分析:A:介词,到/比;B:代词/语助,可不译;C:做/向、让D:代词,他。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注意“故”“寄”“以”,2句注意“遂”“继”的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人物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忠”

的含义也不同,结合具体人物故事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下方,完成后面小题。(11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常江

①任何社会都存在偶像,任何社会也都需要偶像。在中国,大众偶像的“出世”大致有三种方式。

②第一种是以国家为主导性力量的“自上而下”的塑造,承载着改造思想、教化大众的重任。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

③第二种偶像塑造的方式,是一种以文化机构和文化力量为主体的、“中观”层面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在思想文化领域,李泽厚、高尔泰和朱光潜等美学家,则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智识的力量,一种既高贵、又有明确价值旨归的行动指南。在大众文化空间中,一些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因其商品化色彩的气质,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最初的一批娱乐偶像。高仓健、费翔

④上世纪90年代是偶像生产话语机制的转折点。商业力量开始全面占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闲暇时间。商业时代的偶像以“精致”为主要特色,其带给人们的应当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商业体制以大众消费为收入来源,于是大众似乎于其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⑤2005年,当带有鲜明中性风格的青年歌手李宇春,在350万条手机短信投票的簇拥下,成为新世纪初最为耀眼的娱乐偶像,而一度被城市青年顶礼膜拜的知识精英如易中天,也摩肩接踵地走进《百家讲坛》,用旧式知识分子不可想象的方式,完成对文化的商品化。

⑥从雷锋、李泽厚的庙堂之高,到李宇春、易中天的江湖之远,中国人塑造偶像的方式由自发而自觉、由粗放而精致、由直白而隐晦。其间隐藏的社会观念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实在一言难尽。只是有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同,那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塑造出来的偶像,都旨在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精神领域内的需求。不同类型的偶像的持续存在,有时只不过是表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这么一个令人伤感的事实而已。

(选自2016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9.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他们承载着改造思想、造化大众的重任。

B.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如高仓健、费翔,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

C.以李宇春、易中天等商业时代的偶像,带给人们的只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

文化意图。

D.由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所以不同类型的偶像能持续存在。

10.请根据提示概括中国大众偶像“出世”的方式,并指出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

方式:国家力量主导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标题可换作“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请简析这两个标题的优点。(4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3分)A

10.(4分)文化力量为主导商业力量为主导社会观念和文化生态的变迁,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精神领域内的需求。

11.(4分)化用经典名篇名句,文字典雅,激发阅读兴趣。清楚点明文章内容,体现文体特征,学术味浓。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之处即可。“在思想文化领域,李泽厚、高尔泰和朱光潜等美学家,则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故B项错误。“以李宇春、易中天等商业时代的偶像,带给人们的只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文中无此意。故C项不正确。D项的“总是”改变了原文的“有时只不过是”的意思。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题目的作用一般是:(1)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题目。“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化用《岳阳楼记》中的名言。《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具有学术性的特点。各有优缺点。

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版含答案

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word含答案) 免费下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部编版中学语文(jnzkt2000)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5)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亠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甲 (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①ù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láng ② (A.梁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乙 (A.神采奕奕 B.光彩夺目)地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原句: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4~5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精品2019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诗词鉴赏 (2018.福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下对诗的前两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B.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 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诗 人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2.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 【答案】1.D 2.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 (2018.南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

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D 2.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018.龙岩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一“破”字极写山河依旧,国家衰败,一片荒凉残破之景,与“城春”形成强烈反差,体现诗人归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运用对偶和拟人手法写“花”流泪、“鸟”心惊,在诗人眼中,娇艳的春花和活跃的鸟儿也对亡国有了怨恨之情。 C.颈联写一封家信胜过“万金”,其原因是战事持久和战争残酷,反映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对安定和平的渴望。 D.这首诗全篇围绕标题中的“望”字展开,感情真挚,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1.A 2.刻画了一个白发苍苍,频频搔首时更觉头发稀疏,连发簪都难以插上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2018.宁德质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1-2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中考必备】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1. 认真学习《中考说明》,了解考试范围,题型,考点,重点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教学中要落实。注意总结学 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技巧,使学习目标得以达成。 2. 抓常态课堂,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使复习集大 家智慧,这样尽量减少无效的劳动。以耗时间,拼经理来提 高质量的做法必须摒弃。 3. 合理使用多媒体,扩大教学容量,调动学习兴趣, 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能,使知 识能力内化。 4. 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做到仁 至义尽,不留遗憾。与同班级教师协调合作,把育人放在首 位,其次是教好书。 5.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 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 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 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秀率都有大的进步。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遵义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l~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7题为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陶冶.(yé) 潮汛.(xùn) 瀚.海(hàn) B.池沼.(zháo) 叱.骂(chì) 彷.徨(páng) C.酝酿.(niàng) 娴.熟(xián) 恬.雅(tián) D.戳.穿(chuō) 鄙.视(bì) 阴霾.(mái) 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 ....的一项是(3分)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 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 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 3.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其次,不要随意联系现实。有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总喜欢联系现实,当现实与文章内容不一致时,总认为文章的作者是错误的,然后就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已有认知答题,完全不顾文章,这是大错特错的。 再次,遵循就近原则。议论文中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某某文字直接证明的道理是什么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考生在回答时,首先应关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后面是否有说理性文字,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答案。如果没有,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如果有中心句,那就是答案。如果没有,那么再找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完善采分点 有的考生做阅读题时,发现问题简单,自己会做,就盲目乐观,精神松懈,考生常因此丢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点。 譬如《扬州个园》中有这样一段话,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如果根据此段内容设置问题:此园名为个园的原因是什么考生会感到回答此题非常轻松,但是却容易忽视一个最基本的采分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因此,考生越是认为试题容易,越应该慎重。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说明文提炼信息准确度好把握,信息点回答不全面却是个大问题。那么,如何全面筛选信息呢像上面介绍的例子,只要考生在阅读时注意到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前有一个又字,此题就不会轻易丢掉采分点了。所以在阅读时,尤其是阅读说明文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又、还、也、此外、而且等词语。 五、分条作答 做课外阅读,需要书写的文字较多,一些考生常怀有侥幸心理,答案写得非常详细,以便阅卷教师从中找到正确答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考生回答问题时,应言简意赅。比如在回答请概括文章所使用的事实论据,或请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一类的问题时,考生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如果是正面的事实,可以概括为某某按照论点的内容去做了,有怎样的效果;如果是反面的事实,可以概括为某某没按照论点的内容去做,有怎样的后果。这样既节省笔墨,又抓住了采分点。 有些问题的采分点较多,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内容放在一起,混成一片,不利于阅卷教师批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丢分,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条理的清晰。尤其是3分或4分的题,考生应在每一条答案前标明序号,以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地抓住答案中的几个采分点。 六、仔细审题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书籍,能描(huì)▲ 浩瀚天地间千恣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màn)▲ 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人生几十年光阴,居然能弛骋古今,经天(wěi)▲ 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一脉相(chéng)▲ ②描(huì)▲ ③(màn)▲ 长④经天(wěi)▲ 地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2. 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长河落日圆。(王维《▲》)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⑦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⑧▲,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的小诗,涉及《水浒传》中哪三个情节?请分别概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0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8)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字子美,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B.“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

“汗青”特指史册。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D.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他在创作中的最大成就就是为全世界儿童写了许多富于诗趣而又美丽的童话。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__①__(A.diàn B.dìng),是福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江流域重峦dié__②__(A.叠B.迭)嶂,地理环境相对隔绝。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闽江文化__甲__(A.兼容并蓄B.统筹兼顾)呈现鲜明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居民的迁徙而__乙__(A.传送B.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形成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 乙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8【中考语文】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

名著阅读专题 (2018.福州质检)名著阅读,完成1-2题。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文中的他指猪八戒。(《西游记》)()(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3)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富言》。() 2.阅读《水浒传》选段,按要求作答。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文中“胖大和尚”的名字叫,他打那两个公人的原因是 【答案】 1.(1)×(2)√(3)√ 2.鲁智深两个公人要杀害林冲(或:鲁智深要救林冲) (2018.南平质检)名著阅读。 1.下面对名著的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 A.《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按先后顺序,有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称呼。 B.草料场被烧之后,走投无路的林冲依照柴进的指点,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来到朱贵的酒店,投奔了梁山。 C.鲁滨孙把从狗嘴里救下的小山羊,带回家饲养,驯养为家畜。后来羊群越来越多,不但随时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 D.婚礼前夜,简·爱的婚纱被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给撕成碎片。然而,正如罗切斯特告诉她的一样,那不过是一个梦。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全)

2

3

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 4

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5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

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 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 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②⑤ 4.古诗文默写写。(8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名著阅读。(4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猪八戒(《西游记》)②武松(《水浒》)③米开朗琪罗(《名人传》) 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o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 (全卷共7页,23小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6)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D、《假如生活欺骗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整理【终极版】

阅读题是初中语文考试的重点,所以今天中国知识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供参考。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享 审题 通常语文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 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 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 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 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一个办法。 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 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 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备选术语】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 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 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中考语文考试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如果要细数唐诗宋词多少首,大概能成千上万吧。但是诗词不同,诗词所表达 诗人的情绪就那么几种。所以碰到诗词也不要怕,经过总结,借用有关诗词的术语,知道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和做题思路,做出来的答案得分也八九不离十。

人教版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7人教版语文中考试卷 语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停滞(zhì)陨落(yǔn)岔开(chà)饶舌(ráo) B.婆娑(suō)灼伤(sháo)粗犷(kuàng)岑寂(chén) C.禀赋(bǐng)威慑(shè)驽钝(nú)咫尺(zhǐ) ) D.钦差(chāi)熹微(xī)拘谨(jǐn)窒息(zhì) 【答案】B 【解析】B灼伤(zhuó)粗犷(guǎng)岑寂(cé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笨拙悖谬不言而喻一劳永逸 B.愤慨隘口痛心疾首稍纵即逝 C.眷顾蹒跚兴致勃勃无动于衷 D.鳞峋谩骂死心塌地水泄不通 、 【答案】D 【解析】嶙峋 3.下列加点成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片花海呀,惊艳了春光,让人故步自封 ....。 B.央视《“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正紧锣密鼓 ....地准备着。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 ....,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却让听者潸然泪下 ....。【答案】A ! 【解析】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目前,“智慧桂林”城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我市将通过实施老城区特色街区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答案】C 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嫡称为“左迁”。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无为在歧路,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君问归期未有期, _。(李商隐《夜雨寄北》) (5)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 (6)箫鼓追随春社近, _。(陆游《游山西村》) (7)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 。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 ??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甲 (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①(A.pù B.p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láng②(A.梁 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乙(A.神采奕奕 B.光彩夺目)地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②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 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原句: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修改句: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4~5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2

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2 一、(2017·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沿溯.阻绝溯:__________ (2)属引.凄异引:__________ (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5分)

部编中考语文阅读解题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课外辅导知识教材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 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有些同学做阅读题时,全凭自己的感觉答题,其实,答阅读题也是有技巧可寻的。以下是针对《考试说明》,提出的几种答题技巧: 一、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总分120 分,时间15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 分,共1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慷慨. (g <&)沧.桑 ( (Cang) 酝酿(ni α Ig )劳永逸(y ) B .折服((Zh e) 魅 . 力 (m e i) 绰号chu o)任劳任怨(yu an) C .澎湃.(bαi 侮.辱 ( (W U) 应和( h e)水涨船高(Zh 0 g) D .沉淀.(d ∏g) 肃穆 . (m u ) 堕落(du o)彬.彬有礼(sh 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 . 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 B . 纳闷脸夹吹嘘兴至勃勃 C . 安适酷爱清辙汉马功劳 D . 气势震摄憔瘁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 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2017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福建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全卷共7页,23小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5)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6)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7)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0)《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 C、《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 D、《假如生活欺骗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