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王子鱼的繁殖

非洲王子鱼的繁殖
非洲王子鱼的繁殖

非洲王子鱼的繁殖

非洲王子原生地在东非马拉维湖,是岩栖类的著名代表,以艳丽的明黄色招人喜爱。它的生命力强、适应力强,是新手饲养三湖慈鲷的首选品种。而且,只要提供适宜的水质和环境,就能亲眼观察到非洲王子鱼繁殖全过程,一睹慈鲷特别的“口孵”习性,相信饲主一定很有成就感。

怎么样的环境才算合适呢,当然是尽量与天然栖息环境一致,而且要维持环境稳定。它喜欢较硬的水质而且是弱碱性的水环境,pH值控制在8.0左右,水温应该维持在27~29摄氏度。非洲王子鱼繁殖的产巢是雄鱼挖沙后的浅坑,这就要求鱼缸的细沙要丰富、干净。

非洲王子的领域意识很强,不管在自然环境还是鱼缸内,它们根据体型和健康程度各占领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域,驱赶追逐任何进入领域的鱼只,包括雌鱼。除非雌雄都有交配的意愿,雄鱼把底砂挖成浅坑作为产巢,邀请雌鱼进入其领土。产卵前的雌鱼肚子肿胀、输卵管突出,排出卵后雌鱼会把卵含入口中,这时雄鱼会在雌鱼面前频繁的抖动尾部引其注意。雌鱼会把对方臀鳍的金黄色卵斑误认为自己排出的卵,便去含卵,雄鱼趁机把精子放到雌鱼嘴里让卵受精。之后应该把雄鱼隔离捞出,让雌鱼安静地孵卵。这就是非洲王子鱼繁殖的全过程。

非洲王子性成熟6~8个月,雌鱼产卵周期45~60天,每次产卵50~100粒。繁殖高手会配备一只雄鱼和七只雌鱼,严格控制产

卵周期,先把雄鱼和其中一只产卵的雌鱼放在一个空间里,含卵受精后把雄鱼跟另一条雌鱼放一起,这样基本每周都有雌鱼在繁殖。

自然环境下,卵孵化需要二十多天,期间雌鱼禁食,过度饥饿、性情凶暴的个体会吞噬鱼卵,可以在第10~14天后采用强制的抠卵方法取出鱼苗。双手缓缓进入鱼缸,抓住雌鱼,用手轻轻掰开下颚再轻轻摇晃,带着卵囊的鱼苗会自然流出。等幼鱼长到1厘米,可喂食蛋黄水或刚孵化的丰年虾,一天至少两次。期间增加换水频率,每天换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好。

非洲王子鱼

锦鲤鱼怎么养(10年养殖经验汇总)

4 主题 21 关注 21 粉丝 + 关注 发私信 锦鲤币17 龙珠45 电梯直达楼主 qiliang123 发表于 2012-5-15 17:39: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锦鲤鱼怎么养?养殖锦鲤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健康、无伤的锦鲤.这对于后期养殖锦鲤会省事不少。锦鲤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它通吃多种食物,常见的有面包屑、植物碎片、蚯蚓、面包虫、米饭、水果等等。饲养锦鲤可以按植物性饲料占60%,动物性饵料占40%进行喂养。锦鲤鱼的适应环境温度在8-30度,对于水质要求不高,但对水温的变化极为明显。当温差变化大于4度以上时。锦鲤容易出现感冒症状。锦鲤鱼种类繁多,数量多达1400种,它身形优美颜色鲜艳。在中国自古就被看作龙的化身,在日本,锦鲤则有吉祥如意的象征,在锦鲤的种类中最受官宦人士喜爱的莫过于丹顶。其具有“鸿运当头”的美称.锦鲤的观赏性极高,具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之称,接下来土巴兔小编将详细介绍如何养殖锦鲤鱼。 如何选择锦鲤鱼缸? 1.选择锦鲤鱼缸: 要根据家庭条件选择不同规格的水族箱,由于锦鲤和金鱼的生活习性不同,体型大活动量亦较强,所以选择的水族箱不应太小,一般容量最好不小于60千克。饲养较大体型的锦

鲤,水族箱还要适当加大,容水量应不小于200千克。由于锦鲤的活动量大,耗氧量强,所以水族箱要配置滤水器和增氧泵,以保证水中有充分的氧气和水质的清洁。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簇箱密度一般60 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15立方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立方厘米×3 0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可放养8尾;11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可放养10尾。 大型水族箱或饲养锦鲤数量较多的水族箱可以采用空气压缩机或大功率、输出量大的气泵供气,中小型水族箱或饲养锦鲤数量不多者,可采用专门的电动微型空气压缩泵耸起。另外水族箱中还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饲养锦鲤的目的主要是供人们观赏,因此,水族箱内必须有一定的照明设备。 漂亮优美的锦鲤 锦鲤鱼缸养锦鲤的注意事项 1.准备新水: 给锦鲤用的新水,要先存放一两天,称为晒水,一方面是为了去除水中的氯气,另一个作用是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接近。如有条件最好向水中充气可帮助去氯。新水第一次养鱼可以向水中加入黄粉(水族店有售,按说明使用),以起到杀菌抑菌作用。 2.充氧 买好鱼一定要充氧,以免回家途中被闷死。鱼到家后不要急于入缸,要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放入鱼缸10至20分钟后再打开,让缸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同袋中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以使鱼儿逐步适应新“家”的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锦鲤是属于温带性鱼类,适宜的温度约为8~30℃。它对环境的适应力强,但对水温的剧烈变化则显得脆弱,尤其是温差猛烈变化4℃以上时,在体表面就会出现白膜,就是感冒症状,请多小心。 3.控制好温度 不能急剧改变水的温度。鱼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冬天在冰层以下仍可维持生命,大热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晒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剧改变温度,就会导致生病或死

孔雀鱼怎么养 孔雀鱼的养殖注意事项及繁殖方法

孔雀鱼怎么养孔雀鱼的养殖注意事项及繁殖方法 孔雀鱼因其体色绚丽多彩而受到众多养殖专家和玩家的钟爱,成为名副其实的观赏鱼。了解行情的小伙伴都知道,孔雀鱼是一种不太好养的鱼,对水质等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孔雀鱼怎么养?这对多数朋友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就认真看看小编给大家的建议吧。 孔雀鱼的基本资料: 孔雀鱼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体形修长,有极为美丽的尾鳍。体长4~5厘米,繁衍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但寿命较短。孔雀鱼怎么养? 1、水温水质:应稳定在22到26度之间,成鱼一般我是控制在22到24度,刚出生的孔雀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左右。适应水质为弱碱性也就是PH 值在7-7.3之间DH值在8-9左右的水文环境。孔雀鱼对药品和氯气的反应很剧烈,水中的残留氯是造成孔雀鱼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养孔雀鱼的水要经过充分的晾晒。 2、光照:光照对于孔雀鱼,有人认为有其必要性,也有人不以为然,小编认为并不一定要使用专用的水族灯具,但是至少要有光线、营造出日夜的感觉。在黑暗中的孔雀鱼比较不会接受饵料;孔雀鱼的色泽也会比较黯淡,而在有光线的情况下,则会增加抢食的速度,减少残饵过多污染水质的机会;孔雀鱼的色泽也会比较亮丽。而且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比较方便观察孔雀是否感染疾病、大约何时要准备接生小鱼等每日例行的工作。

3、饵料:刚出生的孔雀鱼,当天可以不喂,一是先使其适应环境,二是有卵黄囊还未吸收完。从第2天开始,最好是以活丰年虾幼虫开口,其营养丰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进排便的功效。这个时期使子鱼尽量多吃、吃饱,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时缸中还可保留少许活饵的程度。 另外也可以用冷冻的丰年虾幼虫、脱壳丰年虾卵、水蚤或专业幼鱼人工开口饵料来喂养,这些饵料比活虾略差,差距主要体现在适口性和营养含量上。在幼鱼2、3周大时,除了喂虾和水蚤幼虫外,还可以喂食一些细小的水蚯蚓}、人工饵料等,使幼鱼摄入的营养更充分。饵料种类喂食的顺序是先喂其他饵料,最后喂丰年虾,以使丰年虾在鱼的肠道内停留时间更充分,营养更好的被吸收。 4、换水:每天换一次,每次换20%左右。每周换2次换50%,2周后全部换水1次,同时把缸清理干净。在子鱼的第一个月内,可以这样换水:第2月到第3月,每天一次换20%,一周一次50%,2周左右一次全部换水的;第3个月后的鱼,每天换水20%,2周一次换50%,一个月左右一次全部换水的。 孔雀鱼养殖注意事项: 孔雀鱼在饲养的时候要注意:由于孔雀鱼的品系和品种繁复,不同品系的雌雄孔雀鱼混养在一起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繁殖上的混乱。所以为了得到纯良的后代,大家在养孔雀鱼的时候要将不同品种的孔雀鱼按照繁殖的要求进行隔离养殖。具体说有两种方法: 1、同品种雌雄混养:也就是将同一品种的多尾雌雄孔雀鱼合养在一个水族箱里。让它们自由交配以繁殖后代的方法。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就不要养在一起以免造成后代品系不纯(当然你如果是想造成一种新的品种的除外)。

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

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 一、繁殖方法: (一)母鱼的选择 一般选用前一年留作种鱼的锦鲤,在室内度过过冬季后,于3月中下旬移至室外鱼池中饲养。此时,再进一步选择优良的亲鱼来繁殖后代。 锦鲤繁殖的适龄一般在2—8冬龄,体重达1.5公斤以上。挑选体质健壮、外表丰满圆润,鳞片光润整齐,泳姿稳健;头圆阔,体长,无残畸形,无损伤,无病害,色泽光亮、均匀的鱼作为亲体。 从外观看,母鱼身体粗壮而丰满,腹部膨大,越接近临产腹部膨大越明显。头部稍窄并略长。胸鳍端部呈圆形。母鱼生殖孔稍宽而扁平,微有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泄出;公鱼身体较瘦长,胸鳍端部略尖,在胸鳍的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有若干白色“追星”,而生殖季节过后追星自然消失。公鱼生殖孔小而下凹,用手压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 (二)准备工作 采用水泥鱼池作为产卵池,鱼池面积是4米×4米的方形池或者是4米×5米的长方形池较为适宜。过大不便管理,过小又影响亲鱼的产卵活动。水深在60~80厘米间,以含氧量充足,水质清洁, (ph7.2~7.4)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为好。 鱼巢也要非常重视,鱼巢是用来附着鱼卵的,产卵之前一定要先准备好。一般以棕树皮做鱼巢较好,将网直线拉好铺上鱼巢。 孵化池用3米×3米,水深30厘米的水泥池。孵化池的水温要和产卵池的水温相同。如果两池的温差大于5℃时,会降低孵化率,甚至死亡。其孵化期的长短和水温的高低有关,温度越高,时间越短。但也要注意温差不能太大。当发现池水变成浅灰白色时,要立即换水,新旧水温差不得超过1℃。孵化池不宜有强烈的阳光照射,水温不能超过30℃。 (三)繁殖方法 锦鲤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4—5月,当水温稳定在16~18摄氏度以上时,即可将公,母锦鲤按1:2的比例挑出放入准备好的水池,在水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让其自行产卵。一般在水温上升到20℃后开始大量产卵,产卵的时间在凌晨4点左右开始直到上午10点或中午为止。如果天气突然变化,水温急剧下降的话,就会中断产卵。当发现卵巢附满卵时,将其捞出换上新卵巢。母鱼第1次产卵后,相隔2周左右又会产卵,待产卵完毕,需将卵全部捞出放入孵化池中,以免被母鱼吞食。

腊梅的栽植与养护

腊梅别名:香梅.黄梅花.香木.腊木.腊花.雪里花.巴豆花 原产地:我国中部地区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花期很长,从11月下旬开到翌年3月,盛花期是1-2月。 日照:性喜阳光,怕风,宜种在向阳避风处。 温度:耐寒,-15℃能露地安全越冬。 土壤:喜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 水分:耐旱,但忌水湿。 养花要诀:繁殖方法栽植施肥浇水温度.光照病虫防治整形修剪花期调节 栽植繁殖方法:主要用嫁接法繁殖,也可用压条、扦插、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砧木的繁殖可用播种及分株法。 1.播种 腊梅种子含水量大,失水后生活力降低,因此7~8月采种后应立即播种,当年发芽成苗。也可采种后沙藏或干藏,第二年春季播种,干藏者先用45℃温水浸种1天,晒干后再播种。幼苗当年高10~15cm,5~6年生者才能作砧木用,故不如分株法快和方便。狗蝇梅因易结实,为主要种源,多作砧木,或作育种选择的材料。 2.分株 多在春季叶芽萌发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为了操作方便并使砧木积蓄更多养分,最好提前在冬季于距地面约20cm处剪除全部枝条。 3.嫁接繁殖 以狗蝇梅为砧木,采用芽接、切接、劈接、腹接、靠接等方法。切接、劈接多在春季叶芽麦粒大小时进行,过早或过晚成活率都低。为了延长嫁接时期,将母树上准备作接穗的枝条上的芽抹掉,约一周左右又可发出新芽,等新芽长至黄米粒大小时即可再采作接穗用于嫁接。切接、劈接时,接穗选l年生粗壮枝条,砧木选粗l~1.5cm者为宜。一般在距地面l0cm 处嫁接,为了加速整形及造型需要,也常在lm左右处嫁接。接后用泥封接口然后埋土,现多用塑料袋套住嫁接部位,半个月以后再破袋、去袋。 河南鄢陵嫁接腊梅多采用改良切接法,即在切砧木或削接穗时,仅切去很薄的一层皮(约为砧木直径的1/10),然后将砧穗的形成层对齐,绑扎套袋即可。此法成活率极高。腊梅的芽接、腹接和靠接多在生长季节(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腹接后要套以塑料袋,经20~25天愈合,发新枝后及时解绑剪砧。除普通靠接外,河南郡陵嫁接腊梅创造了一种盖头皮靠接法,接口愈合较好。方法是先在砧木适当部位把枝梢剪去,将断面对称两侧由下而上削成带皮层的斜切面,长4~5cm,深达木质部,然后把接穗一侧削成稍带木质部的切面,比砧木切面稍长,最后将接穗夹盖在砧木上,与砧两侧切面的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绑扎紧,成活后剪去接口下部的接穗即可。

观背青鳉的日常饲养和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观背青鳉的日常饲养和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观背青鳉是人工通过对野生青鳉改良培育出来小型淡水观赏鱼,其个体较小,体长约3~4cm,色彩艳丽多变,具多种体型,因此衍生出许多极具观赏性的品种。相比于孔雀鱼、斑马鱼等小型热带鱼最大的优点是锦鳉在没有过滤打氧加温设备下也能正常生活,而与金鱼、锦鲤等传统观赏鱼相比较,锦鳉使用小容器就能饲养好。观背青鳉喜静水或微流水环境,常群游吃食,那么如何饲养和繁育观背青鳉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饲养和繁殖经验进行详细分解,希望能对大家养好观背青鳉有所帮助。 一、观背青鳉的日常饲养管理 1、饲养容器的选择 室内饲养的观背青鳉可选用玻璃缸或深色容器,玻璃缸切记勿选择热弯玻璃缸,笔者就有因热弯玻璃缸爆裂,缸裂鱼亡的经历。深色容器可以选择紫砂盆等,室外的话,可以选择深色周转箱,陶盆等。尽量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可能会释放毒素,尤其天热时,要用的话建议常换水减少毒素的累积。玻璃缸饲养可选择一些适合侧视观赏的品种如:长鳍类、光体类、出目类、干支类。深色容器饲养则可选择一些锦系、单色系列 2、饲养容器的布置 对于新手而已,强烈建议裸缸饲养,勤抽底换水,延长光照时间,先养水,否则再好的鱼也不好养。等到水质稳定了,养殖经验丰富后,再对养殖容器进行改造升级。 (1)底砂:可适当添加天然深色底砂(勿选择彩色人工染色底砂),深色底砂能为浮游生物供庇护,为青鳉提供天然饵料生物,有利于青鳉的发色并给予安全感。同时底砂易积累有害杂质,使水质变坏,建议定期用洗砂工具清理。 (2)氧气需求:青鳉低耗氧,因此日常饲养可以不用开增氧泵增氧。如果密度大,可以增氧,但尽量不要开大,使水体保持微流水状态即可,同时建议饲养密度为一升水一条鱼。 (3)过滤:建议尽量不使用,青鳉爱静水,晚上青鳉休息时可能被吸,可选择在缸中添加一个水妖精进行过滤。换水建议吸底换水,切记勿全换水,部分换水,换水量1/4左右,换水频度视气温而定。 (4)植物:水草和浮萍不仅仅是为了布局饲养环境的美观,还可以成为青鳉鱼的“避难所”,还可以充当产卵介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的还能净化水质。 (5)光照:养殖期间保持一定光照有利于鱼的生长和肥水的养成,但不要太阳光直射。 (6)温度:观背青鳉对水温水质要求不高,可生活0~40℃水温环境,适宜生长温度15~30℃。夏季无需加热,冬季加温可使其正常发色生长。 3、日常的饲养与管理 (1)喂食:可以喂饲料,一天一两次,3分钟内吃完即可,鱼食吃不完捞走, 防止污染水质。晚上最好不进行投喂,防止消化不良。在温度低时可以减少投喂,可以一周喂食一次,低于10度可不喂。亦可以投喂一些水溞,营养均衡。 (2)光照:室外夏季避免阳光直射,散光即可,使用射阳网可防止因日夜温差过大而导致的水温波动,其他季节光线尽量多点好,光照不够的情况使用灯具补光,建议至少保证每天8个小时以上光照,晚上关灯。

孔雀鱼完全版饲养手册

孔雀鱼完全版饲养手册 孔雀鱼的基本资料 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凤尾鱼 学名:Poecilia 科种:鳉鱼科(胎生) 产地: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 水温:22,24? 硬度:10-30dGH Ph值:7.0-8.5 食物:红线虫、水蚤及干饲料均可。 性情:性情温和、活泼好动 孔雀鱼的形态特征 该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根据其尾鳍的形状,何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 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

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 雌鱼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雌鱼的各鳍均较雄鱼的短,但体长约为雄鱼的2倍。 孔雀鱼的繁殖力很强,经过人们长期杂交培育,产生了许多花色品种,千姿百态 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 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

分生繁殖技术

分生繁殖技术 一、分生繁殖基本知识 ㈠、分生繁殖概述: 分生育苗是利用植物体的再生能力,把根(茎)蘖或丛生枝从母株上分割下来,另行栽植培育,使之形成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该育苗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活率高、成苗快、繁殖简便等优点,但繁殖系数低。在生产中主要用于丛生性强、萌蘖性强和能形成球根的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以及部分花灌木。如菊花、八仙花、贴梗海棠、棣棠、郁李、玫瑰、绣线菊、紫荆等常采用分株繁殖方法。 ㈡、分生方法 球根花卉植株的地下能形成肥大的变态器官。根据器官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块根类、根茎类、块茎类、球茎类、鳞茎类等。不同的球根类型,采用的分生方法不同。 1、分球繁殖方法 ⑴、块根类分生育苗块根通常成簇着生于根茎部,不定芽生于块根与茎的交接处,而块根上没有芽,在分生时应从根茎处进行切割,适用于大丽花、花毛茛等。 大丽花块根 ⑵、根茎类分生育苗用利器将粗壮的根茎分割成数块,每块带有2—3个芽,另行栽植培育。适用于美人蕉、鸢尾等。

荷花根茎 ⑶、球茎类分生育苗鸢尾科的一些花卉,如唐菖蒲、球根鸢尾、小苍兰等,在其母球旁能产生多个更新球和子球,可在茎叶枯黄之后,整株挖起,将新球从母株上分离,并按球茎的大小进行分级,大球种植后当年可开花,中球可栽培一年后第二年开花,小的子球需经过3年培育后才能开花。也可将老球茎分割数块,每块上都要有芽,再另行栽植。生产上常用分栽小球的方法繁殖。 图8-4 百合地下部及地上部形态 1、珠芽 2、侧鳞茎 3、茎出根 4、母球 5、新球 6、去除母球鳞片后的形态 ⑷、鳞茎类分生育苗鳞茎是由肉质的鳞叶、主芽和侧芽、鳞茎盘等部分组成。母鳞茎发育中期后,侧芽生长发育形成多个新球。通常在植株茎叶枯黄以后将母株挖起,分离母株上的新球。适用于百合、郁金香、风信子、朱顶红、水仙、石蒜葱兰、红花酢浆草等。

如何繁殖锦鲤鱼

一、判断进入繁殖季节的雌雄亲鱼 一般每年的四、五月间是锦鲤繁殖季节,在生殖季节,雌、雄鱼的区别十分明显,雄鱼的胸鳍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出现若干白色粒状小突起,称为"追星",生殖季节过后"追星"就会自行消失。所以的当观察到胸鳍有“追星”的雄性锦鲤鱼时说明这个时候是锦鲤进入了繁殖期可以选择繁殖。根据“追星”的有无选择雌雄锦鲤鱼作为亲种。 二.亲鱼的应该具有的条件 选种的锦鲤亲鱼多选3-5龄的、选体形强健、品种纯正、体态良好的。种鱼的交配,要选同一品种性状相近的一条雌鱼对一条雄鱼。使用过卡利净鱼池过滤器之后才发现鱼池可以变得如此清澈明亮,净化效果确实不错。如果有两条雌鱼,就配两条雄鱼,以此来类推。

三、繁殖的方法 选好亲鱼后,根据亲鱼的数量来看采取人工挤卵和人工促进自然排卵两种办法进行。

第一种办法:人工挤卵

如果亲鱼不多,可以直接把锦鲤鱼拿出来进行挤卵。选择好要进行人工挤卵的亲鱼,取一个消毒过的浅盘,然后先拿出雌亲鱼,用湿毛巾包住鱼体,肛门处预留一个排卵孔,左手抱住雌鱼,右手用拇指轻压腹部,浅黄色的卵粒就会均匀的落入浅盘中;这时再迅速抓住雄鱼,用同法将精液挤入浅盘中,用干净的毛笔或羽毛轻轻拌匀,保证每个卵粒都有受精的机会。卡利净鱼池过滤系统不但过滤鱼池效果好而且设备非常简便耐用,很省心。约过15分钟,将受精卵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鱼巢中,(鱼巢是用来附着鱼卵的,一般以狐尾藻、棕树皮、柳树须根(要经多次煮过)等作鱼巢较好,把它扎成小束,即可使用。)放在清水中孵化。用这种方法鱼卵的受精率较高。

第二种方法:人工促进自然排卵

如果选择锦鲤繁殖的亲鱼比较多一个个挤卵就会很麻烦,选好亲鱼后,把亲鱼放在一起,其他不相干的锦鲤鱼移动到别的鱼缸里去。或者也可以将亲鱼单独放在一个较大的鱼缸或鱼池中。然后在鱼缸里放上一束凤尾草,要是没有凤尾草,用其他水草或者旧棕丝、麻丝代替也行。亲鱼撒子后,必须立即把雌鱼捉出,放到别的鱼缸里单独饲养。一条雌鱼排卵时,必须有一条雄鱼随即跟上排出精子,这样才能完成受精过程,否则不会出小鱼。留有雄鱼的缸中,必须随即换入新水,不换水则会引起水质腐臭,使种鱼死去。无论是第一次撒子的新鱼,还是已撒子多年的老鱼,在繁殖期间一般都要撒子三次,每次撒子,间隔时间为一星期左右。鱼子的质量一般以第二次撒的更好些。鱼子撒出以后,然后洒满鱼子的凤尾草或其他水草从缸中取出,置入事先准备的清水鱼缸中,鱼缸最好准备一个较大的鱼缸或者鱼池,因为孵出的数以万计的幼鱼,将要在这池中生活一段时间。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鲤鱼在流水或静水中都能自然产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卵和孵化效果。 1、亲鱼培育 (1)性成熟和性周期 长江流域的湖泊、外荡、水库、池塘所养殖的鲤鱼,雌鲤二龄开始性成熟,雄鲤一龄以上达到性成熟,一般5月为其性腺成熟和产卵的时期。产卵后的第Ⅵ期卵巢到7月份吸收退化到第I期,此后逐渐发育到11月份进入第Ⅳ期,并以此期越冬,第二年3-4月份,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卵巢即迅速成熟很快由第.W期发育到第V期。性成熟的雄鲤繁殖后精巢退化到第Ⅲ期,8-9月进入第Ⅳ期,12月进入第V期,并以此期越冬。 产卵季节在南北各地有所不同,南方地区的珠江流域产卵盛期为2-3月;长江流域为4-5月:黄河流域5-6月;东北地区为6-7月,产卵期一般可持续2个月左右。 (2)雌雄鉴别 鲤鱼雌雄鉴别。 (3)亲鱼的选择和饲养 雌鲤鱼应选择二龄以上,体重1千克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75千克左右,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体质强壮、

体形略长以及活动力强而无伤。来源以湖泊、网围、外荡、池塘养殖为好,是无公害的优质亲本。 亲鱼池面积一般3-4亩,水深1.5-1.8米左右,每年必要清塘1次。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50千克/亩,也可以混养少量的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升高,突然下暴雨时鲤鱼自然繁殖而零星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养在同一池塘。鲤鱼为杂食性、食量较大的鱼种,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补充天然饵料,并注意产卵前15-20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促性腺的发育。 2.自然产卵受精 (1)产卵、孵化池的选择 产卵池以2亩为好,水深1.2米左右。应选避风、向阳、池底淤泥少。进、排水方便,环境幽静的池塘。放亲鱼前3-5天,用生石灰等清塘,灌水时严密过滤,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每升5毫克以上。 一般是用鱼苗饲养的池塘兼作孵化池,采用兼作孵化池必须有3-5处池塘轮翻,这样在孵化时易操作,要求池塘面积均为2 -3亩,水深0.8-1.0米,但放鱼前必须清塘。 (2)鱼巢的制作和设置 鲤鱼是产黏性卵,需要有附着物以便受精卵粘附上面发

腊梅繁殖技术

腊梅繁殖技术 来源:沙加2009-8-31 14:34:47 人气:578 腊梅可采用播种、扦插、嫁接、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 ①播种法。a.秋播:7~8月果实成熟以后进行采收,将种子从果托中取出,随时播种,播后10多天便可出苗,当年苗可长高达20厘米。b.春播:多半在3~4月份进行(种子是上一年采收贮藏的),播种前,种子需放入30~40℃温水中浸泡12小时,以促进发芽,而后在沙壤土中作条插,浇足水,15~20天便可出苗,移植培养3~4年便可开花。 ②分株法。当叶芽刚开始萌动时(3~4月),便可以进行。被分株的植株,应离地20~30厘米以上,最好在上一年年底进行截顶,以便母株多积累养分。分株时先将母株四周的土掏出,用利刀劈下一部分,以便移出另行栽植。 ③嫁接法。以切接为主,靠接次之。a.切接:宜在每年3~4月,腊梅芽萌动时进行(芽如麦粒大小)。接穗应超前1个月,从2~3年生腊梅树选取健壮的一年生枝条,截取枝条的中段部分。砧木宜选

4~5年生腊梅实生苗或狗牙腊梅作为砧木。切接法操作:接穗长6~7厘米,留1~2对芽,将接穗两面削去皮层。略见木质部,刀口斜面长3~4厘米。将砧木离地3~6厘米处剪去,在砧木直径面横截1/3处向下切,劈开4~5厘米,将接穗插入砧木,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并用塑料带扎紧接口初,涂上2克备好的湿泥,然后培土到接穗的顶部以保湿。b.靠接:靠接法操作:在每年5月6~21日之间进行靠接最好。将砧木置于腊梅优良品种之侧,选择与其粗细基本一致的枝条作接穗。将择砧木和接穗的枝条各用利刀削去3~9厘米的切口,注意应稍带木质部。砧木切口位置不宜过高,在20厘米以下为好,切口削好以后,将砧木的伤口与接穗的伤口相对合,尤应将双方的形成层相互紧贴,而后用绳带稍绑紧,在接口处抹上湿泥,再用塑料薄膜包扎严,然后对砧木上的枝条作适当轻剪,但不要截去顶端,使之能继续生长,并供给接穗水分和养分。40天以后,待腊梅接穗上长出新叶、新枝时,可将接穗枝条从切口下部剪掉,将砧木切口以上的枝条和叶全部剪去,这样便成为一棵独立的植株。

锦鲤的养殖技术

锦鲤是鲤鱼突变品系经人工选育而成的一种名贵观赏鱼类,其游姿高雅,体型优美,色彩艳丽,斑纹灿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看好,养殖趋热,是目前在发展观赏鱼养殖业中销往欧洲市场一个可创汇的主要品种。其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一、养殖环境 选择通风向阳、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亲鱼池面积30-40平方米,池深1.5-2m,水深 1.2-1.5m。产卵池15-20平方米,池深1.5m,水深1-1.2m。孵化池3-5平方米,池深0.8-1m,水深0.6-0.8m。苗种池10-15平方米,池深0.5-0.6m,水深0.4m。成鱼池的大小视饲养量多少而定,一般以2000-3300平方米为宜,既便于管理,水质也较稳定,池深1.5-2m,水深1.5m左右。 锦鲤对环境适应性比较强,但不能抵抗水温急剧的变化,温差不能超过2-3℃,水温骤然下降或升高则容易生病。锦鲤最适生活的水温是20-25℃,在这种水温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色彩鲜艳。锦鲤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以泉水为最好,其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其它成分,能增加鱼体色素,使锦鲤体色更加鲜艳,而且溶氧充足。 二、繁殖技术 亲鱼选择是锦鲤繁殖的关键措施之一。挑选体质健壮、品系纯正、品种特征明显、色彩边际清晰鲜明、鳞片光滑整齐、游姿稳健、鱼鳍完整、外形匀称、无损伤、无病害的鱼作为亲本。同时要求雌鱼要在4龄以上,雄鱼3龄以上,体重1.5kg 以上。选择这样的亲鱼,生殖性腺发育好,卵子和精子的活力强,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高。锦鲤的繁殖期同普通鲤鱼相似,—般在每年4-5月,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将雌、雄锦鲤按1:2-3的比例挑出放入准备好的产卵池中,并在产卵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让其自行产卵。待其产卵结束后,把亲鱼捕起,将鱼巢移人孵化池进行孵化,5-7d后鱼苗孵出即可进行培育,培育方法同普通鲤鱼相似。 三,饲料投喂 目前在养殖过程中均采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进行投喂。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在35%以上。投喂时采用驯化的方法,使锦鲤形成上浮巢中抢食的习性。根据鱼体规格,适时更换合适粒径的饲料(见表1)。—般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约为鱼体总重量的2%-10%。具体投喂量还要根据鱼吃食情况、鱼体规格和水温而定。

孔雀鱼繁殖的8大注意事项,孔雀鱼繁殖常识

孔雀鱼繁殖的8大注意事项,孔雀鱼繁殖常 识 孔雀鱼繁殖的8大注意事项 饲养孔雀鱼,你必须先将快生产的母鱼隔离并放养在产子缸里,但此时也必须在缸内放置一些可供幼鱼躲藏的设施避免母鱼吃幼鱼。一旦母鱼完成生产就必须将母鱼尽快的移出产子缸,因为幼鱼一旦在母鱼的范围内,幼鱼就不易成长的非常好。本文总结孔雀鱼繁殖的八个注意点,供大家参考。 1、小幼鱼出生前,pH须在4.5~5.5,出生后须在5.5~6.5。 2、产卵后至小幼鱼被搬离的一段时间,亲鱼不被喂食。 3、亲鱼只能提供乳汁6~7天,否则会过劳影响身体状况。 4、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 5、亲鱼于幼鱼搬离后有3~4天的休息,跟着有可生产下一批小鱼。 6、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 7、11次里,头3次多不成功。 8、一生里雌鱼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孔雀鱼入门手册之介绍(多) 鱼孔雀形态特征 孔雀鱼,卵胎生将鱼的代表,由于周期性的生产力,使得牠

赢得「百万鱼」的封号,也因此常是初饲养观赏鱼者家中的常客。 孔雀鱼体长4~5厘米,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尤其是繁殖的后代,会有很多与其亲鱼色彩、形状不同的鱼种产生。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的大小只有雌鱼的一半左右,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 早期的孔雀鱼以东南亚进口及国内南部生产为主,两者的共通特性是对水的硬度要求很高,且都是采室外培育的方式,因此充分受到阳光的洗礼,所以色泽显得特别灿烂。 起初孔雀鱼虽为各界所接受,但落得和其它鱼种混养及廉价易阵亡的悲惨印象,因此国内观赏鱼的发展虽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孔雀鱼却得数十年如一日,毫无进展可言。这期间虽然有数波推展孔雀鱼的动作,但始终因天时地利种种条件不配合而无疾而终。主要是国内观赏鱼界数十年来的高度开发,至今已进入瓶颈,因此在这波倡导活动之下终于获得各方的响应,让孔雀鱼在观赏鱼界中建立一个新的领域。 孔雀鱼往往是初学入门者第一次饲养的鱼种,却也常常是养鱼数十年者重拾的鱼种,此现象正巧说明了孔雀鱼易懂难精的特性,无怪乎能让人如此的着迷,愿意摒弃所有的鱼种只留孔雀鱼。 孔雀鱼繁殖常识孔雀鱼是如何受精的呢 孔雀 鱼如何受精孔雀 鱼属于卵胎生热带淡水鱼类,体表的色彩斑斓、强力的繁殖能力让它在观赏鱼界名震一时。那么到底孔雀鱼如何受精?孔雀

鲤鱼繁殖育种研究进展

鲤鱼繁殖育种研究进展 年级专业:08级水产养殖学(观赏鱼) 学号:200830370311 姓名:金松 摘要:以鲤鱼研究的时间顺序介绍迄今为止鲤鱼育种已采用过的方法和已取得的成就,特别着重介绍了鲤鱼的育成品种以及一些新技术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在鲤鱼育种上的应用, 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育种、杂交、细胞工程、转基因 一、鲤鱼育种研究背景: 鲤鱼养殖在我国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殷商时代就有池塘养鲤的记载,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传统年画中常有一个穿红兜肚的男孩,身骑一只活蹦乱跳的大鲤鱼的形象,就是反映“年年有鱼(余)”这一祈望子孙绵延和丰收的主题。鲤鱼是我国水产养殖最典型的代表物种之一,它在我国养殖产量巨大,地域分布非常广泛,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象征已经深入人心。我国完成了荷包红鲤、兴国红鲤的提纯、复壮,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获得了丰鲤、荷元鲤、岳鲤等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杂种组合, 苏联培育出了罗浦莎鲤、尼夫斯基鲤等新品种, 新技术育种方面, 已在人工多倍体、雌核发育、人工性别控制等方面取得成果,并已应用于生产, 获得了生长速度快的全雌鲤, 用雌核发育方法建立了三个鲤鱼纯系, 三倍体技术也已成熟。此外, 把传统育种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在鲤鱼育种中也取得了成就, 用鲤卿移核鱼与镜鲤杂交获得了性状优良的颖鲤, 把杂交与雌核发育相结合培育出了建鲤。不断发展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能更快地获得性状超群的鲤鱼新品种。为培育出更好更健康的鲤鱼新品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展鲤鱼全基因组研究计划,鲤鱼全基因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鲤鱼分子育种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还能够为其他重要鲤科养殖鱼类的分子生物学和育种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孔雀鱼和红绿灯能混养吗,孔雀鱼不繁殖7种原因

孔雀鱼和红绿灯能混养吗,孔雀鱼不繁殖7 种原因 孔雀鱼不生小鱼孔雀鱼不繁殖7种原因 孔雀鱼不生小鱼,孔雀鱼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鱼,深受许多人的喜爱与追捧,了解孔雀鱼的朋友都知道,孔雀鱼是繁殖大王,不过很多朋友也会遇到孔雀鱼不生小鱼的情况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孔雀鱼不生小鱼解决方法,喜欢孔雀鱼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 1、可能没有性成熟。一般来说正常健康的孔雀鱼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你的孔雀鱼生长还不到一个月那就在等一段时间才能进行繁殖。 2、繁殖了可能被母鱼吃了。刚产下的小鱼仔只有几毫米长,小到很容易被其他孔雀鱼当饵料吃掉,而且孔雀鱼第一次产仔只能生产十来条鱼,不存心留意的话很难发现。 3、公鱼性无能或者太老。性无能的公鱼其实还是很常见的,先天畸形或者后天的伤病都有可能破坏鱼只的繁殖系统使其失去生殖能力。公鱼太老则身体机能不足及支撑其追赶以及跟母鱼交配故而造成孔雀鱼不繁殖的现象。 4、母鱼可能生殖系统有问题或者处于生殖休息期。很可能是母孔雀臀鳍紧闭无法跟公鱼交配从而导致无法形成受精卵。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可见若母鱼处在这段时间内是无法繁殖的。

5、鱼缸空间过小或者公母分配不当。一般说一公升水配置一条鱼,如果太密集可能会造成供氧不足或者水质污染等原因使孔雀鱼处于病态而不愿意繁殖。公母繁殖分配的话一般1公4母是保持繁殖率的最佳比例,若母鱼太多可能会导致公母疲惫,而公鱼过多的话可能会对已怀孕的母鱼造成影响。 6、水质太差与水温不适宜。水质太差的情况下鱼本身的体质以及精神状态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孔雀鱼不繁殖的现象。水温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影响孔雀鱼的正常身体机能,从而导致不繁殖。 7、没有分清公母。这种情况一般新手居多,不知道哪个是公的哪个是母的,若都是公鱼的话如何繁殖! 孔雀鱼和红绿灯能混养吗 孔雀花鳉,俗称孔雀鱼,霓虹脂鲤,俗名红绿灯鱼,又名红莲灯鱼、霓虹灯鱼、红绿霓虹灯鱼、红灯鱼。这两种观赏鱼都非常的美丽绚烂,那么这两种美丽的水族鱼儿能否在一起混养呢? 红绿灯全身笼罩着青绿色光彩,从头部到尾部有一条明亮的蓝绿色带,腹部蓝白色,红色带和蓝色带贯穿全身,光彩夺目。因体色极为艳丽,有热带鱼中“皇后”的美称,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热带鱼品种。 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 孔雀鱼和红绿灯鱼生活习性类似,对水环境的要求也相似,因此这两种水族可以在一起混养。当然,在混养的时候也需要特别注意。维持水环境的稳定,非常关键。同时,如果发现有异常,

孔雀鱼的繁殖技术

孔雀鱼的繁殖技术 孔雀鱼繁衍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沟渠中,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关于孔雀鱼的繁殖技术如下: 一、亲鱼选购 雄鱼要身体短,尾鳍夹角大,体形匀称健壮,尾柄肥大,追逐雌鱼,充满生命力。雌鱼要看尾鳍的形态、颜色等,雌鱼要身体长、腹部较大的。雌鱼要选购从未交配过的。 二、孔雀鱼的繁殖周期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北部各地,**引入台湾,随着国内观赏鱼的兴起,很快被引入国内,短短几年便席卷整个水族界,由于其饲养门槛非常低,成为了鱼友玩家手中**广泛**初级的新手鱼。孔雀鱼的繁殖周期短,产子数量多,能在短期内繁衍成很大族群,人送外号“鱼百万”。

孔雀鱼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一般来说,健康的雌性孔雀鱼越23-28为一个繁殖循环期,其产子数量主要看母鱼的大小,初产时约10尾左右,第二次约20-30尾,第三次责任30-50尾,也有孔雀鱼一次可产子100多尾,所以孔雀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一般的母鱼一生可产子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孔雀鱼繁殖周期很短可是它的寿命同样短暂,一般只有2~3年。孔雀鱼繁殖时,同窝留种鱼不能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三、孔雀鱼的交配

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强,幼鱼能很快进入成熟期,进行交配。那么孔雀鱼是怎么交配的呢? 孔雀鱼性成熟早,从出生到性成熟大概需要一个月,性成熟并不意味着可以交配,需要等3~4个月各项身体机能成熟之后才可以进行交配。通常情况下会将性成熟后的公鱼母鱼按照1:4的比例隔开饲养。成熟期来临后,母鱼发情公鱼会进行追逐,此时孔雀鱼交配的正式开始。 孔雀鱼发情时雌鱼体内会形成未受精的卵,致使腹部逐渐膨大,且出现黑色胎斑;当雄鱼接到信号后,为了博取雌鱼的欢心,雄鱼会努力的张开自己靓丽的尾部来吸引雌鱼的注意,且雄鱼会不断追逐雌鱼,会把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排出精子,精子进入雌鱼体内与卵结合,从而致使雌鱼怀孕。 孔雀鱼交配完成,确认雌鱼怀孕后,可将雌雄鱼分缸饲养。当发现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行动异常且鱼肚棱角分明时说明孔雀鱼临产在即。这时就要把雌鱼捞到固定的产缸内进行待产。待产期间要注意孔雀鱼的营养补给,尽量喂一些营养成分较高的饲料,比如丰年虾。或者也可自制或者购买一个繁殖盒来保证母鱼生产的安全性及鱼仔的 安全。 孔雀鱼是怎么交配的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在孔雀鱼繁殖过程中,交配这一环节十分重要,一旦出了纰漏有可能使孔雀鱼难产、孔雀鱼不繁殖等现象,这对于以繁殖而吸引人的孔雀鱼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锦鲤繁殖和水花饲养经验

锦鲤繁殖和水花饲养经验 倡导平等、优雅的慢生活应乐鲤版主的邀请,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锦鲤如何繁殖。。。 但感觉现在讲繁殖稍有点晚了。。。所以今天也给大家分享下水花该怎么养,这应该还是比较接地气的,毕竟现在水花正当季,希望对大家有用!!先说说怎么繁殖:选定优良亲鱼是搞好锦鲤繁殖的关键。采用自然繁殖,首先要选择合乎标准的亲鱼。在北方,前留作种鱼的锦鲤,在室内渡过冬季后,于3月中下旬移至室外鱼池中饲养。此时,应进一步精选亲鱼,以获得优良的后代。(一)亲鱼的选择作为繁殖用的亲鱼,一般要具有以下:体质健壮、色泽鲜亮晶莹、品系纯正、品种特征明显、色斑边际清晰鲜明,无虚边、无疵斑、鳞片光润整齐、游姿稳健及各鳍完整无缺陷。(二)雌雄鱼的鉴别方法锦鲤到成熟年龄,雌鱼和雄鱼形态就有了差别。一般来说,雌鱼身体短粗而丰满,腹部膨大,越接近临产时腹部膨大越明显,头部稍窒息窄并较长;雄鱼的体形较瘦长,且部宽而短,额部稍突起。雌鱼的胸鳍端部呈圆形;而雄鱼的胸鲤端部略尖,在生殖季节,雌鱼与雄鱼的区别更为明显,雄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出现若干白色烂状小突起,称为“追星”。生殖季节过后追星则自选消失。雄鱼生殖孔小而下凹,用手轻压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生殖孔稍宽而扁

平,微有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泄出;锦鲤繁殖时,雌雄亲鱼数量搭配适当与否,与卵子受精率高低关系极大。为了保证精子数量充足,提高卵子的受精率,雌鱼与雄鱼搭配比例是1:3(1发声雌鱼与3尾雄鱼组成一组或1:2或2:3效果较好。若雄鱼数量少,采用雌雄鱼搭配比例1:1 的方法也可。2-3龄雌锦鲤的生殖腺刚发育成熟,生殖机能不旺盛,因而怀卵量少,卵烂亦小,孵化出的仔鱼容易发育不良,一般都不选作亲鱼。适龄繁殖的亲鱼。适龄繁殖的雌鱼一般在4-10龄;而雄鱼也要在3-5龄以上,这样的亲鱼,体质健壮,生殖腺饱满,卵子和精子的活力强,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高,用作亲鱼最为理想。(三)产卵池的准备采用水泥鱼池作产卵池,鱼池面积是4米X4米的方形池或4米X5米的长方形池较为适宜。鱼池不宜过大,过大不便管理,过小又影响亲鱼的产卵活动,水深30-40厘米,以含氧量充足,水质清洁、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7.2-7.4)微大性,硬度低的水质为好。(四)鱼巢:鱼巢是用来附着鱼卵的,产卵之前要将鱼巢准备好。一般以狐尾藻、棕树皮、柳树须根(要经多次煮过)等作鱼巢较好,把它扎成小束,即可使用。(五)产卵在北方地区,4月下旬至6 月中旬是锦鲤产卵的季节,当水温上升至16-18摄氏度时,就可将亲鱼移入产卵池,发现亲鱼有急促追逐现象时,即可旋转鱼巢于产卵池内,当水温上升到20摄氏度时,即可大

腊梅扦插繁殖法

腊梅扦插繁殖法 本发明属于花卉,蔬菜,果树的栽培方法,是一种腊梅扦插繁殖法,以成年腊梅为母本,选取母株上的枝条进行繁殖,其特征在于选取二年生的萌蘖枝上取具有2~3对芽,10~20厘米长的截枝作为插穗,其繁殖步骤和环境条件如下;(1)插穗经30~60PPM吲哚乙酸和30~60PPM萘乙酸混合液处理,处理时间为15~26小时。(2)插穗经药液处理后,浸入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2~10分钟。(3)经消毒和处理后的插穗置入山泥,黄沙,砻糠灰,炭屑的混合介质中。(4)插穗培育所处的环境要求如下;地中温度维持在15~28℃。地表温度维持在0~25℃。≌气温度维持在0~25℃。≌气相对湿度维持在65~100%。土壤相对湿度维持在30~40%。土壤酸碱度维持在PH5.0~7.5。 冬季蜡梅的扦插繁殖技术 蜡梅是很有特色的花木,但繁殖起来难度较大。下面介绍一种带踵扦插法,可以大大提高繁殖成活率。 ?一、时间。整个冬季均可进行,以12月为好。 ?二、取枝。扒开蜡梅基部,将径粗1厘米以上一年生或二三年生枝条,自母树基部向外顺势撕裂劈下,枝条基部呈踵足状。当然,以斧劈法取下枝条也可以,但对树基损伤过大,不利母树次年发枝。 ?三、贮藏。将劈下的枝条剪留下端,约20厘米长,并以快刀对踵足起毛部分修理、削平。然后头尾一致整理成捆并喷水,在半湿状态下用双层塑料袋包裹严密,最后将其置于室温为12℃至16℃的暗处。 ?四、扦插。20天左右,当蜡梅踵足部分膨胀隆起白色组织,枝芽也萌出时,就可以进行扦插。数量少时可用深一些的瓦质花盆,多时用沙床,基质为纯净的粗沙。操作时先以小木棍在湿沙上打洞,再放入插穗并埋实,全部插完后浇一次透水。 ?五、养护。不论花盆还是沙床扦插,完成后都要支棚,罩塑料膜保护,并且要置于光照良好、温度不低于12℃的室内或暖房。家庭可放在靠暖气的朝阳窗台上。补充浇水不可过勤,宜于半干时进行。插穗发叶后要加强管理,确保新叶不落是成活的关键。每10天左右向叶片喷施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有利生根。春天到来后,盆插的可移至室外向阳处;阳光过强时要移至半阴处,并逐步撤走塑料罩膜。大约4个月后,插穗萌发第二茬叶片,说明已生根。此时可开始按一般花木正常管理,每10天施一次肥。夏天过后即可移栽。如果扦插的不是好品种,可将其做嫁接砧木使用。

日本锦鲤的鱼苗培育及挑选

日本锦鲤的鱼苗培育及挑选 专业班级:水族科学与技术姓名:苏晓兵学号:0804054215 在观赏类水产动物中,锦鲤以其多彩的花色和矫健的游姿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广大观赏鱼爱好者最为欣赏且养殖持续时间最长的品种之一。该鱼与传统鲤鱼最大的差异在于其独特的体色,这也是决定其市场价格最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培育色泽鲜艳的锦鲤是养殖该品种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遗传基因是影响其外部性状最主要的因素,但不同的环境条件与营养物质的差异也是制约其非遗传性状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下面介绍几种提高日本锦鲤鱼苗成活率和增强其色泽的方法。 一、池塘准备 1.池塘条件采用泥底池塘是日本锦鲤鱼苗培养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为了方便池塘水质的调节和养殖初期阶段饵料生物的培养,池塘面积宜为0.5一1亩,水深O.5~O.7米,且要求排灌方便,水源符合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2.清塘消毒日本锦鲤鱼苗下塘前的7~1 O天,应对鱼苗培育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通常使用的药物为生石灰(干法清塘用量6 O~7 5千克/亩,带水清塘用量1 2 5~1 50千克/亩),时间仓促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漂白粉(水深l米时用量1 3.5~l 5千克/亩)。投放鱼苗前还应使用试水鱼,以确保清塘药物毒性已消失。 3.基肥施用与传统淡水养殖鱼类相同,锦鲤的开口饵料也为浮游动物,其中轮虫是鱼苗最适合的饵料生物,且有利于色素的沉积和鱼苗的生长,因此,鱼苗下塘前培养丰富的饵料生物尤其重要。即在鱼苗池清塘消毒后,应进行必要的施肥处理,经过发酵处理后的有机粪肥是较好的肥料之一(用量2 0 O千克/亩),在有机肥料施用后的7~1 0天适口的浮游动物即可大量出现,主要为轮虫和无节幼体,使用无机化肥(如氯化铵、碳酸氢铵或尿素等)可以使适口饵料生物出现高峰的时间适当提前。 二、鱼苗选择与下塘 1.水花选择锦鲤品种多种多样,应根据培养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还应将不同亲鱼产出的后代分池饲养,以利于跟踪观察来确定配组优劣;在投放时还应考虑鱼苗规格,鱼苗刚过混合营养期,能稳定平游、开口摄食浮游生物时投放池塘是最佳时期;最后还应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