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知识技能(65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3分)

1.3

5

+

3

5+

3

5

=()×()=()

2.15个4

5

的和是();

3

10

1

3

是()。

3.

5

12

时=()分

3

8

t=()kg

3

5

m2=()dm2

4.2

5

t的

3

4

是()t;比8m多

3

4

是()m。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

4

m,它的表面积是()m2,体积是()

m3。

6.一台播种机每小时播种9

20

公顷,照这样计算,0.4小时可播种

()公顷。

7.从3

4

t水泥中运走

2

3

,还剩下()t;从

3

4

t水泥中运走

2

3

t,

还剩下()t。

8.在里填上“>”“<”或“=”。

9.学校合唱队有80名队员,舞蹈队队员比合唱队队员少3

5

,学校舞

蹈队有()名队员。

10.菲菲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30页,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24

25

×26表示26个

24

25

相乘。()

2. 1kg的3

4

和3kg的

1

4

一样重。()

3.一个数乘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4.5

9

-

5

9

×

5

7

=0×

5

7

=0 ()

5.乙的年龄是甲的3

4

,丙的年龄是乙的

1

3

,甲的年龄最大。()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算式结果大于1的是()。

2.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养鸡场养公鸡420只,养的母鸡的只数比公鸡多3

7

。母鸡比公鸡多

几只?正确的列式是()。

4.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3

4

m,第二根用去

3

4

,剩下的铁丝

相比,()。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

5.一个班的人数增加1

5

后,又减少

1

5

,现在这个班的人数()。

A.比原来多

B.比原来少

C.和原来一样多

四、我会算。(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3.看图列式计算。(6分)

生活应用(35分)

五、解决问题。(共35分)

1.元元和路路一起参加跳绳比赛,元元跳了150下,路路跳的数量是

元元跳的2

3

。路路跳了多少下?(5分)

2.一副围棋39元,一副中国象棋的价格是一副围棋的

9

13

,一副陆战

棋的价格是一副中国象棋的1

3

。一副陆战棋多少元?(5分)

3.一头黄牛重250kg,背着比它体重轻3

5

的货物,站到一个电子秤上。

请问电子秤的屏幕上显示的质量是多少千克?(5分)

4.某鱼塘里今年放养了16000尾鱼苗,其中草鱼苗占1

4

,鳊鱼苗占

2

5

其余的是鲫鱼苗。(8分)

(1)鳊鱼苗比草鱼苗多多少尾?

(2)如果明年鱼塘里放养的鱼苗数比今年增加1

8

,明年将放养多少

尾鱼苗?

5.某服装厂10月计划加工服装28000套,结果上半个月完成计划的3

5

,下半个月完成计划的47。这个月比原计划多加工服装多少套?(6分)

6.某电脑城有电脑110台,第一天卖出1

5

,第二天卖出剩下的

1

4

。还

剩多少台?(6分)

一捆电线全长36m。第一次用去的长度比全长的3

4

多4m,第二次

用去的长度比第一次用去的长度的3

31

少1m。第二次用去多少米?(10

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 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检测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单元检测 本检测题满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封面是长方形 A.①②B.①③ 2. 下列平面图形不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 7. 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第7 题图 C.②③ ) D.①②③ 3. 将一个正方体沿着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至少需要剪的棱的条数是() 4. 下列四个有关生活、生产中的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 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 B 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 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 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如图所示,从 A 地到达B地,最短的路线是() A.A→ C→ E→B B.A→ F→ E→B C D 第 5 题图6. 下列图形中,不是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8. 圆柱是由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那么左图是以下四个图中 的哪一个绕着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 9. 如图是一个立体图形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这个立体图形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 方体构成,这些相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10. 如图,三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按相同规律涂 有红、黄、 涂黄色、白色、红色的对面分别是( A.蓝色、绿色、黑色 B.绿色、蓝色、黑色 C.绿色、黑色、蓝色 D.蓝色、黑色、绿色 、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24分) 11.如图,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 和为 6 ,则 12.下列表面展开图对应的立体图形A的名称分别是B:C、D 、 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 么 第11 题图 两个数字 之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仔细想,认真填。(24分) 1、的倒数是(),最小质数的倒数是(),a的倒数是()。 2、“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诗中“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 3、: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 =():10 = ( )%=24÷()= ( )(小数) 5、你在教室第()行,第()列,用数对表示你的位置是(,)。 6、在、、 53% 、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7、小明的存钱罐里有5角和1角的硬币共18枚,一共有5元。则5角的硬币有()枚,1角的硬币有( )枚。 8、下面是我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近视的有()人,假性近视的有()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同学少()人。 (3)视力正常的同学与视力非正常的人数比是()。 9、我国规定,如果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超过2000元的部分就要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小红的妈妈月收入2360元,她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10、数学课上,小兰剪了一个面积是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你能猜出她至少要准备(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5分) 1、15÷(5+3)=15÷5+15÷3=3+5=8。() 2、一吨煤用去后,又运来,现在的煤还是1吨。() 3、两个半径相等的圆,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相等。() 4、小华体重的与小明体重的相等,小华比小明重。() 5、右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 三、快乐A、B、C。(5分) 1、一件商品原价200元,涨价15%后在降价15%,现价()原价。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法的意义(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1)(个);(2)(个);(3) (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3.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测试 题

一、填空 1、20个是( );的15倍是( )。 2、75的是( );的是( )。 3、一桶油重千克,10桶油重( )千克。 4、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5、在“女生占全班人数的”这一条件中,( )是单位“1”的量,与对应的量是( ),写出求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式是:( )=女生人数。 6、一根铁丝长米,截去,还剩下;若截去米,还剩下( )米。 7、比30多 的数是( );比36少 的数是( )。 二、选择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 B、20× +20 C、20×(20× ) 三、计算 (1)×75 (2)× (3)×21× (4)×+× (5)( +)×32 (6) × ×16 四、应用题 1、人体中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小华的体重是52千克,他身体中的血液大约重多少千克? 2、 同学们为班级图书角捐书,故事书有126本,文艺书是故事书 的,科技书是文艺书的,捐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3、修一条路,原计划投资56万元,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修这条路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多少万元? 4、学校铺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已经铺好了150米,再铺多少米就正好铺完了全长的? 五、看图列式计算。 六、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了全程的,行驶了多少千米? 2、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种苹果树,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3、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第一周卖出总数的,第二周卖出总数的。 (1)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双?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课堂调整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介绍位置 先请若干名学生站上讲台,要求学生说出XX同学的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 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 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 (4)讨论 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所有的 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 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 确定:列表示竖排,一般从前往后;行表示横排,一般从左往右。 (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 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问:确定一个位置要用几个数据?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 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 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 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 表示位置的方法吗?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小学六年级数学十一册概念 ***单元一 位置 1.找位置:先列后行。格式为:(列,行)。 例如:(a ,b )。 2.位置的表示方法:①、两边小括号;②、中间是逗号;③先写列,再写行。 3.平移方法:左右平移,列变行不变;上下平移,行变列不变。 *** 单元二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b a +b a +b a =b a ×3( b ≠0)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 不变。 例如:a ×c b (c b ×a ) =c ab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整数乘分数; ①、分数乘以整数,可以看作是求几个分数相加的和是多少。 例如:b a ×n=b a +b a +b a 、、、、、、( b ≠0) ②、整数乘以分数,可以看作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n ×b a 的意义是:表示求n 的b a 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 母。 例如:b a ×d c =b d ac (b 、d ≠0) 【注: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5.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例如:b a ×a b =1,那b a 和a b 就是互为倒数。 6.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的方法: 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7.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0.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相关概念: ①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②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 ③“增加”、“提高”、“增产”是“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是“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的意思。 ④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 “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单元三 分数除法概念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个人整理资料)

第一单元 位置 1、 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如(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从左往右看) (从前往后看) 2、 平移时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 3、 图形左、右平移: 行不变 图形上、下平移: 列不变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 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 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 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 1 (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0)a a ≠,它的倒数为 1a ;非零整数 a 的倒数为 1a ;分数 b a 的倒数是 a b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一、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测试题

一、填空 1、20个34 是( );25 的15倍是( )。 2、75的23 是( );56 的35 是( )。 3、一桶油重32 千克,10桶油重( )千克。 4、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 . 5、在“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这一条件中,( )是单位“1”的量,与59 对应的量是( ),写出求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式是:( )=女生人数。 6、一根铁丝长58 米,截去14 ,还剩下( )( ) ;若截去14 米,还剩下( )米。 7、比30多 16 的数是( );比36少 34 的数是( )。 二、选择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110 ,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 、110 B 、910 C 、1110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34 ,求面积的算式是( )。 A 、20×34 B 、20× 34 +20 C 、20×(20× 34 ) 三、计算 (1)415 ×75 (2)718 ×914

(3) 914 ×21×29 (4)34 ×25 +35 ×34 (5)( 34 +58 )×32 (6) 54 × 18 ×16 四、应用题 1、人体中的血液约占体重的113 ,小华的体重是52千克,他身体中的血液大约重多少千克? 2、同学们为班级图书角捐书,故事书有126本,文艺书是故事书的56 ,科技书是文艺书的13 ,捐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3、修一条路,原计划投资56万元,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18 ,修这条路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多少万元? 4、学校铺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已经铺好了150米,再铺多少米就正好铺完了 全长的35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三单元知识点 归纳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3、最后确定距离 二、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三、位置关系的相对性:1、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四、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三、倒数 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求倒数的方法: 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1的倒数是1;因为1×1=1;0没有倒数,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运用,a×2/3=b×1/4求a和b是多少。把a×2/3=b×1/4看成等于1,也就是求2/3的倒数和求1/4的倒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因数×因数=积 除法: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1/2÷3/5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2与其中一个因数3/5,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的规律: 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些都是本学期学过的内容,只要认真思考,细心答题,你们一定能行的。 加油哦!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2时15分=( )时 25 8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 ):( )= 8 () =75%=3÷( )=( )( 填小数) 3、( )比80米多40%, 90千克比( )少10%。 4、一个环形,外圆直径是8厘米,内圆直径是4厘米,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在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百分比的和等于( ),整个圆用来表示( ),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 )与( )的关系。 6、生产一批零件,有98个合格,有2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 7、家电下乡的某电器,补贴后,按原价的85%销售,是打( )折。 8、霸州市一个彩民喜中90万元大奖,按规定需缴纳20%个人所得税,这位彩民可以领回奖金( )元。 9、0.3吨:150千克化简比后是( ):( ),比值是( )。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空2分,共10分) 1、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

2、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那么女生比男生多25%。( ) 3、 154×3与3×15 4 的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同。 ( ) 4、1的倒数是1,0的倒数0. ( ) 5、半径是2分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6、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每空2分,共计10分) 1、圆的直径扩大3倍,则面积扩大( )倍,周长扩大( )倍。 ① 3 ② 6 ③ 9 ④ 12 2、在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位置的是( )。 ① 花园小区5号楼 ② 座位5排8号 ③ 从甲地到乙地180千米 ④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250米。 3、明珠超市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5000元,则超市的营业额是( )。 ① 10万元 ② 50万元 ③ 100万元 ④ 5万元 4、面粉厂有4吨面粉,卖出30%,又卖出4 1 吨,还剩下( )吨。 ① 2550 ② 1800 ③ 2.55 ④ 1.8 四、操作题。(第1题5分,第2题6分,共计11分) 1、在图上先用数字标上行与列,再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写出三个顶点的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共4页,第1页 共4页,第2页 密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质量检测卷 评分: 一,判断(6分) 1. 米不可以写成51%米。------------------------------( ) 2、甲校女生占46%,乙校女生占46%,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 ( ) 3、栽101棵树苗,全部成活,成活率是101%。--------------( ) 4.A 是B 的4 5 ,那么B 比A 多25%。-------------------------( ) 5、一种商品,先降价10%后,再涨价10%,结果价格与原价一样。( ) 6.今天没到校的人数是到校人数的1 50 ,则今天的出勤率是98%。 ( ) 二、选择题。(6分) 1.甲、乙两数的比是2:5,甲数比乙数少( )。 ①60% ② 、40% ③、150% 2.实际节约用电15%这句话中的单位“1”的量是( )。 ①.节约的用电量 ② .实际用电量 ③.计划用电量 3.把67.5%的百分号去掉,结果( )。 ① 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② 缩小到原数的 ③ 不变 4.一件牛仔裤原价200元,后来降价15%出售。降价了( )元。 ①、170 ② 、30 ③、230 5.实际产量比计划产量少20%,就是( )。 ①.实际产量是计划产量的98% ② .实际产量是计划产量的80% ③.计划产量比实际的产量多20% 6.张大伯今年种树800棵,比去年多种20%,求去年种树多少棵,正确列式的是( )。 ①800×(1+20%) ② .800÷(1-20%) ③800÷(1+20%) 三.填空题。(34分:1-4题每空1分,5-10题每空2分) 1.0.6= ( )( ) =( )∶( )= ( ) 25 =( )% 2.比60米少20%的是( )米,( )分米的20%是8米。 3、30%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5.6%读作( ); 百分之二百点零七写作( )。 4、完成下表。 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少( )%。 6.一项工程甲独做要用8小时完成,乙独做要用4小时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比乙慢( )%。 7.甲数比乙数少10%,乙数比丙数多10%,甲数是丙数的( )%。 8.水结成冰,体积增加了10%。现有一块冰,体积是5500立方分米,融化成水后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9.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 )%。 10.、含盐8%的盐水500千克,其中盐有( )千克,水有( )千克。 四.计算题(22分) 1. 直接写出得数。(10分) 0.88+1.12= 25÷10%= 0.3+20%= 1-50%= 1 2 +50%= 2-100%= 63%×100= 9+3%= 62.5%-3 8 = 0.2×50%= 2.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6分) 10051 1001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沪教版)

六年级数学教材目录(沪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节整数和整除 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因数和倍数 1.3能被2、5整除的数 第二节分解质因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1.5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分数与除法 2.2分数的基本性质 2.3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节分数的运算 2.4分数的加减法 2.5分数的乘法 2.6分数的除法 2.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一节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3.2比的基本性质 3.3比例 第二节百分比 3.4百分比的意义 3.5百分比的应用 3.6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圆的周长 4.2弧长 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圆的面积 4.4扇形的面积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六单元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2、百分数和分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不同点: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表示具体数时可以带单位。 3、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但要注意读百分数的分母时,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而只能读作“百分之几”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 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数,再化简。 2、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② 当分数不能直接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21 = 0.5 = 50% 51 = 0.2 = 20% 8 5 = 0.625 = 62.5% 41 = 0.25 = 25% 52 = 0.4 = 40% 8 1 = 0.125 = 12.5% 43 = 0.75 = 75% 53 = 0.6 = 60% 8 3 = 0.375 = 37.5% 161 = 0.0625 = 6.25% 5 4 = 0.8 = 80% 8 7 = 0.875 = 87.5% 251 = 0.04 = 4﹪ 252 = 0.08 = 8﹪ 25 3 = 0.12 = 12﹪ 25 4 = 0.16 = 16﹪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①合格率 = %100?产品总数合格产品数 ②发芽率 = %100?种子总数 发芽种子数 ③出勤率 = %100?总人数出勤人数 ④达标率 = %100?学生总人数 达标学生人数 ⑤成活率 = %100?总数量成活的数量 ⑥出粉率 = %100?出粉物的重量粉的重量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发芽率、命中率、优秀率等最多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出粉率、含盐率、含糖率等达不到100%,完成率、增加了百分之几、提高了百分之几等可以超过100%。 2、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六单元 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 式,而采用百分号“%”,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2、百分数和分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不同点: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 单位;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表示具体数时可 以带单位。 3、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但要注意读 百分数的分母时,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而只能读作“百分之几”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 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数,再化简。 2、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 ② 当分数不能直接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 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21 = 0.5 = 50% 51 = 0.2 = 20% 8 5 = 0.625 = 62.5% 41 = 0.25 = 25% 52 = 0.4 = 40% 8 1 = 0.125 = 12.5% 43 = 0.75 = 75% 53 = 0.6 = 60% 8 3 = 0.375 = 37.5% 161 = 0.0625 = 6.25% 5 4 = 0.8 = 80% 8 7 = 0.875 = 87.5% 251 = 0.04 = 4﹪ 252 = 0.08 = 8﹪ 25 3 = 0.12 = 12﹪ 25 4 = 0.16 = 16﹪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梳理和提升

六年级教材上册第一章分数乘法梳理提升 1、分数×分数; 2、分数×整数; 3、多个分数和整数相乘; 4、分数与0相乘,乘积为0; 5、若干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是0,乘积就是0; 6、两个数如果互为倒数,那么乘积是1; 7、当一个非0的数,乘1积为本身;乘假分数大于1的数,积大于本身;乘真分数小于1的数,积小于本身。 8、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9、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0、已知一个量比另外一个量多或者少几分之几,求这个量的实际问题。 11、速算和巧算的奥数经典题型2题型。 12、分数乘法中的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 13、裂项求和巧算。 14、份数转化巧算。 一、分数×分数: 分子相乘得分子,分母相乘得分母,最后分子分母再约分。或者分子和分母先约分,最后把约分后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即可。 。5212060012024060024030204063040206=÷÷==??=?------------直接相乘最后再约分。 或者是 。5 212513324210333410310301040220263040206=?=÷÷?÷÷=?=÷÷?÷÷=?-----------------先约分,再相乘。 二、分数×整数: 分子和整数相乘得分子,分母不变,最后分子和分母再约分。或者分母和整数先约分,最后把分子和约分后的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约分后的分母做分母。 160 606030230602==?=?-------------先相乘,再约分。 或者 112 230303*********=?=÷?÷=?)(--------先约分,再相乘。 三、多个分数和整数相乘: 所有的分子和整数可以相乘得分子,所有的分母相乘得分母,最后把分子和分母进行约分即可。或者分子可以和任何一个分母约分,整数可以和任何一个分母约分,最后把约分后的分子和整数相乘得分子,约分后的所有分母相乘得分母。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教案

1-1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3× ×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块) 方法2:×3=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 + = = =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3=和 + + =×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 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一、选一选。(12分) 1.如下图,如果点A 的位置表示为(2,1),则点B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3,5) B.(5,3) C.(4,3) D.(3,4) 2.如下图,如果将长方形ABCD 向右平移3格,则顶点B 的位置用数表示为( ) A.(3,1) B.(1,3) C.(1,4) D.(4,1) 3.祝芳坐在剧院的第8列第5行,用数对(8,5)表示,李红坐在祝芳正后方的 的第3个座位上,李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11,5) B.(5,5) C.(8,8) D.(8,2) 4.在一个方格上,如果D 点用数对表示为(2,6),E 点用数对表示为(2,2), F 点用数对表示为(4,2),那么三角形DEF 一定是( )三角形。 A.直角 B.等腰 C.锐角 D.钝角 二、看图填一填。(10分) 1、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2、如下图:A 点用数对表示为(1,1),B 点用数对表示为( , ), C 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 是( , )三角形。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如下图:如果点X 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4,4) B 、(4,5) C 、(5,4) D 、(3,3) 2、如图:如果将△ABC 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 、(5,1) B 、(1,1) C 、(7,1) D 、(3,3) B A 3 2 1 1 2 3 4 · 第2题图 第1题图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 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注:“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例如: 5 3×7表示: 求7个53的和是多少? 或表示:53 的7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例如: 53×61表示: 求53的6 1 是多少? 9 × 61表示: 求9的61 是多少? A × 61表示: 求a 的6 1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 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 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 ×b=c,当b <1时,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