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物化学18
北京大学生物学(生物技术)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学(生物技术)招生目录系所名称分子医学研究所招生总数17人。
系所说明我所只招收推荐免试生,不招收应试考生。
均为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予硕士学位。
招生专业及人数071003生理学 3071009细胞生物学 4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071011生物物理学 3071021生物学(生物技术) 2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学(生物技术)考试科目系所名称分子医学研究所招生总数17人。
系所说明我所只招收推荐免试生,不招收应试考生。
均为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予硕士学位。
招生专业:生物学(生物技术) (071021) 人数:2研究方向01.RNA干扰与microRNA02.功能RNA(非编码RNA、Riboswitch、Aptamer等)的研究03.小核酸干扰技术研究04.核酸技术在后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研究05.核酸制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考试科目本专业只招收推荐免试生,不招收应试考生。
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简介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IMM-PKU) 是向国内外开放、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
本所的宗旨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并符合我国国情,能够为我国人民健康及医学科学服务的, 以人类重大疾病为中心的研究体系。
本所将利用中国所特有的人群、广大的基因谱和病源,集基础、临床研究和技术转化为一体,体现“ 从单分子到人体” 一条龙的研究战略,使我国在分子医学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国际一流的学术梯队。
长期目标是阐明某些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并将成果转化为预防、诊断、分类和治疗的策略,解决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生物医学课题。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于各病之首。
作为只有200 多年历史的“ 现代文明病” ,人类对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预防、治疗等的认识还极为初步。
因此,分子医学研究所建所初期将以心血管分子医学为主攻方向。
北京大学组织结构

北京大学组织构造一、历任校长1、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2、许景澄〔1900年春~1900年8月〕3、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1月〕4、张亨嘉〔1904年1月~1906年2月〕5、李家驹〔1906年3月~1907年8月〕6、朱益藩〔1907年8月~1908年1月〕7、刘廷琛〔1908年1月—1911年12月〕8、柯劭愍〔1910年12月~1911年12月〕9、劳乃宣〔1911年12月~1912年2月〕10、严复〔1912年2月~1912年10月〕11、章士钊〔1912年10月~1912年12月〕12、何燮侯〔1912年12月~1913年11月〕13、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14、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7月〕15、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16、李煜嬴〔1928年6月~1929年1月〕17、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18、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19、蒋梦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20、胡适〔1945年10月~1948年12月〕21、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22、马寅初〔1951年9月~1960年3月〕23、陆平〔1957年10月~1966年5月〕24、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25、张龙翔〔1981年6月~1984年3月〕26、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27、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28、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2月〕29、许智宏〔1999年12月~2008年11月〕30、周其凤〔2008年11月~〕二、院系设置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效劳的功能。
目前北京大学的教学单位分为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医学部和跨学科类六大类。
2018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生物 医学化学 环境 食品类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现代妇产科进展
5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6生殖与避孕
R72.儿科学
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3临床儿科杂志
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改名为: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5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6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R73.肿瘤学
1中华肿瘤杂志
2肿瘤
3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4中华肝脏病杂志
5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6中华高血压杂志
7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8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9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10中华肾脏病杂志
11中国糖尿病杂志
12中华血液学杂志
13中国内镜杂志
14中国老年学杂志
15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6中华消化杂志
17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8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9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1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2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3重庆医学
24医学研究生学报
25实用医学杂志
26广东医学
27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9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30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2上海医学
33军事医学
34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35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36山东医药
11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R9药学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药理学通报
4中国新药杂志
5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6药物分析杂志
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9毒理学杂志
10中国抗生素杂志
各生物专业考研信息

各⽣物专业考研信息⽬录1.⽣物专业研究⽣招收专业⽬录及专业介绍2.各专业研究⽣排名靠前的学校对该专业研究⽣的招收情况及考试科⽬1)发酵⼯程2-5 2)微⽣物学6-9 3)⽣物化⼯9-10 4)⽣物化学10-14 5)⽣物物理学14-16 6)⽣物医学⼯程18-22 7)⽣态学23-24 8)⽣物信息25 9)⽣物制药26-29 3.部分学校考研进⼊复试的要求30-31321.⽣物专业研究⽣招收专业⽬录及专业介绍1)发酵⼯程①全国发酵⼯程排名:②部分学校发酵⼯程招⽣情况及考试科⽬1.江南⼤学:招收的发酵⼯程研究⽅向:01发酵⼯学02微⽣物代谢⼯程03酿酒科学与⼯程04⼯业微⽣物学与酶⼯程初试考试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④801⽣物化学(含实验)或803微⽣物学综合复试科⽬:发酵⼯程综合知识复试采⽤笔试和⾯试两种⽅式进⾏,实⾏差额复试。
笔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
⾯试(⼝试)按100分计分,60分及格。
2.复试笔试科⽬:微⽣物学专业、⽣物物理学专业:微⽣物学;遗传学专业:遗传学;⽣物化学与分⼦⽣物学专业:分⼦⽣物学;发酵⼯程专业:化⼯原理。
3.复试⾯试内容:⾯试⽅式为⼝试,主要对考⽣的知识、实验技能知识、外语⼝语、分析问题的能⼒和反应灵敏性等进⾏综合考查。
4.拟录取排名⽅法: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复试成绩=(笔试成绩+⾯试成绩)÷2×95%+外语听⼒成绩5.复试笔试科⽬参考书⽬:微⽣物学:《微⽣物学》(第⼆版),沈萍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微⽣物学教程》,周德庆编,⾼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遗传学:《遗传学》(第⼆版),戴灼华等编,⾼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分⼦⽣物学:《分⼦遗传学》,路铁钢等编,⾼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现代分⼦⽣物学》,朱⽟贤等编,⾼等教育出版社;《分⼦⽣物学——现代⽣物学精要速览中⽂版》,特纳、麦克伦南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或较新的版本;《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James Watson,Tania Baker,Stephen Bell等编著,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实验出版社2007年版;化⼯原理:《化⼯原理》(上、下册),蒋维钧主编,清华⼤学出版社1992年版;《化⼯原理》(上、下册)(第⼀版),夏清、陈常贵主编,天津⼤学出版社2005年版;6.加试科⽬参考书⽬:⽣物技术:《⽣物技术概论》(第⼆版),宋思扬、楼⼠林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物综合:《⽣命科学导论》,张维杰编,⾼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命科学导论》,北京⼤学⽣命科学学院编写组,⾼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基础⽣命科学》,吴庆余编,科技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普通⽣物学》,陈阅增编,⾼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药物分析:药物分子生物转运的 专业学位 分子影像分析方法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拟录取学院 拟录取专业 拟录取研究方向 基于小分子-大分子调控作用的 分子探针、生物标志物和创新药 物发现 基于糖的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培养类型 初试总 分 365 复试成绩 总成绩 备注
100018008910010 宋佶 100018008910013 徐睿 100018008910014 柴一杰 100018008910020 董志刚 100018008910035 刘倩 100018008910038 黄杰 100018008910040 段梦慧 100018008910041 党国徽 100018008910042 李婉晴 100018008910044 张娜 100018008910045 张薪泞 100018008910052 王璐 100018008910053 郜凤英 100018008910068 邱丙全 100018008910070 冯学谦 100018008910072 卢晓晴
100018008920171 高涛
892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
学术型
86.1
79.55
100018008920173 李田 100018008920187 刘乾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 药学硕士
学术型 专业学位
Hale Waihona Puke 370 36084.45 74.5
79.23 73.25
100018008920198 张贺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 表观遗传、DNA损伤修复和蛋白 生物学 质翻译后修饰与肿瘤的关系 病原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和致病性研 究 代谢综合征及其血管病变的炎症 免疫发病机制
北京大学2019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

北京大学2019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植物学刘璞94西南大学农学黄润洲93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左大庆9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胡雪莹9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韦佩君92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王宏蕊9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康美玲90南京农业大学园艺陶奕含90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徐宁励90厦门大学生物科学林龙90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李璐寒87河南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学陈晓宇93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初漠嫣92中山大学生态学滕德群9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刘珂90郑州大学生物信息学张一帆90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生理学张译尹96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李竹青95兰州大学生物科学张翔94厦门大学生物科学蔡儒仪90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张赐臣89同济大学生物技术郑强88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基地班王艺潘85山东大学生物科学类胡雪霏81湖南大学生物技术黄瑜81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王鹏浩80北京大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张柔萱96南开大学生物科学类王渝鸿95电子科技大学生物技术赵曜东92中国农业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田婧怡90南开大学生物学基地班王洁90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毕雪童90山东大学生物学基地班郑文娟90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章智慧90南京大学生物科学卢健森90武汉大学生物科学侯楚怡88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张沥元88西南大学生物科学类王维88南京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周晨倩87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技术张雨86湖北大学生物技术程怡茹86苏州大学生物科学刘杨世嘉86吉林大学制药工程细胞生物学岳秋宇86四川大学生物技术(基地班)郑浩楠85暨南大学生物科学唐玉娈85中山大学生物科学张婉茹83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何焕景83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刘毓敏82山东大学生物技术赵淦75云南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周硕7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陈静霞96厦门大学生物科学郭琛月95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徐艺源95中国农业大学农学赵天宁9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张煜婕9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沈皓92武汉大学生物科学卫敏92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杨锦民91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王洁90湖南大学生物技术孟德兰9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柏亦陈9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张莹90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孟瑞双8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张威彦88南开大学生物技术苏晓宇88四川大学生物科学杨玉琪88天津大学药学卢祖儿88中山大学生物技术白雪87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刘番86中南大学制药工程郝芳池86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理科试验班)彭天博83上海交通大学生物信息学邓喆方75中国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生物物理学罗鼎仪98湖南大学生物技术文诗丹94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夏启旻91厦门大学生物科学蔡斌88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刘翌88南京大学生物科学王治86四川大学生物科学王笑涵86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张剑坤74华中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魏琳95北京师范大学理科试验班类苏逸凡90北京大学生物科学陈宇卿86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应若晨82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王雅琦75华中农业大学生物信息学彭婷73华中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生物技术)杨健钊9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汪源93山东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姜兆雄9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生物学(生物技术)李文昊92山东大学生物科学类庄宇萌90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刘静9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张瑞锴90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学基地班。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院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12
华中农业大学
A
23
湖南师范大学
A
2
武汉大学
A+
13
兰州大学
A
24
华东理工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14
同济大学
A
25
大连理工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5
南京大学
A
26
暨南大学
A
5
复旦大学
A+
16
山东大学
A
27
大连医科大学
A
6
B等47个: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辽宁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大连大学、辽宁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贵州大学、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华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宁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广西民族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2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2015北京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专业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属于生物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最活跃的学科。
(1)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高技术的生物学相关专业人才短缺。
生物科学成为科学发展的前沿,媒体宣传的热点,商业投资的方向,公共关心的话题。
重视生物学,发展生物学,依托生物学,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科学领域中的关注的焦点。
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为核心,围绕国家与地区发展目标开展生物工程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不断为生命科学各领域广泛运用,使其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基础,在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相关的专业性人才短缺,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2)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此学科未来的就业前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它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基石。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向医学基础各学科的渗透,从而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因此,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将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核心科学之一。
特别是基因组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后基因组学时代,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基因、细胞、遗传、发育、进化和脑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条主线,随之而来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将在生命科学中成为重要角色,而实现这一系列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人才,因此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具有鸟苷酸环化酶 活性的受体
5、胞内受体
➢高度可变区(N端):与转录激活有关;抗体结合部位 ➢DNA结合区(中段,含锌指结构):与激素反应元件结合 ➢铰链区(中段):与转录因子作用;触发受体向核内移动 ➢配体结合区(C端,含亮氨酸拉链):与配体结合;与热激蛋白结合;介导二 聚化;激活转录
(三) 受体的作用特点
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 物质称为信息物质
化学信号转导的一般步骤 特定的细胞释放信息物质 信息物质经扩散或血循环到达靶细胞 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受体对信号进行转换并启动细胞内信使系统
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
第一节 信息传递体系
一、信息物质
Signal Molecules
细胞内信息物质 细胞间信息物质
❖分类 (Classification)
➢ α、β和γ亚单位 组成的异三聚体
GDP G
➢ 小分子G蛋白 GDP
G
1、G蛋白组成:Gα、Gβ、Gγ ➢β、γ亚基结合紧密 ➢α亚基与βγ的结合松散 ➢差异主要表现在α亚基上
2、常见G蛋白的类型
G蛋白的类型 Gs Gi Gp Go* GT * *
亚基
四、效应体(effecter)
调节细胞内信息传递和生理效应的重要方式 主要方式: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1、蛋白激酶:使细胞内蛋白质磷酸化
➢Ser/Thr蛋白激酶:催化Ser/Thr磷酸化 ➢Tyr蛋白激酶:催化Tyr磷酸化 2、蛋白磷酸酶:催化脱磷酸化反应 ➢酪氨酸磷酯酶 ➢Ser/Thr磷酯酶
3、单个跨膜α螺旋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催化型受体 ):受体胞 内区具有激酶活性。如:EGF受体、IGF受体
➢与胞浆中蛋白激酶偶联的受体:受体自身没有 激酶活性,但与配体结合后 可偶联胞浆中的T激 酶。如:生长素受体、干扰素受体
催化型受体特点
➢胞外N端:配体结合区 ➢1个跨膜α螺旋:高度疏水 ➢胞内C端:T激酶活性,具有ATP和底物结合位点 ➢与配体结合后多数进行二聚化 ➢自身磷酸化:二聚化受体中的T激酶活性彼此磷 酸化对方的酪氨酸残基 ➢一般调节细胞的增值、分化
第二节 信息传递途径
Signal Pathway
一、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 cAMP- 蛋白激酶途径 – Ca2+- 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 – cGMP- 蛋白激酶途径 – 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 核因子 途径 – TGF-β途径(含Ser/Thr蛋白激酶的受体途径)
三、转导体(transducer):G蛋白
跨膜信号转导
胞外信息分子与膜受体结 合,将信息传递至胞浆或核内,
调节靶细胞功能的过程。
G蛋白(G protein):位于细胞膜上胞浆侧, 可与GTP/GDP结合的一种外周蛋白,它是一种转 导体,可将外来的信号转化为传向细胞内的信 号,其活性与GTP/GDP密切相关,故而得名。
❖第三信使(third messenger)
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是一 类可与靶基因特异序列结合的核蛋白,能调节 基因的转录,又称为DNA结合蛋白。
化学性质
无机离子:如 Ca2+ 脂类衍生物:如DAG、Cer 核苷酸:如cAMP、cGMP 糖类衍生物:如IP3 信号蛋白分子
二、受 体
Receptor
功能
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i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p 激活磷脂酰肌醇的特异子通道
T 激活视觉
*o表示另一种(other) **T:传导素 (transductin)
3、作用机理 两种G蛋白的活性型和非活性型的互变
4、G蛋白的活性调节剂 ➢百日咳毒素:抑制Gi,激活AC ➢霍乱毒素:激活Gs,激活AC
细胞膜上或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 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 蛋白质,或个别糖脂
(一)受体分类
1.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A激酶、C激酶通路
细胞膜表面受体 (多肽、儿茶酚胺)
2.含内在酶结构的受体:酪氨酸激酶、G激 酶通路
3.与胞浆中蛋白激酶偶联的受体
4.离子通道受体
胞浆/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前列腺素)
(二)受体结构
1、环化受体(配体依赖性离子通道)
2、G蛋白偶联受体 (蛇型受体/七个跨膜α螺旋受体)
➢胞外N端:结合配体,可被糖基化 ➢七个跨膜α螺旋和三个胞外环与三个胞内环 ➢胞内第三环与G蛋白偶联
➢胞内C端:保守Cys残基在肾上腺素受体和视紫 质受体中可被棕榈酰化,以稳定C端三级结构
➢保守Cys残基在稳定受体结构中起重要作用 ➢胞内第三环和C端有多个Thr残基,磷酸化后可 与抑制蛋白结合,使受体失活
外部环 境刺激
单细胞生物 直接反应
多细胞生物 多级调节
细胞信息传递(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接受外界的 信息(视觉、嗅觉、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 子、药物等),通过相应的受体,经细胞内信 息传递、放大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细胞信息传递的方式
1、直接接触的细胞:细胞连接;细胞识别 2、未接触的细胞:化学通讯
(一)细胞间信息物质
(ex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
➢细胞间信息物质:配体(ligand)或第一信使 ➢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1)特点:少量、短寿、高效、特异 (2)作用类型: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3)化学性质:蛋白质和肽类;氨基酸及其衍生 物;类固醇激素;脂酸衍生物;气体
(1)高度专一(特异) (2)高亲和(高效) (3)可饱和 (4)可逆性 (5)特定作用模式 (6)组织特异
(四)受体活性的调节
1、调节方式 (1)磷酸化/去磷酸化 (2)膜磷脂代谢影响 (3)酶促水解 (4)G蛋白的调节 2、调节结果:受体下调、上调 (1)受体下调:数量减少或/和活性降低 (2)受体上调:数量减少或/和活性增加
(4)溶解性质:水溶性;脂溶性;气体
二、细胞内信息物质
(in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 细胞受第一信使刺激后产生的在细
胞内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分子
❖第二信使(secondary messenger) 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物质,如:
Ca2+、DAG、IP3、Cer、cAMP、cGMP、花 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