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 (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 (共15张PPT)

3.概况 (1)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州、自治区、自治县。 (2)1947年, __内__蒙__古___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 民族自治区,为日后该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目前,全国建立了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内__蒙__古__、_新__疆__、_广__西__、_宁__夏__、_西__藏_),30个民族自治州,100 多个民族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 在民族自治地方。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
D 新时代,“新”的主要表现是( )
①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剥削和压迫制度
②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实现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开始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A.①③④
B.①②③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
C 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 社会主义社会
(2)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 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了历史机遇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 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 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 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举措及意义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4.进行西部大开发
随堂训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2课民族大团结(共36张PPT)

依据
①法律依据: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一律平等。” ②理论依据: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
绝无优劣之分。 ③现实依据: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
,都是国家主人。
2018年全国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
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少数民族代表和 委员所占的百分比,都大大超过少数民族在全 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55个少数民族不论人口
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 1271年,蒙古族建立了元朝,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且把西藏 和台湾纳入了中央朝政范围。 材料二 少数民族在经济许多方面具有独创性,畜牧业方面,蒙古族、羌族、 哈萨克等民族自古就比较发达。维吾尔族、黎族、壮族的农业,特别是种棉 业发展较早。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语言、文字在祖国的文化舞台上占有 重要地位。 材料三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 道参加战斗,共同抗争列强。著名的1885年广西镇南关战役,就是在壮、汉 各族人民的英勇奋战下取得胜利的。 材料四 土地革命时期,在壮族、瑶族和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分别建立了左 右江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都参加了 最后的决战,终于取得了胜利,缔造了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 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 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 统一的基础。
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 族团结。
民族原则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内涵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 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 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 展奠定了基础。
①法律依据: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一律平等。” ②理论依据: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
绝无优劣之分。 ③现实依据: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
,都是国家主人。
2018年全国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
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少数民族代表和 委员所占的百分比,都大大超过少数民族在全 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55个少数民族不论人口
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 1271年,蒙古族建立了元朝,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且把西藏 和台湾纳入了中央朝政范围。 材料二 少数民族在经济许多方面具有独创性,畜牧业方面,蒙古族、羌族、 哈萨克等民族自古就比较发达。维吾尔族、黎族、壮族的农业,特别是种棉 业发展较早。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语言、文字在祖国的文化舞台上占有 重要地位。 材料三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 道参加战斗,共同抗争列强。著名的1885年广西镇南关战役,就是在壮、汉 各族人民的英勇奋战下取得胜利的。 材料四 土地革命时期,在壮族、瑶族和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分别建立了左 右江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都参加了 最后的决战,终于取得了胜利,缔造了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 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 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 统一的基础。
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 族团结。
民族原则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内涵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 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 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 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 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41张)

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梦
课堂小结
背景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
民
5个自治区
族
意义
大
团
结
共同 繁荣 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随堂训练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A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 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 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 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举措及成效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法律文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2 、目前,我国全国已经建立了哪几个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在学习上有粗心大意习惯的小明学习了民族区 域自治后,对这个制度有了自己的理解,大家看看 正确与否?如果有错误,你能指出有哪些错误吗?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完全独 × × 立,可以不听从中央政府的领
导,只要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
可以设立自治机关。在自治区
× × 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行使自治权利。
课堂小结
背景
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
民
5个自治区
族
意义
大
团
结
共同 繁荣 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随堂训练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A 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其具体表现是( )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 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 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 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举措及成效
(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法律文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什么? 2 、目前,我国全国已经建立了哪几个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在学习上有粗心大意习惯的小明学习了民族区 域自治后,对这个制度有了自己的理解,大家看看 正确与否?如果有错误,你能指出有哪些错误吗?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完全独 × × 立,可以不听从中央政府的领
导,只要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
可以设立自治机关。在自治区
× × 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行使自治权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共26张PPT)

《格萨尔 王传》
《玛纳斯》
《江格尔》
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学院
又一批西藏农奴后代走进校门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
孔繁森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 为农牧民看病、治病
二、共同繁荣发展
(4)政策支持: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
行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 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 的历史机遇。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7年,我国第一个省 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目 前,我国已经设立了内蒙 古、新疆、广西、宁夏 和西藏5个自治区。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 起来
哈萨克族
苗族
白族
维吾尔族
猜一猜:以上是哪些民族的服饰节
这些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 欢渡什么节日?
刀杆节 云南傈僳族
火把节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 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 老传统节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由国务院西部地区开 发领导小组于2000年1月开始部署,整个 政策包括“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 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四个主要 项目。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 吉林省延边州):四川省、陕西省、甘肃 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 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 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 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共33张PPT)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族公堂 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 族人民大团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政策。 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
我国有多少个少 数民族?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什么王朝?
12课、民族大团结
12课、民族大团结
猜一猜 下面是哪些民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 会主义的基本情况,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制的地区, 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政策。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 作的学习方法,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 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 十分落后
想 民 族 发 展
生产落后 交通不便
生活贫穷
教育落后
1、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改革
2、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 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 藏民族学院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作为一项基本治制度确定下来。 (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 入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5、5个民族自治区
6、作用与意义
作用: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 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意义: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 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重 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 展奠定了基础。
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族公堂 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 族人民大团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2、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政策。 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
我国有多少个少 数民族?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什么王朝?
12课、民族大团结
12课、民族大团结
猜一猜 下面是哪些民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 会主义的基本情况,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制的地区, 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政策。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 作的学习方法,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 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 十分落后
想 民 族 发 展
生产落后 交通不便
生活贫穷
教育落后
1、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改革
2、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 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西 藏民族学院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作为一项基本治制度确定下来。 (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 入宪法。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5、5个民族自治区
6、作用与意义
作用: 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 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意义: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 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重 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 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21张PPT)课件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 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 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 系,促进了青海、西藏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贵州打造“西电东送” 王牌电站——洪家渡水 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 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 “西电东送”的标志性 工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 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了历史机遇。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
况,中国共产党将__民___族__区__域__自___治__制__度__确立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
(1)历史传统上: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 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2)经济文化上: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 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3)政治利益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 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 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 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 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 措施,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 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瑶族 侗族
回族 藏族
彝族 维吾尔族
蒙古族 汉族
少数民族的文化
彝族火把节 傣 族 泼 水 节
藏传佛教喇嘛辩经
蒙 古 族 那 达 慕 大 会 摔 跤 比 赛
二.民族大团结
党和政府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 取的主要措施?
①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④进行西部大开发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

地开展了少数民族( 古籍文献)的搜索、整理和出版工作, 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措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 传承 ) 和( 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5.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西部大开发 )。在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中,有( 5 )个自治区、 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此外,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 享受( 西部大开发 )的相关政策。西部大开发为民族 地区的( 加快发展 )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 开发以来,在( 基础设施 )建设、( 科技教育)和 ( 文化卫生事业 )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 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 )发展。2006年,(青藏 ) 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 青海 )、( 西藏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 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 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
况是怎样的?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 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如云南地区的佤族、景颇 族等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处在奴隶社会阶段,藏族 人民生活在农奴制的压迫之下。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 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 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社会主义道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 繁荣的根本保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见, 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至关重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西部大开发 )。在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中,有( 5 )个自治区、 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此外,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 享受( 西部大开发 )的相关政策。西部大开发为民族 地区的( 加快发展 )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 开发以来,在( 基础设施 )建设、( 科技教育)和 ( 文化卫生事业 )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 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 )发展。2006年,(青藏 ) 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 青海 )、( 西藏 )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 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 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
况是怎样的?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 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如云南地区的佤族、景颇 族等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处在奴隶社会阶段,藏族 人民生活在农奴制的压迫之下。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小结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 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 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社会主义道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 繁荣的根本保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可见, 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至关重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4张PPT)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 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同繁荣发展
二、共同繁荣发展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 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了历史机遇。
中 国 西 部 大 开 发 示 意 图
小结
再见
2.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统 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 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 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 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 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 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提出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确定下来。
维吾尔族
朝鲜族
苗族
蒙古族
藏族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中 国长期的 历史发展 进程中, 逐渐形成 了以汉族 为主体的 各民族大 杂居、小 聚居的分 布格局。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生活动二 小竞赛
主题:列举古代、近代各民族团结交往的例子?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列举你所知道的古代、近 代各民族团结交往的例子,并写下来,3分钟以后比 比看哪一组列举的最多、正确率最高。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
学生活动一 小竞赛
主题:列举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列举你所知道的少数 民族名称、民族分布等情况,并写下来,3分钟 以后比比看哪一组列举的最多、正确率最高。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热身:你能说出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