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0232 杨俊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

该 病 的 病 原 体 为 丝 状 支 原 体 山 羊 亚 种 ( cpa My ols ma y odssbpcp i。 是 一 种 细 小 多 形 性 微 生 物 , 兰 m cie u s. r) 这 a 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丝 状 支 原体 山羊 亚种 和 绵 羊肺 炎 支 原 体 均 为多 形体 . 光 镜 下 菌 体 呈 球 状 、 状 、 状 、 状 , 锤 状 及 灯 泡 状 等 多 棒 环 梨 纺 种 形 态 , 体 大 小 差 异 颇 大 。 有 的 菌 膜 上 可 见 到 2 4个 或 菌 在 ~
氏染 色阴性 . 姬姆 萨 氏法 、 用 卡斯 坦奈 达 氏法 或美 蓝 染色 法 着色 良好 。从甘 肃等 省 区类似 山羊 支原 体肺 炎 的病 山羊 中 还分离 出一 种与 丝状 支原 体 山羊亚 种无 交互 免疫 性 的支 原 体, 经鉴定 为绵 羊肺 炎支 原体 ( oin u o ia 。 种支 原 M.v e m ne ) 这 p
nm ,
菌 体 界 限 膜 由 j 层 薄 膜 组 成 ,胞 浆 中充 满 颗 粒 状 核 糖
体 , 状 体 细 胞 内 还 有 多 少 大 小 不 等 的 颗 粒 。据 观 察 。 状 丝 丝 支 原 体 山 羊 亚 种 的 繁 殖 方 式 仅 为 二 均 分 裂 方 式 ,但 绵 羊 肺
时, 可呈现 一般 支原 体都 具有 的 “ 煎蛋 状 ” 落 , 在通 常 的 菌 但
医技 术 推 广 工 作 。
霉 素 高 度 敏 感 , 四环 素 、 霉 素 较 敏 感 , 青 霉 素 、 霉 素 对 氯 对 链
( 接 第 1 3页) 上 3
草药 等绿 色添 加剂 。 应将含 药 物 的前 、 不 中期 饲 料 用 于 动 物 饲 养 后 期 . 得 将 成 药 或 原 药 膏 拌 入 料 中 使 用 。 得 在 饲 料 不 不 中 自行 再 添 加 药 物 或 含 药 饲 料 添 加 物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CPP)是一种由放线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是对繁殖、育肥羊群的重大危害。
本文将介绍CPP的流行特点以及其防治措施。
一、CPP的流行特点1. 传染性强CPP具有极强的传染力,一旦发生疫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传播到整个养殖场或周围的养殖场。
其中主要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和血虫传播。
2. 病死率高CPP的病死率通常较高,不同年龄、品种的羊只有不同的病死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年羊的病死率一般在15%左右,羔羊的病死率更高,可以达到50%以上。
3. 病程短CPP的急性期很短,在3天左右即可进入亚急性或恢复期,但在未及时治疗的情况下,轻者可迅速死亡,重者长期咳嗽、气促、消瘦,最终死亡。
二、CPP的防治措施1. 疫区划分,管控交易将CPP流行区划分为非疫区和疫区,并对在疫区内的羊只交易实行管控。
同时,要严格执行隔离和检疫制度,发现有疑似病例即时报告。
2. 羊只登记、标识建立羊只登记制度,对养殖户和经销商都需在交易前将羊只登记,建立羊只贴标制度,对交易的羊只进行标识,并在标识上标记所在地等信息。
3. 强制规定检疫制度对迁移进入某地段的羊只及来自疫区的羊只强制执行检疫制度,关口执行检疫程序,并考虑采取隔离、清洗与消毒等必要措施。
4. 实行预防接种用有效的CPP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增强群体免疫力,降低暴发的风险和蔓延程度。
在实施预防接种的同时要加强养殖管理,做好环境卫生。
5. 合理用药在确诊病例的情况下,要严格遵守药物使用大纲,给羊只进行合理用药,避免因药物残留、滥用等原因引起细菌株抵抗力降低、耐药性加强等问题。
总之,对于CPP这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羊只免疫力,降低疫情发生的概率。
在疫情暴发的情况下,要实施严格的管控和检疫制度,加大预防接种和用药的力度,尽快扑灭疫情。
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羊支原体肺炎又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健康羊群在感染之后,常常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常,在羊群养殖期间,当出现羊只感染之后,随之整个羊群就会面临比较严重的传播感染风险,从而为羊群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从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规律、临床症状、解剖观察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治疗与防控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养殖户养殖期间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控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山东聊城市近年来畜牧养殖产业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截止2021年末,当地羊存栏量90.93万只,出栏量为151.21万只。
随着当地羊群养殖规模化发展,在当地养殖期间,羊群的发病概率也随之上升,羊支原体肺炎作为一种由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在当地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羊群养殖效益。
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时间多在冬春季节外界环境寒冷、牧草短缺的季节中,在此阶段,羊群日常取食量少,营养不足,从而导致其自身的疾病抵抗能力差,提升感病概率。
当羊群中出现了羊只感染致病之后,其病原会在羊群之中巡视的蔓延流行,出现流行性的感染,严重影响羊群的养殖生产,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养殖户在开展羊群养殖工作期间,应当详细了解此疫病的发生规律、诊断方式、防控管理,全面减少羊群患羊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
一、发病规律羊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支原体属于阴性病原菌,在实验室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其致病菌支原体的形态各异,常常会有棒形、球形、梨形、纺锤形等各种不同的形态,并且大小各不相同。
通过电镜进行观察支原体致病菌,可以发现其呈现的菌体形状为丝状、圆形或椭圆形,每种体型菌体之间的直径差异比较大,通常表现为150~1250nm不等;在其外膜部位,有三层薄膜,细胞浆内有不同数量的颗粒物。
支原体致病菌对于外界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是对于一些红霉素、氯霉素以及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敏感度比较高。
支原体致病菌能够长期的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当出现羊群体质下降、应激刺激等不良现象,羊群很容易出现此类疫病的入侵感染。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疾病,也称为Ovine Progressive Pneumonia(OPP)。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羊只,特别是成年绵羊,而对幼羔的影响相对较小。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是兽医学和畜牧业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对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来看一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
这种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的羊只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急促等。
患病羊只的肺部会出现浸润和间质纤维化,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肺部功能损害。
在患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羊只中,一些羊只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另一些羊只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仍然可以传播病原体。
这种疾病在羊只种群中的传播速度比较快,一旦发生疫情,很容易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经济损失。
在防治方面,首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对羊只的管理和监测。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羊只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患病个体和潜在的感染群体。
要加强对羊只的生活环境和饲养管理。
保持羊只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因环境脏乱而加重疾病传播。
合理饲养和科学喂养可以提高羊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发现患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个体,要及时隔离治疗,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在羊只的选育和育种方面,应当优先选择对这种疾病具有良好抗病力的品种,以提高整体的免疫力。
加强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研究也是防治这种疾病的重要途径。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深入了解病原体的特征和传播途径,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目前,针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研发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研制高效的疫苗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病率。
对于患病个体的治疗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兽医学和畜牧业领域的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对这种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证羊只健康生长,保障畜牧业的发展。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表现有哪些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表现有哪些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支原体肺炎,为山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那么,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症状表现有哪些呢?一、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表现(1)山羊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多见于新疫区,病羊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
体温41-42℃,呈稽留热或间歇热。
出现显著的肺炎变化,如咳嗽、呼吸困难、呻吟。
听诊肺部有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严重时摩擦音消失。
局部叩诊呈完全浊音。
结膜潮红,鼻孔流出灰白色黏液。
病后期常见有胃肠炎,剧烈下痢带血,喜饮。
高度呼吸困难,心脏衰弱,窒息死亡。
孕羊常发生流产。
病程15-30天,最急性4-5天,个别12-24小时死亡。
(2)山羊慢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慢性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急性转变而来。
可见病羊间歇性咳嗽及流鼻液,或腹泻,严重的营养不良,最后衰竭而死。
病程长,可达数月,甚至更长。
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1)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只传染山羊,传播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潜伏期长。
(2)病原体存在于病羊的肺脏和胸膜渗出液中,鼻液也可能含有。
(3)本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传染性强。
(4)在自然情况下,传染经常发生于病羊与健康羊共同饲养的场合。
(5)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流行迅速。
(6)诱因为营养不良,受寒潮湿,羊栏小、密度大等。
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实验窒诊断(1)采集病死羊肺组织及胸腔渗出液,在血清琼脂上培养3-7天后,形成菲薄透明的露珠样菌落。
镜检可见革兰阴性且极小的多形态菌体。
(2)有人采用胸膜炎抗原进行补体结合反应,曾获得成功。
四、本病诊疗失误产生的原因本病临诊上和病理上均与山羊巴氏杆菌病相似,但山羊不易患巴氏杆菌病(主要发生于绵羊羔),且二者通过病料的触片及瑞特染色后镜检可区别。
如发现两极浓染的小杆菌,则为山羊巴氏杆菌病。
本病在临诊上也与肺型传染性无乳症相似,但羊传染性无乳症的肺型很少,且病羊的乳腺、眼睛和关节均可被侵害,同时尚有大批绵羊发病,易区别。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是由染色单体菌属(Mycoplasma)引起的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山羊传染病。
本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是世界范围内极为重要的山羊疾病之一。
病因和病理学:CCPP是由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 capricolum和 M. capricolum subsp. pneumoniae引起的疾病。
病原菌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呼吸道分泌物和眼结膜分泌物的飞沫传播。
感染后的山羊会出现道呼吸道症状,呈咳嗽、喘息、气促等表现。
CCPP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胸膜肺炎,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胸膜肥厚、纤维化和胸水积聚,肺部主要表现为肺泡炎、肺间质炎和肺实变。
随着病情加重,可以引起间质性肺炎和肺大疱等。
CCPP的临床症状:CCPP的潜伏期为3-7天左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流泪、鼻腔分泌物增多、口沫增多、精神状态变差等。
感染晚期,病羊呈现明显呼吸困难的症状,病羊在运动时常常出现跑几步便停下来喘气,偶发病羊出现发热症状。
羊群中的死亡率可以高达50-90%。
CCPP的治疗和预防:当前,CCPP的治疗状况相对困难,主要采取抗生素替代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和预防管理。
在抗菌治疗方面,选择对Mycoplasma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氧氟沙星、多西环素、红霉素等。
预防CCPP的有效措施主要有疫苗接种、建立完善的消毒隔离措施和加强管理等。
总之,CCPP对山羊产业的危害非常严重,及时发现、快速隔离,采取合理治疗和预防管理措施,是遏制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肺炎,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群体发病率可达75%以上。
给养羊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情况不同品种与各年龄的养均会感染。
在自然条件下,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 3 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而绵羊肺炎支原体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但在早春、秋末冬初最常见。
常呈地方流行性,夏季多为慢性经过。
2临床症状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
最急性:病初体温升高,可达40.5〜41.7 C左右,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咳嗽并流浆液性带血的鼻液,呈铁锈红色。
肺部扣诊出现浊音,听诊肺泡呼吸音呈捻发音。
随着病情发展,病重羊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全身颤抖,可视黏膜发绀,目光呆滞,有痛苦的呻吟声,死亡较快。
病程1〜3 d。
急性:病初病羊咳嗽、有浆液性鼻液,体温升高,不爱运动,常卧与圈舍四周,驱赶后常出现咳嗽症状。
两天后咳嗽加重,鼻液变为黏液性、浆液性并呈铁锈红色或红棕色,黏附在鼻孔周围和上唇,形成污垢块。
按压胸部病羊表现敏感、疼痛,听诊肺部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和喘鸣声。
病羊精神沉郁,反刍减少或停止。
呼吸困难,腰背弓起,头颈伸直。
眼睑肿胀粘液性的分泌物增加,怀孕母羊流产率50%左右。
最后病羊卧地不起,衰竭,有的发生瘤胃鼓起,个别发生腹泻及腹部和乳房的皮肤发生丘疹。
濒死期体温降至常温以下。
病程常为7〜10 d,耐过羊转为慢性病例。
慢性:病羊全身症状较轻微,有时出现咳嗽和腹泻,身体衰弱,背毛粗乱无光。
在此期间,如果改善管理条件,病羊可以自行康复,若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很容易使病情加重或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3剖检变化病死养剖检肺呈紫红色,切面呈大理石样,充血水肿,并有针尖状出血点;胸腔常有淡黄色液体,有时多至500 〜2 000 mL。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中国动物保健2022.11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鉴别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范良志(福建省福鼎市农业农村局福建宁德355200)来,在山羊养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治疗或治疗不科学等都会导致山羊的死亡,让养殖户遭受经济损失。
因此,广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
本文以某羊场发生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为例,从发病情况、鉴别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介绍,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并取得成效。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综合防控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烂肺病”、山羊支原体肺炎,该病主要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引起的,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咳嗽、发热、胸和胸膜出现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肺炎,发病过程急性、慢性均有,临床上病死率较高,部分养殖场死亡率及淘汰率高达50%以上,该病对山羊产业的发展危害大。
因此,本文就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山羊养殖户提供防治经验借鉴。
1发病情况福鼎市某羊场存栏山羊730只,其中:种公羊15只,种母羊270只。
2020年12月间从外地购入南江黄羊成年种公羊1只,后备母羊10只,近距离隔离在独立羊舍,1周内未见异常。
为便于管理,将新引种的山羊并入原有羊舍同群饲养,3d 后发现引种的种公羊发病,接着羊群中部分羊只发病,病初体温在40~41.7℃之间,并伴有咳嗽、流浆液性鼻液等症状。
按照感冒治疗方案给予注射氨基比林+庆大霉素治疗,不见好转。
1周后,发病羊只数量猛增,对病羊进行肺部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叩诊肺部出现浊音,病羊可视黏膜发绀,一些病羊出现腹泻,怀孕后期母羊有流产现象,部分病羊死亡时口鼻流血。
到2021年1月底,从发病初始20多天,共有154只羊发病,发病率为20.8%;死亡27只,死亡率为3.6%。
本次发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但笔者发现年龄较大的山羊发病率低,治愈率也高。
2临床症状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姓 名 杨俊 学 号 10100232 专 业 兽医 班 级 10大专兽医二班 所 在 系 兽医系 指导教师 辛萍萍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制 2013年05月26日 说 明 1、论文要求用A4纸进行打印,页面设置为纵向,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5cm,左侧装订。 2、论文含封面、正文题目、作者简介、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版块,必须用学院要求的格式进行编辑,不按要求格式编辑视为不合格。论文格式可从学院教务与科研处网站下载专区下载(登录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网站,进入院内站点教务与科研处,下载专区在教务与科研处网站页面右侧)。
3、毕业论文应于公历6月10日(公历)前完成并递交所在系。可返校直接递交,也可邮寄或通过电子邮件递交,后两种方式需通过电话、短信或其他通讯方式予以落实。因未经落实而引起的一切问题,学校概不负责。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杨俊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摘要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山羊丝状支原体引发山羊特有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从病原特点、症状识别、病理变化、诊断技术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防控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名山羊支原体性肺炎,俗称“烂肺病”,是一种由丝状支原体引发的山羊特有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为山羊丝状支原体,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以高热、咳嗽以及纤维性肺炎和胸膜炎为典型症状。该病在我国传播范围很大,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简阳大耳羊、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成都麻羊、白山羊、黑山羊等山羊品种均可感染,且危害十分严重。笔者总结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特点、流行及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1]。 1 病原特点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体是细小、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山羊霉形体,从患病羊的胸膜渗出物、肺组织、纵膈淋巴结、肺以及肝病变部周围水肿区中,可较为容易地分离出该菌。该菌经过4~5 d培养,可在10%马血清琼脂或鲜血琼脂上可生长出水滴样圆形小菌落。此外,该菌还能够在鸡胚卵黄囊中生长繁殖。常用消毒药如臭药水、3%石炭酸、福尔马林等,均可在短时间内将山羊霉形体杀灭,此外氯霉素和四环素对其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 2 流行及发病特点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常呈地方性流行,传染性强。寒冷潮湿、阴雨连绵、羊群拥挤、营养缺乏等不良因素均易诱发该病的发生。在自然情况下,该病只感染山羊,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主要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染是主要的方式,健康羊常可因与病羊接触而被传染。各品种山羊均可感染发病,奶山羊发病较山羊快,成年羊较羔羊发病率高,怀孕母羊的死亡率较高[3]。 3 临床症状 识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潜伏期一般为18~20 d,短者5~6d,长者3~4周。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将该病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个类型。 3.1 最急性型 该型羊只病初体温增高,可达41~42℃,全无食欲,精神极度委靡,呼吸急促且发出痛苦的呻吟甚至大叫。数小时后肺炎症状出现,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并流血性脓性鼻液。肺部听诊肺泡呼吸音呈捻发音,减弱,甚至消失;叩诊肺部呈实音或浊音。12~36 h内,肺部充满了肺膜渗出液,且这些液体进入胸腔,使病羊黏膜高度充血,发绀,呼吸极度困难,每次呼吸时伴随全身颤动,躺卧在地,无法起身,四肢直伸,目光呆滞,不久便窒息死亡。最急性型的病程一般只有4~5 d,甚至有的仅为12~24 h。 3.2 急性型 该型是新疫区最常见的类型。病初体温升高至41℃以上,精神不振,离群呆立,悚于采食;两眼无光,被毛粗乱,发抖,呼吸加快,继之出现短而湿的咳嗽,在鼻唇及口角带有泡沫的液体,发出呻吟声。4~5 d后,咳嗽变为干咳而痛苦,有呈铁锈色的浆性或脓性鼻漏,黏附于鼻孔和上唇,结成干固的棕色痂垢。多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肺部听诊时可闻水泡音和胸膜摩擦音,病肺周围肺泡音和支气管音增粗,叩诊有浊音区,按压胸壁有敏感,疼痛表现。这时高热稽留不退,呼吸困难,头颈伸直,弓背,衰弱,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最后倒地窒息死亡。70%~80%的患病孕羊可发生流产。病程一般为10 d左右,个别可达1个月,死亡率高达60%以上。 3.3 慢性型 急性病例未完全愈合一般可转变成慢性型,该型多见于夏季。急性病羊病情逐渐好转,全身症状轻微,体温40℃左右,食欲和精神逐渐恢复正常,间有咳嗽、腹泻等一般症状,鼻涕时有时无,身体衰弱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在这段时期内若对病羊的饲养管理方式不当,会引起慢性型羊只的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当与急性病例接触时,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或复发,最终导致死亡。该型的病程可长达数月[4]。 4 剖检变化 部检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病羊胸腔,多见一侧肺发生明显的浸润和肝样病变,其肝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病肺膨隆,有不同阶段的肝变部,质硬,切面平整,结构致密,色彩不一,小叶间质增宽,充满渗出物,小叶界线明显。肝样病变早早期时,切开有红色半透明液体流出,切面平整质脆,呈红色或暗红色。病肺呈红灰色,切面呈大理石样,肺小叶间质增宽,界线明显。胸膜变厚,表面粗糙不平,被覆纤维素薄膜,易于剥离。经时较久者与胸壁发生粘连。肺部支气管淋巴结、纵膈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散在出血点。有的病例中,肺膜、胸膜和心包三者发生粘连。胸腔积水,呈浑浊淡黄色,或混杂纤维素,暴露于空气后迅速凝固。慢性病例的肺组织中,常有坏死灶,或形成包囊,或被机化。肺膜结缔组织增生,常有纤维素性附着物,使肺与胸壁粘连[5]。 5 诊断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剖检及细菌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如在山羊群中出现体温升高、咳嗽及呼吸系统症状、陆续死亡等现象,及时剖检后观察到有肺部和胸膜的特征病变,基本可初步判定为该病。细菌分离培养试验可观察到各种形态的革兰阴性细菌;动物回归试验可使接种上述菌群的健康羊只在第4天后出现与自然病羊相同的临床症状;采病羊血清进行血清凝集试验,结果显示为阳性;采用试纸法来测试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病原菌对泰乐菌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此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巴氏杆菌病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诊断时应注意区别:巴氏杆菌病取肺组织和胸水用瑞氏染色法检查时,可见两极染色小杆菌;用鲜血琼脂培养时出现露珠状小菌落。取病理材料接种于家兔或小白鼠,巴氏杆菌可引起死亡。此外,巴氏杆菌为大叶性肺炎及全身败血症变化,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表现为胸膜肺炎,其他脏器无特殊病变[6]。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6.1.1 加强引种管理 严禁从疫区购买或引进山羊,引进的羊要隔离观察1个月,经鉴定为健康方可混群。 6.1.2 加强羊舍卫生消毒 当发现有羊只感染该病时,应立即将病羊进行隔离,并及时进行治疗,并做好其他防治工作。若病羊数量不多,可进行屠宰,肉经煮熟后可食用;剥下的羊皮可用3%来苏儿浸泡消毒1 d即可;污染过的圈舍、用具可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勤换垫料,改善羊舍通风条件,并对羊舍及其周围环境采用1 000倍稀释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喷雾消毒。 6.1.3 加强营养 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如白天放牧后,晚上在饲料中添加玉米、黄豆等精饲料,补充蛋白质,以提高羊只的免疫能力。 6.1.4 加强接种免疫 在疫区可采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进行免疫注射以预防该病。6月龄以下的山羊皮下或肌肉注射3 mL,6月龄以上的山羊注射5 mL,注射后14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6.2 治疗措施 6.2.1 病羊初期治疗用盐酸土霉素 按每日20~50 mg/(kg·bw)的剂量,分2次内服;氯霉素,按每日30~50 mg/(kg·bw),分2次内服。 6.2.2 可采用新胂凡纳明“914”对病羊治疗 5月龄以下羔羊0.10~0.15 g,5个月龄以上羊0.20~0.25 g,用灭菌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稀释为5%溶液,一次静脉注射,必要时间隔4~7 d再注射1次。 6.2.3 皮下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 按0.15 mL/(kg·bw)的剂量,每天1次[7]。 参考文献 [1]周启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防治[J].当代畜牧,2012(2):25-26. [2]钟文彬,吴燕,李如举,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例分子病原学诊断[J].贵州畜牧兽医,2011(6):1-4. [3]祁国军.河西绒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6):157. [4]段定然,明晓.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云南畜牧兽医,2011(6):32. [5]程德元,潘淑惠,杨粤黔,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11):84-85. [6]黄竟,梁永红.一例山羊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303-304. [7]毕德峰,赵刚,张立恒.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2):130. 答辩小组意见: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成绩评定: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