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然地理——“水文与地貌”知识点精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略要

第四章水文及地貌学

4.1海水运动、海洋资源及海岸地貌

4.2河流及河流地貌

4.3湖泊和地下水

4.4冰川和冰川地貌

4.5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

4.6岩溶地貌

4.7火山地貌

4.1海水运动、海洋资源及海岸地貌

1.占比排序: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土壤水>大气水>河流水

2.水循环概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3.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在任何一时段内,水的收入与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4.四大洋的分界:白令海峡、德雷克海峡、等等

5.海的分类:

①内海: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黑海、渤海

②边缘海:白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③外海:阿拉伯海、巴伦支海

④岛间海:爪哇海、苏拉威西海

6.海水的主要化学成分:氢和氧;海水的主要溶解气体:氧和二氧化碳;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氯、钠、镁、硫、钙、钾、溴、碳等等

7.海水的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物质的质量,叫做海水盐度。

8.海水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9.海水的密度:单位体积中的海水质量。

海水最大密度的温度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

10.海水的颜色:指从海面及海水中发出的光的颜色。

11.世界上最透明的海水是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

12.潮汐: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

13.涨潮:海面升高,海水涌上海岸,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称为高潮。落潮:海面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落潮是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潮差:高潮与低潮水位的高差。

14.月球引潮力是太阳的2.17倍。朔望(初一十五)(新月满月)时高潮为大潮。

15.半日潮:一天有两次高潮和低潮,相邻两次高潮或低潮的潮位和涨、落潮的时间相差不大;

混合潮:一天虽有两次高潮和低潮,但潮位和涨、落潮时间有很大差别;

全日潮:一天一次高潮和低潮。

16.潮流: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

17.洋流(海流):指海水速度相对稳定,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

18.洋流的主要动力:风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以及海底起伏。

19.洋流的按成因划分:摩擦流:最重要的是风海流

重力--气压梯度流:密度流、补偿流、倾斜流

20.暖流:洋流水温高于周边海区水温;反之,为寒流。

21.风海流:海水在风的摩擦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又称漂流或吹流。

22.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主要分布于地中海、红海、波罗的海。

23.补偿流:由于某种原因使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而使另一部分海水流入进行补充。

24.洋流的作用:洋流对高低纬度之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的热量平衡,有重大影响。

一般来说,暖流流经地区,气温增高,降水机会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降低,降水的机会极少。

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随着洋流漂流,暖流和寒流相遇,有机物质十分丰富。因为寒暖流交汇,把热带和寒带的浮游生物混合在一起,使海水中有机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吸引着大批鱼群向这里集中寻饵,形成大渔场。

对航运的影响:顺流,既快又省,逆流相反;陆地上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被洋流扩散到别的海域,虽使污染范围扩大,但也能加快污染物净化的速度。

25.海洋的资源:化学资源(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等)、动力资源

26.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三个部分

27.海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海蚀穴、海蚀拱桥与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平台。

28.海积地貌:海水横向运动形成的海积地貌:中立带(中立点)、海岸平衡剖面、水下堤、离岸坝、潟湖;海水纵向运动形成的海积地貌:沙嘴、拦湾沙坝、堡岛、连岛坝。

4.2河流及河流地貌

1.河流:河水经常性或周期性地沿自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2.内流河与外流河

3.落差:某一河段的两端高度差;而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就是河流总落差。

4.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河流的纵断面能很好的反映河流的比降。

5.河流分段: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6.水位: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7.流速:水质点在单位时间里移动的距离。

8. 薛齐公式(等流速公式):v= c √RI{R为水力半径,即过水断面面积与水浸部分弧长之比;I为河流纵比降;C为待定系数.}

9.流量:单位时间里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Q=Av{Q为流量;A 为断面积;v为平均流速}

10.径流:指流域内的大气降水,除掉部分被蒸发耗损外,其余的在重力或静水压力作用下沿着地表面或地下运动的水流。

11.径流形成过程:由降水开始到水流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

12.径流形成四个过程:流域降雨阶段、蓄渗阶段、流域产流阶段、河槽集流阶段

13.径流总量公式:W=QT {Q为流量,T为时间}

14.径流模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m3/a·km2);

公式:M=Q/F {Q为流量(m3/s);F为流域面积(km2);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即l m3水为l000dm3)}

15.径流深度: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也就是把某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其流域面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常用单位为mm。

公式:y=W/F*10-3 {W为径流总量(m3),F为流域面积(km2)} 16.径流系数(α):指任一时段内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该时段的降水量(或降水总量)之比值。α=y/x

17.侵蚀作用:流水侵蚀地表,并且带走地表物质的作用。

分类:片蚀(面蚀)、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18.搬运作用:指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

分类: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

19.堆积作用:流水搬运能力下降而造成泥沙堆积(原因:流速减缓、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

20.流水的分选作用:沿流水方向,沉积的颗粒物质由粗到细。

21.陆地水流形式:面状水流(坡面径流)、沟谷水流、河流

22.沟谷:由沟谷水流侵蚀形成的长条状的凹地,长度几米至几十公里不等。

23.沟谷水流的特点:①流量变化极大,暴涨暴落;②水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