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介入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 比较( 面±s , 分)
组共 4 3例 , 其中男 2 4例 , 女 1 9例 , 年龄为 6 0~7 7岁 , 平 均 ( 6 8 . 4 2±5 . 8 2 ) 岁, 病 程为 1~ 9 a , 平均 ( 5 . 0 2±1 . 3 7 ) a 。两组 患者 的性别 、 年龄、 病 程等 一 般资 料 比较 , 差 异无 统 计学 意 义

25 7 0・
2 0 1 7年 7月第 2 6卷 第 1 4期
HE NA N ME DI C AL R E S EA RC H J u 1 . 2 0 1 7, V o 1 . 2 6, N o . 1 4
介入 治 疗对 老 年 冠 心 病 患 者 的治 疗 效 果 分 析
孥彦宏
意义 。
冠心病 即冠状 动脉粥 样硬 化性 心脏病 , 在4 5岁 以上 的老 年人 中尤 为 多 发 , 是 一 种 严 重 威 胁 人 类 生命 健 康 的慢 性 疾 病… 。近年来 , 中国冠 心病 的发病 率逐 年上升 , 其 发病 机制较 为复杂 , 以往多采用药 物治疗 但效 果较 差 , 介入 治疗 开始应 用 于临床 当中 , 取 得 了 良好 的治 疗 效 果 , 但 还 需 进一 步 推 广 运 用 。本研究选取新郑市人 民医 院收治 的老 年冠心 病患者 8 5 例作 为研 究对象 , 通 过设 置对照 组 , 观察分 析对 老年 冠心病 患
9 5 . 3 5 %高 于对 照组 7 3 . 8 1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X 2= 7 . 6 0 9 , P<0 . 0 5 ) ; 观察组 患者 的 P L、 A s 、 T s 、 A F 、 D P评 分均高于对

替罗非班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氧、缺血而出现的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1],中老年人群多发,以胸痛、发热、出汗、乏力、猝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2]。

临床常用治疗方式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其对患者心功能改善作用显著[3]。

但由于介入治疗易增加患DOI:10.16662/ki.1674-0742.2021.03.085替罗非班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杨顺清,陈荣敏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盐城224000[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便利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患者为对照组(38例),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患者为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后无复流、胸痛及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两组2d、1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血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5.26%)、胸痛发生率(2.63%)、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2.63%),均低于对照组的(23.68%、23.68%及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2d、1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3%与5.26%,均少于对照组的23.68%与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0、6.333,P<0.05)。

观察组发生轻度出血患者5例(13.16%),低于对照组的13例(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9,P<0.05)。

结论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预后效果改善作用明显。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替罗非班[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1)01(c)-0085-03Application Effect of Tirofiban i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ver 75Years OldYANG Shun-qing,CHEN Rong-mi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Yanche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Yancheng,Jiangsu Province,224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irofiban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ver 75years old.Methods A total of 76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ver the age of 75who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rom January 2015to December 2019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f which patients receiving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ere the control group (38cases).Patients receiving tirofiban treatment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38cases).The incidence of no reflow,chest pain,and revascularization after 3month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at 2days and 1month;compared the blood volum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incidence of no-reflow was 5.26%,the incidence of chest pain was 2.63%,and the incidence of revascularization was 2.63%,which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23.68%、23.68%and 21.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incidence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2days and 1month were 2.63%and 5.26%,which were less than 23.68%and 26.32%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7.370,6.333,P<0.05).There were 5patients (13.16%)with mild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lower than 13patients (34.21%)in the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659,P <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tirofiban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ver 75years old has 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prognosis.[Key words]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terventional therapy;Tirofiban[作者简介]杨顺清(1979-),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介入心脏病学研究工作。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 介入 治疗 心功能改善
Th l i a f c c fi t r e t n t e t n s o l e l e c i c le a y o n e v n i r a me t n e d r y CHD te s. / Ba n i o pa nt L U o—h n i o g,LVL —y u,ZHANG i—h a,e 1 i o L u t .De a t n a p rme t
togop P > .5 .B th lel gopso e et ada nt ni rvmet i ti i l ie ne(P < .5 . o c s n w ru s( 0 0 ) u e dr ru hw db tr ri f co oe n t s tt a d r c t e y ec c u i mp w h a sc f e O0 )C nl i uo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志 2 1 0 2年 7月 第 1 1卷 第1 3期
・1 2 ・ 05
老 年 冠 心 病 介 入 治 疗 的 临床 效 果 分 析
刘 宝宏 吕立友
【 摘要 】 目的
张 丽华
潘 慧超
刘建平 ( 海 市同仁 医院心 血 管 内科 上
上海
205 ) 0 00
观察经皮穿刺冠状动脉 介入 治疗( C) P I 用于老年冠心病 治疗的临床 疗效 , 介入 治疗在 老年冠 评价
o adoacl d ie h h nh iTnrnH si l S ag a 00 0, hn . fC ri sua Mewn ,TeS ag a oge o t , h nh i 0 5 C i v r pa 2 a
【 bt c】 O jc v T s v t l i l f a r t e s o nr i e et n( C )o dr H tns n a a A s at r bet e oo e e h cn a e cc o p c a o r a t n o P I n l l C Dp i t ade ut i b r e ic f y fe u n u c o yn r i i v e ey ae v e l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意外 死亡l 两组 患者均 未发生急性 冠状动脉闭塞 及需 C B 患者 , 例。 A G 均 未发生冠状 动脉穿孔 、 心包积血 及支架脱 落等冠状 动脉并发 症 , 两组 围
例 )陈 旧性 心肌 梗死2 两组患者 在诊断 标准 、 , 例。 治疗 方法 、 并症及性 合 别上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 .5 , 有可 比性 。 P O0 )具
后残 余狭 窄 小于 l%, 无 严重 并 发症 为支 架植 入 成功 标 准 。 O 且 两组 患
者均 进 行 定期 随 访 , 股在 术 后 l 、 4 月 、 2 月 、 4 月进 行 随 一 周 6" l个 2个 访 , 察患 者 心 脏 事 件 ( 脏性 死亡 、 观 心 非致 死 性 心 肌梗 死 、 绞痛 复 心 发 、 运重 建 术 ) 生率 。 血 发 14 统 计 学 处理 . 本 次研 究全 部数 据 均经S S 0 ox P S 1 .r 件统 计包进 行 处理 , 用x r 采 2 检验 , < .5 差异 有统计 学意 义 。 以P 0 0 为 2 结果
下C D A 患者3 例为对 照组 , 中 , 4 , 1 例 ; 4 其 男2 例 女 O 年龄4 ~6 岁 , 均 2 5 平 5 . 岁 ; 中急性 心肌 梗死 1 例 , 绞痛 1 例 ( 15 其 5 心 7 不稳 定 型1 例 , 定型7 0 稳
老 年 组 主 要 并 发 症 有 : 肿 3 , 脉 血 栓 l , 性 动脉 瘤 l 血 例 静 例 假 例, 无死 亡病例 。 照组 主要并发症有 : H2 , 对 血 e例 假性动脉 瘤l , 例 脑血 管
均经 冠状动脉造 影被确 诊 , 即患者任 何一支冠状 动脉血管 狭窄5% 0 及以

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以及尿素氮进行检测,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死亡情况、心肌梗死发生情况、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的复发情况及血运重建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和尿素氮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情况、心肌梗死发生情况、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的复发情况以及血运重建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 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可考虑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冠脉心脏介入治疗;可行性;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98-01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病情恶化快,死亡率较高, 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其肾小球的滤过率明显下降.有关研究报道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肾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肾功能不全可能会诱发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1].因此,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应对肾功能进行严密的保护.本次研究特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 分别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以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有患者经心电图、肾功能检查均被确诊为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均具有心绞痛发作史,排除急性肾衰患者、左心衰患者以及治疗前3个月内曾服用含肾毒性药物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前均对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并自愿选择治疗方法,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于62~75岁之间, 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68.67±4.3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于63~76岁之间,患者年龄的平均值为(68.71±4.51)岁. 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P值大于0.05,说明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对研究结果不会造成影响,可进行对比研究.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70061),每天服用1次,口服,每次使用剂量为10mg.如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可对剂量进行调整,每4周调整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造影剂为碘普胺-370,使用剂量为280ml.造影4周后,对患者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手术前24小时,给予患者水化治疗,静脉滴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滴注速度为每小时1ml/kg,滴注至患者手术后12小时,如患者合并左心衰,剂量应减半.所有患者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支架的大小、长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进行选择.手术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80~300mg/d、氯吡格雷75mg/d、阿托伐他汀10mg/d.1.3观察指标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以及尿素氮进行检测,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死亡情况、心肌梗死发生情况、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的复发情况以及血运重建情况.1.4统计学方法将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进行t检验.以P <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和尿素氮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P>0.05).详情见表1. 2.2预后情况对比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情况、心肌梗死发生情况、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的复发情况以及血运重建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详情见表2.3讨论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类患者的冠状动脉容易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概率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其血管的重建机率较低,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2].这说明,肾功能与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关系.肾功能不全患者通常会出现全身性的轻微炎症反应,机体往往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中,肾脏代谢产生的毒素会加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使患者冠心病病情逐渐加重[3].在临床上,由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由于考虑到介入治疗可能会引起肾损伤, 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往往不会选择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但有关研究表明,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后,其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和尿素氮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死亡情况、心肌梗死发生情况、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的复发情况以及血运重建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肾功能未出现新的障碍,且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机率也未增高,说明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具有可行性.在进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严密的监测,对造影剂的使用剂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诱发造影剂肾病[5].表1治疗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对比(X±s)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可考虑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参考文献[1]宋丽娟,陈琴.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76-77. [2]李明珠.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2):272-274. [3]李怡,吕豪,张英等.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介入治疗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0):89[ -93.4]杨仲煌.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心肾功能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32):137-138. [5]杨爱玲,李兴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075-1077.。

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I 床 l 盏


CI Rl EI L HlF E N D A N O GM C A
暖固
高 龄 冠 心 病 介 入 治 疗 效 果 分 析
周俊 申强 包 忠 武 4 0 0 1 0) 8 ( 化 市第 一人 民 医院 湖 南 怀 化 怀
【 要 】 目的 对 比分 析 高龄 冠心 病患 者介 入 治疗 的临床 疗效 。 法 选 取 1 例 高龄 冠 心病行介 入 治 疗患者 为 高龄 组 , 0 摘 方 0 6 例年 轻冠 心病患 者 为年轻 组 ,0 4 例非介 入 治疗的 高龄 冠心病 患者 为药物 组, 观察 比较 高龄 组 与年 轻组冠状 动脉 病变 的特点 差异 . 手术 成功率 . 支
冠 脉动 脉 介 入 治疗 ( C ) 目前 国 内外 冠 心病 ( AD 治 疗 重要 PI 是 C )
方 法 之 一 , 在 年 轻冠 心 病 患者 中的 治 疗 效 果 已被 大 量 报 道 所证 其 实 …。 年 患 者 约 占C 人 群 的 5 %~8 %, 残 、 死 率 较 高 , 老 AD 7 7 致 致 对 于 分 析 高龄 C D 者 采 用P I 临 床 效果 及安 全 性 分 析 有着 重 要 A 患 C的 的 临 床 意 义 , 文 总 结 了我 院 5 例高 龄 冠 心 病 患 者 介 入 治疗 的临 本 8 床疗效 , 报 道如下 。 现
80 单 位 , 中 依据 患 者 的 活 动性 凝 血 时 间 来调 节 药 量 , 后排 除 00 术 术
禁 忌 , 予 氯 吡 格 雷 、 司 匹 林 及 他 汀 类 药 物 。 功 标 准 :1靶 病 给 阿 成 () 变 的 残 余 狭 窄 <l % ; ) MI 验 为 3 血 流 ;3无分 支 受 压 、 一 0 ( TI 试 2 级 () 严 重夹层、 闭塞 、 克 、 休 巨大 血 肿 、 栓 形成 、 性 动 脉 瘤 等 并 发症 发 血 假 生 ; ) 期 未 发生 不 良心 脏事 件 ( 脏 性死 亡 、 (短 4 心 急性 心 肌 梗死 、 靶病 变 的再 次 血 运 重 建)药 物组 采 用 保 守 药物 治疗 , 括硝 酸 酯 类 、 。 包 钙

老年冠心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冠心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疗, 观察组 患者 经桡 动脉穿刺治疗 。两组患者在年龄 、 性别、 入院 时间以及病理状况等方面 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0 . 0 5 ) 。
5 6 中外医疗 C h i n a&F o r e i g n Me d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口固
2 0 1 3 N O . 3 3 … …
临床医学
老年 冠心病采用经桡 动脉介入 的方式治疗 临床效果 观 察
徐 慧敏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干部病房 ,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0
[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 2 0 1 0年 4 月一2 0 1 1 年4 月确诊收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行压 迫止血 , 2 0 3 0 m i n后 使用弹力 绷带对穿刺 部位进行 包扎 。
观察 是否有出血症状以及动脉搏动情况择者 .若有应立 即进行
处理
观察组 : 一般选择右前臂桡骨茎突 近心端 1 e m处作 为手术 穿刺 点 , 选用桡动脉穿刺包针进行穿刺 , 穿刺后置人 6 F动脉鞘 。 手术经动脉鞘注入肝素 1 0 0 , . - 1 2 0 U &g 。 常规注入利卡多因 1 0 0 m L 以及 硝酸甘油 1 m g防止桡动脉痉挛。选择 5 F造影导管进 行左 Leabharlann 1 . 2 手 术 方 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 常规检查 , 其 中包括肝 肾功能 、 凝 血 酶原 时间、 出凝血时间 , 超声 检查 患者 的心脏功能 。手术使 用证
为药物治疗疗效效不佳 或无效 .存在病 变血管供血的较大 片存
活心肌缺血 的证据或面临缺血的危险 需要血运重建而无其他方 法 可供选择者 。术前给予患者 口服拜 阿司匹林 以及氯吡格雷闫 。 对照组 : 手术时患者取平卧位 , 选取右 股动脉搏动较为 强烈 处进行穿 刺 , 穿此前使用利多卡 因进行局部麻醉 . 选用合适 的穿 刺针进行 穿刺 , 穿刺后置入 6 F动脉鞘 。手术经动脉鞘注入 肝素 1 0 0 ~ 1 2 0 U / k g , 选 择造影导管后完成手术 。术后取 出动脉鞘后进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z i [ ] R d l y 19 , 0 3 : 9 — 9 . a o J . a io , 6 2 ( ) 6 1 64 tn og 9 0
3 Go Y , i , e , ta .Emb l ai n f rh mo tss i — e r hP Ln M T oN e 1 o i t o e py i :a s y a z o x
C et19 ,1 4 :9 h s,9 9 15( ) 9 6—10 . 01
2 Ra k n a , a d k r VG, n h ma a tn R B n e a Ga d iMS, ta . Ma s e h mo t ss e 1 s i e p y i v d e t u mo a y t b r u o i :C nr l wi r n h a re y e oi u o p l n r u e c ls s o t t b o c i la t r mb l— o h
伤。有研究表明注意 以下几点可 以预防脊髓损伤 : () 1 首选非离子型造影剂 ;2 熟悉支气管动脉、 () 肋
间 动脉与脊 髓动脉 的解 剖结 构 、 常变 异 及 相互 关 正 系 ;3 推荐应 用 同轴微 导 管 , 血 流 仍 能进 入 靶血 () 使 管或导 管插入 血管 后 间歇 抽 出导 管 , 血 流再 充盈 使
l n umoayc clt s J .R do Ci N r a a dp l nr i uain [ ] a i l ot Am,20 ,8 r o l n h 0 0 3
( ):2 4 8 2 4 5— 4 .
靶血管 , 轻柔操作 ;4 每间隔 5mn左右 向导管内 () i
r i [ ] C ri a t vn R d l 0 2 2 ( ) 1 2 . e e J . a o s I e e t a i , 0 , 1 : 7- 5 vw dv enr o2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6-07-18T15:33:12.300Z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作者:李松林
[导读] 老年冠心病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李松林
【摘要】目的试论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4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老年组,将同期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中青年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PCI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均接受了治疗,但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所差别。

老年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3.33%,未成功率为6.67%,中青年组治疗成功率为86.67%;未成功率为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不良反应对比,老年组5例二次住院,7例心绞痛复发,2例支架内在狭窄,2例支架内血栓;中青年组3例二次住院,9例心绞痛复发,3例支架内在狭窄,2例支架内血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的成功率高,并发症的机率少,手术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
前言
老年冠心病在老年人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成为了老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的发病率还会增加。

老年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一般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发病的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发病率高,吸烟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性是普通患者的两倍。

虽然通过相应的医疗技术治疗,有效的降低了其发病率,但不可不提高重视[2]。

介入治疗运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其疗效显著。

本文选取我院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在将治疗过程形成报告,过程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资料是入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医治疗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中已排除了肾、脏、心、肺功能不齐全患者、高钾血症患者、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高血压患者、心肌病患者等,所有患者均自愿进行本研究,病症符合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以及家属均了解此次研究的目的,患者均可以完成本次研究,不会中途离院。

90例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大于60岁,血压超过了180/110mmHg。

其中中青年组男性患者占23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46.6±5.3)岁;老年组男性患者占2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67.2±5.7)岁。

两组的病患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相互比较。

2.治疗方法
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相应的检查,医院为患者分组进行了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PCI治疗,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均口服了300毫克的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进行了冠脉造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导丝、球囊、支架等,而后进行手术。

手术之后患者需要连续服用9个月--1年的氯毗格雷,每次75毫克,一天一次;阿司匹林也需要长期服用,每次100毫克,一天一次。

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对比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通过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结果
两组均接受了治疗,但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所差别。

老年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3.33%,未成功率为6.67%,中青年组治疗成功率为86.67%;未成功率为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行不良反应对比,老年组5例二次住院,7例心绞痛复发,2例支架内在狭窄,2例支架内血栓;中青年组3例二次住院,9例心绞痛复发,3例支架内在狭窄,2例支架内血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老年冠心病是一种老年人疾病[3],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于血压、血脂、体重、吸烟等因素,当患者病情加重时,会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猝死等[4],患者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威胁患者的健康,但如果能及时的确诊病情,就能及时的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5]。

本文研究显示,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的成功率高,并发症的机率少,手术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宝宏,吕立友,张丽华,潘慧超,刘建平.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3) :121--122.
[2] 姚长青.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05) :1168--1169.
[3] 王琨.心理护理干预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3):114-115.
[4] 曾伟,田福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及干预[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02):23-24.
[5] 施建民.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 2016(07):116--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