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教学提纲

安全学原理教学提纲
安全学原理教学提纲

一、题空题:

1?安全科学研究的领域为: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和生存领域。

2?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质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安全文化建设、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

4?安全经济管理大致分为以下四类:法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全员管理。

5?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6?安全的自然属性石是了安全规律的基础:是安全命题以及安全科学发展的基础。

7?人的价值表现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作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的自我价值,作为客体,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的社会价值。

二、名词解释

本质安全化:狭义的概念指的是通过设计手段使生产过程和产品性能本身具有防止危险发生的功能,即使在误操作的情况下来说也不会发生事故。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措施(包括教育、设计、优化环境等)从源头上堵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使人们生产活动全过程实现安全无危害化,即使出现人为失误或环境恶化也能有效阻止事故发

生,使人的安全健康状态得到有效保障。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单元(或设施)

安全投资:安全,一般意义上讲是以追求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生活的保障与社会安定为目的的,为此,人们需要付出成本,从这一意义上讲安全投入无所谓投资的意义。但作为企业,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考虑,安全则具有了投资价值,即安全的目的有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内

涵。因此,安全对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取得具有确定的作用,安全活动应被看成一种有

创造价值意义的活动,一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所以,把安全的投入也称为一种投资。

安全投资:(百科)安全投资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的系统安全性、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防止因工伤亡、消除事故隐患、治理尘毒的全部费用,即为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费、工业卫生措施费、安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用

品费、日常安全管理费五部分。

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了保护身心安全和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可以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

思想及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措施。

安全伦理:安全伦理是人们的信念或信仰,也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是把人的行为规范换个是当代人

道德准则从人类社会关系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同时,安全伦理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与未来人在安全资源的共享和安全环境的传承是级平等又具有保护的义务。

安全观:安全观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它一般包括对威胁的来源,安全的本体、内涵及维护手段等方面的综合判断。

二、简答题

1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而内容有哪些?

答: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学说,是以研究安全与危险的发生发展

过程,揭示事物安全与危险的原因及后果,以及它们之间特有的相互关系,运用基础学科工

程学科等相关学科对事物或系统综合功能的丧失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手段,以灾害事故的

预测、防治和评价为研究目标。

具体地说,安全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②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③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2、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答: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

件。

安全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

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广义安全,即大安全,是以某一领域或系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

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广义安全是全民、全社会的安全。

3、生命价值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若按生命投资的不同阶段来分析,可将生命价值的构成分成健康(体能)投资、教育投资、佳能与知识投资和人力资源配置投资。

(1)体能投资、生命价值理论认为体能投资是生命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生命价值存在于人体之中,人的体能、精力及健康状况与生命长短可以直接影响到对人一生投资的效益。

(2 )教育投资。人生命价值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这里所说的教育是指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通过教育,人们一方面获得知识,同时也为人们的知识创新和能力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由于大学教育已经涉及专业学习阶段,所以,从投资的角度分析,也有吧大学教育部分归入技能投资。

最新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安全科学的定义(现在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关系) “0123”安全管理模式(略) 安全观的定义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 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 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安全价值的定义: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寿命周期: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 施、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投资:整个安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投资的总和。

(完整word版)安全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 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 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通 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 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 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 可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财 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潜力势: 指事物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大小和趋势 潜势力越大说明事物 从现在的状态发展到安全最佳状态的能力越大 可能性越强。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 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 物质单元。 风险:是对人是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 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 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R=PV 式中 P 为风险出现的概率 V 为危及势的量度值。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 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 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度 制定预防措施 和管理决策的工程。 固有危险度: 指一个生产系统 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 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 其设备及 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1.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可达到本质安 全 答 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降低危险 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将强监督管理 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 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 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 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答 对象 人、机、环。 范畴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 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研究内容 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生理 与心理、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 展变化规律。

安全学原理课后答案(1)

1、目前人们对安全认识有哪几种类型 人们对安全的认识: 安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安全是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 安全是可以接受的危险 安全不仅指生命,还包括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 安全是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 2、安全规律具有哪几种形式 规律——客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狭义安全规律——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 广义安全规律——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安全规律 1、安全的生存规律 指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具有与自然界生存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 2、安全的构成规律 指构成自然界的人类社会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要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 生产安全规律的五种构成要素: 劳动者 劳动手段 劳动对象 劳动时间 劳动空间 3、安全的发展变化规律 是指安全从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之后,经过理性升华,变成了符合预防和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 3.为什么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客观基础,安全第一是我国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应当自始自终贯彻的安全生产方针,体现在: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他有关部门生产,设计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真正树立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在组织指挥和进行生产活动中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来考虑,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完成生产计划的前提条件和头等大事来抓。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时时处处都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生产中个环节都要坚持安全第一,每一项生产中都应该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经常地检查隐患,找问题,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制度,以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长期的安全的进行。

安全学原理总结

安全观 1.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安全: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保障条件。 3.人们对安全的认识:(1)从前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是人类生存、 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2)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发生事故的环境。安全等于无事故,安全是指人身没有伤害、设备没有损坏、财产没有损失的状态(3)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到,安全系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4)1.安全是之人的身心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上、不死、不病,而要保障人的心理、生理的安全与健康。2安全设计的范围超出了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可以延伸到人能生活,生存的一切地方。3人们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通过,对安全需求的水平与质量页不同(5)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一种状态。 4.生产安全的本质:生产时间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活动,具有安全必然性,它通过总结安全生 产的历史经验教训,联系生产时间,遵循生产规律,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实施加以确认。 5.安全的规律:狭义安全规律与广义安全规律。安全科学讲的是广义的安全规律,它具有安全 的必然性,及安全的根本规律。分三大类安全规律;(1)生存规律:指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2)构成规律:指能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因素,各自内在与系那个湖之间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3)发展变化规律:指安全从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之后,经过理性升华,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 6.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安全方针。 7.安全价值: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同过对安全措 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8.安全价值内容:(1)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2)安全功能分析(3)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4) 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9.安全价值的观念:(1)安全的战略观念(2)安全的市场观念(3)安全的竞争观念(4)安 全的服务观念(5)安全的素质观念(6)安全的开发观念(7)安全的信息观念 10.大安全观: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 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 11.大安全观的目的:动员全社会、全民族、各行各业、上上下下,通过安全减灾的国家战略和 系统工程,不仅要保证实现国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更为了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稳定 12.科学大安全观的内容:(1)树立“人人要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全民安全意识(2)树立全 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教育观(3)坚持科教减灾的科学馆(4)树立发展科学减灾的信息观(5)树立综合减灾的决策管理观 13.大安全学科体系仍需要建立的观点和概念:(1)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仍需要完善(2)安全科 学技术应考虑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3)灾害科学应把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作为研究对象(4)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及减灾科学本质存在着协同和交叉(5)安全、减灾、环保的工程技术层次有公用共享的基础(6)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共同的目标(7)大安全学科框架

安全学原理题库(含答案)教学内容

安全学原理题库(含答 案)

安全学原理试题 一、解释 安全投资:是指对安全活动所做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概率的度量,通常记为R.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安全成本:是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衡量安全活动的重要尺度。 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它反映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所依据 的重要指标之一。 安全: 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安全科学: 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工伤事故 :一般的人身伤亡事故又称工伤事故,它是企业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制使身体受到伤 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管理各种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一门科学,是指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综合,已达到全系统的最优效率。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需要阐明几点: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条件、规定的功能、能力。 群体:是指俩人或俩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正式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组织建立的群体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 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二、填空题 1. 安全三要素是人、物、人与物。

安全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即安全人与物关系)、 3、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4、安全经济管理的特点:综合性、整体性、群众性 5、事故按原因分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按事故的发展过程特性分类:突变型、发展型、持续型、环境演变型 6、事故严重度的概念,指因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 7、安全观的核心:生命价值 8、安全的主要内涵:以“以人为本”为主要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2、固有危险度:是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3、安全价值观:是人们对安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定。 4、大安全观: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以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5、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事故隐患:潜藏的不安全因素,从系统的安全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说的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 7、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8、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可表现为有关安全的哲学、伦理道德、科学、艺术和政治法律思想即其构成的思想观念系统及相关制度、设施。 9、安全效益:通过安全条件的实现,对国家、企业、个人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即用尽量少的安全投资,提供尽量多的符合全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安全保障。: 三.简答题 1.安全的基本特征P6: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是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 2)安全的随机性: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害。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 3)安全的相对性: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近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 5)安全的经济性: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有关,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作业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入,是保障和再生生产力的前提 6)安全的复杂性: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人一机一环境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 7)安全的社会性: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 8)安全的潜隐性: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 2.安全观的确立依据,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价值何在。P43 安全观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它应该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世界观主导的一种观念。世界观是由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共同组成的,这是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确立的依据。同时安全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安全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之一,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这些是

安全学原理 北科大 期末复习总结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危害:可能带来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或事故隐患。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也称危险度评价和安全评价。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系统安全:指在系统使用的期限内,应用安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并排除系统要素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灾害的潜在危险。 劳动保护:只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以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再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安全信息:安全活动所以来的资源,按安全事物在时间和空间定性或定量的表达。一次: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客观安全性。二次:法规,条例政策安全科学理论总结分析报告等。 安全收益:安全产出。具有潜伏性,间接性,延长性,迟效性特点。 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的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未达到这一目标制订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管理体系。 绩效测量: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可承受风险:是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已将危害性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 四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为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致因理论:是用来阐明事故的成因,始末过程和事故后果,以便对事故的发生,发展进行明确的分析,是从最早的单因素理论,发展到不断增多的复杂因素的系统理论。 安全人机学原理:从安全学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科学四要素:人,物,人物的关系,信息。 安全生产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的原因: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有关人员。注意力分散,忽视安全警告,不安全的工作,危险作业,高速作业。是重要致因。 物的原因: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装置结构,材料不良,零件磨损老化危险物有害物的存在安全防护装置失灵防护用具失灵。 管理的原因: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错误、缺乏检查指导,教育培训不够,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2006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原理真题

西安科技大学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编号:839 科目名称:安全学原理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2.答题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用铅笔、红色笔者不给分。 3.答题必须写清题号,字迹要清楚,卷面要保持整洁。 4.试题要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一、名词解释 安全本质安全化安全评价 重大危险源安全目标管理安全价值 二、单项填空 1.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及其和的科学。 2.安全三要素分别为、和。 3.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 4.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5.安全法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法律关系就是安全法规规范所确认的人与人之间的 权利和义务关系,它必须具备、和三要素。 6.工伤事故由、和三要素构成。 7.根据轨迹交叉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和。 8.全面安全管理一班包括、、和 四个方面的内容。 9.安全经济投资的优化准则有两种,一是,二是。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起开始施行。 三、正误判断(正确标√,错误标×) 1.控制事故的本质安全化方法就是设法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安全教育目的是较强地表现为“要你安全”被教育者偏重于被动 教育()。 3.安全和安全工作同其他事物一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由它们本身价值所决定()。 4.通过人们的努力,100%的安全性是可以达到的()。 5.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的后果的不同,可分为设备事故、工伤事故和未遂事故()。 6.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只要企业中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就不会发生事故()。 7.企业安全目标的制定也要参考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的安全目标值()。 8.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形成两种体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行分级管理,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全国垂直管理()。 9.安全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减损和增值两个方面()。 10.1安全法规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其本质还表现在它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并不表现为 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四、简答题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安全学原理答案

《安全学原理》 1. 事故;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2. 事故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举出5项) 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复杂性。 3. 事故发展的阶段?事故的发展,一般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即孕育阶段、生长阶段、损失阶段。 4. 海因里希法则: 在一个人发生的330起同种事故中,事故后果分别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次数之比为 1:29:300。比例1:29:300被称为海因里希法则,它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即,事故发生后带来严重伤害的情况是很少的,造成轻微伤害得情况稍多,而事故后无伤害的情况是大量的。 5. 什么是系统安全?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6. 与传统安全相比系统的观点在哪些新特点? 系统安全创新了安全观念:安全的相对性;安全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系统可靠性和系统安全性相辅相成。 7. 辨析系统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 系统可靠性和系统安全性相辅相成,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可靠性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安全性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不造成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在许多情况下,系统不可靠会导致系统不安全;提高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从提高系统可靠性入手。可靠性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安全。安全性着眼于防止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可靠性研究故障发生之前到故障发生为止的系统状态;安全性侧重于故障发生后对系统的影响。故障是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连接点。 8. “3E对策” 通常把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法制Enforcement对策,称之为“3E对策”,它们被认为是防止事故的三根支柱。 9.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研究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原理有哪些?

安全学原理0.0

5、企业的安全目标应当如何制定和展开 一、目标的制定 (1)目标内容 企业安全目标方针 企业总安全目标 实现安全目标所要采取的对策 (2)确定安全目标值的依据和要求 依据:上级要求、企业自身情况、同行业情况 要求:先进、可行 (3)制定安全目标的程序 调查和评价安全状况 确定目标值 制定对策措施 二、安全目标的展开 1、目标展开的过程和要求:(1)上级在制定总安全目标时要发扬民主,在征求下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后才正式确定。同时下级也应参照制定企业总安全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初步酝酿本级的安全目标和对策(2)上级宣布企业安全目标和保证对策措施,并向下一级分解提出明确要求,下级根据上级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安全目标(3)按照同样的方法和原则将目标逐级展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应有哪个部门被遗弃(4)目标要紧密结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目标展开的同时要逐级鉴定安全生产责任状,把目标内容纳入其中,确保目标责任的落实 2、目标的协调和调整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但上下级之间要充分协商,各部门之间也必须协调一致 3、目标展开图 6、安全目标如何实施和考评? 安全目标的实施:原则:权限下放,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这是目标实施的主要原则,在这个阶段企业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各级组织知道每一个职工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围绕着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独立自主的展开活动。抓紧落实,实现所制定的对策措施 管理:编制实施计划表 旗帜管理图法 考评:目标考评的原则:1、自我评价与上级评定相结合2、重视成果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目标考评的方法:1、确定各目标项目得分比例2、给各目标项目打分3、综合评定 4、奖惩与总结5在成果考评中应注意的事项6、建立好评价组织 7、制订好评价细则和奖惩办法 7、何谓系统方法系统应当具备那些属性? 为有效的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人们需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来识别、分析、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并根据其结果,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投资等因素,是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并使系统安全性达到最好状态的方法 属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1.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2. 工伤事故是指企业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

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安全科学的定义(现在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关系) “0123”安全管理模式(略) 安全观的定义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 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 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安全价值的定义: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寿命周期: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施、 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投资:整个安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投资的总和。

安全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安全学原理 名词解释 1、安全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相关的安全特征以及与社会相关的安全内涵 2、安全观: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大安全观::大有现代和全局观念的意思,是以人为核心的高度综合性的安全 3、安全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安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小的认识和评定 填空题 1、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三大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 2、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规守纪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综合监察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其他监管相结合 3、安全的认识阶段:无知——局部——系统——动态 4、事故的预防原则:技术原则和组织管理原则 简答和论述 背诵知识点 1、对安全的理解 【1】概念的理解 1、复杂的动态过程或状态: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技术状态:满足一定安全指标要求的物态 3、理念:人和事物不会遭到伤害和损失的理想状态 【2】安全的相对性 1)、安全描述的相对性 2)、安全标准的相对性 3)对安全的认识与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安全的基本特征:必要性和普遍性、随机性、相对性、局部稳定性、经济性、复杂性、社会性、潜伏性 1、安全系统(目标)和系统安全(方法)区别与联系 1)、定义 安全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识、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对设备、资金、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周期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控制,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学科 系统安全工程:运用系统论。可靠性理论等手段,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2)、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和控制 系统安全工程: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危险源控制 3)、侧重点不同 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层面 系统安全工程:技术层面 4)、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更符合本质安全的要求。 3、预防事故发生四个层次:

安全学原理题库

一、解释 事故工伤事故系统工程可靠性安全投资群体正式群体 安全系统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科学重大危险源可靠度掩蔽效应 需要动机安全成本安全效益 二、填空题 1. 安全三要素是、物、。 2. 安全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于和两个方面。 3. 构成工伤事故的三要素是、伤害种类、。 4. 根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和,间接原因是。 5. 《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日期是。 6.从安全的属性来看,可以划分为和。 7.根据工伤事故分类标准,重伤指工作日损失在工作日以上,个工作日以下的伤害。 8.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9.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是。 10.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1.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是。 12.瑟利模型将事故发生的过程划分为危险构成和两个阶段。 13.瑟利模型在每个阶段中都从人的感觉、、和行为响应三个方面阐述。 14.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完成的能力。 15.心理过程包括、和。 三、判断 1.根据事故法则,得知一个企业出现了1次死亡事故,推断出该企业必然发生了29次重伤或轻伤事故。() 2.100%的安全是安全性的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 3.根据动机理论,当人有某种需要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 4.在企业中,领导的对待安全的态度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作用。() 5.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人的眼睛对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视野范围,其中黄色的视野范围比红色大。() 7.安全法规具有与宪法同等的法律效力。() 8.人的本质是趋利的。() 9.人的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快,但在对物体的尺寸估计时,垂直方向比水平方向准确。() 10.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是实行国家安全监察、行业安全管理、群众安全监督相结合。() 11.吉布森认为导致事故的原因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意外释放所致。() 12.根据瑟利模型,当人的认知过程完成并采取了行为响应时,事故就是可以避免的。() 13.在繁忙的车间奔跑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14.出现了故障的设备,就一定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15.根据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工厂中存在容易发生事故的人。() 16.具有感情冲动、容易兴奋的性格的工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一定比其它人员大。() 17.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不存在第一类危险源就不会发生事故,因此,要预防事故必须消除第一类危险源。() 18.根据两类危险源理论,要预防事故的发生重点是在控制第二类危险源。() 19.安全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静止的人-机-环境组合不能称之为安全系统。() 20.就可靠性而言,可靠度和不可靠度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 21.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依据事故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所制定的标准、规章、规定、规程 等,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 22.在安全管理的强制原理申,所谓"强制"就是让被管理者绝对服从,不必经过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 23.近几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现状是工矿企业事故发生总数有下降趋势,事故发生率己接近美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化国 家。 ( ) 24.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后逐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以保证安全 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 25. 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 26. 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 27.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统一购买劳动防护用品,应该按照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规定,发给从业人员资金由其自行购买。( ) 28. 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禁止、停止的颜色为黄色。( ) 29.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 ) 30.某单元中有甲、乙两种物质,甲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5t和2.5t,乙种物质的临界量和实际量分别为2t和1·5t,则 该单元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 31.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涉及许多部门,因此应该先明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相应任务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 32.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后勤保障组织主要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物资以及生活、医药等的后勤保障。( ) 33.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但不具有法规权威性。( ) 34.接触高浓度氯气可立即昏迷、死亡,这种伤害被称为 "闪电型"死亡。( ) 35. 企业中对人身有害或污染劳动环境的设备无法改造时,交罚款后可以允许继续使用。() 3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安全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拟定烟花爆竹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规范。( ) 3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是指代表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执行安全监察任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人员。 ( )

安全学原理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安全: 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2、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称为重大危险源。 3、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为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4、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指对于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5、系统: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7、事故法则: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 8、轨迹交叉论:伤害事故是许多互相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不外乎人和物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轨迹),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9、本质安全化: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10、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在企业中应用时与企业文化找到了共同点后形成交叉的结果 11、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由于自身功能的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的灾害的严重程度? 12、安全指标:安全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13、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14、安全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的总和 15、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判断: 1、安全与危险在所要研究的系统中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伴存在。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错) 2、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和安全系统构成了安全整体的三要素。(对) 3、100%的安全是安全性的最大值,这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对)? 4、工伤事故由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两项要素组成。(错) 5、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具有偶然性,因此是不可预防的。(错) 6、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健安全文化。(对)

安全学原理

事故的定义事故是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时间。事故的特征事故的因果性(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 事故的发展阶段(1)孕育阶段(2)生长阶段(3)损失阶段事故预防途径事故后过分别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次数之比为1:29:300.比例为1:29:300被称为海因里希法则,它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即,事故发生后带来严重伤害的情况是很少的,造成轻微伤害的情况稍多,而事故后无伤害的情况是大量的。在事故预防工作中,避免严重伤害应该在发生轻微伤害或无伤害事故时就分析其发生原因,尽早采取恰当对策防止事故发生,而不是在发生了严重伤害之后才追究其原因,采取改进措施。系统安全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内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程度。危险源概念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认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原因。系统安全认为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对能量控制的失效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原因常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又称一次原因,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通常又进一步分为两类:物的原因和人的原因。物的原因是设备、物料、环境等的不安全状态;人的原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间接原因是二次、三次以至多层次继发来自事故本源的基础原因。间接原因分为6类: 二次原因:(1)技术的原因(2)教育的原因(3)身体的原因(4)精神的原因基础原因:(5)管理的原因(6)社会及历史原因 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伤害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的发生可能发生在某个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结果是伤害,事故的原因包括三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由于对事故的各层次的原因认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事故致因理论。因此,人们也经常用事故因果连锁的形式来表达某种事故致因理论。能量转移论:能量与事故人类在利用能量的时候必须采取措施控制能量,使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产生、转移和做功。从能量在系统中流动的角度,应该控制能量按照人们规定的能量流通渠道流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中止而发生事故。如果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则将造成人员伤害: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设备、建筑物、物体等,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他们的抵抗能力,则将造成设备、建筑物、物体的损坏。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方法大致分为十二个类型:1限制能量(2)用较安全的能源取代危险性大的能源(3)防止能量积蓄(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能量释放(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障(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9)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障(10)提高防护标准(11)改善效果及防止损失扩大(12)修复或恢复,治疗、矫正以及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一直接原因的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后者虽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