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的六大自由贸易区
世界各国(地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

作者: 三系进出口业务教研室专题编写小组
出版物刊名: 国际贸易问题
页码: 40-43页
主题词: 世界各国;外国商品;欧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业务活动;公司经营;英国;保税仓库;爱尔兰;优惠待遇
摘要: <正> 八、爱尔兰香农国际机场自由贸易区1.位置香农国际自由机场在爱尔兰西南的香农河河口的北岸。
经营大西洋航线的十四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定期飞抵该机场。
从该机场起飞,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可把货物空运到欧洲,北美的主要城市。
机场有铁路和公路通海港,如到利默里克港约十五哩,到都柏林港约一百三十哩,到科克港约八十哩。
这些港口与英国、欧洲大陆和北美的港口都有定期航线。
机场周围是农业区。
距离机场最近的城镇是恩尼斯,人口约六千;最近的城市是利。
自由贸易港建设与发展的欧洲经验

自由贸易港建设与发展的欧洲经验自由贸易港是指通过对外开放政策,设立特殊经济区域,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和贸易,实现货物、资本和人员自由的流通的区域。
欧洲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与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其中以荷兰鹿特丹港、英国伦敦金融城和德国汉堡港为代表。
荷兰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货运枢纽之一。
鹿特丹港的建设和发展得益于荷兰的自由贸易政策和开放经济环境。
荷兰政府大力支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同时提供了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便捷的海关手续。
鹿特丹港的发展还得益于荷兰地理位置的优势,它位于欧洲大陆交通要道和沿海运河的交汇处,方便货物的进出口。
鹿特丹港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其他欧洲港口建立起紧密的联络和物流网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
英国伦敦金融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
伦敦金融城的建设和发展得益于英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
英国政府通过取消外汇管制、降低金融业监管等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和资金进入伦敦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还建立了高效的金融监管机构,保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信誉。
伦敦金融城也是欧洲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和外汇交易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交易商。
德国汉堡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汉堡港的建设和发展得益于德国政府的开放政策和投资促进措施。
德国政府鼓励外资进入汉堡港,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汉堡港还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引进先进的港口设备和管理经验,提供高效、便捷的货物运输服务。
汉堡港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欧洲港口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集装箱运输网络。
2019世界自由经济区

科学工业园区的分类:
自主型工业园区: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和充裕资金,依靠 自身力量研究与开发高科技产品,并使之商业化;
引进型科学工业园区:发展中国家面临资金、技术和人才不 足,主要依靠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出口加工区的分类
——专业性出口加工区:只准从事加工某种特定的出口 产品,并规定产品全部出口;
——综合性出口加工区:可以经营多种出口产品。
出口加工区的分布——亚洲 爱尔兰香农出口自由区——世界第一个
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
自由贸易区是贸易型的; 出口加工区既包括贸易,
自由贸易区主要从事贸易, 商品一般不增值或很少 增值;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高科技产业:
形成了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以及机电一体化产 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园区的支柱产业。
园区规划建立了信息产业园、国际科技园、国家 级软件园等重要创业发展载体
园区科技型企业已超过400家,海外留学人员创 办企业200余家
越来越多中外知名研发设计机构,如松下电器、 三星半导体、艾默生及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中 科IC设计中心等纷纷入驻,区内聚集各类高级专 业技术人才超2万名
特征
①国境之内, 关境之外
②三大功能:
国际贸易 出口加工 保税仓储
③优惠待遇
自由港概述
特征:外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但需遵守当地有关 卫生检疫、移民、治安等规定;全部或绝大多数 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进出。商品免税进口后, 可以在自由港储存、分类、包装、简单加工,然 后免税出口。若从自由港进入该国其他地方,需 经过海关缴纳关税
又包括生产;允许设备、 原料等进出口,需提供基 础设施;
自贸区介绍

一、自贸区成立时间:2013年9月29日自贸区区域: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扩展)2015年“两会”后,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地自贸区的新格局形成。
在上海,也完成了传统自贸区的扩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
扩展区域包括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
其中,陆家嘴金融片区,共34.26平方公里,东至济阳路、浦东南路、龙阳路、锦绣路、罗山路,南至中环线,西至黄浦江,北至黄浦江。
金桥开发片区,共20.48平方公里,东至外环绿带,南至锦绣东路,西至杨高路,北至巨峰路。
张江高科技片区,共37.2平方公里,东至外环线、申江路,南至外环线,西至罗山路,北至龙东大道。
二、自贸区定义(福利)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指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
可以买到比市场上便宜10%-30%的进口商品,可以购买比4S店便宜的平行进口汽车。
未来能享受的,还有外资医院、旅行社、境外理财等等。
实际上,国内的自贸区与国际普遍的自贸区概念并不相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讲了自己的观察。
2014年5月,在复旦举行的上海论坛自贸区特别专场,邀请了全球五个自贸区的负责人,包括香港、新加坡、荷兰、韩国和上海。
国际贸易-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一条(纺织品关税相关) 在墨西哥占有劳动力优势的纺织品和成衣方面,除了取消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外,对于墨西哥生产的符合原产地规则的纺织品 和成衣,美、加取消其配额限制,并将关税水平从45%降到20%。 第二条(汽车产品关税相关) 对于汽车产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对墨西哥制汽车征收的关税,其中轻型卡车的关税从25%减到10%,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 对于重型卡车、公共汽车、拖拉机的关税则在10年内取消。墨则将在10年内取消美、加汽车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其中对轻 型卡车在5年内取消关税。 第三条(农产品关税相关) 美、加分别取消其对墨农产品征收的61%和85%的关税;墨则取消对美、加农产品征收的36%和4%的关税。另外,墨拥有 10至15年的时间来逐步降低剩余农产品的关税,并有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以及科研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 第四条(运输业相关) 在运输业方面,三国间国际货物运输的开放有一个10年的转换期。3年后,墨的卡车允许进入美边境各州,7年后所有三国的国 境对过境陆上运输完全开放。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在通讯业方面,三国的通讯企业可以不受任何歧视地进入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业,开展增殖服务也无任何限制。 第六条(汽车保险业相关) 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在协定实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银行只能参与墨银行8%至15%的业务份额;在第7至15年间,如墨银 行市场中外国占有率超过 25%,墨则有权实行一些保护性措施;墨在美、加银行市场中一开始就可以享受较为自由的待遇。协定 还允许美、加的保险公司与墨的保险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其中外国企业的控股权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险企业中外国企 业的股份可达到100% 第七条(能源工业相关) 在能源工业方面,墨保留其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提炼及基础石油化工业方面的垄断权,但非石油化工业将向外国投 资者开放。另外,协定同时规定对投资者给予国民待遇,对投资者不得规定诸如一定的出口比例、原产品限制、贸易收支、技术 转让等限制条件。作为补充,美、加、墨在1998年又就取消500种关税达成协议。该协议从1998年8月1日生效,并规定美国免税 进口墨西哥产的纺织品、成衣、钟表、帽子等,墨西哥则向美国的化工产品、钢铁制品、玩具等商品开放其市场。此协议实施后, 使大约93%的墨西哥商品能享受到美国的免税优惠,使大约60%的美国商品直接免税进入墨西哥市场。这就形成了自由贸易区内 比较自由的商品流通大格局。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自由贸易区是指一国或多国为了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通过取消或减少贸易壁垒和限制,建立起来的特定区域。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英国。
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自由化政策,包括取消进出口关税和配给制度等,以鼓励贸易和投资。
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贸易区的概念逐渐为其他国家采纳。
在20世纪初的美国,政府采取了类似于英国的自由化政策,推动工业化和经济自由化。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在国际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自由贸易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欧洲经济共同体(EEC)于1957年成立,实施了欧洲自由贸易区政策,目的是实现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
随后,南美洲的安第斯共同体(Andean Pact)于1969年成立,亚洲的东盟也于1967年成立,都是为了增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和经济合作。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也得益于多边贸易谈判的推动,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和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
自由贸易区不仅限于某个地区或几个国家,而是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形成全球性的自由贸易网络。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洲自由贸易区(E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
这些自由贸易区为成员国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贸易条件,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共同发展。
然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自由贸易区会导致失业和工资的下降,给国内产业造成压力。
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担心成为自由贸易区中的边缘化国家,失去对本国经济的控制权。
因此,自由贸易区需要在保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亚洲主要经济贸易区

亚洲主要经济贸易区前言亚洲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拥有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经济贸易区。
这些经济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亚洲主要经济贸易区的特点、目标和影响。
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CJK FTA)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简称CJK FTA,是中、日、韩三国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该贸易区于2002年启动谈判,并于2015年正式签署协定。
CJK FTA的目标是降低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合作,增加贸易和投资机会。
CJK FTA的成立对于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各国提供了更便捷、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增强了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TA)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ASEAN FTA,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该贸易区成立于1992年,目标是加强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
ASEAN FTA的成立对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提升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加强了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该贸易区于2010年生效,目标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
CAFTA的成立对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共同繁荣。
同时,CAFTA也加强了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力。
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的经济合作组织。
该组织成立于1989年,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APEC的成立对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经济合作平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加强了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信。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全球自贸区的发展日新月异,逐渐成为各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平台。
总的来说,全球各种类型的自贸区虽然角色相近、功能趋同,但在监管模式、运行管理及优惠政策等方而各有千秋,对我国各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多方而的经验借鉴。
一、世界自由贸区的发展历程(一) 初步形成阶段一一二战前古典、传统自贸区的横空出世自贸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当时胖尼基人将泰尔和迎太基两个港口划为特区,对外来的商船尽量保证其安全航行,不受任何干扰,这即为自由港区的雏形。
1228年,法国南部马赛港在港区内划出特定区域,规定外国货物可以在不征收任何税赋的情况下出入这一区域。
1367年,德意志北部的几个自由市联合起来,建立了历史上称之为“汉萨同盟”的自由贸易联盟;1547年,意大利在其西北部热那亚湾建立雷格亨(Leghoyn)自由港,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命名的自由港。
此后,自由港和自贸区开始逐渐在西欧许多国家风行。
17-19世纪约200年的时间里,欧洲的贸易大国先后在一些主要港口创办自由港或自贸区。
如意大利的那不勒斯(N aples)自由区、的里雅斯特(Trieste)自由区、威尼斯(Venice)自由区;德国汉堡(Hamburg)自由港、不莱梅(Bremen)自由区;法国的敦刻尔克(Dunkerque)自由区;丹麦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自由港;葡萄牙的波尔图(Porto)等。
这些自由港或自由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采取免除进出口关税等措施,吸引外国商品到此转口,扩大对外贸易,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
20世纪20年代后,自贸区开始在美洲大陆出现。
1923年创办的乌拉圭科洛尼亚(Colo-vial)自由区、墨西哥的蒂华纳(Ti-juana)自由区和墨西卡利(Me-xicali)自由区是美洲大陆较早建立的自贸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知名的六大自由贸易区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狭义的自由贸易区,是指一国国,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往往是自由港的延伸。
如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贸易区等。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
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宣布成立。
三个会员国彼此必须遵守协定规定的原则和规则,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来实现其宗
旨,藉以消除贸易障碍。
自由贸易区的国家货物可以互相流通并减免关税,而贸易区以外的国家则仍然维持原关税及壁垒。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十多年来,美、加、墨三国由于取消贸易壁垒和开放市场,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尤其是墨西哥的加入,使得NAFTA成为十年来南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例,国际间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自由贸易实现经济的共同增长、迈向经济一体化的疑问,基本得到消除。
北美自由贸易区目前已发展成为囊括了4.2亿人口和11.4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欧盟
欧洲联盟(EU)是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之一,其实质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巨大影响力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目前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随着欧盟的扩大,欧盟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作为世界上最大
的资本输出的国家集团和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国家集团,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2010年欧盟国生产总值16.106万亿美元,人均
GDP32283美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
它充分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创造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
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欧盟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区
1999年11月24日。
欧盟与墨西哥正式签署了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协定。
欧盟希望加强与墨西哥空贸合作的愿望始于1994年墨西哥加入北美贸易自由调。
为了与美国争夺势力围,1995年,当时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林提出了新的拉美政策。
1998年11月9日,欧盟与墨西哥就自由贸易问题开始了首轮谈判。
欧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与墨西哥建立自由贸易区,与美、加争夺墨西哥市场,扭转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欧盟对墨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并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市场。
欧盟-墨西哥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南北关系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得到提升。
美洲自由贸易区
1994年,美国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提出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设想,目的是于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年GDP总值达14万亿美元、拥有8
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
乐观判断认为,FTAA成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与欧盟形成对峙之势。
目前,由于如巴西等拉美国家与美国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问
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谈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谈判进度受到遏制。
作为替代模式,一些国家纷纷与美展开了多、双边自由贸易谈判。
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
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入处,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自由贸易区。
科隆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48年,与迈阿密共列为对中南美洲转口中心,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转口站,仅次于。
2012年科隆自贸区的全年贸易总额达291.65亿美元。
巴拿马是中国在拉美的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在我国与拉美国家贸易中排第3位。
同时,巴拿马也是我国在拉美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我国对巴拿马的贸易主要是对科隆自由贸易区的,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经过自由区被转到了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也有一部分进入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