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证券交易业务分析

超全的会计思维导图

账面价值-现值=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初始计量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贷款损失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区别于其他 坏账准备 应收利息【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转回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 后续计量 坏账准备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收益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 计提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的差额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资产减值损失【应减记的金额】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 出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差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转回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按原确认的减值损失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 ( )' -'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公允价-买入成本=计入“投资收益”金额 整体转移 公允价-账面价值=影响“营业利润”金额 部分转移 转移 到期日固定 发行方行使赎回权可以赎回的债务工具 回收金额固定 条件 明确意图 浮动利率债券投资 有能力 企业应当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 重分类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贷】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持有意图不明确 【注意】相关税费及溢价折价的处理 条件 限售股权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股票投资 后续计量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借】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贷:投资收益】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借:应收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分期付息,一次还本 利息调整的摊销=二者的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借】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债券投资 理解:摊余成本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按债券的面值】 出售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一次还本付息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差额,贷】 借: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银行存款【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账面余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投资收益【差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按其差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 <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的差额 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出售 贷款和应收款项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即减去贴现息后的净额)】 财务费用【按贴现息部分】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应收票据【票面金额,不附追索权】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短期借款【票面金额,附追索权】 投资收益

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思维导图及公式汇总

知识点及公式财务管理课程主要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次性收付款的现值和终值计算1 1+i×n)=P+P×i×n=P×(单利终值:F i×n)P=F/(1+单利现值:)表示F/P用符号(,i,复利终值:F=P×(1+i)n n)表示,i,n复利现值:P=F×(1+i)用符号(P/F n-)互倒P/F,i,n)与复利终值系数(F/P,i,n*复利现值系数(、年金的终值与现值2 普通年金 n)表示,i普通年金终值:,用符号(F/A )i,n偿债基金:记作(A/F, 用符号(P/A,i,普通年金现值:n)表示 记作(资本回收额:A/P,i,n) 预付年金 预付年金终值:方法一:F=A[(F/A,i,n+1)-1] 即预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关系:期数+1,系数-1 方法二:F=普通年金终值×(1+i) 预付年金现值:方法一:P=A[(P/A,i,n-1)+1] 即预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关系:期数+1,系数-1

)i+1=普通年金现值×(P方法二: 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终值:F=A×(F/A,i,n) 和计算普通年金终值类似 递延年金现值:【方法 1】两次折现:P=A(P/A,i,n)×(P/F,i,m) 【方法 2】年金现值系数之差 P=A[(P/A,i,m+n)-(P/A,i,m)] 永续年金: 利率、计息期利率和有效年利率3、报价每年复利次数率/计息期利率=报价利 ——每年复利次数——报价利率 mr有效年利率式中, 报价利率下终值 4、风险与报酬 变化系数=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纯利率+通货 膨胀率+风险报酬率 5性态分析、成本混合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酌量性定成本、固定成本固固定成本:A约束性:变动成本A式混合成本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曲线:混合成本:半变动 B.

(华图+粉笔) 超精品万能思维导图 完整 超全

申论万能思维体系 实务维度主体?谁来干?对谁干 构成政府:公共部门——公正、权力 企业:市场——效率 群众(专家、媒体):权利 方面利益:需求经济利益——钱 政治利益——权力、权利 文化利益——精神需求 核心层:价值观、精神、思想 载体层: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 制度层:体制、机制 风俗习惯法律、制度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交流社会利益——民生 生态利益 思想认识 理念(宏观) 意识(中观)常识、知识(微观)行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业务素质技术?用什么来干 硬技术技术手段人:人才、队伍、干部、专家、编制财:资金、经费、支出、投入、预算①财政投入 ②银行贷款、发债 ③民间资本、社会资本 物:设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设备 软技术:管理规划、决策 施行、执行 监督、检查 评估(标准、体系)总结、反思 制度?在什么框架下干 1、规则:静态、单一的规定(法律法规) 2、机制:系统的、动态的制度实用化 3、体制:规则与机制的统称①多头管理②权责不对等 ③职责不清 环境?在什么氛围干人文社会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时间维度过去、现在、未来(宏观)事前、事中、事后(微观)空间维度物理空间本地、本国、民族 外地、外国、世界 思维空间内因:本(主观) 外因:标(客观)价值维度 利:经验、意义、成绩、积极 弊:教训、危害、问题、消极申论万能思维体系

申论万能思维体系 实务维度主体?谁来干?对谁干 构成 政府:公共部门——公正、权力 企业:市场——效率 群众(专家、媒体):权利 方面 利益:需求 经济利益——钱 政治利益——权力、权利 文化利益——精神需求 核心层:价值观、精神、思想 载体层: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 制度层:体制、机制 风俗习惯 法律、制度 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 文化交流 社会利益——民生 生态利益 思想认识 理念(宏观) 意识(中观) 常识、知识(微观) 行为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 业务素质 技术?用什么来干 硬技术 技术手段 人:人才、队伍、干部、专家、编制 财:资金、经费、支出、投入、预算 ①财政投入 ②银行贷款、发债 ③民间资本、社会资本 物:设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设备 软技术:管理 规划、决策 施行、执行 监督、检查评估(标准、体系) 总结、反思 制度?在什么框架下干 1、规则:静态、单一的规定(法律法规) 2、机制:系统的、动态的制度实用化 3、体制:规则与机制的统称 ①多头管理 ②权责不对等 ③职责不清 环境?在什么氛围干 人文社会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 时间维度过去、现在、未来(宏观) 事前、事中、事后(微观) 空间维度物理空间 本地、本国、民族 外地、外国、世界思维空间 内因:本(主观) 外因:标(客观) 价值维度利:经验、意义、成绩、积极 弊:教训、危害、问题、消极

中级财务会计 复习笔记(思维导图)复习过程

中级财务会计复习笔记(思维导图)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 一、财务会计的特征 财务会计:是运用簿记系统的专门方法,以通用的会计原则为指导,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旨在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 (一)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 管理会计:规划未来,预测和决策,事中控制 (二)财务会计以会计报告为工作核心 管理会计: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选择的或特定的管理信息 (三)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历史成本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历史成本模式的特点: 1.会计反映依据复式簿记系统 2.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3.会计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四)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指导 公认会计原则:基本会计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表目标) (一)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决策有用观) (二)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受托责任观) (三)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 (四)为企业经营者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一)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1)股东。股票交易,股利支付 (2)债权人。信誉、偿债能力 (3)政府机关。纳税、缴纳社保信息 (4)职工。工资平均水平、福利金、利润 (5)供应商。经营稳定性、信用状况、支付能力 (6)顾客。价格、性能、信誉、信用方面的政策、折扣、支付到期日、所欠金额 (7)其他。1.信用代理人 2.工商业协会 3.竞争者 4.企业组织所在地社区 5.财务分析师 6.关心公司某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公民 会计报告这些信息具有强制性、必须性 (二)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 (1)各级管理部门

八年级下册数据分析思维导图

八年级下册数据分析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风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二、目标导向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课时内容数据收集(一)课型新授课个性修改一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成简单的统计表;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情感目标:通过对学生身边风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课时重难点重点:经历收集和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你们喜爱运动吗?你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学生回答)(2)这么喜欢运动,现在的天气又这么好,来组织个比赛好吗?可是这么多运动项目,你想组织什么比赛呢?(学生解放发表意见,意见不一致)(3)意见不一致,这该这么办呢?(学生解放发表意见,老师适时导入)(4)收集一下数据,收集什么数据呢?(学生:最喜欢的运动)(5)引入新知:数据收集。 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 1 3 =33.3% 1 4 =25% 1 5 =20% 1 6 =16.7% 1 7 =14.3% 1 8 =12.5% 1 9 =11.1% 1 10 =10% 1 11 =9.1% 1 12 =8.3% 1 13 =7.7% 1 14 =7.1% 1 15 =6.7% 1 16 =6.3% 1 1.5 =66.7% 1 2.25 =44% 1 2.5 =40% 1 3.5 =28.6% 1 4.5 =22% 1 5.5 =18.2% 1 6.5 =15.4% 1 7.5 =13.3% 1 8.5 =11.8% 1 9.5 =10.5% 1 10.5 =9.5% 1 11.5 =8.7% 1 12.5 =7.8% 1 13.5 =7.4% 1 14.5 =6.9% 1 15.5 =6.5% 1 16.5 =6.1% 22=2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 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 242=576 252 =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 二、截位直除速算法 逍遥龙舞公考笔记1

三、其他速算技巧 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 3、一个数×0.9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 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1 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2 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3 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 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 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 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2、现期: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就是现期。 3、基期量: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5、增长量: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6、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就是增长率。 7、倍数:A是B的多少倍;A为B 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1。 辨析:A比B增长了500%,那么就是A比B增长(多)5 倍,A是B的6 倍。 逍遥龙舞公考笔记2

数据分析思维导图与步骤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感觉跟我分析时的思路差不多,于是想模仿写一篇游戏方面的。我的数据分析都是自己长时间磨练出来的,没有什么高明的老师指点,只求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懂什么数据模型,只求方法简单实用。 三部曲的前提是你对工作有热情,愿意去钻,如果没有热情纯属白搭,有低潮的时候就不太看数据,就算看也是草草而过,没有心情去深究。所以有热情才谈得上数据分析。 第一步:宏观数据 宏观数据是每天都要观察的数据,例如全服的人数(注册,在线,登陆,充值,消费…),钱数(充值数,消费数,ARPU…)。 看这些数据是为了发现“异常数据”和“趋势数据”。 异常数据:就是某些宏观数据的突变,这个时候问题已经发生。能够短期内对数据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比较好发现,也比较容易解决。下面一步就详细说明。 趋势数据:数据变化较平缓,但是有一种趋势,我们要利用对我们有利的趋势,减弱对我们不利的趋势。这种数据可以指导长期计划,同时这些数据下也会藏着较隐蔽的问题(此类问题不容易发现,不容易解决)。 第二步:细分数据 当发现异常数据的时候,我们知道有问题,想要知道什么问题,必须细分数据,层层深入。 细分的维度无非就是:付费额度,等级,服务器,消费点,时间点… 我画了一个思维导图,大致写了一些细分的思路。

(点击可放大) 有了思路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得到想要的数据?! 在有数据的情况下,多花时间,多花心思,一定能有所收获!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细分的时候不要加入任何主观的判断,直接就论断出原因。这样就无法再细分下去,无法发现问题的根本。 第三步:结合数据,主观分析 很多时候,数据只能告诉我们一些现象,但是最终的问题原因我们无法从数据中得知,只能通过自己对游戏,对玩家的了解来做一些判断(建立在数据之上),下面是主观分析的思维导图。

关于财务尽调的7个核心问题(附思维导图)

关于财务尽调的7个核心问题(附思维导图) 业绩真实性可能是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了,如何关注哪些财务尽调的点可能很多人比较清楚,但是如何获取有用的财务尽调资料是发现问题的关键。 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非报表信息的搜集分析也很重要,尤其是市场,业务数据的分析,报表分析更关注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而非财务信息可以验证财务

数据的合理性以及对公司所处的竞争格局和行业地位有所了解,更容易对未来的财务预测和公司发展起到决策作用。 尽调除了看数据也得分析数据,财务指标的分析,核心是比较;跟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可以看出好坏;跟企业自身几年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变好还是变坏。 1、财务报表

①内外账、财务报表:民营企业因税务及其他方面考虑多设置内外账。内账系公司真实财务状况,通常根据收付实现制及现金流水等做账,但是纳税情况及发票情况不合规,需要进行调整;外账系公司为报税报表,通常根据发票情况入账,但是收入、成本、员工工资、社保、费用等计入不全。 建议收集企业最近两年一期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内账财务报表。对于两年一期的内账财务报表,如若企业因保密等考虑不愿提供,可以先行通过签订保密协议的方式处理。 通过内外账财务报表,可以初步估计税务成本,但是企业提供的所谓的内账也可能是假的,是否有虚增业绩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可以从人工,电费,运费等指标去对比分析,企业是否是内账所描述的体量,可以从员工的待遇看公司是否真的赚钱,一个赚钱的公司可能厕纸都是双层的,一个不赚钱的公司可能卫生间脏乱差还没厕纸。 ②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对于拥有子公司的企业,建议收集最近两年一期的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若企业未编制合

资料分析思维导图1

?截位直除 o截谁 ?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 ?多步计算:建议上下都截。 o截几位 ?选项差距大:截两位 ?选项首位不同。 ?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 ?选项差距小:截三位 ?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分数比较 o一大一小直接看 ?根据分子比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o同大同小比速度 ?上下直接除,左右看变化谁快谁牛气,慢的看成1。 ?快速找数 o文字材料 ?标记段落主题词,与题干进行匹配,注意相近词、时间、单位等。 o表格材料 ?横纵目标,标题,单位,备注。 o图形材料 ?标题,单位,图例。 o综合材料 ?不同类型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结构。 ?基期与现期 o基期量 ?识别:求前面某个时期的量。 ?公式:基期=现期-增长量:基期=现期/(1+r) ?速算:|r|>5大截位直除,|r|≤5小化除为乘。 ?基期和差:先用现期和正负排除再计算。 o现期量 ?识别:求后面某个时期的量。 ?公式:现期=基期+增长量;现期=基期*(1+r)。 ?速算:截位计算,特殊数字。 ?增长率 o普通增长率 ?题型识别:增长/下降后%;成;倍;增长最快/慢。 ?解题方法:给百分点,直接加减;无百分点,r=增长量+基期量。 ?速算技巧:截位直除法;分数比较法。

o特殊增长率 ?间隔增长率 ?中间隔一年的增长率,今年与前年 ?r=r1+r2+r1*r2,速算考虑r1*r2是否忽略。 ?年均增长率 ?计算:(1+r)的n次方=现期+基期;居中代入。 ?比较:直接看现期+基期(n相同) ?混合增长率 ?部分增速与整体增速之间的关系。 ?居中但不正中;偏向基期较大的;增速差与基期成反比。 ?增长量 o计算 ?识别:增长+单位(人/元/吨)。 ?公式:增长量=现期-基期=基期*r==现期r/(1+r) ?速算: ?百分数化分数:近似转化,倍数转化,取中转化。 ?若|r|≈1/n,增长量=现期/(n+1);下降量=现期/(n-1)o比较 ?识别:增长量多/少 ?速算 ?给出每年数据:直接两两相减,柱状图还可用直尺标注。 ?给现期和r,两者都大则增量必然大,否则百化分计算。 ?比重相关 o现期比重 ?识别:问题时间与材料一致,占,比重。 ?公式:比重=部分/总体;部分=总体*比重;总体=部分/比重。 ?速算:截位直除。 o基期比重 ?识别:问题时间在材料之前,占,比重。 ?公式:A/(1+a)÷B/(1+b)=A/B*(1+b)/(1+a). ?速算:1.截位直除。2.先计算现期平均,再判断大小。 o两期比重 ?识别:两个年份,一个比重。 ?公式:A/B*(a-b)/(1+a). ?升降判断:比较部分与总体增长率,部分大则升,小则降。 ?速算:比重差一定小于增长率之差,即A/B*(a-b)/(1+a)|a-b|. ?倍数 o现期倍数 ?识别:问题时间与材料一致,A是B的多少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