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逍遥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逍遥丸,这一经典的中药方剂,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逍遥丸的药理研究日益深入,其临床应用也不断拓展和创新。
逍遥丸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组成。
全方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脾弱证。
从药理研究的角度来看,逍遥丸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首先,柴胡是逍遥丸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
其抗炎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如前列腺素 E2 和白细胞介素-6 等,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柴胡还能够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对机体的应激反应产生影响。
当归在逍遥丸中发挥着重要的养血活血作用。
研究发现,当归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
同时,当归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以及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有助于缓解肝郁气滞所导致的气血不畅。
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中的芍药苷具有解痉、镇痛、抗炎以及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
其解痉作用可能与抑制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有关,从而缓解胃肠道等平滑肌的痉挛性疼痛。
白术和茯苓则侧重于健脾祛湿。
白术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同时具有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调节机体的水液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炙甘草在方中调和诸药,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的功效,能够促进汗腺分泌,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逍遥丸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
首先,在妇科疾病中,逍遥丸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等。
对于月经不调,逍遥丸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肝郁气滞所导致的气血失调,从而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在痛经的治疗中,逍遥丸能够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减轻疼痛症状。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药理实验研究进展

抑郁 症动 物 的行 为表 现 , 同 时指 出逍 遥散 可双 向调 节 海马 和杏仁核 区某些基 因的表 达 , 其 抗抑 郁作 用与调 节脑 内 D A NA 、 5 一HT等神
、
经递质 有 关。
关键 词 : 逍 遥散 ; 抑 郁症 ; 药理研 究 ; 实验研 究 ; 综述 中图分类 号 : R 2 8 5 文献标 注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2 5 — 0 1 3 1 — 0 2
1 动物 行 为 学 观察 5 一 H T1 AR, 下调 5 一 HT 2 A R, 调节 5 一 HT改 善 S D D。 1 . 1 旷场 实 验 ( o p e n i f e l d t e s t , O F T ) : O T 是 一 个 常 用 的动 物 行 为 F 另外 , 岳 广 欣 旧等 认 为 逍 遥 散 对 海 马 C A I 区 和 杏 仁 核 d一
学 实验 , 可 以检 测 小 鼠 自发 活 动行 为 l o c o m o t o r a c t i v i t y ) 和探 索 行 为 ( e x p l o r a t o r y b e h a v i o r ) 。其 原理 基 于动 物 有 畏 惧 空 旷 场地 的天 性, 其活动具有趋避性( t h i g m o t a x i s ) t s l , 而另一方面 , 面 对 新 事 物 又会 产 生 好奇 心 去 探究 新 场所 。O F T是 用 于评 价 动 物 自发活 动 以及 焦 虑 状 态 的 经 典 行 为 学 实 验 , 宝 丽 等 通 过 O F T研 究 发 现 逍 遥 散 对 小 鼠 的 自主活 动 没有 显 著 的影 响 , 该 结果 与 徐 志伟 等[ 5 / 的研 究 一致 , 说 明逍 遥 散无 中枢兴 奋 作 用 。 1 . 2悬 尾实验 ( t a i l s u s p e n s i o n t e s t , T s T ) 和 强迫游泳 实验 f f o r c e d s w i m m i n g t e s t , F S T ) : T S T和 F S T是 行 为 药 理 实 验 中用 于 筛 选 和 观 察抗抑 郁药物 的可靠 实验方 法 [ 6 1 。 熊 静 悦 等 m 用 逍 遥 散 1 5 . 6 g / k g 连续给药 7 d 能 明 显缩 短 悬 尾实 验 、强 迫 游 泳实 验 中小 鼠的 不 动 时间 , 且 不影 响小 鼠 自主活 动 量 , 提 示 逍 遥 散在 不 影 响 中枢 神经 系统 兴奋 性 的 条 件下 表 现 出抗 抑郁 作 用 ,实验 结 果 与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是一种中药复方,是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熟地黄、杜仲、当归、丹参、白芍、鸡血藤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肾虚所致的一系列疾病。
近年来,关于逍遥散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不断有新的临床新用被发现。
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一系列疾病,如阳痿、早泄、遗精、腰膝酸软、夜尿
频多等。
逍遥散中的生地黄和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能够补充肾脏的精气,增强男
性性功能。
山药和山茱萸能够补益肾气,增强肾脏的功能,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
菟丝子
能够补肾益精,提高精液质量。
杜仲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能够改善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
除了上述传统应用,近年来逍遥散还被发现在其他领域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一项
研究发现逍遥散对大鼠模型的帕金森病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运动障碍和神经炎症反应,可能与逍遥散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另一项研究发现,逍遥散对于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和炎症缓解具有一定作用,并且对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逍遥散还被发现对于改善皮肤瘙痒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项研究发现,逍遥散能
够抑制肌肤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瘙痒症状,相关机制可能与逍遥散中的多种成分
具有抗炎和镇静作用有关。
逍遥散是一种具有多种临床新用的中药复方,不仅能够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一系列疾病,还能够在帕金森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皮肤瘙痒等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
随着对逍
遥散的深入研究,相信逍遥散的临床应用还将有更多的发现和突破。
逍遥散的临床新用

逍遥散的临床新用1 方解此方中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行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
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虽为佐使之品,却有蘘赞之功。
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薄荷少许助柴胡散肝郁而生之热。
如此配伍,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为调和之名方。
2 评述逍遥散是由四逆散衍化而成,四逆散主于疏理,佐以柔,故偏于泻;逍遥散主于调理气血,佐以疏,故偏于补,此二者之别也。
逍遥散之逍遥即消意,主消血、气之郁,肝藏血,脾生气,实为调和肝脾之剂。
故属于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选用此方。
逍遥散的辨证要点为情志不畅,乳胁胀痛,脘腹不舒,脉弦而虚。
本品加丹皮、桅子名丹桅逍遥散,用治肝郁发热,血少火旺之证;加生地或熟地名黑逍遥散,主治肝血不足,肾阴不济而兼有肝郁者;加丹皮、黄芩名丹芩逍遥散,可治肝郁肺热,而起暗疮。
总之,本方衍化甚多,结合临床,应用广泛。
现举临床上在对逍遥散精髓理解的基础上一些应用精粹,与大家分享。
3 应用3.1 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逍遥散治疗中心视网膜炎35例36只眼,结果治愈18只,显效7只,好转10只,无效1只,有效率97.3%,其方药为:柴胡10~12g,当归10 g、白芍10 g、白术10 g、茯苓10 g、甘草6 g、煨姜2片、薄荷6 g。
水煎,每日1剂,早晚2次服。
平均每人服药10剂,最少的2剂(1例),最多的25剂(2例)。
中心性视网膜炎属于中医的“视瞻昏渺”,其病变部位在眼底视网膜黄斑部,一般影响视力较重,且常有视物变形、变色等症状。
《灵枢脉度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内经至真要大论》又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而本病的早期,多有黄斑水肿,发病的关键在于肝郁脾虚,故用逍遥散疏肝解郁,调和肝脾,药证相合,用之有效。
3.2 治疗黄褐斑:患者,女,30岁。
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患慢性胆囊炎多年。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药物配伍制备而成。
《伤寒论》中记载了逍遥散的用法,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传染病和肺热亢盛等病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逍遥散的临床新用途进行了研究探讨。
逍遥散在免疫调节方面具有潜力。
研究发现,逍遥散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实验证实,逍遥散可以调节免疫球蛋白、白细胞等免疫指标的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逍遥散还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和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对炎症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逍遥散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发现,逍遥散可以调节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实验证实,逍遥散可以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逍遥散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逍遥散在抗肿瘤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进展。
逍遥散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实验证实,逍遥散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
逍遥散在辅助治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逍遥散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中药方剂,近年来在免疫调节、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逍遥散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药理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选择。
逍遥散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研究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 机对照试验
通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可以更全面地评估逍遥散治疗心脏神经官能 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
的证据。
05
研究结论
逍遥散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显著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 要方向,可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 提高治疗效果。
逍遥散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 药物,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 思路和途径。
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01
02
03
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即逍遥散联合常规西医治疗。
逍遥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在临床应 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可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大规模、多中心、双盲随 机对照试验,探讨逍遥散治疗心脏神经官 能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可靠 的中药治疗选择。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进一步完善中药治疗心脏神经官 能症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为中药复方制剂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有力 证据,也将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VS
病机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 导致气血瘀滞,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 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采用抗抑郁 药、抗焦虑药等,心理治疗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可以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中 医治疗可采用逍遥散等中药方剂,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同时可采用 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逍遥散(丸口服液颗粒剂)临床新用

逍遥散(丸口服液颗粒剂)临床新用逍遥散由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炙)、薄荷、生姜组成,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临床上常用于口燥咽干、头痛目眩、神疲嗜睡、食欲减退、两胁作痛、乳房作胀、月经不调等病症。
临床新用途治疗带状疱疹运用逍遥散湿敷局,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效果显著。
方法:取逍遥散1袋,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直至痊愈。
治疗偏头痛据报道,甄氏用逍遥散治疗偏头痛38例,效果显著。
血虚甚者,加何首乌、桑椹子、大枣、乌豆衣;肝郁气滞甚者,加合欢皮、素馨花、佛手;睡眠差者,酌加枣仁、百合、浮小麦、夜交藤。
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痰瘀甚者,去白芍,加制胆南星、法半夏、红花(或穿山甲珠代替);气血虚弱者,加人参、紫河车粉;疼痛者,加延胡索、乳香:食欲缺乏者,加焦山楂、炒麦芽;腹满者,加陈皮、厚朴;气喘者,加桑白皮、杏仁。
治疗胆囊炎章氏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胆囊炎120例,效果显著。
痛甚者,加莪术;恶心者,加竹茹;苔黄厚腻者,加黄芩、胆南星、法半夏;腹胀甚者,加郁金、绿萼梅、菖蒲。
在服药期间禁油腻之品。
治疗二尖辦置换术后月经不调江氏用逍遥散治疗二尖辦置换术后月经不调,肾虚者,加熟地黄、杜仲;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血瘀者,加益母草、田七。
于月经净后1周开始内服,用至下次月经结束。
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用1~3个疗程。
治疗高泌乳素血症雷氏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月经先期者,加生地黄:量少者,加黄精、菟丝子;月经稀发,闭经者,加牛膝、益母草、土鳖虫;头晕、头痛者,加钩藤、生石决明;烦躁易怒者,加瓜蒌、郁金;垂体微腺瘤者,加白花蛇舌草、三棱、莪术。
30天为1个疗程,用1~6个疗程。
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朱氏用逍遥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88例,效果显著。
痛甚者,加三七粉、延胡索粉;反酸甚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烧心甚者,加黄连、蒲公英;反胃(或胆汁反流)者,旋覆花增量,加代赭石。
诒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段氏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100例,心悸甚者,加柏子仁、生龙骨、生牡蛎;胸痛甚者,加丹参、延胡索、川楝子;气短甚者,加黄芪、党参;焦虑、失眠者,加枣仁、合欢花。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
逍遥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零陵逍遥散研究中心研发,主要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夏枯草等中草药组成。
逍遥散具有补气益气、健脾消食、清热除湿等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逍遥散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等症状。
逍遥散在治疗湿热病证中有着显著的
疗效,并且不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近年来,逍遥散在临床应用中的新用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发现,逍遥散具有抗
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逍遥散中的黄芪和甘草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逍遥散中的茯苓和夏枯草有明显的抗炎
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症状。
逍遥散中的草药成分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增殖和转移,对多种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逍遥散的新用途研究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领域。
逍遥散对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损伤。
逍遥
散在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如
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逍遥散临床新用研究进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403219);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规划(TD13 -5051);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30207)作者简介:翟国超(1986 -),男,医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冲医内科学肺病学临床与基础研究。
△通信作者:王强,E - mail : sxzlfzs@ 126. com翟国超1,杨继1,张L 1,王强2"(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250)摘要:逍遥散成方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为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的常用方。
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男科、五官科、皮肤科、心身科等临床各科,为国内外医家所重视。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文献学习,将逍遥散近十年的临床新用情况整理总结,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逍遥散;临床新用;综述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2349(2019)09 -0083 -04逍遥散,实为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减而成,原书中记 载:“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寒热如疟”,原为临床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 常用方剂。
该方由柴胡、芍药、白术、茯苓、当归、薄荷、煨姜、 甘草八味药组成,主要用于肝郁脾虚之证。
近年来,逍遥散加减方剂在临床治疗病种方面得到了不断地丰富,通过随症 加减其在临床治疗的病种涉及了内、夕卜、妇、儿、五官、皮肤、男科、心身科等多个领域⑴,现将近十年来的逍遥散加减临 床新用综述如下&1内科疾病1.1胸痹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多 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多因操劳过度,饮食无节,抑郁恼怒,气候变化而诱发。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难 经・四十九难》亦载:“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然:忧愁思虑则伤心”。
明确指出情志改变可以导致疾病发 生。
张仲景亦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盖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津液失于运化,生痰聚 湿,痰浊中阻,痹阻胸阳;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血运行失 常,心络痹阻,心脉不和,而成痰成瘀。
气滞、痰浊、血瘀痹阻心脉而发胸痹心痛。
马影蕊⑵以逍遥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 冠心病(肝郁脾虚证)患者30例,与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和 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应用组治疗3周比较,总有效率、症状单项积分均较优("< 0. 05 )。
林小瑞⑶的平行对照研究以 逍遥散加味联合肠溶型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硝酸甘油等西医基础治疗,连续治疗3周,其临床总有效率 (90.0%)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组(72.2% ," < 0. 05),且无不良反应。
林建华等⑷观察自拟枳朴逍遥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8周,结果发现中医临床症候、运动高峰心率、运动负荷量、代谢当量、运动时间、运动ST 段压低、QOL 均优于西医组("< 0. 05),体现自拟枳朴逍散在治 病 PCI 后 滞 型 绞 者 方 有效性。
1.2眩晕眩晕是一种因清窍失养或邪扰清窍而引起的,以头晕、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丿匚、、呕吐、面色 苍白、出汗、昏扑等症状。
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梅尼埃、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 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沈金鳌认为“眩晕乃肝风病也”。
黎敬波⑸教授认为,眩晕发作多为本虚标实,风、火、痰、虚夹 杂而作,上扰清窍,导致清阳不升,创制天麻逍遥散方(天麻、 钩藤、柴胡、当归、白术、半夏、茯苓等),化痰息风,疏肝健脾, 养血清热,疗效确切。
王宝爱等⑹以丹梔逍遥散联合黛力新 (1片,2/d )治疗精神性眩晕患者40例,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可以降低DHIHADS 评分,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1.3肺胀 肺胀相当于西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由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多以喘、咳、痰、胀、瘀、肿、悸为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缠 绵难愈&《证治汇补・咳嗽》中载:“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也。
如痰挟瘀血碍气,宜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以清利其痰……”,强调活血行气化痰调畅气机 的治法&《丹溪心法・咳嗽》亦云:“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都强调了肺胀病治疗中疏肝活血化痰的治则。
敖素华等⑺认为肝气郁结,肺气壅塞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缠绵的根 本,故以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肝气郁结型)患者32例,与氨茶碱、复方甘草合剂及抗生素联 组 28 例 比 , 其 有 率 善 照 组 优(90. 60% ,57. 14% ,"<0. 05),急性发作次数大大减少&张作雯(8)的一项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也同样证实了疏肝理脾调肺在改善肺胀稳定期(肝郁脾虚证)患者临床疗效的作用& 1.4积聚积聚是以腹部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相当于西医学中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难经》载:“积以五脏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法成”,其病因多责之于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度饮酒,或情志不畅,劳逸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脾虚湿阻,湿热内蕴,病血阻滞,痞阻肝脉&病变部位在肝,与脾胃胆肾密切相关。
聚证病在气分,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主,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重在活血,李红阁等(9)用逍遥散加味(牡丹皮、白芍、当归、旱莲草、丹参、泽泻、茯苓、郁金等)联合 辛伐他汀治疗8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总有效率为90.01%,AST、ALT、y-GT、TC、TG水平治疗后改善明显("<0.05),证明了加味逍遥散联合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脂肪沉积,降低脂代谢。
此外,逍遥散加减还应用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肠易激综合症、糜烂性胃炎等内伤杂病&2妇科疾病2.1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临床中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表现为经期提前、经期延后、月经量异常、闭经、痛经等。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与七情所伤、外感六淫、多产房劳、子脏受损密切相关&钟胜芬等[10]认为肝气郁结是诱发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月经不调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一项临床研究验证了戊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序贯治疗联合逍遥散加减可以显著提高E2水平,降低FSH及LH水平。
赖燕(11)同样认为肝,脾为 生化之,肝不,脾不,生化乏源,月事不能以时下,治疗当疏肝健脾,临床观察显示,总有效率为90.48%。
甘地等[12]观察了逍遥散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患者68例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优(97.1%,88.2%,"<0.05),FSH、LH、E2、P及PRL改善明显。
2.2孚L癖乳癖,即乳腺增生疾病,中医认为该病乃情志抑郁引起,肝主情志,肝气郁结,情志失调,经络不畅导致乳腺增生。
治疗既要疏肝解郁,软坚散结,又要照顾气血。
王优(13)认为周期性激素分泌失调和(或)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是导致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他的临床观察中,运用逍遥散结方(柴胡、青皮、川e、浙贝、丹参等)内服配合乳癖方(三棱、莪术、柴胡、香附、石见穿、川e)外用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后E2、P、PRL水平下降("<0.01)&刘燕玲等[14]用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患者150例,治疗3周后总有效率与他莫昔芬组对比(91.3%、74.7%),且治疗后7d,14d,21d疼痛评分与乳房肿块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3乳岩乳岩相当于乳腺癌,多因忧郁伤感、积虑在心、思虑伤脾所起,情志内伤是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尤其对于化疗患者,已造成患者心身损伤,更容易造成发病率提高。
现代药理发现,逍遥散可以增强巨噬细胞产生补体和溶血的功能,调节免疫的作用(15)&陈超等[16]认为乳腺癌术后患者往往邪毒未散,正气已亏,化疗药物毒损内脏,导致肝脾不调,肝肾不足,通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逍遥散方可有善,抑炎子,时降低化的反应&张步桃教授(17)认为气滞血瘀是形成癌肿的重要因素,临床常用加味逍遥散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外加郁金、香附、泽兰等药物,使气行则血行,疗效确切&此外,逍遥散还应用月经性偏头痛、特发性高催乳素血症、肝郁型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慢性盆腔痛、肝郁型不孕、肝郁兼肾虚型不孕及辅助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等生殖器疾病。
3皮肤五官科疾病3.1黄褐斑黄雀斑又称“肝斑”,好发于青年女性,是面部有黄褐色或褐色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颊部,斑片形状不一,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可无全身不适&属于中医学中的“肝斑”“m黑斑”范畴,《医宗金鉴》记载:“m黑皮干赖,源于忧思抑郁成”,认为本病多由肝气不舒,气血郁滞,面部濡养不足,或郁久化热,灼伤津液,面部气血失和所致。
廖承成等[18]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黄褐斑31例3个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6.77%,论证了逍遥散加减能有效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老化,抑制黑色素的形成,祛除黄褐斑。
李孜怡等[19]认为皮肤下黑色素沉积过多即导致黄褐斑,逍遥散可通过多靶点、多环 节的作用方式抑制络氨酸酶活性,从而影响黑色素的合成,同时具有调节内分泌、平衡性激素水平的作用&3.2斑秃斑秃,中医亦称油风,俗称“鬼剃头”,其病因多与气血两虚,肝肾不足,血瘀毛窍有关。
发为血之余,气虚则难生,毛根不得濡养,故落发成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发生之,络,新不生不发,毛发落。
肝气郁结,情志抑郁,过度劳累,心气乃伤,而致气滞血瘀,而发失所养而成。
肖经芮等[20]采用逍遥散联合梅花针治疗45例患者,总有效率(91.1%),明显优于对照组(53.3%,"<0.05)&韩英光等[21]认为斑秃多与情志相关,且研究显示了加味逍遥散具有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调整体内激素水平、调节免疫、保肝、抗自由基和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3.3暴盲暴盲,西医又称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是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病之一&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气条达,肝血才能畅达上乘于目,目得肝血则能视物。
《审视瑶函•暴盲症》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病于阳伤者,缘忿怒暴悖,恣酒嗜辣,好燥腻,及久患热病痰火人得之,则烦躁秘渴;病于阴者,多色欲悲伤,思竭哭泣太频之故;伤于神者,因思虑太过,用心罔极,忧伤至甚&”王育良(22)以逍遥散化裁并结合局部和全身辨证,将本病病机归纳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和肝郁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