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两首《咏柳》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课件PPT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课件PPT
《古诗两首》
——《咏柳》

春 春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作者简介
退出
咏 柳
贺知章
·· ··
《 古 诗 两 首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作者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退出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返回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季真,是大诗人李白的好朋友, 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它的诗今存 在19首(《采莲诗》、《回乡偶 书》等),其中写景的诗,文字 通俗,意境清新,代表作《回乡》 更是妙趣横生,传诵至今。
· · · ·
《 古 诗 两 首 》
· 丝绦: 丝线编成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 带子。这里 万条垂下绿丝绦。 形容随风飘 拂的柳枝。 不知细叶谁裁出,
咏柳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课文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作者简介 退出
· · · ·
《 古 诗 两 首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 歌颂、赞 万条垂下绿丝绦。 美。
返回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 · ·
《 古 诗 两 首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退出
· · · ·
《 古 诗 两 首 》
· 碧玉: 绿色的玉。 碧玉妆成一树高,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柳枝。
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课文分析 退出

《咏柳》课件完美版文档

《咏柳》课件完美版文档

《咏柳》课件完美版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咏柳》这首古诗。

该诗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咏柳》的全文解读、生僻字词的解析、诗歌意境的把握以及作者的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咏柳》。

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作者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咏柳》,培养对自然美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与背诵,生僻字词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咏柳》课件,生僻字词卡片,古诗词意境配图。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春柳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景象,进而引入《咏柳》的学习。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柳》,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语气、重音等,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解析字词:教师出示生僻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字词的意思。

4. 诗歌解析:教师逐句解读《咏柳》的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对春天柳树的观察和感受。

6. 例题讲解: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例题讲解。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咏柳》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短诗。

六、板书设计1. 《咏柳》2. 诗歌全文3. 生僻字词及解释4. 诗歌意境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2. 答案示例:春风吹绿江南岸,柳丝轻舞映日辉。

鸟语花香迎面来,诗意盎然心欢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其他咏物诗,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2. 生僻字词的学习3. 诗歌意境的把握4. 例题讲解与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与答案示例一、诗歌的朗读与背诵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气、重音等,以体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1.古诗两首—咏柳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1.古诗两首—咏柳

VS
资源保护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和利用, 柳树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 柳树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减少乱砍滥伐、加强 病虫害防治等。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柳树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至关 重要。
06
教育意义与实践活动设计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 枯藤老树”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展现了柳树在秋日黄昏中的别样风情。
05
跨学科融合:自然科学角 度观察柳树
柳树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介绍
01
基本特征
02
生长环境
柳树属于杨柳科,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其树皮光滑,多为灰绿色 ;叶片细长,呈线状披针形,叶色鲜绿;花序柔荑状,花朵小而密集 ,多为黄绿色。
逐句翻译与意境描绘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一棵高大的柳树,宛如用碧玉妆点而成。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万千柳条垂下,宛如绿色的丝带。
逐句翻译与意境描绘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不知道这娇嫩的细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精巧的剪刀。
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 主题思想:《咏柳》以柳树为题材,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柳树的婀 娜多姿和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同时, 通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巧妙比喻,展现了自然造化的神 奇和精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
03
诗词中表现手法与技巧探 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
01
02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用“绿蚁”比喻新酿的米酒,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酒的色泽和芳香。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咏柳)教学设计公开课课件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咏柳)教学设计公开课课件

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咏柳)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1、古诗两首之(咏柳)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根底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1、(咏柳)插图;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1、复习所学;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

〔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3、认读生字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

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

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

〔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1、明确学习目的;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6、体会诗的意境;7、背诵古诗〕2、组织自学;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

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

〔估计出现问题: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局部的颜色相似?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查字典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局部像丝带一样柔软。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两首》完美精编PPT课件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两首》完美精编PPT课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 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 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 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一棵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就像 是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从树上垂下无数条柳条就 像绿色的丝带。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课文结构
草——长
村 莺——飞 居 杨柳——拂堤
儿童——归——忙——放
生机勃勃
课文主旨
《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看到的 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诗 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推荐阅读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国学诵读
春夜喜雨 杜甫
(1)朗读课文。(略) (2)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参考答案:《村居》中春天的美景: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 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 歌唱。堤旁柳树长长的枝 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儿童 早早放学归来,忙趁着东风,兴致勃勃地放起了风筝。《咏柳》 中春天的美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 下来,就像无数条随风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3)背诵课文。(略)
国学诵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与柳有关风俗文化】 (1)中国古代民间有插柳迎春的风俗。寒食节,家家户户门前
常插柳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2)古人有折柳枝赠别亲友的风俗。折柳送别有两层寓意:其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 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 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 1 古诗二首-《咏柳》(第2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 1  古诗二首-《咏柳》(第2课时)
《咏 柳》
唐·贺知章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请找出诗中的一个比喻句。
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以 “二二三”的节奏为宜。“不知细叶谁 裁出”尾音要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月春风似剪刀”则要读出恍然大悟、 满心愉悦的感觉。
咏柳
唐·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不知细叶谁裁出
裁:裁剪。用刀 或剪子把物体分 成若干部分。
诗意: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 剪裁出来的呢?
二月春风似剪刀
似:好像。
诗意:是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 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
柳树 柳条
比喻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 绿丝绦
碧绿 色彩美 柔美 形态美
咏柳
实景 想象
碧玉—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赞柳 颂春
春晓 唐·孟浩然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读一读,填一填。 ◇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 春烟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咏柳》中是谁剪出了这细细的柳叶?
《咏柳》中是谁剪出了这细细的柳叶?
二月的春风
《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咏物诗。诗 人通过描写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 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让人感受到强烈的 春的气息,抒发了作者赞美春天、大自然 的 思想感情。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公开课课件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公开课课件
《咏柳》
贺知章
yǒng bìzhuāng
咏 碧 妆 cái jiǎn 裁 剪
歌咏
裁剪
碧绿
化妆
重点字解释
• 咏:yǒng,歌颂,赞美; • 妆:zhuāng,打扮; • 绦:tāo,用丝编成的带子; • 裁:cá,这里把柳树的枝
叶比作碧玉; 一树:满树,“一”这里 不表示数 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泛指柳树枝叶多;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高高的柳树像用碧绿的玉石装扮成的。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的丝带。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 裁出来的啊!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重难点解释
•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手法,描绘了 静态中的柳树; • 咏柳后两句用自问自答(设问加 比喻)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 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 赞美。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业:
放远看柳树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 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春风还剪 出了什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 出来。(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 唱一唱……)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课咏柳、春日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课咏柳、春日PPT课件

碧玉妆成一树高,
高高的柳树,长 满了碧玉般翠绿 的新叶。
碧玉: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比
喻柳树的枝叶。 妆: 打扮。 满树。 一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
从树上垂下来无 数像绿色丝带一 样的柳条来。 绦: 用丝编成的带子。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 叶是谁剪。
光景:风光景物。
一时: 刹那间,形容时间很短。
诗意:那里风光无限,刹那 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 眼帘。
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随意。
东风: 春风。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 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 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 形容百花争艳。
总是: 都是。
诗意: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 红的景色后,才明白是春风 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 日:春季的一天。
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 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 泗水: 滨: 岸边。
诗意: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到 泗水岸边欣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
二月春风似剪刀。
原来是二月春风 这把剪刀裁剪出 来的。 似:好像。
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简介 • 朱熹 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 学渊博,他的文化对后世影 响深远。
自学要求:
• 1、把诗歌读正确。 •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 3、和同桌说说诗歌的意思。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 真,少年就以文章出名。他的诗今 存在19首,其中写景的诗,文字通 俗,意境清新,代表作《回乡偶书》 更是妙趣横生,传诵至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