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旅游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doc

旅游心理学(0188)自学考试大纲

目录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

第二编旅游消费心理

第三章旅游消费动因

第一节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第二节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

第三节目标是引发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诱因

第四章旅游消费知觉

第一节旅游消费知觉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

第三节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第四节旅游消费知觉与消费行为决策

第五章旅游消费学习

第一节旅游消费要学习什么

第二节怎样学习旅游消费

第六章旅游消费态度

第一节旅游消费态度及其特性

第二节旅游消费态度与旅游消费决策

第三节旅游消费态度的改变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七章旅游消费者人格

第一节人格本质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二节人格结构与旅游消费决策

第八章社会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

-1-

第一节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二节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三节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四节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九章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理

第二节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的角色心理

第三节旅游消费心理发展趋势

第三编旅游消费服务心理

第十章旅游消费服务的概念与前提

第一节旅游消费服务的含义与性质

第二节旅游消费服务的先决条件

第十一章优质服务与服务心理

第一节良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服务态度

第二节亲切的服务语言高超的服务技术

第三节科学的服务时间准确的服务时机

第四节针对性的对客服务和人际交流

第五节尊重旅客积极诱导

第六节正确处理客人的投诉

第十二章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与职业意识第一节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

第二节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意识

第四编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第十三章旅游企业活动中的人力资源发挥

第一节旅游企业职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第二节旅游企业职工的工作动机的激发

第三节旅游企业职工的情绪的控制

第四节旅游企业职工问题行为的矫正

第十四章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行为与群体动力第一节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行为

第二节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动力

第十五章旅游企业活动中领导者的心理风格与风范第一节旅游企业家的素质

-2-

第二节旅游企业家的领导风格与领导艺术

第十六章组织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组织的概述

第二节组织变革

第三节组织改革心理

-3-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它是以旅游者和旅游业从业人员为其研究对象的。通过开展旅游心理学的学习,能很好地掌握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特别是能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人的旅游行为准确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旅游心理学课程主要是为高等教育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兼顾相关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旅游心理学课程的需要。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自学应考者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熟悉与了解各类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策略,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人的旅游行为进行准确预测;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分析各种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提高预测和引导能力,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本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第二编所涉及有关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这是全书的基础,也是难点内容。其次是第四编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发挥的有关内容。

鉴于《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兼顾实际运用的课程,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本课程在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对旅游及旅游业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而学习这门课程应具备必要的旅游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意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课程内容

-4-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4、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心理学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

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研究的目的、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方法

2、领会: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

3、应用: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支柱,并能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本章的重点是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2、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

3、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

第二节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

1、行为的一般概念

-5-

2、行为的决策

3、影响行为的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

2、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及基本内容、个性心理特征及具体表现、

气质、气质类型、能力、能力的形成、性格、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

3、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

4、行为的一般概念

行为、行为与心理的关系、行为的理论模式

5、行为的决策过程

一般性决策、规范性决策、重大决策

6、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行为、一般性决策、规范性决策、重大决策

2、领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个性倾向性的基本内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表现、能力的形成、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3、简单应用:旅游消费心理的产生,气质类型,行为的理论模式。

4、综合应用:行为的决策过程,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

第二编旅游消费心理

第三章旅游消费动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需要、动机、旅游目标的有关概念;理解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目标是引发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诱因。能运用相关理论,去分析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动力。本章的重点是需求层次论。

二、课程内容

-6-

第一节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1、需要的概念

2、需要的特征

3、需要层次论

4、单一性和多样性需要

第二节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

1、旅游动机的概念

2、旅游动机的种类

3、动机与旅游行为

第三节目标是引发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诱因

1、旅游目标

2、旅游诱因

3、旅游目标的诱发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

1、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的概念、需要的特征、需要层次论、单一性和多样性需要

2、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

旅游动机的概念、旅游动机的种类、动机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3、目标是引发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诱因

旅游目标、旅游诱因、旅游目标的诱发原因

四、考核要求

1、识记:需要、需要的特征、单一性需要、多样性需要、旅游动机、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旅游动机的种类、旅游目标、旅游目标价值、旅游目标魅力

2、领会: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旅游目标清晰度、旅游目标的适宜性、旅游诱因

3、简单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旅游是生活多样性的源泉、单一性和多样性需要的关系、主要的旅游动机的种类、动机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4、综合应用:旅游目标的诱发原因

第四章旅游消费知觉

-7-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知觉的基本原理和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以及知觉是怎样影响旅游消费决策的。并能够理解基本理论,能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旅游活动中人的知觉及其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本章的重点是理解知觉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消费知觉的基本原理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组织性

3、知觉的理解性

第二节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

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效应

第三节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1、对个人的知觉

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3、自我知觉

第四节旅游消费知觉与消费行为决策

1、对旅游时间的知觉

2、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3、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4、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消费知觉的基本原理

知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组织性、知觉的理解性

2、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

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效应

3、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对个人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自我知觉

4、旅游消费知觉与消费行为决策

对旅游时间的知觉、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四、考核要求

-8-

1、识记:知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组织性、知觉的理解性、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效应、社会知觉、对个人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自我知觉

2、领会:知觉的特性、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知觉的组织性的原则、对角色的认知

3、简单应用:对个人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自我知觉、对旅游时间的知觉、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4、综合应用:旅游消费知觉心理定势的表现、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旅游消费知觉对消费行为决策的影响

第五章旅游消费学习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学习的含义,了解旅游消费者在解决实际的旅游消费问题和满足实际的旅游消费的需要时,应学习些什么及怎样学习。能够理解旅游业向可能光顾的旅游消费者提供什么,才能帮助旅游消费者解决旅游消费问题。能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旅游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学习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消费要学习什么

1、学习的概念

2、旅游消费动机的学习

3、旅游消费态度的学习

4、旅游消费的学习

5、减除购买后疑虑的学习

第二节怎样学习旅游消费

1、通过经验学习旅游消费

2、获得信息学习旅游消费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消费要学习什么

学习的概念、学习过程、旅游消费动机的学习、旅游消费态度的学习、旅游消费的学习、减除购买后疑虑的学习

2、怎样学习旅游消费

通过经验学习旅游消费、获得信息学习旅游消费

四、考核要求

-9-

1、识记:学习的概念、学习过程、旅游消费的学习、旅游消费风险、概括化

2、领会:感知风险的几种情况、消除风险的办法、减除购买后疑虑的办法、旅游信息的来源渠道

3、简单应用:旅游消费动机的学习,旅游消费态度的学习,旅游消费态度学习途径,旅游消费的学习,减除购买后疑虑的学习,满意者、择优者和中间者的比较。

4、综合应用:旅游消费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旅游消费。

第六章旅游消费态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态度及其特性,理解态度与旅游决策的关系。能运用基本理论,通过改变态度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本章的重点是掌握如何改变旅游者的消费态度。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消费态度及其特性

1、态度的概念

2、态度的特性

第二节旅游消费态度与旅游消费决策

1、旅游消费偏好

2、旅游消费偏好与旅游消费决策

第三节旅游消费态度的改变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态度的改变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消费态度及其特性

旅游消费态度的概念、态度的特性

2、旅游消费态度与旅游消费决策

旅游消费偏好、旅游消费偏好与旅游消费决策

3、旅游消费态度的改变与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态度的改变途径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旅游消费态度的概念、态度的特性、态度的强度、旅游消费偏好、

2、领会:态度的组成成分、态度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0-

旅游消费偏好的形成、

3、简单应用:旅游消费偏好与旅游消费决策的关系,旅游决策过程。

4、综合应用:旅游消费态度的改变途径

第七章旅游消费者人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旅游消费者人格的含义与特性,人格与旅游消费表现,以及人格怎样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并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格结构的基本理论,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影响旅游消费决策。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人格的类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人格本质与旅游消费行为

1、人格的概念

2、人格特质与旅游消费行为

3、人格类型与旅游消费行为

4、自我意识与旅游消费行为

5、生活方式与旅游消费行为

第二节人格结构与旅游消费决策

1、自我状态

2、自我状态与旅游消费决策

三、考核知识点

1、人格本质与旅游消费行为

人格的概念、人格特质与旅游消费行为、人格类型与旅游消费行为、自我意识与旅游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与旅游消费行为

2、伯恩博士的人格结构与旅游消费决策

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父母自我、成人自我、自我状态与旅游消费决策

四、考核要求

1、识记: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含义、人格特质、自我意识、生活方式、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2、领会: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的人格特质理论,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儿童、父母和成人自我状态的表现。

3、简单应用:不同人格特质的旅游行为表现,自我意识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同生活方式的旅游消费行为表现。

-11-

4、综合应用:普洛格博士的人格类型及其旅游消费行为特点,自我状态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

第八章社会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人的旅游消费行为不仅受其内在信息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掌握群体的概念,以及群体是怎样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并能够理解和掌握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本章的重点是了解社会阶层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

1、群体的含义

2、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

1、家庭形态与旅游消费决策

2、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消费决策

第三节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行为

1、社会阶层的含义

2、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决策

第四节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

1、文化的概述

2、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3、文化差异与旅游消费行为

三、考核知识点

1、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

群体的含义、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2、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

家庭形态与旅游消费决策、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消费决策

3、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行为

社会阶层的含义、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决策

-12-

4、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

文化的涵义、文化的特征、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文化差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群体的含义、参照群体、家庭生命周期、社会阶层的含义、文化的涵义、文化的特征

2、领会: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社会阶层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3、简单应用:家庭形态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对旅游消费决策产生的影响,文化差异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

4、综合应用: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九章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及其发展趋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理、角色心理及其旅游消费心理发展趋势。能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旅游活动中的旅游消费心理和行为。本章的重点是掌握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发展趋势。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理

1、旅游消费活动的准备和初始阶段

2、旅游消费活动的游览阶段

3、旅游消费活动的结束阶段

第二节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的角色心理

1、旅游消费者的性别心理

2、旅游消费者的年龄心理

3、旅游消费者的职业心理

第三节旅游消费心理发展趋势

1、向综合性需要发展

2、向特色项目的需求发展

3、向自然与本色的需求发展

4、由被动到主动,积极参与的需求发展

-13-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理

旅游消费活动的准备和初始阶段、游览阶段、结束阶段的心理

2、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的角色心理

旅游消费者的性别心理、年龄心理和职业心理

3、旅游消费心理发展趋势

向综合性需要发展,向特色项目的需求发展,向自然与本色的需求发展,由被动到主动,积极参与的需求发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特色旅游

2、领会:旅游消费活动的游览阶段心理表现,旅游消费过程中男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旅游消费过程中不同职业消费者的心理表现。

3、简单应用:旅游消费活动的准备和初始阶段的消费者心理表现,旅游消费活动的结束阶段的心态,旅游消费向综合性需要发展的原因,旅游消费向自然与本色的需求发展的原因。

4、综合应用:旅游消费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旅游消费心理发展趋势。

第三编旅游消费服务心理

第十章旅游消费服务的概念与前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旅游消费服务的基本涵义与性质,以及理解服务的基础——客我交往,是实现优质服务的最基本问题。并能够理解和掌握客我交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策略,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策略。客我直接接触及其策略是本章重点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消费服务的含义与性质

1、旅游消费服务的含义

2、旅游消费服务的性质

第二节旅游消费服务的先决条件

1、客我交往的概念

-14-

2、客我直接接触及其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消费服务的含义与性质

旅游消费服务的概念和含义,旅游消费服务性质。

2、旅游消费服务的先决条件

客我交往的概念,客我交往的类型和方式,客我交往过程中相互施加的影响,客我交往的特殊性。

客我直接接触及其策略:人的心理状态,主客双方的心理特点,主客直接接触中的相互影响,主客交往的基本策略。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旅游消费服务的概念、旅游消费服务性质、旅游消费服务的先决条件、客我交往的概念、说服、提示、诱导、影响客我交往的效果的因素

2、领会:旅游消费服务的含义,旅游消费服务是触动旅客感情的服务,旅游消费服务质量体现在主客身心上,旅游消费服务是全方位的动态的服务,旅游消费服务的特殊性,客我交往的类型和方式。

3、简单应用:客我交往过程中相互施加的影响,客我交往的特殊性。

4、综合应用:人的心理状态的表现,主客直接接触中的心理状态的相互影响,主客交往的基本策略。

第十一章优质服务与服务心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理解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基石,它关系到旅游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并能够掌握服务质量是通过服务态度、服务语言、服务技术等体现出来,并掌控在旅游企业每个职工的手中。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策略,解决旅游服务中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有关的服务技巧。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良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服务态度

1、良好的第一印象

2、良好的服务态度

第二节亲切的服务语言高超的服务技术

1、亲切的服务语言

-15-

2、高超的服务技术

第三节科学的服务时间准确的服务时机

1、服务时间的心理影响

2、科学的服务时间策略

3、服务时机的心理作用及其把握

第四节针对性的对客服务和人际交流

1、针对性的对客服务

2、针对性的人际交流

第五节尊重旅客积极诱导

1、尊重旅客

2、积极诱导

第六节正确处理客人的投诉

1、客人投诉的原因

2、客人投诉时的心理

3、对客人投诉的对策

4、正确对待客人投诉的50条建议

三、考核知识点

1、良好的第一印象良好的服务态度

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所具备的个人素质,创造良好第一印象的条件,服务态度的心理功能,良好服务态度的确定。

2、亲切的服务语言高超的服务技术

服务语言,服务语言的心理功能,服务语言的特性,提高服务语言的技巧,服务技术,服务技术的心理功能,提高服务技术水平的途径。

3、科学的服务时间准确的服务时机

服务时间的心理影响,科学安排服务时间的策略,服务时间的心理作用及把握。

4、针对性的对客服务和人际交流

针对性的对客服务的含义,不同类型的旅客的服务要求,人际交流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际沟通类型,相互作用分析。

5、尊重旅客积极诱导

尊重旅客的具体表现,把“对”让给客人的方法;诱导,诱导的基本含义。

-16-

6、正确处理客人的投诉

客人投诉的原因、心理,应对客人投诉的对策和建议。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服务态度,服务语言,服务语言的特性,服务技术,针对性的对客服务的含义,人际沟通类型,诱导,

2、领会: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所具备的个人素质,服务态度的心理功能,服务语言的心理功能,服务技术的心理功能,服务时间的心理影响,服务时间的心理作用,不同类型的旅客的服务要求,人际交流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3、简单应用:创造良好第一印象的条件,良好服务态度的确定,提高服务技术水平的途径,服务时机的寻找和发现技巧,尊重旅客的具体表现,把“对”让给客人的方法;诱导的基本含义和技巧,客人投诉的原因和心理。

4、综合应用:提高服务语言的技巧,科学安排服务时间的策略,服务时间把握的技巧,人际沟通的相互作用分析,应对客人投诉的对策和建议。

第十二章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与职业意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是旅游服务人员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技术水平,获得工作成就的决定因素。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意识是旅游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核心。并进一步了解旅游服务人员应具备哪些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意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理解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意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

1、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气质的要求

2、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性格的要求

3、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情感的要求

4、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意志的要求

5、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能力的要求

第二节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意识

1、旅游服务人员的角色意识

2、旅游服务人员的形象意识

3、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4、旅游服务人员的信誉意识

-17-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

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气质、性格、情感、意志和能力的要求

2、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意识

旅游服务人员的角色意识、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和信誉意识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气质、情感、能力,

2、领会:感受性、灵敏性、可塑性、性格、职业意识

3、简单应用: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气质的要求,塑造良好性格的方法,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性格的要求,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情感的要求,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意志的要求,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能力的要求,旅游服务人员的仪表要求,旅游服务人员的角色意识的要求,旅游服务人员的形象意识的要求,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的要求,旅游服务人员的信誉意识的要求。

4、综合应用:旅游职业对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意识。

第四编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第十三章旅游企业活动中的人力资源发挥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在旅游企业活动中,旅游企业职工本身就是资源,职工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调动旅游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就必须了解其差异;理解各种激励理论的含义,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激励理论;了解职工的情绪和职工问题行为对工作的影响,能掌握正确地控制其情绪,正视并积极地矫正其行为的方法与手段。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动机的激励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企业职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1、认知差异与管理

2、能力差异与管理

3、气质差异与管理

4、性格差异与管理

第二节旅游企业职工的工作动机的激发

1、动机的激发

-18-

2、激励理论

3、动机的激励方式

第三节旅游企业职工的情绪的控制

1、情绪与工作积极性

2、情绪的控制

第四节、旅游企业职工问题行为的矫正

1、职工问题行为产生的实质

2、对待职工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企业职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认知差异与管理、能力差异与管理、气质差异与管理、性格差异与管理

2、旅游企业职工的工作动机的激发

动机的激发、激励理论、动机的激励方式

3、旅游企业职工的情绪的控制

情绪与工作积极性、情绪的控制

4、旅游企业职工问题行为的矫正

职工问题行为产生的实质、对待职工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知觉差异的表现、记忆类型的差异、记忆品质的差异、注意差异的表现、动机的激发因素、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合群需要、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归因的类型、强化激励的手段、影响人的情绪的因素。

2、领会:思维差异的表现,记忆差异的表现,能力差异的表现,性格差异的表现,外在满足,内在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情绪对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3、简单应用:能力差异的管理,对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的工作方法,内容型激励理论的运用,奥德弗的“E•R•G”理论的运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运用,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运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运用,亚当斯的“挫折理论”的运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运用,海德的“归因理论”的运用,情绪的控制

4、综合应用:动机的激励方式的运用。对待职工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

-19-

第十四章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行为与群体动力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在旅游企业活动中群体动力的特性,内在含义及群体行为的内在规律,并能够理解群体动力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影响群体动力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高群体工作的效率。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群体内的人际关系与意见沟通。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行为

1、群体行为的含义

2、群体行为的特征

3、群体行为的意义

第二节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动力

1、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

2、群体的内聚力与群体士气

3、群体的竞争与冲突

4、群体内的人际关系与意见沟通

三、考核知识点

1、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的含义、群体行为的特征、群体行为的意义

2、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动力

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群体的内聚力与群体士气、群体的竞争与冲突、群体内的人际关系与意见沟通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群体行为的含义、群体行为的特征、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的内聚力、群体士气、群体的竞争、群体冲突、意见沟通、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2、领会:旅游企业群体规范的基本内容,群体对成员的压力类型,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影响内聚力的因素,产生竞争的条件,造成群体冲突的原因,人际关系构成的要素,意见沟通的过程、意见沟通的目的,意见沟通的过程和目的,意见沟通的分类,

3、简单应用:群体行为对企业的意义,群体行为对成员的意义,建立群体规范注意的因素,衡量群体规范的标准,运用压力的管理策略,士气高昂的群体具备的特征,竞争的积极影响,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条件,意见沟通的障碍。

4、综合应用:减少冲突的策论,引起冲突的方法,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意见沟-20-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 导论 §1.1 旅游心理学的分析框架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 )源于希腊文。 Psyche (灵魂)和logos (学问)构成。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过程 1.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特性、意义及本质的反映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2. 情感过程 情感过程指情绪和情感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最有特色的心理现象。它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3. 意志过程 人在变革现实的活动中,自觉地提出目标,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和挫折,坚持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意志过程。 二、个性心理(人格心理) 1、个性倾向性 兴趣、需求、动机、价值观 2、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 三、心理的实质 1. 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 个性倾向性:兴趣、需求、动机、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1.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 一、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 研究旅游者心理 具体研究旅游知觉,旅游动机,旅游者人格,旅游者态度,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等。 2. 研究旅游服务心理 具体研究导游服务心理,饭店服务心理等。 3. 研究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具体研究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心理保健,员工的劳动心理,旅游企业的领导心理等等。 二、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测量法 4.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三、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旅游行为 2.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3.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4.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5.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1.3 行为模式 心理 刺激——————反应 二、行为的一般概念 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曾提出一个行为公式: B = f ( P·E) 公式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 二、行为的决策过程 1、旅游决策种类 一般性决策 重大决策 瞬时性决策 2、决策过程 提出问题或需要 寻找信息 决策 消费旅游产品 决策购买后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

旅游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里现象和行为表现。 2、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心里和行为规律。 3、旅游者心里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心理适应。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包括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旅游业所有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为了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调查法 3、问卷调查法(开放和封闭问卷) 4、测验法 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心里依据。 3、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里依据。 4、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事旅游消费者获得“游戏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反应。(2)知觉――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3)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5)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旅游心理学.doc

第一章 1: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组合。旅游产品是个整体概念,它是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等多种要素组合而成。 2:服务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应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服务的特征: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不可感知性、缺乏所有权、差异性。 3:缓迟决策: 第二章 1: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一作为个体的旅游者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动机与价值态度个性二作为决策者的旅游者参照群体家庭和角色三旅游者和文化亚文化文化和亚文化社会阶层 2:了解旅游者的决策方式的意义:了解旅游者所运用的决策方式的类型对提供旅游服务的企业十分重要。了解了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及采用的决策类型,就可以确定如何向旅游者提供信息及提供信息的时间、类型和数量,使之足以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第三章 1:刻板印象:是指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呆板、机械、没有变通的印象。刻板印象不是一种个体现象,而是一种群体现象,是对某一群体的共同看法和印象。 知觉防御是指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或那些在个性上和文化上难以接受的事物拒之门外。 晕轮效应:是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就象月晕一样,由于光环的虚幻作用,使人看不清其真实面貌。晕轮效应可能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出美化或丑化、夸大或缩小整体特征。 首因效应:即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首次接触某种事物时所形成的印象。 2:知觉过程:刺激----------感觉--------------意义 光声音气味味道质感—感觉接收器—注意—解释-反应-知觉 知觉过程如何影响旅游行为: 第四章 1:经典性条件反射:当引起反应的一种刺激与另一种自身不能引起反应的刺激一起出现,就会发生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也称操作性条件发射,是指个人学习去做那些能产生正面结果的行为而避免产生负面结果的行为。2: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部事件做出反应的结果。 认知学习是思考过程的结果。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内部思考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认为人们会积极地利用从周围世界得到的信息来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 观察学习又称代理性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记录以得到强化过程。 3旅游者在旅游市场决策时觉察到风险的原因: 1不确定的购买目标 2.不确定的购买酬报 3.缺乏购买经验 4.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 5.同等身份的人的影响(相关群体和伙伴的影响) 6.经济上的考虑 4减少觉察到风险的三种常用方法: 1.降低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 2.重复购买自己信赖或知名品牌的产品 3.获取更多信息 5:减少购买后失衡的策略: 1).旅游者用以减少购买后失衡的方法:(1)接触新的信息。——选择性接触 (2)通过遗忘弃选对象所讨人喜欢的特点,记住它令人讨厌的地方。 (3)为了将其购买决定合理化,就断言说,他即使作出别的选择,其结果仍会大致相同。(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2).旅游服务企业如何帮助旅游者减少购买后失衡:间接和旅游者联系、直接和旅游者联系、采取积极的措施让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 1.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们(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涉及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管理心理,研究内容是旅游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3.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①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②有助于开发旅游资源③有助于市场预测④有助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4.直觉是个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分为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5.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分为一般旅游知觉和复杂旅游知觉。 6.旅游知觉的基本特征:①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 7.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 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②旅游刺激物的新颖性③他人的提示④旅游对象的活动性⑤旅游对象的组合;主观因素:①兴趣②知识与经验③需要和动机④情绪⑤阶层 8.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总是与一定的情感体验密切联系着。 9.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10.社会知觉:是主体对一定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和团体特殊的知觉。 11.社会知觉的种类:①对他人的知觉 ②自我知觉③角色知觉④人际知觉 12.首因效应:第一次深刻印象形成的心理定势叫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 13.刻板印象:指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14.需要的特征:指向性、周期性、差异性、发展性、驱动性。 15.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6.旅游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人的旅游行为并将旅游行为指向旅游目标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17.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①主观条件,即旅游需要②客观需要,即时间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18.旅游动机的多源性:①健康动机②探索动机③学习动机④社会交流动机⑤宗教信仰动机⑥商务动机 19.如何激发旅游动机:①不断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②加强旅游业的管理③加大公关宣传力度 20.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人、事、物、观念)的评价和所持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1.旅游态度是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旅游活动的对象,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旅游消费的心理倾向。 22.态度的特性:对象性、情感性、社会性、稳定性、可变性、内隐性。23.态度的形成阶段: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 24.旅游偏爱是建立在旅游者极端肯定态度基础上的一种针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 25.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①遗传因素 ②社会环境 第二章1.情绪特征:①兴奋性②多疑性③感 染性④易变性 2.影响旅游者情绪情感的因素:主观 因素:①旅游需要的满足程度②旅游 动机的实现程度;客观因素:①旅游 资源、②旅游活动、③旅游设备设施、 ④旅游服务质量、⑤交通条件、⑥地 理位置、⑦气候条件;自身因素:① 身体健康状况②人际关系③个人经 历;旅游动机;期望值 第三章 1.旅游者在前厅的心理需求:①求尊 重心理②求效率心里③求沟通心里 ④求方便心理 2.为客人提供的服务需要注意细节: ①尊重客人的私人空间②了解表示 疲劳、烦躁的手势③察觉客人的紧张 和不安④体语露真情⑤脚上透露出 来的信息 3.旅游者在客房的心理需求:①求卫 生心理②求安全心理③求舒适心理 ④求方便心理⑤求尊重心理 4.客房服务策略:①安静整洁,营造 绿色环境②舒适安全,打造放心空间 ③文明礼貌,充分尊重客人④热情周 到,提供超常服务 5.旅游者在餐厅的心理需求:①求安 全卫生的心理②求尊重的心理③求 快速的心理④求公平的心理⑤求新 求知的心理 6.餐厅服务策略:①打造清洁卫生的 就餐环境②满足客人的自尊心理③ 满足宾客求快速的心理④提供超值 服务⑤满足宾客求新求知的心理 第四章 1.旅游活动初期阶段的心理特征:① 探奇求新心理②求安全心理③求关 心认同心理 2.导游员的能力:①良好的感知能力 和观察能力②较好的表达能力③灵 活的应变能力④较强的协调能力⑤ 一定的身心承受能力 3.导游员的意志:自觉性、果断性、 坚持性、自制性。 4.如何调动旅游者的兴趣和情绪:① 尊重旅游者②保持微笑服务③与旅 游者建立伙伴关系④多提供个性化 服务⑤“一视同仁”和“特别关照”相结 合 5.计调服务心理:人性化、条理化、 周到化、多样化、知识化。 6.外联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①情感素质②意志素质③性格素质 ④气质素质⑤能力素质 7.外联营销人员心理素质培养:①正 是人生发展坐标,不断提高自身业务 素质②具有吃苦耐劳精神③培养集 体主义感④积极与公司领导和同事 交流⑤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处处维 护公司形象 第五章 1.旅游交通是指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 中提供所需交通运输服务而产生的 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与现象的总称。 2.旅游交通的构成:航空交通、铁路 交通、公路交通、水路交通以及特种 旅游交通服务 3.旅游交通的特点:①服务对象是旅 游者而不是一般乘客②产品的无形 性特点③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特点 4.旅游交通服务策略:①确保旅游者 安全心理需要②加强交通服务设施 的现代化③提供人性化的交通服务 ④建立“一条龙”服务体系 第六章 1.旅游者的购物动机:①纪念性动机 ②馈赠性动机③新奇动机④求利动 机⑤实用动机 2.我国旅游购物市场的开发对策:① 强化特色,系列开发②保证商品质量 ③提高旅游商品经营者素质④采用 灵活的销售方式⑤进行合理的空间 布局⑥建立有序规范的旅游购物市 场 3.对待旅游者投诉的策略:第一,倾 听客人诉说,确认问题较复杂,应按 本程序处理。第二,请客人移步至不 引人注意的一角,对情绪冲动的客人 或由外地刚抵埠的客人,应奉上茶水 或其他不含酒精的饮料。第三,耐心、 专注地倾听客人陈述,不打断或反驳 客人。用恰当的表情表示自己对客人 遭遇的同情,必要时做记录。第四, 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安置客人。第五, 着手调查。必要时向上级汇报情况, 请示处理方式,作出处理意见。第六, 把调查情况与客人进行沟通,向客人 作必要解释,争取客人同意处理意 见,告诉宾客将要采取的措施。第七, 向有关部门落实处理意见,监督、检 查有关工作的完成情况。第八,与客 人进行再次沟通,询问客人对投诉的 处理结果是否满意,同时感谢客人。 第九,把事件经过及处理过程整理成 文字材料,存档备查。在接待和处理 客人投诉时注意以下几点:(1)切不 可在客人面前推卸责任(2)给客人 多种选择方案(3)尽量给客人肯定 的答复。 第七章 1.知人善任的具体做法:①掌握工作 要求和能力匹配标准,合理招募人 才,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②注意对企 业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合理安 排,做到人尽其才③注意能力类型差 异的互补性,优化组合以发挥团体的 协作作用④注意做好员工的教育培 训工作 2.激励就是激发鼓励,是持续激发个 体冬季的心理过程。 3.旅游企业工作人员的需要:①就业 的需要②物质生活改善的需要③学 习的需要④娱乐的需要⑤家庭生活 的需要⑥发挥才能的需要⑦理解和 尊重的需要⑧归属的需要 4.激励方式:需要激励、目标激励、 感情激励、榜样激励、惩罚激励 5.人际关系在企业活动中的重要作 用:①沟通信息②保持心理健康③直 接影响群体凝聚力与工作效率④人 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 完善 6.正确认识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①人际关系是一种个体关系,又是一 种社会关系②人际关系的状况是可 以改变的③实现良好人际关系的手 段必须是正当的 7.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接近且相悦、 相似性因素、互补因素、个人特质 8.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①建立坚强 的领导班子②营造有利的群体环境 和良好的交往气氛③建立合理的组 织机构,采取必要的措施④提高群体 成员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修养 9.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①感情投资 法②心理吸引法③深层了解法④中 和互补法⑤求同存异法⑥排难解纷 法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1.旅游心理学概念:1)狭义:只研究旅游者即旅游行为的主体的心理。 2)广义:不仅研究旅游者作各种旅游决策的心理要素,而且研究为旅 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的管理心理和服务心理。 2.旅游产品概念:指旅游企业经营着为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物质,精神综 合需要的全部服务总和。 3.举例说明服务的基本特征; 1)不可感知性:是服务的最主要特征。含义:首先服务同实物形式的产品相比较,它的特 质及组成元素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无形无质的,让人不能触摸到或凭肉眼看见 其存在。同时,服务不仅是无形无质的,甚至使用服务后的利益,也很难被 察觉,而是要在第一段时间后,想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 比如:饭店餐厅的服务中,不仅有厨师的烹调服务过程,还有菜肴的物质加 工过程。 2)不可分离性:指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服务人员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也正是消费者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 3)差异性:是指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发生变化,很难统一界定。比如:对于同一家饭店的两个不同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一个部门的服务水 平显著优于另一个部门的情形。 4)不可贮存性:是基于服务的不可感知形态以及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服务不可能像 以实物形式表现出来的产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如医院或饭店 的空房间,飞机的空座位。 5)缺乏所有权:是指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涉及任何所有权的转移。如:乘飞机之后,旅客从一个地方被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此时旅客手里除了 握有机票和登机牌之外不再拥有任何东西,同时航空公司也没有把任何东西 的所有权转让给顾客。 第二章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 1.旅游者的决策类型:1)常规决策;2)扩展性决策;3)有限决策 2.常规决策概念:决策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 3.扩展性决策概念:无先例可循而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是常有的。解决此类问题需 要决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思维,一般 是未知的。 4.当旅游者作扩展性决策时,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信息,这是信息量的大小和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作扩展性决策要求花大量时间,收集信息,也可改变决策方式。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sychology of Leisure Travel课程编码:05111810 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课程类别:理论课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概论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旅游心理学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层次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只有很好的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把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各门后续课程,尤其是为市场营销学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掌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人们心理及行为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了解旅游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明确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感知、动机、态度和个性方面以及社会因素的群体、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四个方面;掌握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旅游心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用旅游心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服务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旅游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毕业后更好的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 1.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旅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1.3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4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本章重点]:

旅游心理学考试大纲

《旅游心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并分析旅游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律,并进一步指导旅游经营管理的实践。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1. 识记:能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旅游知觉 考核知识点: 1.识记: 1)感觉 2)知觉 3)闭合原理 4)相似原理 5)接近原理 6)图形场地原理 7)刻板印象 8)首因效应 9)近因效应 10)晕轮效应 2.理解 1)知觉的基本原理

2)知觉的心理定势 3)旅游消费知觉与行为决策 4)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5)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3.应用 1)掌握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组织性、知觉的解释性;掌握几种能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的知觉心理定势,即: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印象。 2)了解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他人的知觉,旅游活动中人际的知觉,旅游活动中自我的知觉。 3)掌握旅游者对旅游时间、旅游距离、旅游交通、旅游目的地的知觉特征。 第二章旅游动机 考核知识点: 1. 识记 1)需要与旅游需要 2)动机与旅游动机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理解 1)需要的特点 2)旅游需要产生的条件 3)旅游需要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各阶段的心理需要:旅游准备阶段;旅游阶段;游览活动阶段;旅游结束阶段 4)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 5)旅游动机分类 6)动机与需要的联系 3. 应用 1) 了解人类的各种需要,掌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关于心理学*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威廉·冯特,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第二节旅游和旅游业* 一、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是受社会风气影响和制约的一种物质文化活动 二、旅游业的基本目的: 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创收。这也是现代旅游业创始的显著标志。 三、旅游产品的特点 (一)不可感知性 (二)生产消费同时性 (三)差异性(不易测量性) (四)不可贮存性 (五)缺乏所有权 (六)买卖分离性 案例启示: 1、由于旅游产品的上述特点,造成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主观期望值远远高出与其所附费用所等值的旅游产品,形成“超值期望”。这是旅游团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公式:对服务的评价=对服务现实状况的认知/此前所抱的期望 3、既然已有了“超值期望”,只有提供相应的“超值服务”或者叫“超常服务”,才能得到高的评价 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旅游活动中的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管理者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二、旅游心理学的任务 1.不断发展旅游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分析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3.以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指导旅游活动的实践 4.研究旅游服务心理 5.研究旅游从业人员心理 6.研究旅游管理心理 第二章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第一节旅游行为的基本要素 一、行为与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 1、格式塔心理学派勒温的公式:B=f(P,E) 旅游环境是外因,是旅游行为变化的条件;旅游者心理因素是内因,是旅游行为变化的根据。 2、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的公式:S—R (“刺激—反应”) 二、旅游心理(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 3、心理状态 第二节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知觉与旅游行为 第一节感知觉的心理原理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 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独立存在,在实际生活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二者联系紧密,通常合称为感知觉。(二)知觉世界(行为环境) 人们行为的产生首先有赖于他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是通过感觉、知觉作用产生的。因此,也被称为“知觉世界”。它和客观世界存在着一定差距。 二、旅游知觉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选择性(选择性注意)注意力集中于某一方面 (二)理解性(选择性理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人的不同理解 (三)恒常性(选择性保持)保留了以前对此事物的印象 (四)整体性(组织性) 1、相似原则 2、接近(邻近)原则 3、对称律(闭锁原理或闭合原理)承德旅游区 4、连续原理 5、背景律 第二节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 张凤霞 一、课程教学目标 旅游心理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配套教学用书,是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旅游者需要、特点,初步掌握对旅游者鉴貌辨色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者心理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旅游心理学包括走进“心”的世界---认识旅游心理;你是合格的旅游服务人员吗---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技高一筹---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心理;我的心理健康我做主---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保健;与“上帝”打交道---如何与旅游者交往以及服务;从“心”开始---旅游服务心理。这本书经过修订后采用了更为活泼生动的体例,更新了许多案例,补充了新知识,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中职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心理活动的实际,让学生通过自身心理活动去理解书本上的心理学原理。其次来联系旅游服务工作实际,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 模块一走进“心”的世界---认识旅游心理 教学要求: 了解心理活动的内容以及心理的实质,指导学好旅游心理学对今后的工作有哪些好处,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内容以及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活动的内容是什么 二、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心理学 一、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 二、旅游心理的学习方法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心理学以及旅游心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模块二你是合格的旅游服务人员吗---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 教学要求: 了解客人的真正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旅游工作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这章的要点。 内容结构: 第一节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一、什么是注意 1、注意的特点 2、注意的外部表现 3、注意的类型 二、影响注意的因素 1、影响注意的客观因素 2、影响注意的主观因素 三、良好注意力的培养 1、努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2、努力扩大注意的范围 3、学会合理的注意分配 第二节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一、什么是感知觉

旅游心理学word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主要包括: 1、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2、旅游工作人员的服务心理和行为; 3、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和行为。 二、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 情感过程—喜怒哀乐等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为的坚定过程 心理状态 好奇心、惊讶、喜悦、悲愤、犹豫等个体在一定时间内 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 个性心理特质—能力、气质、性格等 三、西方现代心理学三大势力 第一势力: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等; 基本理论: (1)、精神层次理论:意识,下意识、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3)、性本能理论:生(性欲与个体生存)的本能;攻击的本能。 第二势力: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等 基本理论: (1)华生: 孩子是橡皮泥 “刺激(S)—反应(R)”理论 (2)斯金纳:强化理论 (3)人类行为公式:S—O—R 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弗洛姆,罗杰斯等 基本理论: 强调人的责任; 强调此时此地; 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 强调人的成长 四、旅游者的决策类型 冲动性决策:事先没有考虑过的,几乎在一瞬间做出的决策。 习惯性决策(常规决策):决策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重大性决策(扩展性决策):无先例可循而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 一般说来,人们的旅游决策常分布在习惯性决策和重大性决策之间。 五、感觉和知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一、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二、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派系: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普通心理学 1、心理动力:指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好的心理现象系统。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4、心理特征:就是人在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理论:他提出一种重要的观点,使员工不满意于满意的因素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 五、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个理论主要研究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的积极性的影响。 六、旅游知觉:指旅游者为了赋予旅游坏境以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七、旅游知觉的特性:旅游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适应性。 八、社会知觉的“误区”:从认知主体心理方面看,存在一些社会知觉“规律”,它们的存在容易给社会认知带来偏差。因此,也将这些社会知觉“规律”成为社会知觉的“误区”。 1、第一印象,是在首次接触是所留下的印象。(如对方的外表、语言、动作、气质等外在的东西) 2、晕轮效应,指由对象的某种典型特征推及对象其他特征现象。{从旅游业看,为了使旅游者产生好的印象,在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时,一定防止由于晕轮效应使旅游者把某些劣质产品和劣质服务扩大到企业的整个产品的服务中}

旅游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引导案例解析】 从案例可以看出,在旅游过程中,游客有“吃得可口,住得舒适,玩得开心,旅途安全,购物实惠,被尊重”等等心理需要。作为旅行社,应正确理解并认真对待旅客正常的心理需求,在旅游产品设计、旅行接待服务等方面做出妥善的安排和调整,尽可能地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 一、思考题 1.简述旅游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旅游活动的特征。 【答题要点】 原因: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发生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旅游需要和动机、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和年龄大小、社会地位所属群体等都对游客决策外出旅游产生影响。 特征: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都具有旅行与逗留、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或非就业性等特征。 2.什么是旅游产品?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题要点】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企业借助一定的设施和设备向游客提供满足其特定的需要的服务项目。 作为旅游商品的服务具有生产、销售和消费三位一体的特性。作为旅游产品的服务同时具有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差异性、不可储存性、互补性和缺乏所有权性等6种基本特征。 3.什么是心理学?其实质是什么? 【答题要点】 心理是对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简称。心理并不是人所独有的,动物亦有心理。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又研究动物的心理,通过对动物心理的研究以及共性的量化分析,将规律性的研究结果放回到人类社会做检验。而那些经过检验的理论就形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实践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心理具有自觉能动性;心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4.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答题要点】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三个方面:游客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旅游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研究基础的,因此,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主要借鉴心理学特别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些方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个案研究;实验法;评价法。 5.结合实际谈谈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答题要点】 研究旅游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完善旅游学

(0046)《旅游心理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0046)《旅游心理学》复习大纲 提示: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复习资料,同是一定要结合网络课件和辅导光盘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丰富和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一、绪论(网络课件第一章、第二章第1节的内容) 1、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心理的实质、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心理学的概念、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目的、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2、这部分重点掌握:心理的实质、旅游心理学的概念、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意义。其中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本章难点。 二、旅游行为动因(网络课件第五章的内容) 1、这一部分的知识点:需要、需要的特征、需要的分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单一性需要、复杂性需要、旅游者的突出需要及旅游者需要的发展趋势、兴趣、旅游动机及其种类、旅游动机的特性、动机与旅游行为、旅游目标、旅游目标的功能、旅游目标与旅游行为、研究旅游动因的启示。 2、这一部分应重点掌握:需要的特征、需要层次论、单一性需要、复杂性需要、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旅游目标与旅游行为。研究旅游者需要、动机、目标既是本章重点也是本章难点。 三、旅游者的认知心理(网络课件第三章的内容) 1、这一部分的知识点:(1)认知过程的各种心理机能:感觉、知识、记忆、想象、思维;(2)旅游消费知觉的特性(基本原理):选择性、组织性、解释性。(2)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效应;(3)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旅游活动的时间知觉、旅游地之间的距离知觉、旅游交通工具的知觉、旅游目的地的知觉。(4)影响旅游消费知觉的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2、这一部分重点掌握:旅游消费知觉的基本原理、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旅游活动时间知觉、旅游地之间距离知觉、旅游目的地知觉。其中影响旅游消费知觉的因素是这部分的难点。 四、旅游者的态度与行为(网络课件第二章第2节、第四章、第六章的内容、) 1、这部分的知识点:态度的含义及其心理结构、态度的特征、态度的功能、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旅游消费偏好、旅游决策过程、旅游消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2、重点掌握:旅游消费态度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改变旅游消费态度的措施。其中旅游偏好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是难点。 五、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网络课件第七章的内容) 1、这部分的主要知识点:个性的含义及其特征、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个性的相关理论、人格特质、人格类型、自我意识与旅游行为、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人格自我状态与旅游消费决策、研究旅游者个性对旅游经营者的启示。 2、重点掌握:个性的含义及其特征、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人格类型、人格自我状态与旅游消费决策、研究旅游者个性对旅游经营者的启示人格的概念。人格特质和人格结构与旅游消费决策是这一部分的难点。 六、旅游者的社会心理(网络课件第八章的内容) 1、这部分的主要知识点:群体的含义、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研究家庭群体因素对旅游经营者的启发、社会阶层的含义、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决策、研究社会阶层因素对旅游经营者的启发、文化的含义及其特征、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服务心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服务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旅游服务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旅游业界视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程。它是旅游职业类院校旅游专业的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实务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 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旅游活动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学习本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的任务和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了解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所具有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并分析旅游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律,并进一步指导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 三、课程总体结构、教学环节和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你了解心理学吗 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沿革和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学习旅游心理学的价值和理论及实践目的,使以后的学习有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了解心理学 1学时 一、心理学概述 二、旅游与心理学的结合 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学时 一、旅游系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旅游知觉 4学时(理论3,实训1) 教学目的:旅游者的知觉是影响旅游者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实践表明,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对旅游景点的影响、具体的旅游活动以及旅游需要满足与否的评价等,都与旅游者的知觉心理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旅游者知觉的各种因素,以便为认识旅游者的活动规律,为更好地开展旅游工作提供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觉、知觉、错觉的概念、类型、影响社会知觉、旅游知觉的因素、旅游动机的特性和激发。 第一节旅游知觉 1学时 一、感知觉的概念 二、感知觉的关系

旅游心理学

1.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心理、旅游从业人员、游客交往和对游客效劳方面 的心理,研究旅游业内部管理和领导者的心理等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旅游行为的根本要素:旅游心理〔或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环境。 3.旅游心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类。 4.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它说明人与人之间在具体的心理面貌上的差 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表达着人的心理鲜明差异性。 例如,有的旅游者对旅游景点记得牢,有的却忘得快;有的旅游者擅长于摄影,对旅游景点都能立此存照;有的能绘画,尤其长于风景画,这些却是能力的差异; 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安静沉着对景点细细欣赏,有的却性情急躁,对经典欣赏粗枝大叶,这是气质方面的差异; 有的旅游者大方诚挚,有个别的却自私虚伪,这是性格方面的差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说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 5.决策的定义:是指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 能性等考虑的根底上做出抉择的过程。〔上述定义包括三方面含义:①决策必须是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考虑②决策必须在行动方案实施后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③决策还必须具有成功的可能性〕 6.感觉和知觉的区别:感觉的根本要领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的反映,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开端,是认识的起点。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其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与知觉紧密相连,感觉和知觉也是一切复杂、高级的心理活动的根底。没有感觉和知觉就不能形成表象,因而也就不可能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没有丰富的感觉材料,也就不能产生理论知识。 7.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环境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 反映,也就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得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信息的心理过程。 8.旅游知觉的特性:选择性〔选择性注意〕、理解性〔选择性理解〕、恒常性〔选择性保持〕、 整体性〔组织性〕。 9.完形心理学派提出以统一整体方式来分析知觉:即当事人观察某一对象时,实为观察一 个结构形式——“完形〞。知觉的组织形象:相似原那么、接近原那么、对称律、连续原理、背景律。 10.当人们感到所参加旅行社的旅游活动,可能既不能满足功能目标,又不能满足心理目标 时,因此可能既浪费钱财又浪费时间,这称为觉察性风险,又称知觉性风险。 11.个体旅游者对旅游消费性情境之所以能觉察到风险,其原因是: 1)对去哪里旅游犹豫不决;

旅游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旅游心理学 考试大纲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上海师范大学 二OO五年九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特点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宾馆(酒店)管理专业和导游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础知识实践运用于旅游经营、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新酬的边缘性应用学课。 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知识性和实践应用性。这门课程与旅游学的其他基础课、专业课关系密切。通过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阐述、解释宾客与员工的心理活动,阐述在服务管理活动中的心理依据。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1.能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 2.能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指导宾馆(酒店)、旅行杜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目的是检查考生对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以及灵活应用其理论的分析能力。 基本理论、基本现点、基础知识的牢固,准确程度的考查,占考分的70%,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评论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的考查,占考分的30%。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时间为150 分钟。 考核要求分为“识记” 、“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四个能力层次。大纲的各章节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细目都要了解、掌握。考题以大纲为范围,规定教材为主要内容。 (四)教材:必读书目:《现代旅游心理学》屠如骥、赵光普、叶伯平、王炳炎著,青岛出版社97 年10 月第1 版 (五)学习方法和建议: 1.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要求考生牢固地掌握旅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其他专业的限选课或选修课。本教学大纲适用于32学时的《旅游心理学》教学。 《旅游心理学》是以旅游者和旅游业从业人员为其研究对象的,本课程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第一编所涉及有关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这是全书的基础,也是难点内容。其次是第二编里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的有关内容,因此本课程在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对旅游及旅游业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开展旅游心理学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在掌握普通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能使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人的旅游行为准确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策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成为高质量的旅游从业人员。 鉴于《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兼顾实际运用的课程,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在《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中,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分析各种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提高预测和引导能力,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及心理素养的培养。旅游活动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社会、经济、文化复合型的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功能,还对社会、文化、环境等具有很大的正负影响,因此可以说旅游活动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 2、当前,世界旅游业与酒店业发展迅速,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活动的多变和突发性,因此,教学新案例的数量不断增多,教学中课时分配弹性较大,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满足案例教学的情况下,教学中应重视和确保普通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传授,以为第二篇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丰富案例教学。针对本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旅游服务过程中和旅游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案例,借此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同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