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加与减教案北师大版

三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和连减法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第1课时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学习卡片

第2课时运白菜(三位数连减)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4.小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5.算一算、再进行验算。

三、个别学习

检测诊断学习结果·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1000-372-210

4.集体交流。

1.完成检测卡,到教师处进行批阅。(合格的同学进入到练习

卡片的学习,没合格的同学需要改正错误后才可以进入到练

习卡片的学习。)

2.练习卡片完成后到相应的答案区对答案,改正错误时,可

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讨论或请老师帮助。

3.完成练习卡后进入发展学习。

·学生完成相应的卡片

.完成检测卡的同学到批改区批

阅,有错误的改错,遇到困难的

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全部正确的

和改完错的同学做发展卡。

.做完发展卡的同学到答案区对

答案,有错误的改错,有困难的

可以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求助。

学习卡片

第3、4课时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学习卡片

第5课时里程表(一)(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流程】

第6课时里程表(二)(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资源】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2014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练习500题

527-454=429+382=277+290=214-127=886-771=822+235=619-579=782-224=498+739=897+974=346+889=795-442=497+981= 969+362= 591+580= 593+130= 462+457= 326-123= 754-442= 831+825= 620+965= 868-753= 763+226= 900+282= 766+434= 913-516= 383+687= 942+669= 888+384= 949-801= 566+438= 294-246= 606-274= 164+895= 372+823= 426+209= 639-330= 147+650= 445-395= 570+127= 344-126= 772+816= 893-686= 764-500= 736+533= 877+278= 546-369= 930+148=

304+882=645-563=725+428=615-238=358+510=166-105=666-148=677+282=974+986=232+594=755-266=800-229=202+451= 335-278= 921-458= 622-180= 737-701= 606+652= 600-194= 515+984= 531+813= 230+802= 338-262= 919-867= 349+820= 731+810= 117+508= 702-502= 572+820= 765+676= 239-160= 745+223= 319+954= 970-386= 802+440= 791-280= 433-192= 898+731= 703+217= 535-428= 789+161= 314-212= 786-674= 685+214= 958-249= 368-325= 726-617= 299+501=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习题 北师大版

《加与减》习题1 1、用竖式计算。 356+626+105=445+385+78= 112+345+543=98+258+553= 445+369+110=60+457+368= 597+324+120=385+247+79= 467+333+123=275+345+210= 170+244+101=369+470+56= 1000-207-168=436-179-36= 456-278-132=930-(80+480)= 368-(168+127)=1000-185-145= 844+932-226=75+505-320= 665+1000-133=28+911-78= 310+534-368=729+80-233= 481+21-420=537+385-230= 2、填空。 (1)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数位要对齐,从()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 (2)比578多134的数是()。 (3)甲数是156,比乙数少226,丙数比乙数多100,,丙数是()。 (4)爷爷家今年收苹果385千克,收梨279千克,收葡萄123千克,爷爷家今年共收水果()千克。 (5)一个加数增加378,另一个加数减少378,和()。 3、比大小。 280+300○280+303200—400○3200+400360+880○880+360 780—90○780—90410—300○410—30287+595○299+499 4、判断。 (1)789—699,差一定是三位数。() (2)在减法中,减数必须小于被减数。() (3)一个三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4)最小的四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差是900。() 5、综合应用。 (1)学校商店批发了一些冰棒,上午卖出219根,下午卖出392根,还剩89根,这批冰棍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法计算题 班级----------姓名-------- 995-775= 985-807= 136+471= 345+427= 622+190= 437+270= 903-786= 81+519= 525-412= 683+181= 736-675= 461+433= 833-732= 961-600=

718-608= 188-14= 166+262= 419+489= 811-796= 230-177= 275+421= 395-46= 487-35= 391+589= 252+6= 696+266= 856-213= 999-921= 220-3= 397+455=

256+728= 726-501= 168+750= 694-149= 651-615= 878-128= 332+384= 361+331= 515+483= 156-25= 423+493= 867-387= 711-17= 803-408= 707+220= 568-309=

59+583= 494+264= 971-508= 407+320= 771-419= 443+286= 893-818= 654+184= 829-10= 182+465= 715-594= 38+241= 277+566= 630-341=

929-611= 214+739= 299+437= 476-68= 459+339= 376+373= 334+491= 313+478= 305+63= 824-224= 432+316= 718+174= 469+293= 202+764= 209-96= 179+686=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加与减教案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二)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 (2)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3)利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 (3)经历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体现算理的多样化。 (4)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

确进行计算。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单元知识结构 逐步用脱式计算 三位数连加三个数摆在一起用竖式直接计算 加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 与三位数连减逐步用脱式计算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 减 逐步用脱式计算 三位数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 教法建议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结合学生熟悉的乘车这一生活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教学中渗透估算意识。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每解决一个问题之前都让学生先估一估。开始学生估计的结果可能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但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就会发现估算的技巧,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能力。这一训练不能省略。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同一学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学中在计算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但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多种方法。在方法多种的情况下要适当引导学生发现简捷的算法,但不强求一致。 4.充分借助直观操作,理解整十数的加与减。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法口算题300道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乘法口算100道(一)日期班级姓名 199-77= 198-87= 136+47= 135+47= 162+119= 43+20= 93-76= 58+51= 52-41= 63+118= 176-65= 146+43= 183-72= 196-66= 278-168= 68-14= 66+62= 49+49= 81-76= 123-17= 86-21= 99-92= 226-21= 97+45= 256+128= 76-51= 68+75= 69-49= 65-65= 187-12= 32+84= 36+33= 15+43= 56-25= 123+49= 87-37= 71-17= 83-48= 77+22= 168-39= 75+21= 95-26= 87-35= 39+59= 225+26= 49+58= 94+24= 171-41= 43+26= 189-181= 54+18= 89-12= 18+45= 84-31= 157-35= 299+401= 476-262= 459+331= 376+323= 352-135= 764×2= 381×5= 217×7= 461×8= 517×9= 316×5= 652×4= 912×8= 819×5= 282×3= 445×5= 457×3= 678×3= 963×4= 784×5= 583×6= 754×5= 717×7= 214×6= 288×4= 168×3= 373×6= 975×2= 504×2= 258×9= 334+461= 313+477= 305+263= 824-224= 473+425= 432+316= 718+172= 405+293= 202+764= 435+441= 296-196= 179+620= 127-117= 341+419= 507-401=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乘法口算100道。。(二)日期班级姓 名 164×2= 181×5= 117×7= 161×8= 116×5= 152×4= 112×8= 119×5= 145×5= 157×3= 178×3= 163×4= 154×5= 117×7= 114×6= 188×4= 117×9= 182×3= 184×5= 183×6=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三单元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家、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切入: 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三年级和四年级这两个班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个班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二、学习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这里就是当年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A、三(1)班和三(2)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B、三(2)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C、三(1)班和三(3)班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13(本) 2、想一想。 (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列式:118+104+95= (2)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 (4)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4、请你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自己动手做一做,然后与同学交流。 三、联系巩固 1、计算比赛,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又对又快的同学可获得小红花一枚。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3、完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总结 这届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运白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的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过程中,思考、体会择优方法的方便之处,从而能灵活地选择最佳策略进行解题。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法口算题300道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乘法口算100道(一)日期班级姓名199-77= 198-87= 136+47= 135+47= 162+119= 43+20= 93-76= 58+51= 52-41= 63+118= 176-65= 146+43= 183-72= 196-66= 278-168= 68-14= 66+62= 49+49= 81-76= 123-17= 86-21= 99-92= 226-21= 97+45= 256+128= 76-51= 68+75= 69-49= 65-65= 187-12= 32+84= 36+33= 15+43= 56-25= 123+49= 87-37= 71-17= 83-48= 77+22= 168-39= 75+21= 95-26= 87-35= 39+59= 225+26= 49+58= 94+24= 171-41= 43+26= 189-181= 54+18= 89-12= 18+45= 84-31= 157-35= 299+401= 476-262= 459+331= 376+323= 352-135= 764×2= 381×5= 217×7= 461×8= 517×9= 316×5= 652×4= 912×8= 819×5= 282×3= 445×5= 457×3= 678×3= 963×4= 784×5=

583×6= 754×5= 717×7= 214×6= 288×4= 168×3= 373×6= 975×2= 504×2= 258×9= 334+461= 313+477= 305+263= 824-224= 473+425= 432+316= 718+172= 405+293= 202+764= 435+441= 296-196= 179+620= 127-117= 341+419= 507-401=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乘法口算100道(二)日期班级姓 名 164×2= 181×5= 117×7= 161×8= 116×5= 152×4= 112×8= 119×5= 145×5= 157×3= 178×3= 163×4= 154×5= 117×7= 114×6= 188×4= 117×9= 182×3= 184×5= 183×6= 451+339= 326+373= 415+481= 473+425= 277+523= 642-341= 707+220= 568-308= 126+471= 343+427= 896-796= 277-177= 702+192= 745+135= 200+591= 150+144= 276-226= 405+495= 204-101= 224+444= 717-117= 724-124= 449-312= 788-288= 255-155= 954-244= 858-668= 867-162= 287-177= 859-349= 949-343= 435-425=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案

看日历。(教材第67~69页)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会辨别平年和闰年。 课件、2013~2016年的日历、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重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师: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 ?有时候2月是28天,有时候2月是29天。 ?有时候一年是365天,有时候一年是366天。 ?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 1.认识大月、小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日历,把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月份123456789101112 2013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4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5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6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2.记忆方法。 师: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最下面记忆法) 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记忆法,讲给大家听或演示给大家看。 生1:我喜欢拳头记忆法,伸出我们的左手,掌心向外握成拳头,然后从左手食指突节开始,数到小指突节为7,突出部分为大月,凹入部分为小月,到7后再返回食指,重新从8顺数下去到12止。 生2:我喜欢歌诀记忆法,背诵歌诀,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认识平年、闰年。 师:仔细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把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表格) 学生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展示交流: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2月份天数2828282928282829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 生2:2012年是闰年,2016年也是闰年。 师: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涂色后,组织交流展示: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讲解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要注意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说一说你怎样知道哪一年是闰年的。 生:因为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已经知道2016年是闰年,所以先把2016年涂上颜色;我们也知道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按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2020年和2024年也是闰年。 师:可以这样找。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注意是“一般”哦,也有特殊的情况。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特殊就特殊在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一年有多少天? 师: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呢?自己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把一年12个月份的天数加起来计算的,结果是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 万以内加减法一.列竖式计算 995-775= 985-807= 136+471= 345+427= 622+190= 437+270= 903-786= 81+519= 525-412= 683+181= 736-675= 461+433= 833-732= 961-600= 718-608= 688-149= 166+2628= 419+489=811-796= 230-177= 8275+1421= 395-46= 4487-935= 391+589= 252+6718= 696+266= 856-213= 9909-2921= 2220-333= 397+455= 256+728= 726-501= 168+750= 3694-2149= 651-615= 878-128= 332+3848= 361+3331= 515+483= 2156-525= 423+493= 867-387= 3711-817= 803-408= 707+220= 568-309= 59+583= 494+264= 971-508= 407+320= 771-419= 443+2286= 893-818= 654+4184= 828-109= 182+1465= 715-594= 38+241=

277+566= 630-341= 929-611= 214+739= 299+437= 476-268= 459+339= 376+374= 334+497= 313+478= 305+165= 824-224= 432+316= 718+174= 469+293= 202+764= 7209-6596= 179+686= 3145-1817= 391+416=910-284= 3557-2401= 435+481= 473+6425= 5662-529= 4380+5480= 433+1457= 2792-234= 39+497= 492+85= 74+273= 935-690= 380+475= 540+448= 683-604= 476+451= 138+81= 469+412= 225+675= 433-21= 321+416= 298+600= 1367-689= 831- 374= 2345-187= 589+875= 2434-1356= 678-589= 4356-889= 3000-127= 4000-3765= 800-293= 500-389= 7000-6543= 400-328= 8000-78= 700-234= 90000-5678= 5000-1234= 10000-23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乘除法 一、教学内容:P2-P1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7课时 六、教学进度: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P2-P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 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法口算题300道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乘法口算 100道(一) 日期 班级 姓名 136+47= 135+47= 162+119= 58+51= 52-4仁 63+118= 183-72= 196-66= 278-168= 49+49= 81-76= 123-17= 86-2 仁 99-92= 226-2 仁 76-51= 68+75= 69-49= 32+84= 36+33= 15+43= 75+2 仁 95-26= 87-35= 49+58= 94+24= 171-4 仁 54+18= 89-12= 18+45= 84-3 仁 299+40 仁 476-262= 459+331 = 87-37= 71-17= 83-48= 77+22= 168-39= 764 X 2= 381 X 5= 217 X 7= 461 X 8= 517 X 316X 5= 652 X 4= 912 X 8= 819 X 5= 282 X 445 X 5= 457 X 3= 678 X 3= 963 X 4= 784 X 583 X 6= 754 X 5= 717 X 7= 214 X 6= 288 X 4= 168X 3= 373 X 6= 975 X 2= 504 X 2= 258 X 9= 334+461= 313+477= 305+263= 824-224= 473+425= 432+316= 718+172= 405+293= 202+764= 435+44仁 296-196= 179+620= 127-117= 341+419= 507-401 = 164X 2= 181 X 5= 117 X 7= 161 X 8= 116X 5= 152 X 4= 112 X 8= 119 X 5= 145 X 5= 157 X 3= 178 X 3= 163 X 4= 154 X 5= 117 X 7= 114 X 6= 188 X 4= 117X 9= 182 X 3= 184 X 5= 183 X 6= 451+339= 326+373= 415+481= 473+425= 277+523= 642-341 = 707+220= 568-308= 126+471= 343+427= 896-796= 277-177= 702+192= 745+135= 200+591= 150+144= 276-226= 405+495= 204-101 = 224+444= 717-117= 724-124= 449-312= 788-288= 255-155= 954-244= 858-668= 867-162= 287-177= 859-349= 949-343= 435-425= 795-594= 382+218= 227+573= 650-350= 969-659= 234+744223+467= 676-166=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乘法口算 100道(二)日期 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__ 199-77二 198-87二 43+20二 93-76= 176-65= 146+43= 68-14= 66+62= 97+45= 256+128= 65-65= 187-12= 56-25= 123+49= 39+59= 43+26= 157-35= 376+323= 225+26= 189-181 = 352-13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测试

2014-2015学年新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试卷 班别:姓名:得分: 一、认真填空我最棒。(每空1分,共21分) 1.口算800×3,想:( )个百乘以3是( )个百,也就是1( ),800-3=( )。 2.口算32×3,想:( )×( )=( ),( )×( )= ( ),( )+( )=( )。 3.580里面有( )个十,( )里面有78个百。 4.( )个十是800,再加上( )个十是1000。 5.幼儿园买来48个皮球,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还可以平均分成( )份,每份( )个。 6.被除数是270,除数是9,商是( )。 二、请你来当小法官。(每题1分,5分) 1.7个12与12的7倍相等。 ( ) 2.最大一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相乘的积是900。 ( ) 3.30-5—450÷5。 ( ) 4.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或三位数。 ( ) 5.50×4的积末尾有两个0。 三、按要求计算。(20分) 1.请细心计算,争取全部算对。(8分) 800×4= 350÷5= 60÷3= 32×3= 360÷6= 24-4= 48÷2= 400÷8= 2.脱式计算。(12分) 36+12-4 560÷8—35 50×7—350 === === 26×3+51 540÷9+32 300—240÷6 === === 四、仔细填表你能行。(6分)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 )÷5=100 ( )÷7=80 ( )×7=210 96÷( )=32 6×( )=480 4×( )=84 六、在○里填上“>”,“<”“=”。(6分) 70-0○70+o 250÷5○280+4 300÷6○70×5 24×4○42×2 35÷5○80÷8 13×5○5×13 七、根据表中信息解答问题。(每题2分,共土0分) 1.买20个羽毛球,给了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2.买5个篮球要花多少钱? 3.健身器材的价钱是羽毛球的多少倍? 4.买5双球鞋,130元够吗? 5.假设给你100元,你打算买什么?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法口算题300道

乘法口算100道(一) 199-77=198-87=136+47=135+47= 162+119=43+20=93-76=58+51= 52-41=63+118=176-65=146+43= 183-72=196-66=278-168=68-14= 66+62=49+49=81-76=123-17= 86-21=99-92=226-21=97+45= 256+128=76-51=68+75=69-49= 65-65=187-12=32+84=36+33= 15+43=56-25=123+49=87-37= 71-17=83-48=77+22=168-39= 75+21=95-26=87-35=39+59= 225+26=49+58=94+24=171-41= 43+26=189-181=54+18=89-12= 18+45=84-31=157-35=299+401= 476-262=459+331=461×8=168×3= 352-135=764×2=381×5=217×7= 517×9=376+323=316×5=652×4= 912×8=819×5=282×3=445×5= 457×3=678×3=963×4=784×5= 583×6=754×5=717×7=214×6= 288×4=373×6=975×2=504×2=

258×9=334+461=313+477= 305+263=824-224=473+425= 432+316=718+172=405+293= 202+764=435+441=296-196= 179+620=127-117=341+419= 507-401= 乘法口算100道(二) 164×2=181×5=117×7=161×8= 116×5=152×4=112×8=119×5= 145×5=157×3=178×3=163×4= 154×5=117×7=114×6=188×4= 117×9=182×3=184×5=183×6= 451+339=326+373=415+481= 473+425=277+523=642-341= 707+220=568-308=126+471= 343+427=896-796=277-177= 702+192=745+135=200+591= 150+144=276-226=405+495= 204-101=224+444=717-117= 724-124=449-312=788-288= 255-155=954-244=858-668= 867-162=287-177=859-349=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册分析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册一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年月日和认识小数。图形与几何包括:观察物体、周长。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观察物体”设计了两个课时,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以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综合与实践”设计了“校园中的测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和方法在开展测量活动,经历活动全过程,积累实际活动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编排重新设计,具体设计思路请见整套教材的修订方案。 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标准》明确指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册教材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通过画图方式呈现、筛选有用信息,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观察、解释和比较中体会“化繁为简”的过程,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册教材在前几册教科书已有渗透和铺垫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以往的呈现形式,结合生活或具体情境,不仅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即:“从哪里来”;还在试一试和练习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算式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的活动,即:“到哪里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理解其意义,增强应用意识。 2.借助最熟悉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探索计算方法。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习题1(同步练习)

《加与减》习题 1、用竖式计算。 356+626+105= 445+385+78= 112+345+543= 98+258+553= 445+369+110= 60+457+368= 597+324+120= 385+247+79= 467+333+123= 275+345+210= 170+244+101= 369+470+56= 1000-207-168= 436-179-36= 456-278-132= 930-(80+480)= 368-(168+127)= 1000-185-145= 844+932-226= 75+505-320= 665+1000-133= 28+911-78= 310+534-368= 729+80-233= 481+21-420= 537+385-230= 2、填空。 (1)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时,()数位要对齐,从()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2)比578多134的数是()。 (3)甲数是156,比乙数少226,丙数比乙数多100,,丙数是()。

(4)爷爷家今年收苹果385千克,收梨279千克,收葡萄123千克,爷爷家今年共收水果()千克。 (5)一个加数增加378,另一个加数减少378,和()。 3、比大小。 280+300○280+30 3200—400○3200+400 360+880○880+360 780—90○780—90 410—300○410—30 287+595○299+499 4、判断。 (1)789—699,差一定是三位数。() (2)在减法中,减数必须小于被减数。() (3)一个三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4)最小的四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差是900。()5、综合应用。 (1)学校商店批发了一些冰棒,上午卖出219根,下午卖出392根,还剩89根,这批冰棍一共多少根? (2)超市上午卖出122箱豆奶,下午卖出222箱豆奶,还剩下345箱豆奶没有卖出,超市原来有多少箱豆奶? (3) 80元55元3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