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导向的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探讨
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

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育也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个体为中心的教育转型。
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也因此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包括其定义、特点、实践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的定义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现、培养、引导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其兴趣为出发点,创造宜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去探究、去实践,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的特点1、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探索学生的思想和个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最终达到个性化和全面性的发展。
2、注重学生个人发展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是基于学生个人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而开展的。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学生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强调实践与经验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是以实践为驱动力的。
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知识,探索问题,归纳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其中,经验的积累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三、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问题是引导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驱动力。
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可以从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入手。
老师只起到引导、促进和协助的作用,让学生在探讨问题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以讨论为主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增加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们在活跃的气氛中探究问题,更好地学习知识。
3、以实践为重实践是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4、以评价为反馈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改变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改变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徐安莉;陈会敏;周艳艳;赵敏【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1(009)011【摘要】总结了多年从事中医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经验,提出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自选主题来讲解,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总页数】2页(P81-82)【作者】徐安莉;陈会敏;周艳艳;赵敏【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武汉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向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J], 赵丰兰;段永波;朱秀云;宋运贤;张海军;盛玮2.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新课标为理念探索与实施语文教学高中历史新课改之我见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讲授中如何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关于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学案教学的实践总结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J], 郭仁娟3.生动讲解生物化学绪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J], 高敏;肖梦;李蓉芬;彭家和;何凤田4.加强方法引导激发学习热情——浅析高校大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激发 [J], 童乐廷5.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J], 李宇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础化学》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初探

《基础化学》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初探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药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基础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预习、授课、复习、知识应用、实验、总结六个阶段详细阐述了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初步探索了《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以及进行这种教学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学习能力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基础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为仪器分析、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课程提供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和运用,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药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对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非常重视。
1药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基础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基础化学》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1学生现状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医药类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医药的生产、流通和研发领域中从事药物鉴定、药物制剂……方面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因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区域差异导致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不同;招生时文理兼收,高中文理分科较早,致使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不一。
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对化学知识只能机械地记忆、无法正确理解,无法适应大学的快节奏,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低下。
1.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足《基础化学》课程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部分物理化学内容优化整合,热力学、动力学内容按照物理化学的要求处理,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位四大反应与相应的滴定分析结合,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
在此基础上按照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设计实验项目。
但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内容枯燥、课程缺乏趣味性,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掌握。
理论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进度较快,学生没有形成合适的学习方法、不爱学,教师很难教。
1.3实验技能培养效果不佳目前基础化学实验均要求学生单独操作,但学生只会机械地按照教师要求操作,不会独立思考、无法理解操作错在何处,纠错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下次仍旧重复出错,很难达到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
化学教育的跨学科教学模式

化学教育的跨学科教学模式近年来,跨学科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化学教育中引入跨学科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探讨化学教育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跨学科教学模式是在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和理念,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互动。
跨学科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学科融合:跨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形成具有综合性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跨越学科的边界,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2. 合作学习:跨学科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问题导向:跨学科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跨学科教学模式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1. 生物化学:化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过程。
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并探究其中的规律和机制。
2.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引入物理学的概念和实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例如,在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引入反应动力学等物理概念。
3.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化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在化学教育中,可以引入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环境的影响,并探索环境保护的化学方法和技术。
三、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1. 教师合作: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并相互支持和鼓励。
2. 教育资源整合:跨学科教学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
初中化学订单式教研(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订单式教研的背景、意义、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研究方法,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背景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面临挑战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 订单式教研的兴起订单式教研是一种以教师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方法,它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提出教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意义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订单式教研,教师可以深入分析教学问题,探讨解决策略,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订单式教研有助于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提升专业素养。
3. 提升化学教学质量通过订单式教研,教师可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三、实施策略1. 明确教研主题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确定教研主题,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制定教研计划教师应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3. 开展教研活动(1)教师集体备课:教师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形成共识。
(2)观摩示范课: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3)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4. 交流与分享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成果。
5. 评价与改进教师应根据教研成果,对教学进行评价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效果评价1.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通过订单式教研,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2. 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浅谈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浅谈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广西玉林高级中学(537000)李奇武[摘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要根据化学学科教学需要和高中生的学习需求,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将教材知识讲解与问题或问题情境相结合,用逐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文章在阐明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如何设置有效问题,并提出了问题导向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导向;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1)26-0074-02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非常有利。
问题导向的核心是在教学中设置有效的驱动型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帮助学生在一系列逐步深入的问题的启发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在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化学学习效率,达到培养自身化学综合素养的目标。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问题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设计整体思路以问题为导向设计高中化学教学,首先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教学需要,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现有认知水平,以避免出现问题设置不合理、机械灌输知识等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所学知识的有效迁移。
具体来说,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思路为:明确主题—创设情境(激发调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观察指导(自主建构)—解决问题(提升应用),最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二、设置有效问题一般来说,有效问题是指具有实际性、层次性和拓展性的问题,这些类型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可以从上述实际性、层次性和拓展性三个方面入手。
基于生活的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

基于生活的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其中,探究式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化学教学中,采用主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一、主题式探究教学的特点主题式探究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
主题式探究教学的特点如下:1.以问题为导向:主题式探究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探究和学习知识。
2.以学生为中心:主题式探究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以探究为主:主题式探究教学以探究为主,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深入理解知识。
4.以交流为基础:主题式探究教学以交流为基础,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分享经验和成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生活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的意义生活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是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为主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
采用生活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有以下意义: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主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生活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和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生活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生活化学主题式探究教学以交流为基础,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分享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学改革;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一、背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础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二、基础化学实验的问题1. 传统实验模式单一,缺乏足够的实践性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比较passivity,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这种实验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实验内容和教材脱节部分传统基础化学实验内容与教材脱节,学生在实验中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通联不够密切。
三、基础化学实验的改革方向1. 引入项目化实验教学引入项目化实验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化学问题或者实际应用展开实验设计和操作,通过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创新实验内容和实验设计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引入前沿的化学研究内容,通过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教师在实验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建设课程体系1. 完善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完善实验室的设施和仪器设备,让学生在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
2. 设立实验课程开设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技术课程、实验设计课程等,使学生在学习基础化学课程的也能够系统学习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理论。
3. 开展科研导向的实验教学引入科研导向的实验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并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改革的意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后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主动 ,学生 自我价值得 到了充分体现 ,学 习的热情也 就增强
了 ,教 学 质 量 也 随之 提 高 。
有些学生对 《 基础化学》 失去 了原有 的兴趣 ,从而给 教师 的授
课过程带来 了压力 和挑 战。
径 ,形成 以兴趣为导 向的 《 基础化学 》教学模式 ,激 发 、提高及培养学 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 ,从而提高 《 基础化学》 的教学质量 。
关键 词 :兴趣 ; 基础化学 ; 教学; 模式
中图分 类号 :G 6 4 2 . 0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4 ) 0 2 — 0 1 5 9 — 0 2
Ke y wo r d s:i n t e r e s t ;Ba s i c Ch e mi s t r y;t e a c hi ng;mo de
《 基础化学 》是 大 学化 学 、化工 类 专业 重 要 的 基础 课 程 。 对于大学生来讲 ,学好 《 基础化学》 是学 习其他后续 专业化 学 课程 的前提 ,是学好专业化 学课程 的关 键。 《 基 础化 学》 的特 点是知识面广 、量大 ,而 随着教学改 革 ,一些 《 基础 化学 》 内
张 杰
( 台 州学 院 医药化 工学 院 ,浙江 台 州 3 1 8 0 0 0 )
摘 要 :《 基础化学》是大学化学、化工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 《 基础化学》是学习其他后续专业化学课程的前提,
是学好专业化学课程 的关键 。本 文通过改革教学方法 、拓展学 习途径 、注重教师 修养 、丰富 教学手段 以及专业 联系生活等 五个途
Abs t r a c t :Ba s i c Ch e mi s t r y wa s t he i mp o r t a nt ̄u nd a t i o n c o ur s e a n d t h e pr e r e q u i s i t e a n d ke y f o r l e a r n i n g t he o t h e r s u b s e q u e n t a n d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h e mi s t r y c o u r s e s i n un i v e r s i t y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t e a c h i n g q u a l i t y o f Ba s i c Ch e mi s t r y wi t h t h e i n t e r e s t ,t he t e a c h i n g me t ho ds we r e r e f o r me d,t he wa y s o f l e a r ni n g we r e e x p a n d e d,t h e t e a c h e r s’ t r a i ni n g wa s
第4 2卷第 2期 2 0 1 4年 1 月
广
州
化
工
Vo 1 . 4 2 N o . 2
Gu a n g z h o u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J a n . 2 0 1 4
以 兴 趣 为 导 向 的 基 础 化 学 教 学 模 式n,a n d t h e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s w e r e e n ic r h e d,c o mb i n e d 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k n o wl e d g e wi t h l i f e .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Te a c h i ng a nd St ud y Mo de o f Ba s i c Ch e mi s t r y wi t h I nt e r e s t
z HA NG J i e
( S c h o o l o f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T a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j i a n g T a i z h o u 3 1 8 0 0 0 ,C h i n a )
2 拓展 学 习途径 ,提 高化 学学 习热情
大学的教 学 和学 习模 式 都 与高 中不 同 ,大 学没 有 固定 教 室 ,也没有 固定 的 自习 时间 ,再 者 ,课 堂 的 学 习时 间 毕竟 有 限 ,学 生 的 有 些 疑 问 和 难 题 无 法 在 课 堂 内全 部 得 到 解 答 J 。 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 以引导学 生去开辟 其他 的学习途 径 ,比如
容课时量在不 断减少 ,这就增加 了学生在 学习此课 程过 程 中的
难 度 ,造 成 学 生 很 难 在 短 时 间 内 消 化 所 有 知 识 点 。久 而 久 之 ,
法 ,以学生为知识 主体 ,诱导 学生 主动去寻 求知识 ,那 样就会 事 半 功 倍 了 。 比如 ,教 师 可 以举 出 当今 的热 点 研 究 课 题 ,和 学 生一 同探讨 、研究 ,这样 的互 动方式 就不会 被动 了 ,学 生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