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学俄语汇总整编第二册第一课对话和课本学习知识翻译

东方大学俄语汇总整编第二册第一课对话和课本学习知识翻译
东方大学俄语汇总整编第二册第一课对话和课本学习知识翻译

第二册(东方俄语新版)

Урок1:Встреча, Знакомство

Диалоги:

Диалогпервый:

-ПётрВаси?льевич, ктоэ?тотчелове?к?

-Этонашно?выйсотру?дник.Неда?вноонпоступи?лрабо?татькнамвфи?рму.

-Какего?зову?т?

-Его?зову?тНикола?й.

-Акакего?фами?лия?

-Соколо?в.

-Онещёсовсе?ммолодо?й?

-Даему?то?лькодва?дцатьшестьлет.Ещёгодназа?донбыласпира?нтом, атепе?рьрабо?таетменедже?ромунасвфи?рме.

对话译文

-彼得瓦西里耶维奇,这个人是谁?

-这是我们的新同事。他不久前才参加我们公司工作。

-他叫什么名字?

-尼古拉

-他姓什么?

- 萨嘎罗夫。

-他还很年轻?

-是的,他只有26岁。一年前他还是一名研究生,现在在我们公司做经理工作。

Длязаме?ны

1)Этонашно?вый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

Этомойдруг.

2)–онна?чалрабо?татьунас.

-онпоступи?лкнамнарабо?ту.

3)Два?дцатьво?семьлет, два?дцатьсемьлет

4)Унасвинститу?те

Унасвкомпа?нии

Диалогвторой:

-Cергей, э?тоты? Здра?вствуй!

-Кака?явстре?ча!Здра?вствуй, Па?вел! Ско?льколетневи?делись! Какживёшь?

-Хорошо?, спаси?бо. Аты?

-Ято?жехорошо?. Гдетырабо?таешь?

-Вфи?рме?ИКЕА?, перево?дчиом. Аты?

-Ярабо?таюнафа?брике. Ятепе?рьгла?вныйинжене?р.

-Ну, акаксемья??

-Отли?чно. Детирастут. Ста?ршийсынхо?дитвшко?лу. Мла?дший-вде?тскийсад. Зо?я, моя?жена?, -тыпо?мнишьеё?-рабо?таетвшко?ле. Она?тепе?рьдире?кторшко?лы. Атыжени?лсяиливсёешёхолосто?й?

-Жени?лся. Ешёвпро?шломгоду?.

-Актотвоя?жена??

-Моя?жена?-врач. Рабо?таетвде?тскойполикли?нике. Приезжа?йтекнамвго?сти. Япознако?млювассосвое?йжено?й.

-Спаси?бо. Мысзо?ейобяза?тельноприе?дем.

-Досвида?ния. Переда?йприве?тЗо?еиде?тям. -Спаси?бо! Всего?хоро?шего.

- 谢尔盖,这是你吗?你好!

- 怎么样的相遇啊!你好,巴维尔!多少年没有见面了!你生活的怎样?

- (生活很)好,谢谢,你呢?

-我也很好。你在哪里工作?

-在宜家公司,翻译。你呢?

-我工作在工厂。我现在是总工程师。

-哎,你家庭怎么样?

-很好。孩子们正在成长。大儿子上中学了,小儿子上幼儿园。

我的妻子卓雅,你不认识她吗?她在学校工作。她现在是校长。你是结婚了还是单身?

-结婚了,那是去年的事。

-你老婆是干什么的?

-我老婆是医生。她在儿童诊所工作。到我家做客,我介绍你认识我的妻子。

-谢谢,我带卓雅一定去!

-再见!转达我对卓雅和孩子们的问候。

-谢谢,再见!

Длязаме?ны

1)Когоявижу!

Какимисудьбами!

Скольколет, сколькозим!

2)Какдела?

Какжизнь?

Какработа?

Какпоживаешь?(你过得怎样?)

3)В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преподаватики

Вщколе№4, ...учительматематики

Вгазете... журналист

4)Япознакомлювасссемьёй.

Япознакомлювассжеснойидетьми.

Япокажувамнашуквартиру.

Диалогтретий:

-Тамара! Здравствуй! Скольколет, сколькозим!

-Оля, этоты? Скольколетневиделись! Тывсёешёвпереводческомотделе?

-Чтоты! Тамбылаинтереснаяработа, нотакаязарплата, накоторуютруднобыложить.

-Агдетытеперь?

-Сначалаяпошланакурсыэкономистов, потомустроиласьнаработувбанк. Работанеоченьинтересная,нотеперьзарабатываюдостаточно, чтобынормальножить. Вовсякомслучае, сво?ейзарпла?тойядово?льна. Акакты? Гдерабо?таешь?

-Ясейсча?снерабо?таю. Вы?шлаза?муш. Унасма?ленькийсын,япока?сижу?до?ма.

-塔玛拉!你好! 久违了!

-奥丽雅,这是你吗?多少年没有见到你了!你还在翻译处吗?-什么你?(你说什么呀?)在那里工作很有意思,但薪水不高,生活困难。

-而现在你在哪儿?

-首先,我进了经济学培训班,然后到银行工作。工作很没意思,但是,对于正常的生活现在挣钱足够了。任何时候,我对自己的

薪水满意。而你怎么样?在哪里工作?

-我现在不工作。我嫁人了。我们有一个小儿子,我暂时坐在家里。

Длязаме?ны

1)...наку?рсыперево?дчиков, ...виностра?ннуюкомпа?нию.

...наку?рсыпрограмми?стов, ...вкомпью?тернуюфи?рму.

2)Поступи?лаваспиранту?ру.

Учусьзаграни?цей, прие?халадомо?йнакани?кулы.

Текст:

НЕМНОГООСЕБЕ

Меня?зову?тВаси?рийНикола?евич. Моя?фами?лияИвано?в. Мнеиспо?нилосьтри?дцатьлед. Яроди?лсявМоскве?, ивсюжизньживу?здесь. Всемьледяпошёлвшко?лу. Сде?тстваяинтересова?лсяиностра?ннымиязыка?ми, поэ?томупо?слеоконча?нияшко?лыяпоступи?лвуниверсите?тна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факульте?т. Тамяизуча?ланги?йский, неме?цкий, францу?зскийязыки?. Семьлетназа?дяоко?нчилуниверсите?типоступи?лра

бо?татьвбольшу?юторго?уюфи?рму. Онаназыва?ется?Мост?. Яперево?дчик, перевожу?деловы?епи?сьмаира?зныедокуме?нтысанги?йского,неме?цкогоифранцу?зского.

Годназа?дяжени?лся. Мою?жену?зову?тНи?на. Она?моло?жеменя?натриго?да. Ни?на–врач. Впро?шломгоду?она?око?нчиламедици?нскийинститу?титепе?рьрабо?таетвде?тскойбольни?це. Ни?налю?битсвоёде?лоирабо?таетсинтере?сом. Ни?нахорошо?поёт, унеёкраси?ныйго?лос, новотспортона?нелю?бит. Аяо?ченьлюблю?спорт. Мойлю?бимыйвидспо?рта—пла?вание. Двара?завнеде?люпо?слерабо?тыяхожу?вбассе?йн, кото?рыйнахо?дитсянедалеко?отна?шегодо?ма.

Посуббо?дамивоскресе?ньяммынерабо?там. Мынавеша?еммои?хроди?телей(роди?телиНи?наживу?тв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 иногда?хо?димвго?стикдрузья?ми?липриглаша?емдрузе?йксебе?. Мылю?бимму?зыкуитеа?трича?стохо?димнаспекта?клиинаконце?рты.

课文译文

自我简介

我叫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姓伊万诺夫,已经年满30岁了。我出生在莫斯科,一直在这儿居住。我七岁上学,从小对外语感兴趣,因此中学毕业后考入大学语文系,学习英语、德语和法语。7年前我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大型贸易公司工作,公司名字叫“桥”。我当翻译,把商务信函及各种文件从英语、德语、法语译成俄语。

一年前我结了婚,妻子叫妮娜,比我小3岁,她是医生。去年她从医学院毕业,现在儿童医院工作。妮娜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起来兴致勃勃。她歌唱得很好,嗓音很美,但不喜欢运动。我却很喜欢运动,我喜欢的运动是游泳,每周两次下班后去离家不远的游泳馆游泳。

周六、周日我们不上班。我们去看望我的父母(妮娜的父母住在圣彼得堡),有时去朋友家作客或邀请朋友们到家里来。我们喜欢音乐和戏剧,经常去看剧或听音乐会。

习题答案

课文6:живёт, у?чится, интересу?ется(интересова?лся), око?нчил, стал, рабо?тает, жени?лся, зову?т, учи?лась, рабо?тает, лю?бит, лю?бит, хо?дит, хо?дит课文8:1)Юражена?ттриго?да, нопока?унего?нетдете?й. 2)Никола?й—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его?жена?—дире?кторсре?днейшко?лы. 3)

СяоВансде?тствалю?битспорт, его?люби?мыеви?дыспо?рта—футбо?липла?вание. 4) Анто?нхо?четстатьврачо?м, по?слеоконча?нияшко?лыонпоступи?лвмедици?нскийинститу?т. 5)Приезжа?йкомневго?сти, япознако?млютебя?смое?йсестро?й. 6)Когда?дя?дяоко?нчилуниверсите?т, яна?чалходи?тьвшко?лу. 7)Они?ча?стоприглаша?ютдрузе?йксебе?вго?сти, иногда?то?жехо?дяткдрузья?м. Вэ?тусуббо?туони?навеща?лироди?телей. 8)По?слеоконча?нияуниверсите?таона?устро?иласьнарабо?тувбольшу?юторго?вуюкомпа?нию.

语法11:1)виси?т2)игра?ют3)была?4)ста?нете(ста?ли) 5)на?чал6)хотя?т(хоте?ли)

语法12:1)изве?стногоарти?стаАлекса?ндраВаси?льева2)ру?сскимиску?сством3)письмо?(письма?) 4)мне, свою?кни?гу5)нас, грамма?тике6)свое?йрабо?те

语法17:1)Вчера?шёлдождь. 2)Всера?новерну?лисьдомо?й. 3)Онпое?халнамо?реотдыха?ть. 4)Оченьрадсва?мипознако?миться. 5)Вмое?йко?мнатевсегда?чи?сто. 6)Ещёктонезна?ети?мяПу?шк

инавна?шемми?ре?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复习方法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复习方法 根据翻译硕士考试大纲:百科知识与写作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总分150分。 I. 百科知识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 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出现在不同主题的短文中涉及上述内容的25个名词。每个名词2分,总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复习方法 这道题考得知识面很全,可能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法律、政治、中外文学、中外文化、音乐、翻译专有名词等,准备起来比较棘手。而且学校每年偏好让人捉摸不定,可能突然变化,让人始料未及。比如北大09-11年偏重英美历史文学,而12年突然转到翻译专业术语,13年又出了很多古文解释。所以,百科的准备,一要广泛,二要抓重点,尤其要重视学校的参考书目。搜集各校往年真题的名词解释,看相关的书,如人文常识、中学的历史课本、英美文化等也尤为必要。 II. 应用文写作 1. 考试要求 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 题型 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场景及写作要求。共计4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备考方法 9月以后在准备即可,可以在图书馆随便借本应用文的书,翻翻练习几个就好。但要注意一点,防止眼高手低。貌似很简单,真到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所以还是需要练习的。考试的时候注意格式、合理性,如果再加上点文采,无异于锦上添花。 III. 命题作文

1. 考试要求 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2.备考方法 为避免同学们到考场上无素材可写,或者语言生硬,拼凑一篇。跨考教育孟老师建议,从复习开始时,就要进行写作训练,因为写作是突击不来的。在介绍英文写作时,针对热点问题写一篇英文,一篇中文。除此之外,研究学校出题喜好,自己想出几个题目练习备用。很多人推荐看高考作文,看看无妨,不过还要靠自己练习。 文章来源:跨考教育

西方翻译理论课文总结文档

课文上的总结: 1.The two dominant mode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seventies were those focused on primarily literary concerns: First, rejecting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s, normative rules, and linguistic jargon, and those focused on linguistic matters, claim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 Second, rejecting a logical solutions and subjective speculation. 2.A few years later, Lefevere outlined the crux of the theoretical problem, in "Translation: The Focus of the Growth of Literary Knowledge" He argued that the antagonism between the two opposing factions which he calls the hermeneutic and the neopositivistic. 3.Lefevere argued that translation theories based on such approaches did not further the growth of literary knowledge, but tended to have vested interests - ideological as well as corporate . 4.New questions were posited regarding the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how mediation occurs, and how the process affects both the original (redefined as source text) and received (redefined as target text) works. 5.The object of study was neither an absent core of "meaning" nor deep "linguistic structure”but rather the translated text itself.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总汇

翻译硕士百科知识总汇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 三代:夏商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 三教:儒释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竹梅 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翻译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掌握翻译的本质。 1. The Defin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2. The Definition o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3.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4.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奈达,1974)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促进社会文 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孙致礼:2003)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 二、翻译的分类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1.按语言分类:本族语译成外语、外语译成本族语/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2.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3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政论作品翻译 4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 在我国持这一翻译原则的有玄奘、严复和鲁迅等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意即译文要"忠实通顺"。严复是我国清末时期的名学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原文形式,尽译文语音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信"、"达"互为照应,不可分割开来。"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即所谓的上等文言文。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就是说,译文既要信又要顺(both faithful to the SL and smooth in expression)。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张培基等人在其《英汉翻译教程》中所提出的"忠实"、"通顺"标准也属此类型。从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理论整理汇总 翻译腔(translationeses)是在译文中留有源语言特征等翻译痕迹的现象,严重的翻译腔使译文读起来不够通顺。出现翻译腔有时是很难免的。形成翻译腔有以下几个原因:1)英汉语言本身的不同,包括句型结构等,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做到自由转换就会有种不是地道目标语的感觉。2)英汉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单词或习语有时会出现偏差甚至零对等(zero-correspondence)。有时只讲词对词的反应就会出现翻译腔。3)译者自身水平。奈达的功能对等就要求译者注重译文对读者的影响,好的译文让读者感觉是母语的写作、实现功能的对等。Venuti主张同化和异化的结合,通过同化让读者获得相识的反应,通过异化使读者领略异国语言和文化。译者应该提高自己翻译水平,在翻译策略上实现功能对等,从而尽量避免翻译腔的出现。 1. 中国的翻译理论家 严复、茅盾、鲁迅、朱光潜、傅雷、钱钟书 1)严复 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gracefulness 2)茅盾 他也主张“直译”,反对“意译”,他认为汉语确实存在语言组织上欠严密的不足,有必要吸引印欧语系的句法形态。但是矛盾与鲁迅观点同中有异,他认为“直译”并不是“字对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因为中西文法结构截然不同,纯粹的“字对字”是不可能的。 3)鲁迅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风姿”,这是鲁迅的基本思想。针对当年那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胡译、乱译以及所谓“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说法(梁秋实),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则,主张直译,以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他还认为,翻译一要“移情”、“益志”,译文要有“异国情调”,二要“输入新的表现法”,以改进中文的文法,在当时主要表现为改进白话文。必须强调的是,鲁迅其实是主张翻译要通顺,又要忠实的。只是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宁信而不顺”。 4)林语堂 他是在中国议学史上第一个最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的基础的。了解翻译的三条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5)朱光潜 他的翻译标准是:第一,不违背作者的意思;第二,要使读者在肯用心了解时能够了解。 6)傅雷的“神似说”(spirit alikeness) 傅雷对翻译有两个比喻,一是“以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是就手法而言“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7)钱钟书的“化境”说(sublimation) 所谓“化境”(sublimation),是指原作在译文中就像“投胎转世”,躯体换了一个,但精魄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想翻译出的东西的:“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2. 国外的翻译理论家 1)John Dryden Metaphrase(逐词译), turning an author word by word, and line by line,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Paraphrase(释译), or translation with latitude, where the author's words are not so strictly followed but his sense.

考研翻译硕士考研百科知识汇总

考研翻译硕士考研百科知识汇总 一、古希腊文学: 1、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 2、悲剧诗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奥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3、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4、伊索和《伊索语言》:狐狸与葡萄,农夫和蛇 二、古印度文学: 1、“吠陀”诗集:好几千首诗,既有神话传说,又有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 2、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三、古代日本文学: 1、大和民族最古老的和歌总集:《万叶集》,有四万五千多首歌,多为抒情短歌。日本的诗圣柿本人麻吕擅长写抒情长歌,作品也收集其中。(相当于唐代) 2、世界文明的物语文学的代表:《源氏物语》 四、阿拉伯文学的珍宝:《一千零一夜》 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一)意大利文学 1、画坛三杰: 达?芬奇——永恒微笑的《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雕像《大卫》人的尊严和力量 拉斐尔——人间母亲“圣母” 2、文坛三杰:

但丁——长诗《神曲》 彼特拉克——抒情诗集《歌集》 薄伽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二)法国文学 拉伯雷——长篇小说《巨人传》 (三)西班牙文学 塞万提斯——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西班牙戏剧之父维加——历史剧《羊泉村》 (四)英国文学 1、英国诗歌之父乔叟——诗体故事集《坎特伯雷故事集》 2、“诗人的诗人”斯宾塞——长诗《仙后》(讲究格律和技巧) 3、莎士比亚: 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等 早期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 传奇剧——《暴风雨》《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5、弥尔顿——《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说“君权民授”;万行史诗《失乐园》、《复乐园》以及诗剧《力士参孙》 六、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一)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三大师 1、莫里哀(让—巴蒂斯特?波克兰)——《伪君子》《吝啬鬼》《可笑的女才子》 2、高乃依——《熙德》 3、拉辛——《昂多马格》《菲德拉》 注:古典主义的特点——维护王权,崇尚理性,模仿古人。讲求“三一律”——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出一昼夜。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概述(1) 一、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自考翻译理论总结

自考翻译理论总结 1.我国翻译通用的标准是: 忠实和通顺.. 2.我国最早的翻译是从佛经翻译开始的. 3.释道安的<<四十二章经>> 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 4.玄奘认为翻译要"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5.茅盾主张直译,提倡保留”神韵”, 他认为直译就深处说要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 6.郭沫若认为, 1)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2) 翻译不能采取轻率的态 度,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3) 他认为“雅”不是高深或修饰,而是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比较高。 7.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凡是翻译,一要求易解,二要保存原作的丰姿。 8.傅雷强调“神似”。他说,谈到翻译,我觉得最难应付的倒是原文中最简单最明白而 最短的句子。他译的《《老实人》》改过八次。 9.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10.关于风格,茅盾和刘隆惠认为风格可译,周煦良和张中楹认为不可译。 11.林纾第一次使中国读者接触到许多外国文学作品。 12.杨宪益认为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既不夸张,又不夹带任何别的东西。 13.朱光潜:1)直译和意译的区别根本不存在。2)在“谈翻译”中,他说所谓直译是指一 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 14.周煦良:1)认为“雅”指得体。2)他在翻译三论中写道,直译可分为三类:一是译 音不译意,二是照字面译,三是按原文结构或词序翻译。 15.许渊冲在“翻译的几对矛盾中”也谈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 16.王佐良:1)将曹禺的《雷雨》译成英文。2)关于风格,他认为适合就是一切。3)在 翻译诗歌时,若有比喻,应把它直译过来,保留原有的新鲜和气势。4)认为文学翻译不是机械乏味的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努力。5)认为翻译者是一个永恒的学生。6)翻译者翻译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翻译者是个文化人。7)该直译就直译。 该意译就意译。 17.徐永瑛认为泰特勒的三原则与严复的信达雅是不同程度的信。 18.施觉怀认为法律文件最主要的要求是严谨,认为法律语言三个特点:条理清,文字明, 意思全。 19.李赋宁指出,练好外语基本功和翻译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20.译文在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在语言上要readable, 这样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 21.王力先生指出,汉语多用意合法,联接成分并非必需,而英语重形合。 22.翻译的基本功在汉英翻译中主要指:1)拼法正确2)合乎用法3)句子平稳 23.英文先评论或先表态,后叙述情况,而汉语相反。 24.汉语有许多四字成语,译成英语时,译文一定要符合原文的意思。 25.英语主从关系多,抽象名词多,代词多,大量使用被动语态和分词短语,不喜欢重复, 而汉语动词多,不怕重复,多用并列结构或并列分句,因此汉语并列关系多,层次不甚明显。 26.瞿秋白认为“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 27.英文抽象名词多译成汉语的动词或形容词。 28.费道罗夫提出翻译的确切性原则 29.巴尔胡达罗夫提出翻译中的上下文和环境问题。 30.奈达和泰伯:1)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genius) 2) 如果所有 的语言形式不同,译者要保存内容,自然就必须改变形式。

翻译硕士历年百科知识考点精归纳

跨考独家整理最全翻硕考研知识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和知识点等内容,加入我们的翻硕考研交流群还可以获得翻硕学长免费答疑服务,帮你度过最艰难的考研年。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翻硕考研一对一咨询进行解答。 1、总统制:是源于欧美地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2、SCO上合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上海合作组织的简称。前身是“上海五国”的会晤机制。2001年6月举行首次会谈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合组织正式成立。它不是封闭的军事政治集团,防务安全始终遵循公开、开放和透明的原则,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一直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辛亥革命: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背景是清王朝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目的是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富强。结束了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共和观点深入人心。 4、国台办:全程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是国务院办事机构,属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遵循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方针政策,负责管理、指导、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各方面涉台事务;督促检查各部门、各地区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的情况,组织制定涉台事务的有关政策、规定。 5、君主专制制度: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利,但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是一种专制政体,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6、欧盟:欧洲联盟的简称,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91年12月通过《马约》,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盟诞生。现有27个会员国。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个独立国家所组织的同盟。 7、希拉里.克林顿:美利坚合众国第67任国务卿,第42任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的夫人,美国律师、政治家,民主党成员。是一位富有争议性的政治人物,普遍认为其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曾参加08年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但最终失败。 8、民主党:美国两大政党之一,无固定党员,党籍自由,党员总数按本党总统候选人投票结果计算,以驴为徽,颜色为蓝色。 9、伊拉克战场: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发动全面战争,但最后为发现。10年8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伊拉克作战行动将于8月底结束。伊拉克战争历经7年5个月。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

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 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卡特福德,1965)●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巴尔胡达罗夫,1985中文版)● According to Newmark translation is “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2001a:7.美国现代翻译家、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A Nida)1969年所下的定义:Nida in sists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1969: 53。(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n fact has three distinguishable meanings for this word. It can refer to: 1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to translate the activity rather than the tangible object 2 a translation: the

翻译实践心得体会

笔译实践 院系名称:外语学院 专业年级:英语f1101 姓名:王欢 学号 心得体会 在做这次笔译实践题目之前,关于笔译我是完全不了解的。在我的感觉中笔译相对于口译而言应该算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做完全部题目之后我就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这种认知,原来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并不定就像表象上呈现出的那样容易做到。表面看来笔译能够看着文本逐字逐句翻译,貌似很简单,只要把文本内容真实的翻译出来就可以达到要求了。实际上则不然。这学期我们有一门专业课就是关于英汉翻译的。课堂上老师曾经讲述过关于翻译的历史、理论、要求等一系列相关知识,所以在简单翻阅这次翻译之后,我觉得看似简单的题目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在翻译过程中我发觉自己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对某些专业术语了解甚少。例如第一篇the high-tech student中出现的gopher program,generic2 database,moby dick,等等,类似这样的词汇我就需要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才能进而推测了解作者想要借此来表达怎样的意思。再如a roller-coaster ride in the stock market中,关于股市的一些专用名词,dow and nasdaq,cnbc等也是这样。 2、对统计数字的描述能力较差。如何用不同的描述性词汇来体现数字的增长和下降及其各自升降的幅度,如何准确把握那些不同用词之间细微的差别,较好地描述数字变化,这对我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次翻译题目中出现的仅仅只是一些已经被数字化的统计数据,但是要用合适的词汇来体现尚且不简单,倘若是给出bar chart, pie chart, line chart等这一类图标来自行描述其内容,就会更加困难了。题目中出现数字最多的莫过于描述汶川大地震的这一部分了。各种数字,表示年月的,表示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的,以及各个地区经济损失所占的不同比例,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亟待加强训练的部分。 3、关于某些长句翻译起来较困难。长句出现最多的就是最后一篇题目描述"我"的文本。这片文章涉及不同领域大家的杰出作品及其艺术特色,各式各类的建筑,建筑中体现出的精湛的技巧,还有各种被写入经典的景物,所有的描写都交织在一起,翻译起来很容易找不到方便。摸不清头绪,到底哪里才是开始,应该如何结束。在翻译课上老师曾经说过长句的翻译技巧,要先根据谓语动词进行切分,之后再根据逻辑顺序进行重新组合,之后才能慢慢进行翻译,听起来就很繁琐的程序。我一直在试着这样做,却发现这要求太难达到了,而且每次被提问翻译总是被说翻译的一塌糊涂。关于长句,我可能还要经历一段很艰难的路程。 虽然完成所有题目有点困难,但是我觉得收获还是很不小的。这是第一次这么耐心的昨晚这么多翻译题目,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些翻译工作者们真的是好辛苦,之前还以为翻译是我们英语专业发展的目标。事实上也是,但是这项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这也是我的真实感触之一。总结一下,收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一定程度上开阔了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虽然这次实践题目只有几个,但是各个题目都具有的一定的代表性。这些题目涉及科技、经济、文学、报道等各种题材的不同内容,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算是一个挑战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遇。初次涉猎翻译领域就得到这样的锻炼,既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又给自己之前的知识积淀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展现平台,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2、增加了对专业的认知。在刚入学的时候每每都被别人问到你们英语专业出来 的是不是只能做翻译,这句话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英语翻译既然这么容易做,那我学这个专业不就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了,可是自己亲身时间之后才知道翻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来的,只要好好学专业,任何专业都是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总结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期末总结 本学期,我们主要从西方翻译学的各个学派学习了有关西方翻译学的一些理论。所以,在进行期末总结时,我按照课本上所划分的学派,从学派简介、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简要总结,最后简单的谈几点在本学期的学习之后我的个人感想。 在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语言学派翻译理论、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翻译的独立学科性凸显出来,一些学者开始引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这批学者被称为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结构主义),他们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开辟新途径。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尤金?奈达、约翰?卡特福德、彼得?纽马克、巴兹尔?哈蒂姆、罗曼?雅克布逊、斯奈尔-霍恩比、费奥多罗夫(本书中将其理论放在了苏东学派中的语言学派)。 在这次总结中,我按照时间顺序对语言学派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翻译理论进行了简单概括: 1、20世纪50至90年代,对等概念是翻译研究的主要思想。以语言为中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对等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思想核心(例如:奈达:功能对等?动态对等;纽马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卡特福德:等值?转换) 2、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派开始从语篇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并开始注重语境的研究,在此阶段,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开始逐渐接受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学研究的影响,对翻译的文化转向起了过渡作用。 3、20世纪9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升温,翻译迎来了“认知转向”“认知翻译”逐渐形成 在语言学派之前,语文学式的翻译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人们对于翻译

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基础知识 一、翻译的分类 1.按所涉及的两种代码的性质,可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符翻译(inersemiotic translation)。 2.按翻译主体的性质,可分为人工翻译、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两类。 3.按翻译的工具和成品形式,可分为口译和笔译。 4.按翻译的客体,亦即所译资料的性质,可分为文学翻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实用翻译(pragmatic translation)。 二、译家译论 1.支谦: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2.道安:晋、前秦时道安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 余尽实录。”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3.彦琮: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可见他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4.玄奘:唐代僧人玄奘的指导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 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玄奘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等翻译技巧。 5.马建忠:清末,马建忠在其《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之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 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6.林纾:林纾强调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 相交流。 7.鲁迅: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里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 则保存着原作得丰姿”。也就是说既要通顺,又要忠实。所谓忠实,是指内容上的“信”;所谓通顺,是指表达上的“顺”。 8.茅盾:文学翻译的目标是“艺术创造性翻译”——用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 读者读译文时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9.钱钟书:“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 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10.傅雷:“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两国文字词类的不 同,句法构造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方式的不同,感觉深浅的不同,观点角度的不同,风俗传统信仰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而即使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

翻译硕士(MTI)历百科知识考点精归纳

翻译硕士(MTI)历年百科知识考点精归 纳 1、总统制:是源于欧美地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2、SCO上合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上海合作组织的简称。前身是“上海五国”的会晤机制。2001年6月举行首次会谈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合组织正式成立。它不是封闭的军事政治集团,防务安全始终遵循公开、开放和透明的原则,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一直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辛亥革命: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背景是清王朝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目的是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富强。结束了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使共和观点深入人心。 4、国台办:全程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是国务院办事机构,属于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遵循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方针政策,负责管理、指导、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各方面涉台事务;督促检查各部门、各地区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的情况,组织制定涉台事务的有关政策、规定。 5、君主专制制度: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利,但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是一种专制政体,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6、欧盟:欧洲联盟的简称,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91年12月通过《马约》,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盟诞生。现有27个会员国。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个独立国家所组织的同盟。 7、希拉里.克林顿:美利坚合众国第67任国务卿,第42任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的夫人,美国律师、政治家,民主党成员。是一位富有争议性的政治人物,普遍认为其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曾参加08年总统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但最终失败。 8、民主党:美国两大政党之一,无固定党员,党籍自由,党员总数按本党总统候选人投票结果计算,以驴为徽,颜色为蓝色。

2016年北京大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欧美文学考研真题,招生人数

2016年翻译硕士考研信息 维多利亚时期(Victorian Era1819年—1901年)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代表作《独自云游》(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孤寂的割麦女》(The Solitary Reaper),《丁登寺杂咏》(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ut Tintern Abbey),《序曲》(The Prelude)。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代表作《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忽必烈汗》(Kubla Khan),《克里斯塔贝尔》(Christabel)。 罗伯特·索西(Robert Southey): 最年轻的“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代表作短诗《布莱尼姆之战》(The Battle of Blenheim),《我与死者做伴的日子已经结束》(My Days among the Dead are Past),《撒拉巴》(Thalaba the Destroyer),长诗《克哈马的诅咒》(The Curse of Kehama)。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伟大的诗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Child Harold’s Pilgrimage),长诗《唐·璜》(Don Juan)。 波希·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著名诗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阿多妮》(Adonais),《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致云雀》(To a Skylark),《诗辨》(A Defence of Poetry)。 约翰·济慈(John Keats): 诗人,代表作《圣·阿格尼斯节前夕》(The Eve of St.Agnes),颂歌《秋颂》(To Autum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