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越战争
美国人评中越战争

美国人评中越战争介绍中越战争是在1979年发生的中越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
这场战争起因于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后,中国对越南的军事干预。
作为一场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的战争,它在当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以美国人的视角来评价中越战争的各个方面。
背景中越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越南战争已经结束,北越统一了整个越南,但是在经济和社会重建上面临了很大的困难。
同时,柬埔寨出现了极其残酷的红色高棉政权,越南对其进行了干涉并推翻了这个政权。
这引起了中国的不满和担忧,因为中国曾经支持红色高棉。
美国人对中越战争的评价1.军事干预的失败美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对越南的军事干预是一场失败的战争。
尽管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军事大国,但他们在中越战争中面临了很多挑战和困难。
越南军队在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熟悉的地形优势,对中国军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此外,中国在军队装备和战略规划上也存在不足,这导致他们无法取得预期的胜利。
2.失去了国际的支持中越战争使中国失去了国际上的一些支持。
尽管中国声称他们的行动是出于保护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但西方国家更认可越南在推翻红色高棉政权时的努力。
这导致中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国际孤立,无法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3.经济发展的滞后中越战争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中国军队从边境地区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导致国内经济活动受到了阻碍。
这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4.影响中美关系中越战争也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中越战争期间,中美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失去了一些增进互信和合作的机会。
这也为今后中美两国的互动和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结论总的来说,美国人普遍认为中越战争是一场失败的战争,对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持批评态度。
他们认为中国在军事干预和国际关系方面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而且战争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越战争的起因与历史回顾

中越战争的起因与历史回顾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发生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
虽然战争只持续了一个月,但它背后的起因是复杂而深远的。
本文将回顾中越战争的起因并对其历史进行回顾。
一、越南战争的结束中越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越南战争的结束。
越南战争于1975年结束,南越政权垮台,越南统一。
然而,南京中国和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的政权合作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摩擦。
例如,中国曾以支持南越政权为由对越南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干预。
因此,越南共产党对中国表示了持怀疑态度。
二、领土争端与边境冲突中越边境的领土争端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中越两国在北部边界的土地归属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越南在南中国海的岛屿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议,而中国则主张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拥有主权。
在这种背景下,边境冲突时有发生,局势经常紧张。
三、民族矛盾与越南对华侵略行为此外,中越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一个因素。
中国人和越南人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仇恨和文化矛盾。
越南历史上多次受到中国的侵略,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越南人民对中国持有强烈的抵制情绪。
在1978年底,越南政府更是实施了一系列对华侵略行为,包括对中国边境地区的破坏和军事侵略,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矛盾。
四、中国发动进攻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南中越边界干线,对越南发起了全面军事行动。
中国对越执行了空中轰炸和地面进攻,迅速占领了越南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准备和缺乏有效的后勤供应,中国军队在越南南部遭遇了坚决的越南反击。
在此后的几个星期里,激烈的战斗继续进行,但最终中方决定结束这场战争。
五、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中越战争在1979年3月结束,双方都宣布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
然而,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据估计,越南死亡人数超过10万,中国死亡人数为数千人。
战争还导致了广泛的破坏和人员流离失所。
中越战争后,中越关系陷入了长期的冷淡期。
直到1991年,中越双方签署了两国边界问题的临时解决方案,才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中越战争原因背景分析

1451340王宇凡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背景分析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指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
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在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胜利,撤出了越南。
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后,宣布越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最低点。
文章主要分析一下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背景因素。
在国际大背景的推动下,以及中国和越南的各自战争和政治的目的和需求,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
首先是国际因素。
美国借中越战争来援助泰国和牵制苏联,弥补东南亚的真空状态。
而苏联为打击中国,支持越南的扩张。
除了这两个超级军事大国之间的争斗,西方国家投资第三世界和地区,来拉拢第三世界国家,再加上东南亚局势本身就不稳定,从而使矛盾越来越激烈。
而越南因素是越战结束后,越南自认战胜美国,认为自己是除美苏外的第三大军事强国,狭隘的民族野心暴涨,况且它在美苏两国中选择了强大的苏联为依靠,妄想建立地区霸权。
越南推测中国刚结束动乱,无力与它一战,并配合苏联围堵中国发展空间。
越南利用其北部地形,人员基础、军事装备、部队实战经验,越方占优,想用战争来获取更多的领土。
所以归结起来是苏联的阴谋和越南的野心。
最后来具体看看中国的考虑:首先是国内因素-重聚人气,提高民族凝聚力。
文革刚结束,政治斗争的影响还在,民族士气低落,各阶层矛盾重重。
对越自卫反击战可以提高、恢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缓解、转移国内矛盾,凝聚人心、提高我国军队及民族士气。
因为邓小平刚上台不久,需要在中国共产党中树立威信及核心位置,并强调“党指挥枪”,重新握稳枪杆子,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及领导。
文革期间,部队管理混乱,军心有待重整,同时通过此战摸一摸我国军队战斗力如何。
接着是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争取更大的国际战略空间。
中苏交恶,而此时越南倚靠苏联甚至受苏联支使公然在我边境及周边国家滋事,因此打击越南就是对苏联霸权的回应,削弱甚至打破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霸权地位,树立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强势位置。
中越战争:越南为何宁愿打输,也不愿出动飞机对战?答案很简单

中越战争:越南为何宁愿打输,也不愿出动飞机对战?答案很简单在历史上,中国经历了很多战争,也帮助其他国家抗战过。
我国曾帮助越南抗争美军,然而越南不但没在胜利后对我国表达感谢,反而在后期想要侵略中国,不断对中国边境进行骚扰,我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采取了反击。
在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这场对峙持续了长达十年才结束。
而中越战争中越南为何宁愿打输,也不愿出动飞机对战?答案很简单。
越南将美军打赢之后,没收了美国很多军事武器。
当时的美国已经属于世界第一强国,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让越南感到自信心膨胀,在与美国的战争中,越南没收的战斗机就有几十架,而苏联也支援了不少武器。
所以越南自封为除了美苏之外的第三军事强国。
而对于我国这个当初的恩人,却表现出恩将仇报的一幕。
越南当时有苏联做靠山,想要占领更多的地盘,我国与越南是邻国,越南便不断的挑衅中越边境。
而我国在发起反击战之后,只花了仅仅一个月时间,就占领了越南二十多个城镇。
给了越南一个严重的警告后,我国决定放过他,只要改过自新就行。
然而在我国军队刚从越南撤兵后,越南政府依旧死心不改,还是不断挑衅我国,双方就此在边境展开对峙。
最终越南在与我国经历了十年战争后,还是输得一败涂地,再也不敢轻易冒犯我国。
而当年的越南拥有那么多空中战斗机,却宁愿认输也不愿意出动空中力量与我国对战。
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在中越战争之前,我国曾经出兵帮助过越南攻打美国,也派出了不少战机,展现出了不凡的空中力量。
当时我国为了防止越南袭击,就派出了三千多架飞机进行待命状态。
所以越南想在空中攻打我们,吃亏的一定是他们,越南为了保守起见,没有选择空中袭击。
第二是因为我国拥有很强悍的反导防御系统,在二战结束后,我国就清楚的知道不仅要在军事力量上强大,防御也需要不断升级。
所以在与越南战争之前,我国就部署好了强悍的防御力量。
越南也清楚,中国的防御多牛,所以不敢动用空中力量,一旦进行偷袭,损失的将会是他们。
第三则是越南虽然没收了美国几十架战斗机,但因为技术不过关,所以即便能将战斗机开上天空,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水准。
描述越南自卫反击战的句子

描述越南自卫反击战的句子
摘要:
1.越南自卫反击战的背景和原因
2.我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的立场和决策
3.越南自卫反击战的过程和主要战役
4.越南自卫反击战的影响和结果
5.我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的评价和总结
正文:
越南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我国与越南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的背景和原因是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去世后,越南共产党内部矛盾加剧,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统一,但越南却对柬埔寨进行侵略,我国为支持柬埔寨而与越南发生冲突。
我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的立场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越南的侵略行为给予坚决反击。
我国政府在多次外交交涉无果后,决定对越南实施自卫反击战。
越南自卫反击战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 年2 月17 日至3 月5 日,我国军队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实施全面进攻,主要战役有老街战役、高平战役等。
第二阶段,1984 年至1989 年,我国对越南实施边境轮战,主要战役有老山战役、者阴山战役等。
越南自卫反击战的影响和结果是,我国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打击了越南的侵略气焰。
同时,这场战争也暴露出我国军队在现代化建设、指
挥、作战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军队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的评价和总结是,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打击侵略者而进行的。
战争中,我国军队英勇顽强,坚决执行任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但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和平是需要保卫的,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必须的。
南海战争第二次中越战争

南海战争第二次中越战争南海战争第二次中越战争,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是越南和中国之间的一场军事冲突。
本文将对这次战争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战争起因、战争经过以及战争的结果。
1. 战争起因南海是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对于越南和中国来说,南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越南自1975年结束越南战争后,开始占领和控制南海的一些岛屿,并进行开发和资源利用。
然而,中国也声称对南海拥有主权,并开始采取行动,扩大在南海的影响力。
这种争夺南海主权的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2. 战争经过第二次中越战争发生于1988年,战争开始于南沙群岛的弈南岛。
双方军队在南沙群岛地区遭遇,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据报道,中国军队使用武力夺取了越南军队占据的岛屿,并导致多人伤亡。
战争期间,双方军队进行了几次交火,以及一些小规模的军事行动。
整个战争持续了数周,双方都遭受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失。
3. 战争结果战争结束后,中越两国都宣布取得了胜利,并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
然而,南海争议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而是进一步激化了分歧。
战争对中越两国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都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此外,国际社会也对这场战争表示关注,呼吁双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总结起来,南海战争第二次中越战争是一场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军事冲突,由于双方对南海主权的争夺而引发。
战争持续了数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失。
战争结束后,南海争议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导致中越两国关系紧张。
国际社会呼吁双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以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和平。
解密中越战争:越南公布79年中越战争令人震惊的损失

解密中越战争:越南公布79年中越战争令人震惊的损失覃小懒说奥秘2017-08-2093评越南自从在1975年打败美国获得统一之后,再加上自身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使得越南野心不断膨胀,越南有一个疯狂的计划,就是吞并老挝、柬埔寨两国,然后与越南组成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但是这个计划遭到中国的强烈反对,中国不可能让越南组建一个人口达到1亿,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威胁中国的西南边疆,越南因此怀恨中国,勾结苏联对抗中国,在中越边界地区不断制造流血事件,挑衅中国,中国对此警告越南不要惹事,可是越南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倚仗苏联的支持更加疯狂的挑衅中国,最终中国忍无可忍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被越南当局驱赶的华侨对越自卫反击战从1979年2月17日凌晨开始,到3月16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就攻克越南北部20多座城镇,之后便宣布撤军。
之后又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两山轮战,中越双方继续在老山、者阴山、法卡山等地区有着大小不一的冲突,最后在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后越南失去靠山不得不停止与中国对抗,两个关系逐渐恢复正常化。
通过长达10年之久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不仅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而且粉碎了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迷梦。
1979年2月17日上午9时10分,我军37师顺利占领红河对岸230高地,为大部队打开通道,迅速通过我军在大口径加农炮在河口沿岸准备向越军发起攻击对于越南来说,这场战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1979年3月5日中国撤回途中,不仅回收了之前大量援助物资,而且还破坏越南北部地区大量的军政设施,铁路、公里等重要军事目标。
战后,越南当局对于国内损失做了一个统计:四个大城市完全被毁灭、320个乡镇、4.5万间民房、428所医院、38个林场以及不计被摧毁,在整个中越战争有2000多名越军被俘。
经过此战,越南北部地区经济倒退了长达10年之久,这也算是给了越南一个很大的教训。
极其惨烈谅山战役打响,解放军炮兵对谅山及谅山外围目标进行了猛烈轰击。
中越战争解密- 为什么会爆发中越战争-

中越战争解密: 为什么会爆发中越战争?
本文导读:
虽然中国官方表示中越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因为越南在中南半岛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在中越边界挑起事端,中国最终忍无可忍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70年代还是一个冷战世界,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立,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与中国为敌,还在中南半岛大肆扩张,逼迫老挝签订协定,入侵柬埔寨、企图建立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
越南在中南半岛的这个企图是中国无法容忍的,而且苏联还企图拉拢越南对中国实行包围战略,为了打破苏联对中国的包围,中国只能对越发动自卫反击战,教训越南,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扼杀它的地区霸权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越战争
中越战争已经过去三十多个年头了,一直争论不休,主要在于打出了精神没有打出水平,指导思想基本上还是处于五十年代的水平,更没有达到战略目的,两国都说打了胜仗,但都伤亡惨重,事实上中国胜了,用马鼎盛的话说,中国用十倍的火力,五倍的兵力,掌握突袭主动权,打亲手教出来的小兄弟,胜之不武。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正式开战两个多星期,从2月17日到3月5日,共十多天,中国就损失了三万多官兵,平均一天就伤亡两三千人。
这样的代价,在现代战争里,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打,竟然要付出这样的代价,中国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打赢了,但代价却是那么大,如果把握得当,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有足够的炮火与兵员,拿下凉山伤亡几千人也就够了。
从中国军队方面看,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军队是政治挂帅,不注重科技练兵,战斗力很差,军队过分突出政治学习,使得军事荒疏战斗力严重下降,加上中国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打过大仗了,军队缺乏磨练,军事技术不过硬,军官军事指挥能力低下,战场上的伤亡与实际战果大相径庭。
广州军区某军标兵团尖兵营有一次遭遇越方9人游击队骚扰性伏击,300余人居然以密集队形暴露在越方火力之下造成严重伤亡损失,这看得出军队的军事素质。
精神装备毕竟硬不过实实在在的硬装备。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对越作战中使用的是50、60年代的技术和已被实践证明不适用的苏式装备。
又如,我军某部在行进中遭遇越军小股部队伏击,我方的兵力是一个连,越军大概20多人。
当时枪一响,我方就蒙了,战场的最高指挥官竟然扔下部队,自己带了几个人跑回了后方,为了掩饰,他居然开枪自残住进了野战医院,整个这支部队基本上被打光了。
战后,部队在总结时讲,如果当时指挥员能冷静判断敌情,就地组织反击的话,应该能突出去,也能消灭这20几个越军。
据当时报道的一些战役态势图,基本上是中国军队某某师对越军某某团某某营,或者一部,或者一个团部,营部或者一个什么连部之类的。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伤亡十多万人,其中越军伤亡据说也是三万多人,中国军队伤亡三万多人,基本对等,其余的是误伤的老百姓,大多为密集的炮火轰击所致,真正双方短兵相接对越军造成的伤亡并不多。
从越南方面来看,他们的军队整整打了一百年战争,二战以后,打败了法国、美国(固然有中国、苏联的支持),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战斗人员和国民的素
质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武器装备相对比中国军队要好,因为他们当时打败美军后,缴获了很多美军的精良装备。
在援越抗美时越南得到了中国支援的很多装备,许多新型装备研制成功后,人民解放军常常尚没有配备使用,就优先大量向越南提供,以保证越南抗美救国之急需。
对越军援的无私性还表现在:当越南提出的要求超过中国的生产能力时,人民解放军不仅动用库存,甚至抽调现役装备满足越南的急需。
1975年5月1日,越南南方完全解放。
由于形势的变化,中国逐步减少、停止了对越军支援。
但中国援建的鱼雷快艇修理厂、轻重机枪厂、高射机枪厂以及枪械厂扩建、枪弹厂扩建等工程仍在继续进行中,其后来产生的作用是不容低估也是难以估量的。
战争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越南人是吃着中国的大米,穿着中国的衣服,用中国的枪支大炮,反过来打中国人。
当时,越南宣称自己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他们认为,除了美国,苏联,就是他了。
在人员素质、装备、士气等方面,越军要略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
此外,他们还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
打击越南不是已灭国为目的,也不是占领部分地区为己有,也就排除了在占领区恢复秩序与法律,战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摧毁对方的战争能力,速战速决,撤兵回国。
这一战争目的决定了进攻方向,当中国军队进攻遇阻时,应该立即调整进攻变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以小部队侦查开进,引导大炮轰击,炸出一条血路,抢占重点城市以及战略要地,巩固交通线,对于零星的袭扰不予理会,在稳固占领的重点城市的同时重点突破凉山防线,直取河内,打一场歼灭战,摧毁敌方的工厂以及战略工事。
即使不进攻河内,也要把越军导引进地势相对开阔的地方决战,如此这般,可以大为减少己方的伤亡。
因为丛林游击战不好对付,没有长时期的围剿不起作用,既然不是为了占领,不必纠缠,把精力放在防卫上,重点进攻上。
自从中国军队撤出后,中越之间大的冲突基本结束,但却开始了漫长的边境摩擦,冲突不断,越南既要打击柬埔寨的抵抗,又要防备中国的打击,陷于两线作战之中,顾此失彼,终没在柬埔寨建立有效统治,建立印度支那联邦的美梦成空。
中国政府在此期间一边在与越南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练兵,一边致力于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大大提升,跻身于国际大国行列。
这一战略调整意义非凡,在不影响中国国力提上的情况下,扼制了越南的大国梦,又牵制了苏联,与西方国家
建立了反制苏联威胁的统一战线,拓展了战略空间。
故此,中越战争的意义不是体现在二十天的战斗中,而是体现在长期的边境摩擦中,拖垮了苏联,拖垮了越南,维持了东南亚地区的势力均衡,为中国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其实无论战争能为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或者利益,我们都应该去制止,因为一场战争造成的损失不止一点,它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也可能是无法弥补的,中越战争已经让我们的很多同胞壮烈牺牲了,难道还要在让我们的亲人去牺牲吗?愿战争远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