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邕州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合集下载

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

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

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笔者曾担负对敌台的侦听录制工作。

那年的2月17日凌晨,在我军山呼海啸的炮声之后,敌方广播电台的“宣传攻势”也开始了:“越南《河内之声》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广播。

今天凌晨一时左右,中国侵略军在炮火掩护下,从广西、云南分多路向我国全面进犯。

我们表示最最强烈的抗议!最最紧急的呼吁,全体越南军民动员起来,继承胡伯伯的遗志,彻底粉碎中国政府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

我们紧急呼吁国际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捍卫国家主权正义的斗争!”“打得好!他妈的,恶人还先告状了!我看谁敢救你小霸的命?!”一旁的战友忍不住骂了起来,我只是一笑了之。

 当年越军打到我方阵地的“炮弹” 几天后,另一种令人气愤和作呕的声音出现了:“我是解放军XXX部队代理连长XXX,我武装侵犯了越南的领土,对越南人民犯下了罪行,我向越南人民请罪。

”“我是中国XX县的武装民兵,在头头的蒙蔽下,侵犯了越南的领土,我对越南人民犯了罪,我向越南人民请罪……”“全频录制,实施一号干扰方案!”我果断下达了指令。

“妈那个X的!这仗一打软骨头浦志高(小说《红岩》中的叛徒)也来了!”我咬牙切齿地骂出了声,握紧拳头重重地打在桌子上…….这曾经是29年前难忘的一幕。

面对那些为了祖国的人民的利益将生死置身于度外的英雄和烈士们,这些叛徒和败类将永远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

笔者收集了公开发表在网上的对越反击作战有关一些叛徒和败类的细节贴上,供人们认识一下那些可恶的嘴脸。

凡是为国浴血奋战的战友们都是英雄,不管他是烈士、生还者还是被俘者(只要他不变节)。

败类的定义:“败类与其他战俘同是炎黄子孙。

古老的中华文化,既养育了无数精英,也生成了一些败类。

他们以杀戮、践踏和出卖自己的同胞为满足,从他们不尽相同的个性中折射出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深重的污迹。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他们干的是‘最卑鄙龌龊的事情’。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些败类已不属于战俘的范围,他们已沦落为特务和帮凶。

中越战争未公开的珍贵影象(胜利和死亡)

中越战争未公开的珍贵影象(胜利和死亡)

中越战争未公开的珍贵影象(胜利和死亡)照片描述:230高地胜利被我军攻克,为友军打开通往越南纵深战场的道路照片描述:79年2月15日经过这一役的战火洗礼后的越南民众照片描述:79年2月17日我军某部合成坦克兵正在红河岸边埋伏随时准备跨越红河向越军发进攻,这是我军某部正待命场景照片描述:79年5月21日,中国释放第一批越南被俘武装人员267名照片描述:79年5月21日,中国释放第一批越南被俘武装伤病人员照片描述:79年5月28日,中国在友谊送至同登处释放第二批越军战俘118名,这是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向越南红十字会代表移交照片描述:79年5月28日,中国在友谊送至同登处释放第二批越军战俘118名,这是越军战俘们临行前向中方医护人员挥手再见照片描述:79年6月13日,中国释放第四平批越军战俘人员557名,这是获释越军战俘在即将进入越南境内之前同我方人员握手照片描述:79年6月7日,中国释放第一批越军被俘人员在释放前夕举行的聚餐会上,和中国工作人员话别照片描述:79年6月7日,中国释放越军被俘人员,这是有关部把他们的私人财物发还照片描述:79年老街战役,战火洗礼后的越南城镇街区照片描述:84年7月12日越军向老山进攻被我某一师歼灭在阵地前沿1700多具越军尸体铺满了整个山坡,留下尸骨片野的惨境照片描述:85年12月2日,199师收复405高地。

我军正在405高地搜索残敌照片描述:9.23战斗中,我军缴获的越军武器装备照片描述:一名战士牺牲前已头部负伤,仍坚持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曾经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的战友转眼间就离去照片描述:一名突击队员在快速更换弹匣照片描述:一场战役下来千多名越军士兵被我军俘虏,并押解到中国战俘营里,号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军不可战的神化被我们打照片描述:一大批垂头丧气的越军士兵俘虏被强制押解到战俘营里集结照片描述:一定要夺回这个山头,我军在越南激烈山地争夺战之中照片描述:与越军展开阵地争夺战的激烈拼杀中照片描述:中国医务人员向遣返的越南女俘伤病员发送行装.照片描述:中间举手的是师长王引生,旁边的后来109团团长刘义学,老山团团长。

昆仑关战役纪实

昆仑关战役纪实

农家之友2013.08昆仑关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南宁外围之要地,是有名的古战场。

1939年冬,日军为了切断中国桂越国际交通线,威慑云贵,动摇我抗日大后方,达到“逼和”之目的,于同年11月15日黎明,在钦州湾外海40艘军舰火力的支援下,日军第五师团、第十八师团和台湾旅团约五六万兵力,在海空军的掩护下强行在钦州湾的龙门、企沙强行登陆。

16日、17日,防城、钦州相继失守。

24日,日军侵占南宁。

日军攻克南宁之后,切断了桂越公路,并以南宁为航空兵基地,轰炸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上的各处险关要隘。

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桂南抗战形势危急。

中日双方军事部署蒋介石和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从湘、粤、黔急调19个师来广西,于同年12月至1940年2月,组织进行了桂南大会战,企图乘日军立足未稳,先行收复昆仑关,然后收复南宁。

l2月上旬,中国军队部份部队在宾阳地区集结完毕。

白崇禧在迁江县(今属来宾市)扶济村设指挥所。

蒋介石派李济深、陈诚为监军,监督指挥。

中国军队将部队分为北路军、东路军和西路军。

北路军为第三十八集团军,总指挥徐廷瑶,辖第五军3个师和第九十九军l 个师,担负昆仑关正面和侧背的攻击任务,尔后与东西两路军协同攻取南宁。

东路军为第二十六集团军,总指挥蔡廷锴,辖第四十六军、第六十六军和第三挺进纵队,担负邕钦公路的破坏袭扰,牵制日军北援;西路军为第十六集团军,总指挥夏威,辖第一纵队的第一七〇师、一三五师,第二纵队的第一三一师、一八八师和挺进一支队。

第一纵队负责攻击高峰隘,并以一部出四塘,阻止日军增援昆仑关,第二纵队负责袭扰邕钦公路北段的日军。

战役预备队第九十九军(欠1个师),担负迂回攻击昆仑关日军侧背,协助北路军先歼灭昆仑关日军,然后协同各路军会攻南宁。

日军的部署是,第五师团司令部驻南宁城;第二十一旅团第四十二联队主力驻南宁城附近;该联队第二大队配属一部份炮兵、工兵和无线电守昆仑关;第九旅团第四十一联队一部守高峰隘;第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守四塘至八塘一线;第九旅团第十一联队主力守大塘至吴圩一线;台湾混成旅团守钦县至小董地区。

[中越战争欺骗了历史]历史上的中越战争:吴王权打贼汉,中国史称为交州之战。

[中越战争欺骗了历史]历史上的中越战争:吴王权打贼汉,中国史称为交州之战。

[中越战争欺骗了历史]历史上的中越战争:吴王权打贼汉,中国史称为交州之战。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大有十一年(938年),吴权据交州(今越南河内),利用潮汐大败南汉水军。

越南民间广为流传的“吴王权打贼汉”(污蔑性说法)即指此次战役,中国史称“交州之战”。

南汉大有年间,南汉将军杨廷艺反叛,率爱州(今越南清化)兵攻取交州,遂称安南节度使自立,以其属下吴权留守爱州。

大有十年三月,交州牙将皎公羡杀杨廷艺而代之。

吴权闻知,于大有十一年十月率爱州兵攻交州,皎公羡恐力不能支,即以厚赂向南汉乞师求援。

南汉高祖刘?欲乘乱收复交州,便以其子刘弘操为静海军节度使,徙封交王,令其率战舰趋交州,并亲率大军趋海门镇(今越南海防市西北)为其子声援。

未及南汉水军至,吴权已杀皎公羡并先占据交州,且于涨潮前在白藤江海口滩头广植尖头包铁木橛,以迎击南汉军。

正逢涨潮,南汉水军方至,吴权即遣轻舟挑战,尔后佯弱伪遁,诱南汉水军尾追。

刘弘操果率水军追击,及至潮落,其舰船轧在尖木橛上皆翻。

吴权乘机挥军奋力冲杀,南汉军死伤甚众,刘弘操战死,刘?收余众仓皇而还。

越南史称“白藤江大捷”。

(1288年越南军队在白藤江击败元朝水师,创造了第二个白藤江大捷。

)吴权击退南汉后,于次年称王,从而造就越南脱离中国统治,被后世视为古代越南独立建国的重要人物。

越南官方历史学者认为他“结束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亡国时期。

我们民族赢得了自主权,揭开了民族长期独立的序幕。

”关于吴权在越南历史上的政治地位,越共学者认为吴权的作为,件件都是越南成为“独立王国”的起点。

他在白藤江之战的胜利,是“为我们民族的历史开创了一个新时期──越南独立封建国家发展和越南民族迅速壮大的时期”。

尤其是939年,“吴权决定废除北方封建王朝的节度使职务,自称为王,建立起一个堂堂正正的独立王国”。

其实这些观点存在争议,吴权当时并未统一越南,称王时仍然是个部族首领,并不能作为越南独立建国的起点。

这样宣传的目的为了拔高越南的独立建国史。

松毛岭血战——精选推荐

松毛岭血战——精选推荐

松⽑岭⾎战
历史重拾1周前
很多⼈也许不了解中越战争。

最严重的是“712松⽑岭⼤战”。

当时越军向三个师团九个团投⼊了近2万⼈。

我军的⼀个联队攻击驻扎的防卫线也不⾏。

中越国境前线分为东西两区。

从1984年7⽉1⽇起,越军的所有⽆线电台都停⽌使⽤。

越军最前线部队也没有对我军进⾏挑衅。

⽽且越军炮兵也没有向我的防御阵地和深处发射炮弹。

就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异常,引起了我军的⾼度注意。

⼗天
后,1984年7⽉11⽇,晚上23点50分,在我国电⼦侦察部队的监听下,越北⼆军区的前指⽆线电发出了⽆线电信号。

当时越军从各地派遣了8个团共计派遣了1万8000个兵⼒,准备夺取⽼⼭。

中国军队在某种程度上最⼤限度地发挥了炮兵的优势,给越军造成了重⼤的损害。

在中国炮兵的⽀援下,越军主⼒部队上午未能接近中国的主要阵地。

到了下午,中国的炮兵炮弹发射了,越军再伤精神,越军在松⽑岭留下了3700多条⽣命,不夸张地说,整个⼭腰上都充满了⼫体。

我军在这次战⽃中也有损害,但是死伤者的数字没有详细公布。

战争中的⼈们也说“从战场上完全下来的⼈,绝对不是幸运者,只能说是幸存者”。

这样的⽣存也要付出代价,代价是战友的牺牲和鲜⾎。

这是我们中华每⼀位孩⼦都要永远铭记。

经典中越战争电影大全

经典中越战争电影大全

经典中越战争电影大全中越战争是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重要的战争,影响深远。

这场战争也给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这场战争的悲壮和英勇。

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经典中越战争电影大全。

1.《烽火战场》。

这部电影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争为背景,通过一名普通战士的视角,展现了战争中的生死离别、忠诚与友情。

影片中的战斗场面真实震撼,人物形象鲜活,深刻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坚毅。

2.《昆仑关》。

该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昆仑山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为题材,通过战士们的生动形象和感人故事,展现了中国军人在艰苦环境下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极具震撼力,让人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3.《战地黄花》。

该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争为背景,通过一名女医生的视角,展现了战争中的人间真情和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真实的战争场面,展现了中国军民在战争中的坚韧和团结。

4.《血战钢锯岭》。

这部影片以美国士兵在越南战场上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战争中的生死考验和战友情谊。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惊险的战斗场面,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和挑战。

5.《战争之王》。

该片讲述了越南战争中一名美国士兵的真实故事,展现了战争对个人的影响和摧残。

影片通过真实的战争场面和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6.《谍影重重》。

这部影片以越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名美国特工在战争中的惊险经历和艰难抉择。

影片通过紧张刺激的情节和真实的战争场面,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

以上就是经典中越战争电影大全,每一部影片都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战争的伤痛和人性的脆弱。

这些影片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希望人类能够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关于中越战争的书籍

关于中越战争的书籍

关于中越战争的书籍
《血与火的较量:中越战争实录》想想那激烈的战斗场景,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书中详细记录了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和战士们的勇敢无畏。

《中越战争中的英雄们》哇塞,这里面讲述的英雄事迹简直让人热泪盈眶,他们的奉献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战火中的情谊:中越战争记事》那场战争中的战友情、军民情,真的特别感人,好比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人心!
《中越战争的铁血岁月》哎呀,那铁血岁月里充满了艰辛与拼搏,就如同攀登高峰时的每一步都艰难无比!
《中越战争:历史的回声》听,那历史的回声在诉说着什么,像是古老的钟声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
《燃烧的边境:中越战争传奇》边境上的战火燃烧,那是怎样的传奇故事呀,仿佛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在闪耀!
《中越战争之殇》这场战争带来的伤痛让人揪心,就像心中被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铭记中越战争》一定要铭记啊,那是我们不能忘却的一段历史,如同刻在心头的印记永远不会消失!
《中越战争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是如此动人心弦,好像一首激昂的交响乐让人沉醉其中!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关于中越战争的书籍,从不同角度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让我们知道战争的残酷与英雄们的伟大,值得我们去阅读和思考。

中越战争秘闻(共8篇)

中越战争秘闻(共8篇)

中越战争秘闻(共8篇)中越战争秘闻(一): 中国解放后的几场战争抗美援朝,越南战争,对越反击战似乎还有对苏联的.请详细说说这几场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有什么因素导致的.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23年,中国政府为维护世界及远东和平,保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事,它们依次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苏边界武装冲突、西沙海战和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这五个战事均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被迫进行的.一、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是指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并最终取得了极大的胜利,是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对外战争首次取得胜利.二、中印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三、中苏边界战争(珍宝岛战役)1969年中苏边界出现的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中苏两国的紧张对峙,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国边防部队在边界上进行的还击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这一事件战略规模之大和耗费之多,超过建国后的历次军事斗争.由于当时中国政府的努力和双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边界冲突未进一步扩大,但是由此造成的中苏两国在战略上的严重对峙,对于中国和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对外关系都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西沙海战四、西沙海战是 197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一部与陆军分队、民兵协同,对入侵西沙群岛的越南共和国(南越)军队进行的反击作战.此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完胜告终,从此中国牢牢控制西沙群岛.五、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中越战争秘闻(二): 关于越南战争的问题是不是总共两次第一次为中越抗击法国战争第二为越南人侵占领土的中国领土自卫战争不止两次!1,越南抗击法国,中国有支援,一般称“越南抗法战争”.2,越南南北内战,美国出兵支持南方,中国支援北方,一般称“越南战争”“抗美援越”.3,越南统一后在边界挑事,中国出境作战,攻克谅山后主动撤回,一般称“对越自卫反击作战”.4,自卫反击战后在中越边界老山、者阴山的拉锯战,一般称“两山作战”“边界交战”【中越战争秘闻】中越战争秘闻(三): 1940年后世界上发生的战争二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四次中东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美国入侵索马里、巴拿马,两伊战争,中越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冲突,南联盟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非洲大大小小的内战等中越战争秘闻(四): 从1949年到今天历史上有哪些战役(中国的!)帮忙选一个比较重要的,写写它的影响什么的,1.抗美援朝,2.中印边境战争3.中苏珍宝岛战役4.中越边境战争这些都是比较有影响的战役,还有一些比如说越南战争(不是中越战争),中国也参与其中,再比如说中越西沙海战.但是这些都是80年以前的了,80年以后中国几乎没有打过仗了,只听说过一些小小的边境摩擦.最重要的当然是抗美援朝战争了,其它的战争都是一些领土争端,抗美援朝发生在建国初期,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政权还不稳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巩固政权,另外,志愿军以小米加步枪打赢了以美国为首的先进装备联合军,这对一百多年来长期受列强欺辱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扬眉吐气,对西方国家来说也是个震慑.中越战争秘闻(五): 越南战争的起止时间越南战争Vietnam War(1945年~1979年)有多种解释(包括:法国的越南战争、美国的越南战争、越南内战、中国的越南战争),最著名的是美国的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中越战争秘闻】中越战争秘闻(六): 中国自开国以来发生过什么战争什么时候有战争什么时候没有战争,不要说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我写作文有用,请不要从网页上搜索一大堆只有一句话是我要的那种,格式可以这样——19XX年,XX战争20XX年——XX年,没有战争.【我这个只是打比方,不是史实,请不要介意】你好:先后经历了五次战争,分别是:1950的抗美援朝;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19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75年的抗美援越;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越战争秘闻(七):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关于越战和朝战主要解释的疑点:1.两者都是内战,都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2.朝战则是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在二战以后的一场“内争”,是西方冷战政策的一次前奏;越战中主要是冷战的形势变化的展现.中越战争秘闻(八): 一道题,有关于地理——————————美军在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均首先使用空军力量,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请你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原因.越南多原始森林,适于游击队隐蔽,空中打击无法准确命中;伊拉克沙漠地区,视野开阔,目标暴露,容易用空军打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喋血邕州——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中国和越南有着上千年的交往历史。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交趾丁朝“遣贡使方物,上表内附”。

宋太祖赵匡胤接受朝贡,并于开宝八年(975)封丁氏为交趾郡王,自此确立了中越两国的藩属关系。

此后直到近代,两国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稳定,但是也曾有过几次激烈的军事冲突,发生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宋越熙宁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这场战争中的邕州(今广西南宁)之战则因为战后五万多邕州军民惨遭屠杀而成为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一、从侵扰滋事到大举进攻宋代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里,如今的越南都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一部分。

秦平岭南,在如今的越南中北部地区设立象郡,开始了中国王朝对越南地区的正式管辖。

西汉武帝时再平南越,在这里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此后直至唐朝,越南地区都没有脱离中国王朝的管辖。

随着唐朝灭亡,大一统王朝的消失,整个中国秩序大乱,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立,建立了诸多地方政权。

这些小政权之间以及政权内部统治者之间频繁地相互攻杀,谁也无暇顾及偏居南方一隅的交趾。

趁此机会交趾的地方势力也割据一方,并逐渐获得独立。

在经历了独立初期丁朝、前黎朝两个短命王朝之后,李朝的建立使交趾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稳定强大的统一政权。

然而李朝建立之后很快便开始觊觎北宋领土,“虽奉朝贡,实包祸心,常以蚕食王土为事”。

仅举几例为证: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交州寇钦州及如洪寨,掠人畜甚众”;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交州李公蕴令男弟领众,使婿申承贵为乡导,入省地打劫,累行根逐,并不放还人口”;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李朝“甲峒及谅州、门州、苏茂州、广源州、大发峒、丹波县蛮寇邕州之思陵州、西平州、石西州及诸峒,略居人马牛,焚室庐而去”;云河峒原为北宋边境领土,到了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云河(峒)乃落蛮数百里,盖年侵岁吞,驯致于是”。

李日尊即位后,李朝对北宋的侵袭愈演愈烈。

单就邕州一地,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李朝苏茂州派兵入侵邕州;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七月“交趾与甲峒夷人又寇(邕州)水平寨”;十二月,苏茂州兵再入侵邕州。

面对交趾的不断侵袭,北宋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同样诞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宋从建立伊始就面临着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围攻,尤其是北方的契丹和稍后西北方的西夏给北宋带来了沉重的国防压力。

对于南方的交趾,北宋起初认为是“唐宋继乱,区内剖分……遂为僭伪之邦”,是北宋“未归舆地之图”,并于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以黎桓胁主擅政为由发动了第一次以收复交趾为目的的战争,但这次战争以北宋失败告终。

经过这次不成功的出兵尝试之后,北宋不得不采取了和平、忍让的羁縻政策,承认交趾的独立国家地位,对其频繁的边境侵扰行为尽量息事宁人,不予计较,“太宗志在抚宁荒服,不欲问罪”。

太宗之后的历任皇帝也基本延续了这一政策。

到了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厉行变法以图富国强兵。

这一时期北宋君臣在国防方面的注意力全在北方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身上,几乎没有人意识到遥远的南方边境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李朝统治者却从王安石变法引起的北宋朝野上下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看到了机会,认为这是李朝“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

为了巩固边防,北宋政府先后派遣沈起、刘彝担任与交趾接壤的广南西路(大致为今广西省范围)知州。

两人在任内对防务进行了一番整顿,如依照“保甲法”组织当地民众练习作战,加强水战操练,为惩治交趾的间谍活动暂时断绝贸易、禁止交趾人入境等。

然而李朝竟以此作为借口,罗织北宋政府所谓“罪状”,并打着“中国作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今我出兵,欲相拯济”等荒唐旗号,由三朝元老李常杰率领十几万大军(一说八万)水陆并进,于熙宁八年(1075年)十一月大举入侵北宋。

北宋政府和广西地区的军民都没有料到,一场浩劫正向他们袭来。

二、喋血孤城由于北宋在广西边境并无打大规模战争的准备,仅按照防卫小股军队袭击的标准布防,因此在交趾大军的全面进攻下很快败退。

交趾军陆路由宗亶率领,先后攻破邕州境内的太平、永平、迁陆、古万四寨,杀土丁8000余人,直逼邕州;水路由李常杰亲自指挥,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攻下钦州,二十七日攻陷廉州,然后与宗亶两军会合,合围邕州,并于十一月三十日开始攻城。

此时邕州城的知州是苏缄。

苏缄,字宣甫,泉州晋江人。

早在熙宁四年,苏缄便已探知交趾可能大举入侵的消息,据《宋史·苏缄传》记载:“缄伺得实,以书抵知桂州沈起,起不以为意。

及刘彝代起,缄致书于彝,请罢所行事。

彝不听,反移文责缄沮议,令勿得辄言。

”就在地方大员的这种麻痹大意下,邕州军民几乎毫无准备地遭遇了交趾的大军。

交趾军兵临城下之际,邕州能够上阵的官兵及峒丁、土丁加到一起也仅有两千七八百人,苏缄极尽所能也只能聚集四千余人守城,相比城下的十万大军可谓敌我相差极为悬殊。

但是苏缄并未动摇守土抗战的决心,他立即召集州内官僚及民间有才之士,交代以守城方略,并划分防卫地段,指派军队分区防守。

面对即将燃起的战火,城中百姓出现惊慌失措,四处逃难的状况。

为了稳定人心,坚定众人守城御敌的信念,苏缄将官府和和自己的私人财物全部拿出来示于百姓,并告知百姓“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贼已薄城,宜固守以迟外援。

若一人举足,则群心摇矣,幸听吾言,敢越佚则孥戮汝”。

以此一方面激励百姓的抵抗意志,另一方面也警告百姓不要想着逃避。

大概是苏缄的决心激发了城中军民的勇气,全城上下一心守城,英勇作战,竟然使得之前一路高歌猛进的交趾大军在苦战四十几日,遭受了一万五千余人的沉重伤亡后仍不能攻克邕州。

据越南史书记载:“知州苏缄以城固守。

我为飞梯以临城,彼施以火炬,飞梯不能近;又以毒矢射之,城上人马死者相枕。

彼以神臂弓发,我之象军多有殪者。

城髙而坚,攻之四十余日不能下。

”然而敌我双方实力的悬殊注定了如果没有外来力量的支援,邕州军民再英勇也是难以一直抵抗下去的,更不必说击退敌军。

苏缄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战事一开始他就派人向刘彝请求援军,刘彝派遣张守节带兵救援。

然而不知是因为苏缄曾指责刘彝对交趾之患负有责任导致刘彝心生间隙还是张守节自己临阵畏战,其竟带领援军逗留不前。

无奈之下苏缄又向提点刑狱宋球告急求助。

宋球见到书信大惊,连忙督促张守节救援。

张守节这才出兵。

不料张守节的援军在半路就被交趾军杀了个猝不及防,全军覆没。

张军的覆灭意味着邕州就此成为孤城,军民期盼援军解围的希望也就此破灭。

邕州城这边,进攻的交趾军一直没有好办法立即攻克邕州。

交趾军曾尝试了多种手段,如对被俘宋军中善于攻城的士兵加以利诱,命其制作云梯,又派他们攻涧濠,上面蒙上布做掩护。

但是这些手段都被苏缄设法一一破解。

面对官兵伤亡越来越惨重,而邕州城依然屹立不倒的现实,交趾军一时无计可施,甚至考虑退兵。

然而张守节援军被消灭的消息坚定了其继续攻城的信心。

最后,降军中有人提出了“囊土傅城”之计,即用袋子装土堆在城墙外边,当土袋子堆得高达数丈时,交趾军再踏着土堆涌上城头。

猛攻之下,孤军奋战了四十二日的邕州军民终于抵挡不住了。

熙宁九年(1076年)正月,邕州城破。

城破之后,苏缄抱着“吾义不死贼手”的信念,返回家中杀死全家三十六口,然后纵火自焚。

交趾军进入邕州城后遍寻不见苏缄尸体,又因城中军民“无一人降者”,竟惨绝人寰地屠尽城中军民共五万八千余人,老弱妇孺,僧侣道士皆不能幸免。

屠城之后,交趾军又将邕州城拆毁,用以填塞邕江。

邕州原本为宋代南方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此战下来,人烟绝迹,一片荒芜,成为死城。

加上之前在钦廉二州等地的屠杀,交趾军至此总计屠杀广西军民近七万人,其中军人仅占四、五千人,其余大部分都是平民,占当时广西全省人口的近二十分之一。

三、何以惨败?回首熙宁年间这场战争,尽管北宋随后展开反击,并使得交趾被迫求和,但北宋军队在整场战争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神宗派遣郭逵率军南下之前,除了邕州城军民拼死一战,沉重打击了交趾军之外,其余各处几乎是一触即溃,甚至没能在史书中留下一星半点关于抵抗的记录。

为什么广西的北宋军队会如此不堪一击,邕州之战又为何会以惨败告终呢?恐怕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北宋“重北轻南”的整体国防战略导致南方军事实力不足。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为求得契丹援军,将北方“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自此中原王朝失去了一道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在华北地区面临着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地,北宋自然也不例外。

契丹王朝国力强盛,并且一直有进军中原的野心,北宋辅一建国就与契丹战事不断。

尽管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基本再无大的战事,但来自契丹的军事压力却始终悬在北宋君臣心上,北宋不得不将国防力量的一大部分用在北方边界。

宋太宗年间崛起的西夏让北宋的国防压力进一步雪上加霜。

与西夏的几次战争不但没能将其消灭,反而让西夏得到了灵州、凉州等西北重镇,实力不断增强,严重威胁北宋安全。

北宋又不得不分派大批军力驻防西北,与西夏对峙。

相比之下,南方的大理、交趾尽管也是割据一方,但国家实力远弱于北宋,且从一开始就采取对北宋主动称臣纳贡的臣服态度。

虽然两国也时有边境挑衅行为,但毕竟客观上没有实力向北宋发起全面进攻。

“北强南弱”的基本周边态势决定了北宋政府必须采取“重北轻南”的国防战略。

除此之外,有鉴于五代十国时期军人乱政导致政权更迭频繁的现象,北宋从一建国便确立了“强干弱枝”的国家政策,将国家军队的相当一部分留驻京师。

由于这两点因素,北宋将最具战斗力的禁军都集中在京师和北方边境,南方则基本靠地方官兵和峒丁、土丁负责防务。

例如北宋在广南西路所布署的军队有禁军、厢军、乡兵(峒丁、寨丁、土丁、保丁)等编制,不过禁军人数极少,由厢军作为军队主力。

但即便如此军队人数也是极为有限的。

邕州为北宋时期南方大城,守城之时尚且仅能聚集两千余官兵,可以想见广西其他城寨兵力之不足。

军队绝对数量的不足决定了哪怕宋军士兵个个战力超群,在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敌军面前也是“双拳难敌四手”,何况广西绝大部分士兵并非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禁军。

熙宁之前,北宋政府尚有恢复汉唐故土,于交趾置郡县之雄心,因此对南方交趾不能说完全不重视。

只是北方更为沉重的现实压力决定了北宋无法将更多精力用在交趾,只能用羁縻政策予以应对。

交趾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于谋划入侵北宋。

二是北宋政府对交趾侵略扩张的野心估计不足,更没有预料到交趾竟敢“批逆龙鳞”,大举进攻宗主国。

从邕州之战中苏缄能够以四千对十万并抵抗四十二天和此战后北宋政府能够很快派遣大军南下并迅速降服交趾来看,首先北宋并非缺乏实力与交趾对抗,主动进攻或许力量不足,但在广西地区实行被动防御实力仍绰绰有余;其次从京师派大军南下并未影响到北方防务,也没有出现之前有大臣所担忧的“国家锐意南讨,而忽于西边北边之备设,万一有乘虚掩不备之寇”的情况,这也说明多调拨一定的兵力加强广西防务并非一定会影响国防大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