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系统精讲-消化系统-第六节 小儿腹泻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护理》课件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 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05
小儿腹泻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腹泻就是食物中毒
总结词
腹泻并不等同于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通常指由于食物被细菌、病毒或其他有毒 物质污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而腹泻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 统症状。
详细描述
腹泻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等 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的食物摄入史和严重的全身症状。
治疗建议
如何合理使用药物与调整饮食
注意事项
家长在护理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THANKS。
行为改变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出现注 意力不集中、易怒、攻击 性行为等问题。
家庭氛围
小儿腹泻可能给家庭带来 紧张和焦虑,影响家庭和 谐氛围。
03
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
饮食调整
腹泻期间暂停添加辅食
腹泻期间,宝宝的肠胃功能较弱,应暂停添 加新的辅食,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增加液体摄入量
鼓励宝宝多喝水、果汁或口服补液盐,以补 充因腹泻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腹泻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短期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在发病期间生 长发育速度减缓。
长期影响
反复或持续的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营 养不良,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轨 迹。
补救措施
及时治疗和合理的饮食调整是关键 ,以尽快恢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
腹泻对小儿心理的影响
情绪波动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出现烦 躁、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
注意药物副作用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 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
避免滥用抗生素
腹泻并非细菌感染所致 时,不要随意使用抗生 素,以免破坏肠道菌群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简介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在短时间内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水样,并可能伴有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腹泻对于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缓解腹泻症状、促进小儿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希望能为家长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护理措施1.保持饮食均衡:小儿腹泻后身体消耗加大,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家长应确保小儿饮食均衡。
可以给予小儿多喝水、适量进食流食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食、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加强营养补充:小儿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家长应及时给小儿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
可以使用葡萄糖盐水、口服补盐溶液等,也可以给予小儿多喝温开水、橙汁等富含维生素C的饮品,以提高抵抗力。
3.保持肛周清洁:小儿腹泻后,肛门周围容易产生红肿、皮肤糜烂等问题,因此,家长应注意保持肛周的清洁。
每次更换纸尿裤后,用温水轻轻擦拭肛门周围的皮肤,不要使用粗糙的纸巾或湿纸巾,以免刺激皮肤。
4.避免摩擦和受潮:小儿腹泻时,由于大便比较稀薄,容易造成皮肤摩擦和受潮,导致皮肤敏感甚至感染。
因此,家长应注意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涤尿布、尽量避免使用湿巾,控制纸尿裤的使用频率和更换时间,保持尽可能干燥清爽。
5.注意观察体温:小儿腹泻时可能伴有发热,家长应定期测量小儿的体温,并及时记录。
如果体温超过38℃,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发生肠胃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6.避免交叉感染:小儿腹泻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因此,家长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要经常洗手,避免与患病儿童亲密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清洗玩具、床上用品等。
7.注意休息:小儿腹泻时,身体消耗较大,容易感到疲劳。
家长应尽量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8.密切观察小儿病情:家长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如大便次数、颜色、味道、是否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
《小儿腹泻护理》课件

汇报人:日期:目录•引言•腹泻的病因及症状•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家长及患儿的心理护理•小儿腹泻的家庭护理•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引言分类根据病因不同,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
定义腹泻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水分丢失等症状。
腹泻的定义及分类营养不良腹泻的危害脱水腹泻时水分大量丢失,容易导致脱水,严重时危及生命。
电解质紊乱腹泻时电解质大量丢失,导致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和神经系统功能。
腹泻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感染扩散腹泻可能引起感染扩散,导致全身感染和肠道感染加重。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变质食物,可有效预防腹泻的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腹泻的患儿,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减轻症状、促进康复,如饮食调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预防与护理的重要性预防护理腹泻的病因及症状01感染性因素如轮状病毒感染、大肠埃希菌感染等,是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
02非感染性因素如饮食不当、过敏、药物使用不当等,也可导致腹泻。
03其他因素如先天性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等,也可引起腹泻。
病因分析症状表现轻度腹泻01每日大便次数为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呈蛋花汤样,带少量水分,轻度脱水及酸中毒等症状。
中度腹泻02每日大便次数超过十余次,大便呈水样、糊状,有大量水分及黏液,中度脱水及酸中毒症状。
重度腹泻03每日大便次数难以控制,大便呈水样、黏液状,有大量的出血及黏液便、脓血便等,严重脱水及酸中毒症状。
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基本正常,无脱水症状,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轻度腹泻中度腹泻重度腹泻精神状态较差,食欲下降,出现脱水症状,病情较重,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精神状态极差,食欲丧失,出现严重脱水症状,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抢救。
03腹泻的严重程度评估0201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饮食护理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避免突然断奶或改变奶粉品牌和类型。
小儿腹泻小讲课护理课件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骨骼发育不良。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智力发育受阻。
对小儿心理的影响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情绪低落,产生焦 虑和不安。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社交能力下降,影 响人际关系。
腹泻可能导致小儿自信心受挫,产生 自卑心理。
03
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饮食调整
饮食卫生
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 过期、变质的食品。
多饮水 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因此患儿应多饮水或补充电 解质溶液,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其他疗法
腹部保暖
01
腹泻时,患儿的腹部容易受凉,导致症状加重。家长可以给患
儿穿上肚兜或围上围巾,避免腹部受凉。
按摩疗法
02
适当的腹部按摩可以缓解腹泻症状,家长可以用手掌顺时针方
向轻轻按摩患儿的腹部。
休息与护理
• 腹泻概述 • 腹泻对小儿的影响 • 腹泻的预防与护理 • 腹泻的治疗 • 腹泻的日常护理
01
腹泻概述
腹泻定 义
01
02
03
腹泻定义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 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 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 等。
腹泻分类
腹泻可以根据病因、病程、 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分类。
腹泻原因
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 括感染、过敏、肠胃功能 紊乱等。
止泻药
在必要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出止泻药,如洛哌丁胺,以减轻腹泻 症状。
饮食疗法
1 2 3
继续母乳喂养 对于婴儿腹泻,建议继续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 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 疫力。
饮食调整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应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 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 等。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腹泻;儿科护理学课件

E.成形、白陶土色、无臭味
练一练
患儿2个月,母乳喂养,昨起添加营养米粉,当晚大
便呈稀糊状,至今已3~4次,有酸味,多泡沫。该患
儿大便情况提示
A
A.对淀粉类不消化
B.对脂肪不消化
C.对蛋白质不消化
D.消化道出血
E.先天性胆道梗阻
第二节 口 炎
概念
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的炎症,若病变仅 局限于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 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 胃容量:新生儿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250~ 300ml,5岁700~850ml。
❖ 胃排空时间:水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奶3~4小时。
第一节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肠
❖ 婴儿肠道相对较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 ❖ 肠系膜相对较长且柔软,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肠活动度大,易发生
二、疱疹性口炎
治疗原则: 1、重视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禁刺激性药物和食物。 2、口腔局部处理: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洗
溃疡面,局部涂抹冰硼酸、西瓜霜,每日2~3次,以餐后1小时 左右为宜。 3、病因和对症治疗:发热者用退热剂,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液体, 对因疼痛而拒食的患儿可以在进食前涂抹2%利多卡因。遵医嘱 使用抗病毒药物,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
三、溃疡性口炎
溃疡性口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 胞菌或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婴幼儿。
临床表现
1、特征:发热可达38-40℃、疱疹、溃疡。可在齿龈、舌、颊黏膜及唇 内出现散在或成簇、周围绕以红晕的小疱疹,直径约2mm,之后迅速破 溃后形成表面覆盖有黄白色样渗出物的溃疡。 2、部位:口腔黏膜任何部位。 3、症状:局部疼痛、流涎、拒食、哭闹、烦躁、颌下淋巴结肿大。体温 在3-5天恢复,病程约1-2w。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w。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1. 引言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烂、颜色异常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病症。
腹泻病情轻重不一,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腹泻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2. 护理措施2.1 确认腹泻的病因首先,对于出现腹泻症状的儿童,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
常见的腹泻病因包括感染性腹泻、营养不良引起的腹泻、食物过敏引起的腹泻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小儿腹泻时,由于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随粪便排出,可能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提供充足的水分,可以选择口服补液溶液或者顺序饮食。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尿量、皮肤弹性等脱水指标,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补液量。
2.3 饮食调理在小儿腹泻期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腹泻程度,可以调整饮食种类和质量。
对于轻度腹泻,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并适量添加清淡易消化食物。
对于重度腹泻,建议暂停固体食物,只提供少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4 注意个人卫生腹泻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在接触儿童之前,应洗手并戴上洁净的手套。
同时,保持住室的通风,勤换洗儿童衣物及床上用品。
2.5 注意清洁肛周小儿腹泻后,由于粪便污染,肛周易受到感染。
因此,每次更换尿布或者帮助儿童上厕所后,应及时进行肛周清洁。
可以选择使用温水或干洗纸擦拭,避免使用过度刺激的清洁剂。
2.6 观察病情变化在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小儿腹泻的病情变化。
包括注意粪便颜色、质地、次数等变化,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呕吐等。
同时,需要注意观察儿童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等。
2.7 避免使用抗生素大部分小儿腹泻病因是病毒引起的,不适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因此,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家长和护理人员要避免滥用抗生素。
2.8 指导家长在进行小儿腹泻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家长进行相关指导,包括正确的饮食调理、个人卫生注意事项、观察病情变化的方法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腹泻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课件)

3、几种常见肠炎的临床特点 (5)生理性腹泻: ①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 ②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 不影响生长发育。 ③加转换期食品食物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大便常规:镜检无或偶见白细胞,多为非侵袭菌感染,有较多的白细 胞,多为各种侵袭菌感染所致。 病原学检查:大便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血生化检查:血钠、血钾、血气分析等
病毒:寒冷季节80%由病毒引起,轮状病毒最常见,多发生于秋 冬季,又称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发病机制:使肠绒毛上皮细胞变短、脱落、坏死,引起 肠道对水、电解质吸收减少,出现水样便,同时继发双塘酶分泌不足, 导致糖类物质滞留在肠腔,进一步加重水的丢失。
2、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三)腹泻的护理
一、概述
1、定义:腹泻病(拉肚子、肠炎)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 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小儿最常见疾病 之一,也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2、发病人群:6个月到2岁发病率高,1岁内占50%以上。一年四季均 可发病,但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
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出血性 :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伴腹痛,大便镜
检有大量红细胞,一般无白细胞。
3、几种常见肠炎的临床特点 (3)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典型大便为暗绿色,有腥臭味,量多,带 黏液。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大便培养有葡 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 (4)真菌性肠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 沫较多带黏液,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真菌孢子体和菌丝, 真菌培养阳性。
儿科 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患儿护理课件

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不洁、变质的食物和饮用 未经消毒的水。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政策和卫生部门的建议, 接种相关腹泻病疫苗。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确保腹泻病患儿能够摄入足够的 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正
常功能。
对症治疗
针对腹泻病的症状,如腹痛、呕 吐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病因治疗
针对腹泻病的病因,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治疗细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腹泻次 数、大便性状、体温等,如有异常及 时报告医生。
记录病情
定期复查
根据病情需要,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 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 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04
腹泻病预防与控制
腹泻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 接触患者后。
鼓励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降低 感染风险。
饮食调整
腹泻期间,避免油腻、刺激性 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 现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卫生习惯
教育患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THANKS
感谢观看
官使用。
排泄废物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 入大肠,形成粪便后排
出体外。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腹泻病
由于感染、过敏、饮食不当等 原因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导 致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
变等症状。
胃炎
胃黏膜炎症,可引起胃痛、恶 心、呕吐等症状。
肠套叠
一段肠管套入另一段肠管内, 引起肠梗阻,导致腹痛、呕吐 、血便等症状。
非感染性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儿腹泻的发病年龄多见于A.7岁以上B.6~7岁C.3~5岁D.2岁以下E.6月以内【答案】:D【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好发年龄。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
2.小儿,8个月。
近3天来腹泻每天达10多次,为黄绿色稀水样大便,且伴呕吐就诊。
医生诊断除腹泻外,尚有酸碱失衡,需住院治疗。
婴儿腹泻时,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是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答案】:B【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
其中代谢性酸中毒是较为常见。
3.小儿,8个月。
近2天来腹泻每天7~8次黄色稀水样大便,家人带其就医,诊为轻型腹泻。
对轻型婴儿腹泻患儿的首要护理A.管理好粪便及呕吐物B.加强口腔护理C.详细记录出入量D.加强臀部护理E.调整与限制饮食【答案】:E【解析】:考察轻型腹泻的临床表现。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推出护理措施。
4.1岁的小儿,因腹泻引起脱水需静脉补液,每250ml葡萄糖溶液中加10%氯化钾溶液最多不得超过的量是A.6mlB.6.5mlC.7mlD.7.5mlE.8ml【答案】:D【解析】:考察补钾原则。
氯化钾要稀释成0.15%~0.3%的浓度才能使用,最高浓度是0.3%。
那么250ml中含氯化钾最多是0.75ml,10%氯化钾溶液7.5ml才能达到0.75ml。
5.9个月的小儿,腹泻2天,每天3~4次,大便呈黄绿色、稀糊状,内有奶瓣及泡沫,闻之有腐臭味。
为防止患儿发生脱水应采取的方法是A.少量多次喂温开水B.少量多次喂米汤水C.少量多次喂服ORS液D.静脉补充5%葡萄糖溶液E.静脉补充0.9%氯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口服O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
一般每1~2分钟喂5ml(约1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
若呕吐,可停10分钟再喂,每2~3分钟喂5ml。
6.高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烦躁,面色潮红B.血清钠>150mmol/LC.惊厥D.口渴极明显E.血压明显下降【答案】:E【解析】:考察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
高渗性脱水血钠>150mmol/L,口渴极明显,血压尚可正常或稍低,神志惊厥。
7.敏敏,女,9个月。
于11月份发生腹泻,大便呈水样,伴发热、呕吐。
大便镜检见脂肪滴,白细胞0~2/HP。
该患儿的腹泻是A.秋季腹泻B.生理性腹泻C.肺炎D.中毒性痢疾E.上呼吸道感染【答案】:A【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临床特点,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病原,呈散发或小流行。
秋季腹泻多见于6~12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36~48小时。
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少数体温可达39℃以上,出现流涕、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征象。
患儿病初即发生呕吐,且常先吐后泻。
腹泻呈水样便,量多,无腥臭味,常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粪便镜检一般不含红细胞或白细胞。
8.平平,男,日龄20天。
生后即有腹泻,为黄绿色稀便,3~4次/日,无黏液,无臭味。
患儿身长及体重增长正常。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生理性腹泻B.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C.致病性大肠杆菌D.病毒性肠炎E.鼠伤寒性肠炎【答案】:A【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临床特点。
小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正常,不影响生长发育。
添加辅食后,大便即恢复正常。
9.小儿,1岁。
曾患腹泻伴发热及脱水、酸中毒,经治疗全身症状消失,但黄色稀水样便仍持续存在。
医生诊断该小儿的腹泻为迁延性。
迁延性腹泻的病程为A.2个月以上B.2周~2个月C.2周以上D.1周~2周E.1周以内【答案】:B【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临床特点。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和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10.小儿,8个月。
因稀水样大便3天,每天10余次且伴呕吐、食欲差以腹泻,重度脱水收入院治疗。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严格消毒、隔离B.暂停辅食C.继续母乳喂养D.禁食24小时E.详细记录大便的量及性状【答案】:D【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腹泻时进食和吸收减少,而营养需要量增加,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
11.某小儿近2天来腹泻黄色稀水样大便,次数较多。
就诊医生检查后,予口服补液盐治疗。
口服补液适用于哪种腹泻A.重度腹泻B.腹胀明显C.新生儿腹泻D.轻、中度腹泻E.呕吐频繁【答案】:D【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口服O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
一般每1~2分钟喂5ml(约1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
若呕吐,可停10分钟再喂,每2~3分钟喂5ml。
12.6个月的婴幼儿,腹泻3天,每天8次,眼眶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其脱水程度为A.极轻度脱水B.轻度脱水C.中度脱水D.重度脱水E.极重度脱水【答案】:C【解析】:考察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患儿眼眶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符合中度脱水的表现。
13.小儿,9个月。
因稀水样大便3天、发热2天就医。
医生诊断为腹泻,重度脱水,收入院治疗。
下列中符合重度脱水表现的一项是A.皮肤弹性下降B.眼窝凹陷极明显C.烦躁或萎靡D.尿量减少E.精神无明显改变【答案】:B【解析】:考察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轻度、中度、重度、失水占体重百分比分别为3%~5%、5%~10%、>10%。
14.小儿,9个月。
昨日一天腹泻10余次黄色稀水样便,且食欲差。
家长带其就诊,向医生介绍小儿的生活环境以及为小儿准备奶、饭的操作步骤等,以了解导致该小儿腹泻的原因。
医生指出,婴儿腹泻的病因中,错误的一项是A.肠道内感染B.喂养不当C.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D.血液中IgG偏低E.肠道外感染【答案】:D【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病因。
肠道内感染,喂养不当,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肠道外感染等均可造成婴儿腹泻,与胃肠道抗感染有关的免疫球蛋白是SIgA,婴儿的SIgA均较低,而血液中IgG偏低可造成婴儿的抵抗力下降,并不是腹泻的病因。
15.患儿,女性,9个月,混合喂养,辅食添加过程中出现腹泻2d前来就诊。
护理评估:神志清楚,精神好,口唇略干,皮肤弹性稍差,前囟轻度凹陷。
下列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措施不必要的是A.教会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方法B.讲解饮食调整的目的和方法C.讲述脱水补液的方法D.讲解保护臀部皮肤的方法E.讲述预防腹泻的知识和辅食添加的方法【答案】:C【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类型及其护理措施。
目前患儿轻度脱水状态,没必要向患儿家长讲述脱水补液的方法。
16.患儿,7个月,以小儿腹泻,中度脱水收入院。
经及时补液治疗后脱水得到纠正,2d后突然出现惊厥,首先应考虑的原因是A.脑水肿B.低血钾C.低钠血症D.低镁血症E.低钙血症【答案】:E【解析】:考察低钙血症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腹泻患儿当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
17.患儿,1岁。
呕吐、腹泻3日,经补液,脱水基本纠正,现查体发现心音低钝,腹胀,膝腱反射减弱。
可能发生了A.低钠血症B.低镁血症C.低钾血症D.低钙血症E.低血糖症【答案】:C【解析】:考察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低钾血症主要表现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肠麻痹,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
心电图示T波改变,ST段下降,T波低平,出现u波。
18.患儿,3岁,因腹泻1天入院。
经6小时补液后出现明显眼睑浮肿,可能的原因是A.酸中毒未纠正B.碱中毒未纠正C.补液量不足D.输入葡萄糖溶液过多E.输入电解质溶液过多【答案】:E【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补液原则。
若补液后患儿出现眼睑水肿,可能是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补液。
19.患儿,10个月,呕吐,腹泻3天,口腔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差,尿量明显减少,血清钠140mmol/L,考虑为A.轻度低渗性脱水B.轻度等渗性脱水C.中度低渗性脱水D.中度等渗性脱水E.重度等渗性脱水【答案】:D【解析】:考察不同程度和性质脱水的临床表现。
血清钠为140mmol/L,在130~150mmol之间,应考虑为等渗性透水。
患儿弹性差,口腔黏膜干燥,符合中度脱水的表现。
因此,该患儿为中度等渗性脱水。
20.患儿男,1岁。
腹泻、呕吐4~5天,12小时无尿。
体检: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口唇樱桃红,呼吸深快,前囟、眼窝深凹,无泪,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脉搏细弱。
护士应协助医生给予的紧急治疗是A.1∶1含钠液20ml/kg,静脉推注B.3∶2∶1含钠液180ml/kg,静脉滴注C.3∶1含钠液150ml/kg,静脉滴注D.2∶1等张含钠液20ml/kg,静脉推注E.4%NaHCO350ml/kg,静脉推注【答案】:D【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患儿腹泻后出现前囟、眼窝深凹,无泪,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脉搏细弱,应考虑为重度脱水。
对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 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