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

儿科护理学(第九章)

小儿液体疗法
4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01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功能不成熟, 易发生消化道感染、消化功能紊乱等。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口腔
足月新生儿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 而早产儿则较差。新生儿和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 血管丰富, 唾液腺发育不成熟, 唾液量分泌少, 故口腔黏膜较干燥, 易受损伤和细菌感染。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中淀粉酶含量低, 故不宜喂淀粉类食物。3~4个月小儿唾液分泌开始增加, 5~6个月时明显增加, 但由于不能及时吞咽唾液而出现生理性流涎。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 黏膜柔嫩, 腺体、弹力组织和肌层尚不发达, 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控制能力差, 故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一般在9个月时症状消失。新生儿食管长约10 cm, 1岁时长约12 cm, 5岁时长约16 cm, 学龄儿童长20~25 cm。临床中插胃管常以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加上食管的长度作为插管长度。
2. 身体状况
第三节 小儿腹泻
(二)护理评估
(6)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病程在2周至2个月者为迁延性腹泻,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多因肠道感染未得到控制、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喂养不当致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多见于人工喂养和营养不良小儿,表现为腹泻迁延不愈,病情时轻时重,腹泻次数和性状不稳定,严重者可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四、肠
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 吸收面积较大, 黏膜血管丰富, 有利于消化吸收。肠系膜长且柔软, 活动度大, 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直肠相对较长, 黏膜和黏膜下层固定差, 易发生脱肛。肠壁薄, 通透性高, 肠黏膜屏障功能差, 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源等可经肠黏膜吸收进入体内, 引起中毒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母体内时, 胎儿肠道是无菌的, 出生后数小时细菌侵入肠道, 主要分布在结肠和直肠。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 易受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致菌群失调, 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试题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试题

第 8 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A 型题1.中、重型婴儿腹泻与轻型腹泻的主要区别点是A.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 B.大便腥臭,有粘液C.每天大便超过10 次 D.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E.大便镜检可见脂肪滴及少量白细胞2.为预防腹泻,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提倡母乳喂养 B.避免受凉C.注意饮食卫生 D.断奶不限季节 E.科学添加辅食3.婴儿腹泻补液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A.轻、中度脱水可用 ORS少量频服 B. 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重者静脉补液C. 重度脱水或有休克者于 30-60 分内扩容D. 补充累积损失时,滴速为每小时 5ml/kgE.维持补液阶段,补液量于 12-16h 滴完4.婴儿腹泻的病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肠道内感染 B. 喂养不当C.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D.血液中 IgG 偏低E.肠道外感染5.婴儿腹泻的饮食护理,下述哪项不正确A.吐泻严重者应禁食 1 天,并禁水 B.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C.双糖酶显著缺乏者慎用糖类食品D.病毒性肠炎应暂停乳类,改为豆制代乳品E.人工喂养者,可给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的牛奶,或脱脂奶6.婴儿腹泻口服补液(0RS)的指征如下述,哪项除外A.中度脱水不伴休克者 B.明显腹胀C.新生儿 D.严重并发症 E.心肾功能不全7.婴儿腹泻护理的身体状况评估,包括以下内容,但哪项除外A.胃肠道表现 B.水、电解质紊乱C.全身中毒症状 D.酸、碱平衡紊乱 E.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8.婴幼儿体内含水量较成人相对为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A.细胞外液 B.血浆 C.间质液D.细胞内液 E.脑脊液9.婴儿腹泻口服补液时,口服补液盐(0RS)中所含葡萄糖的作用主要是A.使具有一定渗透压 B.利尿以排泄毒素C.供给能量 D. 纠正酮症酸中毒E. 增加小肠对钠、水的重吸收10.护理评估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依据是A.眼窝、前囟深凹 B.皮肤弹性极差C.哭无泪,尿量极少 D.精神极度萎靡 E.外周循环衰竭11.高渗性脱水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失水的比例大于失钠 B.血清钠高于 150mmol/LC.高热、口渴、烦躁不安 D.皮肤粘膜干燥E.肌张力降低、休克12.除去下列哪一项以外,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A.失钠大于失水 B. 主要为细胞外液减少C.粘膜干焦、口渴剧烈 D. 易出现休克表现E.多发生于长期腹泻或营养不良患儿13.下列哪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A. 呼吸深快 B.精神萎靡,烦躁不安C.口唇樱桃红色 D.腹胀,心音有力E.新生儿和小婴儿呼吸改变不典型14.低渗性脱水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失钠的比例大于失水 B.血清钠低于 130mmol/LC.易发生休克 D.尿比重高、烦渴E.严重者抽搐、昏迷15.重型腹泻可导致下列改变,哪项除外A.代谢性碱中毒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D.低钙血症 E.低磷血症16.欲纠正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应先用的溶液是:A.5%碳酸氢钠 B. 5%葡萄糖 C.11.2%乳酸钠D.1.4%碳酸氢钠 E.4:3:2 溶液17.婴儿腹泻经第 1天补液后脱水症状改善,第2 天后的处理应为A.停止补液,恢复正常饮食 B.口服补液恢复正常饮食C.给补累积损失+继续损失量 D.补充异常的继续损失+生理需要量E.仅补生理需要量+钾盐18.4:3:2(2/3 张)混合液的组成是A.4 份10%葡萄糖。

儿童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消化内科护理工作总结内容总结简要作为一名儿童消化内科的资深护士,深知肩负着为孩子们高质量护理的重任。

工作在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环境中,不仅积累了宝贵的专业知识,也磨练了应对紧急情况的冷静和敏捷。

我的工作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组织健康教育,以及参与病例讨论。

在监测病情方面,我时刻保持警觉,对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给予同样的关注。

例如,在护理一位患有慢性腹泻的儿童时,不仅密切关注其营养状况和水分平衡,还特别注意其情绪波动,通过安抚和鼓励,帮助他克服治疗的恐惧。

在执行治疗方案时,始终秉承精准与细心的原则。

记得有一次,我为一位消化不良的幼儿配置 feeds,通过精确的计量和耐心的操作,成功减轻了他的不适,并得到了家长的赞许。

健康教育是我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我定期举办家长课堂,分享营养知识和日常护理技巧。

在一次关于儿童便秘的讲座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和互动问答,帮助家长们掌握了正确的育儿理念。

病例讨论是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关键环节。

在一次关于炎症性肠病的多学科讨论中,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诊断和治疗了新思路,得到了科室同事的认可。

在数据分析方面,通过对病例的回顾,总结出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趋势,为预防工作了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比分析,我发现在夏季,儿童腹泻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据此我向科室提出了加强夏季疾病预防的建议。

在儿童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每一个孩子的微笑和康复,都是我最大的动力和荣耀。

深信,以我的心智和技能,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比珍贵的人生经历。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作为儿童消化内科的护士,我的日常工作涵盖了病情监测、治疗执行、健康教育和病例讨论等多个方面。

在过去的五年中,参与了上千例病患的护理工作,涉及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炎症性肠病等。

始终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致力于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新生儿胃的容量为A.10~20mlB.10~30mlC.30~60mlD.60~90mlE.90~120ml(江南博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700~850ml,成人2000ml。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2.小儿出现生理性流涎的时间是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5~6个月E.6~7个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新生儿涎腺发育不成熟,3~4个月时唾液分泌逐渐增多,5~6个月时更为显著,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有分泌的唾液,故常出现生理性流涎。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3.小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的年龄是A.小于3个月B.小于4个月C.小于5个月D.小于8个月E.小于7个月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淀粉酶产生较少,婴儿胃酸分泌比成人少,各种酶的活性较成人低,6个月以下小儿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接近成人。

故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也应有一定比例。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4.患儿下列饮食中可增加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几率的是A.甘薯、玉米B.小米粥C.绿叶蔬菜D.面包E.猪肝参考解析:长期营养不良患儿及(或)经常使用甘薯、玉米等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食物,均可使肠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下降,增加发病机会。

掌握“基础知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单选题]5.下列关于小儿口腔炎的病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口腔粘膜的炎症B.疱疹性口腔炎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C.鹅口疮可能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D.溃疡性口腔炎只可能由链球菌感染引起E.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溃疡性口腔炎致病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题库(含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题库(含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知识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患儿,女,2岁。

近3天来恶心、腹泻和里急后重,排黏液样血便,大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

感染的病原可能是A、产毒性大肠埃希菌B、轮状病毒C、白色念珠菌D、鼠伤寒沙门氏菌E、侵袭性大肠埃希答案:E2.③护士晨起观察到患儿出现四肢厥冷、脉弱、血压下降的情况,提示出现了A、贫血B、休克C、低钾血症D、低钙血症E、继发感染答案:B3.患儿男,6个月,因腹泻、呕吐2天入院,现出现低钾血症,给予静脉补钾时,在5 00ml液体中加入10%氯化钾,一般不超过Ax 5mlCv 15mlB、10mlD、20mlE、25ml答案:C4.③预防该患儿发生臀红的关键措施是A、臀下放置气垫C、勤换尿布D、每次大便后温水清洗臀部E、臀部涂爽身粉答案:D5.小儿腹泻脱水无明显循环障碍者,前8小时最合适的补液速度是Ax 2-4ml/(kg ■ h)B、 5-7ml∕(kg ∙ h)C、8-10ml∕(kg ∙ h)D∖ 11-13ml / (kg ■ h)E∖ 14-16ml∕(kg ∙ h)答案:C6. 口服补液盐(ORS)溶液张力是A、1/4 张B、1/3 张C、 1/2 张D、 2/3 张E、等张答案:C7. 口腔炎的护理措施,正确的为A、保持口腔清洁B、局部涂药C、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液体D、监测体温E、以上都对答案:E8.单纯母乳喂养儿肠道内的优势细菌为A、大肠埃希菌B、嗜酸杆菌C、双歧杆D、白假丝酵母菌E、空肠弯曲答案:C9.患儿,5个月,因腹泻住院,近2天臀部皮肤发红,伴有皮疹,护士进行臀部皮肤护理时错误的操作是A、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B、洗后用毛巾吸干水分C、可用鹅颈灯照射臀部D、烤灯前涂油Ev照射时间15~20分钟答案:D10.患儿3个月,近2日发生腹泻,大便呈黄绿色稀便,内有奶瓣和泡沫,查体示皮肤弹性稍差,哭时有泪,尿量正常,为纠正患儿脱水应选择A、静脉补充10%葡萄糖B、静脉补充林格氏液C、少量多次饮温开水D、少量多次喂服ORS液E、少量多次给予米汤答案:D11.腹泻患儿有明显循环障碍时早期扩容宜选用A、2:1 液20ml∕kgB、2:3:1 液40ml∕kgCx 1:1 液20ml∕kgD、 4:3:2 液40ml∕kgEx 2:3:1 液20mI∕kg答案:A12. (1-4题共用题干)患儿女,6个月,人工喂养,腹泻3天,每天10~20次,呈水样, 已12小时未排尿。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共46题,每题1分。

1.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患儿发生溢乳的主要原因是()A.胃容量小B.门括约肌发育良好C.胃排空快D.常发生胃肠逆动E.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正确答案)2.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有关患儿肠道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长度较长,面积较大B.肠系膜柔软而长,较易脱肛C.直肠长,易发生肠套叠D.母乳喂养的小儿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主(正确答案)E.人工喂养的小儿肠道内以大肠埃希菌为主3.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引起小儿鹅口疮的病原体是()A.腺病毒B.白念珠菌(正确答案)C.链球菌D.单纯疱疹病毒E.金黄色葡萄球菌4.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中度脱水的失水量占体重的()A.1%~3%B.3%~4%C.5%~10%(正确答案)D.11%~13%E.15%~20%5.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腹泻重症与轻症的区别要点是()A.蛋花汤样大便B.大便有腥臭味,带黏液C.每天大便数十次D.有水电解质乱和酸中毒(正确答案)E.大便镜检有大量脂肪球6.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小儿秋季腹常见病原体是()A.空肠弯曲菌B.大肠埃希菌C.埃可病毒D.轮状病毒(正确答案)E.柯萨奇病毒7.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患儿,男,3岁。

发热,中等度热,发热2天后出现口角、舌面及齿龈处有成簇小疱疹,部分溃破成溃疡,患儿有疼痛感,下淋巴结肿大,咽充血,心肺(-)。

最可能的诊断是()A.鹅口疮B.疱疹性口腔炎(正确答案)C.溃疡性口腔炎D.疱疹性咽峡炎E.以上都不是8.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红红,女,4个月。

口腔黏膜及否表面有白色乳凝块样小片状物,不易拭去,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可有溢血。

患儿无发热、流涎、拒食。

该病可能是()A.疱疹性咽峡炎B.鹅口疮(正确答案)C.疱疹性口腔炎D.溃疡性口腔炎E.疱疹性舌炎9.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患儿,腹泻5天,中度脱水。

经补液治疗后脱水基本纠正,但肢软乏力,心音低钝,进食甚少。

儿科护理学教案第8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教案第8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教案正文教案附页3-4个月增多。

由于新生儿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低,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六、肠道细菌胎儿消化道内无细菌,出生后数小时细菌经口、鼻、肛门进入。

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十二指肠和上部小肠也较少,结肠和直肠细菌较多。

单纯母乳喂养的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着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占比例几乎相等。

七、健康小儿粪便1、胎粪新生儿最初排出的大便为深墨绿色、粘稠、无臭味,称胎粪。

多数生后12小时排便,总量为100-200g,2-3日过度为黄糊状粪便。

如24小时无胎粪排出,应引起注意。

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为金黄色,糊状,不臭,呈酸性反应,每日2-4次。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淡黄色。

较干厚,有臭味,呈中性或殓性反应,每日1-2次。

4、添加辅食后的粪便外观褐色,添加谷类、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的大便,接近成人,每日1次。

第二节口炎口腔黏膜的炎症(stomatitis)。

大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和螺旋体引起,在小儿时期较多见,尤其婴幼儿。

可单独发病或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等其他疾病。

介绍一个溃疡性口炎(ulcerativestomatitis)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及口腔不洁等条件下。

主要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感染引起。

一、临床表现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舌、唇内和颊黏膜处,可蔓延至唇和咽喉部。

开始充血水肿,随后出现溃疡,有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物形成假膜,常呈灰白色或黄色,边界清楚,易拭去,露出溢血的创面,但不久又被假膜覆盖,涂片染色可见大量细菌。

局部疼痛、流涎、拒食、烦躁,常有发热,可达39°C-40°C,局部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轻者1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逐渐痊愈;严重者可出现脱水或酸中毒。

二、治疗要点控制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作好口腔清洁及局部处理;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

疱疹性口炎(herpeticstomatitis)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全年可发病,1-3岁小儿可多见,传染性强。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婴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下列不符合的是 ( )[A]3 ~ 4 个月时可出现生理性流涎[B] 胃呈水平位[C] 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D] 食管似漏斗状[E] 肠道相对较短 ( 正确答案 )病毒性肠炎患儿应暂停乳类喂养改用 ( )[A] 面条[B] 米粥[C] 酸奶 ( 正确答案 )[D] 母乳[E] 鲜牛奶患儿, 2 岁。

发热 2 天后口角、舌面及齿龈处出现成簇小水疱,部分破溃成溃疡,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咽充血,心肺正常。

该患儿可能的疾病是 ( )[A] 鹅口疮[B] 疱疹性口腔炎 ( 正确答案 )[C] 溃疡性口腔炎[D] 疱疹性咽峡炎[E] 咽结合膜热患儿,女, 9 个月。

母乳喂养,腹泻 2 天,稀水便,每日 5~6 次,护士正确的饮食指导是 ( )[A] 禁食 4~6 小时[B] 继续母乳喂养 ( 正确答案 )[C] 继续添加辅食[D] 给予高营养富有热量的饮食[E] 口服补液期间患儿不能饮水患儿, 11 个月。

腹泻合并中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后出现抽搐 , 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低血钾[B] 低血钠[C] 低血镁[D] 低血钙 ( 正确答案 )[E] 低血糖患儿, 1 岁半。

因拒食、啼哭就诊 , 查体 : 颊黏膜、牙龈、舌面处出现成簇小水疱,部分破溃成溃疡,下颌下淋巴结肿大 , 咽充血 , 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 , 护士健康指导不正确的是 ( )[A] 勤喂水[B] 其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 ( 白念珠菌 ) ( 正确答案 )[C] 饮食以微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D]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E] 注意隔离患儿, 0 个月。

因发热咳嗽 3 天,腹泻 2 天,尿量明显减少 1 天后入院。

查体:呼吸深快,前囟明显凹陷,四肢凉。

血清钠125mmol / L ,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天补液总量 120 ~ 140ml / kg[B] 第一天补 2 / 3 张含钠液[C] 累计损失量应于 12 小时内补完[D] 应用碱性液纠正酸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3
治疗要点
保持口腔清洁
抗感染治疗
对症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4
口炎的护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5
口炎的护理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 状况
护理评估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6
护理诊断 1. 口腔黏膜改变 与口腔感染有关。 2. 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溃疡有关。 3. 体温过高 与口腔感染有关。
本章内容提要
1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 第二节 口炎 3 第三节 小儿腹泻 4 第四节 婴儿肝炎综合征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本章学习要点
熟悉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掌

握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及
护理要点。
2
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对消化系统疾
病患儿进行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护理措施
3. 饮食护理
❖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温凉流 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对因疼痛影响进食者,可在进食前局部涂抹 2%利多卡因。
❖对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或给予肠道外营 养,以确保能量与液体的供给。
❖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1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1
临床表现
❖ 起病时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齿龈红肿, 触之易出血。
❖ 在口腔黏膜上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 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 表面覆盖黄白色膜样渗出物,多个小溃疡可融合 成大溃疡。
❖ 常见于齿龈、口唇、舌和颊黏膜,有时可累及软 腭和咽部。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临床表现
❖ 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 略高于黏膜表面。最常见于颊黏膜,其次是舌、 齿龈、上腭,重症可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 等。可融合成片,不易拭去,强行擦拭剥离时, 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患处不痛、不 流涎、不影响进食,一般无全身症状。重症患儿 可伴有低热、拒食、吞咽困难。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口腔:吸吮吞咽功能、易损伤感染、生理性流涎
❖ 食管:贲门括约肌较松弛,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 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幽门紧、易溢乳呕吐;
胃酸、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易消化不良;
胃容量特点
❖ 肠:肠活动度大、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
肠壁屏障功能弱、易引起中毒和过敏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7
护理措施
正确涂药 口腔护理
饮食护理
健康教育
发热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8
护理措施
1. 口腔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
黏膜湿润和清洁。
❖对流涎者,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以免引起皮肤湿疹和糜烂。
❖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 洁口腔后涂药,年长儿可用含漱剂。
❖ 由于疼痛明显,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 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
❖ 病程约1~2周,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淋巴 结肿大可持续2~3周。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2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疱疹性咽峡炎相鉴别:
❖后者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常发生在夏秋季。
❖疱疹主要主要分布在咽部和软腭,有时可见 于舌,但不累及牙龈和颊黏膜。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肝:相对较大、再生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变、
肝功能不成熟
❖ 胰腺:胰脂肪酶及胰蛋白酶的活性均较低
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 肠道细菌:易致菌群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 健康小儿粪便:胎粪、母乳喂养儿粪便、
人工喂养儿粪便、混合喂养儿粪便
❖ 取少许白膜放玻璃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 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孢子。
❖ 使用抗生素可加重病情。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治疗要点
保持口腔清洁
局部用药
其他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0
二、疱疹性口腔炎
定义
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 染所致。
发病情况
多见于1~3岁小儿,传 染性强,可在卫生条件差 的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
❖ 宣传均衡营养对提高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避免 偏食、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2
第三节 小儿腹泻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护理
概念及发病情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3
第三节 小儿腹泻
概念
❖又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 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 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
4. 发热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 时,给予松解衣物、放置冷水袋或冰袋等物理降 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
5. 健康教育
❖ 向家长介绍有关口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 指导食具专用,注意隔离,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 纠正小儿吮指、粗暴擦拭口腔等不良习惯,培养 其进食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
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等因素均有利于口炎的发生。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口炎
1 鹅口疮 2 疱疹性口炎 3 口炎的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7
一、鹅口疮
定义
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 珠菌感染所致。
发病情况
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 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 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 或因哺乳时乳头及乳具不 洁而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第二节 口炎
定义
❖ 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 症,若病变局限于舌、齿龈、口角亦可分 别称为舌炎、齿龈炎和口角炎。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病或继发于急性
感染、腹泻、营养不良、维生素B或C缺乏等全身
发病情况
性疾病。 感染大多数由病毒、细菌、真菌引起,不注意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
护理措施
2. 正确涂药 ❖涂药前应先将纱布或干棉球放在颊黏膜腮腺管
口处或舌系带两侧,以隔断唾液; ❖然后用干棉球将病变部位表面吸干后再涂药; ❖涂药后嘱患儿闭口10分钟,然后取出纱布或
棉球,注意不可立即漱口、饮水或进食。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