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教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教案
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陪护者 也有可能被感染
第10页/共29页
临床表现
一般接触感染蜱或吸食入病原因子后1-2周(平均9天)出现前驱症状 1全身症状: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全身不适,发热、肌痛、头痛、关节痛。 2.胃肠道症状:
部分病人有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 3.呼吸道症状(咳嗽、肺炎、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4.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5.皮疹特点:
第17页/共29页
(三)对症支持治疗
1. 对高热者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 热。
2. 对有明显出血者,可输血小板、血浆。
3. 对合并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可早期使 用肝素。
4. 对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可用粒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
5. 对少尿患者,应碱化尿液,注意监测血压 和血容量变化。对足量补液后仍少尿者,可 用利尿剂。如出现急性肾衰时,可进行相应 处理。 6. 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可用强 心药、利尿剂控制心衰。 7. 应慎用激素 国外有文献报道,人粒细胞无 形体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能会加重病 情并增强疾病的传染性,故应慎用。对中毒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
1.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心、肝、1.瞳观孔察,病准情确:记给录予2生4命小体时征出监入测量、,神特志殊、
肾等多脏器损伤
用药的观察。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 度。
2.高热
2.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予冰毯物理降温, 并观察末梢循环情况 。
3.清理呼吸道无效 4.呼吸模式的改变
3.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呼吸机管 路,避免脱出,扭曲,加强湿化,定时 吸痰。加强翻身、拍背,保持床单元整 洁。呼吸机及其管道的定时清洁、消毒。 每日更换滤器,病室通风、消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pt课件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pt课件
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计数逐渐上升,稳定在正常范围。
总结
本例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病例二:特殊临床表现及处理
患者女性,58岁,因月经过多、乏力就诊。…
血小板计数为30×10^9/L,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殊临床表现
患者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
病态造血,原始细胞增多,肝、脾、淋巴结肿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酸溶血试验阳性,无肝脾肿大。
03 治疗与用药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能够快速提 升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
TPO受体激动剂
如艾曲波帕、特立帕肽等,能够刺激血小板 生成,提高血小板计数。
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的患者,如环孢 素、长春新碱等。
处理
除糖皮质激素外,给予输血、补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 缓解。
总结
本例患者特殊临床表现明显,需要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病例三:复发及预防措施
患者男性,42岁,因皮肤瘀斑、牙龈出血就…
血小板计数为60×10^9/L,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复发。
预防措施
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
抗CD20单克隆抗体
如利妥昔单抗,通过抑制B淋巴细胞减少抗 血小板抗体产生,改善血小板减少。
免疫治疗
脾切除
对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不 耐受的患者,脾切除可有效提升血小 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
免疫调节剂
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CD20单克隆 抗体等,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自身抗 体产生。
其他治疗方式
低于正常值(100×10^9/L)。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随访:对于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建议定期进行 血小板计数监测,以评估病情变化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停用肝素、使用替代药物、输注血小板等
预防措施:对于高危人群,如肝素使用史、家族史等,建 议采取预防措施,如监测血小板计数、使用替代药物等
肝素使用注意事项
01
肝素剂量:根据患者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 肝素剂量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以降低患病风险。
谢谢
减少症等。
治疗和预防
1
治疗方法:抗凝血 药物、血小板生成
素受体激动剂等
2
预防措施:避免使 用肝素、监测血小 板计数、定期检查

3
饮食建议:多吃富 含维生素C、维生素 K的食物,如新鲜水
果、蔬菜等
4
生活习惯: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如 戒烟、限酒、适量
运动等
肝素对血小板的影响
01
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包括皮肤瘀点、 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皮肤瘀 点、瘀斑、牙龈出
血、鼻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血小 板计数减少,凝血
功能异常
诊断标准:血小板 计数减少,排除其 他原因引起的血小
板减少
鉴别诊断:与其他 原因引起的血小板 减少症相鉴别,如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症、药物性血小板
血小板生成素:如重组人 血小板生成素,用于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
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维生素C、 维生素K、叶酸等食物摄入
运动锻炼:适当增加运动量, 提高身体素质

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分析课件

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分析课件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产板不良和血小板生成 减少
其他检查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 小板减少,如肝病、脾 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
疾病等
诊断结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ITP)
CHAPTER
病例分析
病因分析
01
病因1
02 病因2
03 病因3
病理生理
机制1
机制2
机制3
疾病进展
阶段1
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无明显症状, 仅在体检时发现。
复发风险
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预防病情复发。
并发症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并发症,需注 意预防。
对类似病例的Leabharlann 示诊断思路01治疗选择
02
随访管理
03
CHAP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WATCHING
阶段2
阶段3
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 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 命。
中度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出现皮肤瘀斑、 鼻出血等症状,但仍可自行止血。
CHAPTER
治疗过程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输血治疗
紧急输注
对于严重出血或手术患者,可输 注血小板以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
定期输注
对于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 定期输注血小板以维持正常血小
板计数。
输血注意事项
输注前需进行严格的配型,避免 发生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
其他治疗手段
脾切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他辅助治疗
CHAPTER
病例总结与讨论

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
出血症状评估
结合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止血情 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
结合上述各项指标及患者具体情况进 行综合评估,以确定病情严重程度。
04
治疗原则与策略选择
治疗目标设定
提升血小板计数
通过治疗使血小板计数达到安全水平,降低出血 风险。
缓解症状
改善患者乏力、出血等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等。
药物使用与副作用防范
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包括剂量、用 法、用药时间等,并提醒患者注意药物可能 产生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心理支持途径搭建
建立心理支持小组
成立专门的心理支持小组,由专业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负责, 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开展心理干预活动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开展相应的心 理干预活动,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提供心理援助热线
设立心理援助热线,为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咨询和援 助服务。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家属沟通技巧指导
指导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包括倾听、表达关心和支持等 方面的技巧。
08
总结与展望
关键信息回顾
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01
与肝脏疾病导致的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加及分布
异常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
02 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乏力等症状,需结合血常规
、肝功能等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原则
03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根据血小板数量及患者症
状进行对症治疗。
未来研究方向预测
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饮 食均衡,增加营养摄入;避免使用对肝脏有 损害的药物或化学物质。

血小板减少症 PPT

血小板减少症 PPT
血小板减少症的 诊断与治疗问题的讨论
血小板减少
正常值 原 因
100-300×109/L 生成障碍 破坏过多 消耗增多 分布异常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关于ITP
概述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 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静脉大剂量丙种球白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击 疗法及紧急血小板注
原发免疫性 PLT<10x109/L 血小板减少症 存在严重出血(风险)
PLT≥30x109/L 无活动性出血
随访观察
PLT<30x109/L 或有明显出血
地塞米松40mg,qdX4d,有效 者2~4周重复,共4~6个疗程
标准剂量泼尼松1mg/(kg.d) 至少3w后逐步减量
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
PAIgG特异性差已不用,GP(糖蛋白) 特异性方法(MAIPA)检测自身抗体特异 性强,但敏感性稍低,阴性结果不能完全 排除ITP。
ITP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使血小板提高到安全水平,大 于30X109/L,无出血表现不从 事增加 出血的危险工作不需 治疗。避免过度治疗。
继发性ITP:是指原因明确的各种免疫介导的 血小板减少症。在诊断时,应在括号内说明 原因,比如:继发性ITP(药物诱导的)、继 发性ITP(狼疮相关性)、继发性ITP(HIV相 关性)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如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处方6 达那唑 300~600mg/d 分3次口服 2~3 个月

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的诊治ppt课件

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的诊治ppt课件
Attempt 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y combined use of two different platelet autoantibodies assays (PAIgG and MACE).Haematologica. 2002 Oct;87(10):1046-52.
Group 3. Peripheral non-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y abnormal distribution 9.04% (6.95-11.14%) ,5.23% (3.41-7.05%). Correlation between 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 and reticulated platelets.
危重患者血小板减少的诊治
1
1. 概述血小板减少的定义、机制、诊断思路、常用的 检查方法
2. 危重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和治疗 3. 总结 4. 病例讨论
2
血小板减少(thrombocytopenia) 定义为各种遗传 或获得性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50.0 x 10(9)/L,通常小于100.0 x 10(9)/L.
20
血小板指数的局限性在于血小板严重下降 的患者(<10 x 10(9)/L )结果有较大的偏差, 输血等治疗措施影响对结果的判断。
在ICU的应用价值需要再评估。
Role of platelet volume indice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rombocytopenia: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method.Hematology (Amsterdam, Netherlands) ,2009 Jun;14(3):182-6.

血小板减少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PPT课件
一 、血小板生成障碍或无效生成 1.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2.血小板无效生成
二、血小板破坏增加或消化过多 三、血小板分布异常 四、其他:血液被稀释、假性血小板减少
一、血小板生成障碍或无效生成
1.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1)物理、化学因素:电离辐射,各种药物。 (2)骨髓浸润性疾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骨
血小板减少
(thrombocytopenia,TP)
2016.6
血小板来源、去向
来源: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的 胞质裂解脱落,形成的小块胞质。
正常值:健康成年人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妊娠、进食、运动、缺氧可使血小 板增多。女性月经期血小板减少。
去向:血小板平均寿命10天,衰老的血小板主 要脾和肝内被巨噬细胞吞噬,少部分在循环过程中 被破坏、还有一部分在执行功能时被消化。
1.血液稀释:大量输血或血液置换、体外 循环手术;
2.假性血小板减少:多见于EDTA-K2抗凝剂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0.071%(主要原因:血小板聚集)。
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血小板压积(PCT): 血小板分布宽度 网织血小板: 抗血小板抗体:
二、血小板破坏增加或消化过多
2.非免疫破坏性
血管炎,人工心脏瓣膜,动脉插管,体 外循环,血液透析等。
3.血小板消耗过多
主要见于血栓性微血管病,DIC、血栓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
病因
一 、血小板生成障碍或无效生成 1.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2.血小板无效生成
二、血小板破坏增加或消化过多 三、血小板分布异常 四、其他:血液被稀释、假性血小板减少
5.其他出血:月经过多、视网膜出血、拔牙或手术后出 血、伤口出血时间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