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讨
老年人犯罪一般会怎样处罚

⽼年⼈犯罪⼀般会怎样处罚
法律⾯前⼈⼈平等,只要是犯罪的,都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都会受到处罚。
但是可能由于具体情节,当事⼈的定罪量刑会有所差异。
那么,⽼年⼈犯罪⼀般会怎样处罚呢?今天,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年⼈犯罪⼀般会怎样处罚
对于⽼年⼈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年⼈犯罪从宽处罚的意义:
(⼀)符合宽严相济的刑罚原则
(⼆)对⽼年⼈犯罪从轻处罚符合⼈道主义的要求
《最⾼⼈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意见》
21、对于⽼年⼈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刑法》
第⼗七条之⼀【刑事责任年龄】已满七⼗五周岁的⼈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年⼈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
如果你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制度的几点法理思考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制度的几点法理思考作者:冷静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23期摘要: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从法律层面上树立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制度,这是我国刑法在保护人权上的又一大进步。
本文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法理思考。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八)》平等原则从宽处罚作者简介:冷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066-02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从法律层面上树立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作为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量刑情节。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老年人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3)放宽了老年人罪犯适用缓刑的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这是我国刑法在保护人权上的又一大进步。
本文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法理思考。
一、从平等原则视角下分析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刑法修正案(八)》第三条规定,在刑法第四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而对这条从提案到草案直至颁布一直饱受争议,其中争议最多的就是,对“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是否有违公平原则。
反对者认为:它与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制原则和罪刑一致的司法精神不相符合,年老不能成为犯罪分子逃脱法律制裁的理由,而且这很有可能为今后的司法实践留下隐患。
谈老年人犯罪立法的宽容度度衡

老年人犯罪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虽然老年人犯罪占全社会犯罪的比例并不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化速度快,老年人犯罪的绝对数仍然很大。
“矜老怜幼”是我国传统的用刑思想,作为这一传统的延伸,无论是在刑事实体法还是程序法上,未成年人犯罪都得到了特殊的“关爱”。
但纵观我国的刑事立法,没有任何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
刑法理论上,关于老年人刑事责任的研究也几乎处于一片空白。
一刑法的宽容性与老年人犯罪一个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必是宽容的,它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也为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提供合理的调整机制。
“刑事责任作为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其适用直接关乎公民的生杀予夺,因此,刑法必须保持宽容性,即即使出现了犯罪行为,但如果从维护社会的见地去看缺乏处罚的必要性,就不能处罚”①。
“如果犯罪人具有某种足以令人同情与怜悯的情形,客观存在的社会宽容观念势必影响人们对犯罪人的道德评价,促使人们例外地作出有利于他的评判,即削弱对他的报复与谴责欲望”②。
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应当得到刑法的更大宽容,这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老年人这一犯罪主体上的应有体现。
实践中,对于老年人犯罪的定罪量刑,人们都呼吁对其从宽处罚。
(1)老年人犯罪之特点与刑法的宽容性。
老年人犯罪,作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类典型形态的犯罪,具有其自身的诸多的特点,就刑法的宽容性这一层面而言,老年人自身的刑事责任能力减弱与老年人犯罪的原因是两个重要因素。
古今中外的刑事立法,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了人的不同年龄对其刑事责任的影响,近现代各国刑法中还创立了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及其司法适用也成为现代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③进入老年阶段,人的责任能力会逐渐减弱,甚至完全丧失。
生理上,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及脑功能的衰退,各项生理功能及躯体状况减退,反应事物能力差,活动能力迟钝。
这样,就使得他们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刑事责任能力逐渐减弱。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析

刑罚的执行方面, 一些法律法规对服刑期间的老年人可以准许监外执行作出了规定。值得注意的是, 2 0 0 5 年颁布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首次明确“ 七十周岁以上的,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 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上述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它对我国刑事法律、 法规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
传统、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以及刑罚的目的、 宽
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几个方面分析, 该修正案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 规定是合理的。
关键词: 老年人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 从宽; 刑罚
2 0 1 1 年2 月2 5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修正案( 八) 》 , 其中增加了 关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 ( 1 ) 已 满7 5 周பைடு நூலகம்的人故意犯罪的, 可 以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过失犯罪的, 应当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 审判的时候已满7 5 周岁的人, 不适用
得减少本刑一等或两等。 ” 国民党政府 1 9 2 8 年颁布、 1 9 3 5年修正的《 中华民国刑法》 第1 8 条规定: “ 未满
1 4 岁人之行为, 不罚。1 4 岁以上未满1 8 岁人之行为, 得减轻其刑。满8 0 岁人之行为, 得减轻其刑。 ” 该
法第6 3 条 还明 确 规 定了 对8 0 岁 及以 上的 犯罪 人, 不 适用 死刑或 无 期徒刑{2} 。民 主 革 命时 期, 苏 维 埃政
下降; ( 4 ) 随 着 肌体 衰老, 老年 人的 生活自 理 能力 降低{10} ( P . 6 0 ) 。
从刑法修正案八看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问题

从刑法修正案八看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问题摘要:刑法修正案(八)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进行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
但是,将老年人免死的年龄设定为75周岁,使得老年人的受益面很小。
因此,老年人故意犯罪免死制度欠缺实践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免死我国刑法一直都比较重视对未成年人犯罪人的保护,刑法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罚原则以及对未成年人一律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但是却缺乏对老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罚的立法规定。
这次的刑法修正案(八)将老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罚原则以刑法条文的形式予以确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对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这些规定虽然存在一些争议,但还是表明了我国刑法提倡人性关怀的重要理念,是我国刑事立法的一大进步。
一、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必要性首先,我国古代的刑事法律中就有从宽处理老年人犯罪的规定。
西周时期的《周礼》有“三赦”之法:对于幼弱、老耄和戆愚三类人加以赦免。
其中,其中“老髦”所指即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
《唐律·名例》规定:“诸年七十以上,犯流罪以下,收赎。
八十以上,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
余皆勿论。
九十以上,虽有死罪,不加刑。
”唐朝的刑事立法,不仅明确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原则,而且对老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及相对刑事责任有了细致的规定。
这些规定对唐代以后的法律制度产生了影响。
诸如《宋刑统》、《明律》、《大清律例》都对老年人犯罪的从轻处罚制度予以继承。
之后,无论是北洋政府时期还是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都有关于老年人刑事责任减免处罚的规定。
但是,这一制度在当代的刑事立法中没有得到重视。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次的刑法修正案(八)体现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是对我国自古以来的敬老尊老,体恤人情的思想观念的继承。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论

中文摘要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人口的老龄化将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和社会正从各个方面积极准备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
在法律领域,对老年犯罪人是否应适用特殊的刑罚制度,也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根据进行了论证,同时对从宽处罚在司法实践中的操作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老年人犯罪概述。
该部分对老年人以及老年人犯罪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老年人的年龄标准,并对老年人犯罪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根据论。
该部分从刑罚的宽容性、刑罚的个别预防目的、刑罚执行的经济性原则、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我国“悯老恤老”的法律传统以及国外对老年人刑罚的特殊规定等方面论述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根据。
第三部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立法建议。
该部分分别论述了对老年人犯罪的刑罚裁量的立法建议和刑罚执行的立法建议。
在刑罚裁量的立法建议部分,论述了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人实行不同的从宽处罚政策、老年人犯罪的缓刑适用问题以及对70岁以上老年犯罪人不适用死刑。
在对老年人犯罪的刑罚执行的立法建议部分,对老年人犯罪的减刑和假释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人犯罪,从宽,刑罚ABSTRACT Chinahasbeenanirreversibleagedeonirnunityinthe215‘eentury.TheagingPoPulationinChina,whiehattraets worldwideeoneern,hasnotonlyPresentedProblemsofChinaitself,butalsohavingimPaetontheglobalagingProeess.It willbringanarrayofnewehallengesandpressuresoneeonomie andsoeialdeveloPmen七,forwhiehthestateandsoeietyhas aetivelymadePreParationfromdifferentPersPeetivestofaee theehallenge.Inthefieldoflaw,theissueofsPeeifie Punishmentsystemontheagederiminalshasattraetedwide attentionandraiseddiseussionsbyexPertsfrombothinside andoutsideofChina.Theartielehasarguedthelenient disposalofagederiminalandintrodueedeoneretesuggestions onaPPlyinglenientdisPosalinjudieialPraetiee.Theartiele15eomPosedbythreeParts.ThefirstPart15General工ntroduetion.Itdefinestheaged Peopleandagederiminals,aseertainstheagegrouPfortheaged andhasStatisticanalysisonthesituationoftheircrime.TheseeondPart15thereasonsthattheagederiminals shouldbetreatedwithlenientdisPosal.Itreasonsthet几.声燕sPeeifielenienttreatmentineonsideringthefollowingaspeets:natureofPunishment,theobjeetiveofindividualPrevention,theeeonomieprineiPleinPunishmentaPPlieation,eaPabilityofagederiminalsresPonsibility,Chinese traditionallegalmoralityofsymPathizingandcaringtheaged peoPleandsPeeialstipulationforagedPeopleinlawsofothereOUntries.Thethirdpart15suggestionsonlegislationoflenient disPosalofagederiminals.Thelegislativesuggestionsare arguinghowtojudgeandaPPlyPenaltyonagederiminals.In thePartofjudgingPenalty,i七assertstheagedPeoPlein differentagegrouPshouldbetreatedwithdifferentlenientdisPosal.ThesuggestionsthatProbationonagederiminalsand noeaPitalPenaltyontheeriminalsover70yearsoldarealsoPresented.OntheotherPart,ithasPutforwardeonerete suggestionsonabatementfromPenaltyandParoleforagedcriminals.KeyWords:TheagedpeoPle,Agederiminal,Lenient,PenaltyIV目录中文摘要............................................……。
我国老年人犯罪刑罚宽宥制度的完善

我国老年人犯罪刑罚宽宥制度的完善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犯罪率逐渐上升,问题日益引人瞩目。
尤其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老年人口,我国又面临着创建一个更完美和恰当的老年犯罪刑罚宽宥制度的巨大挑战。
一方面,老年人犯罪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和人性的问题,包括社会福利缺失、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精神不健康等。
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的限制,他们被判刑和监禁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完善老年人犯罪刑罚宽宥制度对于维护老年人的尊严、社会公平和法制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应当加强社会福利服务,特别是老年保障。
政府应该积极开展老年人文化活动,使老年人建立更广泛和密切的社交关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
其次,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老年犯罪刑罚宽宥制度。
对于老年人所犯罪行,应先考虑其健康状况和精神状况,更重要的是考虑是否存在疏离、感慨或抑郁等问题,缓刑、社区矫正和强制医疗应首先作为考虑。
最后,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对老年人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教育,可以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的生活和价值,从而形成比较健康的社会环境。
不少案例表明,在上述的完善老年人犯罪刑罚宽宥制度的方向和政策指引下,老年人的犯罪率和发病率都有所改善。
例如,以下三个案例可以为完善我国老年人犯罪刑罚宽宥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一、朱阿婆案朱阿婆,是上海一位96岁的外籍老人,因为多次偷窃而被判刑入狱。
然而,由于其高龄、多病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情况,当地法院最终决定采取监管式缓刑的方式,让她在指定地点居住,接受社区矫正,接受专业人员的监管和照顾。
二、小野良案2019年,广西一位92岁的老人小野良因为在公共空间长时间吵闹,被当地警方处理。
随后,经过多方协调和调解,小野良被送至施老院(祖孙同住院)居住,同时获得了政府的优惠保障和治疗服务。
三、钟阿公案广东一位79岁的老人钟阿公曾因为拿了邻居钱款而被发现并报警。
但后来,经过当地法院判决,钟阿公的案件被判罚缓刑。
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宽缓化研究

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宽缓化研究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宽缓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老年人犯罪问题也愈发突出,而对于老年人的刑罚问题,应制定合理的刑罚政策。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宽缓化的合理性,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分析老年人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在65岁以上的一类犯罪行为。
从犯罪类型来看,老年人犯罪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盗窃、诈骗、贪污贿赂、强奸、杀人等。
从原因分析来看,老年人犯罪问题的出现主要与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社会融入度低、经济来源少、身体机能性能弱、家庭关爱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宽缓化的合理性针对老年人犯罪的刑罚问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宽缓化的观点,认为老年人犯罪后果较轻,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威胁相对较小,因此必须对老年人的刑罚进行宽缓化。
此外,一些地方法规还规定,老年人犯罪在判刑时应给予一定的刑罚宽缓以示特殊对待,并称之为“安宁型惩罚”。
从理论上讲,一定程度上宽缓化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合理,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依法宽严相济的刑罚观念。
同时,老年人犯罪的人数相对较少,若要对其实行严厉的惩罚,不仅难以起到威慑作用,也容易引发公众的反感,并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更加恶化。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需要特殊照顾,因此,对于特殊情况的老年人犯罪,也应考虑给予相应的刑罚宽缓。
但是,老年人犯罪的刑罚宽缓化也面临一些质疑,觉得这会导致公民义务价值观的淡漠,不仅难以体现法律的公正性,而且将影响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和道德意识。
并且,人的犯罪行为要承担的不仅是犯罪本身的后果,也是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形态的结果。
一旦老年犯罪行为属于社会道德伦理覆盖范围内,是需要初步防范和惩治的。
三、老年人犯罪的合理刑罚政策建议在制定老年人犯罪的刑罚政策时,应该考虑一些因素:1. 对于初犯轻罪的老年人犯罪者应根据其情况予以判缓刑、罚金等轻微惩罚。
2. 对于初犯重罪行为的老年人犯罪者,应根据其刑罚应受部分数量缩短和轻微量刑缩减的原则予以判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探讨[摘要]目前,我国已进人老龄社会,老年人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无论是从刑事责任与年龄的关系、社会对老年人犯罪的宽容态度来看,还是从刑法的机能、刑罚目的方面来看,对老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罚的做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合理性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口就属于老年型。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公布,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6亿,占总人口的12%。
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比现在净增近1亿,平均每年增长596万。
这意味着老年人犯罪的数量将会增加,老年人犯罪在犯罪总数中的比例也会提高。
今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落实了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
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条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三条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本文拟就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确立的合理性方面提出以下观点:一、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符合“悯老恤老”的中国传统道德观,贯穿了我国关于老年人从宽处罚的立法沿革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并没有关于老年人犯罪的特殊规定,但中华民族一向尊老爱幼,对于老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理具有悠长的历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周礼·秋官·司刺》规定:“一赦日幼弱,再赦日老耄。
”“幼弱”又称“悼”,指未成年人,而“老耄”则是指老年人。
《周札·秋官司寇·司厉》还在盗窃罪里规定:“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
”战国时期的《法经》中,也记载有对老年人刑事责任的特殊规定:“其减律略日:罪人年十五以下,罪高三减,罪卑一减。
年六十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
”(二)两汉时期汉惠帝即位时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
”当刑者完之,就是应处肉刑的都改为剃发。
后来宣帝又规定:“年八十,非诬告、杀、伤、人,它皆不坐。
”到东汉时代,规定成为“年未满八岁或八十以上,非手杀人,它皆不坐”。
这里对老年人犯罪从宽一是体现在了处罚方式上,二是区分犯罪种类而免予刑事处罚。
从宽的体现比过去有了进步,相对比较合理。
(三)唐、宋、明、清时期这四个时期都将老耄分为九十以上、八十以上、七十以上三级。
八十以上犯反逆(唐、宋、明三代,清律反逆不在内)、杀人应死者,上请。
(四)近代以来近代以来的刑法,虽然在相关的制度及构造上已经与封建刑法有很大的区别,但对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这一原则仍然没有改变。
例如, 1911年颁布的大清新刑律第50条规定:“未满16岁人或满80岁人犯罪者,得减本刑一等或二等。
”国民党政府1928年颁行、1935年修正的《中华民国刑法》第18条规定:“未满14岁人之行为,不罚。
14岁以上未满18岁人之行为,得减轻其刑。
满80岁人之行为,得减轻其刑。
”第63条规定:“……满80岁人犯罪者,不得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本刑为死刑或无期徒刑者,减轻其刑。
”抗日战争时, 1939年《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惩治汉奸条例》第9条规定:“犯第二条各款之罪,年龄在……80岁以上者得减刑。
”二、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符合当前国际的通行做法在近现代各国刑事法律中,也有一些关于老年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规定。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在刑法总则中,对老年人犯罪规定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或者对不同年龄的老年人犯罪规定不同的从宽处罚幅度。
如《墨西哥刑法》第34条规定:“70岁以上的老年人犯罪的,兔除刑罚”。
1940年《巴西刑法典》第48条规定:“犯罪人超过70岁的,是处刑的从轻情节之一。
”2.对老年犯罪人不适用某些刑种。
如蒙古国现行刑法典第53条第4款规定:“60周岁以上的人和犯罪时未满16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59条第2款规定:“死刑不适用于妇女以及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和法院下判决时已满65周岁的男性。
”3.在刑罚执行的种类、内容、方式上对老年人犯罪予以从宽处罚。
如法国《新刑法典》第131—132条规定:“被判刑人年龄达65岁者,禁止居留自然停止。
其他剥夺自由的刑罚(徒刑、监禁刑),如被判刑人是老年人,可以在收容监狱内执行。
”《日本刑事诉讼法》第482条规定,被判刑人年龄在70岁以上时,可经一定程序批准而停止执行剥夺自由刑。
4.放宽适用缓刑、减刑、假释的条件。
1940年《巴西刑法典》第30条规定:“对被判处监禁刑的犯罪人不得适用缓刑,但犯罪人超过70岁,且所监禁不超过2年的,可以宣告缓刑”。
《意大利刑法典》第163条规定:“当宣告不超过2年的有期徒刑或拘役时,或者当单处或与监禁刑并处的财产刑依据第135条折抵后相当于总共不超过2年的剥夺自由刑时,法官可决定执行缓刑。
”同时,该条第3款规定:“如果犯罪由……满70岁的人实施的,当所科处的限制人身自由刑不超过2年6个月时,或者当单处或与监禁刑并处的财产刑依据第135条折抵后相当于总共不超过2年6个月限制人身自由刑时,可以决定暂缓执行。
”三、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符合相关的刑法学原理(一)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符合我国刑法的机能一方面,刑法的机能有两个:法益保护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
法益保护机能是指刑法保护法益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与威胁的功能。
人权保障机能是指刑法保障公民个人的人权不受国家刑罚的不当侵害的功能。
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主要依靠刑罚的宣示与适用来实现,而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则主要是通过限制刑罚的适用来实现。
因此,刑法必须在法益保护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之间进行调和。
(二)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符合刑罚的目的性从现代刑罚目的的角度来看。
刑罚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所预期达到的效果。
刑罚预防犯罪的目的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一是特殊预防,就是通过刑罚适用,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
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在生理上已将近到达生命的终点,对于他们的改造己经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
二是一般预防,就是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尚未犯罪的人实施犯罪。
在准确定罪的前提下、恰当的量刑幅度内,对老年人适用过于严厉的刑罚,既不能起到吓阻社会上不稳定分子的作用,也很难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马克昌教授在其《犯罪通论》中提到,现代刑罚的目的决定了对老年犯罪人应予以从宽处理。
教育、改造罪犯,预防、消灭犯罪,是当代各国刑罚目的观的主流。
人到古稀之年,神智模糊,对其使用某些刑罚,丧失了改造的意义,同时还会失去社会同情。
(三)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符合刑罚的经济性原则刑罚也具有投入和产出的效益问题。
老年人基于年龄因素,其劳动能力逐渐丧失,而且伴随着生理机能的衰弱,各种慢性疾病接踵袭来,如对其予以关押,其治疗费用就会转嫁给看守所或监狱承担,加之刑罚的执行成本又很昂贵,对犯罪的老年人科以较重的自由刑,不仅不能使他们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反而需要国家对他们无偿供养。
在美国,关押60岁以上的犯罪人的费用较之普通犯罪人更多,因为,这类犯罪人需要更多的保健照料,每监禁一名60岁以上的犯罪人的年平均费用为6.9万美元。
有学者估计,我国每监禁一名犯罪人的年平均费用可能要超过1万元人民币,这项费用仅仅指监狱运作的各种费用,而不包括建造监狱的投入。
司法实践中,对于身体状况不佳或年龄过高的老年犯,看守所或监狱借故推诿甚至拒绝收监的情况屡有发生。
因此,而今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规定对老年人科以较轻缓的刑罚,不仅符合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也符合刑罚的经济性原则。
(四)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符合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从生理上说,老年人由于其机体衰老及脑功能的衰退,各项生理功能及躯体状况减退,反应能力差,活动能力迟钝,其自我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会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如听力下降、视力减退。
在心理机能上,老年人由于精神衰退,感官功能会降低,因此反应就会迟钝,自控力也会减弱。
这就会使老年人在人格心理上产生较大的变化。
固执、偏狭、幼稚、易被激怒是其典型的心理特征。
在遇到挫折或受到刺激时,往往就失去己经形成的成年人的那种克制和理智,并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变得像儿童一样任性、冲动起来,故有人称老年期为“第二次儿童期”。
因此,这不但意味着,很多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会逐渐减弱甚至完全丧失,而且意味着,即使是老年人犯罪了,他们的人身危险性也不会很大,所以,只有对其科以较轻缓的刑罚,才符合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从而使刑罚具有合理性。
四、结语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老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罚规定不但填补了我国刑事立法上的一大空白,而且使得我国刑法在刑事处罚方面更显人性,也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1]陈永革,李缨.老年人犯罪的刑罚问题刍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2]黄晓琪.对老年人犯罪刑罚轻刑化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4).[3]李益明,朱雪平,郭林将,王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老年人犯罪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1).[4]蒲坚.新编中国法制史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