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19-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

合集下载

方差分析_spss_操作_讲解

方差分析_spss_操作_讲解
方差分析 (analysis of variance) 是由 英国统计学家R.处理的观测值作为一个整 体看待,把观测值总变异的平方和及自由度分解 为相应于不同变异来源的平方和及自由度,进而 获得不同变异来源总体方差估计值;通过计算这 些总体方差的估计值的适当比值,就能检验各样 本所属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6-4)、(6-6)两式告诉我们:
每 个 观 测 值 都包含处理效应(μi-μ 或 xi. x.. ),与误差( xij i 或 ),故 xij xi. kn个观测值的总变异可分解为处理间的变异 和处理内的变异两部分。
二、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剖分
在方差分析中是用样本方差即均方(mean squares)来度量资料的变异程度的。
指标也不相同。在畜禽 、水产试验中常用的试
验指标有 :日增重 、产仔数 、产奶量 、产蛋
率、瘦肉率、某些生理生化和体型指标(如血糖
含量、体高、体重)等。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2、试验因素(experimental factor) 试验中所研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叫试验 因素。如研究如何提高猪的日增重时,饲料的配 方、猪的品种、饲养方式、环境温湿度等都对日 增重有影响,均可作为试验因素来考虑。 当试验中考察的因素只有一个时,称为单因 素试验; 若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对试验指 标的影响时,则称为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试验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一)总平方和的剖分
在表6-1中,反映 全部观测值总变异的
总平方和是各观测值xij与总平均数的离均差 平方和,记为SST。即
kn
SST
(xij x..)2
i1 j1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SPSS统计分析_第五章__方差分析课件

SPSS统计分析_第五章__方差分析课件
SPSS统计分析_第五章__方差分析
实验数据
各组平均值
第一组 0.8 0.9 0.7 0.8
红细胞增加数(百万/m3)
第二组
第三组
1.3
0.9
1.2
1.1
1.1
1.0
1.2
1.0
第四组 2.1 2.2 2.0 2.1
• 这是个双因素方差分析的问题,因素A与因素B。每个 因素均有用该药与不用该药两个水平,研究药物A和B 是否对红细胞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是对红细胞增加数的 均值作以下比较:
• 处理(Treatments)是影响因变量变化的人为条件。也可以通称 为因素。如研究不同肥料对不同种系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时农作 物的不同种系可称为因素,所施肥料可视为不同的处理。
• 一般情况下Factors与Treatments在方差分析中可作相同理解。 在要求进行方差分析的数据文件中均作为分类变量出现。即它 们的值只有有限个取值。即使是气温、降雨量等平常看作是连 续变量的,在方差分析中如果作为影响产量的因素进行研究, 就应该将其数值用分组定义水平的方法事先变为具有有限个取 值的离散变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方差分析中的术语
• 因素与处理(Factor and Treament) • 水平(Level) • 单元(Cell) • 因素的主效应和因素间的交互效应 • 均值比较 • 协方差分析
SPSS统计分析_第五章__方差分析
1.因素与处理
• 因素(Factor)是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客观条件;例如影响农作物 产量的因素有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等;
• General Linear Model (简 称GLM,一般线性模型) 过程
SPSS统计分析_第五章__方差分析

SPSS统计分析_第五章__方差分析

SPSS统计分析_第五章__方差分析
第五章 方差分析
精选课件ppt
1
一、方差分析的概念
在科学实验中常常要探讨不同实验条件或处 理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常是比较不同 实验条件下样本均值间差异。 方差分析是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间差异 是否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统计学方法。
精选课件ppt
2
方差分析主要用于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分离各有关因素并估计其对总变异的作用、 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和方差齐性检验;
精选课件ppt
12
① 比较第二组的均值与第一组的均值是否有显 著性差异。
② 比较第三组的均值与第一组的均值是否有显 著性差异。 前两项研究的是A、B两因素的主效应。
精选课件ppt
13
③ 除了比较第四组的均值与第一组的均值是否 有显著性差异外还要研究A药对B药的疗效 是否有影响。若A药对B药疗效无影响,那 么除抽样误差外,第四组与第二组均值之差 应该等于第三组均值减去第一组均值。但是 实际上(2.1-1.2)=0.9;(1.0-0.8) =0.2。竞相差0.7,该差值几乎与第一组均 值相同。 0.7的差值包括抽样误差和A、B药 的相互作用。
精选课件ppt
27
使用系统默认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只能得 出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结论,本例数据量少, 哪两组之间差别最大,哪种饲料使猪体重增 加更快,几乎是可以看出来的。实际工作中 往往需要两两的组间均值比较。这就需要使 用 One-way ANOVA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 使用选择项从而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使分析 更深入。
6
二、方差分析中的术语
因素与处理(Factor and Treament) 水平(Level) 单元(Cell) 因素的主效应和因素间的交互效应 均值比较 协方差分析
精选课件ppt

方差分析SPSS

方差分析SPSS

F界值为单尾
4、根据统计推断结果,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给出一个专 业的结论。
随机区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配伍设计有两个研究因素,区组因素和处理因素。 事先将全部受试对象按某种或某些特征分为若干个 区组,使每个区组内研究对象的特征尽可能相近。 每个区组内的观察对象与研究因素的水平数k相等, 分别使每个区组内的观察对象随机地接受研究因素 某一水平的处理。
k ni
SS总=
( Xij X )2 ,总 N 1
i1 j 1
组间变异:各处理组的样本均数也大小不等。大小可用各组
均数 X i 与总均数 X 的离均差平方和表示。
k
SS组间= ni ( X i X )2 , 组间 k 1, MS组间=SS组间 组间 i 1
组内变异:各处理组内部观察值也大小不等,可用各处理组
内部每个观察值 X ij与组均数 X i 的离均差平方和表示。
k ni
SS组内=
( Xij Xi )2,组内 N k,MS组内=SS组内 组内
i1 j1
三种变异的关系
SS总 SS组间 SS组内
并且该等式和上面的等式存在如下的对应关系 总变异=随机变异+处理因素导致的变异
总变异=组内变异 + 组间变异
=0.05
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F MS处理 MS误差;F MS区组 MS误差 3、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
F F ,P (处理,误差 ) F F ,P (处理,误差 )
F界值为单尾
4、根据统计推断结果,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给出一个专 业的结论。
多重比较
LSD-t 检验:适用于检验k组中某一对或某几对在 专业上有特殊意义的均数是否相等。

SPSS中的方差分析法(1)

SPSS中的方差分析法(1)

方差分析(多因素,协方差)一、方法名称单因素二、定义(方法及结果)三、用途四、实现过程1、格式数据整理2、提交显示3、分析变量处理:自变量、因变量ANOVA检验:显示表,是否齐次1 方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是一种是一种假设检验,它把观测总变异的平方和自由度分解为对应不同变异来源的平方和自由度,将某种控制性因素所导致的系统性误差和其他随机性误差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各组样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分析该因素是否对总体存在显著性影响。

2 样本数据要求方差分析法采用离差平法和对变差进行度量,从总离差平方分解出可追溯到指定来源的部分离差平方和。

方差分析要求样本满足以下条件:2.1 可比性样本数据各组均数本身必须具有可比性,这是方差分析的前提。

2.2 正态性方差分析要求样本来源于正态分布总体,偏态分布资料不适用方差分析。

对偏态分布的资源要考虑先进行对数变换、平方根变换、倒数变换、平方根反正弦变换等变量变换方法变换为正态或接近正态后再进行方差分析。

2.3 方差齐性。

方差分析要求各组间具有相同的方差,满足方差齐性。

3 单因素分析法实验操作单因素分析用于分析单一控制变量影响下的多组样本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单因素分析法的原理,单因素方差分析也称为一维方差分析,用于分析单个控制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因变量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基于各观测量来自于相互独立的正态样本和控制变量不同水平的分组之间的方差相等的假设。

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所有的方差划分为可以由该因素解释的系统性偏差部分和无法由该因素解释的随机性偏差,如果系统性偏差明显超过随机性偏差,则认为该控制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因变量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3.1 实验数据描述某农业大学对使用不同肥料的实验数据对比。

产量(千克/亩产)施肥类型864 普通钾肥875 普通钾肥891 普通钾肥873 普通钾肥883 普通钾肥859 普通钾肥921 控释肥944 控释肥986 控释肥929 控释肥973 控释肥963 控释肥962 复合肥941 复合肥985 复合肥974 复合肥977 复合肥在SPSS的变量视图中建立变量“产量”和“施肥类型”,分别表示实验田产量和实验田的施肥类型。

《SPSS的方差分析》课件

《SPSS的方差分析》课件
总结词
数据来源与格式
详细描述
介绍如何新建数据文件,以及如何导入不同格式的数据文件,如Excel、CSV等。同时说明数据的基本 格式和要求。
SPSS数据的基本操作与整理
总结词
数据清洗与整理技巧
VS
详细描述
介绍SPSS中常见的数据清洗和整理操作 ,如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数 据排序与分组等。同时提供实际操作案例 和技巧。
03
对于非数值型数据或分类数据,需要进行 转换或处理,较为繁琐。
04
对于大规模数据集,计算量大,需要较长 时间才能得出结果。
方差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机器学习算法
01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方差分析进行优化,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
确性。
拓展到多因素分析
02
将方差分析拓展到多因素分析领域,对方差分析进行更深入的
06
总结与展望
方差分析的优缺点总结
01
优点
02
适用于多组数据的比较,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各组 之间的差异。
03
可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如计数数据、计量数据等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方差分析的优缺点总结
• 能够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
方差分析的优缺点总结
01
缺点
02
对数据的要求较高,需要满足一定的假设 条件,如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等。
双因素方差分析
总结词
用于比较两个分类变量各自所划分的不同组 之间的总体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详细描述
双因素方差分析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扩展, 用于比较两个分类变量各自所划分的不同组
之间的总体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 SPSS中,可以通过“分析”菜单中的“一 般线性模型”选项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SPSS中的方差分析

SPSS中的方差分析

共同
方差分析由英国统计学家 R.A.Fisher在1923年提出 ,为纪念Fisher,以F命 名,故方差分析又称 F 检验。
成长
一切皆有可能,努力中……go go go
共同
成长
• 思考:
某研究者为考察所喝咖啡的浓度是否会影响人们反 应的快慢,从某大学一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取了15名学 生,再随机分成三组。每一学生都要喝一杯咖啡,20 分钟后测试每一被试的简单反应时间。三组所喝咖啡 的浓度分别为:淡、中、浓,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问:咖啡浓度对反应速度有明显影响吗?
一切皆有可能,努力中……go go go
共同
成长
(一)方差分析的目的 推断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等
(双侧检验:μ1 = μ2=….. μk ?)
三组及其三组以 上的均数检验
(二)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
各处理组样本来自正态总体 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样本之间没有系 统的相关性
各处理组的总体方差相等,即方差齐性
Optioning”对话框。:
一切皆有可能,努力中……go go go
共同
成长
一切皆有可能,努力中……go go go
共同
成长
一切皆有可能,努力中……go go go
共同
成长
一切皆有可能,努力中……go go go
共同
成长
方差分析的可能结果:
不拒绝H0,表示拒绝总体均数相等的证据不足
———>分析终止。
一切皆有可能,努力中……go go go
共同

X(观察值)
第一组 (i=1)
5 6 3 6 3 3
第二组 (i=2)
5 7 8 5 8 5

《SPSS数据分析教程》——方差分析

《SPSS数据分析教程》——方差分析

《SPSS数据分析教程》——方差分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缩写为ANOVA)是统计学中用来测量和分析两个或多个样本之间变量差异的统计方法。

方差分析检验的是不同实验条件下样品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此来判断实验条件对样品响应是否有影响。

简而言之,方差分析能够判断不同处理条件下样本变量的总体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以便检验实验条件是否有效。

方差分析实际上是将实验条件分成实验组和非实验组,然后对试验组与非实验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实验处理是否有显著的结果。

另一种情况是将不同的实验条件分成若干组,然后将不同组之间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不同的实验条件是否有显著的差别。

SPSS采取一步法方差分析,在用户指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后,可以自动给出方差分析的结果,包括方差分析表,均值表,均方差表,以及F检验的统计量和显著性水平等。

另外,它还可以提供多元变量分析(MVA)结果,包括每个变量的贡献率,方差膨胀因子,皮尔逊相关系数,单变量分析等。

为了使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首先要指定变量和实验条件。

然后,点击菜单栏“分析”,选择“双因素方差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