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移支架参数
2405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平煤集团高庄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已16、17-24053采煤工作面编制单位:采煤三队施工队长:杨秋甫技术负责人:陈松峰编制日期:2009-5-251第一章采煤工作面概况序号项目内容说明1 采位面置该采面位于四采区东翼2 采面范围走向:620m、倾斜:116m;回采总面积:71920m2;3 与及邻采近区煤关层系跨己回采的24030、24051、24052、24070、24072和24092布置的复采工作面。
4 与对地应面位相置工作面对应地表为丘陵5 采建面筑与物地关无影响2第一章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项目内容序号说 明煤层赋存条件储量顶底板特性水文情况产状1走向N60o W倾向N30o E2341212345123煤坚固系数0.8-1.2瓦斯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煤质可采储量储量损失顶板岩性及关系顶板垮落步距顶板分类地板特性地板比压涌水老空水钻孔裂隙水0.068m3/min0.325m3/t牌号水份灰份挥发份煤层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1/3焦煤 6.5%25%34%36.42-40%1-3个月170000t13000t工作面大部分在采空区布置,直接顶板为上分层跨落再生顶板;跨煤柱块段直接顶板为灰色砂质泥岩,老顶为白色中粒砂岩。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1-8m5-20m8-17m直接顶类别基本顶级别2类Ⅱ级为深灰色泥岩,遇水膨胀变软,局部底鼓。
3.0-9.7MPa涌水方式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预计涌水点水质(PH值)老空水和顶板砂岩水20m3/h7无4老空水-对采面影响很大50m3/h3煤层综合柱状图名称厚度柱 状岩 性老顶己16-17煤层底板序号名称位 置对回采影响程度断层老巷1.9m12末状或块状深灰色泥岩工作面深部地质构造发育,据揭露情况,工作面有一条正断层,分别在机巷的17#、19#和20#附近揭露。
该采面共有9条老巷顶底板与煤层节理、层理发育情况及对回采工作面影响的综合评述对回采影响很大对回采影响较大2、底板为深灰色泥岩,遇水膨胀变软,局部底鼓,影响正常回采.地质构造直接顶3.3m5.2m6.0m浅灰色中粒砂岩再生顶板1、该采面为上分层放顶煤采面遗留浮煤,回采期间会遇见薄煤区影响生产,局部顶板绣结不好,加强顶板控制;过断层时,加强断层周围的顶板管理;4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巷机面作工煤采3542巷联5第二节采煤工艺及顶板管理一、采煤工艺:1、主要工序说明:(1)打眼、装药、放炮:工作面炮眼布置为三花眼,上眼间距800mm,距顶400mm,底眼间距为800mm,距底300mm, 严格按照炮眼布置图和爆破说明书作业。
悬移液压支架在急倾斜煤层开采中的应用

支撑等方式放煤 , 放煤步距 O8 。架子移完一个循 .m
环后 , 启 1 开 个放 煤 口 , 煤 工不 少 于两 人 , 放 放煤 间 距 不 少 于 5组 , 煤量 由下 往 上 、 放 3组 架 子 后 放 可
道沿顶板布置。 马家沟煤矿 4 。~ O 5 5 。的 1一 2。 煤层 的工作面长度一般在 1 ~ 0 上下巷道 的垂距 5 2 m m,
c n u s wo d e c p o d y ma n e nc .Th c vn e h oo y wa i lfe n o u to e1 o s me o x e tr a wa i tna e e a i g tc n lg s smp i d a d c ns mp in f l. i Co a e t h r d to a n n ,r c v r ae n r a e b v 5% .Th t o s as mp o e mp d wi t e ta iin lmi i g e o e y r t ic e s d a o e 8 r h e meh d wa lo i r v d a d wa e n se p s a ih a hiv d g e tbe ft. n sus d i te e mswh c c e e r a ne s i
章通过采用悬移支架壁式采煤法 , 除巷道维修 外几乎不消耗木料 , 简化 了回采 工艺、 并 降低 了工耗 ; 它与传统采煤法相 比, 回采 率大大提 高, 可达到 8%以上。马家沟矿经对悬移支架壁式采煤法的改进和优化 , 5 取得 了成功经验; 并在 急倾斜
煤层 开采 中推 广和 应 用 , 得 了可 观 效 益 。 取
山西煤炭 SH ANX l COA L
第31 卷
采放比超过1:3放顶煤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模板

xxxxx煤业有限公司采放比超过1:3放顶煤开采可行性论证xxxxx煤业有限公司xxxx年x月x日目录第一章开采技术条件 ........................................................................... - 1 -一、地理位置 ............................................................................... - 1 -二、地质构造 ............................................................................... - 5 -三、水文地质 ............................................................................... - 9 -四、工作面布置情况 ................................................................. - 11 -五、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 ......................................................... - 12 -六、瓦斯...................................................................................... - 12 -七、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 - 13 - 第二章矿井生产系统 ......................................................................... - 16 -一、提升系统 ............................................................................. - 16 -二、运输系统 ............................................................................. - 16 -三、通风系统 ............................................................................. - 16 -四、排水系统 ............................................................................. - 17 -五、供电系统 ............................................................................. - 17 -六、“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 - 18 - 第三章目前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 - 22 -一、顶板控制 ............................................................................. - 22 -二、瓦斯防治措施 ..................................................................... - 23 -三、煤尘防治措施 ..................................................................... - 27 -四、防灭火措施 ......................................................................... - 28 -五、防治水措施 ......................................................................... - 31 -第四章技术力量及管理机构 ............................................................. - 37 - 第五章悬移支架放顶煤技术论证 ..................................................... - 38 -一、煤层厚度超限范围情况 ..................................................... - 38 -二、生产工艺技术论证 ............................................................. - 39 -三、“一通三防”技术论证 ....................................................... - 40 -四、防治水方面 ......................................................................... - 41 -五、结论...................................................................................... - 41 -第一章开采技术条件一、地理位置(一)煤矿位置(1)位置、范围x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市xx镇xx村境内,隶属xx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xx°xx′xx″~xx°xx′xx″,北纬xx°xx′xx″~xx°xx′xx″。
整体顶梁悬移液压支架在炮采工作面的应用与分析

在郑煤集 团多个矿 井的使 用, 取得 了良好效果 , 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 词 : 单 体液 压 支 柱 ; 整 体顶 梁1 ( S u mN , , . 4 8 )
Ma r _ 2 O l 3
整体 顶梁 悬移液压支架在炮采工 作面 的应用与分析
靳庆 军 , 郅 富标
( 1 . 河南煤炭建设有 限公司 4 5 0 0 0 9 ; 2 . 河南理工大学高职学院 4 5 4 0 0 0 )
J I N A i n g - j n n . Z H I F u - b i a o ( 1 . H e n a n C o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mp a n y L i m i t e d , 4 5 0 0 0 9 ;
采面平均单产 由分层开采时 2 万吨提高到4 万吨 , 集
团公 司 由生产 能力 5 0 0万吨 一跃 成为 1 0 0 0万 吨 以上
是支撑顶板。移架千斤顶及 主管路系统安装在顶梁 内, 前侧有伸缩梁或护帮翻转梁 。 托梁 : 托梁 是一 个 方形 的箱 体 结 构 。分 前 、 后 两
Ke y wo r d s : s i n g l e h y d r a u l i c p r o p;s u s en p s i o n h y ra d u l i c p op r wi h t i n t e g r a t e d r o o f t i mb e r
第 1 期( 总4 8期 )
2 0 1 3年 3月
西细庄矿1煤层简易支架选型及改进研究

西细庄矿1煤层简易支架选型及改进研究摘要:西细庄煤矿煤层赋存复杂,综采设备难以适应,选择合理的支架是保证产量的关键。
本文针对开滦集团西细庄矿1煤煤层厚度变化大、工作面不规则、顶板条件复杂、频繁过断层等特点,确定了简易支架的类型,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工作参数,改进支架的结构,探讨了其应用效果,为复杂煤层条件简易支架改进提供了技术保证。
关键词:架型分析支架改进支护强度工作阻力西细庄矿年产量为45万吨,煤炭储量较小,在开采1煤层时,由于1煤层工作面走向长度短,开采频过断层、煤层厚度变化大、断层切割严重等因素,综采设备难以适应[1],因此,研究简易支架选型及其适应性对西细庄矿具有重大意义。
1 地质概况开采煤层1煤下厚上薄,下部煤层厚度2.4~2.5 m,为主采层。
1煤上部为砂岩与泥岩互层,煤层顶板整体上属于厚度较小的复合顶板结构,对煤层开采不利[2]。
1煤层直接底板为泥岩,遇水软化,难以控制。
1煤层存在落差较大断层并横穿工作面,顶板伪顶难以控制,造成大采高开采,片帮严重,顶板局部冒顶严重,难以布置出走向合适的正规综采工作面。
2 合理支架选型及改进2.1 架型分析(1)支架基本参数。
根据1煤地质情况、矿压数据,结合支护强度、支护面积计算支架的基本参数为:工作阻力:4800 kN,支架高度:1.6~3.2 m,支架宽度:1.43~1.60 m,支架强度:>0.72 MPa(在使用范围内)。
(2)架型确定。
由于断层切割,有可能导致老顶的剪切运动破坏类型,要求支架有阻抗老顶滑移运动的反作用力,要求支架采用支撑掩护式、带前探梁、外套式伸缩前梁结构[3],并配备适应过断层需要的其它机构[4],支架结构如(图2)所示。
(3)面临问题。
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作面行人道管路多,难以整理,不能保证行人畅通;挡矸板、挡矸鞋与支架的连接装置强度低,损坏严重;支架的前柱窝相对机采面而言无用,且梁的长度较短,和220刮板机配套后易造成端面距大,前排柱子靠挡煤板太近时,影响采煤机正常通过(采煤机接线室易碰到柱子,造成电缆的损坏)。
悬移支架配采煤机工作面破碎顶板控制技术

1 工 作 面 概 况
3 0 1 工作 面 位 于八 矿 北翼 3 21 南 2采 区 , 是顶 分 层 开 采 工 作 面 , 采 煤 层 为 二, , 作 面 上 部 为 主 煤 工 20 4 5南 工作 面 采 空 区 , 部 为未 采 的 3 0 下 2 3工作 面 ,
存 在 机 采 工 艺 不 熟 练 、 壁 片 帮 、 作 面 局 部 托 煤 煤 工
设 不合理 等 问题 , 出现 这些 问题 主要有 以下原 因 。
( ) 悬 移 支 架 的 支 护 性 能 认 识 不 足 。 由 于 前 1对
探梁伸 出后前探梁 与顶板 间有 2 0mm的间隙 , 对顶 板 支护变 为被动 支护 , 顶板 得不 到 及 时有 效 支护 , 长期 处 于无 支撑状态 , 成工作 面片帮 , 造 顶板控制 困难 。 ( ) 作 面劳动 组 织 不合 理 。 实施 新 的采 煤 工 2工
本底 为砂 岩 , l. T 灰 色 细 粒 , 石 英 长 石 为 厚 3 2 I, I 以 主, 含黑 色粒 状矿 物 。该工作 面 内部 地质 构造 简单 , 对 工作 面 回采 影 响较小 。 3 0 南 工作 面配 备有 Z 2 0 / 0 2 Z整 体 顶 21 1 H 00 2/ 8 梁组 合悬 移 液 压 支 架 , MG10 3 5A 液 压 牵 引 采 5/ 7 -W
间柱 。
・
作 者 简 介 :毛学 景 ( 9 0 ) 男 , 南 杞 县人 , 理 工程 师 , 册 安 全 17 一 , 河 助 注 工 程 师 ,9 0年 毕 业 于 焦 作 煤 炭 工 业 学 校 , 任 八 矿 生 产 科 科 长 。 19 现
悬移液压支架液压管路的改造

中州 煤 炭
总第 10 9 期
悬 移 液 压 支 架 液 压 管 路 的 改 造
李发 展 , 曾祥 永
( 煤 集 团公 司 米 村 煤 矿 , 南 新 密 郑 河 429 5 3 7)
摘 要 : 体 顶 梁 组 合 悬 移 液 压 支 架 自 20 整 0 8年 被 米 村 矿 引 进 后 得 到 了推 广 应 用 , 是 手 动 操 纵 阀 与 主 管 路 间 但
支 架 宽 度 / 0 9 m .6
支架质量/g k 工 作 液 支 大 件 质量/g k 操 作 方 法
l3 0 6 M-0乳 化 液 , 度 3 ~5 1 浓 % % 60 0 顶 梁 为 邻 架 操 作 , 柱 为本 架 操 作 立
支 架 步距 / 8 0 mm 0 伸缩粱长度/ 8O 0 mi 1 1 立柱数量/ 根 4
的连 接 管 路 正好 布 置在 行 人 帮 上 部 , 置 位 置 不合 理 , 架 后 , 曲下 垂 的 连 接 管 路 直 接 影 响 工 作 面行 人 及 布 移 弯
工 作 面采 煤 施 工人 员 正 常 施 工 。 对 液 压 管 路 进 行 改造 后 , 梁 下 方 行 人 帮 空 间被 全 部 释 放 出来 , 人 方 便 。 顶 行 同 时工 作 面采 煤 施 工 人 员 在 操 作 手 动 操 纵 阀 时很 方 便 , 快 了推 、 架 速 度 , 高 了工 作 面 安全 生产 水平 。 加 移 提 关 键 词 : 移 液 压 支 架 ; 路 改 造 ; 架速 度 ; 全 生 产 悬 管 移 安 中图 分 类 号 : D 5 . 7 T 3 5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3— 5 6 2 l ) 0— 0 1 0 10 0 0 ( 0 】 1 09 — 2
大坡度工作面悬移支架的使用技术实践

潘建 ( 鹤煤 六 矿 采 二队
摘要 : 通过 对鹤 煤 公 司 第 六煤 矿 二 水 平 2 1 2 2工作 面 大倾 角煤 层 破 碎 、 顶底 板起 伏 不平 等现 象 时 , 会 导致 支架 不平 , 支 架与 回采 期 间 整体 悬 移 支 架所 遇 到 的难 点 及 问题 进 行 了分 析 , 分 析 了该 工 托 梁连 接销 子断 裂等 现象 出现 , 最 终造 成支 架移动 困难 。 作 面特 有 的一 些地 质 条 件 、 支 架稳 定 性 和 参 数 配 置 , 采 取 合 理 的防 止
4 2 1 2 2工作面 特有大 坡 度的特 点暴 露的 问题 2 1 2 2工作 面 煤层 倾 角 2 0 。 ~4 5 。 , 平 均倾 角 3 1 o , 在 回 采过程中, 放 炮后 要 及 时 对煤 壁进 行 支 护 , 如 区 域顶 板 破 碎, 就容 易 出 现流 煤 、 流矸 , 煤 矸 快速 滚落 , 容 易造 成 人 员 伤 亡事故 。 由于 工作面 顶底板倾 角不一致 , 起伏 不平 容易导
下 滑 等技 术 , 加 强 大 坡 度 防 滚 煤矸 管理 等综 合 性 防 护 技 术 措 施 , 有 效 解 决 了大倾 角 给 回 采 带来 的 诸 多不 利 影 响 , 确 保 了采面 的安 全 生产 。 关键词 : 悬移支架 大倾 角 回采 工 艺 防 滑
1概 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鹤 煤 公 司 第 六 煤矿 位 于 鹤壁 市 东 , 与 市 区 紧邻 , 南 与 致 回采 后支 架 不平 、 支 架下 滑、 立柱迎 山角度 不合 适 , 支架 八 矿相 接 , 西 北 与五矿 、 三矿相 邻 , 隶 属鹤 壁 市鹿 楼和 石林 配件 损坏较 多、 回采后 工程质量 差 , 而且难 以整修。 乡, 矿 井 开 拓 方 式 为 立 井 多水 平 上 下 山开 拓 , 主 采 二 煤 5 工作 面采取 措 施 层。 根 据科 学 生产 , 合理 开 采 的要 求 , 提高 工作 面支 护装 备 5 . 1 为 防止工 作 面 支架 下 滑 ,所 有 支 架必须 穿 柱鞋 , 水平 , 在 2 0 0 9年 , 全矿 炮 采 工 作 面 逐 步 淘 汰 以 单体 柱 T r 并 每隔 3 m 在 支 架下增 加一 根单体 , 以防止 支 架滑到。 型 梁 为主 的工 作 面 支护 , 由悬移 支 架代替 为 工作 面 主要 支 5 . 2 工作 面 大坡 度 回采作 业 时 ,支 架迎 山戗 度 合适 , 护形式, 即降低 工 人 劳动 强度 , 确 保工 作 面安 全 生产 , 对 工 注 意单体 防 滑 、 防倒 , 在人 行 道侧 铺上 底 木梁 , 单体 用防倒 作 面 的安 全回 采和 产量 组织 影 响极大 。 绳 系牢 ;并 沿 工作面 倾 斜 方 向每间 隔 4 m 设一道 防 护 网 , 2 工作 面 及支 架配 置 防 止物料 滚 落伤人 。 2 . 1 工 作 面概 况 。2 1 2 2回采 工作 面 位 于我 矿 北 翼 二 5 。 3 工作 面端面距 不得超 过 0 . 3 m, 当端 面 距 超 过 水平 1 2采 区上部 第 二个 工作 面。 煤 层 为二 叠 系山西组 二 0 . 3 m 时, 要 及 时伸 出前 探梁 护顶 : 当端 面距 超过 0 . 8 m, 前 煤层 , 煤 层 底板 标 高 为 : 一 3 9 4 m —一 2 8 8 m。该 工 作 面 井 下 探梁 无法 支护 时 , 采 用 1 6 c mX 1 . 8 m 圆木 配单体 柱沿 走 地 理位 置 : 西部 为 2 8 1 0采 空 区 , 南部 为 0 9年 刚 回采 结 束 向架设 , 一梁 二柱。 的2 1 2 1采 空 区 , 北部 和东 部 为未开 采 的新 区。2 1 2 2工作 5 . 4 加 强 支架 中间点 柱( 图1 ) , 并保 证初撑 力 , 防止 顶 面 煤层 厚 度 为 6 . 7 3 m ~1 1 . 2 3 m, 平均 8 . 4 m。工 作 面 位于 板来压 支架歪 扭 , 导 致 支架损 坏。 7 6 — 2 1背 斜 东 南 翼 , 产 状 变 化 较 大 ,煤 层 走 向 1 0 。~ 2 0 。, 倾角 2 0 。~ 4 5 。, 煤 层 结 构 简单 , 属 稳 定 的 单 一 结 构厚 煤 层。斜 长平 均 为 1 7 5 m, 走 向长平 均 为 2 6 0 m。采 用 走 向长 壁采 煤 法 , 炮 采放 顶煤 回采 工艺 。 2 . 2 工作 面使 用 支架。 2 1 2 2工 作面 采用 Z H2 0 0 0 / 1 8 / 2 5 F分体 顶 梁 组合 悬移 液 压 支架 , 支架 最小 高 度 1 . 8 m, 最 大 高度 2 . 5 m。 最 大根 据 支架 支撑 高度 及支护 强 度 , 采 高定 为 2 . 2 m 4 - 0 . 1 m。 最大控 顶 距 3 - 5 m, 最小 控顶 距 2 . 7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移支架 90套
一、设备名称:
分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
二、规格、型号、数量、到货日期
1、规格型号:ZH2000/16/24F型分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
2、数量共计
3、到货日期:
三、技术参数及技术要求
1.执行的标准
产品执行国家及煤炭行业标准,符合煤矿井下使用条件。
2.设备使用环境条件
适用于煤矿顶分层及放顶煤工作面回采作业,适用于井下有淋水的作业地点,适用于
有爆炸危险性气体(甲烷)和煤尘的环境下使用。
3.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名 称 规格型号 备 注
支架型号 ZH2000/16/24F 分体顶梁
支架最高高度 2400mm 柱鞋底盘为Φ350
支架最低高度 1600mm
支架中心距 1000mm
支架长度 2500mm
满足一部溜子(40T型)进行放顶煤的布置
要求
移架步距 800mm
前伸梁行程 800mm
工作阻力 2000KN
初撑力 1546KN
支护强度 0.62MPa
液控立柱 Φ125
立柱高度2200;安全阀卸载压力为40.8
Mpa,衢州煤矿机械总厂生产
煤层倾角 适应40º以下
操作方式 集中液压控制 立柱本架操作,顶梁邻架操作
额定供液压力 31.5Mpa
4.技术要求
1、立柱及其它主要液压元件密封性能优越,优先选用进口密封件。
2、单梁上宽(即与顶板接触的宽度):420mm ,且有足够的强度。
3、支架后部带有400mm短挡矸板。
4、适应仰俯采角度:≤20°。
5、支架应能自行调斜,安装回采后支架便于更换各种易损部件。
6、前后托梁连接结构:每组支架前后梁连接必须采用矩形结构,不能采用工形结构,
以确保支架的稳定性。
7、支架顶梁既可单梁分步前移,又可双梁同步前移,单梁可实现前后柱的单独升降控
制。
8、每梁都带强度足够的前伸式前探梁,使用中不能变形,伸出后能紧贴顶板。
9、支柱底座位置必须有销孔,可根据需要安装柱鞋。
10、支架顶部铺网,需对顶梁体后端棱角及其它相关部位加工成弧形,防止棱角挂断顶
网。
11、前伸缩梁滑道下面板必须开设泄煤孔。
12、支架顶梁既可全部联为一体,也可分段联为整体。
13、托梁与顶梁相对滑动的接触面,前后两端要打磨成弧形,避免顶梁与托梁相啃情况
的发生。
14、连接支架顶梁与托梁的千斤顶座耳,需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厚,增加其强度,并便于
安装拆卸。
15、前后立柱与顶梁的连接柱窝,要采用活动方式,可以用M24螺栓和顶梁固定联接,
可在井下进行更换,并加大连接耳的厚度和强度。
四、供货范围
1、整套标准配置及随机配带总价值3%主要易损件和零配件;
2、随机配备专用工具;
3、签订正式技术协议时双方认可的另外约定范围。
五、对厂家资质,证件、资料的要求
供货产品必须提供产品有效的“三证一标”,提供使用说明书、图纸、易损配件明细等
技术资料四套。
六、技术服务条款
1、产品在保修期内技术人员能够按客户要求及时到达现场对设备进行维护、抢修。
2、产品使用期内按客户要求及时供应维修所需配件和技术支持保障服务。
3、协助客户建设自己的操作和维护技术队伍,提高客户自身的维护技能。
4、厂方负责进行现场安装、使用时的技术服务及操作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
5、厂方负责安排客户维修人员到生产厂家或到客户方进行培训。
七、售后服务及其他要求
保质期为一年,产品及其配件在保质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厂方负责进行免费修理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