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街口地下商业街案例分析
商场改造 成功案例

商场改造成功案例
商场改造的成功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 成都IFS:成都IFS通过改造,成功地打造了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在改造过程中,商场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品牌的选择,引入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提升了整个商场的品质。
同时,商场还注重营造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和装饰,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2.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在改造过程中,注重突出品牌的特色和优势,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同时,商场还加强了数字化建设,通过引入智能导购、自助结账等技术手段,提高了顾客的购物便利性和效率。
3.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同时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和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时尚、创意、智能的商业街区。
商场通过精细的品牌布局和活动策划,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和时尚达人前来购物和休闲。
这些商场改造的成功案例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品牌的选择;突出品牌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购物氛围;加强数字化建设;注重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商场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南京城市综合体案例

贯穿购物中心的人工景观运河
运河中间有清爽的喷泉阵列
河道内装饰小品经常更新,给顾客带来新鲜感
运河的某节点有不规则的大水池
备注:以运河水系作为主题,非常有特色,但是也有可能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增加后 期管理费用的支出,比如春夏有防潮的问题等。
南京
水游城 南京1912 大观天地
万达广场 绿地广场 洲际酒店万达广场 绿地广场 洲际酒店
商业地产的主流模式经历了第一代的供销社商业模式、 第二代的百货商业模式到第三代的Shopping Mall,而 水游城项目开启了中国第四代商业模式的序幕,即 “城市生活休闲中心”
非目的性消费:
与目的性消费相反,非目的性消费是 指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没有 任何的目的性或没有任何的提前预知, 在某些外在因素(环境、气氛等)的 诱引下而产生的一种冲动性消费。
美容SPA及美味精致异国餐饮名店等休闲 餐饮为主,以珠江路,中山东路的白领上 班族群及观光游客为主力消费对象。 主力品牌包括:星巴克、五十年代厨艺馆、 民国大公馆、鹿港小镇等。 B区——主题餐饮酒吧区:
以异国情调餐饮及大、中型主题酒吧 为主,而消费的人群则多为白领、外商及 公务人员,消费目的以晚上应酬为主。 主力品牌包括:乱世佳人、蓝色轨迹、罗 森堡、乌克兰风情吧等。 二期——商务洽谈区: 主力品牌包括:粤鸿和1912、九佰锅等 街心广场:共和广场、博爱广场、太平 广场、新世纪广场
创新商家组合——去主力店,增功能店:对于购物中心,多数开发商开业采用类似万
达的大主力店模式,但这种模式投资商损失了一部分长期物业的成长。水游城实行去
主力店操作,增加中型特色功能店。
各楼层业态及品牌组合
B2层:家庭娱乐+大型运动品牌店 (运动宝贝、HANG TEN、BHG超市等)
策展为传统商办提升价值南京新地中心案例分析

策展为传统商办提升价值南京新地中心案例分析南京新地中心是一座综合型商业楼宇,集商业零售、写字楼、酒店、餐饮、娱乐等一体化服务于一体。
作为南京市的地标性建筑,南京新地中心可谓是商务人士、购物者、旅游者等各类人群的聚集地。
但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为传统商办楼宇提升价值,提高竞争力成为了压倒一切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以南京新地中心为例,探讨策展在传统商办中的价值提升和作用。
一、南京新地中心的策展定义南京新地中心的策展定义是通过对商业零售、写字楼、酒店、餐饮、娱乐等业态进行有机结合,并巧妙安排展览以及活动,将这些单一业态整合为一个集约型服务平台。
1、提高商业吸引力通过策展,南京新地中心的商业吸引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首先,在商业零售方面,南京新地中心引入国内外知名品牌,如屈臣氏、可爱多、星巴克等,拥有完善的市场储备,在零售市场上占有巨大的优势。
其次,在写字楼方面,南京新地中心也意识到商业与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于企业办公、创造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在酒店、餐饮、娱乐等方面,南京新地中心提供多样性选择,让客户在商务活动或私人娱乐时,能够享受到高品质服务。
2、提升品牌影响力南京新地中心通过策展活动提高品牌影响力,通过一系列的展览、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客户,同时也为商业品牌以及南京新地中心本身塑造了精神价值。
例如,举办艺术展览,吸引了大量关注艺术的精英人士和年轻文化追随者;推出夏季打折季,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到来,增加了南京新地中心的知名度和知晓度。
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客流,也带动了商业的营销模式的转型和升级,为品牌商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3、提升空间价值南京新地中心通过策展,不仅将传统的建筑转化为拥有价值,而且将空间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精心规划每一个空间的布局、形态、色彩、灯光等细节。
例如,灯光的运用可以使某些空间更具视觉冲击力,增强展品效果,制造空间情境;空间色彩的运用可以使某些空间更具差异化和艺术性,吸引大量客户和游客。
南京新街口商业地产调查报告

前言本次对南京市房地产市场进行的实态调研,要紧从南京房地产宏观环境、区域市场状况及竞争市场入手,同时重点了解南京高级住宅、小户型公寓、写字楼、商业等房地产项目进展状况和趋势,并进行了实地考察。
一、调研目的全面深切调研,以获知项目地块的环境特点,即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商业环境政策要求及综合市场环境,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南京楼市整体操作水平、商业进展状况及其对楼市的阻碍,研判并进一步明确项目开发计划的前提条件,从而为本项目进行准确市场定位提供强有力的市场支持。
二、调研时刻2004年6月8日~6月25日三、调研人员瑞尔特房地产顾问机构江苏分公司。
四、信息来源要紧来自于南京市建委、南京市房地产治理局、南京国土资源局、南京市计划局、南京管辖县城的相关行政部门等政府部门;南京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南京房地产评估事务所等专业公司;扬子晚报、南京日报、现代晚报、南京房地产相关网站、南京市年鉴等媒体,和区域市场多个竞争楼盘。
五、调研区域南京市区,重点了解新街口片区。
六、调研对象同类可比性住宅楼房、商城及临街店铺、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销售人员,并重点访谈了对本项目有潜在需求的客户。
七、调研内容一、南京房地产市场、商业进展状况和趋势2、区域市场状况及竞争市场3、项目消费者市场调查4、项目地块状况八、样本容量重点竞争楼盘与潜在竞争楼盘20余个、政府官员10余人、销售人员10余人,市区大型商场及商业店铺20余家,不同形态的潜在客户近300余人。
九、信息整理将取得的原始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做进一步提炼,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整体功能定位及市场定位的研究。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一节项目大体情形一、项目概况二、项目经济技术指标三、项目开发觉状第二节项目区域经济概况一、南京房地产市场概况一、南京房地产供求状况分析二、南京房地产市场特点3、目前南京房地产市场需求特点4、南京各板块简述二、南京宏观经济进展状况及前景预测分析第二章南京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查分析一、南京三类房地产物业市场特点二、三类物业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三、三类物业市场竞争态势分析四、三类物业市场价格趋势分析五、项目所在片区开发态势第三章南京房地产竞争状况分析第一节南京市片区竞争楼盘分析一、竞争楼盘状况与分析第四章南京消费者调查分析第一节消费者住房需求调查概述一、消费者调查的目的二、项目调查方式第二节高端住宅消费群体调查分析一、消费者基础资料二、对高捧住宅的需求分析第三节商务楼消费群体调查分析一、调查说明二、商务楼消费群体调查分析第五章南京新街口商区商业市调报告第一节前言一、调研目的二、调研区域三、重点调研对象第二节新街口商区商业业态构成与分析一、新街口商圈要紧商业布局二、新街口片区商业业态组成及分析三、新街口区域商业特点及进展趋势分析第三节新街口片区商业业种分析一、品牌服装类二、珠宝名表类三、精品配饰类四、文化体育类五、风俗工艺类六、休闲餐饮业七、家居家饰类八、美容美发类九、洗浴休闲类第四节新街口商业地产开发经营模式分析一、新街口商业地产现有开发经营模式二、商业地产开发经营模式特点剖析第六章项目地块调查与分析第一节项目的土地价值第二节项目SWOT分析一、项目优势分析二、项目劣势分析三、项目机遇点分析四、项目要挟点分析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一节项目大体情形一、项目概况该项目地处南京市玄武区,北临长江路,西临洪武南路,南依中山东路为界,东侧与市九中及中山东路体校相邻。
南京新街口商业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城市精神探究

南京新街口商业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城市精神探究作者:管佩弦李雪艳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13期摘要:現代商业公共空间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都市的面貌与活力,人们可以在景观中获得集体记忆,体会到强烈的归属感。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公共空间对促进商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场所理论为依据,梳理南京新街口商业公共空间形态与要素,探讨其城市精神的构建,旨在为当代的商业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公共空间;城市精神;新街口;空间形态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3-0-041 商业公共空间景观中的城市精神一座城市的灵魂造就了其城市精神,它与人们的活动紧密相连。
城市精神是群众文明与道德理想的共同产物,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也是人们所认同的价值观与共同追求[1]。
商业公共空间无疑是最能反映城市精神的地域之一,由于城市精神是公共空间所处的区位、交通、周边的建筑与该商业圈所承载的景观文化和人类活动共同构建的,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与商业空间的连接节点与过渡界面,提升了商业地段的经济实力,营造了城市的活力氛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2]。
虽然商业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形式复杂多样,且服务于不同的功能,但众多要素在一个整体体系中相互依存、协调运行,体现出了公共景观所具备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
2 南京新街口商业公共空间的景观形态与要素南京新街口商业公共空间将商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紧密相连,形成了空间与城市、人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强化了公共空间的连续性[3]。
通过空间形态、空间特征和空间活动,将人们不知不觉地吸引到商业公共空间中,产生认同感与场所感。
2.1 空间形态2.1.1 建筑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要素,它们均有大的体量,外部造型优美,风格独特且文化内涵丰富多元。
如今新街口的建筑仍保留着西方近代建筑风格的痕迹,但整体显得更为和谐与自然,没有一栋建筑为了凸显自我存在而以奇特的造型矗立于此[4]。
策展为传统商办提升价值南京新地中心案例分析

策展为传统商办提升价值南京新地中心案例分析一、南京新地中心项目简介南京新地中心项目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和苏剧院路交汇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
该项目由世茂房地产集团开发,包括地上4层商业和地下2层。
商业部分主要包括奢侈品、餐饮和娱乐等多种业态。
二、策展手法在南京新地中心的应用1. 品牌定位南京新地中心商业部分注重高端奢侈品、餐饮和娱乐三大业态的融合,倡导“品位生活,严选品质”的理念。
在品牌定位方面,项目定位为“时尚、高端、多元、体验”的商业中心,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品质消费体验。
2. 空间规划南京新地中心商业部分在空间规划上强调布局的分层和连贯性,并将主入口设置在商业中心的中心位置。
根据业态的不同,店铺的位置和大小也得到了精心的布置。
此外,项目还设置了多个公共区域,并配备了充足的休息和娱乐设施,如咖啡厅、书吧、影院等,为消费者创造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3. 艺术装置南京新地中心商业部分在装饰上注重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和装置。
如在商业中心的中央广场上,设置了一座巨大的艺术装置,以及一些雕塑和装饰屏风,以增强空间的美感和文化氛围。
此外,商业中心还经常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合作,展示时尚艺术和设计作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
4. 营销活动南京新地中心商业部分在营销活动上重视体验与互动,通过举办各类时尚活动、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品牌入驻。
如在圣诞节期间,商业中心举办了“圣诞市集”,现场打造了一系列温馨、欢乐和浪漫的观光景观和游戏体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逛街和购物。
三、策展手法提升传统商业价值的思考南京新地中心商业部分的设计和运营模式,体现了策展手法的有效运用和创新应用。
通过品牌定位、空间规划、艺术装置和营销活动,打造了高端奢侈品、餐饮和娱乐三大业态的融合、多元、互动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品质消费体验。
最新南京1912案例研究

1、项目案名全城征集 2、举办第四届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1912”街区,举办了名为为“穿越时空——南京1912民国文化”的图片展览。 3、二期开盘举办民国风情派对
➢重大营销节点及节奏: 一期2004年12月28日开业;二期2005年9月18日在南京1912五号楼内院里,二期开盘
THE END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7
乌克兰风情吧
茶/咖啡
星巴克、costa coffe、茶客老站
休闲
金夫人婚纱摄影 、戴维营专业男子 SPA护肤中心、西津足道
其他
KFC、韩国料理、红鼎豆捞
【目标客群定位】
南京及在南京有业务来往或旅游的城市白领/小资、成功人士/外籍人士/商务客人/游客等
【项目运营概况】
经营方式:持有,只租不售,完全市场化运营 运营方式:众多高端活动培育市场,‘总统府’旅游带动人流,政府作为形象窗口工程提供支持
【成功运作产生的效应】——商业影响
南京1912开创了全新的商业运营管理模式,使商业街区的运作标准化、正规化、成为城市商业的重 要部分成为国际国内知名商家及品牌聚集地:俏江南、粤鸿和、mazzo、A8、苏荷、星巴克、必胜客等。
【成功运作产生的效应】——人文影响
加速了南京夜间文化经济的发展进程:南京1912将南京的夜生活推迟了3个小时,从此南京进入了 小资时代。改变了外地人、外籍人士对南京商业经济圈的偏见:“京有三里屯,沪有新天地,宁有 1912” ;引领了南京人时尚休闲理念:南京1912填补了南京白领、小资、文化人群集中消费的空白, 成就了南京市的精英文化 。
【成功运作产生的效应】——引领时尚主流
引领着城市时尚文化的潮流:1912每年策划、执行各类大小活动四五十场。 成为南京最具时尚的新品发布集中地:1912得到各大国际、国内品牌的青睐,成为南京第一商业 热地,每年承接各类时尚品牌发布会近30余场。 成为名人活动名牌产品展示荟萃地:1912在南京市掀起一股股的明星热浪:周星驰、舒淇、葛优、 Junjin(韩国之名多栖明星)等先后百余位明星光临1912,给予了1912极高的评价。 成为影视剧组拍摄基地:三年来有几十个电影或电视剧组在南京1912取景拍摄,最多的一次1912 在1个星期内接待了3个剧组,9位大小明星。 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三年来估计共有网络报道1983314篇、报纸报道632篇、杂志专题106篇、 电台报道介绍786篇、电视台专题报道135篇。
成功地下商业案例分析

成功地下商业案例分析目录1. 案例背景 (2)1.1 市场环境分析 (3)1.2 案例行业概述 (4)1.3 企业概况 (5)1.4 negócio模型初探 (6)2. 比对框架 (7)2.1 成功因素识别 (8)2.1.1 产品/服务特点 (10)2.1.2 运营模式创新 (11)2.1.3 市场定位与目标客户 (12)2.2 核心成功策略分析 (13)2.3 应对挑战与风险分析 (14)3. 案例研究 (16)3.1 案例公司详述 (17)3.1.1 企业文化与管理机制 (18)3.1.2 核心团队及人才战略 (20)3.1.3 运营流程及技术支撑 (21)3.2 成功策略实施过程 (22)3.2.1 产品/服务研发与迭代 (23)3.2.2 市场推广与用户获取 (24)3.2.3 运营管理及客户关系维护 (26)3.3 成果与影响 (27)4. 启示与借鉴 (28)4.1 成功案例的启示 (29)4.2 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 (31)4.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2)4.4 潜在风险及对策 (33)1. 案例背景该项目依托城市地铁网络,利用地铁站附近人流量较大,但是地表面空间有限的特点,进行深层次的商业开发。
地下商业空间的打造不仅限于出售商品,更多是将城市稀缺资源如艺术品、手工制品等形成独具地下文化特色的商业形态。
此案例成立之初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光线、需要专注于声学、空气流通等多方面环境因素下,创造一个舒适的消费环境。
案例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对于地下商业项目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经济周期内消费行为的变化以及市场趋势的深入研究,此项目实现了在经济不确定性下依然保持稳健的财务表现。
地下商店通过提供新颖的购物体验,补充上下午时段的消费时间,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于更多元化购物场景的渴求。
地下商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系列周密的规划与设计,逐步实现了从地下车库到商业中心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