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街口地下商业街案例分析
地下商业装修处理技巧的若干方面探讨

地下商业装修处理技巧的若干方面探讨目前城市的不断扩大,地面商业实体环境在交通、污染以及网络电商的冲击下,商业经济呈下降趋势。
而地下商业空间却有它独自的影响力,其商业经济不断上涨。
一是地下商业空间位于地铁站地下,以及几条地铁线相交的地下空间,交通方便;二是全是中央空调,冬暖夏凉,人的舒适指数相当高;三是地下空间基本是经营食物为主,与淘宝等电商是平行线;四是地下商业空间整体管理有序,又连接着地面大型写字楼与必经的公交要道路线,已经成了各大商家争夺对象。
本文以南京新街口地下商业空间为例,来说明地下商业空间装修处理技巧对商业价值的影响。
一、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价值南京新街口地下空间竖向分三层,地下第三层为地铁一号线站台层,第二层为地铁二号线站台层,第一层为地下商业街,这个综合体现在是南京最繁华的商务区和娱乐休闲区,它从中山南路淮海路路口一直延伸到新街口广场北侧,全长361.8米,总面积3.7万多平方米。
地下综合体步行通道空间设有16个出入口,分别通向地面和新街口地区多家大型商场的地下层。
成为南京开发最成功的区域,商铺租金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2014年11月9日新街口地下商铺中心租金每月价格是每平方米是1800元。
二、地下商业空间装修的特殊性地下商业空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基本是以经营食品为主或手机套等生活娱乐小商品为主,其余的情况很少。
因此地下商业空间的装修,都是会对食品商业为主的。
其有知名品牌麦当劳、大娘水饺,克里丝汀面包,本地知名品牌南京回味鸭血粉丝汤、口喝了等的装修风格,因为是知名连锁店,所以装修风格及色彩是按总公司早已设计过并实践且成功的风格来装修的,因此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这里以人流量最大的新百地下空间,下午6点为时间截点来研究非知名品牌的装修风格对其生意的影响。
本文选了阿里巴巴比萨餐厅和杂碎王两家餐厅的装修风格来比较。
三、地下商业空间装修的色彩风格地下空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开发的成本,实际的层高都是控制在最低合理线以上。
地下商业街案例分析

地铁出入口
新街口地下商业街案例——租金及入驻率表现
2006年新街口地下商业街租金及入驻率表现
元/平方米.月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地下一层 租金(左柱) 地下二层 入驻率(右柱) 20% 0% 60% 40% 100%
B1
8%
80%
B2
¾ 新街口地下一层租金为600元/平方米.月,地下二层租金为222元/平方 米.月。 ¾ 地下二层人流较少(主要是地铁乘客),商铺出租率较低,只有60%。 地下一层虽然租金较高,但人流较多,商机浓厚,因此满租。 ¾ 未来10年内,地铁商铺经营权拥有者对于租金的涨幅控制在每年5%范 围内。
¾
优势.
广州流行前线名店地下商业案例——空间布局
流行前线名店主题商店布局图
¾ 南梦宫:大型电子游戏娱乐 中心,吸引大量年轻人。 ¾ 男士街:街道以黑色为主 题,提供个款不同男士服饰。 ¾ 前卫街:售卖各款新潮,非 主流设计服饰。 ¾ 精品街:售卖港日韩台特色 精品和“最热“卡通人物有 关的产品。
图例 图例
商场出入口 通往地下二层
新街口地下商业街案例——功能布局
2006年新街口地下商业街商业业态表现 教育机构 6% 生活便利 3% 8%
餐饮 30% 服饰 61%
¾ 目前新街口地铁商业基本以服饰为主,占据项目可经营面积的60%。 ¾ 餐饮主要以便利快餐和轻便食品为主,由于地铁商铺没有煤气管道, 因此无法引入特色餐饮。 ¾ 对于地下商业而言,如果希望扩大招商范围,则必须铺设煤气管道。
地下商业街案例分析与借鉴
国家或地区 中国.南京 莱迪地下商城 中国.上海 中国.广州 中国.台湾 日本* 新加坡 徐家汇地铁商城 流行前线 台北地下商业街 虹之町地下商业街 京都波塔地下街 CityLink Mall地下街 业态功能、租金定价、内部设计 业态功能、人流动线 业态布局、人流动线 业态布局、经营模式 出入口设计、内部设计、空间组织、 灾情防范 业态功能、人流动线 案例名称 新街口地下商业 案例借鉴方面 业态功能、人流动线
南京莱迪地下商场的参观报告

莱迪地下商城和新街口地下商场的参观报告本文将参照东南大学地下结构老师的讲课课件,围绕两个位于南京市中心的地下结构在设计方面的做法进行讨论。
讨论的方面主要有地下结构的外观设计、入口设计、室内设计、采光设计、防灾设计这五个方面。
莱迪地下商城1、外观设计莱迪商城位于原正洪街人防工程所在处,属于南京人防办的国有资产,改制后商城属于深圳时尚公司。
至于网上讨论的改制中违规的现象,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据作者猜测,由于原有结构的限制,莱迪地下商城外观设计并不能做到十分出彩。
从莱迪商城的四周看不出任何结构的影子,如果不是各个入口处巨大的招牌,人们很难发现这样一个地下结构的存在。
2、入口设计据作者的不完全统计,莱迪地下商城醒目的入口共有6处,这6个入口均匀分布在正洪广场和正洪大厦底层周围。
6个入口中,只有一个位于正洪广场中部的是开放式的下沉入口,造型与广场融合较好。
其余五个均为普通的楼梯式下沉入口,在地表用门面或另建简易罩子式结构作为入口。
在莱迪的各个入口处,只有一个较大的入口处设置有莱迪的简易地图,整个莱迪找不到一份完整的标有安全出口位置、消防设施位置等重要设施的地图。
更为可笑的是唯一一份稍微完整点的位于莱迪服务部的地图还是错误的。
而且客服也拿不出自己商城的地图。
作者只在他们的办公室墙上看见了一份详细的地图。
真不知道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没有地图的人们会怎么办、往哪跑。
莱迪的各个出口也没有像日本的出口那样标明此出口出去后可以到达哪些地方,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下“出口”。
给在地下购物的人带来了些不方便。
安全出口就更不会有这种标识了。
3、室内设计莱迪商城室内的灯光设计较好。
在逛商场的过程中不会感觉到刺眼,且灯光的形式、颜色、种类很多。
还有一些新颖的灯光设计,比如用布、盘子、灯光造成燃烧的火盘造型,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时尚。
其他方面的室内设计比较普通,统一的店面形式。
没有类似于和室外地面进行视觉上的接触这种别致的设计。
因此,逛久了会对店面失去新鲜感。
南京新街口地下综合体步行通道空间环境研究

挤 、交 通 恶 化 、土 地 资 源 短 缺 等 城 市 问 韪 的 重 要 方式 作 为城 市 可持 续 发展 的 项重 要
容 . 发 迭 国 家 早 在 2O世 纪 初 期 就 开 始 利 用 开 发 地 下 空间 并于 6 0年 代 初 到 7 0年 代 柬 进 人 大 规
n o n J e ou t f ik
un gr d r n om plx i a ig Ths der oun u ba c e n N nj n i i ne t r ugh te 一 s do h o h
} …
cI …
y l ac o 【ss of9 『 t …
co plx 1 . 简 称 地 下 综 台 体 … m e
地 F城 I ¨练
斩 撕 II
A B ST R AC T T r h ough i ve8 i a tgat0n and i dat c0I a I i t j p…P ecton hi waI 9 kJ pas ge n …a vr 『0… a nal … yz t h
一 建 筑
横 开 发高 潮 时 期。 这 些 国家 的城 市 地 下 空间 开
披 甜仝
' ij 境 l  ̄
l 、 潍 划晌 铺 . m
的 划啦 L 供 提 美t堋 境
定 的指 导 : r城 逆 间
发 , 一般 以 轨 谨交 通 车站 建 设 为动 机 和契 机 . 围 绕 车站 廓 边 拓展 空 间 。特 别是 多条 轨 道交 通 线 变 汇所 形 成 的大 型 综 台枢 纽地 区 ,往往 是 同 时 建 有太 片 的 地下 商 业 街区 . 成 为城 市 空间 的 一 个 重要 节 点 ,郑 明 远 在 《轨 道 变 通 时 代 的 城 市开发》 就 将这 种 以 交通 设施 依 托 .交 通 设施与商业或其他功能相结台的综台空间 , 称 为 地 下 城 市 综 台 体 (undei u gr nd r3 o u a 1
地上地下路路通 南京未来地下城全解析

地上地下路路通南京未来地下城全解析地铁一号线开通后,南京由南向北已形成了葡萄状的地下空间结构,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该地下空间结构将成为海星状。
据介绍,未来10年内南京将有10大地下空间区,逛地下商场也将成为一种时尚。
一条跳动的地下“大动脉”,成就了新街口的“地下商城”。
5月28日,地铁二号线(包括东延线)、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又将通车,“地下通道”也将从现在的21.72公里增至近85公里,给南京地下空间的开发注入了新一轮活力,尤其迎合了新街口地下商城的新一轮扩张。
昨天,南京市规划局规划处副处长苏玲也毫不掩饰地铁的这个“功能”:地铁一号线开通后,由南向北已经形成了葡萄状的地下空间结构,随着地铁二号线的通车,该地下空间结构将成为海星状。
“依托轨道交通和地下街,串联单体建筑地下空间,最终将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状地下空间结构。
”据介绍,未来10年内南京将有10大地下空间区,“逛地下商场也将成为一种时尚。
”新街口二号线开通,地下商城“增肥”一倍目前,新街口地铁站的地下空间主要在中山路十字路口以下,主通道从新街口广场北侧一直延伸到中山南路淮海路口,全长361.8米。
地铁站共分三层空间,光是纯为商业用途的负一层,面积就有8000多平方米;而出入口共有16个,与周围各大商场相连。
而相通的商场则都设有地下营业层衔接,像新百、中央、商茂、莱迪都分别拥有1700平方米、1800平方米、8000平方米、5300平方米不等的地下商场,用于经营食品、百货、日用品、服装等各种商品。
这些商场地下层在新街口的地下像触角一样分布,四通八达。
不过,随着地铁二号线的开通,这个地下商城还要“增肥”一倍。
昨天,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何世茂形象地告诉记者,10年内,等周边像丰富路、糖坊桥等全部“掏空”后,这个地下城面积将达到100万平方米,估计有20个中央商场那么大。
26个出入口,新百一家就连了5个与南北向的一号线站台戛然止于新街口大圆盘、不再向北延伸不同,二号线新街口站台则是以大圆盘为中心,分别向东西方向各自延长了200多米,从而与一号线形成了巨大的T形结构。
案例分析_南京新街口地下商圈

减少出入口数量 ,提高步行可达行 。
停车场出口共享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价值分析
增强机动性, 提高内部防灾能力和战时防护能力
防火:出入口数量增 加,利于分散人流, 降 低烟雾浓度,为人员 疏散逃生创造条件。 防爆:降低爆炸所造 成的冲击波 通风:促进空气流动 , 形成风洞效应,同时 可以减少人工通风的 运行费用。 防护:大大提高战时 机动性,从而提高整 体防护效能。
集聚人气促进地价提升价值分析名称铺位连通前租金地铁商场150180750新街口苏宁地铁商铺150180600800万达购物广场地面商铺200300250新街口百货地铁商铺200300500连通后租金呈上涨趋势连通后地下商铺租金高于地上商铺地下空间网络相对于单个地下空间节点来讲其价值将成倍增长地下空间节点越多地下空间网络越大逐步发展为地下城则其产生的价值也就越大
中山路
汉中路 中山南路
中山东路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新街口特点
业态丰富,功能聚集。
新街口商业圈特点 商业密集度高 办公室数量居南京之首 8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 影响辐射力大 30%销售额自南京都市圈 知名商贸企业多 中央、新百 功能聚集 中高档
街吧酒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地下商圈概况
1个中心,25个出入口, 连通工程形成环状辐射商业圈
大洋百货能够直接与中央 商场形成人流互动在外部, 促销、 公益活动上进行一 些联合。从而未来的商业 竞争中可以共同分享广场 促销成果。
本报告是严格保密的。
价值分析
改善地面交通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促进人车分流 ,提高车行速度。 促进资源共享。 地下停车场共享 地下广场共享
人车分离将是未来商圈 发展的趋势
南京地下商业空间分析

南京地下商业空间分析南京城市发展到今天,主城区地平面以上的部分已经被瓜分殆尽,地上空间的过度开发和地下空间的相对闲置已经成为南京市民以及城市管理者共同的尴尬。
要解决城市公共功能匮乏以及布局上的难题,不能过多地指望日益拥挤的地面。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南京地下商铺总量约在40万平方米左右。
地下商铺的聚集与地面商圈产生的辐射效应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些地下商铺基本属于夫子庙、新街口、湖南路等传统三大地面商圈,其经营则一直处于“温吞水”状态。
●夫子庙地下商城南京有名的夫子庙地下商城前几年一直生意红火,专营中低档服装的定位为其带来了大量的人气,但是现在该商城设施老化,功能欠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需要,生意日渐低迷。
●新街口地下商圈地铁一号线从新街口中间穿过,地下的十来个休闲购物场所被分成一东一西两大部分。
东面有商茂百货地下购物中心、新百地下商城、莱迪广场等,已初具人气。
西面以东方商城地下富城美食广场为主的一批地下商铺定位于中高档消费,由于地铁尚未开通,人流很少,目前生意还不行。
●湖南路地下商圈湖南路的地下商业设施温妮、温莎地下购物中心主要集中在西、中段,由于与湖南路整体的休闲时尚定位相吻合,这两处地下购物中心整体情况不错。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规划打造湖南路地下步行街和地下购物中心,以图一举打响湖南路地上地下两张牌。
●北极阁地下商业中心北极阁广场的建设带动了北极阁地下商业圈的开发。
如今,北极阁地下商业中心吸引了肯德基、大型超市乐客多等入驻。
但虽然有大牌抬势,由于远离地铁,周围商业氛围不浓,目前生意一般。
●地铁商铺被苏宁电器集团以1.2亿元“吞下”的南京地铁1号线沿线商铺已进入招商阶段。
随着2005年地铁1号线的运行,2万多平方米的商铺空间将开门迎客。
地铁1号线沿线共16个站点,除元通站、中胜站和中华门外站以外,其余均设有商铺。
其中奥体中心站为整体商铺,新街口站和小行站为整体商铺和零星商铺两种形式兼有,其余均为零星商铺。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论文地下1101 杜康 13号

南京市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分析报告学生姓名:杜康学号:1808110113所在学院:交通学院专业: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教师:蒋刚2013 年12月目录第一章新街口地下空间建设前期规划 (3)第二章新街口地下空间现状特征 (3)一、新街口地铁换乘车站 (3)二、新街口地下商业街和地下商场 (4)第三章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发展的不足 (10)第四章对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发展的建议…………………………报告内容要求:通过现状观察、拍照、尺寸丈量等手段,利用网络收集前期规划、建设等相关资料,总结南京市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的现状特征(布局、类型、尺寸等),分析其发展不足,提出相应建议,形成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调查报告。
第一章新街口地下空间建设前期规划新街口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为长江路、上海路、管家桥、王府大街、石鼓路、淮海路和洪武路所围的面积1平方千米,是南京市商业最集中,商业容积率最高、最繁华的的商业中心,其商业利润约占全市1/3。
但是由于城市各种设施的缺陷,新街口地区存在以下问题:1)该地区地下空间面积虽然达到30万~40万平方米,但基本为高层建筑地下室,且功能上以机房和车库为主,相互独立,没有统一规划,布局凌乱,缺乏联系,其状况制约了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2)地面交通极其繁忙,这里是最繁华的的商业中心,同时又是市中心的汉中路、中山东路和中山路、中山南路交通主干道的交汇点,因此人流车流十分拥挤。
3)道路狭窄、街区拥堵,该地区主干道路仅宽40米,两边高楼林立,中山南路及圆形广场上架设多座人行过街天桥,整个街区人流拥挤、车流嘈杂。
每逢节假日,情况更加严重,过街天桥上人满为患,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新街口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
4)该地区客流量大,以商业客流为主,商业营业规模约占全市的30%。
据历年统计,新街口地区是客流最集中的地区,该地区日均客流量超过50万,节假日的突发客流量更大,可达60万~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