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摄影的基本技巧
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

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
颞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也是口腔颌面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颞颌关节进行X光片拍摄,以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关于颞颌关节X光拍摄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常用的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方法
1.侧位片拍摄法:侧位片最适合观察颞颌关节运动情况,该方法是将X 光片设在患者侧面,使得头部与脊椎成90度,然后打开口腔,让医生拍摄颞颌关节的侧位片。
2.开口位片拍摄法:开口位片拍摄法可用于检查关节内部的病变,是将X光片垂直置于患者的开口部位,拍摄该部位的X光片,利用其图像以观察颞颌关节部位的病变情况。
3.斜位片拍摄法:斜位片拍摄法主要用于观察颞颌关节内侧的各项组织情况,在摆拍时应先将头部向前倾斜约15度左右,然后再侧头45度左右,使得颞颌关节呈现良好的角度,如此便于医生拍摄出图像。
二、X光片拍摄前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进行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前,必须检查病人是否有对X光或者放射性物质的过敏反应。
2.病人需要拍前仔细咨询医生,了解拍摄过程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必要时应与家属一起签署免责协议。
3.病人在X光拍摄过程中需要配合医生操作,如果因为拍摄姿态不稳
或者咬合不当而导致拍摄质量不理想,则需要再次拍摄。
4.妊娠期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身体较差的病人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接受不必要的颞颌关节X光片检查。
总之,颞颌关节X光片拍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适用于颞颌关节
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拍摄之前,病人必须了解拍摄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整个过程能够安全、准确地完成。
正畸口内外拍摄标准

正畸口内外拍摄是正畸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能够提供给医生详细的口腔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下面是正畸口内外拍摄的一般标准:
1. 口内拍摄:
- 正面口内照片:应该包括整个口腔,包括牙齿、舌头和软组织等。
拍摄时要求咬紧后牙,嘴唇微微张开,以展示正畸问题的完整情况。
- 侧面口内照片:应该拍摄左右两侧的牙齿、舌头和软组织。
拍摄时要求咬紧后牙,保持自然的头颈姿势。
- 牙弓内拍摄:用于观察牙齿在颌骨内的排列情况,判断问题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
此照片通常由专业的医学影像设备(如X射线)完成。
2. 口外拍摄:
- 正面口外照片:要求清晰显示整个面部和口腔区域,包括唇部、鼻子和下颌等。
可以用于观察面部对称性和嘴唇的状态等。
- 侧面口外照片:要求清楚展示脸部轮廓和下颌位置等。
可以用于评估垂直和水平关系、颏部的情况和下唇的位置等。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常见的口内外拍摄标准,但具体的拍摄要
求可能会因医生的个人偏好、患者的情况以及医疗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拍摄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正畸专科医生,以了解他们的具体要求和指导。
这样可以确保拍摄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口腔正畸医学摄影技术

口腔正畸医学摄影技术口腔正畸医学摄影的重要性及照相器材〔一〕1、可用于面颌像拍照的相机是〔C 〕A、微单相机B、卡片相机C、单反相机D、长焦相机2、作为口腔正畸摄影来说,可选择的相机型号最适宜的是〔A〕A、EOS70DB、EOS10DC、EOS50DD、EOS600D3、关于像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 〕A、相当于传统摄影中的卤化银影像,把原来在像纸上呈现出的影像分解为很多点,每个点称为个像素B、像素越高它的清楚度就越好C、是当前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D、厂家给出的像素是一个总的像素,包括相机本身启动占用的像素和画面图像的像素4、口腔正畸医师诊断治疗必备的三大资料,不包括〔B〕A、面颌像B、病例C、石膏模型D、X 光片5、口腔正畸医师在拍摄颌面像时,模式转盘一般选择〔A〕A、M 挡B、Av 挡C、Tv 挡D、P 挡6、关于面颌像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D〕A、面颌像可用于对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评价B、教学方面,面颌像可作为直观的教材C、面颌像积存起来之后可做为科研方面的临床证据D、面颌像要突出他的欣赏性7、关于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特点,说法错误的选项是〔D 〕A、拍摄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看到通过镜头的影像B、它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全都C、格外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D、缺点是可能存在视差的问题8、以下各型号的佳能相机,性能最好的是〔D 〕A、EOS70DB、EOS60DC、EOS10DD、EOS5D9、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C〕A、字节B、像素C、区分率D、焦距10、用于描述画质的单位是〔A 〕A、字节B、像素C、区分率D、以上都是口腔正畸医学摄影的重要性及照相器材〔二〕1、有关定焦镜头的作用特点,描述错误的选项是〔D〕A、简洁的定焦镜头可以发挥成像比较清楚地作用B、主要用于特写C、定焦镜头往往把成像质量放在首位D、寻常我们拍照一般用的是定焦镜头2、照面颌像一般用的镜头为〔D〕A、变焦镜头B、定焦镜头C、微距镜头D、定焦微距镜头3、在临床当中,假设用F22 的光圈,感觉光圈暗的话,可以将光圈调至〔A 〕A、F16B、F32C、F44D、F644、关于感光指数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B〕A、用于协作光圈,调整图像的曝光量B、感光指数数值越大,图像质量越好C、比照片共性化要求比较强,就要自己调整感光指数D、感光指数既可以在机身按钮调整,也可以在液晶显示屏上调整5、关于光圈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A、光圈是一个用来把握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B、光圈在机身上的标识一般都用F 值来表示C、F 值的大小可以任凭设定调整D、F 值越大,光圈越暗6、在使用环形闪光灯拍摄口腔照片时,快门速度一般不能超过〔A〕A、250B、200C、125D、607、有关相机锂电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B 〕A、电池强度很大,用的时间比较长B、第一次充的时候一般最好要十二小时以上,才能完全布满C、锂电池随着应用的增多,容量会渐渐降低D、该电池的优点是电量用完后可以即冲即用8、以下字母中不是用于描述画质的字母符号的是〔C 〕A、LB、MC、 FD、S9、关于定焦镜头与变焦镜头的区分,错误的选项是〔A 〕A、一般来说变焦镜头成像要优于定焦镜头B、变焦镜头其优点就是可以变焦C、变焦镜头满足变焦的同时,会导致光线在经过这些镜片时质量会损失D、定焦镜头会把成像质量放在首位10、有关微距镜头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B 〕A、微距镜头是一种可以格外接近被摄体进展聚焦的镜头B、微距镜头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大小要大于被摄体自身的真实尺寸C、微距镜头它有放大作用D、微距镜头对于拍摄小物体颇具价值口腔正畸医学摄影的重要性及照相器材〔三〕1、拍照时不需要拉钩的是〔C 〕A、颌像B、颌面像C、面像D、以上都需要2、口腔正畸医学摄影不推举应用轻松式相机的缘由是〔D〕A、轻松式数码相机的镜头没有定焦B、轻松式数码相机的镜头没有微距的功能C、轻松式数码相机的镜头没有放大功能D、以上都是3、关于照相机的关心器材反光镜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A、主要作用是给口腔内部供给光线B、用于反射口腔内部构造,以利于拍摄C、材质可分为玻璃、金属两种D、它镀的银是在镜子的外表4、反光镜镀银在外表的缘由不包括〔D 〕A、消退一些不良的光线的干预B、避开两个界面同时反射光,对图像造成干扰C、提高摄影的质量D、便利反光镜的制作5、关于口角拉钩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 〕A、用来拉开口唇,充分暴露口腔内的牙齿、牙龈粘膜等软硬组织B、通常用于颌像、颌面像摄影C、一般为金属材质D、可分为正位、侧位拉钩6、可以做为图像永久保存的措施是〔D 〕A、存储卡B、硬盘C、电脑D、磁带机7、口腔正畸医学摄影照相机主要组成局部不包括〔A 〕A、反光镜B、环形闪光灯C、机身D、镜头8、照相过程中,假设觉察图像两侧光线亮度不全都了,最可能的问题是〔B〕A、闪光灯电量缺乏B、闪光灯管损坏C、光圈的问题D、取景角度的问题9、口腔正畸医学摄影所用的相机为〔A 〕A、单镜头反光相机B、卡片相机C、长焦相机D、变焦相机10、关于环形闪光灯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D 〕A、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B、口腔正畸医学摄影时一般选择手动模式C、M 1/8,数值1/8 为闪光灯的输出指数D、每次开机都需要重调到手动模式口腔正畸医学摄影的技术与技巧1、拍照正面像时,取景范围的要求描述不准确的是〔D 〕A、患者面部位于画面的正中B、鼻梁与画面左右两侧距离相等C、两眼连线与画面底边平行D、患者下颌距画面底线4mm2、有关面像背景的要求,错误的选项是〔D 〕A、质地要求粗糙B、颜色要求与头发的颜色形成猛烈的反差C、颜色以蓝色最正确D、颜色以白色最正确3、拍照颌像时的假想平面是〔A 〕A、上中切牙的切端、与左右上第一磨牙所形成的平面B、下中切牙的切端、与左右下第一磨牙所形成的平面C、上中切牙的切端、与左右上其次磨牙所形成的平面D、下中切牙的切端、与左右下其次磨牙所形成的平面4、拍摄正位颌像时,调焦点的位置是〔C〕A、尖牙的位置B、左右第一磨牙连线的中点C、切牙的位置D、口腔正中区域5、相机与颌像的位置关系是〔C 〕A、仰视B、俯视C、平视D、以光线的明暗程度打算6、有照顾相室的设置,错误的选项是〔C〕A、分为拍照面相的区域和拍照合像的区域B、拍照面像区的背景位置要求光线对称C、被拍照者的座椅要求固定不动D、拍照者的座椅可以升降并可以转动7、以下各项与提高照片的可视性关系不大的是〔A 〕A、拍照的体位B、照片的曝光量C、照片的取景构图D、拍照时的调焦8、推断患者头部放端正的方法,不准确的是〔D 〕A、正面像时患者的两眼连线与水平面平行B、正面像时两外呲到相应耳朵的距离相等C、侧面像时患者眶耳平面与水平面平行D、正面像时鼻梁与画面左右两侧距离相等9、拍照侧面像时,取景范围的要求描述不准确的是〔B 〕A、主要显现患者侧貌B、患者的耳朵位于画面的正中C、患者的眶耳平面与地面平行D、鼻尖到相应的画面的距离为3~4mm10、拍摄正位面像时,调焦点的位置是〔B 〕A、病人的鼻尖区域B、病人的鼻根区域C、病人的额头正中区域D、病人的切牙的位置不同类型错颌畸形摄影时的留意事项1、拍摄面颌像时比较常见的图像质量问题是〔D 〕A、图片的真实性B、咬合关系的转变C、图像的清楚程度D、以上都是2、拍面颌像时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不适宜的是〔C 〕A、提前使患者生疏口角拉钩性能B、宣传图示C、多给患者讲解相关的专业学问D、多用确定的语言鼓舞患者3、有关前牙深掩盖畸形及其拍照留意事项,描述错误的选项是〔D 〕A、往往在治疗中佩戴头帽口外弓B、面像的时候留意避开口外弓挡住鼻子和眼睛C、防止口外弓将头发搞乱,影响面像的质量D、患者上牙弓的长度和高度畸形,拍覆合掩盖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曝光量的问题4、唇腭裂患者照相的难点,不包括〔A 〕A、颌像不易找好假想平面B、骨的畸形C、唇部活动度很小D、开口度小5、有关唇腭裂畸形及其拍照留意事项,描述错误的选项是〔D 〕A、唇腭裂患者,一般来说都有牙槽骨的畸形B、唇部的活动度格外小C、拍照时应尽量接近标准面颌像的要求D、照侧颌时建议用侧颌的反光镜6、有关双颌前突的病人及其拍照留意事项,描述错误的选项是〔B 〕A、这类病人一般来说在面部是开唇露齿的B、照面像的时候,要让患者闭上嘴巴C、在颌像拍照的时候,患者两牙弓的长度格外长,这个时候覆合掩盖像难照D、照面像的时候,要让患者嘴唇放松7、以下错颌畸形中,不存在假想平面难找的问题的是〔D 〕A、开合畸形B、反合畸形C、闭锁性深覆合D、前牙深掩盖8、曝光准确性的必要条件不包括〔C 〕A、光圈设置B、快门设置C、焦点的设置D、环形闪光灯的设置9、在图片资料的可用性方面,选择图像的原则不包括〔B〕A、画质良好B、画面美观C、节约空间D、可用于多媒体需要和打印需要10、造成图像不清楚的缘由是〔C 〕A、景深不够B、调焦点不适宜C、A+BD、以上都不是。
口内外数码拍照标准

a) 对焦在中切牙牙龈乳头,牙面就不会反光。 b) 咬合平面为一条直线,镜头和咬合平面垂直。 c) 构图涵盖7号牙近中,前牙和后牙清晰。相对的牙齿
大小一致。 d) 所有牙列充分暴露(一般选用大号拉钩)
口内照:全牙弓非咬合影像
9
相机以瞳孔连线为水平线,面中线为纵线,包 含上下颌全部的牙齿,使用两个大拉钩充分牵 拉
包含面部和颈部,自然微笑和 口唇休息位照。
Tips: 颞下颌关节为图像的中心
人像照:45°侧面部照片
15
以眶耳平面为水平线,眶下区 为中心,被拍者45度整体转身, 目视前方
包含面部和颈部,自然微笑和 口唇休息位照。
Tips: 颧骨为整个图像的中心,可见 对侧外眼眦(外眼角)
18
曝光过度
曝光不足
(反映后牙牙齿,颊侧牙龈,咬合情况)
Tips: a)对焦,尖牙和磨牙做一假想平面,镜头和假
想平面垂直或者和尖牙远中位置垂直。 b)取景,涵盖对侧一号牙,对侧颊壁,和7号牙
近中颊尖。 c)拍摄时可要求客人低下巴,方便拍摄
口内照:上颌牙列照
11
包含上颌全部牙齿,使用小拉钩45度牵拉上唇, 使用反光板反射上颌牙弓内所有牙齿,可清晰 看见前牙唇面
(反映上颌牙弓的形态,上颌牙齿的排列,上 颌牙齿咬合面的形态,硬颚组织的情况)
Tips: a)对焦,反光板内虚像颚皱襞垂直 b)取景,后牙至7号牙近中,唇侧完全暴露无遮
挡,可见牙龈厚度 c)拉钩完全牵拉开,暴露所有牙列 d)气枪远处吹干反光板
口内照:上颌牙列照
12
包含下颌全部牙齿,使用小拉钩45度向下、外 牵拉下唇和颊部软组织,大张口,紧贴下牙列 放置反光板,与下牙列呈45度,反光板不接触 下牙列。嘱患者后缩舌体。
拍小牙片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拍小牙片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引言拍小牙片是一种常用的口腔检查方法,通过X射线照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牙齿和口腔的情况,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拍小牙片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检查方法。
流程准备工作在进行小牙片拍摄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患者询问: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孕妇状况等信息。
2.安全防护: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都佩戴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铅衣、口罩、手套等。
3.设备检查:检查X射线机器的工作情况,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4.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拍摄流程,并告知患者需要取下所有的金属物品,如牙套、耳环、眼镜等,以免干扰照片质量。
拍摄位置确定1.坐姿:让患者坐在舒适的座椅上,调整好姿势,确保头部和颈部处于一个平行的位置,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照片角度:让患者稍微倾斜头部,使X射线照射正面或斜面进行拍摄。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拍摄多个不同角度的照片,如正位、斜位等。
牙片贴合1.选择合适的牙片:根据拍摄的具体部位和患者的牙齿大小选择合适的牙片尺寸。
2.牙片包装:打开牙片包装袋,取出牙片,避免手指接触牙片的表面,以免影响照片质量。
3.牙片置入口腔:将牙片轻轻置放于患者需要拍摄的牙齿位上,确保贴合紧密且不会移动。
摄影操作1.操作者位置:操作者应站在X射线机旁边,确保能够清晰地看到患者的牙片和X射线机器的操作界面。
2.调整参数:根据拍摄的具体需求,调整X射线机器的参数,如曝光时间、曝光强度等。
3.按下曝光按钮:当患者牙片和X射线机器位置确定后,操作者按下曝光按钮,让机器发出X射线以进行拍摄。
4.注意安全:在拍摄时,操作者和患者都要注意避免直接暴露在X射线的照射区域内,以免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照片处理1.显影:将曝光后的牙片放入显影液中,按照显影液的说明书上的时间进行显影,直到出现清晰的影像。
2.停止显影:在显影结束后,将牙片放入停止显影液中停止显影过程。
3.定影:将停止显影后的牙片放入定影液中,按照定影液的说明书上的时间进行定影。
小牙片的拍摄方法

0.10-
下颌下缘上1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精选文档3028上颌12006上颌3006上颌456008010上颌78010012010精选文档下颌12006下颌3006下颌456008010下颌78010012精选文档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上颌11:鼻尖40上颌22:鼻尖与鼻翼连线的中点
上颌33:鼻翼45上颌45:瞳孔线做一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颧骨的前方)30
上颌5678:外眼角下垂线与听鼻线的交点(颧骨下缘约一个横指,相当于1厘米处)(颧骨的下缘)28
下颌为:下颌下缘上1厘米处的假象相对应的牙齿位置上
\
上颌120.06下颌120.06
上颌30.06下颌30.06
上颌4560.08-0.10下颌4560.08-0.10
如何运用X光机拍口腔小牙片2改良版

1、拍片准备
二 、拍片准备
必备物品:(1)移动式X(2)光持便携式X光机防(3)辐射服(4)柔性影像片(5)柔性影像片保护套(6)橡胶手套(7)电脑 和卡瓦扫描仪
二、如何正确判断一张影像图
问:如何判断一张影像图片是否清晰? 答:凭经验目测,根尖、牙周膜、髓腔,牙槽骨、颏孔、下颌神经管等清晰可见。
常见错误原因及改进
主诉牙不在中心位置出圈
1.患者头移动,多因椅子无头托 2.手固定不稳,紧张,移位,持片夹使 操作简便 3.水平,垂直角度不准,造成出圈(双 方原因)
上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位 上颌第二、第三磨牙位 下颌中切牙及侧切牙位
下颌尖牙位 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位 下颌第二、第三磨牙位
向足侧倾斜 向足侧倾斜 向足侧倾斜 向足侧倾斜 向头侧倾斜 向头侧倾斜 向头侧倾斜 向头侧倾斜
x线倾斜角度 +42° +45° +30° +28° -15°
-18°-20° -10° -5°
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下颌片 坐姿: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听口线:外耳道上缘-口角
手姿:举起健侧手食指按住牙片下1/3处, 其他4指握拳,肘关节抬高与肩平齐,拳心 向外,形成“弓”型,利于稳定。
三、 拍片方法—球管角度
投照上、下颌牙齿时X线倾斜平均角度(垂直角度)
部位
X线倾斜方向
上颌中切牙及侧切牙位 上颌尖牙位
(1)
牙齿X线摄影.

分角线摄影角度
中心X线的角度
注意事项
口内摄影放取胶片时应注意卫生,反复使用的胶 片套及单页增感屏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防止交 叉感染。 牙齿摄影时,焦 - 片距取 20 ~ 30cm ,管电压取 70~75kV,管电流量为50 ~80mAs 。口内摄影 除采用传统的分角技术法外,还可采用长焦距摄 影法,即焦-片距取70~80cm,其他参数作相应 的调整,以满足胶片感光量的要求。
常用摄影体位
上颌切牙(21 l2)位 右上颌尖牙与双尖牙(543 左下颌磨牙( 678)位 )位
上颌切牙( 21 l2 )位摄影要点
①被检者坐于特制的椅子上,头部呈基础体位,听 鼻线与地面平行; ②被检者口张大,胶片置于口内,紧贴上颌切牙的 舌侧,嘱被检者用手固定胶片; ③中心线与矢状面平行,向足侧倾斜60°(即垂直于 切牙长轴与胶片的分角面),经鼻尖射入胶片 。
下颌牙摄片头颅位置
注意事项
牙齿摄影方法有口内摄影法和口外摄影法。 放置胶片时,应将胶片的感光面贴近牙齿的舌 侧。前磨牙及磨牙摄影要求胶片横放;切牙摄 影要求胶片竖放;尖牙摄影要求胶片长轴与牙 体长轴呈45°角。 牙片的固定一般由被检者自行固定,上颌牙齿 摄影时,被检者用对侧拇指轻压胶片背面中心, 压力要适中,避免牙片过度弯曲,余四指伸直 或屈曲呈半握拳,下颌牙齿摄影时,被检者用 对侧示指轻压胶片背面中心,余四指屈曲。
右上颌尖牙及双尖牙体位
左下颌磨牙(
678)位
①被检者坐于特制的椅子上,头部呈基础体位,听 口线与地面平行; ②被检者口张大,胶片置于口内,紧贴左下颌磨牙 的舌侧,胶片长轴与咬合面平行,嘱被检者用手 固定胶片; ③中心线与正中矢状面呈 80°~ 90° 且与牙齿下颌 咬合面呈0°~-5°经左下颌磨牙的体表定位点射 入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