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图

合集下载

博克图医院医院辖区地名考

博克图医院医院辖区地名考

博克图医院医院辖区地名考牙克石原为喜桂图旗所在地。

牙克石本为满语地名,由来已久。

全称为“扎敦毕拉雅克萨”,“毕拉”满语“河”之意,意为扎敦河冲塌的河岸,扎敦河从牙克石市区蜿蜒汇入海拉尔河,河水冲刷河岸,地貌凸凹,扎敦毕拉雅克萨这个地名,皆源于河水冲刷而形成的地貌特征。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为抵御沙俄东侵,适应当时政治、军事需要,在满洲地方设置多路驿站。

1903年,中东铁路运营建站,依地而名为牙克什,日本强行收买中东铁路时,改名为牙克石,沿用至今。

1983年喜桂图旗改为牙克石市。

卓山为“濯山”之讹,位于牙克石市东5公里处。

卓山生草不生木,故有“童山濯口”的意思。

1903年中东铁路运营时为19号小站。

1906年称扎通沟,后又易名捷维纳斯。

伪满铁路时期改称卓山站。

小北1901年东清铁路建成时,取站名“那特里处纳”,后改称小北。

免渡河位于牙克石市东南31公里出。

东邻鄂伦春自治旗。

该镇以河取名。

清代为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驿路台站之一,其名为“扪都克依”。

1903年中东铁路运营时定名免渡河,由“扪都克依”演变而来。

免渡为满语,意似为平安的河,此义仅为传闻,并无确切考证。

北头河1901年东清铁路建成时,取站名“克利沃衣”,后改称北头河。

乌川1901年东清铁路建成时,取站名为“赛尔勒斯基”。

伪满称“乌江”,后改称乌川。

三根河本为场名,在免渡河镇区东54公里,扎敦河东岸河谷台地。

1956年建三根河森林经营所,1969年改为林场,林场职工家属迁此拓建房舍,遂成村落,村以场名。

而铁路在滨洲线上建站时,因距该村最近,故取得站名为三根河。

乌奴耳亦称乌诺尔,本为镇名,位于牙克石市东南59公里处。

乌奴耳为蒙古语“美丽富饶”之意。

清代为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驿路的第八台,因该台附近有乌诺里河,故得名“乌诺里”。

1903年中东铁路运营时,设站取名乌奴耳,实为同义异写,而当时的乌诺里镇便随之而改为乌奴耳镇。

哈拉沟本为村名,在乌奴尔镇东南9公里处,因村座落在哈拉沟北岸,故而得名,椐《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记载,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版记载,该地名为霍尔果;《呼伦贝尔志略》交通志注释此处:“旧有桥,蒙古语为霍尔果”。

风电场水保方案实例

风电场水保方案实例

风电场水保方案实例随着全球关注环保和可持续能源的增加,风电场在未来能源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攀升。

然而,由于大型风力发电机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相对于其他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显著。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水保措施的实施和计划,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本文将介绍近年来风电场水保方案实例。

1. 黑龙江省博克图风电场水保方案实例黑龙江省博克图风电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占据了大量的草原,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轻对环境的损害,博克图风电场首先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尽可能少开垦土地的策略,尽量减少对当地草原的破坏。

同时,在风电场周围开辟了数千亩水田,引导雨水和河水流入水田,形成人工湿地,有效提高了风电场周围区域的生态环境。

2. 河南省清风湾风电场水保方案实例清风湾风电场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该地区原来为平原农田和村落。

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为了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风电场采用沟溪水利工程技术,将周边农田水系进行整合,改造村落空地和路沟进行降蓄、中沟分流、弃水治理等工程,建成了包括洪涝保护、农田灌溉、农村饮水、水域治理、生态修复于一体的水保工程体系,有效提高了风电场周围区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轻了降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了农村居民的生态与经济安全。

3. 湖北省皮山风电场水保方案实例2009年,湖北省红花山的皮山风电建成,建成后,几年雨水的反复淋洗,导致下游保家坝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形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风险。

为了遏制下游水库富营养化问题,该风电场采用新型生态除藻技术,对下游水库进行藻类生物除去,同时利用风电资源补偿下游水库环境治理工程所消耗的能量,充分实现了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体而言,风电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关的水保措施来减轻影响。

以上三个风电厂所采用的水保方案,有效弥补了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不足,具备一定的可参考性。

博克图医院院志序言及目录

博克图医院院志序言及目录

博克图医院院志序言及目录博克图医院院志牙克石市博克图,铁路,医院院志1903——2010牙克石市博克图医院院志编辑部编博克图医院院志《博克图医院院志》编审委员会主任李杰杨福成委员陈志波王景辉赵艳玲崔慧杰尉淑敏刘淑娟李建忠王宏《博克图医院院志》编辑部主编陈志波执行主编陈志波编辑梁红梅赵艳玲刘淑娟尉淑敏王景辉王宏王立波伊凤洁档案资料梁红梅摄影陈志波计算机编辑王景辉打字梁红梅刘淑娟校对陈志波杨福成李杰版式设计陈志波王景辉撰稿陈志波博克图医院院志序言翻开博克图(铁路)医院撰辑的这本[院志],就会给您带到难忘的回忆中,这本院志的呈现,记载着博克图(铁路)医院百年发展历史的变迁;记载着几代博医人遵循“博大、爱心、追求、奉献”的宗旨,百年来为人民群众健康付出的精湛医术、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记载着许许多多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健康与生命的希望在这里实现。

百年的峥嵘岁月,百年的风雨历程,博医人用心系病人、关爱生命的高尚精神;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献身精神,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留下了一代又一代博医人闪光的足迹。

当看到博克图(铁路)医院在跨越百年发展壮大的景象,每名博医人都会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今天,用朴实真诚的手笔,记载下博克图(铁路)医院百年历史变革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

在撰写这本[院志]的过程中,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着“高效真实,尊重历史发展”的原则,选派文笔写作上的精兵强将,由医院工会主席陈志波主笔,副院长王景辉亲自策划编辑,梁红梅等同志密切配合,历时近两个月的时间,不辞辛苦。

为了使这本[院志]真实反映百年发展的历时画面,先后拜访了曾在医院工作过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老医务工作者,通过他们对医院百年发展历史的回忆,详细记录下来,追随他们的回忆,翻开历史的档案,边问边查,一路走来,经对这本[院志]反复核对后,才与读者见面。

博克图医院历任各级组织负责人

博克图医院历任各级组织负责人
吴凤玉
(兼职)
1980-1983
医院医师、传染科主任、主治医师。医疗办主任、已退休。
曾庆春
(兼职)
1983-1987.9
医院口腔科医士、医师、医疗办主任,已退休。
刘凤山
(第一任专职)
1987.10-1992.3
曾任博克图机务段探伤工、定额员;医院工会主席。调任博克图车辆段工会主席。
翟绪鹏
1992.4-2000.9
由齐局卫生处调回,文革期间任生产指挥小组组长,解放后任满铁医院院长。
张恩波
1968——1970
军代表,第一革委会副主任高凤山。
任延石
1970——1972
原扎兰屯疗养院长,解放干部任我院革委会主任,以后改为院长。
王天祥
1972——1982.10
由满铁医院调回,82年调齐局卫生处,合局后调齐铁中心医院,83年离休。
胡维成
1957.5——1957.12
三棵树医院调入,同年调回。
金鑫
1958.1——1958.8
哈中心医院调入,同年调齐铁中心医院。
王天祥
1958.9——1960.7
部队转业,60年调齐局卫生处。
郭荣三
1961.8——1961.10
齐中心医院药剂科主任,一年后调回。
王天祥
1961.8——1966.10
王福学
1982.11——1987.4
73年口头代理,79年下令副院长,82年11月代理院长,84年下令,87年退居二线,92年退休。
李逢林
1987.5——1987.9
内蒙古医学69届,90年9月调丹东市客车厂医院
孙洪涛
1987.10.——1996
北铁医65届,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院长

博克图伪满洲国建立宪兵队警察机构

博克图伪满洲国建立宪兵队警察机构

博克图伪满洲国建立宪兵队警察机构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方柳条沟附近自爆南满铁路,反诬南满铁路被东北军炸毁,并以此为借口,于当夜10时20分突然炮击我沈阳东北军北大营。

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当月中旬,原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陆军中将谢珂转道到海拉尔投奔苏炳文,积极投身抗日救国,就任苏炳文的参谋长。

伪满洲国决定建兴安东省,统管原东北三省蒙旗地方,下设东、北南三个分省。

大兴安岭以西原呼伦贝尔地方兴安北分省公署取代原呼伦贝尔副都统公署,省会设在海拉尔,岭东由布特哈旗地方建立兴安东分省公署,取代原布特哈旗总管公署,省会设在扎兰屯。

29日,伪满洲国成立兴安局,将呼伦贝尔地区划为兴安北分省,省会是海拉尔,省长凌升。

30日,伪满洲国公布兴安省官制。

伪满随之在此建立了严密的警察机构。

1932年3月,兴安北分省成立的同时,在省民政厅内设警务科,负责社会治安工作。

7月8日,苏炳文与张殿九商议决定在海拉尔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抗战。

参加会议的有张殿九少将、谢珂、金奎壁中将等。

会上,传达了北平会议上张学良将军的部署。

黑龙江西部地区被划为第六义勇军管区,苏炳文被任命为总指挥。

27日,呼伦贝尔警备司令兼二旅旅长苏炳文在海拉尔发动反满抗日暴动,解除了守卫“满洲航空株式会社”,即西山机场的日伪警察武装,先后在海拉尔、满洲里收容日侨九百余人,监禁了日本驻满洲里领事山本。

10月1日,在海拉尔头道街体育场(今苏联红军烈士陵园)召开了万人军民大会,苏炳文在会上庄严宣布,东北救国军正式成立。

自即日举旗抗日,誓死保卫国土。

大会将抗日誓师大会通电中外,同时给张学良将军去了专电。

2月4日,苏炳文因抗日失利,雷视频,与马占山等率部撤入苏联。

翌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海拉尔。

28日,伪满公布《兴安警察局官制》,海拉尔日本党宪兵分队成立,隶属于齐齐哈尔日本宪兵本部。

1933年1月,根据《兴安警察局官制》将民政厅警务科升格为省公署直属的警察局,称兴安北分省警察局(亦称海拉尔兴安警察局,局长苏勒芳阿)。

史话铁路在博克图及博林线的修建

史话铁路在博克图及博林线的修建

中东铁路在博克图和博林线修建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称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

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东至绥芬河。

从大兴安岭林区穿过的西部干线区段,称为滨洲铁路,全长935公里。

从碾子山进入牙克石林区。

由哈尔滨经长春到大连的南段,全长近2500公里。

在林区还有博林线、牙林线等重要铁路支线。

中东铁路的战略意义。

1891年沙皇俄国为了巩固远东地区的国防,加强远东地区和俄罗斯中央政府的联系,决定修建西起车利亚宾斯克东到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从赤塔穿过中国东北腹地,直达海参崴,与路经西伯利亚相比,不仅地形有利,取材方便,劳动力有保障,能节省3700万卢布的巨额开支,而且可大大缩短铁路的长度。

同时还可借助铁路,加强在东方的军事力量,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对自己的依赖,又可更有效地对呼伦贝尔少数民族上层,进行收买、腐蚀、拉拢,诱使他们叛离祖国。

可谓一举多得。

当时,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曾说:“从政治、军事战略上看,这条铁路将有重要意义:它使俄国能在任何时间里,在最短的路线上,把军事力量运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集中于满洲、黄海海岸及距中国首都最近的地方。

相当数量俄国军队在这些地區的出现,将大大加强俄国在中国及远东的威胁和影响,促进附属于中国的部族同俄国接近。

”1895年11月,俄财政大臣维特和驻华公使喀西尼,分别以“中俄共同防备日本”为由,向中国驻俄公使许景澄和总理事务衙门正式提出,由俄国承建中东铁路。

铁路建成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货运量从4100万普特,增加到1.03亿普特。

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带动了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1908~1919年,1.7万家工厂分布在两国的铁路沿线,包括大型煤田和木材加工厂在内。

伴随着铁路的修建,大批移民带来了先进技术,大量开垦土地,促进了铁路沿线的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泰谢特、后贝加尔斯克等一批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带动了整个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

博克图抗战时红色记忆

博克图抗战时红色记忆

博克图抗战时红色记忆博克图抗日战争时的红色记忆早在1926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博克图机务段建立党支部,受北满特委直接领导。

发展的第一名党员是当时铁路机务段的锤工、列车给油工鄂继舟。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组织撤离博克图,鄂继舟与党失掉联系。

1930年5月,中共党员卢透云受组织委派,到驻博克图的东北军三十八团进行秘密工作,公开身份是三十八团机枪连中士班长。

经过一段时间,卢透云先后发展连长庞永胜、排长汤得胜、金永和、李庚辰及士兵高文久、李广海、关雷等10余名共产党员,卢透云担任第三十八团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书记。

1930年9月14日,卢透云向满洲省军委写信,报告他在第三十八团的工作进展情况,提出“百日前后可暴动”的计划。

同年11月,卢透云等组织士兵委员会,每连10余人参加。

12月23日,卢透云再次写信给满洲省军委,报告他们“已决定在阳历年前后暴动”。

接到卢透云的报告后,满洲省委派军委书记韩源波到博克图,和卢透云秘密接头,传达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停止武装暴动的指示。

但卢透云等人积极组织暴动,已箭在弦上,欲罢不能。

卢透云认为团长出差不在,正好是个机会,韩源波见此情形只能同意,并和卢透云商定第二天下午召集全团的地下党员及进步官兵开会,以确定兵变计划。

韩源波当晚即向省委发信,报告兵变将在三五日内发动。

1931年1月4日下午,秘密会议在博克图西沟北面的一个草棚举行。

中共党员及进步官兵40余人参加,商定起义有关事宜,因意见分歧,起义时间未定。

为了韩源波的安全,卢透云和庞永胜将他安置在街外一家菜园子的地窖里藏身。

会后,参加会议的排长方锦桥向代理团长李团副告密,李团副当即召开全团军官会议,决定:一、按营收缴士兵的枪支并严禁出营;二、按方锦桥告密的名单,搜捕密谋兵变的所有官兵。

卢透云、汤得胜得知此情,已来不及通知韩源波,两人逃出博克图,其余参与密谋兵变者全都被捕。

1月5日,博克图镇内警察署组织了巡逻队搜查行人。

博克图地区气温变化特征浅析

博克图地区气温变化特征浅析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6):88~89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博克图地区气温变化特征浅析
白 杨, 徐宇平 (牙克石市气象局, 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摘 要:选取博克图地区 1981-2010 年气温资料,对博克图地区气温变化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博 克 图 地 区 从 1981 年 起 每 10 年
博克图地处大兴安岭南麓, 于岭顶一侧群山环抱的凹隘山
地间落成。 其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 800m,东经 121°55′~122°
06′,北纬 48°46′~48°51′,属于大陆性寒温带季风性气候。为进一
步 了 解 博 克 图 地 区 气 候 变 化 的 特 征 、规 律 ,本 研 究 利 用 30 年 气
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都在逐年提高(表 1)。
表 1 博克图地区各年代气温要素值
(℃)
年份 T 平均 Tmax Tmin
1981-1990 年 -0.4 7.0 -7.3
1991-2000 年 0.3 6.9 -6.3
2001-2010 年 1.0 8.3 -6.6
2.2 气温变化趋势 2.2.1 博克图地区 30 年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从图 1 可见,基 本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为-0.1℃,最高值为 2007 年 (1.6℃), 最 低 值 分 别 出 现 在 1984 年 和 1987 年 (-1.5℃),从 年 平 均 气 温 曲线变化可看出,30 年内气温上升趋势缓慢,并 分 别 在 1984 年 和 1987 年出现了两个最低点,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气温出现 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2.2.2 博克图地区 30 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 从图 2 可见,分 别 在 20 世 纪 80 年 代 中 期 、80 年 代 末 期 到 90 年 代 初 期 以 及 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克图博克图系蒙语,意为“有鹿的地方”。

博克图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邻阿荣旗,南与巴林镇接壤,西与绰源镇毗邻,北与乌奴尔镇以大兴安岭主峰为界。

行政区域面积1049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蒙、回、朝鲜、俄罗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高山、锡伯等11个民族。

镇区具有典型的山城特色,地势南低北高,相差400公尺,当地人称之为“东西沟、上下坎”。

房屋建筑多错落在山坡上下,白天抬头见山苍莽雄浑,入夜千家灯火,与星光汇成一片,仿佛置身于高楼林立的闹市之中,故有“昼看山景夜观楼”的美称。

境内地势险要且多隘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为战略要塞。

博克图其资源富饶,景色怡人。

森林中以松、杨、桦、柞、柳树林带为主,野菜、野果、天然中草药漫山遍野,随处可见。

鹿、狍、狐、野猪、野兔、野鸡、飞龙等十几种野生动物经常出没于林间山地。

矿产资源丰富,其中褐铁矿贮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成为最有潜力的开发项目之一。

博克图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铁路博林线与滨洲线在此交汇,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因岭高坡陡,上下行列车经由此站必停车增加补给加挂机头。

大兴安岭铁路隧道横贯在川岭工区与兴安岭车站之间列车在螺旋形铁路上缓缓盘旋而上,山林景色尽收眼底。

公路交通比较发达,历史上曾为“驿站”,而今成为牙克石市与外界沟通的“门户”,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通道。

尤其是新改建的二级油面公路。

301国道由东向西穿越镇区,博扎公路2003年开工建设,为招商引资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博克图镇的经济以牧业为主,工农牧业综合发展。

镇内通信设施完备,商业网点密布,各项服务一应俱全。

原驻军“守备五师”遗留完好的多达十几万平方米的营房现空闲近5万平方米可开发利用。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备的服务功能,使博克图成为招商引资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首选地区。

同时在“塞外苏杭”扎兰屯与“中国森林之都”牙克石这条旅游线上,博克图地处中心地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冬季滑雪、夏季观光,令人流连忘返,是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嫩江以上,直至岭顶,河岔纵横,不宜网获”--《北方游猎民族史》先秦--属东胡地。

西汉初--匈奴击败东胡,建奴隶制政权,为左贤王辖地。

东汉--在大兴安岭北部深山密林中游猎的鲜卑拓跋部南迁大泽(今呼伦湖),此地为鲜卑部落领地。

隋--属辽西室韦部落地。

唐--归河北道室韦都督府管辖。

辽--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归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辖。

元--实行领户分封制,岭东为合赤温`额勒赤封地。

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东归中书省泰宁路辖。

明--岭东归卓尔河卫辖。

清--岭以东归部特哈地区总管衙门辖。

民国--1912年,岭以东归布西设治局辖。

1929年,岭东归雅鲁县辖。

伪满洲国--1931年,东北划十九省,岭东归兴安东分省辖。

1934年,岭东归兴安东省布特哈旗辖。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联合政府成立,岭东归纳文慕仁盟政府管辖。

1949年4月--岭东归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布特哈旗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1月,以牙克石街为基础,划出索伦旗所辖扎罗木得、免渡河努图克,布特哈旗所辖博克图努图克,成立喜桂图旗人民政府,隶属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1953年4月,喜桂图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

1954年4月,隶属呼伦贝尔盟。

1958年10月,旗人民委员会与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合并,称喜桂图旗大兴安岭林区人民政府。

1962年8月分设,复称喜桂图旗人民政府。

1967年12月,成立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隶属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

1969年8月,喜桂图旗随同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

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1月,撤喜桂图旗革命委员会,建喜桂图旗人民政府。

198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喜桂图旗人民政府,建牙克石市人民政府。

博克图隶属于牙克石市博克图镇最早活动于雅鲁河上游的先民由下而上,为数极少,暂居且分布零散,他们依河谷漫滩的狭隘湍流之处设障憋碍,就地取材红筐柳,编制“蓄流儿”,沿河蓄鱼。

或恋于岭茂地沃之盛产;或避于部族群落之纠葛;或仰于山林之美黛;或疲于生存之奔波。

毋须籍考,祖辈们就此定居或举家返迁,大约于十七世纪末,从火燎沟(现今沟口站)二道河子流域汇流的两股河道以上--七里沁河子、(既博克图镇,又一说为七里河沁子)雅鲁河与大、小靰鞡绻儿(现今博林线七至二十二公里)的河谷地带,虽不具规模,却已是以渔、猎、农、牧为生息之根本的有人居住区了。

清雍正十年八月(1732年)兵部沿巡官道设置驿台。

东起卜奎(现今齐齐哈尔),西至呼伦城(海拉尔南屯),下设十台。

(台既驿站--卡伦,汉语称更番所)。

其中五个驿站于现今牙克石境内:雅克萨--(现今牙克石市)延博霍托--(现今博克图镇)巴里玛--(现今巴林镇)门都克伊--(现今免渡河镇)霍洛果--(现今哈拉沟站)七里沁河子为延博霍托驿站。

由布特哈旗抽调的索伦、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兵丁驻扎,依其边防事态,十至百人增减不等。

清嘉庆十八年取消关禁。

偶有山东、河南等"闯关东"者,在此歇脚扎户。

散居聚中,该地已有村落之雏形。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前该地区统归清王朝黑龙江督军管辖。

随着中俄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兑现,同年七月,中东铁路(既滨洲线西部干线铁路)修至境内。

设站--博克图站。

随即,机务、工务等铁路附属单位均依站建段,医疗、后勤等与铁路运输相匹配的部门也相继成立,俄国移民大批涌入。

在铁路延伸和隧道贯通前的庞大施工进程中,朴实无华的小镇领略了工业的力量,各种势力聚此铺街划市,坚固耐久的砖石结构和木克楞建筑邻街拔地而起,与百年老镇一同在世纪的荣辱与兴衰中经历了历史的沧桑演变。

1、地理概貌:博克图镇既处于大兴安岭通往松嫩平原的匙锁门闩,也是滨洲西部线的哽隙咽喉,有史以来其军事地位极为重要。

该镇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附势于岭顶一侧群山环抱的凹隘山地间落成。

其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800米。

碍于山峁东西之阻隔,铁路干线南北之贯穿,故使居民区依其地势划分为上坎、下坎、东沟、西沟,呈不规则的块状分布。

总面积为1049平方公里。

其中林地面积75333公顷;耕地2067、7公顷;自然草场40000亩。

2、地理位置:博克图镇东经121度55分--122度06分;北纬48度46分--48度51分。

距牙克石市区128公里。

依现行政区域界定:东由沟口站外开拓团沟小桥为起止与巴林镇相邻;西据兴安岭主峰为准界与乌奴尔镇接壤;南凭大尖山岭顶为划区与阿荣旗毗连;北与博林线46公里主峰为定限,濒衔绰尔镇。

3、自然条件:气候:博克图镇属于大陆性寒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春、秋三季为西风,夏季东南风偏多,因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条件恶劣,冬季寒流肆虐,零下四十度的时日尤为漫长,有时低于零下50度。

且寒暑悬殊,日温差大,昼夜间温差常在15--25度上下,夏季日照时间长达19个小时,冬季最短日照竟不足8小时。

但该镇处于大兴安岭南麓,气候与岭北其它村镇相比之下略微偏暖,年平均气温-1、0C度,平均降水量474毫米,平均日照时数为2662小时,初霜始于9月上旬,晚霜始于翌年6月下旬,无霜期接近90天,除小麦、油菜、土豆、甜菜等部分北方耐寒类农作物外,其它不宜生长。

土壤:境内土质以暗棕壤为主,成土母质以中,多为酸性火成岩残积物,土层浅薄,层次发育不明显,土壤呈微酸性反应。

镇内可耕地面积少而分散,土质脊薄,只可宜于物业小群经营。

水文:雅鲁河以新南沟光头山的清凉泉为源头,这条著名的河流环绕南山林莽,在小镇的东南角,与流经东西沟的另两条河流相交汇,日夜不息地向嫩江流淌倾注。

雅鲁河上游水流湍急,流速1、30米/秒,下流因地势限制趋于平缓,干流全长388、2公里,流域面积1911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为0、98%,西北--东南流向,干流在哈拉苏以上为山地,巴林两岸的相对高差达400米左右,河谷宽度2--3公里,河宽10--30米,平均流量为13、3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该镇矿藏、森林资源丰富,植被表层层次状态极好,沙化面积为零。

林地广袤,树种多以松、杨、桦、柞、柳树林带为主,蓄积量为260万立方米以上,灌木层较发育。

已被开发利用的褐铁矿、花岗石、珍珠岩等矿产资源蓄量丰富,正在为乡镇建设发挥着优势效益,另有金、铜、钼、硅石等含量颇具前景的矿藏亟待开发。

清雍正十年(1732年)八月,延博霍托(博克图)设置卡伦(驿站)。

清道光六年(1826年)设雅鲁包古图(今雅鲁)驿站。

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四月十七日,甲午战败后,沙皇俄国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抢先于日本,侵占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百万领土。

再为实现其"黄俄罗斯"计划,妄图独占东北,称霸远东,精心预谋策划修建中东铁路。

同年八月,沙皇俄国未经清政府同意,擅自派人闯入大兴安岭、大、小绥芬河汇流处的三岔口(今属东宁)延博霍托(博克图)、卜奎(齐齐哈尔)、宁古塔(今宁安)等地勘测铁路线路。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六月三日清廷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勃诺夫在莫斯科分别代表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既《中俄密约》,该条约签定后,沙俄攫取了黑龙江、吉林两省直达海叁崴的东省铁路的修筑权。

公开派遣人员勘测,最终采用北线;其铁路走向由满洲里、经海拉尔、博克图、富拉尔基、哈尔滨、阿城、牡丹江、直到绥芬河出境,与乌苏里铁路的双城子车站相衔接。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6月9日,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公司在彼得堡成立。

6月28日,沙皇俄国在哈尔滨香坊屯(香坊)成立铁路工程局。

西部线由后贝加尔向东修筑。

此段线路雇佣工人十七万。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黑龙江将军恩泽与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茹格维志订立《中东铁路交涉总局章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东铁路修至博克图境内。

该区段为I级铁路,最大坡度:上行为14.1%;下行为:18.5%,最小曲线半径为216米,最短到发线有效长度为495米。

始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五月的由意大利工程师普罗辛斯基第一次勘测设计,由鲍洽洛夫工程师二次设计并最终勘定包筑的大兴安岭铁路隧道开工。

干线穿越大兴安岭主峰,横贯至川岭工区和兴安岭车站之间,全长3077米,宽8米,高7米。

是全国较大而又最早修筑的铁路隧道之一。

同年六月,爱国反帝的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东北地区,致使沙皇俄国遭到沉重打击,开工不足一个月的工程被迫停工。

直至次年的散月二十六日再次开凿。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月二十六日,中东铁路西线兴安岭隧道工程开工。

九月七日,越过兴安岭临时"Z"字形盘山便线建成。

十一月三日,中东铁路西线在乌固诺尔(乌奴尔)站举行接轨仪式,临时通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