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影响1论文
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及影响分析1. 引言反倾销措施是各国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行为的一种手段。
倾销是指一国向另一国出口商品时,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售,从而对进口国的产业造成损害。
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其对华反倾销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及其对双方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
2. 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印度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逐渐增加了对华的反倾销措施。
根据印度官方数据,从2001年到2019年,印度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共计43起,其中涉及的产品种类广泛,包括钢铁、化工、纺织品等。
印度通过反倾销措施限制了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并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自身产业。
3. 反倾销措施对印度的影响3.1 产业保护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主要是出于对本国产业的保护考虑。
通过限制中国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印度可以保护自己的产业免受倾销行为的侵害。
这对于印度国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3.2 市场扭曲然而,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也带来了市场的扭曲。
由于进口商品遭到限制,印度市场的竞争程度降低,导致产品的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涨。
这对于印度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个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些产品。
3.3 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增加对中印双边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巨大。
然而,印度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措施引起了中方的不满,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
这可能会导致双边贸易额的下降,进而对双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 对策建议针对印度对华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及其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对话与合作:中印两国应加强沟通与对话,通过谈判等方式解决双方之间的贸易争端。
•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双方应共同努力,寻求一种既能够保护印度本国产业,又不过度扭曲市场的解决方案。
最新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影响1论文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影响(1)论文[摘要]关税逐渐降低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使用,并且成为一些国家进行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
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反倾销成为一些国家对中国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
外国对华反倾销呈现增长的趋势,使我国蒙受巨大的损失,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
[关键词]反倾销比较优势贸易利益一、引言反倾销制定的初衷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现在由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受到严重约束,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措施被一些国家滥用,成为限制国外产品的贸易壁垒,日益变成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武器。
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
但由于我国产品有巨大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地位,这样导致一些国家采用反倾销措施,对我国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
迄今为止,我国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居世界之首,是国际反倾销中最大的受害者。
二、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遭受反倾销投诉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和盐类进行首次反倾销立案调查,自此后,我国企业不断遭到国外企业甚至政府的反倾销调查,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使我国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并成为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的首要对象国。
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其增长与变化趋势表现为: 1.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增加 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提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20世纪70年代只有2起。
20世纪90年代高达平均30.7起。
据统计,到2005年6月,我国商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立案数量达到了713起。
2.除发达国家以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对华反倾销的行列中来 20世纪80年代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主要集中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
论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

调 查 后 ,相继 在其 他 一 系列 国 家被投 诉 。 ( 四)对华反倾销的国家不断增多。 在 2 世 纪 8 年代 , 华提 起 反倾销 的 0 0 对 国 家 只有美 国 、欧盟 、澳大 利亚 、加拿 大 4 个 发达 国 家和地 区 , 截至 20 年 , 我国 但 o8 对 提起 反 倾销 的 国家和 地 区 已达 到 5 个 。 4 由此 可 见 ,反倾 销的 连锁 效应 越来 越大 ,已经有 越来越多的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加入到 反 倾销 行列 中 。阿根 廷、 印度 、南非 、 巴西 和秘 鲁 等是 对华 反倾 销 的主要 新生 力量 , 且 其 地 位 上 升 很快 ,应 是 我 国 重点 防范 的对 象。
及 出 口企 业 该 如何 加 强应 诉 能 力 ,是 一
个 值 得 探 讨 和 深 思 的 问题 。 【 关键 词 】 倾 销 ;反 倾 销 ;对 策
一
、
反倾销概 述
( 一)倾销的概念 根 据 关税 与 贸易总 协 定》第 6 的规 条 定: 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一国的产品 以低 于其 正常价 值的 价格进 入 另一国市 场 的 行为 。 外 , O 《 此 WT 反倾 销协 议 》第二 条第
l
论国外对华反倾销 的现状及对策
王旭 青 太原科 技大学 山西太原 0 0 2 30 4
中 ,没有 一件 涉 案金 额超 过 l 美元 ,涉案 亿 金 额超 过一 千 万美 元 的也不 足 l件 。 进入 0 但
9 年代 以后 , 0 涉案金额不断增大 , 超过一千 万 美 元的 案件 几十件 ,超过 l 亿美 元 的案件 也 已达 数 十件 。另 外 , 件 出 口商 品 的反倾 一 销案, 常常引发进口国对我国产品的一系列
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论文

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论文【论文摘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将近三年,但发达国家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措施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不得不而对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论文关键词】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跨国经营战略一、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调查1.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末,国际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经超过了750起,涉及5000多种商品,影响超过几百亿美元的出口。
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案占全球反倾销案件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3.6%猛增至目前的20%左右,远远超过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2.发达国家对中国反倾销的税率不断加大,已达百分之几十甚至上千,如此高的税率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相关企业将不得不长期退出苦心经营多年的国际市场。
因此,反倾销诉讼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不可迈过的一道“门槛”。
3.近几年来,中外贸易摩擦重点正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逐渐升级和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扩大,2006年机电产品分别在我国对美和对欧洲出口中占54%和56%。
相应地,机电产品遭遇国际反倾销的案件数量也开始增加。
4.从反倾销使中国经济蒙受的损失来看。
2006年,我国因国际反倾销调查而蒙受的市场损失将近100亿美元,我国全年出口总额的0.8%。
以我国人世之后所获收益和为此支付的“成本”之比来看,这一比重远远未达到严重的程度。
国际反倾销调查带给我们的绝对市场损失不是很高,并不意味着对我国经济没有负面影响。
由于我涉案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反倾销调查一旦出现蔓延趋势,将打击我国优势出口行业,削弱我国出口竞争力,并对我国本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构成新的压力。
二、我国产品屡遭发达国家反倾销的深层原因分析1.世界经济低迷和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导致对华反倾销的扩大。
浅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及的应对措施

目前,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 数量持续增加;二是反倾销税的税率较高,对涉案企业影响较大;三是反倾销 调查和措施的发起往往与政治、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02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经济原因
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采取贸易保 护主义措施,对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 税,以减少进口商品对本国产业的冲 击。
拓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分散 出口风险。
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和分析美国对华反 倾销的动向和趋势,为企业提供预警信息。
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提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快速反应能 力,降低损失。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结论一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和战略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 的驱动力,而政治和战略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倾销的发起和实施。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导致全 球贸易增速放缓,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动力和活力。
多边贸易体制受挑战
反倾销措施可能削弱多边贸易体制的 有效性和权威性,对全球贸易治理体 系构成威胁。
04
中国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措 施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01
制定和完善反倾销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反倾销的定义、标准和程 序,为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提供 法律依据。
产业受损
反倾销措施可能导致中国 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 降,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 或裁员的风险。
贸易摩擦加剧
美国对华反倾销可能导致 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 步升级,影响两国经贸关 系的稳定发展。
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经贸合作受阻
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可能 导致中美经贸合作受阻, 影响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 关系。
论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对策

论外国对华反倾销及我国对策一、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从1995至2011年6月,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为825起,占世界总数的21%。
从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来看,中国以612起位列第一,占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比重达到74%。
同时,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比例也在不断攀升,已经占到了对华反倾销总额的近2/3。
从中国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类别来看,不仅包括动物产品、加工食品、日用品等低附加值或劳动密集型商品,太阳能产品等技术商品也遭到外国的反倾销指控。
二、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成因分析(一)外部原因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由于金融危机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地使用反倾销来保护本国国内工业。
反倾销作为wto认定和许可的保护国内产业措施之一,已成为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际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和对付非公平竞争的最佳手段之一。
2.非市场经济问题地位我国遭受反倾销待遇而得出的不公平结论主要是因为我国被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一些国家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产品进行反倾销时,是以”替代国”的价格作为确定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依据。
这些国家在选择替代国时,由于替代国的选择标准模糊,而且自由量度权太大,所以常常具有随意性,使得我国在替代国问题上遭受着严重的歧视。
(二)内部原因一方面,在发起国发起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时,我国企业由于对出口国的反倾销法律知识缺乏、高额的诉讼费用、抱有侥幸心理等各种原因,不及时应诉,或者抗辩不力。
另一方面,在中国开始受到反倾销起诉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面对国外反倾销都是反应迟缓,一是我国政府在我国企业受诉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及有力的保障措施,使受诉企业难以有效应对反倾销。
二是我国政府对应诉和不应诉企业奖惩不到位,使一些企业搭顺风车,打击了应诉企业的积极性。
3.行业协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应对反倾销的诉讼中,单一的企业是很难去应付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行业协会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将涉案的企业联系起来,通过行业协会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来给涉案的企业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合理的应诉意见。
国外对华反倾销原因对策论文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磨擦和贸易纠纷越来越多,反倾销已经成为反对不公平竞争和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手段,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形势十分严峻。
本文对中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概况、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反倾销;市场经济;贸易保护;国家对策1.中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概况1.1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
从发生的总数看,20世纪70年代仅2起,80年代增加到平均每年6.4起,进入90年代后反倾销案件数量剧增,平均每年高达30.7起左右。
我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排在世界首位,占全世界的11.25%,高出第二名的美国近3个百分点。
世界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这使得中国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1.2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导致世界性的贸易保护盛行,在关税壁垒的日益削弱下,很多国家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且产品销售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容易成为反倾销的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市场之间的关联度不断加强,一旦一种商品在一个国家遭到反倾销指控,就会一起别国的连锁反应。
1.3被征收的反倾销关税税率越来越高。
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呈直线上升,有过去的平均20%左右上升到50%左右,有的达到百分之几百甚至上千。
2001年,欧盟理事会对我国节能灯产品征收了200%以上的反倾销税;同年,埃及指控我国陶瓷餐具存在倾销的行为,终裁时征收了305%的反倾销税;墨西哥曾对我国鞋类产品进口征收高达1105%的关税。
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使我国相关企业不得不放弃在出口国已有的市场份额。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出口额和经济的发展。
2.我国出口产品频繁遭反倾销指控的原因2.1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加是根本的因素。
我国每年遭受的反倾销数总体上是随着我国年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而增加。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我国应对措施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我国应对措施【摘要】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逆差也逐年加大,随之而来的中美的贸易摩擦也逐年增多,以反倾销为代表,1990年到2010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数占到了美国反倾销总数的18.93%。
本文研究了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并给出了我国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现状;应对措施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持续迅猛的发展势头,中美双边的贸易量实现了迅猛的增长,与此同时,中美双方的贸易逆差也达到了近些年来的顶峰。
数据表明,伴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发展,中美贸易差额日益扩大,中美贸易差额1993年只有62.8亿美元,到2007年扩大到了1632.9亿美元,1993到2007年的10多年里增长超过26倍,年均增长达到26.2%。
2008年中美贸易差额为1708.6亿美元,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降为1433.8亿美元,下降了16.1%,但2010年又上涨为1812.6亿美元,比2009年上升了26.4%。
面对如此巨额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同时自身低迷的经济增长以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使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据WTO统计,1990年到2010年美国对中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41起,占美国发起调查总数的18.93%。
实施反倾销临时措施124起,占美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采取临时措施数量的21.95%。
采取最终措施102起,占美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采取措施比重的26.49%。
临时措施执行率达到了87.94%,最终措施执行率达到了73.38%。
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严重地危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损害了中国对外贸易企业的利益,因此,研究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以及目的对于中国更好地应对美国的反倾销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一)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情况分析WTO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0年二十年间,美国一共发起反倾销反补贴案件745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影响(1)论文
[摘要]关税逐渐降低的今天,利用反倾销这种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合法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做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频繁使用,并且成为一些国家进行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
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反倾销成为一些国家对中国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
外国对华反倾销呈现增长的趋势,使我国蒙受巨大的损失,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大障碍。
[关键词]反倾销比较优势贸易利益一、引言反倾销制定的初衷是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现在由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贸易保护做法受到严重约束,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措施被一些国家滥用,成为限制国外产品的贸易壁垒,日益变成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武器。
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
但由于我国产品有巨大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地位,这样导致一些国家采用反倾销措施,对我国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
迄今为止,我国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居世界之首,是国际反倾销中最大的受害者。
二、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遭受反倾销投诉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和盐类进行首次反倾销立案调查,自此后,我国企业不断遭到国外企业甚至政府的反倾销调查,遭受反倾销案件数量急剧增加,使我国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并成为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的首要对象国。
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其增长与变化趋势表现为: 1.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增加 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提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20世纪70年代只有2起。
20世纪90年代高达平均30.7起。
据统计,到
2005年6月,我国商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立案数量达到了713起。
2.除发达国家以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对华反倾销的行列中来 20世纪80年代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主要集中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
20世纪90年代到如今发展中国家如巴西、泰国、印度、印尼、厄瓜多尔等国也纷纷加入到该行列中,而且年度立案数在1993年首次超过发达国。
3.遭遇反倾销的产品种类日益增多,范围不断扩大,产品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国外指控我国出口产品倾销的不仅包括我国传统的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轻工产品,而且还包括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电设备、电视机等。
1993年4月墨西哥对我国十大类4500余种商品同时进行反倾销调查,成为世界贸易史上至今为止最大的反倾销案,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4.反倾销税大幅上升,涉案金额和规模越来越大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非常高,低则百分之十几,高则达百分之百甚至上千。
墨西哥曾对我国鞋类征收的税率竟高达1105%。
据统计,20多年来反倾销案件给我国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00亿美元以上。
2005年针对我国纺织品的反倾销案件非常突出,涉案金额约2亿美元。
一次涉案金额高达亿元已属平常,如对我国出口的旅行包商品反倾销指控胜诉,就使我国失去6亿美元的市场。
5.反倾销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当我国某一产品在一国遭到反倾销调查后,会蜂拥转向另一个市场,其他国家由于担心大量涌入的中国产品给其同类企业和市场造成危害,因而采取反倾销投诉进行预防,如我国的钢板、糖醇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6.反倾销诉讼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应对中国产品冲击的一个重要砝码我国具有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样才能从国际市场上获得一些贸易利益。
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愿退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这样就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程度
上的贸易保护。
三、外国对华反倾销的影响一起反倾销案件从立案到最终裁决,要历时1年以上,征税期长达5年,这样原有的客户和市场就会逐渐流失,给出口国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我国也不例外,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反倾销对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损害大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产业,与发展中国家相同产业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这样导致一些发展中大国对国内产业的保护程度很高。
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成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
近年来我国一
般贸易出口增速明显低于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2.遭受反倾销的出口品大量存积,冲击国内市场由于外国的反倾销,大量的出口受阻而积压,产品转而销向国内市场。
这必将增加国内市场竞争,破坏已经形成的国内销售平衡和市场经营秩序,产业结构与价格体系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3.反倾销诉讼的增长导致恶性循环尽管我国对印度、阿根廷、南非、巴西等国出口很少,但这些国家市场潜力大,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大,这些国家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不仅阻碍我商品进入当地市场,而且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它们的做法,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会提出反倾销。
这样的情况下将对被实施反倾销的行业以及相关的国内产业带来严重打击,进入恶性循环。
4.反倾销影响我国对国际市场的开拓由于反倾销的影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出口商将会采取减少出口,甚至放弃外国市场的措施。
外国进口商出于经营风险的考虑也会减少或放弃从我国进口。
这样我国出口品的国际市场将会大幅度地减少。
出口商就会转向新开拓的市场。
出口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引起国外生产企业的恐慌,要求其政府采取反倾销等保护措施。
5.影响我国外商投资环境由于反倾销的实施,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的是三资企业,因在我国现阶段三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