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20200927264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20200927264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盘古开天地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20200927264

《盘古开天地》

教科书分析:

1.《盘古开天地》是我国创世神话之一,反映了我国先人对天地宇宙形成的认识和想象。它讲述了盘古劈开,顶开天地,然后化身为世界万物的神奇故事,塑造了富有开创精神和牺牲精神的神话人物形象盘古。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课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课文第1自然段,讲了盘古在混沌一片的宇宙里沉睡了一万八千年,是故事的发生。课文的第2自然段,讲了盘古劈开天地。第3、4自然段:讲了盘古怕天地会重合,就顶天踏地一万八千年把天地继续分开,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成形了,盘古却倒下了。这两部分是故事的经过。课文的第5、6自然段,讲了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是事情的结局。

2.课后练习的两个练习是相互关联的,不管是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还是感悟盘古的形象,都得从课文中找出神奇的地方,然后想象画面,才能完成。而能否想象画面,就必须通过说画面才能检验出来,因此,想象画面就本质而言属于创造性复述,是一个理解——想象——复述的语言学习训练过程。根据理解感悟的心理过程,适宜先说过程,然后才感悟盘古形象。

3.课后练习1是人物形象感悟的学习训练,在第二学段,只要学生能做出某一感悟判断并正确说出感悟判断的课文相关内容,就达标了,不要求全面作出感悟判断。

4.课后练习2,属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学习训练,是一个“学阅读”到“学表达”的过程,应该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后进行;而课后练习1的“边读边想象画面”就本质而言属于创造性复述,因此,可把这两个复述的学习训练结合在一起进行。

5.单元重点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虽在课后没有安排,但作为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应在这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有体现,并安排学习训练,只是目标水平应定在“尝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在教师的逐步组织指导下进行。

学情分析:

1.通过三年级以及四年级三个单元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梳理课文条理、揣摩文章顺序、了解课文内容、概括自然段中心意的能力以及复述能力,这些是进行本课有关学习训练的有利条件。

2.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过神话《羿射九日》,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是本课初步认识神话体裁的基础。但时隔较长,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唤醒,以利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劈”等7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翻”等13个字和“黑乎乎”等12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借助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尝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3。

教学准备:

教师:“劈”等7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劈”等个会认读字字卡。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神话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个: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3.小结:对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神话的课文。这些课文的神话故事有我们中国的,也有外国希腊的,它们表现了世界各国人类原始阶段,人们对自然和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想象。学习这些课文的神话,有三个主要的学习目标,前两个是阅读的,后一个是习作的:(1)通过对这些神话故事的条理梳理,了解故事的起因(发生)、经过、结果(结局),了解故事的内容;(2)通过读文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能根据故事内容,说说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3)能根据一定的提示,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的第一篇神话是什么,好吗?

板书课题:12 盘古开天地(PPT出示)

2. 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根据题目,你知道这篇神话讲的是谁的故事,讲他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指名回答。预设:这篇神话讲的是盘古的故事,讲他的开天地的故事)

4.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课题也是课文的一个部分,阅读要从课题开始。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是盘古的故事,写他开天地的故事;通过题目,我们也知道了这个神话的大意——盘古开天地了。那么,这个神话故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神奇的地方?盘古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这些学习训练,就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

(一)出示预习任务,进行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2.个体操作预习。

(二)反馈指导,检查预习。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浊”“丈”“肢”。

3.PPT出示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翻身、劈过去、缓缓、支撑、精疲力竭、劳累、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复习认读。

提示:认读的生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4.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

个体操作。

5.反馈指导。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

6.小结:我们通过释题和预习,粗知了课文大意,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词,复习了会写的字,把课文读通顺了。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训练。

三、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一)梳理课文条理。

1.导语: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根据什么判断的?(2)然后按照同一内容的自然段归并成一个部分的方法,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用“‖”标示出来。(3)概括出各部分的主要意思,在各部分的后面写上一两个词提醒自己。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课文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写的。判断依据: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又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倒下以后。每一部分内容,或在前面,或在中间,都有表示时间段的词语,说明这部分内容是这个时间段里发生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意思:很久很久以前,巨人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睡了一万八千年。(提示:这部分讲了故事的发生。)(板书:混沌睡了)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主要意思:有一天,盘古醒来用斧子劈开了天地。(板书:劈开)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主要意思:盘古顶天踏地一万八千年,不让天地重新合在一起。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成形了,他累得倒下了。(提示:第二、三部分讲了故事的经过。)(板书:顶踏长高倒下)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主要意思:盘古倒下以后,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提示:这部分讲了故事的结局)(板书:变成美丽世界)

(二)尝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导语:课文是按照时间的推移顺序给我们讲述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按照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这个故事划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故事的发生,第二、三部分讲了故事的经过,第四部分则讲述了故事的结局,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发生(起因)、经过和结局(结果),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有了理解和把握了。

出示任务:你能借助各部分的主要意思,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提示:可以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很久很久以前,巨人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睡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醒来了,抡起斧子劈开了天地。盘古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就顶天踏地一万八千年,不让天地重新合在一起。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精疲力竭倒下了。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变成了宇宙的万物,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3.小结:我们通过按一定顺序给故事划分部分,概括出各部分的主要意思,了解了故事的发生(起因)、经过和结局(结果),再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成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这样,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四、感悟神话《盘古开天地》的神奇。

(一)复习唤醒。

1.导语:我们在二年级下学期也学习过一篇我们中国的神话故事,谁还记得这个神话故事的名字呢?(指名回答。预设:这个神话故事叫《羿射九日》。)对了。学习《羿射九日》的过程中,(PPT出示课文《羿射九日》)我们找了这个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内容,谁还记得找到哪些神奇的内容吗?

出示任务:同桌互相说说《羿射九日》哪些内容是神奇的。

2.反馈指导。

预设:

大树扶桑上有十个太阳;

十个太阳一起出来,炙烤着大地给人类带来灾难;

羿克服困难来到东海边,用神弓神箭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

(二)感悟神话《盘古开天地》的神奇。

1.导语: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羿射九日》的这些内容非常奇特,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完全是不可能存在的,远远超越了我们这个现实世界,让我们感到非常神奇。然而,这神奇的内容却形象地表现了我国古老的先民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想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塑造了羿这个神话中的英雄形象。神话《盘古开天地》同样有这样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完全是不可能存在的,远远超越了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奇特内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好吗?

出示任务:(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内容,做上记号。(2)然后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些内容神奇呢?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任务(1):

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巨人盘古在里面睡了一万八千年。

盘古醒来翻身坐起,宇宙裂开了一条缝;他拿起斧头劈开了天地。

盘古怕天地重新合拢,就顶天踏地,站在天地中间,随着它们的分离越站越高;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地成形了,盘古精疲力竭倒下了。

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任务(2):只要有理有据进行说明并合理,就予以肯定。

五、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板书设计:

12 盘古开天地

一、混沌睡了(发生)

二、劈开

三、顶踏长高倒下(经过)

四、变成美丽世界(结局)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假如是连着上两节课,该步骤可省略。)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谁能说说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呢?(指名回答。预设见上一节课。形成上一节课的板书。)课文的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发生(起因),第二、三部分是

故事的经过,第四部分是故事的结局(结果),谁能借助故事的发生(起因)、进过、结局(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指名回答。预设见上一节课。)

二、朗读神奇的内容,想象画面,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感悟盘古形象。

(一)说说故事的发生。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找故事中神奇的内容,了解到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通篇都是神奇的内容。那么,我们能不能读这些内容,通过想象画面来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呢?我们先来尝试第一部分,好吗?

出示任务:朗读第一部分,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然后用想象的画面来说说故事的发生。尽量用上自己的话,注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内容符合原意。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例举: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混合在一起的,还没有分开。那时,宇宙就像一个大鸡蛋,里面黑乎乎的,混沌一片。在这个“大鸡蛋”里面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在呼呼睡觉,睡得可熟了,已经睡了一万八千年了。

指名两三个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二)说说“劈开天地”。

1.导语:刚才的想象说故事的发生,同学们根据生活实际和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增加内容和调整讲述顺序,做得真好。我们像这样接着往下说。

出示任务:朗读第二部分,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然后用想象的画面来说说“盘古劈开天地”这个内容。尽量用上自己的话,注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内容符合原意。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预设例举:

有一天,巨人盘古醒过来了。他张开大眼,只看到周围黑乎乎的什么到看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心中充满了疑惑,使劲翻身坐了起来。他好像头顶到什么东西,只听到咔嚓一声响,“大鸡蛋”裂开了一条长长的细缝,一

丝微光透进了“大鸡蛋”里。盘古揉揉眼睛,看到身边有一把大斧头,就拿起斧头,手臂一抡,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轰隆隆”,一声巨响,“大鸡蛋”被劈碎了,变成了两种东西:轻而清的和重而浊的。轻而清的东西缓缓地往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则慢慢往下降,变成了地。

指名两三个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三)说说“顶开天地”。

1.导语:说“劈开天地”这一部分,同学们同样根据生活实际和故事内容,通过合理想象增加内容和调整讲述顺序,做得真好。我们接下来仍像这样进行想象画面讲故事内容。

出示任务:朗读第三部分,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然后用想象的画面来说说“盘古顶开天地”这个内容。尽量用上自己的话,注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内容符合原意。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预设例举:

天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站在天地中间,头顶天,脚踏地,继续把天地顶开。天每天升高一张,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也随着天地的变化而越长越高。就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长成了一个巍峨的巨人,像一根巨大无比的柱子,撑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起来。而天也升得高极了,地也变得厚极了。又过了不知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轰隆一声,倒了下来。

指名两三个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四)说说“创造美丽的世界”。

1.导语:说完了故事的发生和经过,我们继续通过想象说话,说说故事的结局吧。

出示任务:朗读第四部分,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然后用想象的画面来说说“创造美丽的世界”这个内容。尽量用上自己的话,注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内容符合原意。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例举:

盘古倒下后,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不同的风,变成了天上飘动的云彩。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天边隆隆作响的雷声。他的双眼升上了天空,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着大地,带来了白昼;右眼变成了月亮,在夜晚给大地带来了光明。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的四极,他的躯干变成了大地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不计其数的奔流不息的大江河流。他的汗毛变成了各种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雨露,滋润着大地的万物……啊,伟大的巨人盘古!

指名两三个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五)完整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1.导语:我们通过给神奇的内容想象画面,分部分说了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你能把各部分连起来说说吗?

出示任务:回忆《盘古开天地》神奇的内容,想象画面,完整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两三个说,用以上两个标准以及用上自己的话评议;评议后个体根据评议再练说,再反馈指导。

(六)感悟盘古形象。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了从课文中找出认为神奇的地方,和想象画面说说盘古开天地过程的学习训练,对“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通过这个故事,盘古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任务: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你是读了哪些内容得到这样的印象的?给这些内容做上记号,然后根据有关内容说一说。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例举:

形象:勇武,力大无比,有关内容:使劲翻身坐起来,“大鸡蛋”就裂开一条缝;拿起斧头劈开天地;顶天踏地,不让天地重新合拢。

形象:勇于探索开创。有关内容: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拿起斧头,就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劈开了天地。

形象:献身精神。有关内容:身体化成世界万物,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只要能做出某一感悟判断,并正确说出感悟判断的课文相关内容,就应该予以肯定。

三、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具体见教学过程。)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 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劈(劈开)壁(墙壁)缓(缓缓)援(支援)竭(筋疲力竭)揭(揭开)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例:“缓”,右边是“爰”不是“爱”;“竭”,右边下面的里面是“人”不是“乂”;“茂”,下面是“戊”,不是“成”。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七、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给家人讲一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3.找一找中国神话故事书读一读。板书设计:

12 盘古开天地

一、混沌睡了(发生)

二、劈开

三、顶踏长高倒下(经过)

四、变成美丽世界(结局)

勇武力大无比勇于探索开创献身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20200927268

《快乐读书吧:很久很久以前》 教科书分析: 1.“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统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根据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要求,以及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快乐读书吧”应该打造成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相似的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实现让学生能持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目的的课,从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和形成阅读习惯的课,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而不应该上成课堂指导阅读课。 3.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很久很久以前”,紧贴单元课文的文章体裁,在课外继续进入世界神话宝库,阅读国内外神话故事,感受神话的神奇,感悟神话中人物的形象。题目的提示语、文章片段和插图,释放了两个信息:(1)要广泛阅读国内外的神话故事,读得越多,收获越多(提示课外阅读内容);(2)阅读神话故事要发挥想象,感受神奇,感悟人物形象(提示阅读方法)。 4.本册教科书把“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第四单元,从优化教学安排的角度考虑和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活动的承受力思考,第一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的准备课宜在《普罗米修斯》教学后进行,在其他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在本单元课文学习完进行交流分享课。第二次“快乐读书吧”活动课的课外阅读和交流分享课可安排在第六单元或第七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 学情分析: 1.学生经历了六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对如何开展“快乐读书吧”活动有了较多的认识和实践,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条件。 2.四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开始逐步形成,这有利于学生课外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也为交流分享的形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教学目标: 1.通过“快乐读书吧”的提示,了解神话文体特点以及阅读要求和方法,能根据提示国家或地区的神话故事找到有关书籍,在课外按要求开展阅读神话故事的活动。

东营市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有答案)(已纠错)

山东省东营地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六年级语文试题 一、汉字书写 (5分) 把内容补充完整,并将补充部分填写在田字格内。 我好像一只牛,。 二、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宇航员在天际áo游遥望地球时发现,地球的周围guǒ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沙衣,同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但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_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传承相映成趣 B、变幻传承赏心悦目 C、变幻传递相映成趣 D、变换传递赏心悦目 3、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余音绕( ) 囫( )吞枣 张( )李戴( )然大悟 ()炙人口( )经风霜 4、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①、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句) ②、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她高兴的不得了。(改成直接引用句) ③、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5、下列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①、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②、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6、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同,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2分)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一笔绿意。 仿句 7、阅读积累填空(7分) (1)、邓小平同志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2)、有所期诺;,时刻不易。 (3)、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诗人李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 (6)、《春夜喜雨》中运用想象的手法来体现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 是,。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8、.经过小学五年的学习,现在来到了你梦寐以求的中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老师同学都希望尽快地了解你,你同样也希望尽快地了解同学,于是老师决定组织一个自我介绍的综合性活动,希望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4分) 围绕这个活动,老师想好了两种形式,并为之取好了名字: 形式一:制作档案显个性形式二:编写报纸突全面 (1)在“形式一”中,需要有一句名言来反映你的人生追求,你的是 (2)在“形式二”中,需要给你的手抄报命名,你的是: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4分) 马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第1课:《草原》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 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 3、字词释义: 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 1、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着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着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 3、字词释义: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 1、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带有基督教色彩,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2、重点字词: 苍穹坠落绿茵祭献旖旎馥郁琼浆领悟硕大无朋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3、字词释义: 苍穹:天空。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已经存在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巨大。 琼浆:指美酒。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 《宿建德江》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着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课本第9页自主练习 1.(1)一筒羽毛球有a个,再加上3个,一共有() 个羽毛球。 (2)一袋奶糖重b克,4袋奶糖重()克。 2. 哥哥今年x岁,比弟弟大2岁。弟弟今年几岁 3. (1)一瓶牛奶m毫升,小明喝了200毫升后,还 剩()毫升牛奶 (2)一大杯果汁n毫升,平均分为三个小杯,每小杯果汁()毫升。 4. (1)一条绿绳长6米,一条红绳长m米,红绳比 绿绳长()米,两根绳子一共长()米(2)一条绿绳长a米,一条红绳是绿绳的3倍还长2米,红绳长约()米。 5. 一本《黄河掠影》的价格是m元,买3本《黄河 掠影》需要()元,买18本需要()元,买x本需要()元。 6. (1)李芳有m元钱,买书用去了58元,还剩() 元,当m=100时,李芳还剩()元。(2)6袋大米共重y千克,每袋大米重()千克,当y=150时,每袋大米重()千克。 7. 速生杨的树径每年大约增长3厘米。 (1)如果栽种时的树径为5厘米,x年后这棵树的树径是多少厘米 (2)当x=6时,这棵树的树径是多少厘米 8. 黄河小浪底水力发电站大坝高154米,水面到坝 顶的高度是x米。水面以下的大坝高度是()米。 9. 大客车每小时行a千米,小汽车每小时比大客车 多行20千米。 (1)a+20表示()。(2)大客车2小时行的千米数为()。(3)小汽车5小时行的千米数为()。 10. 学校篮球队组织原地投篮比赛,每投中一个得2 分。小云投中了a个,小华投中了b个。 (1)小云得了()分。 (2)小华得了()分。 (3)如果小云比小华役得准,小云比小华多得了()分。 11. 一筐香蕉重m千克,一筐苹果重n千克,说出下 列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1)m-n表示:()(2)m+n表示()(3)m× 4表示()(4)m+ n × 2表示()12. 按照例题格式,写出下面的算式。 ()千米;5分钟后,速度为() 千米/分。 14. 甲、乙两位送奶工每天分别送奶a袋和b袋。 (1)3月份,甲、乙二人各送奶多少袋 (2)如果a>b,乙一周(7天)比甲少送多少袋 第13页自主练习 1. 一个文具盒的单价是x元,已知练习本的单价比 文具盒便宜5元,钢笔的单价比文具盒贵2元, 书包的单价是文具盒的5倍。 (1)分别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钢笔、书包和练习本 的单价。 (2)买5支钢笔用多少钱 (3)买一个书包,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钱 (4)如果文具盒的单价是9元,钢笔多少钱练习本、 书包呢 如果用c表示总价,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那么 c= 3. 某奶牛厂共有奶牛y头,每头奶牛平均每天产奶x 千克。如果用c表示一天的总产量,你能用式子 表示出c、x和y三者之间的关系吗 4. 四(二)中队参加“保护母亲河”植树周活动,5 天一共植树n棵。 (1)如果平均每天植树a棵,那么n = . (2)当a=50时,n = . 5. 连一连。 6. 篮球场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 (1)如果篮球场的面积用S表示,那么S=( ) (2)当S=420,a=28j时,b = () 7. 一条裙子原价x元,现在减价50元。 (1)这条裙子现价()元 (2)原来买3条裙子需要()元。 (3)现在买2条裙子需要()元。 9. 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8x:我每分钟写x个字,8分钟写8x个字 8+x: ab: c÷5 : 20- n : (a+b)×5 1×b a +a x2 7×x a×a x×x b a2 2a 7x

最新五四制.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精品知识点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第1、2单元精品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 第1课我是中学生啦项目一:笑迎新生活 1、面对新生活,我们有哪些新感受?(初中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感受?) ①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新鲜事,都让我们好奇、激动和兴奋,内心萌发出新的期望和憧憬。 ②生活在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我们共同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时常会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③初中阶段与小学相比,学习科目明显增多,学习内容更为丰富。 ④新的学习生活带给我们许许多多幸福和快乐,但是对有些同学来说,也许会有一些困惑和担忧。 2、面对新环境,我们应如何展示新面貌?(我们应怎样尽快适应新生活?☆) 答:①在新的班集体里,我们和同学团结互助,友善待人;真诚地听取老师的教诲,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为班集体增光添彩。 ②我们要展示新的学习风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各门课程,不因自己的偏好而轻视或放弃某门课程,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努力做到学习上自觉,生活上自理;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把握好学习生活的节奏,使每天的学习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项目二:我爱学习 3、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说知识让人生更亮丽?) ①从生活的本领到做人的道理,都来自于学习。 ②学习丰富知识,学习增长才干。努力学习,终身学习,生命才更具光彩。 ③学习可以使我们明是非辨美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品德。 ④通过学习,既能成就自己,又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4、为什么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②每个公民都要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也有责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这样既能成就自己,又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5.为什么说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①学习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②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以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从而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6、学习的快乐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当我们从学习中逐渐了解世界奥秘的时候,②当我们的好奇心在学习中获得满足的时候,③当我们通过学习发现自己潜能的时候,④当我们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学习的快

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尊严》资料石油大王哈默

《尊严》资料 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 财富档案: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在大学时就成为美国第一位在校的百万富翁,后成为美苏贸易代理人,与东西方政界的领导人都有深厚交情,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有人称他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和平使者”,有人赞他是精通百业的“万能商人”,更有人惊叹他是有魔力的“商业精灵”。阿曼德?哈默,一位大学时代就成为百万富翁的美国商人,他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建立了友谊;与利比亚国王是莫逆之交;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都有密切联系;邓小平曾亲自邀请他到中国访问……哈默的一生,似诗,如谜,更像一本精彩纷呈的书,他的故事,就是一个时代风云的呈现。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因为他是第一个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合作的西方企业家,被列宁亲切地称为“哈默同志”;他又是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被邓小平誉为“勇敢的人”,《哈默自传》在中国更是成了颇受欢迎的畅销书。 酒桶把哈默引进了威士忌酒行业,而他爱好吃牛排的习惯又把他引入了另一个领域,即养牛业,并同样大获成功。 1956年,哈默58岁。他在商战中积累的财富,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他确实打算从商界隐退,携他的第三任新婚妻子,举家迁往加利福尼亚,准备平平静静地安享

晚年。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充满诱惑力的石油业把他征服了,他又开始过起“人生始于六十”的新生活,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石油巨子。 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实际资产只有3.4万美元,3个雇员和几口快要报废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只卖18美分。哈默的一个远亲,是洛杉矶远近闻名的会计师,他向哈默建议,投资这家石油公司。因为根据美国政府对石油业的倾斜政策,用于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资金无须报税。对于赋闲的哈默来说,他无意收购这家公司,但却愿意借给西方石油公司5万美元,让他们再打两口井。如能出油,双方各得50%利润,如果不出油,哈默投人的这笔资金可作为亏损从应缴税款中扣除。出乎意料的是,两口井都出油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涨到每股1美元,哈默也尝到了甜头,开始涉足石油业。不久,哈默成了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1957年7月当选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哈默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建立一个石油王国。他招兵买马,物色到最优秀的钻井工程师和最出色的地质学家,1961年终于在加利福尼亚钻探到两个巨大的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跃上升到每股15元,公司的实力也足以与那些世界上较大的石油公司分庭抗礼了。 那时,世界上的大部分富饶的大油田,早已是号称“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难以染指。于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哈默,顶住公司内外的压力,把赌注押在利比亚。在别的石油公司放弃的没有希望出油的两块租借地上,哈默锲而不舍,1966年底,终于发现了石油大矿脉,开出两个盛产高级原油的新油田。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经营下,业务蒸蒸日上,利润逐年上升,石油勘探范围不断扩大,从国内到国外,从陆上到海洋,先后在中东、北海、南美以及巴基斯坦、中国南海等地找到了丰富的油源。尤以在北海地区取得的成绩最为明显:他的公司进去最晚,却最早出油。

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亲历分数乘法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分数乘正整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3.熟练运用分数乘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例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 6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510 4 63 ?=(米) 答:它的周长是10 3 米。 根据例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练习: 1千克油菜籽可榨油9 20 千克,1吨油菜籽可榨油多少千克? 9 1000450 20 ?=(千克)

中的具体应用。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 6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510 4= 63 ?(米) 答:它的周长是10 3 米。 答:2 3 小时行驶了 1 2 小时。 四、习题检测 1.一筐苹果重 3 200 吨,40筐苹果重多少吨? 2.如果一台拖拉机每小时可耕地7 8 公顷,那么,这台拖拉机 2 3 小时耕地多 少公顷? 3.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用去2 3 ,乙用去 2 3 米,剩下的绳子谁长?为什么?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亲历倒数的探索过程,体验分析归纳得出倒数解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 2.掌握倒数解法。 3.熟练运用倒数,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难点:知道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倒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倒数,解倒数的意义,小组探究求一个倒数的方法,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寻找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并且我们要掌握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能熟练解决相关问题。二、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倒数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2)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倒数的意义,它的具体内容是 你能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 由38 83 =1可得出 倒数不能单独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它是如何在题目中应用的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具体说明。 例1.12是()倒数,()是1 9 的倒数。 答: 1 12 、9。

六年级语文五四制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五四制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A.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B.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9.位以上文字你一个小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 A.救助车夫 B.夜晚奇遇 C.伯父解疑 D.同情大众 10.对文中划横线句子A处理解错误的是() A.点明了天气寒冷,照应了选文的开头. B.点明了天气寒冷,突出了我年纪幼小,十分怕冷. C.点明了天气寒冷,引出我的疑问和伯父的回答. D.点明了天气寒冷,衬托伯父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同情. 11.对文中划横线句子B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B.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B.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D.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12.对选文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说“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下文却又说“清清楚楚地记得”,这两 个矛盾的说法表明了因为年代久远,作者的记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混乱. B.“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变得那么严肃”表明了一向对我和蔼的 伯父此时对我的一再追问有些不悦. C.“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表现了伯父因为救助车 夫而感到身心疲惫,不愿多说,只想休息一下. D.伯父最后深深叹了口气,既包含了对以车夫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也包含 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16题.(8分,每题2分) 天净沙·秋 【作者】白朴【朝代】元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六年级语文(五四制)上学期期末检测题及答案

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分值12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 下面加点字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溺(nì)爱蹿(cuàn)出汹(xōng)涌抻(chyi)拉 B. 惦(diàn)记象冢(chǒng)佣(yòng)人嗥(gáo)叫 C. 摩挲(suō)唏嘘(xū)贮存(zhù)瞻仰(shàn) D. 憎(zyng)恶虐(n?a)待熏(xūn)黑矜(jīn)持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脍炙人口饱经风霜长途拔涉苟延残喘 B. 不解之缘蹑手蹑脚无言以对千方百计 C. 抑扬顿错巧夺天工不落窠臼别俱一格 D. 虎视眈眈余音绕梁独具匠心跚跚来迟 3.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 这天中午,正太郎轻描淡写地走到小狐狸的窝旁,忽然听到咔嚓一声。 B. 奶奶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C. 老教授这部力作很有学术价值,但曲高和寡,买的人很少。 D. 近段时间杰森觉得学校就像暗无天日的牢笼,所以他每天都无精打采。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A. 副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动词 B. 形容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 C. 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动词 D. 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5. 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B. 同学们在外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切忌不要乱闯红灯。 C. 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是否刻苦学习。 D. 大量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可以丰富人的情感。 6. 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 B. 可是,它们怎么逃得那么快呢?刚听见一点声响就无影无踪了。 C. 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D.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7. 下列诗文句子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善哉,峨峨兮若江河。 B.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D.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 8.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伯牙绝弦”的故事在明代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精彩记载。

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鲁教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听写词语。 洞庭 无瑕 竹筏 翡翠 船桨 攀登 泰山 骆驼 罗列 屏障 浙江 油桐 明艳 溪流 气势 仿佛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依据 凉爽 高耸 透射 一簇 呈现 空隙 值日 水源 和谐 田螺 水潭 漓江 钟乳石 敬亭山 洞庭湖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二、容易读错的字 谐xi é 澜l án 兀w ū 峋x ún 臀t ún 幽y ōu 萦y ín ɡ 乳r ǔ 三、多音字组词 s ì( ) ju ǎn( ) zhu ǎn( ) 似 卷 转 sh ì( ) ju àn( ) zhu àn( ) zhòng( ) y ìn( ) p íng( ) 重 饮 屏 chóng( ) y ǐn( ) b ǐng( ) 四、比一比、组词。 棉( ) 庭( ) 谐( ) 离( ) 斓( ) 绵( ) 亭( ) 皆( ) 离( ) 澜( ) 暇( ) 恋( ) 泰( ) 萝( ) 章( )

瑕()峦()秦()罗()障()簇()显()拂()稍()植()族()呈()佛()捎()值() 五、课文内容填空。 1、相看两不厌,()。 2、湖光秋月两相和,()。 3、“漓江的水真(),();漓江的水真(),(),漓江的水真(),()。”这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漓江的水()、()、()的特点。 4、“一路迎着溪流。随着(),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声也时时()。”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与()”和()与()”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了溪流的()和()。 5、大漠孤烟直,()。 6、(),无数夕阳山。 7、(),带雨云埋一半山。 8、落木千山天远大,()。 9、有“五岳”之称的山是:(、、、、)。 10、《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桂林风光。文章开头引用名言“()”统领全文,结尾以“()”的诗句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表达了作者()。

2017-2018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六年级语文试题 一、汉字书写(5分) 把内容补充完整,并将补充部分填写在田字格内。 我好像一只牛,。 二、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宇航员在天际áo游遥望地球时发现,地球的周围guǒ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沙衣,同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但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_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传承相映成趣 B、变幻传承赏心悦目 C、变幻传递相映成趣 D、变换传递赏心悦目 3、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余音绕()囫()吞枣 张()李戴()然大悟 ()炙人口()经风霜

4、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①、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句) ②、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她高兴的不得了。(改 成直接引用句) ③、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5、下列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①、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②、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6、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同,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2分)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一笔绿意。 仿句 7、阅读积累填空(7分) (1)、邓小平同志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2)、有所期诺;,时刻不易。(3)、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诗人李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018-2019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六年级语文试题 一、汉字书写(5分) 把内容补充完整,并将补充部分填写在田字格内。 我好像一只牛,。 二、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宇航员在天际áo游遥望地球时发现,地球的周围guǒ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沙衣,同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但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 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1)天边的云彩不停地_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 (2)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关系。 (3)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A、变换传承相映成趣 B、变幻传承赏心悦目 C、变幻传递相映成趣 D、变换传递赏心悦目 3、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余音绕()囫()吞枣 张()李戴()然大悟 ()炙人口()经风霜 4、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①、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句) ②、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她高兴的不得了。(改成直接引用句) ③、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5、下列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①、今年,我们的王老师又光荣地被评为“市先进班主任”的称号. ②、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6、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的格式相同,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2分)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一笔绿意。 仿句 7、阅读积累填空(7分) (1)、邓小平同志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2)、有所期诺;,时刻不易。 (3)、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诗人李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5)、鲁迅在《自嘲》中体现爱憎分明,甘愿为人民做牛马的精神的诗句 是,。 (6)、《春夜喜雨》中运用想象的手法来体现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 是,。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8、.经过小学五年的学习,现在来到了你梦寐以求的中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老师同学都希望尽快地了解你,你同样也希望尽快地了解同学,于是老师决定组织一个自我介绍的综合性活动,希望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4分) 围绕这个活动,老师想好了两种形式,并为之取好了名字: 形式一:制作档案显个性形式二:编写报纸突全面 (1)在“形式一”中,需要有一句名言来反映你的人生追求,你的是 (2)在“形式二”中,需要给你的手抄报命名,你的是: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4分)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人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植物也能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够对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还有其他特征: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生物分类的方法 (1)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将生物划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2、调查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观察 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周围的信息,就是观察。 为了更好地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探究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获得正确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4、探究实验(六步)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2)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 侧盖上玻璃板。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课内重点课文复习——名著阅读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课内重点课文复习——名著阅读 18.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 “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国别)著名作家_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出这部小说中的另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前苏联 (2). 高尔基 (3). 《童年》 (4). (2)这里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和外祖母的宽厚善良。 (5). (3)示例: ①(情节)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甚至疯狂地虐待自己的妻子。 ②(感受)这部小说使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氛围中感受到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1)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你干吗要这样做?” “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阿廖莎,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①上文选自_____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_______,小说讲述的是____________三岁到十岁期间的童年生活。 ②“她整天不理我”的“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高尔基; (2). 《童年》; (3). 阿廖沙 (4). 阿廖莎的外祖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人教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根据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编写)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书写展示台。(3分) 用手中的彩笔,描绘我们快乐的生活。 二、字音辨真假。(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 大堤.(dī tī)奔.腾(bēn bèn)空.隙(kōnɡ kònɡ) 扎煞.(áo shā) 琵琶.(pá bá)轧.死(zhà yà)投降.(jiànɡ xiánɡ)假.日(jiǎ jià) 三、生字大盘点。(12分) 1.一阵wēi( )风吹来,lǒnɡzhào( )在山上的乌云huǎn( )慢散开,远处的山又zhú jiàn( )清xī( )起来。 2.李叔叔义务在小区内xiāo( )灭蚊子,yínɡ( )得了大家的赞扬。 3.妈妈cāo( )持这个家,非常不容易。身qū( )lèi( )得都变形了。 四、词语快乐家。(17分) 1.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4分) 疑凝 (1)同学们听着烈士们的故事,()这座丰碑,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泪水。(2)对这件事马小跳感到有些(),因为他没有听明白。 租祖 (3)我们的()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个伟大的国家。 (4)现在提倡绿色出行,许多城市出现了()自行车的新业务,深受大家欢迎。

2.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2分) (1)猎狗是个多么庞大 ..的怪物哇!() (2)我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 ..和希望。() (3)我急忙 ..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了。() (4)老妈却用自己的身躯掩护 ..着小麻雀。() 3.词语解码。(4分)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 ..阁笔费评章。 降:。骚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识:。缘:。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7分) 鸦()无声()无声息震耳()聋低声()语 人山人()山崩()裂心旷()怡流连()返(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始了,体育场馆内()。 (2)会议开始了,整个会场内(),连一个()的也没有。 五、句子大世界。(9分) 1.补充句子。(3分) (1),复照青苔上。 (2)莫愁前路无知己,。 (3)梅须逊雪三分白,。 2.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即使 ..气候温和,还.可以看见蟋蟀从洞里不断抛出泥土来。 ..在冬天,只要 (仿写) 即使,只要,还。 (2)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细细的白线。(缩写) (3)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修改病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 第1课:《草原》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 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 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2、重点字词: 勾勒境界洒脱鞭子疾驰彩虹马蹄豆腐拘束羞涩摔跤 3、字词释义: 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可以增强氛围,使人感觉情景更加真实。 勾勒:指用线条画出轮廓。 鄂温克: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 第2课《丁香结》 1、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 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2、重点字词: 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 3、字词释义: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斗室:指极小的房子。 毫:指毛笔。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 第3课《花之歌》 1、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 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 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许多文学作品都带有基督教色彩, 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2、重点字词: 苍穹坠落绿茵祭献旖旎馥郁琼浆领悟硕大无朋心驰神往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3、字词释义: 苍穹:天空。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已经存在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巨大。 琼浆:指美酒。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 《宿建德江》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 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