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的红色央企 华润集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陆的红色央企——华润集团

维多利亚港渡轮的汽笛声时而游荡在鳞次栉比的大楼间,其中最为醒目的一幢便是华润大厦。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座资本主义世界的东方自由港,曾种下过奠基红色中华的种子。

要点

Talk 11931年夏,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陈云,在上海交给一个叫秦邦礼的年轻人两根金条,指示他以此做资本,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这成为新中国最大外贸企业华润公司的初始资金。

Talk 21947年底,杨琳等华润前辈决定给“联和行”改个名字,朱德提议取名“华润”,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最后,联和行改名为“华润公司”。

Talk 3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说,华润在新中国的成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百万支前民工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小车里装的许多军需物资则是华润提供的。

两根金条起家:陈云一手策划

华润创始人杨廉安先生。

联和行的成立,是陈云一手策划的。1931年夏,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陈云,在上海交给一个叫秦邦礼的年轻人两根金条,指示他以此做资本,以开店为掩护,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筹集和保护党的经费,并暗中为中共提供无线电、药品这些在当时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战略物资。秦邦礼,是当时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博古(原名秦邦宪)的弟弟,亦是后来华润公司的创始人。此时的陈云大概也不会想到,就是这2根金条,不仅为党带来了当时急需的大批物资,还成为新中国最大外贸企业华润公司的初始资金。

1938年夏,在香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街皇后大道上,杨廉安创办“联和行”,以便协助办事处工作。联和行当时的任务是支援中共领导的抗日战争。除了给延安采购药品和必要物资以外,还有“兑汇”和调拨

中共的经费等工作,同时还要配合宋庆龄的“保卫中国同盟”保管、运送海外华侨的捐款、捐物,在爱国华侨中做统战工作。抗日战争结束后,香港德辅道中交易行大楼二层多了一块“联和进出口公司”的招牌,当时公司处于半地下状态,门脸很小。

1946年秋,国共“和谈”破裂,周恩来赋予联和行新的使命,1、打通海上运输,发展国外贸易,交流国内外物资;2、完成财政任务;3、培养对外贸易干部。直到1948年,联和行正式更名为华润公司。1946年秋,陈云向中央提议打通对外贸易。东北形势的变化促使华润公司走向世界,并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迅速壮大。1947年9月,钱之光等抵达大连,建立“中华贸易公司”。与此同时,陈云批了1000吨粮食以及一些土特产和黄金让他们在香港采购物资。由于销售东北粮食,联和公司门庭若市。12月18日,公司从德辅道中交易行大楼搬到了毕打行。

1948年1月18日,杨琳(杨廉安化名)等把公司的名字改为“华润公司”。彼时,与联和行一并在香港创建的“党产”,还有广大华行、五丰行等,它们均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联和行吸收了所有其他在港的党办商号,改组为“华润公司”,正是今日央企华润集团之雏形。

1948年8月钱之光到达香港,那时候已经叫华润了。此后,钱之光任华润公司董事长,杨琳任经理。1947年至1949年期间,华润公司大规模地接触了海外市场。

1948年,华润公司董事长钱之光从党产到国产:新中国的窗口

华润50-70年代的写字楼设于旧中银大厦。

华润成立之始是一家贸易公司,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可供出口的物资增多,也需要进口更多的产品来恢复国民经济。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华润充当了贸易先锋的角色。1950年,华润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5千万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

1951年6月,华润公司董事长杨琳和经理张平回北京向中央汇报工作,陈云同志亲自找他们谈话。陈云说:对香港的政策,周总理说,要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我再加两句话,叫做出出进进,来来往往。” “出出进进,来来往往”,更加具体地阐明了华润在香港应该采取的工作方针,那就是:把香港作为祖国的南大门,不要把门关死,商品要有进有出,商人要有来有往。

当时新政权刚刚诞生,中共在经济工作方面还没有多少经验,陈云能做出“政府统销”的决定,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陈云同志对华润公司的了解和信任。

1952年,华润公司被指定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划归中央贸易部管理。

1952年以前,华润公司归属中共中央办公厅管理,是党企;1952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所有党企移交国家,同年10月,华润归属国务院外贸部管理,成为国企。10月24日,经资产评估,中央贸易部向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支付了收购华润公司的资金。至此,华润14年的“党产”生涯结束,依靠两根金条起家、历经战争洗礼的华润,此时已成为一家拥有2000万美元资产的外贸重要企业。

1954年德信行、五丰行和深圳南洋贸易公司并入华润,公司得到进一步改组和扩大。这时,华润公司进口部设五金矿产组、机械仪器组和化工组;出口部设土产、矿产、食品、杂品、丝绸、茶叶、粮油、畜产等8个组。今天华润之所以成为多元化企业,拥有众多从事不同行业的子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这些贸易组的成立。

1957年,华润为内地成功引进了“通过展览会的形式,聚集交易双方,集中展示商品,看样成交”的交易方式,这就是迄今经久不衰的“广交会”模式。随着周恩来总理的视察,广交会奠定了“国家级”的地位。“很重要的一点是,从此,新中国才真正懂得了和平时期的贸易应该怎样做。”一位退休的原外贸部官员说,广交会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能通过打电话、拍电报的封闭贸易模式。

1956年,华润总经理张平(右一)在广州筹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199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华润。

1973年3月10日,邓小平同志复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同年5月,中央委托陈云同志主持外贸工作。1974年7月1日,他同外贸部负责人谈副食品出口问题,就在这次谈话中,陈云又谈到华润,他说:要“把华润公司扩大,使它变成‘第二经贸部’,让它到外国去设公司、仓库。这样搞可能会有个把人叛变,出一点毛病,但不要怕,胆子要大一些。” 陈云的这些讲话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华润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一方面,华润把内地的外贸机构带到香港,帮助各省市自治区、各部委在香港开办窗口公司,使“粤海”等一大批公司迅速崛起;另一方面,华润通过咨询、介绍、引荐、参股等方式,把港澳和海外商人带回内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