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佛山十大传统文化(佛山的文化传承有哪些)

佛山十大传统文化(佛山的文化传承有哪些)

佛山十大传统文化(佛山的文化传承有哪些)今天给各位分享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佛山的文化传承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佛山历史文化2、佛山民间艺术有哪些?3、佛山传统文化4、广东佛山有哪些历史文化?5、佛山春节习俗的习俗特色佛山历史文化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

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

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

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纱,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

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

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乾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属于地方民俗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

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

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

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

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

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

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现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园。

中国木版年画 2.0

中国木版年画  2.0
和合二仙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路路生财
年年有盈利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玩蝈蝈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金鱼多子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福禄寿三星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连年有余
桂枝五枝香
武强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 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 强而得名,是中国民间特有的 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 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 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 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民间乡土艺术。 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 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 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 者。 上关下财 张天师
(不详)
历画
又称春牛图。 历画上一般有节气 表,以便于农事等。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榴开百子
(不详)
四、制作流程
木版年画制作过程: 画稿、构线、木刻、制 版、印刷、人工彩绘、 装裱。
刻板、刻刀
画稿、构线
画师起稿和定稿后,用 白描法画在毛边或薄绵纸上
赵 公 镇 宅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在乾隆年间达 到兴盛,曾运销全国各省。杨 柳青镇“家家都会点染,户户 全善丹青”,几乎成了美术村。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 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 工艺美术的形式,采用木版套 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 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 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 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 绘。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3课《木版年画》课件1

浙美版美术五下第3课《木版年画》课件1
代表。
年画的起源与古代的信仰、风俗 习惯、节庆等密切相关,是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祈愿。
年画的种类与特点
年画的种类繁多,包括门神画 、灶君画、财神画等,每种年 画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表现形 式。
年画的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 击力。
年画的主题多与吉祥、富贵、 平安等美好愿望相关,反映了 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作品的损害。
03 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构图的特点
01
02
03
饱满充实
木版年画的构图通常非常 饱满,内容丰富多样,很 少有空白的部分。
对称均衡
为了营造稳定和和谐的感 觉,木版年画常常采用对 称或均衡的构图方式。
层次分明
画面通过巧妙的布局和透 视,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
线条的表现力
粗犷有力
木版年画的线条通常粗犷 、有力,给人一种豪放、 质朴的感觉。
详细描述
在选择木板时,应考虑其纹理、质地和硬度,以确定是否适合雕刻和印刷。处 理木板包括清洁、干燥和固定,以确保木板平整、无裂纹,为后续的雕刻和印 刷做好准备。
图案的设计与绘制
总结词
图案的设计与绘制是木版年画制作的核心环节,需要创作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 熟练的绘画技巧。
详细描述
在开始设计之前,应深入了解木版年画的传统元素和风格,以确定作品的主题和 风格。设计时,应注重图案的简洁、明快和装饰性,使其符合木版年画的审美特 点。绘制图案时,应使用耐用的颜料和画笔,确保图案清晰、色彩鲜艳。
流畅自然
线条的运用非常流畅,没 有过多的修饰和加工,显 得自然、率真。
刚柔相济
线条既有刚劲的一面,也 有柔美的一面,刚柔相济 ,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木版年画调研报告

木版年画调研报告

木版年画调研报告木版年画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次调研的主题是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木版年画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包括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

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二、调研结果1. 木版年画的历史木版年画源于中国北方农村地区,起源于唐朝。

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木版年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木版年画达到了巅峰,成为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

2. 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木版年画采用木材作为版材,艺人用刀工将图案刻在木版上,然后涂上颜料印刷在纸张上。

制作过程需要精细的技艺和耐心,每一款木版年画都是艺人经过数十个工序才能完成的。

3. 木版年画的特点木版年画以红、黄、蓝、绿等鲜艳的颜色为主,形象生动传神。

它通常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如福、寿、喜、财等。

木版年画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收藏。

4. 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木版年画的传统制作工艺遇到了许多困难。

然而,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保护和传承木版年画的倡议,通过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让木版年画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5. 木版年画的市场价值木版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许多爱好者和收藏家珍藏木版年画,使其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热门商品。

同时,木版年画也成为一种旅游纪念品,吸引了很多游客。

三、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木版年画的历史、制作工艺、特点和现状。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传统木版年画面临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木版年画,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木版年画的保护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传统木版年画的制作中。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年轻一代对木版年画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浅析东昌木版年画艺术特色

浅析东昌木版年画艺术特色

浅析东昌木版年画艺术特色作者:王鹏程来源:《好日子(中旬)》2017年第12期摘要:我国的木版年画肇始民间有着古老的历史,相传在汉代就已出现。

木版年画在宋代叫做“纸画”,在明代叫做“画帖”,一直到了清代中晚期才被称为“年画”。

“东昌木版年画”与黄河、运河关系重大,虽然黄河改道、运河堵塞等原因漸渐减弱,却也保持了其原汁原味,是原生态的文化,极具艺术价值。

本文分析了东昌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和影响。

关键词:东昌府;木板年画;艺术特色一、东昌木版年画概述木版年画是以木版画形式制作的年画,以木版雕刻印刷画的轮廓,再由人工或套版上色,画的内容大多为风俗、门神、喜庆吉祥、灶王或戏剧,过年时普通人家买这种廉价的画装饰房屋。

顾名思义,年画就是过年(春节)时张贴的画。

在卧室、堂房、窗旁,门上以及灶前,院内的神龛上,贴上新年画以营造喜气气氛,又借以祈求上天赐给幸福,消除灾祸与不幸。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知名的年画有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苏州桃花坞、开封朱仙镇、四川绵竹、漳州和广东佛山等。

东昌木版年画始于唐代,先以门神画的形式出现,真正生产始于明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东昌木版年画具有年画、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构图简洁,整体感强,色彩柔和、鲜明、古朴,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种传统艺术形式是历史上社会生活现象的积淀,作品中有着深远丰厚的文化内涵。

二、东昌木版年画特点分述(一)造型高度概括、夸张变形、追求神似东昌木版年画在人物造型上,头大身小,一般头部占人体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眼形窄而长,鼻梁鼻翼瘦窄,耳朵大而且圆润,衣纹繁杂而精细,长拿大刀阔斧,突出主要部位,其余部分一笔带过,所塑造的形象生动有趣。

在刀工上,直线与弧线结合,轮廓线粗壮,使人物显得庄重,将衣纹概括成大面,与面部弧线呼应,使人物更加突出。

杨家埠木版年画追求细致,人物的五官、头饰、衣饰刻画的面面俱到,而东昌木版年画则是更加大胆,突出人物特色。

木版年画色彩之美

木版年画色彩之美
了。
原 材料 、 价格 的制 约 , 得 它不得 不尽 量 使
省 工省 料 , 高度提炼概括。 年画施色 , 印 套
以平涂 为主 , 求在 有限的色版内套印出 力
丰 富斑斓 的色彩效果。 以色块 的大小或 或 近似 色的排列 ,使之对 比鲜 明而又和谐 。
从上述这个界定 中 , 我们可 以感觉得 到, 年画蕴含 着丰富的文化 因子和历史信 息 。与华夏 民族的风 俗紧密 地融合 为一 体, 通过 一年一度 的新春佳 节 , 凝聚 民族 的心路情结。传 承华夏子孙 的生活 方式 、
文化认同和精神 密码 。
年画作 为民间文化的一种载体 , 传承
着 伦理道 德 ;年 画是 民间文化 的一种 形 式, 而文化却是年 画的内核和灵魂 。著名
画家、 文学家 、 美术 教育 家丰子恺 先生在
了新年就罢 , 这样贴着 , 一直要看到一年 ,
每逢休 日、 工毕 , 或饭余酒 后 , 几个 老者 会 对着某张花纸儿手指 口讲 , 把其 中的故事 讲给 少年们 听 , 述 中还 夹着议 论 , 此 叙 借
神及其活跃 的创造 本能 ,是 民族风俗 、 审
美观念和 文化 品位 的反映 , 是远 古文化的
容 易“ 不透气 ” 有软 色在 中间 “ 开 ”就 , 界 , 舒服多 了。但这只是一般 的规律特 点 , 许
枯草 、 茅檐 、 衣、 脸环境 中 , 褐 黄 这几张 五
彩鲜艳夺 目的花纸真可使蓬荜生辉 、 喜气
谓之玄 , 地谓 之黄。 “ 五色” 的深层含 义为
金、 水、 土“ 木、 火、 五行 ”象征生命 的延 续 , 而旺盛 , 家兴 旺而发达。这就是年 画的 举 宏观颜 色 , 如就 门神 而言 , 受传统 文化积

中国民间美术木版年画

中国民间美术木版年画
博大气势,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线描绘画传统 并学习借鉴佛道美术,加以大胆的艺术创造, 从而形成了凤翔木版年画雄壮古朴的艺术风 格。 ? 代表作品 ——天官赐福、状元进室、六合同 春、刘海戏金蟾
鱼乐图 四季平安
?(二)天津杨柳青年画
? 分布地——杨柳青原名古柳口,是在天津 正西三十里的一个市镇,地当大清河的下 游。
? 驱邪纳祥、祈福禳灾、欢乐喜庆、装饰美 化环境
贡笺、中堂、对屏、屏条、对联、 三裁、炕围、窗画、窗旁、窗顶、 毛方子、月光、围桌、门神、门 童、美人条、历画、斗方、(图 1-2-1 斗方 金鸡报晓)灯画、拂 尘纸、花纸、升官图、吊挂、纸 牌、神像、纸马、符、槽头画等 二三十个品种
下详述?
四季平安
? (三)风俗画题材 ——风俗画在中国绘画史 上历史久远,特别是宋代有许多村社、丰稔 等节令绘画。
? 题材——大量的节日风俗,像新年春节、元宵节、 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庆祝活动。
? 特点——多用来张贴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 ? 文化意向——画中大都表现合家欢乐、人丁兴旺、
生活富裕等内容。表现时事和谐趣内容,以民间寓 言、笑话、历史故事等讽喻社会时事的 ,表现了周 围的生活和风情 。
? 代表作品——《庄稼忙》、《庆赏元宵》、《秋 江晚渡》、《携壹南村访旧识》、《新年多吉庆, 合家乐安然》、《渔妇》,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 质的《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 等,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 研究价值。
? 杨柳青在当代的发展——
麒麟送子
? (三)河北武强年画
? 分布地——武强、邯郸、大名为中心 。 ? 发展历程——盛于清乾隆、嘉庆年间。 ? 题材——戏出题材最多,另外带灯谜的灯画也有特色,
? (二)小说戏文故事题材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木版年画|浙美版(2012)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木版年画|浙美版(2012)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木版年画 | 浙美版(2012)教学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制作木版年画,学生将学会观察、分析、创新,增强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木版年画的历史背景2. 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3. 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4. 木版年画的分类与代表作品5. 木版年画的创新与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木版年画的历史背景与艺术特点2. 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3. 木版年画的创新与发展难点1. 木版年画的制作技巧2. 木版年画的创新设计教具与学具准备1. 木版年画作品图片2. 木版年画制作工具(刻刀、木板、油墨、纸张等)3. 绘画材料(铅笔、橡皮、颜料等)4. 安全防护用品(手套、护目镜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木版年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讲解:介绍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包括刻版、印刷等步骤。

3. 演示:示范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木版年画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评: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和创新意义。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木版年画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包括关键步骤、注意事项等。

作业设计1. 制作一幅木版年画作品,要求创新设计,体现个人特色。

2. 写一篇关于木版年画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木版年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制作工艺等。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木版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等,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木版年画作品。

然而,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如刻版不准确、印刷不清晰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班级:美术学101班 姓名:何贵花 学号:1020141106

摘要: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四面环水。是
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说起佛山,相信大家已经早有耳闻了。名人李小龙、
黄飞鸿、叶问的故乡坐落于此,因此黄飞鸿纪念馆,叶问堂等祖庙成了每逢重大
节日人们进行祭祀的重要场所。在小小的佛山,就有中国十大园林中的两大园林,
在岭南四大名园中就占了两大名园:梁园和佛山清晖园。从表面上看来,以上所
说的名人祖庙和名园和我们将要论述的佛山木版年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只要
你身临其中,才能深深体会到一股浓厚的岭南文化气息,才能看到佛山木版年画
产生于此的根由,佛山木版年画的风格于此可见一斑。笔者在此来浅析一下佛山
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文化名城 梁园 清晖园 佛山木版年画
一、佛山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
(一)史料记载。
根据有关资料,佛山木版年画比北方杨柳青和杨家埠年画都要早,大多数资
料认可的说法是始创于明永乐年间,有600多年历史了。《辞海》载:“佛山木版
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之一,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广东佛山镇生
产而得名。”
资料记载佛山木版年画有600年历史,,民间艺人则认为佛山木版年画的历
史已超过了700年。近年来也有专家对“600年历史”产生质疑。2005年3月,
多家报纸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佛山木版年画获得抢救历史可能改写》。
当时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已被中宣部、文化部确定的“中国民间文化遗
产抢救工程”列为首批抢救和保护项目之一,被省文联确定为广东省首批抢救和
保护的重点项目。正值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广东,抢救佛山
木版年画是重点项目之一。
有一次,作家沈泓为了写《佛山年画之旅》这本书,特地寻找且拜访了佛山
木版年画的继承人——冯氏父子。儿子冯锦强对作者介绍说:“佛山年画有700
多年历史,在宋朝和元朝就有。我们家祖籍在花都,应该是宋元年间来到佛山。
据我所知,我们家做木版年画已经有四五代人。”父亲冯炳棠住在普君老屋里,
这使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证冯家做年画的历史。冯炳棠说:“我小时候就
住在这个房子了,我爷爷就住在这里,这个房子有200多年历史了。”冯炳棠是
抗日战争爆发那一年出生的,至今有七十多岁了。他回忆说:“我做木版年画做
了50多年了。我们家是年画世家,我小时候就看到爷爷也是干年画的。”从历史
发展看,直到冯炳棠出生前,佛山木版年画仍处在全盛时期,民国早期的产量每
年仍达800万幅,不但成为珠江三角洲家家户户的年节必备之物,而且仍然大量
出口到东南亚等地华人聚居处。
可以说,佛山木版年画以其在南方沿海地利之便,是中国众多年画中,传播
到海外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木版年画。
(二)佛山木版年画的兴衰史。
佛山木版年画始创于明代永乐年间,鼎盛于清代乾隆、嘉靖年间,繁荣到民
国初年,随后一直走下坡路。
明代中叶,佛山正是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手工业与商业经济开始进入
繁荣时期,因而也推动了佛山民间手工艺各业的发展与兴旺,民间木版年画就是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清代,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
展。我国民间年画随着清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繁盛的历史阶
段。
佛山木版年画最鼎盛时期是清末民初,行销全国,主要销售区域包括广东、
广西全境和福建、湖南、贵州一部分地区,大量出口东南亚等地。到底当时的年
画印刷店坊有多少家呢?根据大量资料记载,最多的称有200多家,最少的称有
10多家。整个佛山从事年画的从业人达4000多人,最高峰时年产量达800万套,
门神年产可达400多万对,成为我国南方重要年画产地之一。当时,佛山木版年
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以及河南开封并称全
国木版年画六大产区。可见佛山木版年画在当时的名气是极大的,地位也是非常
高的。

但随后遇上文化大革命,佛山年画被斥为“封建迷信品”。当时,佛山木版年
画被勒令停止生产,禁止销售,所有木版和年画成品一同焚毁。佛山木版年画遭
受了前所未有重创,几乎濒临灭绝。名气也远远不及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
山东杨家埠等几大年画产区,地位岌岌可危。因此抢救佛山木版年画是件刻不容
缓的事情。
二、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佛山木版年画与其他民间木版年画相比,对我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佛山木
版年画是南方年画的代表之一,不仅题材众多,且以当地特色丹红的应用,而被
称为万年红,适合南方日照时间长而久不褪色的环境。它的门神画,很多就是以
红色为底色印制的,有异于北方年画,仅见于漳州年画、泉州年画,红彤彤的色
彩,给人一种热烈火爆的感觉。这应该是和南方火热的气候有关。红色表示喜庆
和吉利,红彤彤的色彩,这是佛山木版年画的地方特色,颜色热烈艳丽,代表着
吉祥和如意。
(一)佛山木版年画的题材。
佛山木版年画的题材众多,丰富,规格多样。过去多是《神荼郁垒》、《文武
财神》、《福禄寿喜》、《和合二仙》、《五子登科》、《金钱童子》、《天姬送子》、《秦
叔保》、《尉迟恭》、《关公》、《包公》及其他神像、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内容
广泛,产销盛极一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文化部提倡年画提倡年画创新,
佛山木版年画也响应中央号召,随时代变化,创作了一大批现代题材的新年画,
如《三面红旗》、《妇女半边天》等,深受当时人们的欢迎。
(二)佛山木版年画的做工特色。
要想完成一张完整的高质量的木版年画,每个步骤都需要严谨细心。佛山木
版年画继承人冯炳棠告诉我们刻板流程。1,选木刻版有讲究,做木版年画流程
很多,先要画出画样,然后刻板,不只是刻一块版,有多少种颜色就要刻多少块
版。2,填色描金特色殊。佛山年画被誉为“万年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是纸张底色为红色,人物部分留白,再将人物印或者染上别的颜色,这类年画称
为全红;(2)纸为白纸,使用艳丽的红色去描绘人物,使视觉效果显得强烈些,
这类年画称为点丹红。3,富丽堂皇勾金线。手绘金线,粗犷朴拙。佛山木版年
画吸收了佛山剪纸、筒凿金花、金漆木雕等传统工艺的精髓,用红,绿、黄、黑
四种颜色木板套印,用笔绘彩、勾金线等技法表现形式,使画面富丽堂皇。如《引
福归堂》就是典型的勾金线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佛山木版年画还体现出一种朴
拙浑厚,线条粗犷,刚劲有力的气势。
(三)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饱满富有动感。佛山木版年画人物造型采取重叠造型法,不像
杨柳青年画和桃花坞年画等产地年画中人与人之间都是有间距的,而佛山木版年
画形象显得更精细饱满。同时,里面的人物还富有强烈的动感,可以体现出美学
效果。2,造型显得夸张而简练。佛山木版年画造型虽然夸张,但是所表现的形
象个性是十分鲜明的。人物线条也是显得简单凝练的。3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气
息,体现出了佛山的特色。在佛山手工业和文化艺术的哺育下,佛山木版年画诞
生了并且成长起来了。佛山木版年画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木版年画不仅在于造型不
同,而且用纸也不一。然而“万年红”就是它的特色。4,装饰效果强烈,意味
深长。佛山木版年画使用红丹、金银色加强画面的装饰效果。佛山木版年画往往
以红、桔红、黄、绿等色来套印,在人物衣服、盔甲、袍带上饰绘金银图案纹样,
使神像画更显金碧辉煌。佛山年画与佛山剪纸、木雕、刺绣、铜凿、金花、通花
礼联等民间艺术互相渗透,吸收所长,极富装饰性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
通过对佛山木版年画的题材和做工以及艺术形象的分析,笔者认为佛山木版
年画比其他民间年画更出色,用“有韵味”来形容它会恰当些。这跟佛山木版年
画的题材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丰富的题材,就像人一样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
再出色的自己也不能表现出来。促使佛山木版年画比其他民间木版年画更出色,
更有韵味,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占的比重会更大些,就好比一个人的修养,
要从各个方面慢慢积累起来,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发展历程,题材还是艺术特色来看,佛山木版年画与其
他民间木版年画相比,有曲工异同之妙。从这类年画里,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张
力。它既是古老的,又是充满青春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它既是传统的,又是开放
包容的,善于吸收新的东西;它既是厚重的,又是轻盈的;它既是内蕴的,又是
时尚的。因此它丰富而有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佛山木版年画的处境较为紧迫,
随时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笔者在此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热爱佛山木版年画的人
士要想尽各种办法去保护它,发扬它。让佛山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文化继续在岭南
这片土地上独旗一帜。

参考文献:
[1]沈泓,《佛山年画之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第1版;
[2]黄卫红,岭南民间艺术奇葩——《佛山木版年画》,收藏界,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