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66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意义的探讨

66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意义的探讨

66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意义的探讨【摘要】目的对66例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6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其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和心率变异性,并与66例非冠心患者对比。

结果冠心病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低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中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SDNN较低。

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RV by analyzing the Holter of 66 Patients with CHD. Methods To analyze the Holter of 66 Patients with CHD, detect their Arrhythmia, rate of Ischemia and HRV and compare them with patients without CH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 and Ischemia of Patients with CHD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patients without CHD, the incidence of SDNN (Indicator of HRV ) of Patients with CHD was lower than patients without CHD,among patients with CHD, those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hadlower SDNN.Conclusion Cardiac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disorder of patients with CHD may induce M alignant arrhythmia.【Key words】CHD; HRV; Clinical significance心率变异性(HRV)是指心率随机体状况和昼夜时间而规律性变化的程度。

运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意义

运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意义
波峰较顿 ,波底开 口较窄。 ( 2 ) 心房扑动 :① R — R间隔小 于 3 大格 ( 部分 房扑除外) 。@Q R S波正常 。③P波与 T波融为一 体 ,融合波波峰尖锐 ,波底开 口较宽 ,呈锯齿状 ,
称 为大 F波 ) 。 ( 3 ) 心 房 颤 动 :① R — R间 隔 长 短 不 一 ,部 分 P
对 所 有 患 者 分 别 进 行 常 规 心 电 图 检 查 和 动态 心 电 图检查 ,且记 录患者 资料并 比较 。 常 规 心 电 图检 查 ,首先 使 被 检 测 的患 者 处 于
能力下 降 ,使其大量存在于血液 中 ,并且附着于 动 脉 内膜 ,形 成 粥 样 堆 积 斑 块 ,这 些 粥 样 堆 积 增 多后 在 动 脉 内膜 形 成 粥 样 阻塞 ,造 成 动 脉 腔 内血
因而不能下传至心室 ,所以 Q R S 波反而减少) 。② Q R S波 正 常 。③ P波 与 T波 的融 合 波 被 频率 更 快 、 形状不规则 、大小不一的小 f 波所取代。 二 、快 速心 律失 常 的临床 处置
( 1 ) 室上性心动过速 :①R — R间隔小于 3 大格。 @Q R S 波正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 波与 T波融为一体 ,融合波的
6 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 的冠心病患者 1 3 2 例作为研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8 — 2 5
心 电图系统 ,记 录 l 2 通道 2 4 h 心 电信号。在患者
云南医药 2 0 1 5 年第 3 6 卷第 6 期
检查期 间禁止进行 理疗 、高磁场 环境 、高压 电等 环境。 阳性 评 价 标准 :常规 心 电图 阳性评 价 标 准 ,

经 验 交流 ・

不同心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不同心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以上数据以均数( x±s)标准差的形式表 示,计数资料用百分 率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采用χ2检验。 2.3 结果 2.3.1 心肌缺血与心率的关系 经过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我们发 现 所 有 冠 心 病患者的 共同规 律:,患者心肌 缺 血次 数 和心悸 不 适、 胸闷的例数随 着心率 增加明显增多,ST段压明显低。第Ⅲ组患者 心肌缺 血和胸闷不适的情况明显 差于另两组,P < 0.01,差异有统 计 学 意 义,详见 表1。
物应用,2012,6(1):44- 45. (收 稿日期:2 012 -10 -2 9)
150 中国卫生产业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组别
Ⅰ组 Ⅱ组 Ⅲ组
表1 不同心率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比较[n(%)]
n
心肌 缺 血
胸闷不适
38
17(4 4 .7)
8(21.1)
43
2 4(55. 8)
19(4 4 . 2)
39
33(8 4 . 6)
29(74.4)
2.3.2 心功能与心率关系 如表2所示,经过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 检 查,我们发现 所有患者随 着心率的增加,LV E DD 逐渐 增加;随 着心率 增加,LV E F不断减 少。第Ⅲ组患者的LV E F明显低于另两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冠 心 病 是 一种由冠 状 动脉 器质性 狭窄或阻 塞 引起的心肌 缺 血 缺 氧(心 绞 痛)或 心肌 坏 死(心肌 梗 死)的心脏 病,亦 称 缺 血性心脏 病。它是当代 社会 最 常见和 危 害最 大的 疾 病 之一。有研 究 表明不同 心 率 对 冠 心 病 的发 生和发 展 起 着不同的 作用,静息心 率 影 响 患 者 的愈 后。笔 者 将 就 此 展 开 探 讨。 1 冠心病概述

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科室治疗的180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观察组按具体疾病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93 例) 和非急性心肌梗死组(87 例),将同期我院收治的180例非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对360例冠心病患者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C值更低(P<0.05), AMI组DC值低于非AMI 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和基础疾病对比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DC值和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r=0.574, P<0.05)。

结论:综上所述,心率减速力可作为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预测猝死风险高低的重要参考指标, 临床上应加以借鉴和推广。

关键字:心率减速力变化、老年稳定性冠心病、长期预后、影响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为三分之一,而冠状动脉疾病则是第一位。

根据资料显示,过去60岁以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呈年轻化的倾向,四五十岁的病人每年都会增加1]。

稳定性冠心病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一类冠心病。

临床多采用加强优化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

但是由于稳定性冠心病病情平稳且无明显波动,患者对治疗容易松懈[2]。

心率减速力(DC)作为一项预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心率减速力变化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科室治疗的120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120例非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对360例冠心病患者的情况。

其中对照组:男89例,女91例,年龄55-90岁,平均年龄(61.43±1.48)岁。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一、前言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且具有较高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能够提供重要的疾病诊断和临床决策依据。

二、冠心病的心电图变化1. 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P波和QRS波复合物正常,ST段呈现等电位线或与基线平行。

2. 动态心电图变化冠心病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心电图的表现可能会发生变化。

可见到冠心病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

3. T波异常频繁发生的室性早搏可引起T波反转。

4.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心肌缺血表现为ST段压低或抬高,ST段与T波融合,T波高尖化。

5.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心肌梗死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Q波的出现,QRS波群时间延长。

三、心电图分类根据心电图表现,冠心病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 心绞痛型心电图心绞痛型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T波直立或倒置。

2. 病理性Q波型心电图病理性Q波型心电图表现为Q波明显增深和QRS波群时间延长。

3. 阵发性心动过速型心电图阵发性心动过速型心电图表现为心电图突然发生快速心律,ST段抬高和T波倒置。

4. 室性早搏型心电图室性早搏型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早搏,伴有T波倒置。

四、致病机制冠心病心电图的改变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导致的心电异常。

五、临床意义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分析和评估心电图改变有助于发现冠心病的存在,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的评价。

六、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心电图示例和相关文章。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冠心病: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

2. 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坏死的疾病。

3. 心绞痛: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胸痛症状。

4. Q波: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时出现的异常波形,代表心肌壁损伤。

5. ST段:心电图上表示心室舒张晚期到收缩早期的电位线。

心率减速力及其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心率减速力及其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心率减速力及其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心率减速力是近年来心电生理学又一新的检测技术,同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律震荡一样在动态心电图基础上用于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活性,特别是能单独量化迷走神经的张力,且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中显示出优越的预测价值,临床应用前景更广阔。

标签:心率减速力;迷走神经张力;心脏性猝死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研究证实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其猝死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有效地寻找高危预警指标,及时筛选高危患者,对预后判断及减少心血管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应用心率变异性(HRV)和窦性心律震荡(HRT)检测仅反映了自主神经间接性调节功能,且运用中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特异性、敏感性及预测值的限制需寻求新的、直接性的检测技术。

2006年Schmidt等[1]提出了能反映自主神经张力的新指标即心率减速力。

近年来DC成为心电生理研究的热点,并不断应用于临床。

1 定义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rate,DC)是指窦性心搏RR间期的总趋向及趋缓减速的能力。

在人体内迷走神经是心脏的减速神经,为了满足及适应机体需要,迷走神经调节心率减速的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当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时如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或高血压病等,心脏的生理机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活性降低,而表现为心率减速的能力异常,心率减速力值降低[1]。

2 DC检测的机理在自主神经体系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分别不均等的反向调节心脏,本质上对心脏起主要保护作用的是迷走神经的活性大小,作为心率的减速神经其在满足和适应机体机能需要中起主要调节作用。

DC的检测技术实际上是发掘每个心动周期中留下的自主神经细微而快速地对心率的调节痕迹,并通过位相整序信号平均技术直接的把迷走神经对心率的减速调节作用做定量检测。

经循证医学验证,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筛选高危患者预警作用的敏感性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并视为一种单独定量检测迷走神经活性的新技术[2]。

心率是诊断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依据

心率是诊断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依据

心率是诊断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依据 介绍 在医学领域中,心率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一个关键指标。心率指的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以bpm(每分钟跳动数)为单位。心率的变化可以为医生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特别是在诊断和监测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时。

了解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冠心病是一种影响心脏血管的疾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肌肉氧气和营养的主要血管。当冠状动脉受到挤压或完全阻塞时,心肌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这可能导致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而导致的。在心肌梗塞中,冠状动脉中的血液流动被完全阻断,导致心肌缺血和死亡。这是一种紧急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丧失甚至死亡。

心率在冠心病和心肌梗塞中的作用 心率在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诊断和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率在这两种疾病中的不同应用。

诊断冠心病 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提供适时的治疗至关重要。心率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评估冠心病的存在。在冠心病患者中,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会影响心脏的供血能力,导致心脏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心脏需要以更快的速率跳动,从而导致心率增加。

医生通常会检查患者的静息心率来评估冠心病的风险。高于正常范围的心率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一个指示,这可能是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引起的。通过监测和分析心率数据,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并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监测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因此在患者中及时监测心脏状况至关重要。心率是监测心肌梗塞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心肌梗塞会导致心脏功能的严重损害。

在心肌梗塞期间,冠状动脉完全阻塞会导致心肌缺血和死亡。为了弥补心肌损害区域的功能缺失,心脏会以更快的速率跳动,以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传递到其他部分。因此,在心肌梗塞期间,心率通常会明显增加。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分析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分析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分析发表时间:2017-05-16T13:58:11.5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作者:秦小明[导读] 分析高血压并冠心病者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

绥宁县中医医院湖南邵阳 422600【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并冠心病者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

方法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病118例患者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18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情况。

结果观察组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

结论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间存在一定关联,临床可将此两项指标作为高血压并冠心病判断依据,从而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患者病情改善。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高血压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因素,且其是冠心病最为重要危险性因素之一,两者关系较复杂[1]。

心率测量能够反映受检者身体实际状况,具测量快捷、简便等特点,属于临床一种常用检验指标,且伴随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心率变化在疾病诊治中的价值较突出,和心血管病发生、发展存在紧密联系[2]。

本文对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病118例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18例心率减速力、心率变异性予以分析,现将相关内容作如下报告: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性资料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病11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男女比例63:55,年龄40-80岁,平均(58.28±2.05)岁,病程1-9y,平均(4.62±0.44)y;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1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女比例65:53,年龄41-80岁,平均(58.29±2.07)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 1 3 统计 学方 法 .
采 用 S S 1. P S 3 0软件 。结 果 以
± 表示, s 计量 资 料采 用 F检 验 和 t 验 , 数 资 料 检 计 采用 检 验 , 关 分 析 采 用 线 性 相 关 分 析 。P≤ 相 0 0 为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5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l卷第 2 9期
不 同类 型 冠 心 病 患 者 心率 减 速 力 的 变 化及 临床 意 义
曾春芳 。 何喜 民 ’ 李天 发 , 。 林 云 , 雪峰 。 林 黄 娜
( 南 医学院心 血 管病研 究所 、 南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 口 500 ) 海 海 海 7 12
冠心病患者 D C值均较对照组降低 ( 0 0 ) 其 中 AM <U P<S , P< . 5 , I A P A 组间 比较 P均 < .5 S P与对照组 比较 0 0 ,A
无统计学差异 ; 相关分析显示 D C值与冠心病 病情 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 = .6 , 0 0 ) r 05 3 P< . 5 。结论 D C值可 以直 接
11 临床资料 .
选择 20 09年 1 一 00年 1 月 月 21 1
( ) 中心点右侧紧邻的第一个心动周期 的平均值 ; 1: x(一1 : ) 中心点左 侧紧 邻的第 一 个心 动 周期 的平 均 值 ;( 2 : x 一 ) 中心点左侧紧邻的第 二个所有心动周
期 的平 均 值 。分 别 计 算 x( ) x( ) x(一1 、 0 、 1、 )x
1 资料 与方 法
H 数字化 自动处理系统转化为 以心动周期 R z R值 为纵 坐标 的序列 图 , 选 出减速 周期 , 心率段 数值 筛 将
确定 为 3 0个 间期 , 以选 定 的减 速 点 为 中 心 , 对不 同 心率 段进行 有序 排 列 , 应 有序 号 的周 期 进 行 信号 对 平均 ( R A) 经位 相整 序 后 , 别 计 算 对 应 周期 的 PS , 分 平均 值 : 0 : X( ) 所有 中心 点 的 R R问 期 的 平 均 值 ; X
反映冠心病患者 的病变 不稳 定状 态 , 病情愈严重 , 迷走神 经的保护作用愈低 , 猝死风险愈高 。
关键词 : 冠状动脉疾病 ; 心率 减速 力 ; 心肌梗死 , 急性 ; 心绞痛 ; 猝死 , 心脏 中图分 类号 :5 3 3 R 4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 6 2 1 ) 90 3 -2 10 -6 X(0 12 - 60 0
摘要 : 目的
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 的心率减 速力 ( C 并探 讨其临床 意义。方 法 D )
选 择冠心病
患者 7 2例 , 中急性心肌梗死 ( MI2 , 其 A )8例 不稳定型心 绞痛 ( A ) 8例 , 定型心 绞痛 ( A ) 6例 ; 择冠状 动 U P2 稳 SP2 另 脉造影正常 的非器质性 心脏病患者 2 5例为对照组 , 入院后均进行 2 4h动态心 电图检查 , 计算各 组 的 D C值 。结果
况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 M 、 A A IU P组的 D C值显著 低 于对 照组 ( P均 < . 5 , S P与对 照 组 比较 无 00 ) 而 A
统 计 学差异 。
除干扰、 伪差 , 利用 D C自动分析系统计算 出 D C值 。 12 2 D .. C值 的计 算 将 2 4h动 态 心 电 图经 10 2
心率减速力 ( C 被认为是心脏性猝死高危患 D) 者 可靠 的预测 方 法 J 。它 通 过 2 4h心率 的整 体 趋
向性分 析 和减 速 能 力 的测 定 , 量 评 估 患 者 迷走 神 定 经张力 的高低 , 而筛 选 和预 警 猝 死高 危患 者 。 目 进 前 国内相关报 道 甚 少 。本 研 究 通 过检 测 、 比较 不 同 类型冠 心病 患者 的 D C并探 讨其 临床 意义 。
2 结 果
确诊 断 的结 缔组 织 疾 病 或 自身免 疫 性 疾 病 ; 种肿 各 瘤 、 脉瘤 ; 3个月 内有 手术 或外 伤史 。选择 同期 动 近
在我 院行冠 状 动脉造 影 正常 的非器 质性 心脏 病患者
2 5例作 为对 照组 。
1 2 方法 .
2 1 各 组一般 资料 及 D . C值 比较
基 金项 目 : 南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助 项 目( 1 11 。 海 30 5 )
22 C值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分别 . D 以1 、 、 分 2分 3分代 表 S P U P、 MI并 与 D A 、A A , C值 进行线性相关分析 , 结果显示 , 1 冠 病患者 D 5 、 , C值与
见表 1 。冠 心病
各组与对照组在年龄、 性别、 高血压、 糖尿病 、 吸烟情
采用 P 同步 1 I 2导 联 动
12 1 动态 心 电 图检查 . .
态心 电记 录盒 进 行 2 4 h心 电记 录 , 日本 P2 0 A A I0 — 动态 心 电分析 系统 进行 回放 分析 。通 过人 机对话 去
我 院心 内科首 次 住 院的冠 心病 患者 7 2例 , 5 男 8例 、 女1 4例 , 龄 (5±1 ) 。其 中急 性 心 肌 梗 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A ) 8 , U P 2 例 稳定型 心绞痛 ( A ) 6例 。住 院期 间均 行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SP2
检查确 诊 , 至少 一支 冠状 动脉 主干 狭窄程 度 I5 % 。 >0
排除标 准 : 各种 慢性 炎 性 疾 病 或 近 1个 月 内有 各种 急性 感染性 疾 病史 ; 3个月 内发 生 的心 肌梗 死 ; 近 明
( 2 的均值后 , 一) 再将结果代人公式 D ( s C m )=[ x ( )+X( )一X(一1 X(一2 ]X14 计 算 出 D 0 1 )一 ) / ,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