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一)

一、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微生物包括三大类群:真核细胞类有原虫和真菌;原核细胞类有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非细胞类有病毒和类病毒等。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大多数与人类生活、食品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极少数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故称为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从患病机体中排出来,可污染食物、水源、尘埃,也可通过昆虫携带或接触病畜传染给健康人引起发病。由于病原微生物可以在病人与健康人之间,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传播,所引起的疾病有传染性,故称此类疾病为传染病。

现代传染病概念,既包括由特异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可造成流行的传染病,如霍乱、麻疹、鼠疫和病毒性肝炎等,也包括由条件(机会)致病菌引起的感染症,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术后伤口感染和烧伤病人的创面感染,新生儿破伤风,肉毒食物中毒和毒蛇咬伤中毒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有35种之多。

病原微生物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生物学特性多种多样,其致病性和侵入途径各有不同,有的可从皮肤或破伤处侵入,有的通过空气由呼吸道感染,有的通过食物和饮水经胃肠道感染,还有的通过性生活从泌尿生殖道侵入。病原致病力弱、数量少或途径不适宜时,往往形成隐性感染或较长时间的潜伏感染;病原致病力强、数量大并且途径适宜时可呈显性感染或急性发病。

病原微生物通常具有病原性和抗原性双重特性,病原性是由微生物的英膜物质、粘附因子、毒素与毒性酶等决定的;而抗原性则是由微生物的异种性、大分子胶体性、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立体构形,以及特异性的化学基因(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形)等决定的。病原微生物在引起机体感染发病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与此同时,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二、免疫和免疫应答

机体有一个同其他系统一样的独立的免疫系统,机体的免疫系统有识别自己组织和异己物质的能力。并有自我保护和排斥异己的功能,免疫是指机体表现这种功能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以往只把免疫看成是一种抗传染免疫保护作用,是机体对病原的不感受性。现代免疫学观点认为,免疫是复杂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过程,免疫反应既有对自身有利的一面,也有对自身有害的一面,人工免疫要尽力避害趋利。免疫学是预防接种的理论基础,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免疫学基本知识,尽力达到有利无害的目的。

机体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表现有三大作用:(1)防御作用,能消灭病原微生物,中和体内毒素;(2)稳定作用,清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胞;(3)监视作用,监视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但是功能失调,如反应性过高可出现变态反应,或者出现自身免疫病;反应性过低表现为免疫缺陷症,也容易发生恶性肿瘤。

免疫系统的发生、发育与生物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有关,高等动物较低等动物的免疫系统健全,免疫功能完善;成年人较婴幼儿免疫系统健全,功能完善。人到老年,免疫功能同其他生理功能一样逐渐衰退。成人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取决于三个方面。

1.机体方面

机体免疫系统是产生免疫的基础,抗原是产生免疫的根据,使用方法则是产生免疫的条件。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免疫活性细胞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胸腺淋巴细胞和骨髓淋巴细胞(T、B)]、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和特异性两类,两者又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机体的防御机制首先是非特异免疫反应清除异物,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降解病原体,释放出抗原决定簇,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或Ⅱ类分子结合后,为T、B细胞所识别,此为感应阶段;免疫活性细胞被抗原刺激激活以后,迅速进行分化、增殖,形成各类致敏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以及记忆淋巴细胞,此为反应阶段;当各类致敏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各类致敏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抗体水平迅速升高,表现机体的高度免疫功能,此为效应阶段。抗原量过大或抗原持续刺激时,反可造成对机体损害。

由于种属关系,各种动物之间或动物与人体之间的免疫应答又有较大差别,动物试验模型各异,对动物有效的疫苗对人不一定有效;反之亦然。即使是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产生的免疫应答也有差别。一般来说,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出生后3个月IgM抗体只有成人的50%,IgG抗体产生更低,分泌型抗体(SIgA)到1岁时只有约3%,至12岁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婴儿主要靠母传抗体维持自身免疫力,能通过胎盘的母体抗体只有IgG,在出生后6-8个月已消失殆尽。1-3岁幼儿的屏障能力最差,淋巴结发育尚未成熟,血清补体含量较低,免疫功能不足,此时最易发生感染和感染后扩散,应该按儿童免疫程序及时给予预防接种。

2.抗原方面

抗原的性质和质量直接影响免疫应答。细胞内抗原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布鲁氏菌以及各种病毒和各种活疫苗类,能在细胞内寄生或短期存活,经抗原呈递细胞处理抗原后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8T淋巴细胞,活化细胞毒T细胞(Tc),抑制T细胞(Ts),诱导产生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细胞外抗原如只存在于细胞外体液中的病菌或细菌毒素

及死疫苗类,经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后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4T淋巴细胞,活化辅助T淋巴细胞(Th)和B细胞,诱导产生体液抗体。细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其免疫机制以细胞免疫为主,除CTL免疫应答外,还有由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DCC)免疫应答。而其他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疾病,血清中可有较高滴度的抗菌抗体,如杀菌素、凝集素等均起吞噬调理作用;而沉淀素和抗毒素等则可直接中和细菌毒素。抗菌抗体主要为IgM,而抗毒抗体主要为IgG,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保护性抗体主要为分泌性抗体(SIgA)。

多糖抗原属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如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球菌、b型嗜血流感杆菌(Hib)以及伤寒杆菌等的英膜多糖疫苗均不能诱导产生CTL免疫应答,对婴幼儿免疫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成功多糖与蛋白抗原结合疫苗,如将上述各种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则可大大增强其免疫效果。

3.使用方面

(1)接种部位和途径:采用何种接种部位和途径是根据疫苗的性质、免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接种反应来决定,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如皮上划痕用疫苗的含菌浓度比注射用疫苗要大几十甚至上百倍,误用注射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又如卡介苗规定为皮内注射,若误注皮下或肌内会引起寒性脓疡,若破溃则难以愈合。再如含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一般注射深部肌内;如百白破混合制剂注射臀部肌内,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臀部肌内则不如注射上臂三角肌内的免疫效果好。

(2)接种剂量:在相同接种途径下接种剂量与产生免疫力成正比,随意减少剂量或接种剂量不准会影响产生免疫力,特别是那些接种剂量较小的疫苗,如麻疹疫苗皮下注射0.2ml;卡介苗皮内注射0.1ml,若不使用1ml注射器不易准确掌握剂量,很难达到免疫效果。剂量不足不行,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剂量不足会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应该严格按说明书准确使用剂量注射。

(3)接种次数:活疫苗类如麻疹活疫苗、布氏菌活疫苗、卡介苗等一次接种即能产生充分免疫力;而灭活疫苗类如乙型肝炎疫苗、伤寒三联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等需注射3针。第1针只是初次反应,只产生IgM抗体和极低的IgG抗体。第2次注射能产生较第1次高10-50倍的抗体水平,只有完成全程注射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力。

(4)针次间隔:根据疫苗的性质不同,不同针次问需要有一定间隔。一般灭活疫苗类第1针注射后7-10天开始产生免疫力,2-3周后逐渐下降,故一般间隔可为2周。若含吸附剂疫苗因

吸收较慢,至少应间隔4-6周为宜。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针次间隔为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延长,不宜缩短接种间隔时间,以免影响免疫的效果。

三、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

自动免疫是指经过抗原的刺激使机体自身产生免疫力,又可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如患过一次麻疹以后即产生了抗麻疹的免疫力,思过一次白喉以后体内长时间有较高的抗白喉毒素抗体,这些都属于天然自动免疫。若经过接种麻疹疫苗或白喉类毒素而使机体产生抗麻疹免疫或抗白喉免疫,则属于人工自动免疫。天然自动免疫对痊愈后患者来说虽然是一大幸事,然而毕竟风险太大,人们不能赖此获得免疫力。人工自动免疫既廉价又安全,是人类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被动免疫是指机体获得由其他机体产生的活性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天然被动免疫的例子是胎儿通过脐带血流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而人工被动免疫的实例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感染,注射抗狂犬病血清预防被狂犬咬伤后发病,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特异丙种球蛋白防止新生儿母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临床上应用各种抗血清和抗毒素治疗,如抗炭疽血清、肉毒抗毒素、抗蛇毒血清等,虽然用于发病后治疗,但从其作用机制来说,中和病毒和毒素仍须在与组织细胞结合之前,因此使用越早越好。

人工制备的免疫血清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为动物血清,主要是马的免疫血清,对人来说属于异种蛋白,使用动物血清常发生对异种血清过敏,如过敏性休克和血清病。现在的动物血清多为精制品,不但去掉了非抗体杂蛋白,而且已将免疫球蛋白经胃酶消化,切掉Fc端,只保留与抗原结合的F(ab’)2片段,使动物血清的过敏反应由原血清的50%降至3%-5%或更低,而且反应症状也大为减轻。动物血清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较短,半衰期一般为6-8天,且同类抗血清使用次数越多,则半衰期越短,过敏反应发生率越高。

另一种为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如人血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人血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等。人的同种血清不但没有血清过敏反应,而且在体内的半衰期可长达20-30天。

被动免疫制剂除了免疫球蛋白之外还有细胞因子,现已发现的细胞因子有20余种,已有人工制品的如白细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CSF)包括粒细胞和巨噬细胞(GM-CSF)、红细胞生成素(EPO);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其他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还有转移因子(TF)、免疫核糖核酸(iRNA)和胸腺肽等,主要为免疫调节剂和细胞生长因子类。除白介素可用于LAK细胞有被动转移细胞免疫功能之外,其他均属临床辅助治疗,缺乏单独使用的适应症和疗效资料,故本手册各论中从略。

预防免疫基础之免疫学基本知识(二)

(作者:编辑:尚静来源:)

计划免疫的实质是免疫预防,免疫预防的理论基础是免疫学。机体有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此系统具有识别自己组织和异己物质的能力,并有自我保护和排斥异已的功能,免疫是指机体表现这种功能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

1、自动免疫

自动免疫是指经过抗原的刺激使机体自身产生免疫力,又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如患过一次麻疹以后即产生了麻疹抗体,患过一次白喉以后体内长时间有较高的抗白喉毒素抗体,这些都属于自然自动免疫。若经过接种麻疹疫苗或白喉类毒素而使机体产生抗麻疹免疫或抗白喉免疫,则属于人工自动免疫。

2、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是指机体获得由其他机体产生的活性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胎儿通过脐带血液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属于自然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感染,注射抗狂犬病血清预防被狂犬咬伤后发病,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特异丙种球蛋白防止母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等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3、抗原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在医学上有重要作用的抗原物质有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动物免疫血清、同种异体抗原、自身抗原等,但与免疫预防最密切的主要是病原微生物。

4、抗体

由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体。主要是丙种球蛋白。

5、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功能,是机体防御作用的一种固有的保护性系统。具有遗传性、自发性、非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6、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或抗原后形成的免疫力。具有获得性、针对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7、变态反应

亦称超敏反应或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受同一抗原(致敏原)再次刺激后所出现的一种异常的病理免疫反应,可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变态反应不是疫苗特有的反应,任何抗原或半抗原均可引起,并且只有过敏体质的人才出现的这种反应。其临床表现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轻重程度也很悬殊。轻者可以一过而愈,重者救治不当可留有永久性后遗症或造成死亡。

8、免疫应答与疫苗使用

抗原进入机体后,选择性地刺激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过程,称为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取决于机体、抗原和疫苗使用三方面因素,疫苗使用又由以下方面决定疫苗的效果。

a、接种部位和途径采用何种接种部位和途径是根据疫苗的性质、免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接种反应来决定,应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如卡介苗规定为皮内注射,若误注皮下或肌肉会引起寒性浓疡,若破溃难以愈合,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臀部肌肉则不如注射上臂三角肌肉的免疫效果好。

b、接种剂量在相同接种途径下剂量与产生免疫力成正比,剂量不足不行,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剂量不足会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

c、接种次数活疫苗如麻疹活疫苗、卡介苗等一次接种成功即能产生充分免疫力(抗体),而灭活疫苗如乙型肝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等需注射3针。第一针只是初次免疫应答,只产生IgM 抗体和极低的IgG抗体,第2次注射能产生较第1次高10-50倍的抗体水平,只有完成全程注射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力。

d、针次间隔根据疫苗的性质不同,不同针次间需要有一定间隔。一般灭活疫苗类第1针注射后7-10天开始产生免疫力,2-3周后逐渐下降,故一般间隔可为2周。若为吸附剂疫苗因吸收较

慢,至少应间隔4-6周为宜。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针次间隔为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延长,不宜缩短接种间隔时间,以免影响免疫的效果。但是间隔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会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所以尽量在1周岁内完成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混合制剂(DPT)、麻疹疫苗(MV)和乙型肝炎疫苗(HBV)的基础免疫。

e、起始月龄初次免疫起始月龄由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起始月龄和疾病威胁的起始月龄两方面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应对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龄接种疫苗为宜,因此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否则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f、加强免疫疫苗在完成基础免疫后,进行1次适当的加强,可刺激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活疫苗免疫成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衰减,少数人甚至抗体阴转,应在适当时间进行加强免疫。

g、联合免疫两层含义,一是用两种以上的疫苗同时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接种,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可同时接种,其他疫苗的同时接种应慎重;另一方面是两种以上的抗原制成联合制剂,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麻疹、腮腺炎、风疹混合制剂。

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三)

免疫学(immunology)是预防接种的理论基础,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免疫学基本知识,尽力达到有利无害的目的。机体有一个同其他系统一样的独立的免疫系统,机体的免疫系统有识别自己组织和异己物质的能力,并有自我保护和排斥异己的功能。免疫(immune)是指机体表现这种功能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以往只把免疫看成是一种抗传染免疫保护作用,是机体对病原的不感受性。现代免疫学观点认为,免疫是复杂的生理和病理活动过程,免疫反应既有对自身有利的一面,也有对自身有害的一面,人工免疫要尽力避害趋利。

机体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表现有三大作用:(1)免疫防御作用(immune defense),能消灭病原微生物,中和体内毒素;(2)自身稳定作用,清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胞;(3)免疫监视作用(immune surveillance),监视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但是功能失调,如反应性过高可出现变态反应,或者出现自身免疫病;反应性过低表现为免疫缺陷症,也容易发生恶性肿瘤。

免疫系统的发生、发育与生物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有关,高等动物较低等动物的免疫系统健全,免疫功能完善;成年人较婴幼儿免疫系统健全,功能完善。人到老年,免疫功能同其他生理功能一样逐渐衰退。成人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接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取决于三个方面。

1.机体方面

机体免疫系统是产生免疫的基础,抗原(antigen)是产生免疫的根据,使用方法则是产生免疫的条件。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免疫活性细胞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胸腺淋巴细胞和骨髓淋巴细胞(T、B)]、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反应包括非特异和特异性两类,两者又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机体的防御机制首先是非特异免疫反应清除异物,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降解病原体,释放出抗原决定簇,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类或Ⅱ类分子结合后,为T、B细胞所识别,此为感应阶段;免疫活性细胞被抗原刺激激活以后,迅速进行分化、增殖,形成各类致敏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以及记忆淋巴细胞,此为反应阶段;当各类致敏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各类致敏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抗体水平迅速升高,表现机体的高度免疫功能,此为效应阶段。抗原量过大或抗原持续刺激时,反可造成对机体损害。

由于种属关系,各种动物之间或动物与人体之间的免疫应答又有较大差别,动物试验模型各异,对动物有效的疫苗对人不一定有效;反之亦然。即使是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产生的免疫应答也有差别。一般来说,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出生后3个月IgM抗体只有成人的50%,IgG抗体产生更低,分泌型抗体(SIgA)到1岁时只有约3%,至12岁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婴儿主要靠母传抗体维持自身免疫力,能通过胎盘的母体抗体只有IgG,在出生后6-8个月已消失殆尽。1-3岁幼儿的屏障能力最差,淋巴结发育尚未成熟,血清补体含量较低,免疫功能不足,此时最易发生感染和感染后扩散,应该按儿童免疫程序及时给予预防接种。

2.抗原方面

抗原的性质和质量直接影响免疫应答。细胞内抗原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布鲁氏菌以及各种病毒和各种活疫苗类,能在细胞内寄生或短期存活,经抗原呈递细胞处理抗原后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8T淋巴细胞,活化细胞毒T细胞(Tc),抑制T细胞(Ts),诱导产生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细胞外抗原如只存在于细胞外体液中的病菌或细菌毒素及死疫苗类,经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后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结合,提呈给CD4T淋巴细胞,活化辅助T 淋巴细胞(Th)和B细胞,诱导产生体液抗体。细胞内寄生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其

免疫机制以细胞免疫为主,除CTL免疫应答外,还有由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DCC)免疫应答。而其他以体液免疫为主的疾病,血清中可有较高滴度的抗菌抗体,如杀菌素、凝集素等均起吞噬调理作用;而沉淀素和抗毒素等则可直接中和细菌毒素。抗菌抗体主要为IgM,而抗毒抗体主要为IgG,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保护性抗体主要为分泌性抗体(SIgA)。

多糖抗原属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如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球菌、b型嗜血流感杆菌(Hib)以及伤寒杆菌等的英膜多糖疫苗均不能诱导产生CTL免疫应答,对婴幼儿免疫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已研制成功多糖与蛋白抗原结合疫苗,如将上述各种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则可大大增强其免疫效果。

3.使用方面

(1)接种部位和途径:采用何种接种部位和途径是根据疫苗的性质、免疫效果和可能发生的接种反应来决定,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如皮上划痕用疫苗的含菌浓度比注射用疫苗要大几十甚至上百倍,误用注射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又如卡介苗规定为皮内注射,若误注皮下或肌内会引起寒性脓疡,若破溃则难以愈合。再如含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一般注射深部肌内;如百白破混合制剂注射臀部肌内,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臀部肌内则不如注射上臂三角肌内的免疫效果好。

(2)接种剂量:在相同接种途径下接种剂量与产生免疫力成正比,随意减少剂量或接种剂量不准会影响产生免疫力,特别是那些接种剂量较小的疫苗,如麻疹疫苗皮下注射0.2ml;卡介苗皮内注射0.1ml,若不使用1ml注射器不易准确掌握剂量,很难达到免疫效果。剂量不足不行,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剂量不足会影响免疫效果,剂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应该严格按说明书准确使用剂量注射。

(3)接种次数:活疫苗类如麻疹活疫苗、布氏菌活疫苗、卡介苗等一次接种即能产生充分免疫力;而灭活疫苗类如乙型肝炎疫苗、伤寒三联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等需注射3针。第1针只是初次反应,只产生IgM抗体和极低的IgG抗体。第2次注射能产生较第1次高10-50倍的抗体水平,只有完成全程注射才能产生充分的免疫力。

(4)针次间隔:根据疫苗的性质不同,不同针次问需要有一定间隔。一般灭活疫苗类第1针注射后7-10天开始产生免疫力,2-3周后逐渐下降,故一般间隔可为2周。若含吸附剂疫苗因吸收较慢,至少应间隔4-6周为宜。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针次间隔为最短时间,一般可以适当延长,不宜缩短接种间隔时间,以免影响免疫的效果。

(5)起始月龄: 初次免疫起始月龄由产生理想免疫应答的起始月龄和疾病威胁的起始月龄两方面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应对有发病危险性而对疫苗能产生充分免

疫应答能力的最低月龄接种疫苗为宜,因此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否则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6)加强免疫: 疫苗在完成基础免疫后,进行1次适当的加强,可刺激免疫应答并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活疫苗免疫成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衰减,少数人甚至抗体阴转,应在适当时间进行加强免疫。

(7)联合免疫:两层含义,一是用两种以上的疫苗同时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接种,计划免疫五种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可同时接种,其他疫苗的同时接种应慎重;另一方面是两种以上的抗原制成联合制剂,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麻疹、腮腺炎、风疹混合制剂。

文章参照网络和何维主编的医学免疫学教材。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b5744977.html,/m/user_content.aspx?id=50413

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

《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 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 二、填空题 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 A.严重感染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 E.超敏反应性疾病 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 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 A.对机体有利 B.对机体有害 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 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一章免疫系统 一、选择题 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 A、胸腺和骨髓 B、淋巴结和脾脏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 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 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 A、CD4分子 B、CD8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 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 B 吞噬细胞 C NK细胞 D T细胞 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 A、T细胞 B、NK细胞 C、 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 A、自然杀伤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3分子 D、CD40分子 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B细胞 D.红细胞 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IL-1 B.IL-2 C.IL-4 D.TNF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免疫的概念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抗原的概念 5.抗原的两个重要特性 6.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 7.抗原特异性:概念、结构基础、抗原表位的概念、类型 8.影响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 9.抗原的分类 10.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1.抗体与Ig的概念 12.Ig的基本结构 13.Ig的水解片段 14.Ig的血清型 15.Ig的生物学功能 16.人工制备的抗体的特点 17.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21.C3的生物学功能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 2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24.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25.MHC、HLA复合体与HLA分子以及MHC限制性的概念 26.HLA复合体的定位﹑结构及其编码的产物 27.HLA-I﹑II类抗原的分子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 28.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

29.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30.BCR的胚系基因以基因片段形式存在,如何经基因重排才能编码表达功能性BCR 31.BCR多样性的机制:B细胞的发育阶段,期间的主要事件 32.B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有 33.B细胞的分类 34.B细胞的功能有 35.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 36.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功能 37.以郎格汉斯细胞为例说明APC在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38.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 39.T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 40.CD4+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41.CD8+CTL细胞杀死靶细胞机制 42.抗体应答的概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递呈B细胞的激活机制;免疫应答的规 律;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43.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黏附分子的作用;免疫力维持的机制 44.BC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45.TD-Ag 和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 46.B细胞的记忆的产生和维持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47.免疫应答 48.免疫耐受 49.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50.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51.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2.免疫调节包括那几个方面 53.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54.Ⅰ﹑Ⅱ﹑Ⅲ、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常见疾病 55.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 5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的双抗夹心法及间接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57.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常用试验方法

(完整版)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doc

临床免疫学检验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4、 B 细胞:通过识别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细胞受体=BCR=mIg 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 Fc 受体、补体受体、EB 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 B 细胞: CD19、CD20、 CD21、 CD22 (成熟 B 细胞的 mIg 主要为 mIgM和 mIgD)同时检测 CD5分子,可分为 B1 细胞和 B2 细胞。 B 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溶血空斑形成试验(体液免疫功能)。 5、T 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共同表面标志是 CD3(多链糖蛋白);辅助 T 细胞的标志是 CD4;杀伤 T 细胞的标志是 CD8; T 细胞受体 =TCR。 T 细胞和 NK细胞的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 CD3+ CD4+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3+ CD4-CD8+ =细胞毒性T 细胞( Tc 或 CTL)( T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 T 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 PHA)刀豆素( CONA)刺激 T 细胞增殖。增殖试验有:形态 法、核素法。 T 细胞亚群的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E 花环试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 细胞进行计数的一种试验; 6、 NK细胞: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表面标志: CD16( ADCC)、 CD56。 测定人 NK细胞活性的靶细胞多用K562 细胞株,而测定小鼠胞株。NK细胞活性则常采 用 YAC-1 细 7、吞噬细胞包括:单核 - 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14,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表达 MHCⅡ类分子) 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9、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 sIg ,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功能)及膜型( mIg,作为抗原受体表达于 B 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10、免疫球蛋白按含量多少排序:IgG>IgA>IgM>IgD>IgE五类(按重链恒定区抗原性(CH)排序) 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免疫比浊法。 1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位于恒定区(CH、CL) 12、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抗体分子上VH和 VL(高变区)是抗原结合部位。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 资料-超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 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免疫学基础练习题标准

《免疫学基础》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 二、填空题 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 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 A.严重感染 B.自身免疫病 C.肿瘤 D.免疫缺陷 E.超敏反应性疾病 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 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 A.对机体有利 B.对机体有害 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 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一章免疫系统 一、选择题 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 A、胸腺和骨髓 B、淋巴结和脾脏 C、淋巴结和胸腺 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 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 A、CD4分子 B、CD8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29分子 D、CD80分子 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 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 B 吞噬细胞 C NK细胞 D T细胞 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 A、T细胞 B、NK细胞 C、 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 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 A、自然杀伤细胞 B、单核吞噬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 A、CD8分子 B、CD4分子 C、CD3分子 D、CD40分子 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B细胞 D.红细胞 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 A.IL-1 B.IL-2 C.IL-4 D.TNF

免疫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 抗原汇总

免疫学基础理论第一章抗原 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与应答产生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物质。一个完整的抗原应包括两方面的免疫性能:①免疫原性指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②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亦称为反应原性。有些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称为半抗原(hapten);而免疫原通常同时具有免疫反应能力。 第一节免疫原性基础 免疫原性是抗原最重要的性质,一种抗原能否成功地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抗原的性质、宿主的反应性和免疫方式。这里重点叙述抗原自身的因素。 (一)异物性 正常成熟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区别宿主自身物质与非自身物质,对自身物质一般不产生免疫应答,只对非自身物质产生免疫应答。不同物质之间的抗原性差别取决于它们化学上的异质性,这是免疫识别的物质基础。一般,物质来源的亲缘关系越远,其化学结构差别越大,抗原性也就越强;而亲缘关系越近,抗原性越弱。 (二)分子大小 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这可能是因高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易形成胶体,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与免疫细胞接触的机会较多,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另外,大分子物质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所含有效抗原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对地多。蛋白质的分子量较大,一般多在10kD之上,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糖类物质分子量较小,多数单糖不具有免疫原性;而聚合成多糖时可以成为抗原。但是分子量10kD不是一个绝对的界限,例如明胶的分子量高达100kD但免疫原性极弱,而胰岛素的分子量仅仅5734,却有免疫原性。 (三)化学结构 免疫原性的形成还要求分子的化学结构复杂。直链结构的物质一般缺乏免疫原性,多支链或带状结构的物质容易成为免疫原,球形分子比线形分子的免疫原性强。人工合成的单一氨基酸的线性聚合物(例如多聚L-赖氨酸和多聚L-谷氨酸)无免疫原性,但多种氨基酸的随机线性共聚物可具有免疫原性,且其免疫原性随共聚物中氨基酸种类的增加而增强,加入芳香族氨基酸的效果更明显。上述大分子明胶就是无分支的直链结构,又缺乏环状基团,所以免疫原性微弱;若在分子中连上2%的酪氨酸,就会明显增强明胶的免疫原性。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常用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免疫学检测即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利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或利用已知的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由于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均可通过不同的抗原递呈途径诱导生物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生物体内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 细胞的克隆扩增,并分泌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抗体)。由于抗体-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的特点,这种检测可以定性、定位和定量地检测某一特异的蛋白(抗原或抗体)。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用途非常广泛,它们可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最初的免疫检测方法是将抗原或抗体的一方或双方在某种介质中进行扩散,通过观察抗原-抗体相遇时产生的沉淀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最终达到诊断的目的。这种扩散可以是蛋白的自然扩散,例如环状沉淀试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双向免疫扩散实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就是在凝胶中混入抗体,制成含有抗体的凝胶板,而将抗原加入凝胶板预先打好的小孔内,让抗原从小孔向四周的凝胶自然扩散,当一定浓度的抗原和凝胶中的抗体相遇时便能形成免疫复合物,出现以小孔为中心的圆形沉淀圈,沉淀圈的直径与加入的抗原浓度成正比。 利用蛋白在不同酸碱度下带不同电荷的特性,可以利用人为的电场将抗原、抗体扩散,例如免疫电泳试验和双向免疫电泳。免疫电泳首先将抗原加入凝胶中电泳,将抗原各成分依次分散开。然后沿电泳方向平行挖一直线形槽,于槽内加入含有针对各种抗原的混合抗体,让各抗原成分与相应抗体进行自然扩散,形成沉淀线。然后利用标准的抗原-抗体沉淀线进行抗原蛋白(或抗体)的鉴别。上述的方法都是利用肉眼观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沉淀,因此灵敏度有很大的局限。比浊法引入沉淀检测产生的免疫比浊法就是利用浊度计测量液体中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浊度,根据标准曲线来计算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且可对抗原、抗体进行定量的检测。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总学时数:72 理论环节学时数:56 实践环节学时数:16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 学分: 开课单位: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性质:该课程是研究抗原性异物的性状、补体的活化机制、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抗体的功能、机体免疫应答机理、临床免疫学,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特异性防治的一门医学基础课。 任务: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术,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作出解释;加深对病原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建立无菌观念,在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等工作中加以具体实践,为学习病理学、药理学、传染病学和预防医学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说出常见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原则。 2、应用病原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进行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操作、预防医院感染及采集、运送检验标本。 3、初步学会细菌涂片、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粪便蠕虫卵检查等操作;正确使用显微镜油镜。 4、应用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阐述其在维持人体与环境平衡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解释临床常见免疫现象与某些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5、在免疫学防治和诊断工作中,能应用免疫学理论和一般技术。 6、勤奋学习,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事地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与同学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三、理论教学容 绪论 教学重点难点: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A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A 1. 不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为 化脓性炎症 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肠热症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肠热症 标准答案:肠热症 2. 以下病原体抵抗力最弱的是 钩端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 立克次体 真菌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梅毒螺旋体 标准答案:梅毒螺旋体 3. 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内毒素 外毒素 侵袭性酶 荚膜

菌毛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内毒素 标准答案:内毒素 4. 关于质粒叙述不正确的是 双股环状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 可携带某些遗传信息 细菌素及性菌毛的编码基因均在质粒上 质粒不能进行独立复制,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双股环状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 标准答案:质粒不能进行独立复制,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5. 预防乙脑的基本措施是 接种丙种球蛋白 接种干扰素 防鼠灭鼠 防蚤灭蚤 防蚊灭蚊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防蚊灭蚊 标准答案:防蚊灭蚊 6. 关于肉毒梭菌产生外毒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胃酸和消化酶敏感,肠道不能吸收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元,抑制神经冲动的发放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但毒性非常弱,致病性弱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标准答案:是一种嗜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接头处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7. C+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粘肽 脂蛋白 外膜 脂多糖 磷壁酸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磷壁酸 标准答案:磷壁酸 8. 炭疽芽胞杆菌生长的菌落特点是 大而扁平灰白色S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R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沙粒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R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 大而扁平灰白色S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沙粒状边缘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2017-2018第一学期《免疫学基础》问题答疑资料

2017-2018第一学期《免疫学基础》问题答疑资料 命题作业一:例举免疫学在生物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一项应用,并简述该应用的基本原理。 作业要求:(以下为举例,学生可另举说明)根据抗原的性质、出现结果的现象,参与反应的成分不同,可将抗原抗体反应分为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加的反应、采用标记物的抗原抗体反应。其中,借助标记物的抗原抗体反应,用标记物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借以提高免疫学诊断的敏感性。免疫标记技术是用荧光素、酶、放射性核素或化学物质等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标记物与抗体或抗原连接后不改变其免疫特性,并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具有快速、定性或定量,甚至定位等优点。 1、以小论文的格式书写; 2、说明核心观点并进行阐明; 3、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内; 4、没有统一答案,请勿抄袭。 例如: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病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原理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例如:ABO血型系统是1900年奥地利兰茨泰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0四型。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 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具有凝集原A的红细胞可被抗A凝集素凝集;抗B凝集素可使含凝集原B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输血时若血型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内大量溶血,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输血前必须作血型鉴定。正常情况下只有ABO血型相同者可以相互输血。在缺乏同型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因O型红细胞无凝集原,不会被凝集,可输给任何其他血型的人。AB型的人,血清中无凝集素,可接受任何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超全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7、MHC 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功能与控制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有关。 8、简述HLA复合体的结构和产物

基础免疫学原理

得分阅卷人免疫学原理 三、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细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总称。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可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抗原。 、PRR:模式识别受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主要包括MR,SR, TLR。 、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10、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 髓和胸腺。 四、问答题(25分) 1、简述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过程(6分) 答: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 ⑴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IgM、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 活C1。C1是由C1q、C1r、C1s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当两个以上的C1q 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其构象发生改变,依次激活C1r、C1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七单元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A1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放线菌c.病毒 D.细菌E.衣原体 2.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支原体C.真菌 D.细菌E.衣原体 3.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真菌C.支原体 D.衣原体E.细菌 4.只能在细胞内繁殖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B.真菌C.支原体 D.立克次氏体E.细菌 5.度量细菌的单位是 A.毫米B.厘米C.纳米 D.微米E.米 6.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鞭毛B.细胞质C.细胞膜 D.细胞壁E.核体 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生物合成B.维持细胞外形C.产生抗生素

D.呼吸作用E.产生能量 8.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磷壁酸C.蛋白质D.脂多糖E.磷脂 9.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磷壁酸C.蛋白质D.脂多糖E.磷脂 10.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B.菌毛C.芽孢 D.荚膜E.质粒 11.芽孢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黏附于感染部位E.产生抗生素12.荚膜的主要功能是 A.抗吞噬作用B.产生毒素C.耐热性D.黏附于感染部位E.产生抗生素13.与细菌黏附于黏膜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B.核体C.中介体 D.芽孢E.质粒 14.细菌的“核体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芽孢B.核蛋白体C.质粒 D.异染颗粒E.中介体

15.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E.可以作为基因载体 1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蛋白质C.核酸 D.脂多糖E.磷脂 17.外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B.蛋白质C.核酸 D.脂多糖质E.磷脂 18.下列哪种染色方法能够将细菌区别为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A.革兰氏染色法B.瑞氏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 D.姬姆萨染色法E.柯兹洛夫斯基染色 19.观察组织病料中细菌常用下列哪种染色法染色 A.革兰氏染色法B.瑞氏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 D.硝酸银染色法E.柯兹洛夫斯基染色 20.培养病原细菌的常用温度是 A.37~C B.40~CC.20℃ D.10~C E.50℃ 21.培养基常用的pH是 A.7.2~7.6 B.3.2~3.6 C.5.2~5.6 D.8.2~8.6 E.8.6~9.6

《医学免疫学》基本知识汇总及案例分析(完美版)

《医学免疫学》基本知识汇总及案例分析 一、基本概念 1、免疫:免除疾病,对某种疾病具有抵抗力,能识别清除 抗原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2、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应答与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系 统。 3、Cytokine (CK):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 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 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 疫应答。 4、免疫球蛋白 (Ig):是血清中一类主要的蛋白,由α1,α2,β和r球蛋白等组成。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 5、黏附分子 (CAM):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 互结合的分子。 6、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 细胞增值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 7、抗原: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 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

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 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8、Incomplete antigen:不完全抗原,某些小分子物质,其 单独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不具备免疫原性,但当其与大分 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后可 获得免疫原性,诱导免疫应答。这些小分子物质可与应答效 应产物结合,具备抗原性,称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 9、抗原决定基 (抗原表位):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 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10、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 等,)在胞质内被加工处理为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提呈于apc表面,被cd8+t细胞的tcr所识别。 11、外源性抗原:指细菌蛋白等外来抗原,其通过胞吞胞饮 和受体介导内吞等作用进入apc,在体内溶酶体中被降解为抗原肽并与mhc二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提呈于apc表面,被cd4+t细胞的tcr所识别。 12、Complement:即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 织液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3、异嗜性抗原: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 间的共同抗原。 14、调理作用:抗体和补体等调理素能够覆盖于细菌等颗粒

(整理)免疫学理论及疫苗使用基本原则

免疫学理论及疫苗使用基本原则 第一节、疫苗使用的基本原则 预防接种工作中所使用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药品检定部门的严格检定,并在长期的防病实践中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疫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防病灭病作用,在使用中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1)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该根据本地区计划免疫和实际防病工作需要,选用疫苗品种和剂型。 (2)参与计划免疫管理和具体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疫苗的基本知识,熟悉疫苗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疫苗说明书中要求的内容。 (3)按照计划免疫的免疫程序规定、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结果和上级的布置,确定疫苗的接种对象;防止盲目接种。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和接种疫苗后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确定疫苗的接种时机。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白喉、破伤风疫苗等,由于全程接种后抗体维持时间可达5-10年;虽然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流行高峰季节,但因它们的抗体维持时间长,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接种;不会影响免疫效果。面对—些尚未列入计划免疫常规使用的疫苗;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霍乱、伤寒等疫苗,由于免疫后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在该病流行季节前完成全程接种,可以收到更好的免疫效果。 (5)由于疫苗普遍对热敏感,尤其是活疫苗对温度要求更加严格,为此,必须按照各种疫苗要求的温度保存和运输。 (6)疫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标签不清,发霉变质,安瓿破裂或内有异物、摇不散的块状物、沉淀等情况,疫苗应予废弃。 (7)疫苗安瓿启开后,可受到空气中细菌的污染。为此,活疫苗要在半小时用完;灭活疫苗应在1h内用完。如未用完,疫苗应该废弃。 第二节、疫苗使用中的特殊问题 一、应急接种问题在传染病发生流行时,为控制疫情扩大蔓延,在一定范围人群内可进行疫苗的应急接种,但必须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应急接种的疫苗,必须在接种于人体后免疫产生快;所需的时间短于该病的潜伏期,且对潜伏期酌病人注射后投有危险;如麻疹的潜伏期二般为7-12d,最长可达21d,接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A型选择题库

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 细菌 B. 病毒 C. 支原体 D. 立克次体 E. 衣原体 2、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真菌 D. 细菌 E. 立克次体 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真菌 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E. 病毒 4、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真菌 C. 螺旋体 D. 立克次体 E. 病毒 1、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 粘肽 B. 磷壁酸 C. 脂蛋白 D. 脂多糖 E. 外膜 2、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 粘肽 B. 脂蛋白 C. 外膜 D. 脂多糖 E. 以上均不是 3、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A. 具有完整的核结构 B. 为双股DNA C. 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遗传物质 D. 无核膜 E. 无核仁 4、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A. 细胞壁 B. 荚膜 C. 芽胞 D. 核质 E. 细胞膜 5、作为细菌运动器官的特殊结构是() A. 荚膜 B. 鞭毛 C. 菌毛 D. 芽胞 E. 以上均是 6、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 肽聚糖 B. 蛋白质 C. 鞭毛 D. 核酸 E. 脂多糖 7、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 多糖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脂类 E. 脂多糖 8、细菌经革兰染色后,如果为阴性,其着色应是() A. 红色 B. 蓝色 C. 深紫色 D. 蓝紫色 E. 绿色 、对外界环境有很强抵抗力的是() A. 芽胞 B. 荚膜 C. 鞭毛 D. 菌毛 E. 质粒 10、对肠粘膜上皮细胞有很强粘附力,与致病性有关的是() A. 芽胞 B. 荚膜 C. 鞭毛 D. 菌毛 E. 质粒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不包括() A. 营养物质 B. 气体 C. 温度 D. 光线 E. 酸碱度 2、卡介苗是根据下述哪项变异原理制备的() A. 形态变异 B. 毒力变异 C. 耐药性变异 D. 菌落变异 E. 以上均不是 3、属于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是() A. 热原质 B. 硫化氢 C. 外毒素 D. 维生素 E. 抗生素 4、对人致病的细菌大多是() A. 专性厌氧菌 B. 专性需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兼性厌氧菌 E. 以上均不对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理论免疫学研究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理论免疫学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免疫学问题,以及对免疫学相关的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的一门科学。随着高通量方法和基因组数据的出现,理论免疫学从受体交联和免疫原理、jerne的相互作用网络和自我选择等经典建模方法开始向信息学、空间扩展模型、免疫遗传学和免疫信息学、进化免疫学、分子生物信息学和表遗传学、高通量研究方法和免疫组学等方面转变。 【关键词】免疫学, 理论;数学模型;生物数学 advances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jin yan (basic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shenyang, 110032,)【abstracts】theoretical immunology is to develop mathematical methods that help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problems, and to study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n immunology. with the advent of high-throughput methods and genomic data, immunological modeling of theoretical immunology shifted from receptor cross linking, jerne interaction networks and self-non self selection, toward the informatics, spatially extended models, immunogenetics and immunoinformatics, evolutionary immunology, innate immunity

关于免疫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Scfv: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片段 完整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体内应用时难以穿越血管进入靶部位。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一种有效治疗淋巴瘤的疫苗。对抗体基因重组,由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通过15~20个氨基酸的短肽(linker)连接而成。在目标特定的scFv上连接放射性核素、生物毒素、药物,将极大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000,仅为完整抗体的1/6。 单链抗体相对分子质量小,容易通过血管壁,容易穿透实体瘤,是导向药物首选的载体;单链抗体免疫原性弱,不易引起超敏反应和排斥反应;单链抗体无Fc段,不与非靶细胞的Fc受体结合,在影像分析中非特异性少;单链抗体在体内清除快,用作造影时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单链抗体易于构建和表达,易于大批量制备等优点。 CD20抗原 CD20是在B细胞表面表达的四穿膜蛋白家族的跨膜蛋白,并且已在来自周围血以及淋巴组织的B细胞上发现。CD20表达从早期前B细胞阶段持续至浆细胞分化阶段。相反,而在造血干细胞、血浆细胞和其他正常组织中不表达。除在正常B细胞中表达外,CD20还在例如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和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等B 细胞源性恶性肿瘤中表达。已知表达CD20的细胞在包括炎症的其它疾病和病症中起作用。 CD20抗原是一种B细胞分化抗原,仅位于前B细胞和成熟B细胞,它在95%以上的B细胞性淋巴瘤中表达,

CDRs: 比较不同特异性抗体的VL和VH的氨基酸顺序显示,变异仅集中在其中少数区域的氨基酸上(15%~20%),称为超变区(hypervariable)超变区是抗体的抗原结合位,与抗原决定簇的结构互补,故又称为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s,CDRs) 。hBAFF:人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与人体免疫调控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属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作为B淋巴细胞发育的正调节因子,具有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存活的作用,而过多的B淋巴细胞可导致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促使机体产生大量抗核抗体等。导致炎症反应,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CAR-T, 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 CAR-T治疗流程:第一步,从癌症病人身上分离免疫T细胞。第二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给T细胞加入一个能识别肿瘤细胞,并且同时激活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嵌合抗体,T细胞变身CAR-T细胞,靶向杀死癌细胞。第三步、体外培养,大量扩增CAR-T细胞,一般一个病人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个CAR-T细胞。第四步、把扩增好的CAR-T细胞输回病人体内杀死癌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