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工艺课设

电机工艺课设
电机工艺课设

电机工艺课设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机与电器制造工艺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5)

1.1课程设计目的 (5)

1.2课程设计的任务汇总和要求 (5)

第2章Y100L2-4定子绕组型式的选择 (6)

2.1单层绕组的特点和型式 (6)

2.2 Y100L2-4定子绕组型式 (7)

2.3 三相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画法 (8)

第3章Y100L2-4定子绕线模的设计 (12)

3. 1需求分析 (12)

3. 2概要设计 (12)

3. 3详细设计 (12)

第4章Y100L2-4定子绕线工艺 (12)

4. 1需求分析 (12)

4. 2概要设计 (12)

4. 3详细设计 (12)

第5章Y100L2-4定子嵌线工艺 (13)

5.1嵌线前的准备工作 (13)

5.2嵌线原则 (13)

5.3具体嵌线工艺 (13)

5.4质量检查 (15)

第6章工艺文件及图纸 (15)

6. 1定子线圈绕线工艺守则 (15)

6. 2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手则 (18)

第7章小结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1.1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电机与电器制造的相关专业知识;学会根据零件图纸来编制电机与电器加工工艺、操纵机床及相关装备进行简单的加工、能够独立将电机与电器的零件进行装配和检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的能力。

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在理论上电机定转子绕组的制造工艺、电器线圈制造工艺。

1.2课程设计的任务汇总和要求

最终提交实训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具体如下:

1.根据选题制定工艺方案并分析;

2.相关主要工艺装备及模具设计。

3.相关工艺文件的制定。

4.书写课程设计报告和画相关图纸。

实训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工艺方案

编写工艺文件

绘制工艺图纸

实训小结

第2章Y100L2-4定子绕组型式的选择

2.1单层绕组的特点和型式

单层绕组就是在每个定子槽内只嵌置一个线圈有效边的绕组,因而它的线圈总数只有电机总槽数的一半。单层绕组的优点是绕组线圈数少工艺比较简单;没有层间绝缘故槽的利用率提高;单层结构不会发生相间击穿故障等。缺点则是绕组产生的电磁波形不够理想,电机的铁损和噪音都较大且起动性能也稍差,故单层绕组一般只用于小容量异步电动机中。

在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中,单层绕组应用非常广,与双层绕组相比,有如下特点:

(1)因为每槽内只嵌放1个线圈边,所以电动机的线圈总数等于铁心槽数的一半,节省绕线和嵌线工时。

(2)因为槽内只有1个线圈边,所以不需要层间绝缘,在槽内不存在相间击穿问题,且槽面积的利用率较高。

(3)绕组线圈的端部较厚,相互交叠,整形困难。

(4)单层绕组虽然也可采用短距线圈,但是从电磁性能看,绝大多数绕组仍属整距绕组,故电气性能较差。

单层绕组的最初形式为叠绕式,经过改进有同心式、链式、交叉式及同心交叉式等形式,以适用不同的电动机。

2.2 Y100L2-4定子绕组型式

1.单层叠绕组是由基本绕组发展而形成的。基本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q=1(集中绕组),而叠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q>1(可以是2、3、4、?)。基本绕组每相在1对磁极下只放1个线圈元件,而单叠绕组每相在1对磁极下则放1个线圈组,这个线圈组是由q 个线圈依次串联绕制而成的,通常称之为极相组。每相的若干个极相组之间仍是“首-尾”依次串联。

2.单层同心式绕组是对单层叠绕组的改进形式,主要优点是:嵌放线圈容易,特别适用于定子内腔较小、节距较大的2极小型电动机中;主要结构特点是:极相组是由节距不等、大小不同而中心线重合的线圈组成,故命名同心式。

单层链式绕组是对q=2的单叠绕组的另一种改进形式。主要结构特点是:所有线圈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三相线圈的排列如链互扣,故称为链式绕组。但是,线圈的节距y必须是奇数,否则无法构成。

3.单层交叉式绕组是对q=3的单叠绕组的改进形式。主要优点是端部用铜量减少。主要结构特点是:每相绕组由线圈数不等、节距不同的2种线圈组交叉排列构成。

4.单层同心交叉式绕组是将交叉式绕组中2个相同线圈为1组的极相组改为同心式线圈绕制。它同时具备了同心式绕组和交叉式绕组的优点。

5.单层短距链式绕组即属于短距类型的绕组,嵌放既简单,电气性能又得到好改善。这种绕组在一些油泵电动机中获得了应用。

根据Y100L2-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数据可知:极数4、功率3kw、外径155mm、内径98mm、长度135mm、槽数36、每槽线数31、宽度D1=65mm、D2=70mm、长度L=144mm、线模匝长C1=492mm、C2=508mm。

每极相槽数:q=Q/2p*m

式中:Q---定子槽数36;p---极对数2;m---相数。

q=33

2236=?? 单层同心绕组和同心交叉式绕组的优点为绕组的绕线、嵌线较为简单,缺点则为线圈端部过长耗用导线过多。现除偶有用在小容量2极、4极电动机中以外,目前已很少采用这种绕组形式。

因此根据计算出的q=3,选用单层交叉式绕组

2.3 三相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画法

电机型号:Y100L2-4,绕组形式:单层交叉式,

定子槽数Q=36槽,极数2P=4极,相数m=3相,

节距y=1-9,2-10(大线圈),1-8(小线圈)。试画出绕组展开图。

图1 36槽4极单层交叉式绕组分极分相图

具体步骤如下:

1.画出定子槽数并分极分相见图1。

极距τ为:94

362===P Q τ 线圈节距y1为:91=y

每极每相槽数q 为:33

4362=?==

Pm Q q 2.根据节距y=1-9,2-10和1-8及各绕组 在磁极下均匀分布的原则,画出A 相绕组图见图2。

图236槽4极单层交叉式绕组A相绕组图3.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及相邻边电流方向相同的原则以及绕组头接头,尾接尾的规律确定各线圈的电流方向,并将各线圈连接起来见图3

图336槽4极单层交叉式绕组A相线圈连接

4.根据各相绕组电源引出线应彼此相隔120°电角度的规律,画出B相和C相绕组。

①计算每槽所占电气角度

电气绕组所占总电气角度为:P×360°=2×360°=720°

每槽所占电气角度为:720°Z1=720°36=20°

②确定每相绕组引入、引出线槽数:

A相引入第1槽,引出第29槽;

B相引入第7槽,引出第35槽;

C相引入第13槽,引出第5槽。

③画出B相、C相绕组分别见图4(a)、(b)。

将图3、图4画在一起即为我们所需要的36槽,4极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见图5。

(a)

(b)

图4 36槽4极单层交叉式绕组B、C相线圈连接图

图5 36槽4极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

单层交叉式绕组的节距总为1-9,2-10(大线圈),1-8(小线圈);

②单层交叉式绕组每极每相下的线圈个数总为3个;

③单层交叉式绕组节距总为8槽(大线圈)和7槽(小线圈);

④单层交叉式绕组定子槽数和电动机的极数成正比,其规律为:定子槽数=电动机极数×9。所以同单链绕组的规律一样,不论电动机的极数如何,电动机的绕组展开图均可在4极的基础上增删。

⑤单层交叉式绕组一般用于功率为2·2至11kW左右的电动机上。

第3章Y100L2-4定子绕线模的设计3. 1需求分析

3. 2概要设计

3. 3详细设计

第4章Y100L2-4定子绕线工艺4. 1需求分析

4. 2概要设计

4. 3详细设计

第5章Y100L2-4定子嵌线工艺

5.1嵌线前的准备工作

嵌线前应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以免耽搁嵌线时间。具体准备工作见工艺手则。

5.2嵌线原则

单层交叉式绕组的嵌线原则是(起先嵌小线圈)嵌一槽隔两槽再嵌两槽,嵌两槽隔一槽再嵌一槽;或(起先嵌大线圈)嵌两槽隔一槽再嵌一槽,嵌一槽隔两槽再嵌两槽。

5.3具体嵌线工艺

根据以上嵌线原则,起先任选小线圈(嵌一槽)或大线圈(嵌两槽)均可。我们选大线圈先嵌。首先认清楚电动机定子铁芯的出线端,并将定子铁芯出线端部摆在操作者左边前方,任选定子铁芯内一槽作为起槽,并定义为第9槽。滚动电动机定子铁芯,使第9槽处在定子铁芯的最下面,并与工作面垂直,以便于嵌线。垫好绝缘纸,将第1个大线圈中的一个线圈边嵌入第9槽,另一边应嵌入第1槽,但因应压着另外的绕组暂时搁在定子铁芯内(以下均同)。滚动电动机定子铁芯,使第10槽处在定子铁芯的最下面,垫好绝缘纸,将第1个大线圈中的第2个线圈的一边嵌入第10槽,另一边暂时搁在定子铁芯内。嵌第10槽时应注意绕组应与第9槽中绕组的绕流方向一致,也就是电流方向一致,否则,嵌出来的电动机绕组是错误的,电动机将发热。见图6。

第10槽嵌好经检查无误后,隔一槽,选小线圈,将小线圈的一边嵌入第12槽,另一边也暂时搁在定子铁芯内。此时应用棉纱带将第1个大线圈和第1个小线圈搁在定子铁芯内的线圈边捆扎好固定在定子铁芯内,便于后面的绕组嵌线。尔后隔两槽,将第2个大线圈中的一个线圈边嵌入第15槽中,另一边嵌入第7槽。此线圈正好压着第一个大线圈以及第一个小线圈的起始边第9槽和第10槽以及第12槽。第7槽嵌好后,将第2个大线圈的第2个线圈的一边嵌入第16槽,另一边嵌入第8槽。这个线圈将第9、10和12槽及第15槽压着。嵌第2个大线圈时同样要注意两个线圈的电流方向一致,见图6(以下均同)。嵌好第16槽,隔一槽,将第2个小线圈的一边嵌入第18槽,另一边嵌入第11槽。以后按照嵌一槽隔两槽再嵌两槽,嵌两槽隔一槽再嵌一槽的规律一直嵌下去。当嵌到第6个大线圈时,要将第1个大线圈及第1个小线圈搁在定子铁芯内的线圈边,反扳过来垫好绝缘纸,用棉纱带捆好,以便第6个大线圈和第6个小线圈嵌入第3槽和第4槽及第6槽。当第6个小线圈嵌完后,将第1个大线圈及第1个小线圈的另一边依次嵌入第1、2、5槽中。至此,该电动机绕组就算嵌好。我们仍然用数字表示整个电动机嵌线的步骤,用○内的数字表示电动机的槽数,则整个嵌线过程见表1。

在以上嵌线过程中,每嵌好一槽,需要对嵌好的绕组整形,以便后面的绕组嵌线,否

则后面的绕组难以嵌入应有的槽中。待全部绕组嵌好后,定子线的端部应用绝缘纸相与相之间隔离开,然后对整个绕组整形,以便安装电动机转子时转子能顺利放进去。连接好引出线,用棉纱带捆扎好绕组端部,即可进行浸漆处理。

5.4质量检查

检查所用材料的尺寸及规格,应符合图样及技术标准的规定。具体质量检查工作见工艺手则。

第6章工艺文件及图纸

6. 1定子线圈绕线工艺守则

定子线圈绕线工艺守则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Y1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派生系列电动机的定子线圈的绕制。

2 材料

2.1 电磁线:漆包铜圆线。

2.2 聚氨脂玻璃纤维漆管2741 。

2.3 聚脂玻膜粘带6230 。

2.4 焊料:HLKSn40PbSbB 。

2.5焊剂。

3 设备及工具

3.1 附有计数器的绕线机并配置线盘用的搁线架和衬有毛毡的夹线板以及拉紧装置等设施。

3.2 绕线模

3.3 焊接工具:电流可调碰焊机。

3.4 绕线常用一般工具:克丝钳、剪刀、扳手、刮线夹头、钢皮尺。

3.5 检查工具和仪器:千分尺、匝数实验器。

3.6 工位器具。

4 工艺准备

4.1 准备线圈绕制所需的技术文件和材料以及绕线所需工具。

4.2 检查导线线径,并将导线盘装置在搁线架上。

4.3 检查线模尺寸,并将其装置在绕线机的主轴上。

4.4 试车运转:调整绕线机转速,校对计数器并调至零位。

4.5 将漆包铜圆线端头,穿过夹线板的衬垫,然后将拉紧装置调至合适的紧度(使漆包线拉直,且不致使漆包线拉细和破坏绝缘为宜)。

5 工艺过程

5.1 按规定的规格,根据一次连绕线圈的个数、组数及并绕根数,剪制好绝缘套管,依次套入导线。5.2 将导线始端按规定留出适当的长度,并弯折后嵌入线模特制的槽中使之固定。

5.3 开动绕线机,绕制第一只线圈,导线在槽中自

左向右排列整齐、紧密,不得有交叉。待计数器到规定匝数时,停机。

5.4 留出连接线,移出近处的一个绝缘套管,按规定留出连接线长度,并固定在线模特制的柱销上。5.5 绕其余线圈:按5.2~5.4条操作绕完其余线圈。

5.6 引入扎线:将扎线引入绕线模上特制的槽中并依次扎紧。

5.7 按规定长度留出末端引线,并剪断导线。

5.8 拆下绕线模,取出线圈,将线圈整齐的放在存放线圈的工位器具内。

6 质量检查

6.1 每批绕制好线圈的首件必须按有关技术文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6.2 在正常生产中应检查下列项目:

6.2.1 用匝数实验器检查每只线圈的匝数应符合图样要求。

6.2.2 导线的接头数在每只线圈中不得超过四处,接

头必须在端部斜边处,其包扎应符合第7.1条

的规定。

6.2.3 工位器具内的线圈应排列整齐,不得损伤绝缘。

7 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

7.1 接线中发现导线长度不够或断线现象时,允许

焊接,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7.1.1 接头位置只许在线圈端部斜边处。

7.1.2 焊接应保证接触良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表面光洁。

7.1.3 接头处绝缘套管长度较导线绝缘重叠部分应不大于15mm。

7.2 绕线时应仔细观察导线,如有绝缘损伤处,应

按7.1.1~7.1.3规定执行,但每只线圈不得超过

一处,每相线圈不得超过两处。

7.3 绕好的线圈应整齐地放置在清洁的工位器具

内,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0.5m,不允许有压

弯变形现象。

7.4 每调换一盘导线时需检查线规,合格后才可使

用。

7.5 绕线机应有可靠的接地和保护装置。

7.6 女工操作时,必须带安全帽。

6. 2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手则

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手则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Y1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派

生系列电动机同类绕组形式的定子散嵌绕组嵌

线。

2 材料

2.1 定子线圈。

2.2 绝缘件:槽绝缘、相间绝缘、层间绝缘。

2.3 槽楔

3 设备与工具

3.1 工作台。

3.2 嵌线架。

3.3 绕线端部整形工具。

3.4 绕组端部尺寸检查样板。

3.5 嵌线常用一般工具:理线板、压线板、木锤、剪

刀、尖嘴钳等。

3.6 压缩空气设备。

4 工艺准备

4.1 准备嵌线所需的零、部件,并检查其规格是否

符合图样要求。

4.2 用压缩空气将定子铁心吹干净,槽内不应有可

观察到的毛刺及焊渣。

4.3 将槽绝缘放入定子铁心槽内,其伸出铁心两端

长度应相等。

4.4 检查定子线圈是否有裂纹、掉漆现象,并明确

节距、端部尺寸,然后整理好线圈。

5 操作工艺过程(见单、三相感应电动机嵌线作业

指导书)。

5.1 同心式绕组嵌线(见单、三相感应电动机嵌线

作业指导书)。

5.2 链式绕组嵌线(见单、三相感应电动机嵌线作业指导书)。

5.3 双层叠绕组嵌线(见单、三相感应电动机嵌线作业指导书)。

5.4 操作注意事项

5.4.1 槽绝缘、槽楔、层间绝缘,定子线圈露出定子

铁心两端长度应分别相等。

5.4.2 嵌线时定子铁心的槽口两边应垫上绝缘纸,以

免损伤导线绝缘。

5.4.3 开始嵌线,暂不嵌的上层边要理好,与定子铁

心内璧接触的部位要垫上绝缘纸,然后用手轻

轻压下,以免损坏导线绝缘。

5.4.4 上层边和下层边连线要连好,嵌入线圈下半部

里边,防止连线弯曲和擦破漆膜,造成匝间短

路。

5.4.5 垫相间绝缘时,应垫到底与槽楔相碰,对于双

层叠绕组,还要求相间绝缘盖在层间绝缘的上

最新电机学模拟试题1(含答案)培训讲学

电机学模拟试题一 第 1 页 共 2 页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台变比为k =10的变压器,从低压侧作空载实验,求得副边的励磁阻抗标幺值为16,那么原边的励磁阻抗标幺值是( )。 (A)16; (B)1600; (C)0.16。 2、三相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是指原边加额定电压时二次侧的( )电压。 A 空载线 B 空载相 C 额定负载时的线 3、某三相交流电机定子槽数为36,极对数为3,双层短距分布绕组相邻两槽内导体基波电动势的相位差α为( )。 (A )15°; (B )30°; (C )45°; (D )

60°。 4、单相绕组的基波磁势是( )。 (A) 恒定磁势; (B )脉振磁势; (C )旋转磁势。 5、同步发电机稳态运行时,若所带负载为感性80.cos =?,则其电枢反应的性质为( )。 (A )交轴电枢反应; (B )直轴去磁电枢反应; (C )直轴去磁与交轴电枢反应; (D )直轴增磁与交轴电枢反应。 二、填空题 1、变压器主要结构部件是( )和( )。 2、一台单相变压器,低压侧加100V ,高压侧开路时,测得A I 20 =,W P 200 =;当高压侧加400V ,低压侧开路,测得=0I ( )A ,=0 P ( )W 。

3、交流电机的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的关系是()。 4、同步发电机电枢反应的性质取决于()时间向量的相位差。 5、同步发电机外功率因素角?定义为()之间的夹角,内功率因素角 ψ为()之间的夹角。 6、同步发电机内功率因素角?=0 ψ时,电枢反 应的性质为()电枢反应,此时电磁转矩将对转子产生()作用。 三、名词解释 1、电角度 2、每极每相槽数 3、槽距角 4、分布因数 四、简述题

电机设计方法

第2章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简介 电磁场的边值问题实际上是求解给定边界条件下的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组及由方程组深化出的其他偏微分方程问题。从求解问题的技术手段上来说,它可以分为解析求解和数值求解两大类。对于简单模型,有时可以得到方程的解析解。若模型复杂度增加,则往往很难获得模型的解析解。随着计算工具,特别是高速大容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电磁场数值分析已深入到工业生产各个领域,解决问题的面越来越广,分析的问题也日趋复杂。电磁场数值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电磁场理论、数值分析、计算方法、计算机基础知识及高级语言等多个方面,但在计算上存在着共性。有限元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方法,并有相应的电磁软件问世,其中ANSOFT公司的Maxwell 3D/2D就是非常优秀的电磁分析软件。 本章将对电磁场的基本理论、电磁场有限元的求解及ANSOFT公司的Maxwell 3D/2D 作简单的介绍。至于完整的电磁理论描述,读者可以参考许多教科书。如果读者已熟悉电磁理论,完全可以略过本章,直接从第2章开始学习如何使用Maxwell电磁软件。 1.1电磁场基本理论 1.1.1麦克斯韦方程组 在19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所有宏观电磁现象的数学模型,称之为麦克期韦方程组。它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也是工程电磁场数值分析的出发点。 麦克斯韦方程组包括微分和积分两种形式,在此仅给出它们的微分形式,通过它们可以导出能用有限元处理电磁问题的微分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安培定律 高斯电通定律 高斯磁通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

式中,E为电场强度,V/m;D为电通量密度,C/m;H为磁场强度,A/m;B为磁通量密度,T;J为电流密度,A/㎡;P为电荷密度C/m3。 上面5个方程中包含两个旋度方程式(1.1)、式(1.2)和3个散度方程式(1.3)、式(1.4)和式(1.5)。

电机减速器的选型计算实例

电机减速器的选型计算 实例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机减速机的选型计算1参数要求 配重300kg,副屏重量为500kg,初选链轮的分度圆直径为164.09mm,链轮齿数为27,(详见misimi手册P1145。副屏移动的最大速度为0.5m/s,加速时间为1s。根据移动屏实际的受力状况,将模型简化为: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其中: 所以: 合力产生的力矩: 其中:r为链轮的半径 链轮的转速为: 2减速机的选型 速比的确定: 初选电机的额定转速为3000r/min 初选减速器的速比为50,减速器的输出扭矩由上面计算可知:193.6262Nm 3电机的选型 传动方式为电机—减速机—齿轮-链轮-链条传动,将每一级的效率初定位为0.9,则电机的扭矩为: 初选电机为松下,3000r/min,额定扭矩为:9.55Nm,功率3kw转子转动惯量为 7.85X10-4kgm2带制动器编码器,减速器为台湾行星减速器,速比为50,额定扭矩为650NM 4惯量匹配 负载的转动惯量为:

转换到电机轴的转动惯量为: 惯量比为: 电机选型手册要求惯量比小于15,故所选电机减速器满足要求 减速机扭矩计算方法: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 ("速比"也称"传动比")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知道扭矩和减速机输出转数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所需配电机功率如下公式:电机功率=扭矩÷9550×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电机学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电机学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直流电机 A. 主要概念 1. 换向器、电刷、电枢接触压降2 U b 2. 极数和极对数 3. 主磁极、励磁绕组 4. 电枢、电枢铁心、电枢绕组 5. 额定值 6. 元件 7. 单叠、单波绕组 8. 第1节距、第2节距、合成节距、换向器节距 9. 并联支路对数a 10. 绕组展开图 11. 励磁与励磁方式 12. 空载磁场、主磁通、漏磁通、磁化曲线、每级磁通 13. 电枢磁场 14. (交轴、直轴)电枢反应及其性质、几何中性线、物理中性线、移刷 15. 反电势常数C E、转矩常数C T 16. 电磁功率P em 电枢铜耗p Cua

励磁铜耗 p Cuf 电机铁耗 p Fe 机械损耗 p mec 附加损耗 p ad 输出机械功率 P 2 可变损耗、不变损耗、空载损耗 17. 直流电动机(DM )的工作特性 18. 串励电动机的“飞速”或“飞车” 19.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自然机械特性、人工机械特性、硬特性、 软特性 20. 稳定性 21. DM 的启动方法:直接启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降压启动; 启动电流 22. DM 的调速方法:电枢串电阻、调励磁、调端电压 23. DM 的制动方法: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 B. 主要公式: 发电机:P N =U N I N (输出电功率) 电动机:P N =U N I N ηN (输出机械功率) 反电势: 60E a E E C n pN C a Φ==

电磁转矩: em a 2T a T T C I pN C a Φπ== 直流电动机(DM )电势平衡方程:a a E a a U E I R C Φn I R =+=+ DM 的输入电功率P 1 : 12 ()()a f a f a a a f a a a f em Cua Cuf P UI U I I UI UI E I R I UI EI I R UI P p p ==+=+=++=++=++ 12em Cua Cuf em Fe mec ad P P p p P P p p p =++=+++ DM 的转矩方程:20d d em T T T J t Ω --= DM 的效率:2111 2100%100%(1)100%P P p p P P P p η-∑∑= ?=?=-?+∑ 他励DM 的转速调整率: 0N N 100%n n n n -?=? DM 的机械特性:em 2 T j a j a a ) (T ΦC C R R ΦC U ΦC R R I U n E E E +-=+-= . 并联DM 的理想空载转速n 0: 二、变压器 A. 主要概念 1. 单相、三相;变压器组、心式变压器;电力变压器、互感器; 干式、油浸式变压器 2. 铁心柱、轭部 3. 额定容量、一次侧、二次侧 4. 高压绕组、低压绕组

电机学答案.docx

电机学 要求: 一、独立完成,下面已将五组题目列出,请按照学院平台指定 ..的做题组数作答, 每人只答一组题目 ....,满分100分; ........,多答无效 平台查看做题组数操作:学生登录学院平台→系统登录→学生登录→课程考试→离线考核→离线考核课程查看→做题组数,显示的数字为此次离线考核所应做哪一组题的标识; 例如:“做题组数”标为1,代表学生应作答“第一组”试题; 二、答题步骤: 1.使用A4纸打印学院指定答题纸(答题纸请详见附件); 2.在答题纸上使用黑色水笔 ..作答;答题纸上全部信息要求手 ....按题目要求手写 写,包括学号、姓名等基本信息和答题内容,请写明题号; 三、提交方式:请将作答完成后的整页答题纸以图片形式依次粘贴在一个 .... .......Word 文档中 ...上传(只粘贴部分内容的图片不给分),图片请保持正向、清晰; 1.上传文件命名为“中心-学号-姓名-科目.doc” 2.文件容量大小:不得超过20MB。 提示:未按要求作答题目的作业及雷同作业,成绩以 ....................0.分记 ..! 题目如下: 第一组: 1.定子绕组磁场的转速与电流频率和极对数有什么关系?一台50Hz的三相电机,通入60Hz的三相对称电流,如电流的有效值不变,相序不变,试问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的幅值、转速和转向是否会改变?(15分) 答:

2. 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若一台直流发电机在额定转速下的空载电动势为230V(等于额定电压),试问在下列情况下电动势变为多少?(20分) (1)磁通减少10% ; (2)励磁电流减少10% ; (3)转速增加20%; (4)磁通减少10%。 2.试从物理意义上分析,若减少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匝数(二次线圈匝数不变)二次线圈的电压将如何变化?(15分) 3.设有一台10kV、2200/220V、单相变压器,其参数如下:r1=3.6Ω、r2=0.036Ω、x k=x1+x2’=26Ω,在额定电压下的铁芯损耗p Fe=70W,空载电流I0为额定电流的5%。假定一、二次侧绕组的漏抗如归算到同一方面时可作为相等,试求各参数的标么值,并绘出该变压器的T形等效电路和近似等效电路。(30分)

刘亚敏1520310052--电机现代设计方法与优化作业

电机现代设计方法与优化作业 电气工程刘亚敏 1520310052 1、所用算法的寻优策略 本篇论文所采用的算法为蚁群算法,又称蚂蚁算法,其定义为:各个蚂蚁在没有事先告诉他们食物在什么地方的前提下开始寻找食物。当一只找到食物以后,它会向环境释放一种挥发性分泌物pheromone (信息素,该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挥发消失,信息素浓度的大小表征路径的远近)来实现的,吸引其他的蚂蚁过来,这样越来越多的蚂蚁会找到食物。有些蚂蚁并没有像其它蚂蚁一样总重复同样的路,他们会另辟蹊径,如果另开辟的道路比原来的其他道路更短,那么,渐渐地,更多的蚂蚁被吸引到这条较短的路上来。最后,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可能会出现一条最短的路径被大多数蚂蚁重复着。 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该算法通过模拟蚂蚁觅食的方式,使一定数量的蚂蚁在解空间内进行随机搜索,对路径上蚂蚁释放的信息素进行更新,按照转移概率决定前进的方向,最后收敛于全局最优解。蚁群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相对于其它算法,蚁群算法对初始路线要求不高,即蚁群算法的求解结果不依赖子初始路线的选择,而且在搜索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人工的调整。其次,蚁群算法的参数数目少,设置简单,易于蚁群算法应用到其它组合优化问题的求解。现在蚁群算法己经在电力网络优化、网络路中分配、函数优化和集成电路布线等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将蚁群算法进行了改进,将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优化设计中。

2、论文对算法的改进 算法与其它智能优化算法相比,存在搜索时间长的缺陷,该算法的复杂度可以反映这一点;而且该算法容易出现停滞现象,即搜索到一定程度后,所有个体发现的解完全一致,不能对解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搜索,不利于发现更好的解。本文借鉴蚁群算法的进化思想,针对以上提及的两个问题,将算法的数学模型做了三方面的改进。 2.1转移规则的改进 对每只蚂蚁i ,定义其函数值为相应的目标函数值Zi ,并记蚂蚁i 与蚂蚁j 的目标函数值的差值为 蚂蚁j 到蚂蚁i 的转移概率为 式中:———蚂蚁j 邻域内的信息素数量; α和β———算法的权重因子,本文取α=β =1。 2.2信息素更新规则的改进 由于信息素强度Q 是表征蚂蚁所经轨迹数量的一个常数,它影响算法的全局收敛速度[ 5]。蚂蚁之间通过信息素进行交流,因此, 本文针对蚁群算法寻优过程易陷入局部最小的弊端,提出根据算法搜索的情况,动态修改需要增加的信息素的方法。即用时变函数Q(t)

电机学_考试试卷及答案四套..

电机学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 构成电机主磁路的主要材料为,其磁导率远远真空的磁导 率,并且随磁路饱和程度的增加而。 2 一台额定频率为50Hz的变压器,接于60Hz、6/5倍变压器额定电压的电网上运行,则磁 路的饱和程度,激磁电流,激磁电抗,漏电抗,铁耗。(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一台三相变压器,额定电压为6000/380V,Y,d联接,其变比为;如果把原边 匝数减少10%,外加电压仍为6000V,此时变压器的副边开路相电压为(忽略漏阻抗压降)。 8 电流互感器副边绝对不允许,电压互感器副边绝对不允许。 9 一台三相同步发电机,极对数为2,定子总槽数为36,双层绕组,则每对极下每相绕组 包括 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由个线圈串联组成,一相绕组的最大可能并联支路数为。 10 采用、分布绕组可以削弱绕组电动势与磁动势的高次谐波分量,改善其波形。 为了同时削弱5、7次谐波分量,对于双层绕组,应选取节距等于倍极距。 11 三相同步发电机,定子三相对称绕组流过三相对称电流,则其每相绕组产生的磁动势性 质为 磁动势,而三相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动势性质为磁动势。 12 分析同步发电机电枢反应的性质,可以采用图。 13 从时间概念而言,同步电机功率角是。 14 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若原动机不做调节而调节励磁电流,则同步发电机的输出有功功 率 、输出无功功率;若励磁电流不做调节而调节原动机则同步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输出无功功率(填改变或不变)。 15 变压器的正序电抗负序电抗;同步电机的正序电抗负序电抗(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二、作图题(共30分) 1 做出单相变压器在副边短路情况下的“T ”型等效电路,标注其电阻、电抗参数,并说明 其物理意义。(10分) 2 指出下图所示三相变压器各相原副绕组同名端,并做相量图判断其联接组标号。(10分) 3 一台并联于无限大电网的隐极同步发电机,调节其励磁电流而原动机不做调节,做出此时 的电动势相量图并标明电枢电流和励磁电动势相量的末端变化轨迹(忽略电枢电阻与饱和)。 (5分) 4 一台凸极同步发电机,已知其X d *=1、X q *=0.8、U*=1、I*=1、功率因数角φ=90o,做 出其电动势相量图,并标注d 、q 轴以及励磁电动势相量的具体数值(不考虑磁路的饱和并 忽略电枢电阻)。(5分) 三、计算题(共30分) 1 一台三相变压器, S N =25kV A ,U 1N /U 2N =6/0.4kV ,阻抗电压u k =4%,额定负载时的短路损 耗p kN =300W , Y ,y0联接, (1) 求短路参数的有名值及标么值;(7分) (2) 负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的0.6倍且负载为纯电阻性质,求此时的电压调整率。(3分) 2 两台额定电压相同的变压器并联运行,已知:S NI =3000kV A ,u KI =5%;S NII =3000kV A , u KII =10%。 (1) 总负载为3000kV A 时,两台变压器的负载分别是多少?(2分) (2) 为了不使任一台变压器过载,两台变压器的最大总输出容量是多少。(3分) 3 一台三相交流凸极同步发电机,额定电流100A ,Y 接法,极对数p=3,双层绕组,每相绕 组串联匝数为100匝,同步转速1000转/分钟,基波绕组因数0.9456,三次谐波绕组因数 0.578,空载情况下气隙基波与三次谐波每极磁通量分别为1Φ=0.197Wb 、3Φ=0.003Wb , 忽略其它高次谐波分量。 (1) 求基波感应电动势的频率;(1分) (2) 空载情况下,求每相绕组基波感应电动势与三次谐波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2分) (3) 在三相绕组通过三相对称额定电流情况下,求三相绕组合成基波与三次谐波磁动势 的幅值。(2分) 4 一台三相汽轮发电机数据如下,S N =31250kVA ,U N =10.5kV (Y 接),cos ΦN =0.8(滞后),

《电机学》课后习题答案

《电机学》 课后习题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辜承林主编

第1章 导论 1.1 电机和变压器的磁路常采用什么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各有哪些主要特性? 解:磁路:硅钢片。 特点:导磁率高。 电路:紫铜线。 特点:导电性能好,电阻损耗小. 电机:热轧硅钢片, 永磁材料 铁氧体 稀土钴 钕铁硼 变压器:冷轧硅钢片。 1.2 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它们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磁滞损耗: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反复磁化,磁畴会不停转动,相互间产生摩擦, 消耗能量,产生功率损耗。 与磁场交变频率f ,磁通密度B ,材料,体积,厚度有关。 涡流损耗:由电磁感应定律,硅钢片中有围绕磁通呈涡旋状的感应电动势和电流产生 叫涡流,涡流在其流通路径上的等效电阻中产生的损耗叫涡流损耗。 与 磁场交变频率f ,磁通密度,材料,体积,厚度有关。 1.3 变压器电动势、运动电动势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不同?其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变压器电势:磁通随时间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4.44m E fN φ=。 运动电势:线圈与磁场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e T 与磁密B ,运动速度v ,导体长度l ,匝数N 有关。 1.6自感系数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两个匝数相等的线圈,一个绕在闭合铁心上,一个 绕在木质材料上,哪一个自感系数大?哪一个自感系数是常数?哪一个自感系数是变数,随什么原因变化? 解:自感电势:由于电流本身随时间变化而在线圈内感应的电势叫自感电势。d L e d t L ψ =- 对空心线圈:L Li ψ= 所以di e L L dt =- 自感:2L L N N m m i i i L Ni N φψ= = = ∧=∧ A m l μ∧= 所以,L 的大小与匝数平方、磁导率μ、磁路截面积A 、磁路平均长度l 有关。 闭合铁心μ>>μ0,所以闭合铁心的自感系数远大于木质材料。因为μ0是常数,所以木 质材料的自感系数是常数,铁心材料的自感系数是随磁通密度而变化。 1.7 在图1.30中,若一次绕组外加正弦电压u 1、绕组电阻R 1、电流i 1时,问 (1)绕组内为什么会感应出电动势? (2)标出磁通、一次绕组的自感电动势、二次绕组的互感电动势的正方向; (3)写出一次侧电压平衡方程式; (4)当电流i 1增加或减小时,分别标出两侧绕组的感应电动势的实际方向。 解:(1) ∵u 1为正弦电压,∴电流i 1也随时间变化,由i 1产生的磁通随时间变化,由电磁感 应定律知d dt e N Φ=-产生感应电动势. (2) 磁通方向:右手螺旋定则,全电流定律1e 方向:阻止线圈中磁链的变化,符合右手螺 旋定则:四指指向电势方向,拇指为磁通方向。

电机学知识点总结

电机学知识点总结 电机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专业性特征明显它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面较广牵涉电、磁、热、机械等综合知识。下面请看我带来的电机学知识点总结。 电机学知识点总结 直流电动机知识点 1、直流电动机主要结构是定子和转子;定子主要包括定子铁心、励磁绕组、电刷。转子主要包括转子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 2、直流电动机通过电刷与换向器与外电路相连接。 3、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切换,导体内的电流随着导体所处的磁极性的改变而同时改变其方向,从而使电磁转矩的方向始终不变。 4、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将外部通入的直流电变成线圈内的交变电流的过程叫做“逆变”。 5、励磁方式分为他励式和自励式;自励式包括并励式、串励式和复励式。(只考他励式和并励式,掌握他励式和并励式的图形) 6、直流电机的额定值:①额定功率PN 对于发电机额定功率指线端输出的电功率;对于电动机额定功率指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②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均指额定状态下电机的线电压线电流。 7、磁极数=电刷数=支路数(2p=电刷数=2a,p为极对数,a为支路对数) 8、空载时电极内的磁场由励磁绕组的磁动势单独作用产生,分为主磁通和

漏磁通两部分。 9、电枢反应:负载时电枢磁动势对气隙主磁场的影响。 10、电刷位置是电枢表面电流分布的分界线。 11、交轴电枢反应的影响:①使气隙磁场发生畸变;②物理中线偏离几何中线;③饱和时具有一定的去磁作用。 12、电刷偏离几何中线时,出现直轴。 13、Ea=CeΦn Te=CTΦIa CT=9.55Ce 14、发电机 Ea=U+IaRa 电动机 U=Ea+IaRa 15、他励发电机的特性(主要掌握外特性U=f(I)) 曲线向下倾斜原因①U=Ea‐IaRa;随着负载电流I增大,电枢电阻压降 IaRa 随之增大,所以U减小。②交轴电枢反应产生一定的去磁作用;随着负载的增加,气隙磁通Φ和电枢电动势Ea将减小,再加上IaRa的增大使电压的下降程度增大。 16、并励发电机自励条件:①电机的磁路中要有剩磁;②励磁绕组的接法要正确,使剩磁电动势所产生的电流和磁动势,其方向与剩磁方向相同;③励磁回路的总电阻必须小于临界电阻。 17、并励发电机的外特性U=f(I),曲线下降原因①②同上他励发电机;③励磁电流减小,引起气隙磁通量和电枢电动势的进一步下降。 18、为什么励磁绕组不能开断? 若励磁绕组开断,If=0,主磁通将迅速下降到剩磁磁通,电枢电动势也将下降到剩磁电动势,从而使电枢电流Ia迅速增大,如果负载为轻载,则电动机转

玩具设计中马达的选用技巧和方法

玩具设计中马达的选用技巧和方法(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玩具设计中马达的选用技巧和方法 马达是玩具能够保持持续动力的主要动力源。设计人员在玩具生产中很少有机会设计一个马达,主要是选用。玩具马达的选用也有很多技巧和方法。 在玩具制造中常用的马达(电机),有万宝制(Mabuchi)、标准(Standard)等,这些马达生产厂家的产品都有马达性能的参照表,设计人员很少有机会设计一个马达,主要是选用,当然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专门设计一个马达(很多马达厂的工程师都是从Mabuchi出来的,所以Mabuchi的标准基本可以用作玩具业的马达标准)。 用试验找出合适的转速比和扭矩 马达厂的标准是空载的转速,而转速比计算时,一般就是用空载转速的计算。行走类玩具的转速比在80~150之间,因玩具产品并非是一种精密的机械,所以可以通过调节齿轮的传动来得出实际需要的传动比。比如:齿轮传动中某一节的齿数比为20:8,实验发现转速太慢则可以试一下22:6,如果转速太快,又可以换18:10,这种办法非常方便。 马达产品都有一个最大载荷的数据,还有一个载荷与转速的关系。因为玩具产品一般不会很大而且是用电池驱动的较多,所以马达的载荷也不会很大。一般来说,载荷与扭矩越大,马达的体积也越大,所要的电池也越多,而且玩具的重量也越重,所以尽量选用合适的马达。一般保险起见,载荷与转速在曲线上升区的马达就管用。如果要节约成本,在找到一个大功率马达就可以起作用的情况下,换一个小功率的试一下。通过反复试验,找到一个功率较小又能满足要求的马达。 用收音机做干扰测试 马达的工作原理是不断地通过电刷来改变线圈中的电流,从而保证连续的转动。可以想像,马达里的磁铁越大,线圈越长,则扭矩会越大,而这种电流的改变会形成一个电磁波。电磁波的存在会对很多种家用电器造成干扰。如果一个小孩在等飞机的时候玩带有这种马达的玩具,还有可能影响飞机的起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增加一个抗干扰的垫圈(如DV WASHER , 0.5港币左右),但一般设计时都会在马达的两个电极上并联上一个陶瓷片电容或一个电阻(稳定电路的作用),一方面减少电刷与线圈转换时产生的电流影响,另一方面起稳定作用。实际工作中,用一个小收音机来做干扰测试器材,如不影响所有波段的电台就基本可以了。 马达转动轴一般是铁轴,而铁轴一般直接紧配一个6齿或8齿的0.5模数的齿轮(或一个小带轮或锅杆),当是齿轮或锅杆时,特别是锅杆时,会因为刚起动的瞬间,齿与齿之间会卡位,这时线圈中的电流会加大,而导致铁轴串动,串动就会解卡,所以在固定马达时千万不要把轴在轴的方向上固定死(致少要有0.5mm的余量)。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设计流程和实例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设计实例 .主要技术指标 1. 额定功率:P N=30W 2. 额定电压:U N =48V,直流 3. 额定电流:l N:::1A 3. 额定转速:n N =10000r/min 4. 工作状态:短期运行 5. 设计方式:按方波设计 6. 外形尺寸:0.036 0.065m ?主要尺寸的确定 1. 预取效率—-0.63、 2. 计算功率p 直流电动机P' - =0.85 30-40.48W ,按陈世坤书 n N 0.63 长期运行P u丄丄P N 3叩 短期运行P -?丄P N 4们 3. 预取线负荷A =11000A/m 4?预取气隙磁感应强度B§=0.55T 5. 预取计算极弧系数:-=0.8 6. 预取长径比(L/D)入’=2

7 ?计算电枢内径 根据计算电枢内径取电枢内径值 。衬=1.4 10 ° m 8. 气隙长度:=0.7 10 "m 9. 电枢外径 D j =2.95 10,m 10. 极对数p=1 11. 计算电枢铁芯长 L 、,D i1=2 1.4 10^ =2.8 10^m 根据计算电枢铁芯长取电枢铁芯长 L= 2.8 10^m 2 ■ Di1 3.14 1.4 10 T = ---------------------------------- = 2p 2 13.输入永磁体轴向长Lm =L =2.8 10,m ?定子结构 1. 齿数 Z=6 2. 齿距 3 "「 4 10 J .733 10% 3. 槽形选择 梯形口扇形槽, 见下 图。 4. 预估齿宽:b t = d 』 733 汩 °. 55 7294 10讣,B t 可由 1.43 0.96 BZ 5. 设计者经验得 1.43T , b t 由工艺取 0.295 10'm 预估轭高:h j1 礙 22 0.8 O. 55 = O .323 10,m 2IB j1K Fe 2K Fe B j1 2 0.96 1.56 B j1可由设计者经验得1.53T , h j1由工艺取0.325 10'm 根据齿宽和轭高作出下图,得到具体槽形尺寸 6.1P 「 6.1 40.48 ‘■: ?工 i A s B/ n N 3 10.8 11000 0.55 2 10000 = 1.37 10-m 12.极距 __2 = 2.2 10 m 3

电机学知识点讲义汇总

电机学知识点讲义汇总 第一章 基本电磁定律和磁路 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定律、全电流定律、电路定律、磁路定律和电磁力定律等定律的基础上的,掌握这些基本定律,是研究电机基本理论的基础。 ▲ 全电流定律 全电流定律 ∑? = I Hdl l 式中,当电流方向与积分路径方向符合右手螺旋关系时,电流取正号。 在电机和变压器的磁路计算中,上式可简化为 ∑∑=Ni Hl ▲电磁感应定律 ①电磁感应定律 e=- dt d N dt d Φ -=ψ 式中,感应电动势方向与磁通方向应符合右手螺旋关系。 ②变压器电动势 磁场与导体间无相对运动,由于磁通的变化而感应的电势称为变压器电动势。电机中的磁通Φ通常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m fN E φ44.4= ③运动电动势 e=Blv ④自感电动势 dt di L e L -= ⑤互感电动势 e M1=-dt di 2 e M2 =-dt di 1 ▲电磁力定律 f=Bli ▲磁路基本定律 ① 磁路欧姆定律 Φ= A l Ni μ=m R F =Λm F 式中,F=Ni ——磁动势,单位为A ; R m = A l μ——磁阻,单位为H -1; Λm = l A R m μ=1——磁导,单位为H 。

② 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0=?s Bds 上式表明,穿入(或穿出)任一封闭面的磁通等于零。 ③ 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m R Hl F φ 上式表明,在磁路中,沿任何闭合磁路,磁动势的代数和等于次压降的代数和。 磁路和电路的比较 第二章 直流电动机 一、直流电机的磁路、电枢绕组和电枢反应 ▲磁场是电机中机电能量转换的媒介。穿过气隙而同时与定、转子绕组交链的磁通为主磁通;仅交链一侧绕组的磁通为漏磁通。直流电机空载时的气隙磁场是由励磁磁动势建立的。空载时,主磁通Φ0与励磁磁动势F 0的关系曲线Φ0=f (F 0)为电机的磁化曲线。从磁化曲线可以看出电机的饱和程度,饱和程度对电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 电机的磁化曲线仅和电机的几何尺寸及所用的材料有关,而与电机的励磁方式无关。电 机的运行特性与磁化曲线密切相关。设计电机时,一般使额定工作点位于磁化曲线开始弯曲的部分,这样既可保证一定的可调节度,又不至于浪费材料。 ▲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各元件间通过换向器连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回路内各元件的电动 势互相抵消,从而不产生环流。元件内的电动势和电流均为交变量,通过换向器和电刷间的相对运动实现交直流转换。电刷的放置原则是:空载时正、负电刷之间获得最大的电动势,这时被电刷短路的元件的电动势为零。因此,电刷应放在换向器的几何中性线上。对端接对称的元件,换向器的几何中性线应与主极轴线重合。 ▲ 不同型式的电枢绕组均有①S=K=Z ;②y 1=Z i /2p ε=整数;③y=y 1+y 2。其中,S 为元 件数,K 为换向片数,Z i 为虚槽数,p 为极对数,y 1为第一节距,y 2为第二节距,y 为合成节距,ε为小于1的分数,用来把y 1凑成整数。对单叠绕组,y=±1,y 2小于0,并联支路对数a=p ,即每极下元件串联构成一条支路。对单波绕组,y 2大于零,a=1,即所有同极性下元件串联构成一条支路。

电机学答案

第五章 异步 电机 5.1 什么叫转差率?如何根据转差率来判断异步机的运行状态? 5. 2 异步电机作发电机运行和作电磁制动运行时,电磁转矩和转子转向之间的 关系是否一样?怎样区分这两种运行状态? 发电机运行和电磁制动运行时,电磁转矩方向都与转向相反,是制动转矩; 但发电机的转向与旋转磁场转向相同,转子转速大于同步速,电磁制动运行 时,转子转向与旋转磁场转向相反。 5. 3 有一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短路,在转子绕组中通入三相 交流电 流,其频率为 f 1,旋转磁场相对于转子以 n 1 60f 1/p ( p 为定、转子绕组极 对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问此时转子转向如何?转差率如何计算? 假如定子是可转动的,那么定子应为顺时针旋转(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但因定子固定不动不能旋转,所以转子为逆时针旋转。 s n 1n 1 n ( n 为转子 转速) 5.4 为什么三相异步电动机励磁电流的标幺值比变压器的大得多? 在额定电压时异步机空在电流标么值为 30﹪左右,而变压器的空载电流标么 值为 50﹪左右。 这是因为异步机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必须有空隙, 使转子能在 定子内圆内自动转动,这样异步机的磁路磁阻就较大,而变压器磁路中没有 气隙,磁阻小,因此,相对变压器而言,异步电动机所需励磁磁动势大,励 转差率为转子转速 n 与同步转速 n 1 之差对同步转速 s 0 为发电机状态。 0 s 1 为电动机状态, s 1 为电磁制动状态 n 1 之比值

第五章异步电机磁电流大。 5.5 三相异步电机的极对数p 、同步转速n1、转子转速n、定子频率 f1、转子频

率 f 2 、转差率s及转子磁动势F2相对于转子的转速n2 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试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F&2 相对于转子的转速n2 n1 n F2相对于定子的转速n1 5.6 试证明转子磁动势相对于定子的转速为同步 n1。 速度 转子磁势是由转子三相(或多相)对称绕组感应的三相(或多相)对 称电流产生的一个旋转磁势,这个磁势相对转子的转速由转子电流的 频率决定,当转子的转速为F&2相对于转子的转速n ,转差率为s 时,转子电流的频率f2 sf1,则这个磁动势相对转子的转速为sn1 ,它 相对定子的转向永远相同,相对定子的转速为sn1 n n1n1n n1 n n1,即永远为同步速。 5.7 试说明转子绕组折算和频率折算的意义,折算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的?绕组折算:将异步电机转子绕组折算成一个相数为m1 ,匝数 为N1,绕组系 数为k N1 的等效转子绕组来替代原来的转子绕组,保持极对数不 变。频率折算:用一个等效的静止转子来代替原来的旋转的转子,

作为一名从plc培训机构学出来成功做电气工程师了的学员分享给大家的一些心得

作为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即将要参加plc编程培训学习的朋友一些建议和心得 本人是八方汇第31期的刘工,2015年11月份下旬参加的八方汇plc培训课程,出去做 项目已经一年了,下边我把我学习的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到工控朋友少走弯路,对了,再给大家推荐一个母校八方汇独家研发的plc工控编程神器,发张软件的首页给大家看下就知道到底是什么了 经常有人问到,对于初学电气者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我想,这里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新分的学生,另一种则是集控运行等跨专业学习的。我学习电气运行大约有5年时间了,可 以说基本完成了一个新手学习电气的过程,在此和大家探讨一些问题,纯属个人的建议,愿对初学电气的人有帮助。当然绝大多数师傅都是比我资历老的,您们远比我更有资格来提这些建议,所以在这里班门弄斧如果有不妥的地方,也请师傅们多批评指点。以下便是几点建议: 1、首先要给自己订一个目标,以后是打算干一辈子工人,还是学好了想跳槽,还是以后想 出成绩当领导,想来想去不难发现,无论怎样选择,必须都要好好学习,也就是说,在开始的几年里,必须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总之以后的路很长,但是第一步,必须要掌握过硬的技术,要下这个决心。 2、进电厂之后,切记,与学校是不同的,因为学校是老师教咱们,而在单位,是咱求着老 师傅教让人家教咱。所以,要和师傅们搞好关系,不是说非要怎么怎么样,但是,必须要尊重老师傅。学真本事,有老师傅的指点,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3、电气运行,必须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所以《电机学》《电气设备运行》《电气设备检

修》《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等等这几门理论书一定要通读,也许咱们都学过,但是,在工作之后您再读一遍,会发现大有收获。 4、一定要熟悉系统和规程,实际电气工作大多是很死板的停送电工作而已,如果熟悉系统, 干活利索,这也是挺不错的。当然安全是要保证的,学电气,不该动的千万不要动,否则会吃不少亏,相信大家看了我的帖子,也发现我这人缺点不少,比如干活太冲动,马马虎虎,有时爱逞能等等,但是无论怎样,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线,就拿停送电来说,不管你再马虎,哪怕干错了,都没什么说的,但是切记保命的两点,一是查开关在断,二是查地刀在拉开。切记,安全第一!这是电气的特点,干活必须要谨慎,一定要学会,什么错误是能犯,什么错误是不能犯的。 5、自己要多琢磨一些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比如你断了一个开关,为什么发了两个光字牌。 这些别人不注意的小细节你搞明白之后,你会发现你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显得比较轻松了,这种勤于思考的习惯,把电气运行人员分为了一般工人和水平比较高的工人,我觉得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经常的在干一个活或者出现问题之后会勤于思考。这点也是大学生们比较难做到的,我接触到的所有新学员,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人能主动提问的,尽管他们的理论水平很高,基本都在我之上,但是,他们也好像没有问题,这是阻碍我们进步的最大屏障。建议,学电气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思考,比别人多想一些,才能提高。从现在起,最好就搞清楚,电气的所有光字牌哪个光字牌是什么含义,最关键的,是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发出来的!我敢说,咱们坛子里提问题的那些人,有些甚至看起来比较钻牛角尖的,这些人一定能在所处的环境中出类拔萃。 6、做到以上几点,我觉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技术,能干好电气运行的人了,但是,学无止 境,人不能就此满足,要提高。提高的办法,就不能仅仅限于工作小环境中了。而应当多看看一些期刊,论文,还有,自己去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书,去通读,这样才能提高。此外,在信息时代,网络不得不承认真是一个好的学习平台,我不是自夸咱们北极星,说真的在这里提问题和师傅们交流,绝对是一个快速提高的捷径。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7、善于找差距。新学员自己可做一个测试,这一个问题难道了我们厂出去的应聘的至少5位大学生,导致很好的一个单位面试都没过,看看你们知道不。就是发电机的大轴接地碳刷接在哪,是什么作用。就这个问题我觉得华能的考官问的有水平,一是理论书上不好查,二是规程上没有,而且还真的要去就地多看看才能知道。至于发电机失磁、振荡的现象和处理,这种题,人家现在已经不问了。所以各位不要去查资料,就现在看看自己究竟知道不知道,相信自己,更好的未来,在学习中得到 如果不知道,以后还是要努力学习,多问,多看,多思考,不要光看规程和理论书。 备注:为了方便大家更深的了解我的母校,我分享几张图片给大家看看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设计流程和实例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设计实例 一. 主要技术指标 1. 额定功率:W 30P N = 2. 额定电压:V U N 48=,直流 3. 额定电流:A I N 1< 3. 额定转速:m in /10000r n N = 4. 工作状态:短期运行 5. 设计方式:按方波设计 6. 外形尺寸:m 065.0036.0?φ 二. 主要尺寸的确定 1. 预取效率63.0='η、 2. 计算功率i P ' 直流电动机 W P K P N N m i 48.4063 .030 85.0'=?= = η,按陈世坤书。 长期运行 N i P P ?'' += 'ηη321 短期运行 N i P P ?'' += 'η η431 3. 预取线负荷m A A s /11000'= 4. 预取气隙磁感应强度T B 55.0'=δ 5. 预取计算极弧系数8.0=i α 6. 预取长径比(L/D )λ′=2

7.计算电枢内径 m n B A P D N s i i i 233 11037.110000 255.0110008.048 .401.61.6-?=?????=''''='λαδ 根据计算电枢内径取电枢内径值m D i 21104.1-?= 8. 气隙长度m 3107.0-?=δ 9. 电枢外径m D 211095.2-?= 10. 极对数p=1 11. 计算电枢铁芯长 m D L i 221108.2104.12--?=??='='λ 根据计算电枢铁芯长取电枢铁芯长L= m 2108.2-? 12. 极距 m p D i 22 1 102.22 104.114.32--?=??==πτ 13. 输入永磁体轴向长m L L m 2108.2-?== 三.定子结构 1. 齿数 Z=6 2. 齿距 m z D t i 22 1 10733.06 104.114.3--?=??==π 3. 槽形选择 梯形口扇形槽,见下图。 4. 预估齿宽: m K B tB b Fe t t 2210294.096 .043.155 .010733.0--?=???==δ ,t B 可由 设计者经验得1.43T ,t b 由工艺取m 210295.0-? 5. 预估轭高: m B K B a K lB h j Fe i Fe j j 211110323.056 .196.0255 .08.02.222-?=????=≈Φ= δδτ

电机培训-

第一节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平衡及效率 一、 输入功率 主相() 副相() 11111cos () P U I U =??ψ瓦式中:——外施电源电压(伏) 1111I I ——输入总电流(安) ψ——电压U 和电流之间的相位角 二、 基本损耗 1、 定子电阻损耗(定子铜耗) 2、 转子电阻损耗(转子铜耗) 3、 铁心损耗 4、 风摩损耗:包括机械损耗和摩擦损耗 5、 附加损耗 三、 各种损耗分析及计算方法 1、 定子电阻损耗也称为定子铜耗(1CU P )。指定子电流流过定子绕组及电容器 时产生的损耗,是可变损耗。决定于每个运行点的主相电流m I 和副相电流值得变化。 22 1()CU m m a a c P I R I R R =?++ 式中:m I -主相电流

m a a c R I R R ----主相绕阻电阻副相电流 副相绕阻电阻电容器电阻 2、 铁心损耗(Fe P ) 是铁心中磁通交变引起,对单相电机来说,气隙磁场中存在正序和逆序 两种旋转磁场,因此铁心损耗也是两种磁场产生之和。 铁心损耗包括定子损耗和转子损耗。 定子铁耗由定子轭和定子齿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组成。一般异步电动 机,转差率S=0.015-0.06较小,在转子铁心中磁密交变频率也低(1f s f =?α ),所以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油烟机电机来说,转差率S=0.4左右,转子铁耗不可忽略,这也是油烟机电机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定子铁耗: (1)基本铁耗:由电源频率引起 1.3 1111))50 t C C f P K P P =?+??基频(△t △( 式中:K ——修正系数。分马力电机 K 1.6,是考虑结构、材料、工艺 因数而定; 11,t c P P ——为定子齿部和定子轭部磁密11,t c B B 时所对应的比损耗; 11,t c △△——为定子齿部和轭部的体积。 (2)高频铁耗:指电动机转动时定、转子表面齿槽效应引起的表面损耗 和脉振损耗。

电机学课后答案

第二章 Φ=1144.4fN E 11E U ≈1U f 1N '1'11144.444.4Φ=Φ=≈N f fN E U N 5060'=f f ?6050'=ΦΦΦ=Φ5's l R m μ=m m R N I Φ=?1∴m m I I 65' = βαf B p m Fe ∝βα> σσσπ11''1562x L f x = ?=σσσπ22' '25 62x L f x =?= 21E E ≠ kKA S N 5000=kV kV U U N N 3.61021= A A U S I N N N 68.28810 35000 311=?== A A U S I N N N 21.4583 .635000 322=?== kV kV U U N N 77.53 10 311=== Φ A I I N N 68.28811==Φ ?kV U U N N 3.611==Φ

A A I I N N 55.2643 21 .458311=== Φ Ω=19.21R Ω=4.151σX Ω=15.02R Ω=964.02σX Ω=1250m R Ω =12600m X 26087621=N N V U 60002=A I 1802=8.0cos 2=?1?U 1? I Ω=19.21R Ω=4.151σX Ω=1250m R Ω=12600m X Ω=Ω?? ? ??==70.115.02608762 22' 2R k R Ω=Ω?? ? ??==94.10964.02608762 22'2σ σX k X V U k U 0202152' 2∠==? ? A k I I 88.3642.53' 2-∠==? ? ()V j A V Z I U E E 15.14.2064294.1070.188.3642.53020215' 2 ' 2' 2' 21∠=Ω+?-∠+∠=+=-=-???? ()A j V Z E I m m 18.8363.112600125015.14.206421-∠=Ω +∠=-= ? ? ? A A A I I I m 12.3856.5488.3642.5318.8363.1' 21-∠=-∠+-∠=+=?? ? V Z I E U 70.24.212791111∠=?+-=? ?? Ω=+=89.3' 2 1R R R k Ω=+=34.26' 21σσX X X k A I I 88.3642.53' 21-∠==?? V Z I U U k 80.20.21254121∠=?+=? ?? 1I I m ?? I ' ' L Z '' I ' ' L Z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