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算法设计

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算法设计
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算法设计

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算法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测量平差程序所用到的函数模型与算法,重点讨论了参数平差方法.对于近似坐标推算作了较多的分析,采用了深度遍历算法,并且解决了导线网和三角网近似坐标的

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能够解决工程测量中各种网型平差问题的平差算法。

关键词:测量平差参数平差工程测量网深度遍历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djustment procedure used by the function model and algorithm, discusses the parameter adjustment method. for approximate coordinate calculation made more analysis, using depth traversal algorithm, and solved the wire network and the triangular mesh approximation the problem of coordinate. based on the design can solve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of a variety of network type adjustment adjustment algorithm.

key words: surveying adjustment; parameter adjustment; engineering surveying;

引言

工程控制网在平差模型的选择上,由于参数平差误差方程组成非常有规律,便于程序解算,因此在平差实践中间接平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以参数平差为模型建立数据结构,并以此编写

解节点方程管网平差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解节点方程管网平差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摘要:给水管网力计算是以解管段方程、解环方程和解节点方程为基础,对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压降方程应用近似优化处理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旨在求解管段流量或节点水压,为管网设计,改扩建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节点方程管网平差开发与应用 1引言 给水管网力计算是以解管段方程、解环方程和解节点方程为基础,对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压降方程应用近似优化处理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旨在求解管段流量或节点水压,为管网设计,改扩建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随着供水事业的发展,给水管网的规模不断增大,管段数和环数不断增多。众所周知,传统的解环方程法是在手算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计算前需要初分管段流量。对于大型复杂管网,初分流量相当繁琐,人工工作量较大,且初分值不合理会导致迭代算法不收敛。 为此,本文基于解节点方程的算法原理及管网数据结构的特征,研究了正定稀疏矩隈的变带宽紧缩贮存技术,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程序,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和验算。 2解节点方程的有理与方法 2.1节点方程 根据管段压降方程,Hi-Hj=Sijq2ij,将管段流量用水压表示, qij=sign(Hi-Hj)(│Hi-Hj│÷Sij)1/2,代入连续性方程,即得出节点方程, Q+∑sign(Hi-Hj)(│Hi-Hj│÷Sij)1/2=0 式中Qi—i节点的耗水量或水源供水量(即节点流量); HiHj——i,j节点的水压; Sij——i,j管段的摩阻。 若管网节点数为M,则独立的节点方程数为M-1。 2.2节点方程的线性化 节点方程是以节点压力未知量的非线性方程组,令Cij=1/(Sij│qij│),qij的初值可用程序中所示的经验公式确定,则节点方程可化为,Q+∑Cij(Hi-Hj)=0,这是一个线性方程组,可用迭代法或牛顿法求解,程序中采用的迭代法。 2.3线性方程系数矩阵的存贮 根据管网图形拓扑结构可知,以上线性方程的系数矩阵为对称正定稀疏矩阵,矩阵元素中大部分为0,节点数越多,稀疏性越明显。对于M个节点的管网,矩阵元素共(M-1)2个,按一般矩阵存贮需要(M-1)2个存贮单元。对称矩阵只需要存贮一半元素(上三角或下三角矩阵)即可。对于稀疏矩阵,依照一定次序用一维数组紧缩存贮每行的第一个非零元素到对角线上的元素,再用指标数组存放各对角线元素在一维数组中的位置序号,这种变带宽紧缩方式可以进一步有效地节省存贮单元。 2.4节点方程的计算步骤 ⑴读取数据,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初分流量,初定管径,计算摩阻;⑵计算初始系数矩阵参数;⑶解线性方程组,求节点点压,利用压差计算管段流量,高速管径及摩阻返回;⑶重新生成系数矩阵;⑷迭代至前后两次管段流量之差在允许精度范围内;⑸进一步计算节点自由水压,管段流速,水头损失等;⑹输出计算结果。 3解节点方程程序的应用 解节点方程的FORTRAN源程序及说明从略。 应用程序前,需绘制计算简图,按要求将节点、管段编号,将基础数据输入文件input.dat 中,结果文件output.dat中。节点编号原则:已知压力节点编号;未知坟力节点编号尽可能与相邻节点编号差值小,以利于紧缩存贮。

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

FJ-3 省道S229南坑至源头段 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 萍乡公路勘察设计院 二○一一年九月 目录 一、GPS控制点成果表 (1) 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1) 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1~4

一、G PS控制点成果表 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 1 坐标系统 1.1 坐标系统名称 Beijing54 1.2 基准参数

1.3 投影参数 M0 =1.00000000 投影比率 H = 0.0000 投影高 Bm =0投影面的平均纬度 B0 =0:00:00.00N 原点纬度 L0 =113:50:00.00E 中央子午线 N0 =0.0000 北向加常数 E0 =500000.0000 东向加常数 回到顶部 2 三维无约束平差2.1 平差参数 2.2 基线向量及改正数 2.3 τ(Tau)检验表 2.4 τ(Tau)检验直方图

2.5 自由网平差坐标 回到顶部 3 二维约束平差 3.1 平差参数 3.2 平面距离平差值 3.3 平面坐标 ***** 回到顶部

4 高程拟合 4.1 平差参数 4.2 高程拟合坐标 240.7246 回到顶部 5 基线闭合差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2->G3.242A 99.9 0.0062 -2063.4456 -1777.5444 1294.6074 3015.539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76ppm EX = 0.0043 EY = -0.0043 EZ = -0.0026 8706.0493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2->G4.242B 99.9 0.0072 -4060.9524 -3093.9755 2049.7944 5501.424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48ppm EX = -0.0041 EY = 0.0051 EZ = 0.0010 13683.0814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2->GD1.242X 99.9 0.0065 1554.7134 -896.8104 2732.5118 3269.2543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80ppm EX = -0.0048 EY = 0.0042 EZ = 0.0017 8261.4927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3->G4.242B 99.9 0.0063 -1997.5067 -1316.4322 755.1870 2508.6519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12ppm EX = -0.0003 EY = 0.0004 EZ = 0.0015 13695.9047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3->GD1.242X 99.9 0.0071 3618.1569 880.7382 1437.9069 3991.7835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42ppm EX = 0.0026 EY = -0.0040 EZ = -0.0015 11989.6182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4->GD1.242X 99.9 0.0073 5615.6650 2197.1667 682.7190 6068.7182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16ppm EX = 0.0015 EY = -0.0007 EZ = -0.0022 16557.6999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864.58~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1) 2. 复测技术依据 (1) 3. 已有成果资料 (2) 4. 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2) 4.1复测工作内容 (2)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3)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 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6)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6. 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9)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9)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0) 7. 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2)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2)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3) 7.3 三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8. 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4) 9. 附件 (15)

1.概述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甘井子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途经大连市的金州区与保税区。线路自哈大客运专线新大连站站外(DK19+453.07)引出,上跨后盐立交桥,经陆港物流园区,下钻在建哈大客运专线同时上跨沈大高速公路,在既有金州站小里程咽喉区附近折向东北,于既有金州车场的北侧并行车场前行,在既有金州站的北侧设置金州客场,随后铁路跨过既有哈大线、以隧道形式经过红塔工业区、下钻既有哈大线,于刘半沟附近设置广宁寺站,随后铁路继续东行跨过丹大高速公路、登沙河,我项目部施工区段DIK44+864~DIK53+640,线路全长8.776km。 本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分为高程和平面两部分。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交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所交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度分别为铁路三等和四等GPS网。 按要求,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开工前需对管段工程范围内所有的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CPI平面控制网复测按铁路三等GPS网要求进行、CPII 平面控制网复测(包括联测的CPI平面控制网点)按铁路四等GPS网要求进行。 为确保本段范围内精测网与相邻段精测网在高程和平面上衔接的平顺性,本段精测网复测还需联测相邻标段范围内的CPI平面控制点、CPII平面控制点和三等水准点。 2.复测技术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浅谈桩基础工程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浅谈桩基础工程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是深基础的一种。按桩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按受力分类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桩的入土方法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和灌注桩等。建筑工程桩基础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桩,施工测量都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一是把设计总图上的建筑物基础桩位,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准确地测设到拟建区地面上,为桩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标志,作为按图施工、指导施工的依据。二是进行桩基础施工监测。三是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为检验施工质量和为地面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桩基础资料,需要进行桩基础竣工测量。 1、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设计和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尺寸精度要求不是按测量中误差来要求的,而是按实际长度与设计长度之比的误差来要求的,对长度尺寸精度要求分为2种:一是建筑物外廓主轴线对周围建筑物相对位置的精度,即新建筑物的定位精度。二是建筑物桩位轴线对其主轴线的相对位置精度。 (1)建筑物轴线测设的主要技术要求。建筑物桩基础定位测量,一般是根据建筑设计或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或基准线与新建筑物的相关数据,首先测设建筑物定位矩形控制网,进行建筑物定位测量,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定位矩形控制网,测设建筑物桩位轴线,最后再根据桩位轴线来测设承台桩位。 (2)对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桩基础施工测量的高程应以设计或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作为基准进行引测。在高程引测前,应对原水准点高程进行检测。确认无误后才能使用,在拟建区附近设置水准点,其位置不应受施工影响,便于使用和保存,数量一般不得少于 2~3 个,一般应埋设水准点,或选用附近永久性的建筑物作为水准点。高程测量可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和要求进行,其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不应大于±20L mm,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 km 为单位。桩位点高程测量一般用普通水准仪散点法施测,高程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cm。 2、建筑物定位测量 建筑物的定位是根据设计所给定的条件,将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轴线的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到地面上,作为测设建筑物桩位轴线的依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建筑物定位测量。由于在桩基础施工时,所有的角桩均要因施工而被破坏无法保存,为了满足桩基础竣工后续工序恢复建筑物桩位轴线和测设建筑物开间轴线的需要,所以,在建筑物定位测量时,不是直接

基于MATLAB的控制网平差程序设计--第六章源代码

近似坐标计算的函数-calcux0y0函数(126页) function [x0,y0]=calcux0y0(x0,y0,e,d,sid,g,f,dir,s,t,az,pn,xyknow,xyunknow,point,aa,bb,cc) %本函数的作用是计算待定点的近似坐标 format short; %%%%%%%%%%%%%%%%%%%%%%%%%%%%%%%%%%%%%%%%%%%%%%% %%%%%%%%%%%%%%%%%%%%%%%%%%%%%%%%%%%%%%%%%%%%% time=0;prelength=length(xyknow);non_orient=0;point_angle=0; while length(xyunknow)>0 %考虑的计算方法有:1.极坐标;2.前方交会;3.测边交会;4.后方交会; %5.无定向导线的两种情况:(1)已知两个点;(2)分离的已知点与方位角;基本思路:%采用循环的方法逐一对每一个未知点进行以上各种方法条件的搜索,满足后即解算。 aa0=[];bb0=[];cc0=[];%记录搜索到两条观测边但需用户给顺序的点,注意要放在while 里面。 time=time+1; % 用于统计循环次数。 way=0; for i=xyunknow %依次循环向量中的各元素 %============================================================= ===== %方法1.极坐标条件搜索与计算-->way=1,基本思路:找到或求出一个方位角,找出一条边。 temp1=[]; temp2=[]; temp3=[]; temp4=[]; temp5=[]; temp6=[]; temp7=[]; temp8=[]; temp9=[]; temp10=[];A=[];B=[];P=[]; %第一步:寻找观测条件:两种情况:一是有已知方位角;二是由两个已知点及方向观测值推出方位角。 temp7=find(t==i); if length(temp7)>0 temp8=find(xyknow==s(temp7(1))); if length(temp8)>0 temp9=find(e==s(temp7(1))&d==t(temp7(1))|e==t(temp7(1))&d==s(temp7(1))); if length(temp9)>0 %第一种情况:有已知方位角(一般适用于闭合导线) S=mean(sid(temp9)); Alfa0=az(temp7(1)); x0(i)=x0(s(temp7(1)))+S*cos(Alfa0); y0(i)=y0(s(temp7(1)))+S*sin(Alfa0); way=1;method(i)=11;%----->由已知方位角算出 end end else temp1=find(f==i);%第二种情况:由两个已知点及方向观测值推出方位角(适用于附合、支导线) if length(temp1)>0 for j=xyknow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

§3-4 三角网条件平差计算 2学时 三角网测量的目的,是通过观测三角形的各角度或边长,计算三角网中各未知点的坐标、边的长度及方位角等。三角网按条件平差计算时,首要的问题是列出条件方程。因此了解三角网的构成,总结其条件方程的种类及各种条件方程的组成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三角网的种类比较多,网的布设形式也比较复杂。根据观测内容的不同,有测角网、测边网、边角同测网等;根据网中起始数据的多少,有自由三角网和非自由三角网。自由三角网是指仅具有必要起算数据的三角网,网中没有多余的已知数据。如果测角三角网中,只有两个已知点(或者已知一个已知点的坐标、一条已知边的长度和一个已知的方位角),根据数学理论,以这两个已知点为起算数据,再结合必要的角度测量值,就能够解算出网中所有未知点的坐标。如果三角网中除了必要的起算数据外还有其它的已知数据,或者说已知数据有冗余,就会增加对网形的约束,从而增强其可靠性,这种三角网称之为非自由三角网。无论多么复杂的三角网,都是由单三角形、大地四边形和中点多边形组合而成的。 在本节,我们先讨论三角网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个数的确定问题,然后主要讨论测角三角网的条件方程的形式问题。 一、网中条件方程的个数 三角网平差的目的,是要确定三角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最或然值。如图3-9所示,根据前面学到的测量基础知识,我们知道,必须事先知道三角网中的四个数据,如两个三角点的4个坐标值,或者一个三角点的2个坐标值、一条边的长度和一个方位角,这4个已知数据我们称之为三角网的必要起算数据。有了必要起算数据,就可以确定三角网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网的大小及其方位,就可以计算三角网中未知点的坐标。 要对三角网进行平差计算,还必须先知道网中的总观测数n、判定必要观测数t,从而确定了多余观测数: r = n - t 由条件平差原理知,多余观测数与条件方程数是相等的,有了多余观测数,也就确定出了条件方程的个数。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判定必要观测数t。 1.网中有2个或2个以上已知点的情况

控 制 网 平 差 报 告

控制网平差报告 [控制网概况] 计算软件:南方平差易2005 网名:成都学院1-6教导线网 计算日期:2014-07-02 观测人:赵磊 记录人:薛佳丽 计算者:薛佳丽 检查者: 测量单位:成都学院测绘工程一班 备注:第六小组 平面控制网等级:国家四等,验前单位权中误差:2.50(s) 已知坐标点个数:2 未知坐标点个数:8 未知边数:9 最大点位误差[D] = 0.0118 (m) 最小点位误差[B] = 0.0068 (m) 平均点位误差= 0.0109 (m) 最大点间误差=0.0102(m)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53 平面网验后单位权中误差=1.88(s) [边长统计]总边长:1211.146(m),平均边长:134.572(m),最小边长:51.705(m),最大边长:262.760(m) [闭合差统计报告]

高程网平差 -------------------------------------------------------------------- APPROXIMATE HEIGHT -------------------------------------------------------------------- No. Name Height(m) -------------------------------------------------------------------- 1 A1 500.0000 2 A2 499.6860 3 A3 499.3690 4 A4 499.2295 5 B1 497.9570 6 B2 497.1505 7 C1 495.7295 8 C2 495.0625 9 D1 495.5515 10 D2 494.9110 11 E1 494.5825

导线网平差算例

导线网平差算例用平差易软件做控制网平差的过程 第一步:控制网数据录入 第二步:坐标推算 第三步:坐标概算 第四步:选择计算方案 第五步:闭合差计算与检核 第六步:平差计算 第七步:平差报告的生成和输出 作业流程图: 制据的录入计算与检 坐标推算 平差是否否选择计算方案概算是平差报告的生成和输出坐标概算

实例1 符合导线实例 这是一条符合导线的测量数据和简图,A、B、C和D是已知坐标点,2、3和4是待测的控制点。原始测量数据如下: 导线原始数据表 导线图如下: 导线图 第一步:录入原始数据 在平差易软件中输入以上数据,如下图“数据输入”所示:

数据输入 在测站信息区中输入A、B、C、D、2、3和4号测站点,其中A、B、C、D为已知坐标点,其属性为10,其坐标如“原始数据表”;2、3、4点为待测点,其属性为00,其它信息为空。如果要考虑温度、气压对边长的影响,就需要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条边的实际温度、气压值,然后通过概算来进行改正。 根据控制网的类型选择数据输入格式,此控制网为边角网,选择边角格式。 如下图“选择格式”所示: 选择格式 在观测信息区中输入每一个测站点的观测信息,为了节省空间只截取观测信息的部分表格示意图,如下表 B、D作为定向点,它没有设站,所以无观测信息,但在测站信息区中必须输入它们的坐标。 以A为测站点,B为定向点时(定向点的方向值必须为零),照准2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 站A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A的观测信息 以C为测站点,以4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D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C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C的观测信息 2号点作为测站点时,以A为定向点,照准3号点,如下图“测站2的观测信息”所示: 测站2的观测信息 以3号点为测站点,以2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4号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3 的观测信息” 所示: 测站3的观测信息 以4号点为测站点,以3号点为定向点时,照准C点的数据输入如下图“测站4的观测信息” 所示: 测站4的观测信息 说明:①数据为空或前面已输入过时可以不输入(对向观测例外) ②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时,所有零值可以省略不输。 以上数据输入完后,点击菜单“文件\另存为”,将输入的数据保存为平差易数据格式文件(格式内容详见附录A): [STATION] (测站信息) B,10,8345.870900,5216.602100 A,10,7396.252000,5530.009000 C,10,4817.605000,9341.482000 D,10,4467.524300,8404.762400 2,00 3,00 4,00 [OBSER] (观测信息) A,B,,1000.0000

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方法实践与分析

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方法实践与分析 工程测量在项目建设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测量中的每一次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工程施工中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给工程带来了工期延误、工程造价增大等巨大损失。因此,在施工中如何控制好工程测量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 1、影响工程测量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在工程施工中各个工种都有其自身的施工特点,工程测量也不例外同样有它的自身特点。首先,测量施工的质量好坏,与测量操作人员、测量施工方案、测量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测量仪器精度及各种仪器误差、测量基准点受施工过程中的变化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没有控制好,都有可能直接造成工程施工的巨大损失。因此,对上述因素在施工前、中都必须认真考虑,并提前作出应对方案。 因此,测量施工中应紧紧抓住影响测量施工质量的人、机、法、环四大关键因素,以事前控制为主,分阶段逐项控制,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2、测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以后工作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进度。 而对于测量控制网而言,控制网的确定将影响控制点的最终精度。因此控制网的确定又是一个关键的工作。为了最大程度的消除影响测量施工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具体应在工作前完成以下工作: 2.1 审查承包商测量人员的组成及数量是否满足测量施工需要。由于测量工作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将直接影响测量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了解每个测量人员的情况,对今后工作的安排尤为重要。 2.2 审查测量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在测量施工前,施工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测量成果的质量。一个好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控制点的精度,还可以节约测量施工的人力消耗,并且提高施工进度。因此在测量前应注意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务必到现场亲自查勘,保证方案中控制点的位置布设 合理、实用,通视条件良好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3 测量施工前测量仪器设备的检查和控制 由于测量仪器也是施工测量中直接影响测量质量的因素,在测量施工过程中,测量仪器的精度及数量会直接影响到测量成果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承包商所承担的施工任务难易、工作量大小来确认责任单位的仪器精度及数量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其次我们还应该要求承包商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核,并提交仪器校核资料。 2.4 测量施工环境的检查与控制 测量在施工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例如风雨天气、室外温度、其它工种施工带来的震动等都会对读数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影响,我们是无法避开的,只能尽量在这些施工环境中注意,如多读几次数据等来减少影响。在测量放线中,由于建筑物的限制,有时测量仪器需架设在距基准点数米甚至数十米的高空中进行定位放线,这时仪器架设的地方稳定性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观察精度。为了避免测量施工中机械振动的影响,现场应搭设双层独立测量操作平台。

控制测量学水准网按条件平差算例(新)

在图 表9-1 试求: (1)1P 、2P 及3P 点高程之最或然值; (2)1P 、2P 点间平差后高差的中误差。 解:(1)列条件方程式,不符值以“mm ”为单位。 已知3,7==t n ,故437=-=r ,其条件方程式为 ??? ? ? ?? =--+=-+--=-+--=++-01030707742643765521v v v v v v v v v v v v (2)列函数式: 555v h x F +== 故 15=f 0764321======f f f f f f (3)组成法方程式。 1)令每公里观测高差的权为1,按1/i i s p =,将条件方程系数及其与权倒数之乘积填于表9-2中。 2)由表9-2数字计算法方程系数,并组成法方程式:

????????????----------5221251021411013????????????d c b a k k k k +????? ???????---1377=0 表9-2 条件方程系数表 (4)法方程式的解算。 1)解算法方程式在表9-3中进行。 2)[]pvv 计算之检核。 [][]wk pvv -= []467.35=-wk 由表9-3中解得[]47.35-=pvv ,两者完全一致,证明表中解算无误。 (5)计算观测值改正数及平差值见表9-4。 (6)计算321,,P P P 点高程最或然值。 359.3611=+=x H H A P m 012.3722=+=x H H A P m

表9-4 改正数与平差值计算表 (7)精度评定。 1)单位权(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 2)21,P P 点间平差后高差中误差 mm 0.34 47 .35±=±=μ

静态GPS控制测量使用技术方法

静态GPS控制测量使用技术方法 1控制点的布设 为了达到GPS测量高精度、高效益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耗费,在测量中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对GPS测量各阶段的工作,都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和实施。建议用户在测量实施前,对整个GPS测量工作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指对GPS网进行优化设计,主要是:确定精度指标,网的图形设计,网中基线边长度的确定及网的基准设计。在设计中用户可以参照有关规范灵活地处理,下面将结合国内现有的一些资料对GPS测量的总体设计简单地介绍一下。 1、确定精度标准 在GPS网总体设计中,精度指标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它的数值将直接影响GPS网的布设方案、观测数据的处理以及作业的时间和经费。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用户可根据所作控制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合理地制定。既不能制定过低而影响网的精度,也不必要盲目追求过高的精度造成不必要的支出。 2、选点 选点即观测站位置的选择。在GPS测量中并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网的图形选择也比较灵活,因此选点比经典控制测量简便得多。但为了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可靠地保持测量结果,用户注意使观测站位置具有以下的条件: ①确保GPS接收机上方的天空开阔GPS测量主要利用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而且接收机上空越开阔,则观测到的卫星数目越多。一般应该保证接收机所在平面15°以上的范围内没有建筑物或者大树的遮挡。 图5-1 高度截止角 ②周围没有反射面,如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如玻璃墙,树木等),不致引起多路径效应。 ③远离强电磁场的干扰。 GPS接收机接收卫星广播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都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而产生噪声,降低信噪比,影响观测成果。所以GPS控制点最好离开高压线、微波站或者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邻近不应有强电磁辐射源,如无线电台、电视发射天线、高压输电线等,以免干扰GPS 卫星信号。通常,在测站周围约 200m 的范围内不能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在 50m 内不能有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递通道。 ④观测站最好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 ⑤地面基础稳固,易于点的保存。

工程测量放线及质量控制

工程测量放线及质量控制 摘要: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工程测量放线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测量;放线;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壮大,对于建筑施工的要求也也日益严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手段,为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及各项工种提供了准确的技术依据,有效保证了建筑物的结构和尺寸能够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由此可见,建筑施工的测量放线技术是否合理,测量的数据是否真实有效以及测量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测量水平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测量放线工作主要是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配合施工的进度来准确测量出地平面的位置和标高。作为建筑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熟悉设计图纸,对各项施工尺寸进行仔细校对,熟知施工现场控制点的坐标与高程,来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同时准备好一些施工必备的器材和施工设备。 一、工程测量的概念 1、工程测量的概念 根据服务对象来分,工程测量可分为铁路公路测量、城市建设测量、工业建设测量、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桥梁测量、水利工程测量以及输油管道与输电线路测量。而工程建设通常由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和经营管理三个阶段构成。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画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数字图、还要给水文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勘探与水文测验等环节提供测量工作。而在建设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或非常重要的工程时,还要观测当地地层的稳定程度;在建设施工阶段:先根据工程的要求将所要建设的建筑物进行现场标定,为实地建设打下基础。即是以工程的性质、现场的地形为根据,架构相应的施工控制网,然后使用适当的放样方法,逐步把设计图纸变成实际建筑;在经营管理阶段:主要是监测工程经营期间的鉴定与安全情况,考察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理论的正确性,还要定期观测建(构)筑物的沉陷、位移、摆动以及及倾斜情况,且对测量的图标、数据等进行实时反馈。 2、工程质量与测量之间有何联系 所谓质量是指事件(物)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后所呈现出来的结果。而工程质量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多,如何提高、保证施工质量的方法也是数不胜数,但是唯一相同的是:要想提高和保证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对其过程进行监控与操作。而在过程操作之中,工程测量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测量放线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只有进行周密、精确的测量才能保证工程较好地按图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

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doc

西南林业大学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原理》GPS控制网平差实习 (2012级) 题目静态GPS控制网平差总结报告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学号20120456023 学生姓名施向文 任课教师朱毅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2015年07月 12 日

目录 1 实习目的 0 2 实习任务 0 3 数据处理依据 0 4 精度要求 0 5 已有成果数据 0 6 数据处理过程 (1) 6.1创建作业及数据导入 (1) 6.2基线预处理 (1) 6.2.1静态基线处理设置 (1) 6.2.2处理基线 (2) 6.2.3搜索闭合环 (2) 6.3设置坐标系 (2) 6.4网平差 (2) 6.5高程内外符合精度检验 (3) 6.5.1内符合精度 (3) 6.5.2外符合精度 (3) 7 数据处理成果 (3) 7.1二维平面坐标平差 (3) 7.1.1 平差参数 (3) 7.1.2 平面坐标 (4) 7.2高程拟合 (7) 7.2.1 平差参数 (7) 7.2.2 外符合精度 (7) 7.2.3内符合精度 (9) 8 质量简评 (11) 9 总结 (12)

静态GPS网平差总结报告 1 实习目的 通过对静态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本次实习还可以熟悉GPS数据处理软件,现在的数据处理基本用软件处理,使用软件也是必备的一个技能。 2 实习任务 本次实习的任务: (1)静态GPS外业数据基线预处理,预处理基线的方差比应尽量调整在99.9,处理后搜索闭合环要基本合格。 (2)选择/建立坐标系,建立昆明87坐标系。 (3)输入已知点并进行网平差,检测内外符合精度。 (4)撰写数据处理总结报告。 3 数据处理依据 依据《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备案号J990—2010 4 精度要求 二维平差中误差1cm 高程拟合中误差2cm 高程内符合中误差3cm 高程外符合中误差5cm 5 已有成果数据 (1)静态GPS外业数据成果(RINEX) (2)已知点的三维坐标,坐标成果见下表

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

FJ -3 工程测量技术交流群18874248 省道S 229南坑至源头段 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GPS 静态控制测量 网平差报告 萍 乡 公 路 勘 察 设 计 院 二○一一年九月 目 录 一、 GPS 控制点成果表…………………………………………1 二、 GPS 控制点网示意图………………………………………1 三、 GPS 控制网平差报告……………………………………1~4

一、G PS控制点成果表 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 1 坐标系统 1.1 坐标系统名称 Beijing54 1.2 基准参数

1.3 投影参数 M0 =1.00000000 投影比率 H = 0.0000 投影高 Bm =0投影面的平均纬度 B0 =0:00:00.00N 原点纬度 L0 =113:50:00.00E 中央子午线 N0 =0.0000 北向加常数 E0 =500000.0000 东向加常数 回到顶部 2 三维无约束平差2.1 平差参数 2.2 基线向量及改正数 2.3 τ(Tau)检验表 2.4 τ(Tau)检验直方图

2.5 自由网平差坐标 回到顶部 3 二维约束平差 3.1 平差参数 3.2 平面距离平差值 3.3 平面坐标 ***** 回到顶部

4 高程拟合 4.1 平差参数 4.2 高程拟合坐标 240.7246 回到顶部 5 基线闭合差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2->G3.242A 99.9 0.0062 -2063.4456 -1777.5444 1294.6074 3015.539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76ppm EX = 0.0043 EY = -0.0043 EZ = -0.0026 8706.0493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2->G4.242B 99.9 0.0072 -4060.9524 -3093.9755 2049.7944 5501.424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48ppm EX = -0.0041 EY = 0.0051 EZ = 0.0010 13683.0814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2->GD1.242X 99.9 0.0065 1554.7134 -896.8104 2732.5118 3269.2543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80ppm EX = -0.0048 EY = 0.0042 EZ = 0.0017 8261.4927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3->G4.242B 99.9 0.0063 -1997.5067 -1316.4322 755.1870 2508.6519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12ppm EX = -0.0003 EY = 0.0004 EZ = 0.0015 13695.9047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3->GD1.242X 99.9 0.0071 3618.1569 880.7382 1437.9069 3991.7835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42ppm EX = 0.0026 EY = -0.0040 EZ = -0.0015 11989.6182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4->GD1.242X 99.9 0.0073 5615.6650 2197.1667 682.7190 6068.7182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16ppm EX = 0.0015 EY = -0.0007 EZ = -0.0022 16557.6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