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教育学本科(1、2班)论文选题一览表

10级教育学本科(1、2班)论文选题一览表
10级教育学本科(1、2班)论文选题一览表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一览表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 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 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 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 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 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 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 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 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 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 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 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 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益,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做无效的劳动。关键词: 信息效益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效益不高,特别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提升授课效益,而把学生学习的负担带到课外。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授课效益,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重视教学信息反馈,来谈一谈课堂授课效益的提升。 一、从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揣摩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兴趣盎然,学习《安塞腰鼓》时情绪激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悲伤以致落泪;学习《大自然的文字》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说明学生上课时非常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效益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木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益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在语文课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是造成语文科教学耗费时间多而实际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尤为重要。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是文中的中心句,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加以点拔,指导学生从不会忘记入手。不会忘记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不会忘记?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比教师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而以朗读铺路,提问点缀,不管懂与不懂,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要好得多。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多少,差漏在哪里?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当然包括课外的,但我这里 特别强调的是课堂上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大学教育学毕业论文

大学教育学毕业论文 篇一 《德、美、澳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概述及启发》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 与挑战,较发达国家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总结分析了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 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特征,期望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美国澳大利亚 一、德国校企合作模式及高等职业教育类型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不仅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实用型技术 人才,还对世界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校企合作模式――“双元制”。 双元制Dualsystem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是由国家立法规定,采用校企合作,以 企业为主的办学机制。其教学实施主体有两个:企业和学校。学生一方面在企业接受职业 技能培训,一方面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双元制的训练,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和 实践方面均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是双元制的成功之处,它实实在在地把理论教学与 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实际需要。 双元制体系对学生的入学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历和实践经验。 而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学历和实践经验的要求又稍有差别。例如,在学历方面,职业学院 要求文理高中毕业或通过培训达到同等学力;高等专科学校要求必须文理高中或高级专业 学校毕业。在实践经验方面,高等专科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与所申请专业一致的 实践经历;职业学院要求学生在入学前要成为企业的预备员工,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然 后由学校提供理论知识教育,由企业提供岗位实际操作培训[1]。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类型。 在德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但根据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功能特色等,有 些机构实施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将它们实施的教育列为高等职业教育。这类机构有 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FH、职业学院、成人性质的高等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水准的职业教育[2]。其中FH学校和职业学院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类型,均以“双元制”为基本模式,校企合作贯穿整个办学过程。 1.高等专科学校FH 对于FH学校是否属于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分歧,大部分学者认为德国FH学校注重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从职业实践中提出问题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教育学毕业论文选题(新)

教育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注意: 下列选题提出了研究的主题或方向,学生可参考这些选题自拟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一人一题,不要重复。班级汇总后于5.30前按附表样式填写上交。 一、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2、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研究 5、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7、中小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研究 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研究 10、中外心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商模式研究 12、中学或小学学业成绩差生的心理教育 1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模式研究 14、中小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5、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改善的研究 16、中小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研究 17、中小学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18、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19、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20、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成效的评价研究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研究 22、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 23、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模式研究 2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25、.班主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的研究 26、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各科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方法研究 28、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研究 2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辅导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30、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31、动漫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2、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 33、影响中小学生自尊心的文化因素 34、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研究 35、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 36、家长素质及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37、当代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 38、青少年性心理问题 39、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 40、心理咨询的本土化研究 41、积极心理教育研究 42、宗教与心理咨询研究 43、中学生开始焦虑调查研究 44、中学优等生恋爱状况调查研究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必要性 2.1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美的能力 2.2有助于提升学生体验美的能力 2.3有助于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4有助于培养新时期各方面的人才 2.5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第三章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现状 3.1院校体制的约束 3.2培育目标欠缺针对性 3.3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3.4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 第四章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策略 4.1培育师资团队,强化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4.2全面展开通识知识教育和美育教育 4.3创新培育体系,合理设置美育课程 4.4在美术学科中展开美育实践美术教育 第五章总结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摘要 伴随国家基础教育革新和发展,小学教师的培育机构由以往的中等师范院校渐渐过渡到高等师范院校。“以美育人,以情动人”是美育的专有功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美育能 调试信息化手段带来的过于科学严谨的负面效果。美育课程建设,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眼于改善师生的知识和素质结构。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美 育和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本文从如何加强美术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 增强感受性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美术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好美术教育这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努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的整 体素质。该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必要性,分析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 业美育课程教学现状,探索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堂;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信息化背景; 美育又叫做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之美和现实之美感染、影响学生,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美感教育的方法。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美育教育。本文对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意义以 及美育课程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小学教育专业在进行课程建设与革新工作中,多所院校 对学生群体职业技能的培育工作给予关注和重视。小学教育专业身为培育现代化教师的新专业,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作为新的教育目标,学校 美育课程身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逐渐受到各高职院校重视。因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 学习者综合能力及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高低,与其所教学生的素 质提高、情感熏陶以及艺术特长培育正相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 院校人才培育多样化。

(完整版)教育学毕业论文完善稿

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夜大学函授脱产高自考 学号(准考证号): 姓名:李保珍 专业:教育学 年级(高自考不填): 2012级 学院:天津师范大学 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10日

指导教师: 浅谈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李保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摘要: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合格的互动关系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随着新课程在全国逐步推广,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过去被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实现这一目标,建构课堂教学中真实的师生交往是关键。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

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而当前,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存在一些不真实的现象,这已对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因此,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分析不真实交往的成因,明确师生之间真实交往的特征,建构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交往,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师生交往;交往艺术;交往策略

目录 一、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交往与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 3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要求................... 8 四、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艺术...................................10 五、教师与学生交往的策略...................................14 结论........................................................17 参考文献...................................................18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

师学院2016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完成人:君 函授站:翔飞函授站(清阁老师)学制: 2.5 年 专业:教育学 完成日期:2016-03-05

师学院2016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完成人:君 函授站:翔飞函授站(清阁老师)学制: 2.5 年 专业:教育学 完成日期:2016-03-05

目录 摘要----------------------------------------(4)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4) 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 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6) 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6) 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6) 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7) 1、组织活动,规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7)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7) 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8) 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8) 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8)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8) 四、那么,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都有哪些事情值得注意呢?(8) 1、对症下药---------------------------------------------------------(9) 2、家校联系--------------------------------------------------------- (9) 3、以身作则--------------------------------------------------------- (10) 4、教育形式--------------------------------------------------------- (11) 五、总结------------------------------------------------------------ (11)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导入;主体参与;人本观念;良好习惯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前奏 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教学前奏。 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当然,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诸如: 1多媒体演示导入法。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下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导致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教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惜生命”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视频导入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引用诗歌诵、歌曲等形式,达到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 引用故事导入法。中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他们熟悉的或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给学生听,也能提升其兴致,进而导入新课。 3列举学生身边事例导入法。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为此,导入时可设计引用身边事例。如讲身边某同学

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毕 业论文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学阶段”差生问题”研究专业代码: 作者姓名: 学号: 单位: 指导教师:

摘要 差生问题是基础教育中一个严重而又棘手的问题,它包含许多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差生的概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差生的预防等方面。而对差生的转化和预防是我们教育的重点问题,这些方面做的不足就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整个小学教育的基础阶段。用待优生代替差生一词,从研究待优生的概念类型,待优生的表现和心理特征,待优生形成的原因,待优生的转化及待优生的预防等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 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待优生;待优生成因;待优生转化;待优生预防 目录 前言 (3) 1.待优生概念及类型 (4) 2.待优生的表现及心理特征 (5) 待优生平时表现 (5) 待优生心理征 (5) 3.待优生的形成原因 (6) 家庭原因 (6) 学校原因……………………………………………………………… 8 社会原 因 (8) 自身原因 (9) 4.待优生的转化 (9) 家庭方面 (10)

社会方面……………………………………………………………… 10 学校方面 (11) 5.待优生的预防措施…………………………………………………………… 12 家庭预防 (12) 社会预防 (12) 学校预防…………………………………………………………… 13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注释 (14) 前言: 通常我们把与差生现象有关的问题称差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差生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差生问题是学校产生以来, 特别是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教育教学工作中随之产生的现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所公认的差生是指在学习上不用功,不努力,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不尊敬教师和家长的学生,属于“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一类学生。虽然他们是学生群体中的少数人,但他们的影响却波及到我们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差生能否转变,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能否大面积地提

【毕业论文选题】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1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经验--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2

教育类本科毕业论文

教育类本科毕业论文

教育类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及其创设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 有了问题,思维才 有动力;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课程标准》把创设“问题情境”作为教 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善于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的思维总处于“一波未 平一波又起”的积极状态,始终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问题情景;意义;创设;原则;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很贴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物体分类”一课时,可创设情景: 课前在学生课桌上杂乱无章地堆放着许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纸张。上课伊始,问:“同学们,课桌上这些纸片影响了我们上课,请你们想想办法该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不行,如果以后还要用怎么办。”“我们可以一类一类的把它们分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同意这种做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如果要你们整理课桌上的纸片,你们打算怎样整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这样,“分类”就不再是教师的主观要求,而是学生的实际需要。不仅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心理,而且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为学生调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能,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 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创设问题情景,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惊、奇、疑的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一、“问题情景”的概念

【毕业论文选题】122个有关教育学论文题目

122个有关教育学论文题目 1、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2、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3、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5、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6、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8、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9、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10、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11、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 12、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 1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14、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5、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1

16、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 17、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18、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 19、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民办幼儿园政府规制研究 21、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2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 23、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研究 24、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25、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26、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 27、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28、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9、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 30、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31、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研究 2

32、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 33、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4、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35、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36、德国教师教育研究 37、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38、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39、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 40、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41、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42、浅谈小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43、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研究 44、英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 45、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超越 46、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47、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3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由于年龄、阅历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方面存在着法律意识较差、证据意识不强、程序意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重视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提高其法律素质,使之适应当代中国法治社会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有人会认为,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专业大学生应当培养的,与非法律专业学生无关。的确,法律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一种高度职业化、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方式,而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思维方式,本文在第二部分要论述的就是这种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思维方式。 (一)培养法律思维是适应法治社会处理法律问题的需要 法律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一般来讲,同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想去甚远。所谓用法律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就是看一个人思考问题是否以法律为准绳、是否以证据为根据、是否从法律程序出发和是否运用法理分析。郑成良教授指出:“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想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现代社会,法律思维方式渐入人心,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何种岗位上,都应认真学法、模范守法,善于依靠法律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二)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是适应市场经济、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学习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避免纠纷的发生,还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大学生现阶段就是要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参与者,大学生能否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法律生活 现代社会将是一个高度法律化的社会,法律将渗透到国家、社会、个人生活各个领域。许多过去被认为与法律无关的社会领域,已逐渐被纳入法律调整或控制的领域。在社会生活越来越法律化的情况下,要从容面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法律问题,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必须培养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有人认为,普通公民可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帮助处理法律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除无偿的法律援助之外,能否获得法律服务取决于我们的经济状况,且律师的服务通常是事后的,很难在事前和事中提供帮助。如果事前和事中思考和处理得当,很多法律问题就不会发生。因此,社会的法律服务不能取代自己必要的法律能力。 二、大学生应当培养怎样的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是一种区别政治思维、伦理道德思维等其它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经常讲到的一个案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法律有法律的规定,法律规定对某些刑事案件,过了一定的年限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又如,在债权债务保护方面,虽然从道义上说借钱就得还钱,但按照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在2年内既没叫债务人还钱,也没有向法院起诉,且债务人也没有表示要偿还,债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但从道德上说,一项债务不论过了多长时间,债务人都有义务偿还。与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等其他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具有许多显著特征。这种一般性的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关键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初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关键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 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 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 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 养成教育。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 求和规范训练。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 促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醒。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 教育。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 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教育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教育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教育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篇一 《论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 绕学生的需要展开。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 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导入;主体参与;人本观念;良好习惯 前言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具有重教师 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 想政治新课程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 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 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 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 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 保障。因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此,我们的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习,

教育学毕业论文题目

教育学毕业论文题目 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2. 基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审美教育研究 3. “非正式组织”及其对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 4. 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对策研究 5. 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管理主义 6. 中国石油管道局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研究 7. 论学习策略教育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作用 8. 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9. 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研究 10. 内蒙古地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研究 11. 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教育启示 12. 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 13. 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14. 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 15.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16.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基点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7. 中小学校教育服务研究 18. 深圳中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研究 19. 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有效教学 20. 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 21. 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模式选择与财政政策 2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 2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 2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 25. 试论魏书生的家庭教育思想 26. 我国北方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 27. 初中学生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8. 基于情报检索语言互操作技术的集成词库构建研究 29. 《爱的教育》在中国百年的译文与接受 30. 基于ASP开发的在线教育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失灵与治理之研究 32.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33. 天津市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 34.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源及其相应意义 35.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36. 新世纪我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问题研究 37. 我国教育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38. 活动理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39. 梁启超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 40. 从近代化的角度看严复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41. 远程教育中情感信息的建模与处理方法研究 42. 基于情感计算的图像检索系统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43. GDP危险期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4.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研究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 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 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 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 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 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 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 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 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 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

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 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 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 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42、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 43、我国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分析 44、教育筛选功能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发挥与失效 45、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 46、我国高校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47、我国高校扩招的利弊分析 48、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9、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 50、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 51、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 52、学校管理审美化研究 53、人性理论对学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54、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 55、中小学有效领导的构成与方法 56、人际关系在学生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57、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 58、建立学校内部完善的激励机制 59、对奖励的有效性的探索 60、校长(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构成与建立 61、班主任的领导素质 62、校长(班主任)领导威信的建立途径 63、学校改革的动力与策略 64、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 65、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 66、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 67、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研究 68、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 69、教学评价改革探索 70、成长记录袋使用研究 71、如何指导学生写学习日记 72、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 73、如何听课与评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