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论文选题

教育学专业论文选题
教育学专业论文选题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

2.电子档案袋在小(中)学评价中的应用

3.中(小)学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

4.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反思性教学模式探索

5.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6.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

7.小(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8.中小学校园暴力问题研究

9.中小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

10.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研究

11.中小学素质教育调查分析——以XX学校为例

12.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调查研究

13.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

14.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研究

15.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研究

16.班级岗位建设与学生成长问题研究

17.班级座位编排的社会学分析

18.孔子的启发教学思想及其启示

19.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以XXX童话故事为例

20.小学生几何观念及其培养研究

21.国内主要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22.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

2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24.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5.中小学生面子体验研究

以上为建议的选题作为大致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优势等进行适当调整或聚焦,然后在确定题目。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益,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做无效的劳动。关键词: 信息效益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效益不高,特别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提升授课效益,而把学生学习的负担带到课外。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授课效益,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重视教学信息反馈,来谈一谈课堂授课效益的提升。 一、从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揣摩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兴趣盎然,学习《安塞腰鼓》时情绪激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悲伤以致落泪;学习《大自然的文字》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说明学生上课时非常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效益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木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益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在语文课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是造成语文科教学耗费时间多而实际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尤为重要。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是文中的中心句,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加以点拔,指导学生从不会忘记入手。不会忘记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不会忘记?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比教师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而以朗读铺路,提问点缀,不管懂与不懂,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要好得多。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多少,差漏在哪里?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当然包括课外的,但我这里 特别强调的是课堂上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篇一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与生物教学关系的思考》 摘要: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生物学教学在中学生教育中的地位 和作用,并认真反思和改革传统的生物学教学。 关键词:中学生身心发展;生物教育 未来的社会将是生物科学的时代,从身边最普通的瓜果蔬菜到转基因食品,大大提高了 作物的产量;克隆羊多利的问世、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等掀起的“克隆”风;刚完成的人 类基因组计划,使我们弄清楚了人类身体的基因结构与功能,故此诊断和治疗疾病,更容易 延年益寿;DNA侦破技术、基因芯片、人工智能……这些迅猛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对人类和社 会的发展、个人的生活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这些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科学作为基础。人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生物,要了解生物,就必须学好生物学。笔者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特点入手,结合初中生刚接触到生物学习的心态和心理,探讨中学生生物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中学生物学习的现状,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 初中生的年龄多在11~12岁至14~15岁,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也是进入青春期 的年龄段。他们的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显著增强,大脑发育已趋成熟,进 入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此时大脑的机能还不十分完善,在神经系 统的基本过程中,兴奋过程较强,兴奋和抑制的转化比较快,抑制过程有提高,但自觉控制自 己的能力还不强,容易冲动和疲劳,从行为表现来看:对新生事物热情高,兴趣浓,但维持的 时间不长。从心理发展来看,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 荡性等四个特点。由于青春期的身心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主意识的突出,独立精神的 加强,初中生感知的目的性、精确性和概括性有很大的提高。有意注意、记忆水平、抽象 逻辑思维有了显著的发展;情感丰富。意志果断性水平有一定的发展;意志的坚持性进一步 增强,意志的自制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总的来说,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 一些直观性的东西比较容易掌握,而抽象的理论知识则不容易掌握。对中学生这些神心特 点的认识和掌握,仅仅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着手是不够的,还应该借助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中学加强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2.中学生物教育的现状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实际操作中,生物科学实验 在中学生物的课程内容或教学时数中所占比重都不很大,在很多学校里,生物实验室极不完 备或根本就没有生物实验室,生物被当作“文科”或所谓的“背科”。然而,中学生物应是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同时还较多地运用了观察、描述、推理和信息等手段的学科。反映在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4、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及其干预研究 5、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研究 8、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 9、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 10、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11、高校扩招后就业现状研究 12、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1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14、中(小)学生厌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15、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1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7、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 18、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 19、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20、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21、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2、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研究 23、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4、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25、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6、外国教育制度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7、外国教育思想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 28、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9、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0、浅析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31、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 32、"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 33、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 34、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35、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 36、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37、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 38、加入WTO对我国教育的冲击与对策 3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 40、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41、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导入;主体参与;人本观念;良好习惯 新课程改革势不可挡,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激活思想品德课堂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为此,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运用的基础知识和课件的制作方法,着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前奏 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精炼、贴切、感人的情境或其他形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其思维和求知欲,还可以借此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要注意教学导入的情境化,重视教学前奏。 在新课进行前,教师可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当然,导入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实际和课型的需要,力求做到短小精悍,形式多种多样。诸如: 1多媒体演示导入法。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珍惜生命》这一课时,就现在初中生非常强烈的自尊心下无法承受一些小的压力和挫折,极易导致对生命的轻贱,毫无珍惜和责任意识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殷雪梅教师为救几名学生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事迹的视频材料,学生可从视频材料中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和情绪感染,诱发对“珍惜生命”知识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视频导入就能切入主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导入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引用诗歌诵、歌曲等形式,达到引人入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 引用故事导入法。中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他们熟悉的或与其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给学生听,也能提升其兴致,进而导入新课。 3列举学生身边事例导入法。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为此,导入时可设计引用身边事例。如讲身边某同学

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 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 [2] 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 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5]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 年第2期 [6]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 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 年2月19 日 [8] 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 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 [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 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 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 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 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 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 《中国教育:研究与 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 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 [C], 《中国教育:研究 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 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 [D],华 东师范大学 2003 [19] 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03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

南阳师范学院201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完成人:刘君 函授站:翔飞函授站(冯清阁老师)学制: 2.5 年 专业:教育学 完成日期:2016-03-05

南阳师范学院201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完成人:刘君 函授站:翔飞函授站(冯清阁老师)学制: 2.5 年 专业:教育学 完成日期:2016-03-05

目录 摘要----------------------------------------(4)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4) 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 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6) 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6) 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6) 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7) 1、组织活动,规范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7)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7) 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8) 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8) 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8)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8) 四、那么,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都有哪些事情值得注意呢?(8) 1、对症下药---------------------------------------------------------(9) 2、家校联系--------------------------------------------------------- (9) 3、以身作则--------------------------------------------------------- (10) 4、教育形式--------------------------------------------------------- (11) 五、总结------------------------------------------------------------ (11)

教育学毕业论文选题(新)

教育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注意: 下列选题提出了研究的主题或方向,学生可参考这些选题自拟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一人一题,不要重复。班级汇总后于5.30前按附表样式填写上交。 一、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2、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4、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研究 5、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7、中小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研究 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研究 10、中外心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商模式研究 12、中学或小学学业成绩差生的心理教育 1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模式研究 14、中小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5、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改善的研究 16、中小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研究 17、中小学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18、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19、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20、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成效的评价研究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使用研究 22、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 23、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模式研究 2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25、.班主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的研究 26、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各科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方法研究 28、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评价研究 2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辅导课)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30、中小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31、动漫文化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2、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 33、影响中小学生自尊心的文化因素 34、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研究 35、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 36、家长素质及教育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37、当代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 38、青少年性心理问题 39、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干预 40、心理咨询的本土化研究 41、积极心理教育研究 42、宗教与心理咨询研究 43、中学生开始焦虑调查研究 44、中学优等生恋爱状况调查研究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必要性 2.1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美的能力 2.2有助于提升学生体验美的能力 2.3有助于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4有助于培养新时期各方面的人才 2.5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第三章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现状 3.1院校体制的约束 3.2培育目标欠缺针对性 3.3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3.4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 第四章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策略 4.1培育师资团队,强化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4.2全面展开通识知识教育和美育教育 4.3创新培育体系,合理设置美育课程 4.4在美术学科中展开美育实践美术教育 第五章总结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摘要 伴随国家基础教育革新和发展,小学教师的培育机构由以往的中等师范院校渐渐过渡到高等师范院校。“以美育人,以情动人”是美育的专有功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美育能 调试信息化手段带来的过于科学严谨的负面效果。美育课程建设,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眼于改善师生的知识和素质结构。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美 育和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本文从如何加强美术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 增强感受性训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美术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要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好美术教育这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努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提高学生的整 体素质。该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必要性,分析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 业美育课程教学现状,探索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堂;小学教育专业;美育课程建设;信息化背景; 美育又叫做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之美和现实之美感染、影响学生,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美感教育的方法。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美育教育。本文对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的意义以 及美育课程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小学教育专业在进行课程建设与革新工作中,多所院校 对学生群体职业技能的培育工作给予关注和重视。小学教育专业身为培育现代化教师的新专业,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作为新的教育目标,学校 美育课程身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逐渐受到各高职院校重视。因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 学习者综合能力及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该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高低,与其所教学生的素 质提高、情感熏陶以及艺术特长培育正相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 院校人才培育多样化。

毕业论文范文论教育的目的教育范文_0621

2020 毕业论文范文论教育的目的教育 范文_0621 EDUCATION WORD

毕业论文范文论教育的目的教育范文_0621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为老师赢得福利,为领导赢得政绩,产品的标准就是分数。究竟今天的学习和获得的知识对学生和社会的未来有什么用,那不是学校考虑的事情。从小学到大学都在这样做,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高考获得尽可能高的分数,基础教育的孩子们在拼命的学习,从早到晚,没有节假日,围绕需要考试的几本书,翻过来倒过去得练,做了无数多的题只是为了当熟练工,以便在高考时遇见更多做过的题。而上了大学,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于消遣娱乐,考试前几天的突击就能获得毕业需要的学分,大学是天堂,小学中学是地狱,所以学生走出校门就是失业,有了职位也不能做,没有3-5年的重新学习,就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更不要说创新。 对于对一个人最重要的儿童时的教育——借用一句广告语:人生不止一面,在此方面得到的多,另一方面就获得的少了,人

在生活中扮演着诸多角色,儿女,丈夫,雇员,老板,厨师,自我理财者——许许多多角色,我们现阶段的大部分儿童教育的工作者刻意拔苗助长使一名儿童过早的放弃一个幸福的童年,使他们过早过早的灌输成人的东西,让这些东西在脑海里,挤占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须知童年正是人的性格习惯的形成期,这样一味的灌输又怎样真正的培养真正有真我的人才。 以前听到有关美国教育的一则故事,是说有位母亲控告儿子所在学校的老师,说自从儿子上了他的课以后,再也不会把c叫成月亮,把o说成桔子了,这个案例后来成为美国教育反思的反面教材,才会有今天的能力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发掘人的潜力,而并非仅仅是灌输知识。我想伤仲永们的杯具大致在此吧。 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定错了,就如同战略方向定错了一样,后果极为可怕,且是无法弥补的。所有战术手段都是为了达到战略目的而制定的,方向错了,所有过程和手段也就错了,努力越多,错误就会越大。因此教育工作者不要也不能再错下去,帮助学生,还学生真性情发展的自由!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享受他们自然成长的快乐,过程是快乐的,其结果也必然是快乐的。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就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

师学院2016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完成人:君 函授站:翔飞函授站(清阁老师)学制: 2.5 年 专业:教育学 完成日期:2016-03-05

师学院2016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完成人:君 函授站:翔飞函授站(清阁老师)学制: 2.5 年 专业:教育学 完成日期:2016-03-05

目录 摘要----------------------------------------(4)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4) 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 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6) 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6) 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6) 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7) 1、组织活动,规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7)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7) 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8) 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8) 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8)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8) 四、那么,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都有哪些事情值得注意呢?(8) 1、对症下药---------------------------------------------------------(9) 2、家校联系--------------------------------------------------------- (9) 3、以身作则--------------------------------------------------------- (10) 4、教育形式--------------------------------------------------------- (11) 五、总结------------------------------------------------------------ (11)

(完整版)教育学毕业论文完善稿

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夜大学函授脱产高自考 学号(准考证号): 姓名:李保珍 专业:教育学 年级(高自考不填): 2012级 学院:天津师范大学 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10日

指导教师: 浅谈教学中的师生交往 李保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 摘要: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合格的互动关系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随着新课程在全国逐步推广,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过去被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实现这一目标,建构课堂教学中真实的师生交往是关键。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

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而当前,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存在一些不真实的现象,这已对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因此,要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分析不真实交往的成因,明确师生之间真实交往的特征,建构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交往,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师生交往;交往艺术;交往策略

目录 一、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交往与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涵义....... 3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要求................... 8 四、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艺术...................................10 五、教师与学生交往的策略...................................14 结论........................................................17 参考文献...................................................18

【毕业论文选题】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1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经验--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2

教育类毕业论文范本

本科毕业论文 论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艺术 学 院 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目录 摘要 (1) 一、前言 (2) 二、正确认识小学作文的性质和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 (2) (一)小学作文的性质 (2) (二)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定义 (2) (三)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目的与意义 (2) 三、当前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现状 (2) (一)当前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存在的问题 (2) (二)传统的评价与批改的方法及其弊害 (3) 四、有效的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艺术 (3) (一)小学作文评价的标准——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 (3) (二)有效的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的方法 (3) (三)如何巧写小学作文评语 (3) 五、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论小学作文评价与批改艺术 廖晓静(指导教师王大国) (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小学生作文评价与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但毫无疑问,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教师来说作文难批。本文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作文教学的规律、、、。 关键词:小学作文;评价;批改;艺术 The Art of Evaluation and Correcting Composition of Primary School Huang Wenjing (Tutor:Chang Weiguo) (Normal College,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gmen 448000, Hubei) Abstract: Evaluation and correcting pupils' composition is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indispensable link, i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ers to get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effect feedback information. But it is no doubt that the composition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job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is hard to write for students and it is hard to evaluate for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pils' psychological and composition teaching rules, combined with my teaching practice, I try to make the nature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composition of correcting clearly, analyze the purpose of composition assessment and corr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posed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and correcting methods of composi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and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primary composition ;assessment; correcting; art

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毕 业论文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学阶段”差生问题”研究专业代码: 作者姓名: 学号: 单位: 指导教师:

摘要 差生问题是基础教育中一个严重而又棘手的问题,它包含许多方面的相关问题如差生的概念、差生的成因及转化、差生的预防等方面。而对差生的转化和预防是我们教育的重点问题,这些方面做的不足就严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整个小学教育的基础阶段。用待优生代替差生一词,从研究待优生的概念类型,待优生的表现和心理特征,待优生形成的原因,待优生的转化及待优生的预防等方面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 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待优生;待优生成因;待优生转化;待优生预防 目录 前言 (3) 1.待优生概念及类型 (4) 2.待优生的表现及心理特征 (5) 待优生平时表现 (5) 待优生心理征 (5) 3.待优生的形成原因 (6) 家庭原因 (6) 学校原因……………………………………………………………… 8 社会原 因 (8) 自身原因 (9) 4.待优生的转化 (9) 家庭方面 (10)

社会方面……………………………………………………………… 10 学校方面 (11) 5.待优生的预防措施…………………………………………………………… 12 家庭预防 (12) 社会预防 (12) 学校预防…………………………………………………………… 13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注释 (14) 前言: 通常我们把与差生现象有关的问题称差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差生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差生问题是学校产生以来, 特别是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教育教学工作中随之产生的现象。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所公认的差生是指在学习上不用功,不努力,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不尊敬教师和家长的学生,属于“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一类学生。虽然他们是学生群体中的少数人,但他们的影响却波及到我们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差生能否转变,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能否大面积地提

【毕业论文选题】122个有关教育学论文题目

122个有关教育学论文题目 1、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2、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3、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5、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6、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7、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8、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9、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10、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11、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 12、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 1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14、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5、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1

16、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 17、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18、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 19、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民办幼儿园政府规制研究 21、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2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 23、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闻媒体教育功能研究 24、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25、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26、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 27、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 28、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29、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 30、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31、大学英语文化体验教学研究 2

32、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 33、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4、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 35、美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36、德国教师教育研究 37、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38、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39、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 40、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41、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42、浅谈小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43、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研究 44、英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 45、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超越 46、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47、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3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 一、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由于年龄、阅历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方面存在着法律意识较差、证据意识不强、程序意识缺乏等方面的问题。重视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提高其法律素质,使之适应当代中国法治社会需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有人会认为,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专业大学生应当培养的,与非法律专业学生无关。的确,法律专业的学生需要培养一种高度职业化、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方式,而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思维方式,本文在第二部分要论述的就是这种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思维方式。 (一)培养法律思维是适应法治社会处理法律问题的需要 法律思维是思维方式的一种。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一般来讲,同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想去甚远。所谓用法律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就是看一个人思考问题是否以法律为准绳、是否以证据为根据、是否从法律程序出发和是否运用法理分析。郑成良教授指出:“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想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现代社会,法律思维方式渐入人心,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何种岗位上,都应认真学法、模范守法,善于依靠法律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二)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是适应市场经济、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学习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避免纠纷的发生,还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大学生现阶段就是要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参与者,大学生能否用法律思维处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法律生活 现代社会将是一个高度法律化的社会,法律将渗透到国家、社会、个人生活各个领域。许多过去被认为与法律无关的社会领域,已逐渐被纳入法律调整或控制的领域。在社会生活越来越法律化的情况下,要从容面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法律问题,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必须培养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有人认为,普通公民可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帮助处理法律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除无偿的法律援助之外,能否获得法律服务取决于我们的经济状况,且律师的服务通常是事后的,很难在事前和事中提供帮助。如果事前和事中思考和处理得当,很多法律问题就不会发生。因此,社会的法律服务不能取代自己必要的法律能力。 二、大学生应当培养怎样的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是一种区别政治思维、伦理道德思维等其它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同一问题,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经常讲到的一个案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法律有法律的规定,法律规定对某些刑事案件,过了一定的年限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又如,在债权债务保护方面,虽然从道义上说借钱就得还钱,但按照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在2年内既没叫债务人还钱,也没有向法院起诉,且债务人也没有表示要偿还,债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但从道德上说,一项债务不论过了多长时间,债务人都有义务偿还。与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等其他思维方式相比,法律思维具有许多显著特征。这种一般性的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