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材料的性能、成型技术与应用分析

镁合金材料的性能、成型技术与应用分析
镁合金材料的性能、成型技术与应用分析

摘要

镁合金作为目前工业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因其强度、比刚度高,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及易于加工、回收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工程材料”,并广泛用于汽车、通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着重探讨了新型镁合金的组织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成型技术。分析了不同合金元素的添加,对镁合金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的影响。介绍镁合金的分类,不同牌号的镁合金,含有哪些不同的合金性能,以及该合金材料的优缺点、实用性和应用领域。在我国,镁合金加工成形技术主要是压铸成型,在压铸成型中,我们要注意到压铸镁合金材料的性能要求,在压铸过程中的技术参数以及该注意到的问题我们都会详细阐述。最后展望了镁合金发展和应用的前景,作为21世纪的绿色金属材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逐步得到应用,所以,镁合金材料的开发、应用研究和高要求、高性能的镁合金材料的开发势在必行。

关键词:镁合金;成型技术;性能;耐腐蚀

Abstract

Magnesium alloys as the lightest metal structural material for current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its strength, specific stiffness, goo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erformance and ease of processing, recycling, etc., was known as the "21st century green metallic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widely used in the automotive, communications, electronics,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magnesium alloy,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molding technology. The effects for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alloys,which coursed by different alloying elements added,is analysised. Describ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fferent grades of magnesium alloys, different alloys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lloy material, practical, and applications. In China, the forming process of magnesium alloy was mainly the die casting, we have to note that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requirements of magnesium alloy in die-casting ,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die casting process and some other issues we will be more noticed .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 alloy is prospected, as the 21st century green metallic materials, and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applied , the development of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 applied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demanded,

high-performance magnesium alloys materials is imperative.

Key Words:Mg-Al-Zn alloys;forming technology;property;corrosion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

1.1镁及镁合金简介 (1)

1.2镁合金的特点 (1)

1.3 镁合金的应用 (3)

1.3.1镁合金在车辆上的应用 (3)

1.3.2镁合金在航空上的应用 (3)

1.3.3镁合金在3C产品上的应用 (3)

1.3.4镁合金在武器的应用 (4)

1.3.5镁合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

1.4新型镁合金的研究 (5)

第二章实验部分 (7)

2.1概述 (7)

2.2压铸镁合金体系 (7)

2.3压铸用的浇注系统 (8)

2.4压铸设备 (9)

2.5镁合金的熔炼 (9)

2.5.1熔炼设备 (9)

2.5.2冷、热室压铸机 (10)

2.6镁合金的压铸工艺 (11)

2.6.1压铸工艺装置 (11)

2.6.2熔体制备 (12)

2.6.3压铸工艺 (13)

2.6.4熔体熔炼的阻燃保护 (15)

2.6.4.1溶剂保护 (15)

2.6.4.2气体保护 (16)

2.6.4.3合金化阻燃保护 (17)

2.6.5压铸过程中的阻燃保护 (18)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9)

3.1镁合金的成份 (19)

3.2镁合金的成份对性能的影响 (20)

3.2.1镁合金的合金化特点 (20)

3.2.2镁合金的物理冶金特性 (21)

3.3合金元素的作用 (22)

3.3.1铝对镁合金的性能的影响 (23)

3.3.2锌元素的作用 (24)

3.3.3其他合金元素的作用 (25)

第四章镁合金前景与未来发展 (27)

4.1镁合金的未来发展前景 (27)

4.1.1耐高温性能的改善 (27)

4.1.2抗腐蚀性能的提高 (28)

4.1.3塑性变形能力的改善 (28)

4.1.4镁基复合材料 (28)

第五章结论 (29)

参考文献 (30)

致谢 (31)

第一章绪论

1.1镁及镁合金简介

1774年人们首次发现镁,并以希腊古城Magnesia命名。镁为元素周期表中IIA族碱土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5。在所有结构金属中,镁的密度最低,纯镁的密度仅为1.738g/cm-3。在镁中添加合金元素,可以形成具有各种性能的合金,满足不同的需求。镁和镁合金既可以铸造成型,直接制备出结构件,也可以通过各种塑性加工和热处理,制备出各种规格的管、棒、板、线、带材和异型材。对于同种材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时,材料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提高镁和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还可以对其采取表面处理。与其他结构材料相比,镁及镁合金材料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密度低、比强度高和比刚度高、减震性好、电磁屏蔽性优异、抗辐射、摩擦时不起火花,切割加工性和热成形性好,对碱、煤油、汽油和矿物油具有化学稳定性,易回收等。由于这些突出的特点,镁合金材料在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镁合金的特点

纯镁的优点虽然很多,但是力学性能较低,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在纯镁中添加合金化元素,可以显著改善镁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人们已经开发出为数众多的镁合金体系。其特点如下。

○1镁合金的密度比纯镁稍高。在1.75~1.85g/cm-3之间,其比强度/比刚度均很高,比弹性模量与高强铝合金/合金钢大致相同(见图1.2-1)。

图1-1 多种合金密度和比强度

○2弹性模量较低,但受到外力作用时,应力分布将更为均匀,可以避免过高的应力集中。在弹性范围内承受冲击载荷时,所吸收的能量比铝高50%左右。因此镁合金适宜于制造承受猛烈冲击的零部件。

○3阻尼性能好,适合于制备抗振零部件。

○4切削加工性能优良,其切削速度大大高于其他金属。不需要磨削、抛光处理,不使用切削液即可以得到粗糙度很低的加工面。

○5镁合金在受到冲击或摩擦时,表面不会产生火花。

○6镁合金铸造性能优良,可用几乎所有铸造工艺来铸造成形。

○8由于镁在液态下容易剧烈氧化、燃烧,所以镁合金必须在溶剂覆盖下或在保护

气氛中熔炼。镁合金铸件的固溶处理也要在SO

2、CO

2

或SF

6

气体保护下进行,或在真空

下进行。

镁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低密度、比刚度和比强度高),因而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工具、3C产品、纺织和印刷行业等。镁合金零部件运动感惯性低,应用到高速运动的零部件上时效果尤为明显。另外,由于镁合金密度较低,适合应用到需要运动和搬动的零部件上,同时制备同一零件时壁厚可以增大,从而满足了零件对刚度的要求,简化了常规零件增加刚度的复杂结构(如筋、肋等)制造工艺。尽管质量小可能是结构应用领域选择镁合金的最主要因素,但镁合金的一些其他的特性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也显得特别重要。例如,镁合金的中温性能使得它能够的在飞机上和导弹上替代工程塑料和树基复合材料;其高减震性能使其在飞机和导弹的电子仓结构上获得应用;其对X射线和热中子的低透射阻力使得镁合金特别适用于X射线机框和核燃料盒等。镁合金还长期被用于制造各种军事装备,如帐篷骨架、迫击炮座和导弹壳体等等。由于含铝小于30%的细小镁铝合金颗粒在燃烧时能产生耀眼的白光,该白光比自然光还有利于照相,因此被广泛用于照相用的闪光灯。因此说烟火工业是镁合金的第一个工业应用领域。镁颗粒还被用于制造夜间空中照相的照明弹、高能燃料、引火装置和燃烧弹等火器。近年来,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以及环保和安全所需,镁合金在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受到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1.3 镁合金的应用

1.3.1镁合金在车辆上的应用

镁合金用作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零部件通常具有以下优点:

(1) 提高燃油经济性综合标准,降低废气排放和燃油成本,据测算,汽车所用燃料的60%消耗于汽车的自重,汽车每减重10%,耗油将减少8~10%;

(2)质量减轻可以增加车辆的装载能力和有效载荷,同时还可改善刹车和加速性能;

(3)可以极大的改善车辆的噪声、震动现象。

此外,镁合金具有的优异的变形及能量吸收能力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镁合金压铸件具有一次成形的优势,可以将原来多种部件组合一次成形,这种代替众多单个部件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同时还能达到减少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减少部件的摩擦,降低车辆噪声。

1.3.2镁合金在航空上的应用

就航空材料而言,结构减重和结构承载与功能一体化是飞机机体结构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镁合金由于其低密度、高比强度的特性使其很早就在航空工业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其易腐蚀性(特别是电偶腐蚀)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航空材料的减重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性能的改善十分显著,商用飞机与汽车减重相同质量带来的燃油费用节省,前者是后者的一百倍。而战斗机的燃油节省又是商用飞机的近10倍,更重要的是其机动性能改善可以极大的提高其战斗力和生存能力。正因为如此航空工业才会采用各种措施增加镁合金的用量,并在相应的零部件开发上得以应用,如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飞机以及导弹蒙皮和舱体,飞机壁板、汽油和润滑系统零件、油箱隔板、副油箱挂架等等。

1.3.3镁合金在3C产品上的应用

3C产品--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ion是当今全球发展最为快速的产业,数字化技术导致了各类数字产品不断涌现。镁合金3C产品最早出现与日本

图1-2 3C镁合金产品

1.3.4镁合金在武器的应用

镁合金是最轻质金属结构材料,因其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刚度高、阻尼性好、电磁屏蔽特性优越等特点。是减轻武器装备质量,实现武器装备轻量化,提高武器装备各项战术性能的理想结构材料。镁合金军事上的应用过去主要是在航空领域,近年来,镁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已逐步在武器和弹药上得到成功应用,发展十分寻迅速。

图1-3 战斗机镁合金结构材料

1.3.5镁合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冶金工业在冶金行业,镁被用于铸铁熔体的脱硫和石墨的球化,生产硬度和韧性得到大幅度改善的球墨铸铁。也被广泛的用于钢的脱硫剂。另外,在钢基和镍基合金的生产过程中,镁通常被用作脱氧剂。迄今,镁的最大应用领域是作为铝合金提高强度和抗腐蚀能力的合金化元素。另外,镁被加入锌的压铸合金中,提高其强度和改善尺寸稳定性。镁还是其他锌产品,如屋面板材、光蚀板材、干电池壳、阳极氧化池结构等等

(2)化学工业在化学工业领域,镁被大量使用在著名的生产复杂和特种有机物及金属有机物的工艺中。镁还被用于生产镁的烷基或烃基和芳基金属化合物;在润滑油中用作中和剂;用于氩气和氢气的净化;在真空管道制造中用作吸气剂;用于生产硼、锂、钙的氢化物;用于锅炉用水的脱氧脱氯剂等等。

(3)电化学工业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包括阴极保护、制造电池和光刻等镁牺牲阳极用于延长各种金属装置的寿命,其中包括:家用和工业用热水器;各种地下构建物,例如地下电缆、管线、井体、储槽和塔基等;以及海水冷凝器、船壳、压载箱和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的钢桩。

1.4新型镁合金的研究

(1)阻燃镁合金

镁的化学活性很强,在空气中易氧化,高温时氧化加剧,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会发生燃烧,所以熔炼时必须使用熔剂,浇注时必须采用特种型砂,零件加工时又要防止零件氧化自燃,所有这些都限制了镁铸件的生产。虽然目前在镁合金的熔炼过程中,熔剂保护和气体保护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应用也十分广泛,但是都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合金化的方法来达到阻燃目的将是镁合金熔炼阻燃的发展方向。

添加合金元素到镁合金中,在熔炼过程中形成像Al

2O

3

那样致密的氧化膜,便可阻止镁

的氧化。通常添加元素与氧的亲和力要求大于镁与氧的亲和力(一般可用元素氧化物的

生成热大致表示亲和力的大小),还要求致密度系数a值大于1,但也不尽如此,如钙的Q值只有0.69,但在镁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钙,阻燃性能却提高很多。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在镁合金中添加钙、铍等元素可以提高镁合金的阻燃性能。

(2)阻尼镁合金

纯镁的阻尼性能极好,但力学性能很低,目前有学者研究出ZMJD阻尼合金,该合金含有Mg、Zn、Zr、Nd、Mn等元素,用该合金制成的零件可用做防振降噪结构件。C/ZM

5

和Gr/MB

3

两种不同的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他们的阻尼性能,发现两种镁基复

合材料具有相似的阻尼行为,他们的阻尼性能都显著地优于镁合金,并且C/ZM

5

的阻尼

性能也稍好于Gr/MB

3

,这为制备兼有优良机械性能和阻尼功能的新材料提供了可能。

(3)高纯镁合金

镁合金中的Fe、Ni、Cu等杂质显著降低其耐蚀性及力学性能,曾是限制镁合金获

得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问题目前己通过严格控制合金中的杂质元素含量,保持合金中一定的Fe/Mn比以抑制Fe的有害影响而得到了较圆满的解决,目前已开发出具有优良耐蚀性和良好力学性能的多种高纯度压铸镁合金,例如AZ91D、AS41XB、AM6OB 等。

阻碍镁合金广泛应用的另一原因是其蠕变性能和高温性能较差。在镁合金中加入Si 和Re可提高其蠕变性能和高温性能,例如,加Si的AS系镁合金和加Re的AE系镁合金都具有较高的高温蠕变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但它们的铸造性能较差。具有优良的高温蠕变性能的ASZI合金之所以得不到广泛应用,就是因为其铸造性能很差。为此,研究者们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兼有良好的蠕变性能、高温力学性能和压铸性能的镁合金。据报道,美国最近开发了一种含锶的Mg-Al-Si-Sr-Zn压铸镁合金,降低了合金的热裂倾向,还开发了一种含稀土的Mg-Al-Zn-Re-Si耐热压铸镁合金。

第二章实验部分

2.1概述

1916年美国DOW化学公司首次研究开发出压力铸造技术(简称压铸),具有高效率、自动化生产且适合大批量生产金属材料零部件等特点是一种去掉近无切削的特种铸造方法。该方法适合生产铝、镁、锌等有色合金的零部件,基本原理是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较高的速率充填到模具中,并在压力作用下凝固而获得所需铸件。压铸经常被称为高压铸造。

压力铸造要求合金熔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充型性。镁及其合金的熔点低,大多数合金流动性比较好;镁的比热容低,其铸件容易获得高的冷速;密度低,因而在适中的压铸压力下可以获得理想的致密度较高的铸件。因此,镁合金比较适合压铸成型。由于镁的流动性优于铝、锌,可以压铸薄壁件,原材料消耗比较少,大大降低成本,从而在汽车工业中大量采用镁合金铸件实现减重。目前,压铸技术在镁及其合金产品的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镁合金铸件的主要生产方法。

2.2压铸镁合金体系

目前已有的压铸镁合金有AZ、AM、AE和AS系,其常规化学成分见表3-1,显然,适合压住的镁合金种类不是很多。由于铝能提高镁合金的铸造性能、强度和抗蚀性,从而是压住镁合金最主要的合金元素。

表2-1 压铸镁合金的常规化学成份

AZ91是最常见的压铸镁合金,其比热容和冷却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3-1和图3-2所示。显然,AZ91合金具有低比热容和较高的冷却速度,从而铸造性能优良。此外,还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和低成本等特点。

图2-1 镁合金比热容与温度关系

图2-2 压铸镁合金固相分数与温度的关系

2.3压铸用的浇注系统

压铸的浇注系统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1)熔体平稳的进入铸型,不受压型和型芯的正面阻力。

(2)熔体流向应当保证能把空气从型腔中排除干净。

(3)避免局部过热现象

(4)便于从铸件上去除冒口

压铸镁合金最好是用扩大式浇注系统。主浇口入口处孔的截面积应当小于内浇口进入铸件处的总截面,两者面积之比为1~2.另外,浇注系统设计应使液体流动距离最短。浇口可以为不同的几何形状,从浇口浇入的金属液体应当平行或分叉以减少湍流。

2.4压铸设备

液态金属压铸机及专用熔炉是镁合金压铸最主要的设备。压铸机分冷室压铸机和热室压铸机两大类,二者在镁合金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一般根据零件的大小来选择设备。通常,质量低于1kg的铸件采用热室压铸机进行压铸成型,质量高于1kg的铸件采用冷室压铸机进行压铸成型。

一般来说,为铝合金设计的冷室压铸机也能用于镁合金。镁和铝两者的重要区别是密度和热容不同,镁的密度小,惯性小,在相同的压力下流速快,从而在同一模具中镁合金的充填时间短。对于流程长的镁合金薄壁工件,要求充填时间非常短。正因为如此。一些镁合金压铸机要求注射设备的最大柱塞速度超过10m/s,铸造静压力30~70Mpa。对于薄壁铸件,压力增强效果非常有限。设备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铸锭预热装置、预热铸锭装炉系统、熔融金属保护系统、熔炼炉、熔融金属计量系统、可进行压射控制/监测的压铸机、模具温度控制器、模具喷射设备、自动化工件脱模装置、工件冷却舱、压力机、工件和碎屑运输装置。

2.5镁合金的熔炼

2.5.1熔炼设备

镁合金以重熔铸锭的形式提供,一般为4~12kg。投入熔炉前,通过电炉或燃气油炉来预热并干燥。熔炼炉通常有电阻丝加热、感应加热和燃油加热三种加热方式。燃气成本较低,普遍使用燃气炉。但燃气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热点处剥落会导致坩埚损耗增加,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水汽也会导致温度升高。

电阻炉操作系统简单,温度控制精确。在熔体内和靠近加热元件的位置放置热电偶以免过热。电阻炉由盛装熔融金属的坩埚和带有陶瓷电热层的外部钢罩组成,其中钢罩带有电阻丝悬架。陶瓷电热层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陶瓷材料。选材时要考虑热导率、热

熔和密度。高SiO

2含量的陶瓷会与熔融镁合金发生剧烈反应,特别是低密度高SiO

2

含量

的陶瓷与熔融镁合金直接接触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不宜用在设备中。对于热室压铸机来说,要具备输入保护气体的通道以及熔炉上方的密闭性构造。对于冷室压铸机来说,熔炼炉主要有自动取料和移送到冷室压铸机的机构。

2.5.2冷、热室压铸机

(1)热室压铸机

热室压铸机的特点是压射单元与熔炉组合成为主机的一个部分,被压射的金属液可以较容易的在一个封闭管道内流动,从而避免金属液氧化、燃烧和成渣,降低热损失至最低程度。镁合金用热室压铸机的基本结构如图3-3所示:

图2-3 镁合金用热室压铸机示意图

压铸机工作过程如下:当压射活塞上升时,镁合金熔体通过入口进入到压室内,然后被往下往下运动的活塞沿着管道压到压铸模具内凝固成型。然后活塞回升,多余的熔体回流到压室内。打开模具就可以取出压铸工件。热室压铸机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自动化;金属消耗少,工艺稳定,压入型腔中压铸机构,可以延长熔体的流动距离,进而制备出面积更大的薄壁件。

在热室压铸过程中,压射冲头、冲头环、压室和鹅颈浇壶等零件始终浸泡在金属液中。镁合金压铸的工作温度比锌合金高473K以上,即使选用特种高合金钢制造热铸件,其使用寿命也比压铸锌合金的短得多,并且失效后更换工作量非常大。热室压铸机生产效率高(每小时可以压铸100次以上),金属液热损失少,是压铸小型镁合金薄壁件的主要选择。

(2)冷室压铸机

冷室压铸机的压室与保温坩埚炉是分离的。压铸时从保温坩埚中舀取金属液倒入压铸机压室进行压射。压室和冲头间歇式的与金属液接触,工作条件较好。根据压室与压射机构的相对位置,冷室压铸机可分为立式压铸机和卧式压铸机。

图2-4 立式压铸机工作过程原理

1-铸件 2-分流器 3-内浇道 4-浇口套 5-喷嘴 6-直浇道 7-压室

8-上压射冲头 9-余料 10-下压射冲头

图2-5 卧式压铸机工作过程

1-铸件 2-内浇道 3-横浇道 4-余料 5-压射冲头 6-浇口套 7-压室

由以上两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他们的压射机构显著不同。立式压铸机有切断预料和顶出机构。这就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和装配、维修的难度。相对来说,卧式压铸机的压室比较简单。从工艺上来看,立式压铸机中熔体充型过程流程较长,能量损失大;卧式压铸机熔体充型的流程短,金属损耗少,能量损失小,有利于压力传递,设备操作工序比较简单。

2.6镁合金的压铸工艺

2.6.1压铸工艺装置

压铸工艺装置是指压铸型、切边模、气密试验工具、清理工具以及专门检验工具的统称,其中压铸型与压铸机同等重要。镁合金压铸型的整体结构、浇口系统、排溢系统、抽芯系统、顶出机构、成型零件、成型尺寸计算、加热和冷却通道、安装及其

的连接尺寸等的设计原则和构思与其他合金相同。

镁合金用模具材料与铝合金的类似,模具和型芯通常采用热作工具钢。机加工后,模具型腔部分硬化并部分退火至硬度HRC46~48。模具型腔和某些特殊部分需要采用H13钢制造,通常只占据模具质量的20%~25%,其余部分可采用低碳钢或中碳钢制造。

镁合金单位体积的比热容比铝合金小,铁在镁合金液中的溶解度很低,从而镁合金压铸模的寿命比铝合金的长得多,正常情况下为2倍以上。镁合金在模腔内的凝固速度比较快,故压铸过程不能太长,这便于克服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通常,压铸镁合金时冲块的速度比压铸铝合金时的速度大30%以上,这有利于薄壁的成形。

2.6.2熔体制备

金属的抗氧化能力取决于表面膜阻碍反映物质通过的能力,也就是说取决于表面膜的致密系数ΔG。致密系数ΔG的大小,取决于氧化物的体积与金属体积的比值。对铝合金而言,其比值为1.28时存在致密的保护层,因此对熔体处理则不存在问题。但对镁合金,其比值约为0.8,因此镁熔体暴露在大气中则会迅速氧化生产MgO,成为多孔性的疏松组织,并在金属液面上产生张应力,使其下部进一步氧化而燃烧。特别是当温度高于500K时,氧化速率加快。当温度超过熔点时,氧化速率急剧增加,遇见氧发生激烈的氧化而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氧化反应产生的MgO是一层疏松的粉末,不能阻止氧气向金属内部扩散,燃烧界面将以相当快的速度从表面向内部延伸。此外,由于美的燃烧是强烈的放反应,加之氧化镁的导热性极差,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的从反应界面排走,使未燃烧的镁迅速熔化并产生相当多的蒸汽,镁蒸汽的燃烧更加剧烈,温度可达到2850摄氏度,远高于镁的沸点1107摄氏度,引起镁熔体大量的气化,最终发生爆炸。

图2-6 镁合金氧化示意图

正是由于镁合金熔化时的这种特性,因此镁合金熔炼工艺的关键就是阻燃。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目前在镁熔体表面的防护可采取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围绕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盐类溶剂覆盖于熔体上

(2)以抑制性元素添加在熔体上作为覆盖层

(3)在反应气氛下处理熔体,在其上形成薄的保护层

(4)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处理熔体

2.6.3压铸工艺

压铸过程对镁合金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的控制压铸过程。

表2-2 镁合金热室压铸和冷室压铸的工艺比较

(1)模具润滑通常用压铸镁合金用模具润滑剂与压铸铝合金类似。模具润滑剂

可以降低粘滞倾向,多数情况下采用水基润滑剂。铁在镁合金的溶解度非常小,因而压铸镁合金模具粘滞程度比铝合金低,所以喷涂次数可以减少。镁的比热容只有铝的2/3,几乎不需要使用模具润滑剂来作为冷却介质。压铸镁合金时,应尽可能的缩短使用模具润滑剂的时间,一般为铝的50%,并且采取措施避免熔体被炭化润滑剂污染。镁合金通常使用高浓度润滑剂来降低模具的含水量。镁合金润滑剂与铝合金相同,效果很好,若使用自动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模具润滑。

(2)充填时间充填时间与镁合金的熔体流动特性及温度、模具温度、铸件的结构形状及壁厚等工艺参数有关,可以通过压射比压、压射速度和内浇口尺寸来调整。一般为0.01~0.2s。为了减少铸造缺陷,充填时间是设计压铸浇口系统和确定铸造温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图2-7 壁厚和充填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式中,t为充填时间s;Tm为金属温度;Tf为最低流动温度;S为进料时的最大固相量;Td为模具温度;T为平均壁厚mm。

(3)内浇口速度镁合金压铸时的内浇口速度随铸件结构类型而异,通常为

30~80m/s。薄壁件的浇口速度可达到100 m/s,铸件壁厚大于4~5mm时浇口速度可以低于30 m/s。由于镁合金熔体的充型速度大,熔体喷射时产生的搅动作用将带走模具表面的氧化涂层、润滑剂和脱模剂等,但有利于提高镁合金铸件的组织均匀性。

(4)压射压力热室压铸时合金熔体充型压力一般为20~30MPa,冷室压铸的充型压铸压力要大一些,一般为40~80MPa。

图2-8 镁合金压射曲线图

(5)保压时间压铸时合金熔体的凝固过程要持续一段时间,为了会的高质量的镁合金压铸件,必须对压铸件保压一段时间,其长短与镁合金特性及铸件壁厚有关。厚壁铸件所需的保压时间较长,反之,保压时间稍短一些。

(6)修整压铸件出模以后,先要进行修整处理,除去多余的金属,如小块金属、熔渣、漏道结块、溢出物、排气孔和飞边等。修整可以与其他操作如钻孔相结合,修整模的复杂性取决于产品结构及精度要求。此外,修整模的精度决定了成品的质量与尺寸。

(7)热处理固溶处理是提高热处理合金塑性的一种常见方法。镁合金压铸件通常不进行固溶处理,但有时也可以进行低温化稳定化处理。

(8)机加工一些镁合金压铸件是近净形成形的,修整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有些需要进行机械抛光如振动或喷丸处理等来改善表面状态。

(9)表面处理镁合金抗蚀性较差,其压铸件一般需要进行化学防锈处理和表面喷涂。一般的防蚀处理方法是采用钝化剂(铬酸盐、磷酸盐)进行钝化和表面阳极氧化处理,生成的钝化层不仅可以提高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还可以增加基底和喷涂层的附着力。

为了提高压铸件的表面质量,一般都要进行喷=喷涂和喷丸处理。常见的镁合金涂料有环氧树脂、乙烯树脂和聚氨酯等。

2.6.4熔体熔炼的阻燃保护

2.6.4.1溶剂保护

当镁合金在大气中熔炼时,为了防止镁合金液表面的氧化燃烧,常使用溶剂保护,

溶剂保护最基本的立足点是以低于400℃的熔融盐覆盖在镁熔体表面,切断镁液与空气的接触。目前国内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是RJ-2熔剂。其主要成分是氯盐和氟盐。见下表3-3.

表2-3 RJ 系列熔剂的化学成分

对于RJ-2熔剂,其主要组成物在熔剂中的作用分别为:MgCl 2是镁合金熔剂中的主

要成分,对MgO 、Mg 3N 2等夹杂物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与MgO 结合组成复杂的化合物,

形成致密的、牢固的MgCl 2. MgO ,有效的去除氧化夹杂;KCl 能降低熔剂的表面张力和

黏度,改善熔剂的铺开性能,使熔剂均匀的覆盖在镁合金液体表面;NaCl 与MgCl 2、KCl 组成三元系,降低熔剂的熔点。

尽管使用熔剂保护能有效的去除夹杂,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1)氯盐和氟盐在高温下容易挥发产生某些有毒有害气体。

(2)所用熔剂密度一般较大,大于镁合金的密度,因此在熔炼过程中熔剂会沉淀,需要不断的添加熔剂,而且部分熔剂作为熔渣残留在合金液中形成夹杂物,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

(3)熔剂挥发的气体如HCl 有可能渗入合金液中,成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源,加速材料的腐蚀,降低使用寿命

2.6.4.2气体保护

SF 6对镁合金熔液的保护作用原理同一般惰性气体保护不同,一般的惰性气体防氧化

保护使金属液表面的气氛不含氧化组分,SF 6的作用是使镁合金液生成很薄很致密的一

层保护膜,其反应方程式为:

2Mg(液)+O 2→2Mg02

2Mg (液)+O 2+SF 6→2MgF2(固)+SO 2+F 2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复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⑵.合金流动性决定于那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 答:①合金的流动性是指合金本身在液态下的流动能力。决定于合金的化学成分、结晶特性、粘度、凝固温度围、浇注温度、浇注压力、金属型导热能力。 ②合金流动性不好铸件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縮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⑷.何谓合金的收縮?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体积和尺寸縮减的现象,称为收縮。 ②影响合金收縮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⑹.何谓同时凝则和定向凝则? 答:①同时凝则:将浇道开在薄壁处,在远离浇道的厚壁处出放置冷铁,薄壁处因被高温金属液加热而凝固缓慢,厚壁出则因被冷铁激冷而凝固加快,从而达到同时凝固。 ②定向凝则:在铸件可能出现縮孔的厚大部位安放冒口,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第二章 ⑴.试从石墨的存在和影响分析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特征。 答:石墨在灰铸铁中以片状形式存在,易引起应力集中。石墨数量越多,形态愈粗大、分布愈不均匀,对金属基体的割裂就愈严重。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低、塑性差,但有良好的吸震性、减摩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且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石墨化不充分易产生白口,铸铁硬、脆,难以切削加工;石墨化过分,则形成粗大的石墨,铸铁的力学性能降低。 ⑵.影响铸铁中石墨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件的力学性能是否相同? 答:①主要因素: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②铸铁件的化学成分相同时铸铁的壁厚不同,其组织和性能也不同。在厚壁处冷却速度较慢,铸件易获得铁素体基体和粗大的石墨片,力学性能较差;而在薄壁处,冷却速度较快,铸件易获得硬而脆的白口组织或麻口组织。 ⑸.什么是孕育铸铁?它与普通灰铸铁有何区别?如何获得孕育铸铁? 答:①经孕育处理后的灰铸铁称为孕育铸铁。 ②孕育铸铁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冷却速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小,因此铸件上厚大截面的性能较均匀;但铸铁塑性、韧性仍然很低。 ③原理:先熔炼出相当于白口或麻口组织的低碳、硅含量的高温铁液,然后向铁液中冲入少量细状或粉末状的孕育剂,孕育剂在铁液中形成大量弥散的石墨结晶核心,使石墨化骤然增强,从而得到细化晶粒珠光体和分布均匀的细片状石墨组织。 ⑻.为什么普通灰铸铁热处理效果没球墨铸铁好?普通灰铸铁常用热处理方法有哪些?目的是什 么? 答:①普通灰铸铁组织中粗大的石墨片对基体的破坏作用不能依靠热处理来消除或改进;而球墨铸铁的热处理可以改善其金属基体,以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故球墨铸铁性能好。 ②普通灰铸铁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时效处理,目的是消除应力,防止加工后变形;软化退火,目的是消除白口、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第三章 ⑴.为什么制造蜡模多采用糊状蜡料加压成形,而较少采用蜡液浇铸成形?为什么脱蜡时水温不应达到沸点? 答:蜡模材料可用石蜡、硬脂酸等配成,在常用的蜡料中,石蜡和硬脂酸各占50%,其熔点为50℃~60℃,高熔点蜡料可加入塑料,制模时,将蜡料熔为糊状,目的除了使温度均匀外,对含填充料的蜡料还有防止沉淀的作用。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复习总结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 1.材料强度是指材料在达到允许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 应力。 2.工程上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3.弹性模量即引起单位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4.载荷超过弹性极限后,若卸载,试样的变形不能全部消失,将保留 一部分残余成形,这种不恢复的参与变形,成为塑性变形。 5.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称为塑性。 6.抗拉强度是试样保持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极限应力,即材料被拉断 前的最大承载能力。 7.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8.硬度是指金属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硬物体压入的能力,是衡量金属材 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9.硬度是检验材料性能是否合格的基本依据之一。 10. 11.布氏硬度最硬,洛氏硬度小于布氏硬度,维氏硬度小于前面两 种硬度。 12.冲击韧性:在冲击试验中,试样上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13.当交变载荷的值远远低于其屈服强度是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 为疲劳断裂。 14.疲劳度是指材料在无限多次的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会产生破坏的 最大应力。

熔点。 16.晶格:表示金属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的抽象的空间格子。 晶面:晶格中各种方位的原子面。 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几何单元。 17.体心立方晶格:α-Fe 、鉻(Cr)、钼(Mo)、钨(W)。 面心立方晶格:铝(Al)、铜(Cu)、银(Ag)、镍(Ni)、金(Au)。 密排六方晶格:镁(Mg)、锌(Zn)、铍(Be)、镉(Cd)。18.点缺陷是指长、宽、高三个方向上尺寸都很小的缺陷,如:间 隙原子、置换原子、空位。 19.线缺陷是指在一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外两个方向上尺寸 很小的缺陷,呈线状分布,其具体形式是各种类型的位错。 20.面缺陷是指在两个方向上尺寸较大,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尺寸很 小的缺陷,如晶界和亚晶界。 21.原子从一种聚集状态转变成另一种规则排列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过程由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两个阶段组成。 22.纯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23.实际结晶温度Tn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m的现象,称为过冷,其 差值称为过冷度ΔT,即ΔT=Tm﹣Tn。 24.同一液态金属,冷却速度愈大,过冷度也愈大。 25.浇注时,向液态金属中加入一些高熔点、溶解度的金属或合金, 当其结构与液态金属的晶体结构相似时使形核率大大提高,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这种方法称为变质处理。 26.液态金属结晶后获得具有一定晶格结构的晶体,高温状态下的 晶体,在冷却过程中晶格结构法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又称重结晶。 27.一种金属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结构,称为同素异构性。 28.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使溶剂晶格发生畸变,导致固溶体 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的下降,称为固溶强化。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习题集答案

填空题 1.常用毛坯的成形方法有铸造、、粉末冶金、、、非金属材料成形和快速成形. 2.根据成形学的观点,从物质的组织方式上,可把成形方式分为、、 . 1.非金属材料包括、、、三大类. 2.常用毛坯的成形方法有、、粉末冶金、、焊接、非金属材料成形和快速成形作业2 铸造工艺基础 2-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浇注温度是影响铸造合金充型能力和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因此,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2.合金收缩经历三个阶段。其中,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的基本原因,而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O) 3.结晶温度范围的大小对合金结晶过程有重要影响。铸造生产都希望采用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或共晶成分合金,原因是这些合金的流动性好,且易形成集中缩孔,从而可以通过设置冒口,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得到合格的铸件。(O) 4.为了防止铸件产生裂纹,在零件设计时,力求壁厚均匀;在合金成分上应严格限制钢和铸铁中的硫、磷含量;在工艺上应提高型砂及型芯砂的退让性。(O) 5.铸造合金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和铸型性质。所以当合金的成分和铸件结构一定时;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唯一因素是浇注温度。(×) 6.铸造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共晶成分合金由于在恒温下凝固,即开始凝固温度等于凝固终止温度,结晶温度范围为零。因此,共晶成分合金不产生凝固收缩,只产生液态收缩和固态收缩,具有很好的铸造性能。(×)7.气孔是气体在铸件内形成的孔洞。气孔不仅降低了铸件的力学性能,而且还降低了铸件的气密性。(O) 8.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O) 2-2 选择题 1.为了防止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可以采用的措施有(D)。 A.减弱铸型的冷却能力; B.增加铸型的直浇口高度; C.提高合金的浇注温度; D.A、B和C; E.A和C。 2.顺序凝固和同时凝固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保证铸件质量,通常顺序凝固适合于(D),而同时凝固适合于(B)。 A.吸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B.产生变形和裂纹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C.流动性差的铸造合金; D.产生缩孔倾向大的铸造合金。 3.铸造应力过大将导致铸件产生变形或裂纹。消除铸件中残余应力的方法是(D);消除铸件中机械应力的方法是(C)。 A.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B.提高型、芯砂的退让性; C.及时落砂; D.去应力退火。 4.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B)、(C)和(G)。 A.充型能力;B.流动性;C.收缩;D.缩孔倾向;E.铸造应力;F.裂纹;G.偏析;H.气孔。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大全及说明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大全及说明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宽,复合材料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老的成型工艺日臻完善,新的成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已有20多种,并成功地用于工业 生产。 视所选用的树脂基体材料的不同,各方法适用于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有些工艺两者都适用。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工艺特点:与其它材料加工工艺相比,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1)材料制造与制品成型同时完成一般情况下,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制品的成型过程。材料的性能必须根据制品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因此在选择材料、设计配比、确定纤维铺层和成型方法时,都必须满足制品的物化性能、结构形状和外观质量要求等。(2)制品成型比较简便一般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成型前是流动液体,增强材料是柔软纤维或织物,因此用这些材料生产复合材料制品,所需工序及设备要比其它材料简单的多,对于某些制品仅 需一套模具便能生产。 ◇ 层压及卷管成型工艺1、层压成型工艺层压 成型是将预浸胶布按照产品形状和尺寸进行剪裁、叠加后,

放入两个抛光的金属模具之间,加温加压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工艺。它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发展较早、也较成熟的一种成型方法。该工艺主要用于生产电绝缘板和印刷电路板材。现在,印刷电路板材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收音机、电视机、电话机和移动电话机、电脑产品、各类控制电路等所有需要平面集成电路的产品中。层压工艺主要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复合材料板材,具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适用于批量生产,并且只能生产板材,且规格受到设备的限制。层压工艺过程大致包括:预浸胶布制备、胶布裁剪叠合、热压、冷却、脱模、加工、后处理等工序。2、卷管成型工艺卷管成型工是用预浸胶布在卷管机上热卷成型的一种复合材料制品 成型方法,其原理是借助卷管机上的热辊,将胶布软化,使胶布上的树脂熔融。在一定的张力作用下,辊筒在运转过程中,借助辊筒与芯模之间的摩擦力,将胶布连续卷到芯管上,直到要求的厚度,然后经冷辊冷却定型,从卷管机上取下,送入固化炉中固化。管材固化后,脱去芯模,即得复合材料卷管。卷管成型按其上布方法的不同而可分为手工上布法和连续机械法两种。其基本过程是:首先清理各辊筒,然后将热辊加热到设定温度,调整好胶布张力。在压辊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将引头布先在涂有脱模剂的管芯模上缠上约1圈,然后放下压辊,将引头布贴在热辊上,同时将胶布拉上,盖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试题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 (本卷共10页) 四、综合题(20分) 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图(6分) 修 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并按顺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6分) 自由锻基本工序: 3、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并写出修改原因。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2分)图8手弧焊不同厚度钢板结构(2分)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图9钢管与圆钢的电阻对焊(2分)图10管子的钎焊(2分)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 (本卷共10页) 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3.HT100、HT150、HT200均为普通灰口铸铁,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含量增多,以减少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 4.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5.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 6.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 7.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8.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9.型芯头是型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型芯定位,排气,同时还能形成铸件的内腔。10.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 11.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12.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13.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 14.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 15.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 鞠鲁粤编

第一章工程材料 1)固体材料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弹性、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蠕变和磨损 2)材料强度是指材料在达到允许的变形程度或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最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固态物质按原子的聚集状态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常见的晶格类型:体心立方格,面心立方格,密排六方晶格 3)晶格缺陷: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 4)细化液态金属结晶晶粒的方法: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附加振动 5)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最独立的物质 二元合金:由两种组元组成的合金 相:合金中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以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组织:一种或多种相按一定方式相互结合所构成的整体 6)固态合金中的相可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 7)固溶强化: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使溶剂晶格发生畸变,导致固溶体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略有下降的现象 弥散强化:金属化合物呈细小颗粒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时,使合金的强度、硬度、耐热性和耐磨性明显提高 8)铁碳合金的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和低温莱氏体 9)铸铁的类型 铸铁分为一般工程应用铸铁和特殊性能铸铁 一般工程性能铸铁按石墨形貌不同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 10)影响石墨化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1)钢的热处理:将固态钢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与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分为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及特殊热处理(形变热处理等) 12)铁碳合金相图(分析题)P32 第二章铸造成形 1)铸件的生产工艺方法 按充型条件不同分为重力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 按形成铸件的铸型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壳型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磁型铸造等 2)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和原因 ①合金的流动性②浇注温度③充型能力④铸型中的气体⑤铸型的传热系数⑥铸型温度⑦浇注系统的结构⑧铸件的折算厚度⑨铸件复杂程度 影响原因①流动性好,易于浇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和排除,易于对铸件补缩 ②浇注温度越高,充型能力越强 ③压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强,但压力过大或充型速度过高会发生喷射、飞溅和冷隔④铸型中的气体能产生气膜,减少摩擦阻力 ⑤传热系数越大,铸型的激冷能力越强,金属液于其中保持液态的时间越短,充型能力下降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习材料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 增强纤维(CF,GF)的生产工艺与设备(表面处理工艺与设备) 玻璃纤维在生产过程中辅助材料的作用:浸润剂的种类,作用 种类:增强型浸润剂和纺织型浸润剂; 作用:1、润滑-保护作用;2、粘结-集束作用; 3、防止玻璃纤维表面静电荷的积累;4、为玻璃纤维提供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所需要的特性;5、使玻璃纤维获得与基材有良好的相容性及界面化学结合或化学吸附等性能 C纤维生产工艺中,惰性气体和张力的作用 惰性气体作用:①保护新生产的纤维不受氧化②作为传热介质③排除裂解产物(非C元素)。张力的作用:①使分子取向②使分子结构规整③产生轴向拉伸应力 增强纤维在表面处理工艺中的影响因素 玻璃纤维表面处理的影响因素:①处理剂的种类;②偶联剂的用量1~%;③处理方法(前处理法、后处理法、迁移法);④烘焙温度与时间(偶联剂与GF的硅层结构的最佳结合程度); ⑤偶联剂溶液的配制(PH值的调节,一般用5%的氨水)。 手糊成型工艺与设备 手糊工艺的特点:优点:1、守护成型不受产品尺寸和形状的限制,适宜尺寸大、批量小、形状复杂产品的生产;2、设备简单、投资少、设备折旧费低;3、工艺简单;4、易于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可以在产品不同部位任意增补增强材料;5、制品树脂含量高,耐腐蚀性好;缺点:1、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卫生条件差;2、产品质量不易控制,性能稳定性不高;3、产品力学性能较低。 原材料选择原则:1、产品设计的性能要求;2、手糊成型工艺要求;3、价格便宜,材料容易取得。聚合物基体的选择原则:1、能在室温下凝胶、固化。并在固化过程中无低分子物得产生。2、能配制成粘度适当的胶液,适宜手糊成型的胶液粘度为。3、无毒或低毒;4、价格便宜。增强纤维的选择原则:以玻璃纤维为例,工艺特点:1、很好的疏松性;2、铺覆的变形性;3、纤维的均匀性。 先进手糊法的种类:喷射成型、热压釜、树脂传递模塑与反应注射模塑。 RTM(树脂传递模塑)基本工艺过程:将液态热固性树脂及固化剂,由计量设备分别从储桶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习题汇编答案-老师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习题集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2013年2月——5月

习题一工程材料的性能 一、名词解释 σs:σb:δ:ψ:E:σ-1:αk: HB: HRC: 二、填空题 1、材料常用的塑性指标有(δ)和(ψ)两种,其中用(ψ)表示塑性更接近材料的真实变形。 2、检验淬火钢成品的硬度一般用(洛氏硬度HRC),而布氏硬度是用于测定(较软)材料的硬度。 3、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对其(疲劳)性能有很大影响。 4、表征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性能指标是(ak ),其单位是( J/cm2 )。 5、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比值,工程上成为(屈强比)。 三、选择题 1、在设计拖拉机缸盖螺钉时,应选用的强度指标是( A ) A.σs b.σb c.σ-1 2、有一碳钢支架刚性不足,解决办法是( C ) A.用热处理方法强化 b.另选合金钢 c.增加截面积 3、材料的脆性转化温度应在使用温度( B ) A.以上 b.以下 c.相等 4、在图纸上出现如下硬度技术条件标注,其中哪种是正确的?( B )A.HB500 b.HRC60 c.HRC18

四、简答题 1、下列各种工件应采取何种硬度试验方法来测定其硬度?(写出硬度符号) 锉刀: HRC 黄铜轴套:HB 供应状态的各种非合金钢钢材: HB 硬质合金刀片:HV 耐磨工件的表面硬化层: HV 调质态的机床主轴:HRC 铸铁机床床身:HB 铝合金半成品 HB 2、在机械设计中多用哪两种强度指标?为什么? 常用σs : σb : 原因:大多数零件工作中不允许有塑性变形。但从零件不产生断裂的安全考虑,同时也采用抗拉强度。 3、设计刚度好的零件,应和什么因素有关? (1)依据弹性模量E 选材,选择E 大的材料 (2)在材料选定后,主要影响因素是零件的横截面积,不能使结构件的横截面积太小。一些横截面积薄弱的零件,要通过加强筋或支撑等来提高刚度。 交作业时间: ε σe E =0A P e =σ0L L ?=ε00EA PL L =?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第一篇 金属铸造成形工艺 一.掌握铸造定义与实质及其合金的铸造性能。 A铸造: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型腔, 经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铸件的方法。 B铸造实质:液态成形。 C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碳)熔和在一起,所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D合金的铸造性能:是指合金在铸造过程中获得尺寸精确、结构完整的铸件的能力,流动性和收缩性是合金的主要铸造工艺特性。 二.掌握合金的充型能力及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 A合金的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准确的铸件的能力。 B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 (1)铸型填充条件 a. 铸型材料; b. 铸型温度; c. 铸型中的气体 (2)浇注条件 a. 浇注温度(T) T 越高(有界限),充型能力越好。 b. 充型压力 流动方向上所受压力越大, 充型能力越好。 (3)铸件结构

结构越复杂,充型越困难。 三.掌握合金收缩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铸造缺陷的产生。 A合金的收缩:合金从浇注、凝固、冷却到室温,体积 和尺寸缩小的现象。 B合金收缩的三个阶段: (1)液态收缩 合金从 T浇注→ T凝固开始 间的收缩。 (2)凝固收缩 合金从 T凝固开始→T凝固终止 间的收缩。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形成铸件缩孔和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3)固态收缩(易产生铸造应力、变形、裂纹等。) 合金从 T凝固终止→T室 间的收缩。 四.了解形成铸造缺陷(缩孔,缩松)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A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液态收缩 和 凝固收缩 导致。 B缩孔形成原因:收缩得不到及时补充; 缩松形成原因:糊状凝固,被树枝晶体分隔区域难以实现补缩。 C缩孔与缩松的预防: (1)定向凝固,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 (2)合理确定铸件的浇注工艺 五.掌握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根本原因。 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根本原因:铸造内应力(残余内应力) 六.掌握预防热应力的基本途径。 预防热应力的基本途径:缩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差,使其均匀冷却。借助于冷铁使铸件实现同时凝固。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技术教案

教案 (理论课)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教学系机械工程系 授课班级焊接091 主讲教师晏丽琴 职称讲师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二○一一年二月课程基本情况

系主任: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材料加工概述 一、材料加工概述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第二节材料成形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一、凝固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二、塑性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三、焊接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四、表面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绪论 学习思考问题 ·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是什么? ·材料成形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一、材料加工概述 任何机器或设备,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零件装配而成的。这些零件所用材料有金属材料,也有非金属材料。零件或材料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4类: (1)成形加工:用来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或兼有改变材料的性能。主要有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粉末压制和塑料成形等。 (2)切除加工:用于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主要有车、铣、刨、钻、磨等传统的切削加工,以及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进行的特殊加工,如电火花加:[、电解加工、超声加工和激光加工等。 (3)表面成形加工:用来改变零件的表面状态和(或)性能,如表面形变及淬火强化、化学热处理、表面涂(镀)层和气相沉积镀膜等。

(4)热处理加工:用来改变材料或零件的性能,如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特征、工作条件及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和制造成本等多种因素,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以达到技术上可行、质量可靠和经济上合理。零件制成后再经过检验、装配、调试,最终得到整机产品。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材料加工方法的种类虽然繁多,但通过对每种材料加工方法的过程分析表明,它们都可以用建立在少数几个基本参数基础上的统一模式来描述。该模式便于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横向比较。 任何一种材料的加工过程,都是为了达到材料的形状尺寸或性能的变化。而为了产生这种变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材料、能量和信息(图1.2)。因而材料的加工过程,可以用相关材料流程、能量流程和信息流程来描述。 三大流程: 1.材料流程 表征加工过程特点的类型; 要改变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状态; 能够用来实现这种形状尺寸和性能变化的基本过程; 2.能量流程 包括机械过程的能量流程,热过程能量:电能、化学能、机械能 3.信息流程 形状信息、性能信息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铸造 1.铸造: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用下充填到型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2.充型:溶化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3.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型腔,形成轮廓清晰、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的优质铸件的能力。 4.充型能力的影响因素: 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合金流动性) 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 铸型条件:铸型蓄热能力、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铸件结构 流动性是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是液态金属固有的属性。 5.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 (1)合金种类:与合金的熔点、导热率、合金液的粘度等物理性能有关。 (2)化学成份: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最好; (3)杂质与含气量:杂质增加粘度,流动性下降;含气量少,流动性好。 6.金属的凝固方式: ①逐层凝固方式 ②体积凝固方式或称“糊状凝固方式”。 ③中间凝固方式 7.收缩:液态合金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为合金的收缩。 收缩能使铸件产生缩孔、缩松、裂纹、变形和内应力等缺陷。 8.合金的收缩可分为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通常以体积收缩率表示。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合金的固态收缩,通常用线收缩率来表示。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9.影响收缩的因素 (1)化学成分:碳素钢随含碳量增加,凝固收缩增加,而固态收缩略减。 (2)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愈高,过热度愈大,合金的液态收缩增加。 (3)铸件结构:铸型中的铸件冷却时,因形状和尺寸不同,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结果对铸件收缩产生阻碍。 (4)铸型和型芯对铸件的收缩也产生机械阻力 10.缩孔及缩松:铸件凝固结束后常常在某些部位出现孔洞,按照孔洞的大小和分布可分为缩孔和缩松。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缩孔的形成:主要出现在金属在恒温或很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呈逐层凝固方式的条件下。 缩松的形成:主要出现在呈糊状凝固方式的合金中或断面较大的铸件壁中,是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越大,浇注温度越高,铸件的壁越厚,缩孔的容积就越大。 缩松大多分布在铸件中心轴线处、热节处、冒口根部、内浇口附近或缩孔下方。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力学性能 1、强度:材料抵抗外力作用下变形和断裂的能力(MPa ) (1)弹性限度0e S Fe = σ(2)屈服点0 s S Fs =σ 屈服阶段特点:负荷F 不变,或略有升高,伸长量L ?继续显著增加 (3)条件屈服极限2.0σ(无明显屈服现象) (4)抗拉强度b σ(材料能抵抗最大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塑性: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永久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柔软性) 断后伸长率δ= 00L L L u -断面收缩率ψ=0 0S S S u -。 ψδ,越大塑性越好 3、硬度(耐磨性):材料抵抗变形特别是压痕或划痕行成的永久变形的能 力。 (1)布氏硬度HBW /HBS :以式样压痕的表面积A 去除符合下所得的商 压头:硬质合金头/淬火钢球 HBW=F/A 优点:能准确反映试样的真实硬度。缺点:不适于检验小件薄件和成品件。 350HBW10/1000/30:用直径10mm 的硬质合金钢球在9.807KN 试验力作用 下保持30s 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350。 (2)洛氏硬度HR :以残余压痕的大小作为计量硬度的依据。 压头:金刚石圆锥、钢球或硬质合金球 HR=100-n/0.002 60HRBW/s :用硬质合金球/钢球压头在B 标尺上测得洛氏硬度值为60。 优点:压痕面积小,可检测成品小件和薄件,测量范围大,测量简便迅速。缺点:对内部组织和性能不均匀的材料测量不准确。 4、冲击韧性k a :在冲击再和作用下抵抗冲击力的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5、疲劳强度:b 12 1 σσ= -材料在规定N 次的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6、断裂韧度IC K :是指带微裂纹的材料或零件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复习要点及答案

第一章 1、按照零件成形的过程中质量m 的变化,可分为哪三种原理?举例说明。 按照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成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三种原理 △m<0(材料去除原理); △m=0(材料基本不变原理); △m>0(材料累加成型原理)。 2、顺铣和逆铣的定义及特点。 顺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向相同的铣削式。 逆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向相反的铣削式。 顺铣时,每个刀的切削厚度都是有小到大逐渐变化的 逆铣时,由于铣刀作用在工件上的水平切削力向与工件进给运动向相反,所以工作台丝杆与螺母能始终保持螺纹的一个侧面紧密贴合。而顺铣时则不然,由于水平铣削力的向与工件进给运动向一致,当刀齿对工件的作用力较大时,由于工作台丝杆与螺母间间隙的存在,工作台会产生窜动,这样不仅破坏了切削过程的平稳性,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重时会损坏刀具。 逆铣时,由于刀齿与工件间的摩擦较大,因此已加工表面的冷硬现象较重。 顺铣时的平均切削厚度大,切削变形较小,与逆铣相比较功率消耗要少些。 3、镗削和车削有哪些不同? 车削使用围广,易于保证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切削平稳、成本低。镗削是加工外形复杂的大型零件、加工围广、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效率低,能够保证及系的位置精度。 4、特种加工在成形工艺面与切削加工有什么不同? (1)加工时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制约,故可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 (2)加工时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去除多余材料,而不是靠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 (3)加工机理不同于切削加工,不产生宏观切屑,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度等也远比一般金属切削加工小。 (4)加工能量易于控制和转换,故加工围广、适应性强。 (5)各种加工法易复合形成新工艺法,便于推广。 第二章 1、什么是切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车削、铣削、镗削及磨削时主运动及进给运动都是什么运动? 主运动是切削多余金属层的最基本运动,它的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在切削过程中主运动只能有一个;进给运动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是形成已加工表面的辅助运动,在切削过程中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车削工件的旋转运动车刀的纵向、横向运动 铣削铣刀的旋转运动工件的水平运动 磨削砂轮的旋转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 镗削镗刀的旋转运动镗刀或工件的移动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复习重点.

1.1 1.常用的力学性能判据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它们的物理含义各是什么? 塑性,弹性,刚度,强度,硬度,韧性 1.2 金属的结晶:即液态金属凝固时原子占据晶格的规定位置形成晶体的过程。 细化晶粒的方法:生产中常采用加入形核剂、增大过冷度、动力学法等来细化晶粒,以改善金属材料性能。 合金的晶体结构比纯金属复杂,根据组成合金的组元相互之间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形成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三种结构。 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1.3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 1.4 钢的牌号和分类 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5 塑料即以高聚物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成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形的材料。 热塑性塑料:即具有热塑性的材料,在塑料整个特征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反复加热硬化,且在软化状态通过流动能反复模塑为制品。 热固性塑料:即具有热固性的塑料,加热或通过其他方法,能变成基本不溶、不熔的产物。 橡胶橡胶是可改性或已被改性为某种状态的弹性体。 1.6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通常是其中某一组成物为基体,而另一组成物为增强体,用以提高强度和韧性等。 1.8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 据预测,21世纪初期,金属材料在工程材料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其中钢铁仍是产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工程材料,但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发展会更加迅速。 今后材料发展的总趋势是:以高性能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传统材料的改造及以高度集成化、微细化和复合化为特征的新一代材料的开发。 2.0材料的凝固理论 凝固: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结晶:结晶是指从原子不规则排列的液态转变为原子规则排列的晶体状态的过程。 粗糙界面:微观粗糙、宏观光滑; 将生长成为光滑的树枝; 大部分金属属于此类 光滑界面:微观光滑、宏观粗糙; 将生长成为有棱角的晶体; 非金属、类金属(Bi、Sb、Si)属于此类 偏析:金属凝固过程中发生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宏观偏析通常指整个铸锭或铸件在大于晶粒尺度的大范围内产生的成分不均匀的现象2.1 铸件凝固组织:宏观上指的是铸态晶粒的形态、大小、取向和分布等情况,铸件的凝固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考试题目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考试题目 一、填空 1、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立方晶格。 2、晶体缺陷可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3、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线缺陷包括:位错。位错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刃型位错、螺型位错。 面缺陷包括:晶界、亚晶界。 4、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固溶体、化合物。 5、弹性极限:σe 屈服极限:σs 抗拉强度:σb弹性模量:E 6、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抗拉阶段(强化阶段)、 颈缩阶段。 7、洛氏硬度HRC 压印头类型:120°金刚石圆锥、总压力:1471N或150kg 8、疲劳强度表示材料经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9、冲击韧度用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来表示。 10、过冷度影响金属结晶时的形核率和长大速度。 11、以纯铁为例α– Fe为体心立方晶格(912℃以下) γ– Fe为面心立方晶格(1394℃以下)、δ– Fe为体心立方晶格(1538℃以下) 12、热处理中,冷却方式有两种,一是连续冷却,二是等温冷却。 13、单晶体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进行。 14、利用再结晶退火消除加工硬化现象。 15、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将依次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16、普通热处理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17、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扩撒退火、去应力退火。 18、调质钢含碳量一般为中碳、热处理为淬火+高温回火。 19高速钢的淬火温度一般不超过1300℃、高速钢的淬火后经550~570℃三次回火。 三次回火的目的:提高耐回火性,为钢获得高硬度和高热硬性提供了保证。 高速钢的淬火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合金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 20、铸铁的分类及牌号表示方法。P142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期末考试题库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 一 . 名词解释 Ao. 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于γ -Fe 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A”表示,呈面心立方晶格。 Be. 本质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Be. 贝氏体:在含碳量过饱和α的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的碳化物亚稳组织。 Bi. 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向铁液中加入少量孕育剂,形成大量高度弥散的难溶质点,成为石 墨的结晶核心,以促进石墨的形核从而得到细珠光体基体和细小均匀分布的片状石墨。 C. C 曲线: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C. CCT 曲线: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Ca. 残余奥氏体: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后在环境温度下残存的奥氏体。 Cu. 淬火: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 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Cu. 淬透性: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 Cu. 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Du. 锻造比:变形前后的截面面积之比或高度之比。 Du. 锻造流线:锻造流线也称流纹,在锻造时 , 金属的脆性杂质被打碎, 顺着金属主要伸长方 向呈碎粒状或链状分布;塑性杂质随着金属变形沿主要伸长方向呈带状分布, 这样热锻后 的金属组织就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Di. 第一类回火脆性:淬火钢在 250 度到 350 度回火是,冲击韧度明显下降,出现脆性。 Er. 二次硬化:淬火钢在回火的某个阶段硬度不下降反而升高的现象。 Go.共晶转变:在一定的温度下, 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 Gu.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溶入而使金属强硬度升高的现象。 Gu.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组员间仍能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相 Gu.过冷奥氏体:在 A1 温度一下暂时存在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Gu.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Ha. 焊接性:是指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 (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和结构形式等)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He.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Ho. 红硬性: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所能保持其硬度的能力。 Hu.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称为回火稳定性。 Ji. 晶体的各向异性:金属各方向的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Ji. 枝晶偏析:结晶后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Ji.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Ke. 可段性: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叫金属的可段性。 La. 拉深系数: Le. 冷变形强化:在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都有所 提高,但塑性有所下降,这个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 Li. 莱氏体:莱氏体是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Ld”。 Li. 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Li. 流动性:是指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 Ma.马氏体:马氏体(M)是碳溶于α -Fe 的过饱和的固溶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转 变成的亚稳定相。 Ma.冒口:铸件中用于补充金属收缩而设置的。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_模拟试题_参考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形成铸件缩孔和缩松的基本原因。 2、铸造车间中,常用的炼钢设备有电弧炉和感应炉。 3、按铸造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 4、铸件顺序凝固的目的是防止缩孔。 5、控制铸件凝固的原则有二个,即同时凝固和顺序凝固原则。 6、冲孔工艺中,周边为产品,冲下部分为废料。 7、板料冲裁包括冲孔和落料两种 分离工序。 8、纤维组织的出现会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发 生各向异性,因此在设计制造零件 时, 应使零件所受剪应力与纤维方向垂 直,所受拉应力与纤维方向平行。 9、金属的锻造性常用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10、绘制自由锻件图的目的之一是计算坯料的质量和尺寸。 二、判断题: 1、铸型中含水分越多,越有利于改善合金的流动性。F 2、铸件在冷凝过程中产生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收缩。T 3、同一铸件中,上下部分化学成份不均的现象称为比重偏折。T 4、铸造生产中,模样形状就是零件的形状。F 5、模锻时,为了便于从模膛内取出锻件,锻件在垂直于分模面的表面应留有一定的斜度,这称为锻模斜度。T 6、板料拉深时,拉深系数m总是大于1。F 7、拔长工序中,锻造比y总是大于1。T 8、金属在室温或室温以下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塑性变形。F 9、二氧化碳保护焊由于有CO2的作用,故适合焊有色金属和高合金钢。F 10、中碳钢的可焊性比低强度低合金钢的好。F 三、多选题: 1、合金充型能力的好坏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A, B, D, E A. 合金的成份 B. 合金的结晶特征 C. 型砂的退让性 D. 砂型的透气性 E. 铸型温度 2、制坯模膛有A, B, D, E A. 拔长模膛 B. 滚压模膛 C. 预锻模膛 D. 成形模膛 E. 弯曲 模膛 F. 终锻模膛 3、尺寸为φ500×2×1000的铸铁管,其生产方法是A, C A. 离心铸造 B. 卷后焊接 C. 砂型铸造 D. 锻造 四、单选题: 1、将模型沿最大截面处分开,造出的铸型 型腔一部分位于上箱,一部分位于下箱 的造型方法称 A. 挖砂造型 B. 整模造型 C. 分模造型 D. 刮板造型 2、灰口铸铁体积收缩率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由于 A. 析出石墨弥补体收缩 B. 其凝固 温度低 C. 砂型阻碍铸件收缩 D. 凝固温度区间小 3、合金流动性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合金的成份 B. 合金的结晶特征 C. 过热温度 D. 砂型的透气性或预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_复习要点与答案

第一章 1、按照零件成形的过程中质量 m 的变化,可分为哪三种原理?举例说明。 按照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成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三种原理 △m<0(材料去除原理); △m=0(材料基本不变原理); △m>0(材料累加成型原理)。 2、顺铣和逆铣的定义及特点。 顺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式。 逆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方式。 顺铣时,每个刀的切削厚度都是有小到大逐渐变化的 逆铣时,由于铣刀作用在工件上的水平切削力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工作台丝杆与螺母能始终保持螺纹的一个侧面紧密贴合。而顺铣时则不然,由于水平铣削力的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一致,当刀齿对工件的作用力较大时,由于工作台丝杆与螺母间间隙的存在,工作台会产生窜动,这样不仅破坏了切削过程的平稳性,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严重时会损坏刀具。 逆铣时,由于刀齿与工件间的摩擦较大,因此已加工表面的冷硬现象较严重。 顺铣时的平均切削厚度大,切削变形较小,与逆铣相比较功率消耗要少些。 3、镗削和车削有哪些不同? 车削使用围广,易于保证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切削平稳、成本低。镗削是加工外形复杂的大型零件、加工围广、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效率低,能够保证孔及孔系的位置精度。 4、特种加工在成形工艺方面与切削加工有什么不同? (1)加工时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制约,故可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 (2)加工时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去除多余材料,而不是靠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 (3)加工机理不同于切削加工,不产生宏观切屑,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度等也远比一般金属切削加工小。 (4)加工能量易于控制和转换,故加工围广、适应性强。 (5)各种加工方法易复合形成新工艺方法,便于推广。 第二章 1、什么是切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车削、铣削、镗削及磨削时主运动及进给运动都是什么运动? 主运动是切削多余金属层的最基本运动,它的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在切削过程中主运动只能有一个;进给运动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是形成已加工表面的辅助运动,在切削过程中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车削工件的旋转运动车刀的纵向、横向运动 铣削铣刀的旋转运动工件的水平运动 磨削砂轮的旋转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 镗削镗刀的旋转运动镗刀或工件的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